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中拓(000906)

搜索文档
浙商中拓:2023年度涉及财务公司关联交易的存款、贷款等金融业务的专项说明
2024-04-24 18:46
关于浙商中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度涉及财务公司关联交易的存 款、贷款等金融业务的专项说明 大华核字[2024]0011004286 号 大 华 会 计 师 事 务 所 (特 殊 普 通 合 伙 ) Da Hua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Special General Partnership) 您可使用手机"扫一扫"或进入"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http://acc.nof.gov.cn) 关于浙商中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接受委托,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审计了浙商中 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商中拓)2023 年度财务报表,包 括 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2023 年度的合并 及母公司利润表、合并及母公司现金流量表和合并及母公司所有者权 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并于 2024年 4 月 23 日签发了大华审字 [2024]0011006464 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7 号 -- 交易与 关联交易(2023年修订)》的规定,就浙商中拓编制的 2023 年度涉及 财务公 ...
浙商中拓(000906)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4 18: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为203,064,502,062.97元,较2022年调整后数据增长4.89%[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0,787,405.60元,较2022年调整后数据下降29.05%[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72,276,501.43元,较2022年调整后数据增长16.91%[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459,051,396.68元[8]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94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数据下降32.37%[8]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94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数据下降30.88%[8]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84%,较2022年调整后数据降低9.63个百分点[8] - 2023年末总资产为34,484,843,891.58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数据增长31.95%[9]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897,248,603.62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数据增长11.68%[9] - 2023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分别为1.39亿元、5.12亿元、2.02亿元[13]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0.65亿元,同比增长4.89%[33] - 2023年公司利润总额15.14亿元,同比下降11.99%[33] - 2023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11亿元,同比下降29.05%[33] - 2023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84%[33] - 2023年营业收入合计2030.65亿元,同比增长4.89%[37] - 供应链集成服务营业收入2013.20亿元,占比99.14%,同比增长5.20%[37] - 大宗 - 黑色供应链营业收入1562.04亿元,占比76.92%,同比增长2.38%[37] - 大宗 - 能源化工供应链营业收入159.12亿元,占比7.84%,同比增长51.33%[37] - 大宗-有色供应链收入8.896亿,同比增长4.29%;大宗-能源化工供应链收入159.12亿,同比增长0.16%;再生资源供应链收入153.79亿,同比增长1.12%;新能源供应链收入119.60亿,同比增长1.65%;其他收入29.20亿,同比增长7.69%[39] - 境内收入1823.20亿,同比增长1.60%;境外收入293.66亿,同比增长1.07%[39] - 内贸收入1624.34亿,同比增长1.67%;进口收入198.86亿,同比增长1.01%;出口收入38.19亿,同比增长0.83%;国际收入255.47亿,同比增长1.10%[39] - 金属材料销售量3378.93万吨,同比增长31.39%;矿石销售量3494.92万吨,同比下降3.08%;煤炭销售量1383.08万吨,同比增长48.78%;再生钢铁原料销售量551.51万吨,同比增长73.78%[39] - 供应链集成服务商品采购成本1996.99亿,占营业成本比重99.94%,同比增长4.70%[40] - 销售费用4.85亿,同比下降5.70%;管理费用5.61亿,同比下降3.53%;财务费用4.39亿,同比下降0.32%;研发费用2386.39万,同比下降22.40%[46]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147人,较2022年的98人增长50%,占比从4.30%增至5.81% [48]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64,765,349.83元,较2022年的44,037,801.35元增长47.07%,占营业收入比例从0.02%增至0.03% [49] - 2023年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40,901,403.07元,较2022年的13,285,804.11元增长207.86%,占研发投入比例从30.17%增至63.15% [49]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25,718,965,803.83元,同比增长8.11%;现金流出小计227,178,017,200.51元,同比增长6.86% [50]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1,175,105,573.43元,同比增长10.37%;现金流出小计21,573,560,934.84元,同比增长14.13% [50]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2,785,636,661.20元,同比增长24.23%;现金流出小计50,176,022,952.44元,同比增长26.81% [50] - 2023年末存货金额10,407,773,940.75元,占总资产比例30.18%,较年初增长10.10个百分点 [52] - 2023年末固定资产金额1,186,712,704.02元,占总资产比例3.44%,较年初增长1.36个百分点 [53] - 2023年末在建工程金额75,697,733.71元,占总资产比例0.22%,较年初下降1.24个百分点 [54] - 报告期投资额为13.82亿元,上年同期为17.38亿元,变动幅度为-20.52%[58] - 商品期货期权合约初始投资10.01亿元,期末金额6.79亿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11.51%[61] - 外汇合约初始投资1.72亿元,期末金额0.56亿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0.95%[61] - 衍生品投资合计初始投资11.73亿元,期末金额7.35亿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12.46%[61] - 报告期内公司期现结合实现的基差收益为-0.74亿元[6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黑色产业链业务实物量8359万吨,营业收入15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2.38%[34] - 再生资源实物量552万吨,营业收入1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8%、47.0%[34] - 物流金融业务获银行授信达103亿元,时点用信近44亿元,累计用信超180亿元,服务产业客户近270家[34] - 中拓新材料全年工序产量76.6万吨,同比增长11.2%[34] - 国际业务收入达406亿元,同比增长26%,占全年业务收入比例达20%[35] 公司分红情况 - 公司以699,491,979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2023年度拟以总股本699491979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红利3.5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244822192.65元[126] - 可分配利润为1399794166.93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26] - 公司在未分配利润为正的情况下,连续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25] - 2020 - 2024年,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应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可分配利润的33%[126]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20%[126] 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 2023年我国大宗商品供应链市场规模超55万亿元,行业CR5市占率不足5%[16] - 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增至3倍,至少达到11000GW[19] - 我国2023年新增光伏装机量216.88GW,同比增长148%[19] - 截至2023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610.28GW,同比增加55.13%[19] 公司基本情况及荣誉 - 公司连续14年入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榜单,2023年排名第69位[24] - 公司连续四年获深交所信息披露最高评级“A”级,主体长期信用评级为AA+[24] - 公司共设立66家全资/控股子公司,拥有5家国际化平台子公司,业务覆盖7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国家30个,东盟国家9个[24] - 公司经营品类涵盖传统大宗商品、新能源、再生资源等产业链上几十个细分品种[24] - 公司入选“第一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32] - 公司参与编写2项推荐性物流行业标准[32] - 公司连续14年上榜《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2023年排名第69位[32] - 公司连续四年获深交所信息披露最高评级“A”级,荣获多项荣誉[89] - 公司华证ESG评级提升为行业最高评级BBB级,ESG实践获多项荣誉[91]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主要业务模式有配供配送、库供分销、厂库供应链、物流金融、“贸易 + 基地 + 平台”、产业链一体化服务、虚拟工厂模式[24][25][26][27][28] - 工程配供配送模式服务基本建设客户,工业配供配送服务制造业客户[25] - 库供分销模式包括集中采购定向销售和库存分销套期保值两种[25] - “贸易 + 基地 + 平台”模式应用于再生资源产业链,已在再生钢铁原料等品种开展布局[27] - 产业链一体化服务模式应用于新能源业务,已在光伏、储能产业链为多家头部企业提供服务[28] - 虚拟工厂模式已应用于黑色、化工、新能源领域[28] 公司盈利来源 - 公司盈利来源主要为产业金融、基差贸易、增值服务、产业投资四种[29]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供应链服务、风险管控、价格管理、数字化建设、人才激励、品牌形象等方面[30] 公司子公司情况 - 浙商中拓集团(湖南)有限公司为子公司,注册资本92713.4086万元,总资产424787.84万元,净资产117612.87万元,营业收入1476294.54万元,营业利润8245.61万元,净利润6538.80万元[80] - 浙江中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为子公司,注册资本92656.9332万元,总资产389045.41万元,净资产110510.54万元,营业收入1180113.57万元,营业利润9047.86万元,净利润7173.36万元[80] - 20家子公司合计营业收入为1243.72亿元,占公司合并报表的61.25%,营业利润12.93亿元,占公司合并报表的89.07%[81] - 公司本期设立4家子公司,包括浙商中拓嘉航(浙江)有限公司等,同时转让3家汽车销售公司股权,子公司湖南中拓瑞恒吸收合并湖南中拓瑞博[41][42][43][44] - 公司新设立4家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包括浙商中拓嘉航(浙江)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0万元,持股70%)等[159][160][161][162] - 公司处置3家汽车销售公司股权,不再纳入合并报表,包括湖南中拓瑞鑫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85%股权)等[163] - 子公司湖南中拓瑞恒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吸收合并湖南中拓瑞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164] 公司治理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4次股东大会,均合法合规,以现场结合网络投票方式召开[89]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召开各董事会专门委员会12次,审议议案60项[89]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将“战略委员会”更名为“战略与ESG委员会”,修订《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实施细则》[89] - 公司根据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对独董变更及有关制度进行修订[89]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8次监事会会议、46次党委会议、43次办公会议,党委开展“第一议题”学习46次,研究决策管党治党事项190个,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67个,办公会议审议143项议案[90] - 报告期内公司编制并披露134则公告文件,信息披露评级连续四年获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最高评级“A”级[90] - 报告期内公司共披露调研纪要4篇,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50条,回复率达100%[90]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3.23%,召开日期为2023年2月2日[96] - 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3.57%,召开日期为2023年4月20日[96]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4.34%,召开日期为2023年5月15日[96] - 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4.85%,召开日期为2023年9月8日[96]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相关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保持独立性[93][94] 公司人员持股及变动情况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期初持股总数为9,754,713股,期末持股总数为10,235,380股[97] - 本期增持股份数量为2,558,000股,本期减持股份数量为2,077,333股[97] - 袁仁军期初持股3,174,692股,本期增持450,000股,减持792,370股,期末持股2,832,322股[97] - 魏勇期初持股1,493,734股,本期增持384,000股,减持220,000股,期末持股1
浙商中拓:年度关联方资金占用专项审计报告
2024-04-24 18:44
业绩总结 -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于2024年4月23日对浙商中拓2023年度财务报表签发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 - 2023年度某往来累计发生金额(不含利息)为665.20万元[12] - 2023年度另一往来累计发生金额(不含利息)为31,685.8万元[12] - 2023年度某往来资金利息为64.00万元[12] - 2023年度某偿还累计发生金额为20.18万元[12] - 2023年度另一偿还累计发生金额为24,156.2万元[12] - 2023年期末某往来资金余额为646.98万元[12] - 2023年期末另一往来资金余额为3,906.8万元[12] - 浙商中拓集团(江苏)有限公司2023年期初其他应收款余额为7,439.12万元[12] - 浙商中拓集团(江苏)有限公司2023年度往来累计发生金额(不含利息)为89,729万元[12] - 浙商中拓集团(江苏)有限公司2023年度偿还累计发生金额为76,671.08万元[12] - 2023年度与控股子公司等关联方往来累计发生金额(不含利息)总计4310086.89万元[13] - 2023年度与控股子公司等关联方往来资金的利息总计322028.14万元[13] - 2023年度与控股子公司等关联方偿还累计发生金额总计9146万元[13] - 2023年期末与控股子公司等关联方往来资金余额总计510269万元[13] - 中拓集团(陕西)2023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339.78万元,年度往来累计发生金额(不含利息)52203万元,利息89.58万元,偿还累计发生金额8836732万元[13] - 中拓瑞恒汽车销售服务等公司2023年度往来累计发生金额(不含利息)27346.48万元,利息244.10万元,偿还累计发生金额29722万元[13] - 中拓建工物流有限公司2023年偿还累计发生金额1766万元[13] - 中拓集团(四川)有限公司2023年度往来累计发生金额(不含利息)42966.22万元,利息89.28万元,偿还累计发生金额68031.83万元,期末往来资金余额211.10万元[13] - 中拓协能(浙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度往来累计发生金额(不含利息)5629.59万元,偿还累计发生金额5395.60万元,期末往来资金余额233.99万元[13] - 中拓供应链管理有限(部分)2023年度往来累计发生金额(不含利息)61497.95万元,利息550.35万元,偿还累计发生金额62148.30万元[13]
浙商中拓:2023年年度审计报告
2024-04-24 18:44
业绩总结 - 2023年度营业收入20306450.21万元,较上期增长4.89%[6] - 2023年营业利润620078133.58元,上期为1209463100.51元[34] - 2023年净利润555438863.63元,上期为1001838488.80元[34] 财务状况 - 2023年末资产总计344.85亿元,上期期末为261.35亿元[16] - 2023年末负债合计250.32亿元,上期期末为183.71亿元[18] - 2023年末股东权益合计94.53亿元,上期期末为77.64亿元[18] 现金流情况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66.68万元,上期为 - 74004.1万元[35]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13.66亿元,上期为13.81亿元[35]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15亿元,上期为7.50亿元[35] 应收账款与存货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595299.84万元,坏账准备34167.62万元[7]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存货账面余额为1048644.96万元、跌价准备余额为7867.57万元[8] 子公司情况 - 2023年公司本期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62户,较上期增加4户,减少4户[41] 会计政策与准则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202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183] - 公司自2023年10月25日起执行财政部2023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183] 税收政策 - 子公司湖南中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所得税减按15%税率计缴[191] - 符合规定的子公司特定时期年应纳税所得额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192] - 公司海南子公司特定时期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192]
浙商中拓:关于拟变更公司董事的公告
2024-04-24 18:43
股权结构 - 浙江交通集团持有公司股票311,623,414股,占总股本44.55%[2] 人事变动 - 董益彪因工作调动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职务,未持股[2] - 董事会同意提名黄锐为第八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2] - 黄锐1974年8月出生,现任浙江交通集团信息技术总监等职,未持股[9][10] - 提名黄锐为董事后,兼任高管及职工代表董事人数未超董事总数二分之一[3]
浙商中拓(000906)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4 18:43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46.06亿元,同比增长3.0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4亿元,同比下降7.8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19亿元,同比下降66.34%[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469.3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6.10%[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1.5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33%[5]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资产总计469.34亿元,较上期344.85亿元增长36.10%[18] - 流动负债合计366.71亿元,较上期246.35亿元增长48.85%[18] - 负债合计371.01亿元,较上期250.32亿元增长48.21%[19] - 营业总收入446.06亿元,较上期432.73亿元增长3.08%[20] - 营业总成本443.78亿元,较上期430.93亿元增长2.98%[20] - 营业利润4.39亿元,较上期4.39亿元基本持平[21] - 利润总额4.43亿元,较上期4.53亿元下降2.13%[21] - 净利润3.30亿元,较上期3.48亿元下降5.05%[2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44亿元,较上期2.65亿元下降7.83%[21] - 少数股东损益0.86亿元,较上期0.83亿元增长3.87%[21]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329,444,780.62元,上期为349,102,502.98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244,117,232.44元,上期为265,266,956.55元;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85,327,548.18元,上期为83,835,546.43元[22]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33,上期为0.36;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0.32,上期为0.36[22] 资产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104.45亿元,较年初增长33.20%,因预付下季度款项增加[10] - 存货期末余额189.80亿元,较年初增长82.36%,因年初处于较低水平且本期采购增加[10]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130.44亿元,较年初增长64.29%,因营运资金需求增加[10] - 2024年3月31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5,678,284,606.84元,期初余额6,254,501,640元[17] - 2024年3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31,421,086.87元,期初余额158,571,275.95元[17] - 2024年3月31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7,042,550,035.93元,期初余额5,611,322,190.68元[17] - 2024年3月31日预付款项期末余额10,444,713,992.28元,期初余额7,841,090,340.39元[17] - 2024年3月31日存货期末余额18,979,744,677.32元,期初余额10,407,773,940.75元[17]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0385户[12] -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4.55%,为第一大股东[1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28%,持股数量8,931,363股[13] - 创金合信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0.82%,持股数量5,706,560股[13]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八组合持股比例0.64%,持股数量4,500,134股[13] -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311,623,414股[13] 重要公告情况 - 2024年有多份重要公告,如预计日常关联交易、拟变更独立董事等,分别于1 - 3月在指定报刊及网站刊载[14][15] 现金流量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52,468,669,298.64元,上期为51,708,143,536.35元;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1,552,944,661.53元,上期为1,058,832,415.02元[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54,021,613,960.17元,上期为52,766,975,951.37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61,685,984,197.02元,上期为55,345,445,992.72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7,664,370,236.85元,上期为 -2,578,470,041.35元[24][25]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本期为4,614,740,145.15元,上期为5,026,119,225.64元;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7,483.14元,上期为244.15元;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本期为115,496,463.47元,上期为20,312,036.00元;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149,442,871.10元,上期为7,052,042.33元[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4,879,706,962.86元,上期为5,053,483,548.12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4,862,202,505.73元,上期为5,820,506,504.20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7,504,457.13元,上期为 -767,022,956.08元[25]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110,000.00元,上期为418,900,000.00元;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4,492,966,671.83元,上期为11,133,090,382.08元[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4,494,076,671.83元,上期为11,551,990,382.08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7,752,572,500.46元,上期为8,612,215,992.37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6,741,504,171.37元,上期为2,939,774,389.71元[25]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本期为 -81,281,892.91元,上期为 -18,519,430.19元[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986,643,501.26元,上期为 -424,238,037.91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4,154,945,061.43元,上期为3,458,049,634.77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3,168,301,560.17元,上期为3,033,811,596.86元[25]
浙商中拓:2023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武吉伟(已离任)
2024-04-24 18:43
会议召开情况 - 2023年公司召开董事会9次,股东大会4次[4] - 2023年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5] - 2023年战略与ESG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7] - 2023年审计委员会召开6次会议[9] 会议审议事项 - 2023年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同意公司董事等2022年薪酬结算数据[5] - 2023年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同意为158名激励对象办理行权事宜[7] - 2023年战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多项发行可转债相关议案[8] - 2023年战略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委员会更名及终止发行可转债事项议案[9] - 2023年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开展商品期现结合业务及预计日常关联交易议案[9] - 2023年审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开展融资租赁及商业保理业务暨关联交易议案[10] - 2023年审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12] - 2023年审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相关套期保值业务议案[13] - 2023年9月6日董事会第四次临时会议审议多项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相关议案[24] - 2023年9月18日董事会第五次临时会议终止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事项[24] - 2023年12月25日董事会第六次临时会议审议2023年度衍生品交易及2024年多项业务议案和提名独立董事候选人议案[25] 独立董事履职 - 2023年独立董事与内部审计部门、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就公司财务、业务状况充分沟通[15] - 2023年独立董事参加两次年报沟通会[16] - 2023年度独立董事现场工作时间不少于10日[18] - 独立董事认为2023年公司审议重大事项符合规定,董事会程序合法有效[26] - 独立董事督促公司完善信息披露,关注经营情况,审核议案并行使表决权[27] - 独立董事积极学习法规制度,提升履职能力[27] - 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管理提建议,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29]
浙商中拓: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2024-04-24 18:43
内部控制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4]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和营收占合并报表对应总额100%[5] - 报告期内无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和重要缺陷[14] 内控缺陷标准 - 财务报告内控与利润表相关,错报不同比例对应不同缺陷等级[7][8] - 财务报告内控与资产管理相关,错报不同比例对应不同缺陷等级[8] - 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经济损失不同比例对应不同缺陷等级[10][11] 评价范围 - 内部控制评价涵盖公司本级和所有分子公司[5] - 纳入评价范围业务和事项分4大板块[6] - 重点关注仓储、采购、销售等高风险业务[6]
浙商中拓: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2024-04-24 18:43
公司结构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交投财务公司注册资本为65亿元人民币[2] -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51.948亿元,占注册资本的79.92%[3] - 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3.052亿元,占注册资本的20.08%[3] -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和间接共持有交投财务公司权益为93.37%[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交投财务公司有6名董事和4名高管[5] 人员情况 - 公司现有员工160人,其中总部72人,共享中心88人[5] - 总部人员平均年龄36.38岁,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50人,占员工总数69.44%(不含共享)[5] - 具有五年以上金融或财务从业经历的50人,占员工总数的69.44%[5] 制度建设 - 交投财务公司制定资金业务相关管理制度规范业务开展[7] - 交投财务公司制定信贷业务相关制度并建立信贷审查委员会审查批准业务[8] - 交投财务公司搭建信息管理系统并制定相关制度确保系统安全[9] 业绩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交投财务公司资产总计544.73亿元,吸收存款456.0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71亿元,利润10.31亿元,税后净利润7.89亿元[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交投财务公司资本充足率18.62%,流动性比例56.68%,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实收资本)为73.59% [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在交投财务公司存款余额21,542.97万元,占公司货币资金总额比例3.44%,每日最高存款限额80,000万元,存款利率范围0.5%-1.495% [11][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在交投财务公司贷款余额10,000.00万元,占公司贷款总额比例1.26%,贷款利率范围2.7%-3.3% [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交投财务公司对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授信总额350,000.00万元,占公司授信总额比例7.53% [12] - 交投财务公司对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提供委托贷款额度650,000万元,未进行对外投资理财[12] - 交投财务公司集团外负债总额2.45亿元,票据承兑余额/资产总额为3.56%,票据承兑余额/存放同业余额为0.21倍[10] - 交投财务公司(票据承兑+转贴现)/资本净额为21.26%,承兑汇票保证金余额/存款总额为0.00%,投资总额/资本净额为54.26% [10] - 交投财务公司固定资产净额/资本净额为0.39% [10] 风险评估 - 公司认为与交投财务公司开展关联存、贷款等金融业务目前风险可控[15]
浙商中拓:年度股东大会通知
2024-04-24 18:43
关于召开公司 2023 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召开会议的基本情况 (一)股东大会届次:2023 年年度股东大会 (二)股东大会会议召集人:经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 审议,决定召开公司 2023 年年度股东大会。 (三)会议召开的合法、合规性:本次股东大会会议召集和召 开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 的规定。 (四)现场会议召开时间:2024 年 5 月 15 日(周三)上午 10:30,网络投票时间:2024 年 5 月 15 日。 其中: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进行网络投票的具体时间 为 2024 年 5 月 15 日上午 9:15—9:25,9:30—11:30,下午 13:00—15:00;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互联网投票系统进行网络投票 的具体时间为 2024 年 5 月 15 日上午 9:15 至下午 15:00 中的任意 时间。 证券代码:000906 证券简称:浙商中拓 公告编号:2024-36 浙商中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3、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