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科技(000021)
icon
搜索文档
深科技(000021) - 2023年11月2日、11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11-03 16:24
公司概况与业务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专业电子制造企业,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电子产品制造服务 [2] - 公司以存储半导体、高端制造、计量智能终端为三大主营业务 [2] - 公司在全球39个国家为80余家能源公司提供逾8,000万只智能计量产品,主站系统已部署超过10个国家,可容纳超1,500万只智能表计设备 [3] 产能与技术 - 合肥沛顿存储产能利用情况良好,未来将配合上游厂商最新业务发展进度 [3] - 公司暂无HBM相关技术储备,但已具备bumping和FC工艺条件,产线良率已达到量产水准 [3] 财务与业绩 - 公司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考核目标包括:净资产现金回报率(EOE)不低于13.00%,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0.00%,营业利润率不低于3.40% [3] - 存储行业价格上涨对封测加工费影响有限,行业涨价有助于缓解降价压力 [3] 投资者关系与信息披露 - 公司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 [4] - 公司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情况 [4]
深科技(000021)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0-27 00:00
营业收入 - 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2.31亿元,同比下降27.57%[4]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109.71亿元,同比下降8.66%[4] 净利润 - 2023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亿元,同比增长25.04%[4]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7亿元,同比下降22.39%[4] - 2023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下降71.53%[4]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74亿元,同比下降38.90%[4]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564,135,372.05元,同比下降2.9%[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46,520,821.17元,同比下降22.4%[22] 每股收益 - 2023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959元,同比增长25.03%[4] - 年初至报告期末基本每股收益为0.2861元,同比下降22.40%[4] - 2023年第三季度稀释每股收益为0.0959元,同比增长25.03%[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861元,同比下降22.4%[23]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861元,同比下降22.4%[23] 现金流量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1亿元,同比下降18.28%[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0,814,110.97元,同比下降18.3%[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7,364,029.90元,同比改善46.4%[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62.95亿元,相比上期的284.32亿元有所减少[2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78.03亿元,相比上期的309.18亿元有所减少[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08亿元,相比上期的-24.86亿元有所改善[26]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2437.11万元,相比上期的4042.80万元有所减少[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5.30亿元,相比上期的-30.39亿元有所改善[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40亿元,相比上期的19.08亿元有所减少[26] 资产负债表 - 公司2023年9月30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货币资金为7,307,144,458.79元,较年初减少1,589,021,956.55元[17] - 公司2023年9月30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衍生金融资产为4,158,693.38元,较年初减少15,996,655.33元[17] - 公司2023年9月30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应收票据为236,287,968.04元,较年初增加165,974,576.54元[17] - 公司2023年9月30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存货为3,640,990,242.05元,较年初减少881,899,204.03元[17]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流动资产合计为149.40亿元,同比下降10.21%[18]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18.50亿元,同比增长6.03%[18]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流动负债合计为106.60亿元,同比下降20.49%[19]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非流动负债合计为35.27亿元,同比增长44.27%[19]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6.03亿元,同比增长5.35%[20]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应付账款为22.12亿元,同比增长20.70%[19]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合同负债为8.69亿元,同比增长38.95%[19]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其他流动资产为4.02亿元,同比增长21.76%[18] 股东持股情况 - 公司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持股34.51%,博旭(香港)有限公司持股5.61%,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09%[11] 银行授信及贷款 - 公司获得多项银行授信额度及贷款:全资子公司深圳沛顿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深圳分行5亿元人民币综合授信额度,期限1年[14] - 公司获得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福田支行3亿人民币流动资金借款额度,期限1年[14] - 全资子公司深科技苏州获得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1000万美元流动资金借款额度,期限从2023年8月23日至2023年11月22日[14] 关联方业务 - 公司与关联方中电财务的存款业务:年初余额184,337.80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发生额合计存入63,353.40万元,合计取出194,882.69万元,期末余额52,808.51万元[15] - 公司与关联方中电财务的贷款业务:年初余额350,000.00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发生额合计贷款557,100.00万元,合计还款721,600.00万元,期末余额185,500.00万元[16]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109.71亿元,同比下降8.66%[21]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总成本为102.94亿元,同比下降5.64%[21] - 研发费用为244,581,179.34元,同比增长8.8%[2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9,826,741,042.16元,同比增长17.5%[24] -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19,617,560.22元,同比增长1,196.9%[23] -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249,777,263.77元,同比增长116.4%[22] 审计情况 - 公司第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7]
深科技(000021) - 2023年9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9-21 18:38
公司概况 - 深科技是全球领先的专业电子制造企业,连续多年在MMI全球电子制造服务行业排名前列 [4] - 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技术研发、工艺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物流、销售等一站式电子产品制造服务 [5] - 公司构建了以存储半导体、高端制造、计量智能终端为三大主营业务的发展战略 [5] 上半年经营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41亿元,同比增长2.50% [5] - 实现营业利润4.64亿元,同比下降15.92% [6] - 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增加15.61% [6] - 存储半导体业务实现收入13.59亿元,同比降低11.16%,毛利率同比提升2.54% [6] - 计量智能终端业务实现收入13.00亿元,同比增长103.28%,毛利率同比提升15.42% [6] - 高端制造业务实现收入50.39亿元,同比降低5.09%,毛利率同比提升1.62% [6] 主要问题及回复 - 未来存储半导体封测的毛利率是否会有变化?公司表示加工费波动相对有限,产能爬坡和精益改善行动可能对毛利率产生一定影响 [6] - 磁头、盘片业务今年发展情况?未来有何规划?公司表示受全球通胀等因素影响,销售量有所下降,未来将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业务模式拓宽业务布局 [6] - 深科技成都的定增情况?公司表示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150万元,优化了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6] - 公司下属有哪些子公司属于高新企业?深圳沛顿、深科技精密、深科技苏州和深科技成都获有《高新技术企业证书》,适用所得税税率为15% [6] - 公司对可持续发展有何规划?公司致力于将ESG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与运营战略,落实低碳转型,制定减排计划,以实现2060年前净零排放目标 [7] 其他信息 - 公司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 [8] - 公司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 [8]
深科技(000021) - 2023年9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9-13 15:41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专业电子制造企业,连续多年在MMI全球电子制造服务行业排名前列 [2] - 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技术研发、工艺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物流、销售等一站式电子产品制造服务 [2] - 公司构建了以存储半导体、高端制造、计量智能终端为三大主营业务的发展战略 [2] 核心竞争优势 - 在半导体封测业务领域,公司主要从事高端存储芯片的封装与测试,产品包括DRAM、NAND型闪存以及嵌入式存储芯片 [3]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独立DRAM内存芯片封装测试企业,拥有行业经验丰富的研发和工程团队,具备精湛的多层堆叠封装工艺能力和测试软硬件开发能力 [3] - 公司在EMS行业深耕38年,具备丰富的规模化制造经验和先进的工程技术能力 [3] - 公司拥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团队及行业领先的设备,可面向多类电子产品业务 [3] 业务与市场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计量智能终端业务中,境外市场营收占营业收入总额85.39%,境内市场营收占营业收入总额14.61% [3] - 公司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持续向好,中标意大利智能表计项目,与乌兹别克斯坦区域电网公司签署计量系统双边运维协议 [3] - 公司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采购项目再次中标 [3] 财务与运营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供应链紧张局势逐渐缓解,存货规模有所压降 [3] - 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2023年的考核目标包括:2023年净资产现金回报率(EOE)不低于13.00%,2023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0.00%,2023年营业利润率不低于3.40% [3] 投资者关系 - 公司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 [4] - 公司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 [4]
深科技(000021) - 2023年9月4日、9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9-05 18:42
公司概况与业绩表现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专业电子制造企业,专注于提供一站式电子产品制造服务 [2] - 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7.41亿元,同比增长2.50% [3] - 营业利润4.64亿元,同比下降15.92%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增加15.61% [3] 主营业务情况 - 存储半导体业务收入13.5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55% [3] - 计量智能终端业务收入13.0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6.80% [3] - 高端制造业务收入50.3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5.10% [3] 存储半导体业务 - 存储半导体业务营收下滑11.16%,主要因盘基片和硬盘磁头业务销售量下降 [3][4] - 合肥沛顿存储产能产量持续爬坡,但扩产进度稍有落后 [4] - 公司认为存储半导体行业正处于库存修正周期,但先进封装技术和产能储备将带来行业领先优势 [3] 高端制造业务 - 高端制造业务聚焦智能制造、智慧供应链和数字化运营 [4] - 医疗产品制造业务增速较快 [4] - 公司积极推进精益智造2.0项目,加快产业布局调整 [4] 计量智能终端业务 - 计量智能终端毛利率大幅上升,主要受欧元、美元升值、物流成本下降及高毛利率客户收入占比上升影响 [4] - 公司计划巩固欧洲市场优势,开拓中亚、中东市场,赋能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3] 未来发展方向 - 存储半导体领域将加快扩充优质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拓宽业务布局 [3] - 高端制造领域将加快设计能力建设,推进ODM和JDM业务发展 [3] - 计量智能终端领域将实现海内外业务协同发展 [3]
深科技(000021) - 2023 Q2 - 季度财报
2023-08-30 00:00
营业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7.41亿元,同比增长2.50%[1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41亿元,同比增长2.50%[2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7.41亿元,同比增长2.50%[3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7.41亿元,同比增长2.50%[32] - 公司2023年1-6月营业收入为77.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11] - 母公司2023年1-6月营业收入为2.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1%[112] 净利润与每股收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7亿元,同比下降34.86%[1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02元,同比下降34.86%[1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利润4.64亿元,同比下降15.92%[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增加15.61%[24] - 公司2023年1-6月净利润为3.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5%[111] - 公司2023年1-6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8%[111] - 公司2023年1-6月基本每股收益为0.1902元,同比下降34.9%[111] - 母公司2023年1-6月净利润为-6509.5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3.2%[11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50亿元,同比增加16.56亿元[1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5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57.79%,主要由于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减少[31]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5亿元人民币,相比上期的-1.06亿元人民币大幅改善[113]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88亿元人民币,较上期的4.16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14]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280.20亿元,同比增长0.74%[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4.07亿元,同比增长0.86%[13] - 货币资金为93.4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3.34%,同比增长1.35%[36] - 应收账款为31.1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13%,同比增长1.51%[36] - 存货为33.5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97%,同比下降4.29%[36]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货币资金为93.41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88.97亿元人民币增长4.99%[107] - 应收账款从2022年12月31日的26.7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6月30日的31.18亿元人民币,增长16.61%[107] - 存货从2022年12月31日的45.23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33.55亿元人民币,下降25.83%[107] - 长期股权投资从2022年12月31日的7.9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6月30日的8.28亿元人民币,增长4.21%[107] - 短期借款从2022年12月31日的86.83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78.30亿元人民币,下降9.82%[108] - 应付账款从2022年12月31日的18.3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6月30日的23.45亿元人民币,增长28.01%[108] - 长期借款从2022年12月31日的20.01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6月30日的25.01亿元人民币,增长24.99%[10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从2022年12月31日的103.1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6月30日的104.07亿元人民币,增长0.85%[108] - 少数股东权益从2022年12月31日的16.4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6月30日的17.00亿元人民币,增长3.45%[108] 研发投入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1.73亿元,同比增长3.81%[31] - 公司2023年1-6月研发费用为1.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111] - 母公司2023年1-6月研发费用为1661.7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4%[112] 业务表现 - 公司高端制造业务整体有所下降,消费电子制造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由于深科技桂林已于2022年完成100%产权转让[28] - 公司智能计量业务在海外市场拓展持续向好,中标意大利智能表计项目,并与乌兹别克斯坦区域电网公司签署计量系统双边运维协议[29] - 存储半导体业务收入为13.59亿元,同比下降11.16%[32] - 计量智能终端收入为13.00亿元,同比增长103.28%[32] - 高端制造业务收入为50.39亿元,同比下降5.09%[32] - 亚太地区(中国除外)收入为36.77亿元,同比增长11.21%[32] 投资与融资 - 公司控股子公司深科技成都于2023年7月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150万元,以增加资本规模,优化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29] - 公司马来西亚士乃工厂二期工程已完工,彩田工业园城市更新项目一期工程进展顺利,新增写字楼租赁面积3500余平方米,新增商业租赁面积约700平方米[30] - 公司报告期投资额为3,620,000.0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8.08%[42] - 深科技城项目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28,957.39万元,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287,381.85万元[43] - 深科技城一期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追加至36.95亿元[45]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146,165.28万元,已累计使用147,381.06万元,超过募集资金总额的部分来源于利息收入[52] - 存储先进封测与模组制造项目投资进度为100.83%,已投入147,381.06万元[53] - 公司已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的自筹资金30,270.17万元[54] 子公司表现 - 深科技香港净利润同比减少2.53亿元,主要由于金融衍生品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58] - 深科技苏州净利润同比增加0.72亿元,主要由于汇兑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58] - 深科技成都净利润同比增加1.87亿元,主要由于计量智能终端业务较上年同期增加[58] - 深科技东莞净利润同比增加0.71亿元,主要由于汇兑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58] - 深科技精密净利润同比减少0.36亿元,主要由于主营业务较上年同期减少[59] - 深科技马来西亚净利润同比增加0.80亿元,主要由于主营业务较上年同期增加[59] 未来战略 - 公司未来将围绕存储半导体、高端制造和计量智能终端三大主业发展战略,持续优化战略布局[60] - 公司计划通过校企合作、科技项目合作等渠道吸引封测专业人才及领军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60]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汇率风险,由于资产中的存货、应收及预付多为美元资产,人民币升值可能导致较大损失[63] - 公司计划通过远期结汇对美元资产进行套期保值,但由于美元利率攀升,套期保值成本较高[63] 股东与股权 - 公司股份总数为1,560,587,588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为570,436股,占比0.04%,无限售条件股份为1,560,017,152股,占比99.96%[96] - 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4.51%,持有538,558,777股[98] - 公司第二大股东为博旭(香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61%,持有87,487,217股[9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74%,持有27,114,441股[98] - 公司前10名普通股股东中,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0.89%,持有13,956,311股[98] - 公司前10名普通股股东中,广东恒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0.83%,持有12,900,000股[98] - 公司前10名普通股股东中,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安逆向策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0.48%,持有7,498,000股[98] - 公司前10名普通股股东中,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民生加银持续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0.46%,持有7,200,000股[98] - 公司前10名普通股股东中,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安沪港深外延增长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0.42%,持有6,563,600股[98] - 公司前10名普通股股东中,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信稳健策略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持股0.40%,持有6,270,000股[101] 环保与社会责任 - 深科技精密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综合排放量降幅达到5%以上[73] - 深科技精密自2020年起执行国家版排污许可证,最新许可证有效期至2027年12月1日[72] - 深科技精密通过ISO14001和ISO45001认证,污水处理系统曾获广东省环境保护优秀示范工程[76] - 深科技精密环保信息公开严格按政府要求进行,厂区及政府相关网站均有环保信息公开[75] - 深科技精密自成立以来持续开展清洁生产,并通过广东省清洁生产协会验收[76] 诉讼与担保 - 公司涉及诉讼事项共3笔,涉案金额共计2,035.55万元,其中未获生效判决涉及金额374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0.036%[81]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且未发生破产重整相关事项[80] - 公司报告期内对外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3,840万元[89]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外担保额度合计为28,800万元[89] - 报告期末实际对外担保余额合计为25,440万元[89] - 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担保情况中,深科技苏州实际担保金额为40,000万元[89] - 深科技东莞实际担保金额为30,000万元[89] - 深科技成都实际担保金额为59,000万元[89] - 深科技精密实际担保金额为1,000万元[89] - 深科技桂林实际担保金额为9,600万元[89] - 公司对外担保类型均为连带责任担保[89] - 公司对外担保均未履行完毕[89] - 报告期内公司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825,000.00万元,实际发生额为265,451.60万元[90] - 期末已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1,718,258.00万元,实际担保余额为369,984.67万元[90] - 公司担保总额占净资产的比例为38.00%,其中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余额为201,384.30万元[90] 关联交易 - 公司与振华新能源的关联交易金额为221.10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044%[82] - 公司与中电熊猫的关联交易金额为291.44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059%[82] - 公司与中电港的关联交易金额为618.35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124%[82] - 公司与鹏程装备的关联交易金额为426.44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086%[82] - 公司与冠捷科技的关联交易金额为3,779.57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491%[82] - 公司与中电有限的关联交易金额为468.06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061%[82] - 公司与中国长城的物业租赁关联交易金额为259.67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052%[82] - 公司与中国长城的物业出租关联交易金额为331.04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7.728%[83] - 公司在中电财务的存款期末余额为52,805.90万元,本期合计存入金额为62,451.43万元,取出金额为193,983.33万元[87]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10,318,929,498.82元[11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股东权益合计为11,962,433,070.99元[11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47,772,942.81元[11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股东投入和减少资本为16,479,697.80元[11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为-219,751,386.44元[11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股东权益合计为12,107,496,083.13元[11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10,407,233,264.63元[11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少数股东权益为1,700,262,818.50元[11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资本公积为2,154,927,683.66元[11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5,151,899,165.62元[11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10,152,188,884.04元,较上年末增加305,271,519.02元[11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41,731,018.53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为86,069,713.94元[11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4,833,491,983.21元,较上年末增加221,573,166.39元[11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股东权益合计为11,765,085,460.92元,较上年末增加291,147,478.94元[116] - 母公司2023年上半年股东权益合计为5,727,964,220.70元,较上年末减少266,082,891.40元[118] - 母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73,633,148.96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综合收益为-8,537,228.34元[118] - 母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782,632,762.65元,较上年末减少246,918,586.81元[118] - 母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本公积为2,110,486,140.64元,较上年末增加10,426,644.00元[118] - 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从上年期末的6,232,644,889.96元减少至本期期末的6,178,998,878.60元,减少了53,646,011.36元[120]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82,813,488.15元,其中其他综合收益增加了60,400,792.50元[120] - 本期利润分配中,对股东的分配金额为234,088,138.20元[120]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上年期末的1,100,134,464.08元减少至本期期末的952,399,168.44元,减少了147,735,295.64元[120] 会计政策与财务报告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评估结果显示未来12个月内不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事项[126] - 公司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27] - 公司以一年12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期,并以营业周期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128] - 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境外子公司根据其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确定其记账本位币[128]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全部子公司,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129] - 合并财务报表已抵销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130] - 公司对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并根据参与程度进行会计处理[13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和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133] - 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余额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134] - 公司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债务工具)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36] - 公司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137] - 公司金融工具初始确认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根据类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38]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债权投资等,采用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13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包括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债权投资等,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减值损失或利得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13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39]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采用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140] - 公司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确认方法包括活跃市场报价和估值技术(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140] - 公司金融资产满足特定条件时予以终止确认,包括合同权利终止、转移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未保留控制等[141] - 公司采用三阶段模型计量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损失,分别按未来12个月、整个存
深科技(000021) - 2023年5月8日、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09 20:14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专业电子制造企业,连续多年在MMI全球电子制造服务行业排名前列 [2] - 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技术研发、工艺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物流、销售等一站式电子产品制造服务 [2] - 公司构建了以存储半导体、高端制造、计量智能终端为三大主营业务的发展战略 [2] 2022年业绩表现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18亿元,同比下降2.24% [3] - 公司营业利润8.08亿元,同比下降20.90%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增加112.34% [3] - 存储半导体业务实现收入26.4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6.42% [3] - 计量智能终端业务实现收入17.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13% [3] - 高端制造业务实现收入115.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1.93% [3] 高端制造板块数字化转型 - 公司聚焦智能制造、智慧供应链和数字化运营三个方面开展数字化转型 [3] - 在智能制造方面,升级制造执行系统由传统面向服务的架构升级到微服务架构 [3] - 在智慧供应链方面,通过建设智慧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推动物资需求计划应用提升 [3] - 在数字化运营方面,建设并实施核心业务制造数字化运营、设备数字化运营、供应链数字化运营等多个平台 [3] 计量智能终端业务 - 2022年计量智能终端业务境内销量收入占比约为12%,境外销量收入占比约为88% [3] - 公司将继续巩固欧洲市场优势,与意大利、奥地利、荷兰等国家客户加强交流 [3] - 公司在国内市场中标金额达3188万元的国家电网项目,供货产品为A级单相智能电表 [3] 投资者关系活动 - 2023年5月8日、5月9日公司接待了宝盈基金、广发证券、中金公司等多家机构的调研 [2] - 调研活动主要介绍了公司概况、发展历程、全球布局、核心竞争优势以及产品与业务 [2] - 公司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 [4]
深科技(000021) - 2023年5月5日、5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06 19:11
分组1: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2023年5月5日、5月6日,地点在公司本部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包括长城基金、南方基金等多家基金和证券公司,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公司董秘钟彦等 [2] 分组2: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专业电子制造企业,连续多年在MMI全球电子制造服务行业排名前列 [2] - 公司专注于提供一站式电子产品制造服务,构建了以存储半导体、高端制造、计量智能终端为三大主营业务的发展战略 [2] 分组3:2022年业绩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161.18亿元,同比下降2.24%;营业利润8.08亿元,同比下降20.9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增加112.34% [3] - 存储半导体业务收入26.47亿元,占比16.42%,毛利率15.42% [3] - 计量智能终端业务收入17.94亿元,占比11.13%,毛利率20.29% [3] - 高端制造业务收入115.94亿元,占比71.93%,毛利率9.74% [3] 分组4:合肥沛顿存储股权情况 - 深圳沛顿持有合肥沛顿存储55.88%的股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经开产业投促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中电聚芯一号(天津)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持有31.05%、9.80%、3.27%的股份 [3] - 公司目前无回购合肥沛顿存储少数股东权益的规划 [3] 分组5:技术与市场情况 - 公司暂无HBM相关技术储备,将持续关注行业动态 [3] - 公司在计量智能终端方面有20多年相关经验,能针对客户需求进行设计等,境外市场竞争对手包括兰吉尔等大型国际企业、国内出口企业和境外本地电表企业 [3] 分组6:信息披露情况 - 接待过程中公司严格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情况,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 [3]
深科技(000021)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9 00:00
营业收入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9.34亿元,上年同期36.51亿元,同比增长7.75%[4] - 营业总收入39.34亿元,较上期36.51亿元增加7.75%[23] 净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亿元,上年同期2.42亿元,同比下降58.30%[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765.35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086.40万元,增加1.09亿元[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22,852,439.54元,上年同期为248,860,717.16元[2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1,012,991.01元,上年同期为242,209,458.98元[24] 现金流量情况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12亿元,上年同期 - 7.91亿元,增加13.03亿元[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348,877,412.53元,上年同期为3,699,852,843.94元[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2,120,752.57元,上年同期为 - 791,130,977.27元[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73,823,164.04元,上年同期为 - 621,642,765.95元[2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57,624,960.17元,上年同期为 - 181,662,023.65元[28]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27,557,448.58元,上年同期为 - 3,292,126.55元[2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491,769,923.06元,上年同期为 - 1,597,727,893.42元[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477,689,339.67元,上年同期为3,348,767,639.67元[28] 资产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76.59亿元,上年度末278.13亿元,同比下降0.55%[5] - 公司2023年一季度末资产总计276.59亿元,较年初278.13亿元减少0.55%[20] - 非流动资产合计114.80亿元,较年初111.76亿元增加2.72%[20] 负债情况 - 流动负债合计125.93亿元,较年初134.06亿元减少6.06%[21] - 非流动负债合计29.97亿元,较年初24.45亿元增加22.57%[21] - 负债合计155.90亿元,较年初158.51亿元减少1.64%[21] 所有者权益情况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04.01亿元,上年度末103.19亿元,同比增长0.80%[5] - 所有者权益合计120.69亿元,较年初119.62亿元增加0.90%[22] 衍生金融资产情况 - 衍生金融资产比上年末下降34.40%,主要因深科技成都尚未到期金融衍生品公允价值减少[9] 税金及附加情况 - 税金及附加较上年同期增长32.17%,主要因本期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增加[9] 税费返还情况 - 收到的税费返还较上年同期增长58.93%,主要因本期收到出口退税等增加[9]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6,632户,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4.51%为第一大股东[11] - 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538,558,777股[13] 授信及借款额度情况 - 2023年1月4日,深科技东莞获农行深圳布吉支行等值10亿元人民币综合授信额度[15] - 2023年1月31日,深圳沛顿获中行深圳分行2亿元人民币流动资金借款额度[15] - 2023年2月28日,公司获东方汇理银行广州分行等值5000万美元综合授信额度[15] - 2023年2月28日,深科技东莞获中信银行东莞分行等值3亿元人民币综合授信额度[15] - 2023年3月7日,深科技成都获汇丰银行成都分行等值3.5亿元人民币综合授信额度[15] - 2023年3月24日,公司获中行深圳上步支行等值2亿元人民币综合授信额度[15] - 2023年3月24日,公司获中行深圳上步支行3亿元人民币流动资金借款额度[15] 与中电财务业务情况 - 与中电财务存款每日最高限额500,000.00万元,存款利率范围0.42% - 3.3%[16] - 与中电财务贷款额度500,000.00万元,贷款利率范围3.3% - 3.7%[17] 营业成本及费用情况 - 营业总成本37.66亿元,较上期33.93亿元增加11.00%[23] - 营业成本35.11亿元,较上期33.51亿元增加4.77%[23] - 研发费用8798.17万元,较上期8280.52万元增加6.25%[23] 每股收益情况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47元,上年同期为0.1552元[25] 审计情况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9]
深科技(000021)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1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深科技,股票代码000021,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8]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周剑,注册地址为深圳市福田区彩田路7006号,邮政编码518035[8]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钟彦,证券事务代表为刘玉婷,联系地址均为深圳市福田区彩田路7006号[9] - 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10]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61.18亿元,同比下降2.24%[15]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9亿元,同比下降15.00%[15]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53亿元,同比增长112.34%[15]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6亿元,同比增长3.24%[15]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4223元,同比下降16.62%[15] - 2022年末总资产为278.13亿元,同比增长2.82%[16]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3.19亿元,同比增长4.79%[16]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54%,同比下降2.13%[15] - 2022年公司总股本为15.61亿股,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为0.4223元[17] - 2022年公司控股股东中电有限持股比例降至34.51%[12]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4,206,380,630.15元[20]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467,477.02元[20]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0,493,317.30元[20]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035,950.36元[20]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1,111,821.59元[21] - 公司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1,650,807.53元[21] - 公司2022年财务费用为-4.27亿元,同比增长1359.77%,主要由于衍生品到期交割收益增加[52]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3.13亿元,同比增长0.84%[52]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312,947,869.09元,同比增长0.84%[5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94%,较上年增长0.06%[57]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5,695,279.53元,同比增长3.24%[5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98,928,817.21元,同比改善39.45%[5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62,193,115.94元,同比减少121.48%[5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977,036,270.36元,同比减少156.28%[58] - 公司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603人,同比增长11.67%[56]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3.39%,同比增长1.39%[56] - 本科研发人员数量为465人,同比增长21.41%[56] - 硕士研发人员数量为76人,同比增长24.59%[56]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较上年同期降低了44.51%,主要是本期内保证金到期解活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59]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1.59%,主要是本期偿还银行借款较上年同期增加[59] - 投资收益为141,164,939.36元,占利润总额的17.47%,主要来自参股公司分红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60]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88,539,731.75元,占利润总额的-72.86%,主要由于本期人民币兑美元贬值9.24%[60] - 资产减值为-126,124,886.17元,占利润总额的-15.61%,主要是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 - 存货较上年末增长了9.7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3.11%增加到16.26%,主要是供应链紧张备货等原因导致存货增加[61] - 合同负债较上年末增加了4.3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71%增加到2.25%,主要是本期内预收客户的货款较上年有所增加[62] - 长期借款较上年末增长了217.70%,达到2,001,483,185.42元,主要是本期内新增长期借款所致[62] - 报告期投资额为399,500,000.00元,较上年同期投资额1,511,811,040.92元减少了73.57%[6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金额为17.27亿元[64] 业务发展 - 公司深圳、合肥半导体封测双基地的产能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6] - 公司积极布局先进封装技术,技术创新平台成果显著[36] - 公司计量智能终端产品首次突破国内市场,中标国家电网项目[36] - 公司在深圳、苏州、东莞、重庆、成都、合肥、马来西亚等地建有产业基地[33] - 公司在日本设有研发基地,在美国设有新产品导入基地[33] - 公司在英国、荷兰、新加坡、香港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或拥有研发团队[33] - 公司推出股票期权的中长期激励计划,作为覆盖经营管理骨干和核心人才的中长期正向激励机制的重要实践[36] - 公司半导体封测业务产能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7] - 合肥沛顿存储具备8层堆叠产品量产能力,已通过多项体系认证[37] - 公司盘基片和机械硬盘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8] - 公司硬盘磁头订单量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38] - 公司高端制造业务整体保持稳定发展,医疗产品制造订单需求量持续增长[41] - 公司智能家电制造业务订单需求量有所下降,智能办公设备、储能产品等制造业务保持稳定增长[41] - 公司计量系统业务销售收入较去年增长超过20%[42] - 公司中标国家电网项目,金额达3188万元[42] 分红与股本 - 公司总股本为1,560,587,588股,拟派发现金股利202,876,386.44元(含税),每10股派现1.30元人民币[3] - 2022年度公司实施了每10股派现1.50元人民币的利润分配方案,共计分配现金股利234,088,138.20元[123] - 公司最近三年(2020—2022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占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合并报表)的比例为89.89%[123] - 2022年度公司母公司净利润为199,564,876.67元,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1,029,551,349.46元[125] - 2022年度公司分红派息预案为每10股派现1.30元人民币,拟派发现金股利202,876,386.44元[125] - 公司2022年度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25]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3,841,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6,632[189] - 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4.51%,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普通股数量为538,558,777股[190] - 博旭(香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73%,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普通股数量为105,019,381股[190] - 广东恒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30%,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普通股数量为20,223,812股[19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95%,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普通股数量为14,903,155股[190] - 广东恒坤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54%,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普通股数量为8,424,242股[190] - 罗瑞云持股比例为0.52%,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普通股数量为8,092,003股[190]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0.49%,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普通股数量为7,597,170股[190] - 广东恒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东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0.39%,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普通股数量为6,054,545股[190] - BARCLAYS BANK PLC持股比例为0.38%,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普通股数量为5,966,100股[190] - 控股股东持有深桑达A股票比例为21.17%[193] - 控股股东持有上海贝岭股票比例为25.02%[193] - 控股股东持有中国长城股票比例为39.35%[193] - 控股股东持有中国软件股票比例为29.47%[193] - 控股股东持有冠捷科技股票比例为28.13%[193] - 控股股东持有南京熊猫股票比例为29.98%[193] - 控股股东持有振华科技股票比例为32.73%[193] - 控股股东持有中电华大科技股票比例为59.42%[193] - 控股股东持有彩虹新能源股票比例为48.73%[193] - 控股股东持有振华新材股票比例为29.57%[193] 市场与行业 - 202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3.2%[23] - 2022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为1,391.87亿美元,同比下跌15%[23] - 2022年全球智能电网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431亿美元增至2026年的1,03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9%[26] - 2022年全球智能电表市场规模预计将以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6年的302亿美元[26]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严格遵守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报告期内未发现内幕信息知情人利用内幕消息违规买卖股票的情况[88]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完全分开,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89][90][91] -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全文披露日期为2023年4月21日,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比例均为100%[131] - 公司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均无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131] - 公司内部控制遵循诚实守信,廉政经营,对行贿受贿、贪污腐败行为零容忍[128] - 公司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对净利润的不利影响小于1%为一般缺陷,大于1%但小于等于1.5%为重要缺陷,大于1.5%为重大缺陷[132] - 公司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对现金流的不利影响小于500万元为一般缺陷,介于5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为重要缺陷,大于5000万元为重大缺陷[133]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舞弊潜在经济损失小于10万元为一般缺陷,大于10万元且小于50万元为重要缺陷,大于50万元为重大缺陷[133]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业务持续性影响恢复时间小于3个月为一般缺陷,大于等于3个月且小于1年为重要缺陷,超过1年为重大缺陷[134]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产品缺陷在出货前被发现为一般缺陷,引起直接客户抱怨为重要缺陷,引起最终用户抱怨为重大缺陷[134]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员工流失率1%以上10%以下为核心专业团队和管理层的一般缺陷,10%以上20%以下为重要缺陷,20%以上为重大缺陷[135]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普通员工流失率5%以上20%以下为一般缺陷,20%以上30%以下为重要缺陷,30%以上为重大缺陷[135]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信息外泄导致竞争对手获得公司内部秘密信息为一般缺陷,获得公司内部机密信息为重要缺陷,获得公司内部绝密信息为重大缺陷[135]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负面消息在行业内部流传为一般缺陷,在国资委下属企业内广泛流传为重要缺陷,引起政府部门或监管机构高度关注为重大缺陷[135]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损害一般客户管理层关系为一般缺陷,损害与大客户或潜在大客户管理层关系为重要缺陷,损害与大客户或潜在大客户管理层关系并形成大量负面评价为重大缺陷[135] 社会责任与环保 - 公司2022年排放悬浮物1.260吨/年,化学需氧量5.107吨/年,总磷0.011吨/年,氨氮0.075吨/年,总氮0.627吨/年[144] - 公司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综合排放量降幅达到5%以上[144] - 公司2022年12月2日申领最新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至2027年12月1日[143] - 公司2021年1月通过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备案号为440306-2021-0001-L,现处于有效期内[145] - 公司加强环保投入,提升环保水平,各项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处理结果稳定达标[146] - 公司已完成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自查问题的全部整改[140] -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37] - 公司对控股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持续培训和学习,提高规范运作意识[139] - 公司完善了部分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内部控制体系[139] - 公司及其子公司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