Workflow
华兴源创(688001)
icon
搜索文档
华兴源创(688001)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6-16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华兴源创[15]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青丘巷8号[15]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23.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84%[16] - 公司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44%[16] - 公司2022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00%,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17] 公司股东利益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占可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39.87%[6] - 公司2022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15,316.39万元,占可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46.27%[7] -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13,197.23万元,扣除回购专用账户持有股份后[6]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LCD与OLED平板显示、新型微显示、半导体集成电路、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等行业[25]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为41,976.0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8.09%[24] - 公司持续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控流程体系,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治理水平[24] 公司产品及应用领域 - 公司产品包括8K/5G信号检测设备、TSP检测设备、光学AOI检测设备等[26] - 公司产品应用于半导体芯片测试、射频测试、晶圆缺陷检测、车载导航芯片测试等领域[34][35] - 公司开发的激光雷达测试系统用于检测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准确性[36]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在平板显示检测行业中受到国内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影响,通过持续研发创新形成较强的行业竞争力[47] - 公司在半导体测试设备行业中的发展战略包括非标设备和标准设备两大方向,已推出多款先进系统封装模块测试机[48] -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测试设备行业中的市场地位稳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稳步增长,市场需求增加[46] 公司风险管理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需保持技术优势和品牌声誉[106] - 公司拓展新行业市场需投入更多资源,面临新行业市场开拓风险[106] - 全球经济周期性波动和贸易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107]
华兴源创(688001)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8 00:00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占可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39.87%[6] - 公司2022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15,316.39万元,占可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46.27%[7] - 公司总股本为440,591,727.00股,扣除回购专用账户所持有股份684,028.00股后,拟派发现金红利13,197.23万元[6] - 公司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44%[16]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75元,同比增长4.17%[17]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276,564.25元,同比下降约80.0%[19] - 公司2022年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为231,998.53万元,同比增长14.84%[23]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103.95万元,同比增长5.44%[23] 公司产品及技术 - 公司产品包括 OLED 显示检测设备、OLED触控检测设备、平板显示Gamma检测设备等[28] - 公司设备针对MicroOLED产品进行Demura和Gammatuning的全自动化测试[29] - 公司产品用于检测AMOLED 6.5代线切割前整张玻璃上On Cell触控膜层的电性能[30] - 公司产品包括穿戴显示触控检测设备、无线耳机声学测试设备、智能音箱声学测试设备等[32][33] - 公司产品基于ATE架构,用于测试MCU、ASIC、SOC芯片等,支持不同数字通道数和频率[33] - 公司产品涵盖平移式分选机、转塔式分选机、车载导航信芯片测试系统等[34][35] - 公司产品包括激光雷达测试系统、汽车三电测试平台、ADAS相关控制模块测试机等[36][37] - 公司产品包括新能源电机域控制器、PCMU组装线、涡街流量计装配流水线、智能音箱声学测试设备等[38][39] 行业发展趋势 - 平板显示检测行业发展主要受下游显示面板产业新增产线投资和已有产线升级改造需求驱动,国内LCD面板出货量预计2020-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为5.07%[42][43] - 国内OLED面板出货量预计2020-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为38.43%,市场份额将提升至5.03%,平板显示检测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43] - Mini/Micro-LED作为新一代核心显示技术,具备高显示效果、低功耗、高集成、高技术寿命等优势,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大[43] - 平板显示检测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与新型显示技术的应用紧密相关[44] - 国家长期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44] 公司治理及内控 - 公司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持续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控流程体系,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4] - 公司严格按照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信息披露及时、真实、准确和完整[197]
华兴源创(688001)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8 00:00
营业收入及利润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358,690,643.86元,同比下降3.9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802,556.67元,同比下降34.41%[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358,690,643.86元,较去年同期373,294,608.50元有所下降[1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35,273,015.89元,较去年同期40,024,296.63元有所下降[1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6,802,556.67元,较去年同期40,862,057.17元有所下降[14] 资产状况 - 总资产为5,461,199,168.66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55%[5] - 公司持有的流动资产总额为3,311,141,491.77元,较上一季度有所下降[10] - 公司持有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150,057,676.89元,较上一季度有所增加[11] 负债情况 - 公司的负债合计为1,633,072,319.02元,较上一季度有所下降[12] 现金流量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49,687,778.87元,较去年同期620,873,572.20元有所下降[17]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844,924,797.66元,较去年同期601,802,381.45元有所增加[17]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30,006,750.00和28,206,061.94[18] - 公司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325,353.76[18]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4,521,644.09和-2,490,194.58[18]
华兴源创:关于参加2022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7 18:01
重要内容提示: (网址:http://roadshow.sseinfo.com/) 会议召开方式:视频和线上文字互动 投资者可于 5 月 16 日(星期二)16:00 前通过邮件、电话等形式将需要了解 和关注的问题提前提供给公司。公司将在文字互动环节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进行回答。 证券代码:688001 证券简称:华兴源创 公告编号:2023-022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参加 2022 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发布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 2022 年度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发展理念,公司参与了由上交所主办的 2022 年度集 体业绩说明会。此次活动将采用视频和网络文字互动的方式举行,投资者可登录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http://roadshow.sseinfo.com/)参与线上互动 交流。 一、说明会类型 本次投资者说明会以视 ...
华兴源创(688001) - 2022年7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表-
2022-11-17 23:04
业务布局 - 平板检测业务紧跟柔性OLED技术迭代,加大对MiniLED、Micro-OLED等新一代显示技术的技术储备,已取得Micro-OLED显示检测设备的批量订单 [2] - 半导体检测业务中,定制化电池管理系统芯片检测设备日臻成熟,标准化半导体检测设备已通过重要客户验证并开始量产 [2] - 智能穿戴业务方面,华兴欧立通连续多年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2] - 汽车电子业务通过技术积累,已形成多项自主研发专利,并获得美国最大电动汽车厂商和国内厂商的量产测试设备订单 [2] 半导体测试设备 - 公司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时自主研发ATE架构SOC测试机和PXIE架构射频和系统模块测试机的企业,主打SOC、射频测试机以及SiP测试解决方案 [2] - 在SOC测试机上,公司自主研发的T7600系列测试机频率速率达到400MHZ,部分技术参数已达到行业内公认的中档SOC测试机水平 [2] - 在射频测试机上,公司是国内首家拥有自主研发Sub-6G射频矢量信号收发板卡的厂商,打破了国内在5G射频专用测试领域完全依赖进口设备的局面 [2] - 在系统级测试上,公司推出了基于PXIe架构测试机及配套四层平移式并测128工位SLT分选机EP3000的测试解决方案,已被歌尔电子等上游SIP厂商认可 [3] AMOLED行业布局 - 公司在国内AMOLED行业Cell/Module制程检测设备中处于领先地位,生产的测试设备可在OLED产品平板显示器件的生产过程中进行显示质量、触控、光学、信号等各种关键功能验证 [3] - 根据CINNO统计数据,2021年华兴源创在中国大陆AMOLED检测设备市场份额高达 [3] 新能源车检测布局 - 公司为新能源汽车的头部客户开发了车载电脑测试机、车身控制器测试平台和各类电子产品模块烧录和通讯测试相关设备 [4] - 在ADAS传感器领域积极布局,开发了针对激光雷达、高压继电器、加速度传感器、摄像头模块、导航模块的生产测试相关设备 [4] - 公司已形成车载电脑测试、车身控制器测试、充电枪和充电桩测试、高压电池性能、电驱控制器、智能驾仓、ADAS相关传感器等相关测试的成熟解决方案 [4]
华兴源创(688001)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31 00: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665亿元,同比下降3.07%,但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16.685亿元,同比增长16.69%[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3亿元,同比增长2.54%,年初至报告期末净利润为3.048亿元,同比增长12.50%[6]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668,510,321.38元,同比增长16.7%[42]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04,762,898.19元,同比增长12.5%[44]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合计为1.020亿元,同比增长4.50%,年初至报告期末研发投入为2.767亿元,同比增长16.04%[9]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276,670,013.42元,同比增长16%[42]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53.820亿元,同比增长4.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7.746亿元,同比增长6.88%[9]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流动资产合计为3,501,844,895.57元,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37]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880,169,138.16元,同比增长10%[37]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应付账款为515,022,708.00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37]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长期股权投资为21,962,608.20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37]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为378,491,607.75元,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37]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在建工程为481,685,610.11元,同比增长36.1%[37]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商誉为601,490,827.25元,与去年同期持平[37]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69.53万元,同比下降37.19%[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19百万元,主要由于业务规模扩大和原材料备库所致[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26,631.56万元,主要为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到期所致[2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64.15百万元,主要由于偿还银行借款及分配股利所致[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695,275.15元,同比下降37.2%[5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262,907.66元,去年同期为-166,052,652.68元[5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571,490.83元,去年同期为1,596,285.49元[5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79,437,777.81元,同比增长49.4%[52] 财务费用与收益 - 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56.72%,主要受美元升值影响汇兑收益显著上升[18] - 公司其他收益同比增长999.18%,主要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增加[18] - 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长43.47%,主要由于利用闲置募投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获得利息收入[18] - 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42.83%,主要由于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8] - 资产减值损失为138.21百万元,主要为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致[21] - 营业外收入为93.02百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增加所致[21] - 营业外支出为163.89百万元,主要为对外捐赠增加所致[21] 股东与股权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563名,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最高为52.42%[22] 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 - 货币资金为1,183,540,940.22元,较上年末有所增加[33] - 应收账款为1,310,597,592.05元,较上年末有所增加[33] - 存货为599,230,318.64元,较上年末有所增加[33] 综合收益与每股收益 - 综合收益总额为307,448,665.43元,同比增长14.2%[4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9元,同比增长11.3%[4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584,835,327.14元,同比增长27.1%[47]
华兴源创(688001)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31 00:00
公司财务数据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报告期从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1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35%[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69%[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3%[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91.9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3.65%[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7.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9%[31] - 公司总资产为53.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3%[3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9元,同比增长21.88%;稀释每股收益为0.39元,同比增长21.88%[3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74%,同比增加0.39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24%,同比增加0.16个百分点[3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5.85%,同比减少0.8个百分点[3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15,258,590.13元[35] - 公司总资产规模为534,751.98万元,较2021年年末增长3.83%,净资产规模为371,843.69万元,较2021年末增长5.29%[17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10,199.49万元,同比增长30.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47.70万元,同比增长21.69%[174] - 公司研发投入为17,463.2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5.85%,申请境内外知识产权164个,新增已获批知识产权154个[174]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未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未发生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未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7]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公司报告未经审计[5] - 公司负责人及会计负责人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报告涉及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存在不确定性[6] - 公司未披露具体财务数据或业绩指引[1-15] - 公司未提及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市场扩张或并购等新策略[1-15]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8K/5G版信号检查机和TSP检测设备,应用于平板显示检测领域[39] - 公司是工业自动化测试设备与整线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应用于LCD、OLED、半导体集成电路、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等行业[38] - 公司推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微米级裂纹检测设备,主要用于检测0.5微米级微裂纹和彩虹纹,包含AI算法和软件控制系统[43] - 平板显示触控检测设备TSP系列支持自动上料压接,测试数据实时上传管理端,确保产品生产情况的终身追溯[43] - C33系列色彩分析仪用于采集色坐标、亮度等光学数据,支持GAMMA调整和FLICK调整,精度高且自动零校准[43] - ICM-12M系列亮/色度计结合上位机实现自动化亮度、色度及光学均匀性测量,具有低亮度测量特点和高品质成像质量[43] - BFGXCHAMBER系列老化检测设备用于平板显示屏老化环节,支持实时与MES通讯,设备容积大且信号和软件独立开发[43] - Veridia n-BMS系列检测设备专为PCM测试设计,集成电流源、电压源等功能,支持PCMI2C接口通信和FW升级[45] - ET1系列OLED显示检测设备为无人化设备,用于驱动软板及OLED贴合后的面板显示检测[45] - Aging90UP系列MicroOLED老化检测设备支持90通道同时进行高温老化,通道间可单独控制,实时读取产品温度[48] - SPUC系列Demura检测设备针对MicroOLED产品进行全自动化Mura检测与修复,测试数据实时共享[48] - 无线耳机气密性测试设备采用精确测量耳机密封性,数据实时上传云端服务器,支持用户管理和报表功能[51] - 穿戴显示触控检测设备支持人工及自动上料压接,测试过程不需人工介入,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54] - 耳机硅胶套声学测试设备隔声箱隔音量为40dB(A),声学测试系统由高精度校准麦克风、全频喇叭、声卡、功放、测试软件组成[54] - E系列SOC测试机单张数字信号板卡64通道加16通道DPS,数字通道频率为200MHz[57] - T系列SOC测试机单张数字信号板卡128通道加12通道DPS,数字通道频率400MHz,单张DPS卡32通道输出和测量电压范围±10V,精度±0.25 mV[57] - EP-3000平移式分选机支持128site的测试,在测试时间超过30S时,产能达到8K以上[60] - Gemini—m1000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单色光可检出分辨率0.5um,应用于光刻与刻蚀后的缺陷检查[64] - 整车ADAS标定装置图案面平整度<=3MM,车辆激光定位误差<=2MM,全区域照度均匀达到750±50(nit)[64] - 新能源汽车三电测试平台系统满足MCU/VCU/BMS/IGBTDriver/ADAS/BLDC/BCM等控制器的测试需求[67] - 汽车ADAS相关FCT/EOL测试机具有模拟和数字信号输入输出测试、视频信号注入和图像输出测试等功能[67] - 高压继电器测试线体包含FFT Test、Cycle Test、氦检测试等部分,系统集成度高、性能先进[69]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合理备货"的生产模式,依据订单制定生产计划并提前采购部分原材料以应对临时性订单需求[73] - 公司产品研发通过需求响应和主动储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新项目研发匹配客户需求和针对原有项目的升级开发[76] - 公司在SOC测试机领域推出两代机型,二代机型性能参数提升并增加多款混合信号板卡,可满足32位高端MCU、高像素CIS等芯片测试[97] - 公司成为国内首家拥有自主研发Sub-6G射频矢量信号收发板卡和支持并测128Site系统模块测试机的厂商[97] - 公司在新能源车测试领域已形成车载电脑测试、车身控制器测试、充电枪和充电桩测试等成熟解决方案[99] - 公司已成为苹果、三星、索尼、LG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优质合作伙伴,合作关系稳固[100] - 公司柔性OLED的Mura补偿技术已应用于量产设备,补偿后Mura小于3%Lever,位置补偿精度小于0.5像素,补偿通过率在98%左右[115] - 公司柔性OLED的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可对应4K UHD分辨率的OLED产品缺陷检测,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提高检测准确性[115] - 公司柔性OLED的显示与触控检测技术实现了模组探针的精确对位和多点同时压接,压接成功率100%,FPGA内部视频信号处理速度从2K升级到4K[118] - 公司平板显示器亮度均匀性及色差测量技术可实现0.005cd/m2的精确测量,正负误差不超过10%,3秒内完成测量[118] - 公司平板显示用闪烁度、色度及亮度的传感测试技术色度测量精度达到0.004,支持HDR、广色域和OLED等新型显示测量[121] - 公司应用于高像素CIS芯片的测试解决方案每通道速率达到2.5GBPS,支持并行DC测试和板卡级图像算法运算[121] - 公司应用于7.5GHz以下射频芯片的测试解决方案频率达到6GHz,带宽200MHz,误差矢量幅度达到-40Db[121] - 公司移动终端电池管理系统芯片测试设备达到nA级测量精度,电压输出精度为mV级,电流输出精度为mA级,阻抗测量精度为mΩ级[124] - 公司超大规模数模混合SoC测试机平台硬件达到400MHz,支持2000以上通道数,传输速率可达8.0Gbps[124] - 公司基于PXIe架构的测试设备平台实现flash并行高速读写测试,读写速度达108Mbps,电阻测试精度为±6毫欧[124] - 公司基于3D的128site高并测分选技术实现128site并行测试,UPH最高可达10K以上,jamrate为1/5000[126] - 公司多通道ALPDP接口屏幕检测平台技术实现1~4通道ALPDP一带多,传输速率动态可配置[126] - 公司柔性OLED裂纹缺陷检测技术利用AI算法实现微米级裂纹检测,兼容明暗场下不同产品crack检出[126] - 公司应用于MicroOLED产品领域的高精度控温技术实现温度恒定在±0.5℃范围内,支持加热冷却双向切换[126] - MicroOLED TP划伤AI检测技术检出效果达到99%,过检率低于2%,单张检测时间少于50ms[128] - MicroOLED高精度压接技术实现355根检测探针与测试中设备同步压接,单个测试点宽度为35um,相邻测试点直线距离为70um[128] - POGO转Bladepin多级转接传输技术实现6G6Lane高速信号的稳定传输,打破国内TFTLCD/OLED/MicroOLED产品高速信号传输技术空白[128] - MicroLED/OLED近眼显示器光学特性检测镜头采用3.6mm外置光圈模拟人眼瞳孔,视场达到144度[128] - 智能手表按键功能测试技术确保运动过程中压力在±3g范围内,判断按键功能是否正确[130] - 智能手表加热贴合技术通过双通道阵列控制方式结合PID算法控制加热体温度在±1度范围内[130] - 智能手表主板程序下载及检测设备实现21路watch主板程序的自动烧录及测试[130] - 车身控制器模块测试机平台采用标准机箱和板卡组合模式,灵活配置各类测试资源[133] - 车规级高压继电器测试机电源功放范围±48V,电压精度±0.01V,响应时间20us[133] - 公司成功研发出针对OLED平板显示器的检测设备,并实现柔性OLED的Mura补偿技术,帮助国内最大平板显示器生产商实现量产导入[162] - 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代SOC测试机T7600系列技术参数达到中档SOC测试机水平,已在指纹、图像传感、MCU、TOF等芯片测试上实现量产[164] - 公司基于PXIe架构的测试机及配套四层平移式并测128工位SLT分选机EP3000的测试解决方案已被歌尔电子等SIP厂商认可并进入大规模采购阶段[165] - 公司在智能穿戴检测领域成功研发出针对智能手表与耳机的检测设备,并获得国际知名公司认可[166] - 公司为新能源汽车头部客户开发了车载电脑测试机、车身控制器测试平台等设备,并在ADAS传感器领域积极布局[166] - 公司与国际知名平板厂商三星、夏普、LG、京东方、JDI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169] - 公司自2013年起成为苹果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合作关系持续至今,测试解决方案已用于苹果公司手机、平板、手表、耳机等主力产品的测试[17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多个系列标准半导体测试设备产品得到客户认可,出货量稳步增长[172] - 公司Micro-OLED系列检测设备在报告期内获得终端客户批量订单,为终端客户独家提供Micro-OLED检测设备[172] - 公司在Micro-OLED系列检测设备领域获得终端客户试做线订单,成为该领域的唯一供应商[174] - 公司新能源车检测业务获得美国及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业的认可,有望成为未来增长的业务第四极[174] 行业与市场分析 - 平板显示检测行业需求高涨,特别是OLED、Micro-LED、Micro-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需求快速增加[80] - 检测设备贯穿面板制造全程,中国厂商主要集中在后端模组段,前端检测设备市场份额仍由外资企业占据[81] - 显示检测行业进入壁垒高,国内平板显示检测行业规模迅速扩大,中前段设备国产替代空间巨大[82] - 半导体测试设备行业主要集中在SOC测试机、存储芯片测试机、射频测试机等高技术门槛领域,主要由海外巨头垄断[85] - 中国大陆已成为芯片测试设备的全球第三大市场,国产化率预计将保持稳步提升[85] - 2021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约为5.336亿部,同比增长20.0%,其中苹果出货5970万台,占比约34.9%[88] - 2021年全球AR/VR头显市场同比增长92.1%,出货量达到1120万台,预计2022年VR出货量将超过1500万台[90] - 2021年苹果iPhone13采用三星on-cell Touch技术,带动国内OLED产线触控制程升级,带来新设备需求[101] - Micro LED和Micro OLED等新型微显示技术有望成为未来头显的主要微显示解决方案[101] - Micro OLED 显示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PPI 高等特点,主要用于近眼式显示系统[104] - 2022 年全球 VR/AR 头显出货量预计超过 1500 万台,2024 年预计出货量将超过 4000 万台[104] - 国内半导体设备在中低端模拟测试机和分选机领域已实现大部分国产替代,但高端测试机和探针台国产化率仍较低[105] - 国内半导体检测设备厂商预计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特别是在 SOC 测试机和存储芯片测试机领域[106] - SIP 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苹果公司的 TWS 耳机芯片模组和 Wifi 模组中[107] - 可穿戴设备市场快速发展,对组装和检测设备的电压、电感、信号衰减、频率等参数设计提出更高要求[110]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 10%,预计到 2025 年将突破 30%[111] -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电机、电池、电控和 ADAS)国内外技术代差较小,国内企业在动力电池领域处于相对领先地位[112] - 公司面临平板显示检测行业、可穿戴智能设备检测行业及集成电路测试行业的市场竞争加剧风险[197] - 公司计划向新能源汽车检测行业拓展,存在新行业市场开拓风险[198] - 全球芯片供需失衡,存在芯片供应不确定性风险[199]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174,632,254.62元,同比增长24.04%[14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85%,较上年减少0.80个百分点[140] - 公司在研项目“一种基于光场技术的视觉检测系统的研发”累计投入1,303万元,预计总投资2,830万元[144] - 公司在研项目“一种屏幕触控电极电性能检测技术的研发”累计投入1,481万元,预计总投资2,530万元[144] - 公司在研项目“一种小尺寸OLED模组的FPC自”累计投入3,907万元,预计总投资5,780万元[144] - 公司发明专利申请数为50个,本期新增获得24个,累计获得98个[139] - 公司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为61个,本期新增获得98个,累计获得464个[139] - 公司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为26个,本期新增获得5个,累计获得40个[139] - 公司软件著作权申请数为27个,本期新增获得27个,累计获得192个[139] - 公司研发了一种高分辨率、超低亮成像色彩分析技术,预算为2850万元,已投入967万元,主要用于AR/VR虚像检测领域,解决工业相机无法模拟人眼的问题,图像传感器像元达到9um以上[146] - 公司开发了一种全自动声学被动降噪技术,预算为2600万元,已投入927万元,旨在解决3C产品声音检测自动化设备的空白问题,具有国内领先水平[146] - 公司研发了一种高速度高精度检测及分选控制技术,预算为1800万元,已投入758万元,适用于硅晶片、电池片检测分选等领域,具有国内领先水平[146] - 公司开发了一种高精度3D检测技术,预算为2500万元,已投入790万元,Z轴重复精度可达3微米,四投影下帧率可达2.5fps,主要应用于3D检测领域[149] - 公司研发了超大规模数模混合测试技术,预算为12000万元,已投入1185万元,旨在打破国内半导体高端检测设备制造上依赖进口的僵局,预计达到国际同等水平[149] - 公司开发了一种基于主板卡的5G射频芯片测试技术,预算为5310万元,已投入777万元,填补了国内7.5GHz频段射频前端芯片测试设备的市场空白[149] - 公司研发了有图形晶圆明暗场缺陷检测技术,预算为1200万元,已投入375万元,主要用于晶圆μm级外观缺陷检测,处于国内领先水平[149] - 公司开发了一种广泛适用于FCT/EOL测试的技术,预算为1300万元,已投入478万元,能够兼容公司80%的项目使用场景,缩短软件开发周期[149]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819人,占总人数的37.24%,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3,554.84万元,平均薪酬为16.55万元[161] - 公司研发人员中,博士4人(0.49%),硕士112人(13.68%),本科489人(59.70%),大专及以下214人(26.13%)[161] - 公司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为:30岁及以下399人(48.72%),31-40岁351人(42.86%),41-50岁57人(6.96%),51-60岁10人(1.22%),61岁及以上2人(0.24%)[161] - 公司研发了一种基于被动消音箱的主动降噪技术,消音箱内的本底噪声降至5dBA~10dBA,技术水平国内领先[12] - 公司研发的无线蓝牙耳机气密性测试设备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项目金额为1,758.80
华兴源创(688001)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8 00: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73,294,608.50元,同比增长32.1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862,057.17元,同比增长44.92%[5]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373,294,608.50元,同比增长32.1%[33]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40,862,057.17元,同比增长44.9%[3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40,024,296.63元,同比增长29.3%[37] - 综合收益总额为39,645,436.99元,同比增长43%[3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同比增长50%[39]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合计为82,008,095.62元,同比增长29.43%,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1.97%[5][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82,008,095.62元,同比增长29.5%[3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0,046,011.29元,同比下降366.15%[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80,221,009.92元,同比增长14.7%[3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0,046,011.29元,同比下降366%[4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749,214.51元,同比增长140%[4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6,757,089.48元[4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65,769,471.46元,同比增长47.3%[4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403,645,838.28元,同比增长59.2%[43]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98,170,632.84元,同比增长9.5%[43]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5,692,794.58元,同比下降10.3%[43]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5,115,562,056.88元,同比下降0.6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578,399,135.00元,同比增长1.32%[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货币资金为1,275,695,183.97元,较2021年底的1,126,725,085.85元有所增加[23]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51,301,449.32元,较2021年底的686,301,449.32元大幅减少[23]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为1,046,989,475.63元,较2021年底的1,086,897,199.01元有所下降[2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存货为625,920,296.22元,较2021年底的494,746,022.14元显著增加[2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流动资产合计为3,363,208,089.01元,较2021年底的3,440,444,560.91元略有下降[2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752,353,967.87元,较2021年底的1,709,749,052.89元有所增加[2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资产总计为5,115,562,056.88元,较2021年底的5,150,193,613.80元略有下降[2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应付账款为529,764,635.05元,同比下降4.2%[30]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合同负债为54,452,378.66元,同比增长64.2%[30]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流动负债合计为761,162,717.45元,同比下降7.4%[30] 股东与股权 - 公司主要股东苏州源华创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30,976,000股,持股比例为52.57%[18] - 公司股东陈文源持股56,516,940股,持股比例为12.86%[18] - 公司股东李齐花持股18,256,172股,持股比例为4.15%[18] 其他收益与支出 - 公司收到政府补助11,548,858.69元[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其他收益为3,760,264.55元[3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利息收入为2,038,103.70元,同比下降29.7%[37] 资产变动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下降48.81%,主要为结构性存款到期所致[13] - 公司应收票据同比下降93.87%,主要为收到客户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所致[13] - 公司预付款项同比增长139.03%,主要为提升生产,原材料备库,预付材料款所致[13]
华兴源创(68800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15 00:00
利润分配与分红 - 公司2021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5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9,446.8102万元,占公司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09%[7] - 公司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1,400万元[7] - 公司2021年度分红派息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43,938.6523万股[7] - 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预案已经董事会审议批准,尚需提交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7] - 公司2021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7] - 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数额暂按目前公司总股本43,938.6523万股计算,实际派发现金红利总额将以2021年度分红派息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计算为准[7] - 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预案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9,446.8102万元[7] - 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预案占公司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09%[7] - 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预案已经董事会审议批准[7] - 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预案尚需提交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青丘巷8号[26] - 公司股票简况为A股,上市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简称为华兴源创,股票代码为688001[32]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包括《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和《证券时报》[31]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31] - 公司办公地址与注册地址相同,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青丘巷8号[29]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朱辰,证券事务代表为冯秀军,联系地址与公司注册地址相同[30] - 公司电子信箱为dongmiban@hyc.cn,用于信息披露和联系[30] - 公司网址为http://www.hyc.cn[29]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文源[26] - 公司外文名称为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缩写为HYC[26] 财务数据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0.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3%[37]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3%[37]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15%[37]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38%[37]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5.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9%[37] - 2021年末总资产为51.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8%[37]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72元,同比增长12.50%[37] - 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66元,同比增长26.92%[37] - 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7.46%,同比增加2.4个百分点[37] - 2021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0亿元人民币,显著高于其他季度[42] - 公司2021年总资产规模为515,019.36万元,较2020年增长41.28%,净资产规模为353,173.80万元,增长11.49%[54]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020.59万元,同比增长20.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397.17万元,同比增长18.43%[54]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为35,280.9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7.46%,同比增长39.64%,新取得292项知识产权[55] 产品与技术 - 公司Micro-OLED系列检测设备在2021年获得终端客户首条试验线订单,保持技术和市场领先[56]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8K/5G版信号检查机,支持16K超高分辨率,具备5G无线通信功能[62] - 公司产品涵盖LCD与OLED平板显示、半导体、可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具备高速、高频、高精度信号板卡设计制造能力[61] - 公司推出微米级裂纹检测设备,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检测精度达0.5微米级[66] - 公司平板显示TSP系列检测设备支持24寸以下矩阵电容屏的TSP参数测试,单点电容值测试时间5ms,相对精度0.02pF[66] - 公司C33系列色彩分析仪用于采集色坐标、亮度、屏幕闪烁度等光学数据,支持自动零校准[66] - 公司ICM-12M系列亮/色度计用于测量发光物体的亮度、色度及发光均匀分布,具备低亮度测量特点[70] - 公司Aging90UP系列设备用于MicroOLED产品高温老化检测,支持90通道同时老化,实时读取产品温度[71] - 公司SPUC系列Demura检测设备用于MicroOLED产品Mura检测与修复,支持全自动上下料及数据烧录[71] - GAMMA检测设备可实现对MicroOLED产品的全自动化Gammatuning检测与修复,设备内通过自主研发硬件回路及控制算法软件实现被测产品温度恒定在精确范围内[74] - 无线耳机气密性测试设备采用精确测量耳机指定位置的密封性,采集数据并实时上传云端服务器[74] - DFU测试机台可同时对21个智能手表产品进行固件烧录、电压电流测试、状态显示及software监控[74] - BI测试机对手表主板进行测试固件烧录,并在满负荷运行过程中对手表主板的电压电流等参数进行监控测试[77] - 穿戴显示TSP系列测试设备支持人工及自动Carrier上料压接,通过复杂的机构及测试软件实现数据的精密监控[77] - 耳机硅胶套声学测试设备用于TWS耳机声学测试,隔声箱隔音量为40dB(A),声学测试系统由高精度校准麦克风、全频喇叭、声卡、功放、测试软件组成[77] - 智能音箱声学测试设备可同时测量5个高音喇叭的声学指标,包括频率响应(FR)、阻抗曲线(IMP)、谐振频率点(F0)、总谐波失真(THD)以及异音(R&B)[80] - E系列SOC测试机基于ATE架构,主要用于CIS、TOF及指纹识别芯片的测试,单张数字信号板卡64通道加16通道DPS,数字通道频率为200MHz[80] - TS系列射频测试机采用PXIe架构搭建的测试平台,适用于5G射频前端芯片以及Wifi、蓝牙的测试[84] - 整车ADAS标定装置适用于新能源汽车整车传感器的参数标定,具有高精度、专业的标定图案,图案面平整度<=3MM,车辆激光定位误差<=2MM[86] - 公司车载导航通信芯片测试系统集成了FCT测试、烧录及产品编带包装功能,主要应用于车载定位芯片的生产测试环节[90] - 激光雷达测试系统通过激光光束在透镜上成像,并通过CCD镜头抓取成像光斑,综合计算激光雷达传感器的角度并标定误差[90] - 新能源汽车三电测试平台系统满足MCU/VCU/BMS/IGBTDriver/ADAS/BLDC/BCM等控制器的综合FCT/EOL测试需求[90] - 汽车ADAS相关FCT/EOL测试机具有模拟和数字信号输入输出测试、视频信号注入和图像输出测试等功能[90] - 无人驾驶车载电脑测试机全面完成新能源汽车行车电脑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测试,兼容多型号产品测试[92] - BMS测试系统采用标准化模块设计,稳定可靠、灵活开放、易于扩展,支持一键自动化测试[92] 研发与创新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总额为352,809,397.66元,同比增长39.64%[160]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7.46%,较上年增加2.4个百分点[160] - 公司2021年申请境内外知识产权339个,新增已获得审批知识产权292个[158] - 公司2021年在研项目“一种IC外观3D以及2D检查技术的研发”累计投入金额为1,610万元,已完成[164] - 公司2021年在研项目“8K面板检测系统与平台设计技术的研发”累计投入金额为4,257万元,已完成[164] - 公司2021年在研项目“一种PCBA自动在线测试技术的研发”累计投入金额为1,230万元,已完成[164] - 公司2021年新增发明专利29个,累计获得发明专利74个[159] - 公司2021年新增实用新型专利191个,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67个[159] - 公司2021年新增软件著作权56个,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165个[159] - 公司研发的非标EDP高速通讯接口技术实现带宽8.1Gbps,满足模组厂家对速率和Lane通道数设定的不同需求,技术处于行业领先[167] - 公司自主研发的棱镜分光式成像色彩分析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RGB滤光片符合CIE1931标准,工作状态温度控制系统处于15度[167] - 公司开发的复杂背景下十字线特征提取的高精度快速模板匹配技术达到国际同行水平,适用于平板显示产品的测试[167] - 公司研发的高精度移液技术实现96通道和单通道全自动液体转移,核心精度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67] - 公司开发的高速触屏矩阵阻容测试技术最大支持160个触控通道,适用于穿戴类触屏、移动通信类手机触屏、平板类和笔记本类触屏[167] - 公司研发的OLED裂纹检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自动完成激光对焦、明暗视场切换、图片采集和图片算法处理功能[170] - 公司基于光场技术的视觉检测系统研发处于阶段,技术水平国内领先,适用于自动光学检测和三维形貌检测[170] - 基于被动消音箱的主动降噪技术研发完成,消音箱内本底噪声降至5dBA~10dBA,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73] - 屏幕触控电极电性能检测技术研发中,针对OLED一体式触控工艺开发出触控电极电性能检测/修复技术,技术水平先进[173] - MicroOLED显示屏驱动检测技术研发完成,满足MicroOLED新型显示特性需求,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同行水平[173] - MicroLED/OLED近眼显示器光学特性及缺陷检测研发完成,实现360度任意角度光学数据快速采集,技术远超同行业水平[173] - 宽范围高精度温控装置研发完成,能够在极短时间内使MicroOLED产品温度恒定在0℃-80℃间的任一温度,技术远超同行业水平[173] - 小尺寸OLED模组的FPC自动对位技术研发中,首次实现双Flex分割达到让产品成功入位,开辟了新的技术领域[173] - 基于自主板卡的5G射频芯片测试技术研发中,填补国内射频前端芯片测试设备仪器在7.5GHz频段的市场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73] - 新能源汽车车身域控制器测试技术研发投入1,200万元,目标满足全球领先新能源车企的车身控制器测试需求,应用前景较好[178] - 超大规模数模混合测试技术研发投入7,310万元,预计达到国际同等水平,打破国内半导体高端检测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178] - 基于多测试机并测的128site系统级芯片测试分选机技术研发投入4,330万元,提升检测UPH能力,适用于所有SIP芯片产品[178] - 基于PXIe平台的高精度高密度隔离源测量单元技术研发投入3,450万元,填补国内高端PXIe设备市场空白,具备国际领先水平[178] - 智能手表麦克风组装设备研发投入1,695万元,提高组装定位精度和生产效率,应用于iWatch智能手表的量产组装[182] - 无线蓝牙耳机气密性测试设备研发投入1,758.80万元,减少人力需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良率[182]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达到82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9.01%,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4,520.20万元,平均薪酬29.65万元[185] - 公司成功研发出针对OLED平板显示器的检测设备及配套产品,柔性OLED的Mura补偿设备在国内保持累计装机量第一[186] - 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代SOC测试机T7600系列技术参数达到中档SOC测试机水平,已在指纹、图像传感、MCU、TOF等芯片测试上实现量产[188] - 公司研发的PXIe架构测试机及配套四层平移式并测128工位SLT分选机EP3000已被歌尔电子等SIP厂商认可并进入大规模采购阶段[189] - 公司在2021年完成了SIP和Micro OLED的量产或小批量产订单验收[190] - 公司在智能穿戴检测领域覆盖了显示、触控、光学、信号、声学、射频、自动化等多项核心技术,并获得了国际知名公司认可[190] - 公司为新能源汽车头部客户开发了车载电脑测试机、车身控制器测试平台等设备,并在ADAS传感器领域积极布局[190] 市场与行业 - 平板显示检测行业受下游平板显示产业新增产线及生产线改造升级驱动,需求持续增长[103] - 2021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30亿美元,其中测试设备占比约8%,市场规模超过82.4亿美元[106] - SOC测试机在测试设备中占比最大,达到50%,市场规模约为41.2亿美元[106] - 2021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约为5.336亿部,同比增长20.0%,其中苹果出货5970万台,占比约34.9%[111] - 2021年全球AR/VR头显市场同比增长92.1%,出货量达到1120万台,Meta占据78%的市场份额[113] - 公司于2021年推出对标美国国家仪器的Sub-6G射频专用测试机,成为国内首家拥有自主研发Sub-6G射频矢量信号收发技术的企业[120] - 公司SOC测试机在2019年推出的一代机基础上,于2021年上半年完成升级版二代机研发,多项指标已可对标同类型爱德万、泰瑞达畅销机型[120] - 2021年公司完成了首批用于MCU测试的客户端批量装机[120] - 公司推出了支持并测128Site的先进封装系统模块测试机及分选机[120] - 中国大陆已成为芯片测试设备的全球第三大市场,未来10年内国产化率将稳步提升[108] - 新能源汽车测试设备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而快速增长[118] - 公司已成为国内首家支持128Site系统模块测试机加配套分选机解决方案的厂商[123] - 公司的SIP先进封装模块测试系统已获得歌尔电子批量化订单并完成验收[123] - 公司的射频专用测试机已交付韦尔股份代工厂嘉盛半导体4台,顺利完成验收[123] - 公司已成为美国最大电动车厂商的多年供应商,订单逐年增加[123] - 公司已组建国内销售团队,积极开拓国内新能源汽车测试领域客户[123] - 公司已形成车载电脑测试、车身控制器测试、充电枪和充电桩测试等成熟解决方案[123] - 公司与苹果、三星、索尼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密切稳固的合作关系[124] - 公司凭借优秀的产品研发能力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已成为行业领先的合作伙伴[124] - 公司已在中低端模拟测试机和分选机领域实现国产替代,高端测试机国产化进程提速[129] - 公司正在努力追赶海外行业领导企业,特别是在SOC测试机和存储芯片测试机领域[130] - 可穿戴设备市场快速发展,产品更新速度快,苹果Apple Watch 7充电速度提升33%[134]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10%,预计2025年将突破30%[137] -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包括电机、电池、电控系统和ADAS,国内外技术差距较小[138]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主要客户苹果公司及其产业链厂商的经营情况对公司影响较大[200] - 公司面临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尽管已建立完善的技术人才激励制度,但技术团队的稳定性仍面临市场变化的考验[199] - 公司面临研发能力未能匹配客户需求的风险,若无法与下游行业客户的技术创新速度相匹配,可能面临客户流失风险[198]
华兴源创(688001)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30 00: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84,432,900.93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1,429,876,382.64元,同比增长20.0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9,984,099.33元,同比增长15.92%,年初至报告期末净利润为270,895,137.03元,同比增长19.32%[5] - 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0.00%[34]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71亿元,同比增长19.30%[35]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4.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0%[43]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49]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49]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合计为97,644,683.15元,同比增长17.2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6.71%,同比增加2.46个百分点[7] - 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7,478.49万元,主要因公司在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研发投入增加[23]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2.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7%[46]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4,244,946,585.45元,同比增长16.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397,592,877.98元,同比增长7.25%[7] - 应收账款较年初增加23,410.66万元,同比增长26.74%,主要因销售规模扩大及客户信用账期未到期[17] - 存货金额较年初增加31,807.25万元,同比增长123.99%,主要因部分产成品未完成客户验收及核心原材料备货增加[17] - 在建工程金额较年初增加15,216.32万元,同比增长262.55%,主要因二期厂房及子公司厂房建设未完成[17] - 其他非流动资产金额较年初增加3,000.64万元,同比增长1,172.29%,主要因预付固定资产采购款增加[17] - 公司短期借款较年初增加5,000万元,主要用于银行经营性借款[20] - 应付账款较年初增加27,278.28万元,主要因公司规模扩大及供应商授信额度增加[20] - 合同负债较年初增加1,343.81万元,主要因预收客户货款增加[20] - 公司货币资金为789,601,968.29元,较2020年底的928,048,930.71元有所下降[38] - 公司应收账款为1,109,686,463.25元,较2020年底的875,579,823.09元有所增加[38] - 公司存货为574,602,082.56元,较2020年底的256,529,605.76元大幅增加[38] - 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2,699,393,964.61元,较2020年底的2,322,364,539.37元有所增加[38] - 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545,552,620.84元,较2020年底的1,323,039,870.51元有所增加[41]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788,352,918.94元,较2020年底的445,944,344.30元大幅增加[41]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445,944,344.30元[62] - 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为31,576,796.92元,调整后为55,065,922.20元,增加23,489,125.28元[62] - 公司负债合计为477,521,141.22元,调整后为501,010,266.50元,增加23,489,125.28元[62]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167,883,268.66元[62] - 公司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3,645,404,409.88元,调整后为3,668,893,535.16元,增加23,489,125.28元[6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7,056.07万元,主要因加强收款管理及华兴欧立通纳入合并报表[2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53,233.51万元,主要因二期厂房及子公司厂房建设资金支付增加[2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年初增加5,598.56万元,主要因股权激励完成后激励对象支付现金及银行短期贷款增加[23]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1%[5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987,366.85元,较上期的-45,573,313.08元有显著改善[5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6,052,652.68元,较上期的366,282,422.07元大幅下降[5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96,285.49元,较上期的-54,389,333.33元有所回升[5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89,601,968.29元,较期初的928,048,930.71元有所减少[57]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34,058,940.19元,较上期的194,636,533.02元增加71.6%[55]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67,086,956.30元,较上期的72,621,198.43元减少7.6%[55]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29,723,364.82元,较上期的72,665,624.54元增加216.1%[5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03,490,626.41元,较上期的20,000,000.00元增加417.5%[55] 股东与股权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904名,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为88.38%[27] 项目与投资 - 公司研发的ATE架构SOC测试系统订单持续增加,基于PXIE架构测试系统的两类机型已取得客户订单并实现部分交货[34] - 公司预计募集人民币8亿元用于新建智能自动化设备、精密检测设备生产项目、新型微显示检测设备研发及生产项目和半导体SIP芯片测试设备生产项目[35] - 长期股权投资为11,800,217.62元,与上期持平[59] - 商誉为601,490,827.25元,与上期持平[59] 费用与收益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8%[46]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管理费用为1.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5%[46]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1055.95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28.3%[46]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160.26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8.8%[49]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62元,同比增长12.7%[52] 会计准则调整 - 公司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新租赁准则,调整首次执行当年年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金额[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