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科技(002214)

搜索文档
大立科技(002214)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9 00:00
财务业绩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068.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1.1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616.2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72.03%[2] - 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0020.98万元,减少71.12%,主要受市场阶段性因素、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影响[6]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068.7万元,较上期1.40897亿元大幅下降[19] - 第一季度净利润亏损4906.59万元,上期盈利507.06万元[20]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0.0770,上期为0.0135[20] 资产与权益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7.01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5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2.67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91%[2] - 2023年3月31日货币资金3.87076亿元,年初为5.00723亿元[17] - 应收账款7.62839亿元,年初为8.12896亿元[17] - 存货5.24715亿元,年初为5.10367亿元[17] - 流动负债合计3.47342亿元,年初为4.01984亿元[18] - 非流动负债合计9140.38万元,年初为6152.88万元[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2.671亿元,年初为23.1136亿元[18]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31.17万元,主要为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92.93万元[3] 财务科目变动 - 预付款项期末数较期初数增加1991.56万元,增长39.67%,主要因预付款项结算余额增加[5]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数较期初数增加2745.10万元,增长123.79%,主要因期末进项留抵税款增加[5] - 短期借款期末数较期初数增加381.00万元,增长31.72%,主要因新增银行短期贷款[5]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数较期初数减少2335.85万元,减少71.00%,主要因发放2022年度年终奖金[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较上年数增加779.33万元,增长8.63%,主要因本期现金支付购买商品现金减少[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较上年减少35889.30万元,减少113.35%,主要因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增加及上年收回理财产品[7] - 经营活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6135.17万元,上期为6498.44万元[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782.68万元,流出小计15037.15万元,净额为-8254.46万元[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3703.49万元,流出小计4225.97万元,净额为-4225.97万元[2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147.57万元,流出小计1761.16万元,净额为1386.41万元[21][22]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74.76万元[2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1019.27万元,期初余额为37032.39万元,期末余额为26013.12万元[22]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345.42万元,较上期174.10万元有所增加[21]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671.38万元,较上期294.54万元有所增加[21]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147.57万元[21]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639.47万元[21]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21.69万元[21]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0,644,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8] - 前10名股东中庞惠民持股比例最高,为26.73%,持股数量为160,159,085股[8] - 彭国华通过信用和普通证券账户合计持有公司股票12,700,000股[9] - 深圳市优众纳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优众纳阿甘-红牛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通过信用账户持有公司股票7,013,440股[10] - 项光隆通过信用账户持有公司股票4,725,686股[10] - 郭坚强通过信用和普通证券账户合计持有公司股票4,390,099股[11] 股份变动与交易 - 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公司累计回购股份3,605,700股,占总股本0.60%,成交总额50,598,294.18元[14] - 2022年7月22日,公司488.00万股股票非交易过户至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占总股本0.81%,过户价格为6.65元/股[15] - 2022年2月24日,公司以950.00万元竞得杭州市滨江区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15] - 回购股份用于对公司核心骨干员工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13]
大立科技(002214)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2 00:00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红外及光电类产品和巡检机器人类产品两大领域[19]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著名光电产品供应商,提供高质量产品和专业化服务[20] - 公司在红外及光电产品领域深耕多年,形成了一体化解决方案,展现出技术和成本优势[30] 技术实力和研发投入 - 公司是国内少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具备独立研发、生产红外热成像相关核心芯片、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全产业链完整的能力[22] - 公司在报告期内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和新品开发投入,研发投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7.29%,研发项目持续投入将为未来业务发展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23] - 公司实现了国内唯一“非晶硅”和“氧化钒”双技术路线均量产,在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产品定位上取得高-低搭配的成果[24] 财务状况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400,783,393.20元,较上一年下降50.24%[11]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796,851.79元,较上一年下降188.10%[11]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435,835.32元,较上一年下降1,469.37%[11] - 公司2022年营业成本为218,185,756.25元,同比下降41.37%[37]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89,511,497.02元,占营业收入的47.29%[43] 市场前景和发展计划 - 公司成功开拓巡检机器人在轨道交通和特种行业等领域的应用,拓宽产品赛道,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25] - 公司预计2023年业务结构将与2022年保持稳定,以主营业务收入为主,型号装备产品预计恢复稳定增长,民品市场预计实现恢复,电力、个人消费等行业有望恢复增长[79] - 公司将以“十四五”新承担的元器件专项为契机,持续提高公司红外热成像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79]
大立科技: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举行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通知
2023-04-21 19:55
特此公告。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举行 2022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通知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22年度报告已于2023 年4月22日披露,为了让广大投资者能进一步了解公司2022年度报告和公司的经 营情况,公司将于2023年5月8日15:00~17:00举办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本 次年度业 绩 说 明 会 将 采 用 网 络 远 程 的 方 式 举 行 , 投 资 者 可 访 问 网 址 https://eseb.cn/1405Swzd40E或 扫 描 下 方 小 程 序 码 ,点击"进入会 议"进行 会前提 问 参与本年度业绩说明会。 出席本次业绩说明会的人员有: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庞惠民先生,独立董事 潘彬先生,董事会秘书范奇先生、财务总监徐之建先生及公司保荐机构保荐代表 人徐之岳先生。欢迎广大投资者积极参与。 证券代码:002214 证券简称:大立科技 公告编号:2023-021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二〇二三年四月二十二日 ...
大立科技(002214) - 大立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22 16:24
业务布局与项目进展 - 公司积极布局航空光电产业链,由部件供应商向分系统供应商转变,通过并购重组、战略合作研发光电吊舱等高端装备,拓宽航空领域赛道 [1] - 光电吊舱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样机研制,正开展外场、挂飞等试验 [1][2] 产品对比 - 常见球形吊舱(光电转塔)与公司在研光电吊舱(侦察吊舱)有区别,搭载平台上,前者多搭载于无人机和直升机,后者搭载于各型固定翼飞机;性能功能上,前者多为“三光合一”、作用距离近,后者集成更多波段光路和雷达等侦察手段、作用距离远且功能丰富;价格上,侦察吊舱远高于光电转塔 [2] 装备类产品 - 公司积极履行合同和订单,确保保质保量按时交付 [2] - 2027 建军百年奋斗目标为装备类产品提供机遇期,2022 年 7 月底公司收到 1.39 亿元装备订货合同,占 2021 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 17.26%,产品应用处于快速提升阶段,装备业务收入持续增长 [2] 民品业务 - 民品业务涵盖红外工业测温(含巡检机器人)和民用观察两大板块 [3] - “十四五”期间电网建设及更新换代使电力检测产品受益,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新基建推进有望使工业测温类产品复苏 [3] - 公司实现国内唯一双技术路线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探测器量产,氧化钒路线探测器应用于户外狩猎系列热像仪,提升民用观察类产品竞争力 [3]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新产品,开拓个人消费、智能驾驶、环境监测等新兴市场 [3] 回购与员工持股计划 - 2022 年 1 月公司推出新一期回购股份方案,资金总额不低于 5000 万元、不超过 10000 万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3] - 截至目前,累计回购股份 3,605,700 股,占总股本 0.60%,成交总额 50,598,294.18 元 [3] - 2022 年 5 月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022 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7 月 22 日 4,880,000 股股票过户至员工持股计划,占总股本 0.81% [3][4] 定增项目 - 公司定增资金净额为 95,929.24 万元,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累计投入募集资金 58,705.79 万元,投资进度超 60% [4] - 募投项目包括“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扩建项目”“年产 30 万只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产业化建设项目”“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均进度正常 [4]
大立科技(002214) - 大立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15 20:24
业务布局与项目进展 - 公司积极布局航空光电产业链,由部件供应商向分系统供应商转变,通过并购重组、战略合作研发光电吊舱等高端装备,拓宽航空领域赛道,光电吊舱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完成样机研制,正开展外场、挂飞等试验[1] - 公司竞拍地块用于建设光电瞄准吊舱等光电系统产品产业化基地项目,相关手续办理完毕,已正式开工并按计划推进[3] 装备类产品情况 - 公司积极履行现有合同和订单,确保保质保量按时交付,认为2027建军百年奋斗目标为装备类产品发展提供机遇期[2] - 2022年7月底,公司收到装备订货合同,金额1.39亿元,占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7.26%,验证产品在装备领域应用处于快速提升阶段,装备业务收入持续增长[2] 民品业务情况 - 民品业务涵盖红外工业测温(含巡检机器人)和民用观察两大板块,电力检测产品将受益于电网建设及更新换代需求,工业测温类产品有望随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新基建项目推进迎来复苏[2] - 公司实现国内唯一双技术路线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探测器量产,氧化钒路线探测器应用于户外狩猎系列热像仪,提升民用观察类产品竞争力[2]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新产品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开拓个人消费、智能驾驶、环境监测等领域新产品应用,聚焦新兴市场[2][3] 回购与员工持股计划 - 2022年1月公司推出新一期回购股份方案,资金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亿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截至目前累计回购股份3605700股,占总股本0.60%,成交总额50598294.18元[3] - 2022年5月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7月22日,4880000股股票以非交易过户形式过户至员工持股计划,过户股份占总股本0.81%[3] 定增项目情况 - 公司定增资金净额95929.24万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累计投入募集资金58705.79万元,投资进度超60%[4] - 募集资金拟投建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扩建、年产30万只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产业化建设、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等项目,提升产能和研制水平,项目进度正常[4]
大立科技(002214) - 2015年4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7:4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时间是2015年4月10日13:00 - 15:00,地点在公司一号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长、总经理庞惠民和证券事务代表刘宇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详见附件,附件包含《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到访投资者登记表》,涉及中金公司、华宝兴业等多家单位 [2][5][6] 业务发展情况 车载业务 - 公司在深挖电力等传统市场潜力的同时,着力拓展新兴市场业务,尤其是车载业务,通过与汽车整车厂商及汽车电子供应商合作拓展车载夜视市场 [3] - 公司车载领域推广的被动式红外热像仪与市面上主动式红外热像仪不同,主动式有作用距离短、识别效果不明显等缺点 [3] 产能情况 - 红外行业需求稳定增长,公司目前产能渐渐无法满足下游市场需求,未来将通过“红外热像仪建设项目”扩充产能,新增年产6,000台(套)红外热像仪整机和组件的生产能力 [3] 军品业务 - 公司取得完备军品科研生产资质,与其他军品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承接军品业务订单,军品收入稳定增长,未来随着军民融合深入,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防现代化建设 [4] 子公司业务 - 控股子公司杭州大立微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研发晶圆级封装及探测器级微型光学技术等,未来将开发、生产和销售低成本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及相关组件系统,目前已通过前期系统性论证,确立总体设计方案并设计部分样品 [4] 员工激励情况 - 公司重视员工激励,2012年曾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但因种种原因未实施,未来仍将考虑多种方式激励员工 [4]
大立科技(002214) - 2016年8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9:01
行业情况 - 红外热像仪行业壁垒高,国际市场美国领先,英、法等发达国家追赶;国内仅少数企业研发实力强、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集中化渐趋明显 [2] - 行业因技术和壁垒高保持高利润水平,近年探测器成本和整体技术改进致成本下降,民用产品性价比提升、中低端市场扩大,产品均价呈下降趋势 [2] 公司财务状况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9,163.5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7.27% [2] - 本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01.8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52% [3] 募集资金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已建成,2016年4月22日股东大会通过将节余募集资金59.86万元永久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3] - 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42,493.40万元,截至2016年6月30日,累计已使用19,903.83万元,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6,500.00万元,购买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17,000.00万元,使用正常无变更项目情况 [3] 公司项目进展 - “核高基”项目实施周期3年,计划2016年底完成,目前进展顺利 [4]
大立科技(002214) - 2016年4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6:5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时间是2016年4月15日13:00 - 15:00,地点在公司一号会议室 [2] - 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总经理庞惠民,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刘晓松,证券事务代表包莉清 [2] - 接待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共30人,活动由董事长、总经理庞惠民主持 [2] 项目进展 - “核高基”项目实施周期3年,2016年12月31日完成,总预算6,656.43万元,累计已收到4,013.54万元 [3] 产品规格 - 公司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主要规格为384*288、640*480 [3] 费用增长原因 - 2015年度管理费用增长27.09%,一是建立绩效考评体系使职工薪酬大幅提高,二是研发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加1,819.37万元,增长44.34% [3][4] 激励计划 - 2015年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2016年1月25日购买完成,近期暂无股权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会在合适时机深化激励机制 [4] 业绩下滑原因 - 2015年全国电力红外招标下降较多,市场需求有所下降 [4] 附件信息 - 附件为《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到访投资者登记表》,记录了30家单位及个人投资者信息 [4][5][6][7]
大立科技(002214) - 2017年6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3:30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2017年6月8日14:00 - 17:00,地点在公司一号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包括长城证券、东方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人员共8人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长庞惠民和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刘晓松 [2]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民用红外热像仪业务 - 因探测器成本下降和技术改进,产品成本降低、性价比提升,中低端市场规模扩大,产品均价下降 [3] - 公司实现非制冷探测器产业化和进口替代,提升产品竞争力,缩短采购周期,降低采购成本 [3] - 巩固深挖电力、消防等传统领域市场,开拓车载夜视、安防、巡检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市场 [3] 军品业务 - 与其他军品科研、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承接军品业务订单 [3] - 紧跟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发挥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等优势,提升军品业务发展阶段和公司竞争力 [4] 投资者关心问题及解答 核高基项目进展 - “高性能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项目”实施周期3年,总预算6,656.43万元,均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4] - 已累计收到全部资金6,656.43万元,项目验收工作已完成,待取得正式通知后公告 [4] - 该项目提升公司红外热像仪核心器件研制水平及国际竞争力 [4] 研发费用情况 - 2016年因承担国家专项科研项目进入攻坚阶段,研发费用大幅增加 [4][5] - 2017年随着核高基项目完成,研发费用会减少,但基本研发费用持续投入 [5] 机器人项目情况 - 公司拥有变电站综合监测技术和多项国家专利,具备多种机器人核心技术体系 [5] - 2016年12月,“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首次中标国家电网项目,合同总金额1,894.05万元,已陆续交付使用 [5] - 2017年5月参加全国电力机器人技术交流会,产品获专家青睐,未来积极做好研发及销售 [6]
大立科技(002214) - 2018年1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34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包括太平洋证券、广发证券等多家机构 [1] - 活动时间为2018年1月9日15:00 - 17:00,地点在公司一号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长庞惠民和董事会秘书范奇 [1] 巡检机器人业务情况 - 公司依托电力领域传统优势和技术优势布局电力变电站巡检领域,开发轨道式、光电扫描式电力巡检机器人,实现多种功能,提高设备安全运行保障水平,产品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市场空间可期 [2] - “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2016年12月首次中标国家电网项目,2017年6月再次获得采购合同,合同总金额为3,260.40万元 [2] 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介绍 - 可实现开关柜红外测温、局放检测等多种全自动识别读数功能 [3] - 采用导轨滑触式供电方式,可24小时不间断巡视,也可自定义周期和设备进行特殊巡视 [3] - 可取代人工对高低压配电设备定期巡检,已在用户处小批量装机使用 [3] 核高基重大专项情况 - 核高基是“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简称,是2006年国务院发布规划纲要中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3] - 2017年8月公司申报的“核高基重大专项”课题获得正式批复,项目实施周期4年(2017 - 2020年) [3][4] - 课题目标为完成新一代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产品研制等,提升公司红外热像仪核心器件研制水平及国际竞争力 [4] - 2017年12月公司收到第一期财政资金1,408.52万元 [4] 新兴市场开拓情况 - 因探测器成本下降及技术改进,民用红外热像仪性价比提升,中低端产品市场规模扩大,产品均价整体呈下降趋势 [4] - 公司已实现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产业化,正积极开拓车载夜视、个人消费类红外产品、巡检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市场和布局渠道 [4][5] 军品资质优势 - 公司具备完整军品科研生产相关资质,军品“四证”齐全 [5] - 紧跟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完整军品资质确保公司在军品市场生产销售资格和竞争优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