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立科技(002214)
icon
搜索文档
*ST大立(002214) - 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2025-08-22 18:17
关联往来 - 2025年1 - 6月与控股股东庞惠民经营性往来金额及偿还金额均为14.00万元[4] - 2025年1 - 6月与子公司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往来产生的应收款及偿还金额明确[4] 子公司财务 - 北京航宇智通技术有限公司2025年各应收、预付账款的期初、发生额及6月30日余额[4] 关联资金 - 2025年期初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总余额为1668.47万元[4] - 2025年1 - 6月其他关联资金往来累计发生及偿还金额,6月30日余额为2443.25万元[4]
*ST大立(002214) -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8-22 18:17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41,259,038股,发行价每股23.51元,募集资金97,000.00万元,净额95,929.24万元[2] - 截至期初累计项目投入88,371.43万元,利息收入净额3,050.70万元[4] - 本期利息收入净额7.71万元,截至期末累计项目投入88,371.43万元,利息收入净额3,058.41万元[5] - 应结余募集资金10,616.22万元,2025年2月6日专户余额全部转入一般账户并注销专户[5][14]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95,929.24万元,已累计投入88,371.43万元,投入进度92.12%[21][23] 资金使用与置换 - 2021年2月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843.20万元[9] - 2022年4月同意使用不超过10,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23年4月归还7,500.00万元[9] - 2023年4月同意使用不超过10,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23年12月使用7,000.00万元,2024年4月归还[10] - 2024年4月同意使用不超过6,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24年12月归还5,000.00万元[11] 项目变更与调整 - 2021年7月同意对“研发及实验中心建设项目”实施主体、地点新增,2022年5月同意对“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地点新增[8][9] 资金管理与规定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办法》,与多方签订监管协议,使用募集资金严格遵照履行[6] - 公司可使用不超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报告期内未使用[12] 项目投入与节余 - 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扩建项目承诺投资9374.14万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实际投入5444.62万元,节余3929.52万元用于光电吊舱项目[12] - 研发及实验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13450.66万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实际投入9815.72万元,节余3634.94万元用于光电吊舱项目[13] - 年产30万只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产业化建设项目承诺投资22650.49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实际投入14787.73万元,节余7862.76万元[13][14] - 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33318.41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实际投入33624.13万元,超305.72万元[14] 项目效益与结项 - 研发及实验中心建设项目13450.66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24700.00万元无法单独核算效益[16] - 公司不存在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情况[17]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永久性补充公司流动资金[23] - 公司将“研发及实验中心建设项目”节余募集资金3634.94万元用于“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24] - 公司同意对“年产30万只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产业化建设项目”和“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结项,节余资金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24] - “年产30万只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产业化建设项目”于2024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新增产能未充分利用产生效益[24] - “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因募集资金使用完毕结项,基本完成建设,正开展室内装修,暂未产生效益[24]
*ST大立(002214) -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资产处置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2025-08-22 18:17
业绩总结 - 2025年半年度资产报废处置及计提减值准备合计2943.04万元,占24年净利润绝对值比例7.66%[2] - 固定资产处置损失8.46万元,合同资产减值损失 - 116.65万元,信用减值损失3051.23万元[3][4] - 上述合计减少2025年半年度合并利润总额2943.04万元[6]
*ST大立(002214) -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2025-08-22 18:17
财务数据 - 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20.78亿元,较期初下降6.14%[6]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139,299,454.10元,同比增长约103.46%[12] - 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 - 105,463,788.57元,亏损幅度收窄约48.11%[13] - 2025年流动负债合计为328,158,282.64元,同比减少约19.26%[11] - 2025年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86,625,643.37元,同比增长约15.90%[11] - 2025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0.1732元,亏损幅度收窄约47.53%[13] - 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62,857,560.87元[17] - 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43,315,244.12元[18] - 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0,457,683.25元[18] - 2025年半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4,843,887.21元[18] - 2025年半年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6,200,000.00元[18] - 2025年半年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43,578,608.72元[18] - 2025年半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12,690,079.77元[18] 资产负债 - 流动资产合计12.38亿元,较期初下降9.86%[5] - 非流动资产合计8.398亿元,较期初下降0.07%[6] - 负债合计6.698亿元,较期初下降4.43%[7] - 流动负债合计4.237亿元,较期初下降11.78%[7] - 非流动负债合计2.461亿元,较期初增长11.58%[7] - 所有者权益合计14.08亿元,较期初下降7.08%[7] 会计政策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为人民币金额[52]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等三类[55]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等四类[55] - 发出存货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85] - 存货的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86]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按照一次转销法进行摊销[87] 税收政策 - 增值税税率为13%、9%、6%、5%,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20%等[164][165] - 公司本期收到增值税返还款2,009,240.34元[166] - 公司及部分子公司按15%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部分子公司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165][167][168] 应收款项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47,883,429.55元,期初余额160,257,903.55元[170]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42,988,710.19元,期初余额61,964,537.48元[172]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票据期末账面余额81,490,231.78元,计提比例47.25%[174] - 应收账款1年以内(含1年)期末账面余额192,986,042.08元,期初195,246,649.91元[181] - 应收账款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期末账面余额822,232,750.01元,计提比例34.37%[183] - 本期实际核销的应收账款金额为48,135.00元[188] - 合同资产期末账面余额10,453,337.91元,坏账准备1,264,477.51元,计提比例12.10%[193]
*ST大立(002214) - 半年报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2 18:15
会议安排 -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通知于2025年8月11日发出,8月21日召开[1] - 本次应参会董事8名,实际参会董事8名[1] 议案表决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和《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以8票同意通过[2] -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以8票同意通过[3]
*ST大立(002214.SZ):上半年净亏损1.03亿元
格隆汇APP· 2025-08-22 18:0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亿元 同比增长103.4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3亿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1.05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732元 [1] 经营状况 - 营业收入实现三位数大幅增长但净利润仍为亏损状态 [1] - 扣非净利润与净利润基本持平显示主营业务亏损 [1]
大立科技(002214)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2 18:0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1.392994541亿元,同比增长103.46%[21]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2995百万元,同比上升103.46%[3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46%至139,299,454.10元[57] - 合并营业收入从6846万元增长至1.39亿元,增幅103.4%[15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3%,从2024年半年度69,604,870.77元增至2025年119,911,741.46元[158]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22.63%至97,822,047.02元[57]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25.85%至61,336,655.15元[58] - 研发投入61.3367百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4.03%[33] - 研发费用从8272万元下降至6134万元,减少25.8%[15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6.7%,从2024年半年度75,176,118.00元降至2025年55,138,404.55元[158]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2.6%,从2024年半年度46,211,151.93元增至2025年84,376,766.43元[158] 净利润和亏损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70862191亿元,同比减亏47.6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533854565亿元,同比减亏46.4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5.3385百万元,同比上升46.40%[32] - 2025年半年度净亏损为105,463,788.57元,较2024年同期的203,270,935.87元亏损收窄48.1%[15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02,708,621.91元,较2024年同期的196,018,004.36元改善47.6%[156]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45.768325万元,同比改善32.86%[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32.86%至-80,457,683.25元[5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48.8%,从2024年半年度109,454,353.26元增至2025年162,857,560.87元[16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69.1%,从2024年半年度86,563,152.33元增至2025年146,376,957.24元[161]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121.4%,从2024年半年度3,131,580.49元增至2025年6,932,816.69元[16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增长6.1%至2.43亿元(上年同期2.29亿元)[16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32.8%至-8045.8万元(上年同期-1.2亿元)[162] - 支付给职工现金同比下降0.5%至1.04亿元(上年同期1.05亿元)[162] - 购建长期资产现金支出同比下降62.5%至1484.4万元(上年同期3960.9万元)[162]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0.9%至1.24亿元(上年同期1.25亿元)[162] - 偿还债务现金支出同比增长231.8%至1.39亿元(上年同期4182.8万元)[162]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47.7%至1.38亿元(上年同期9366.8万元)[163]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同比下降76.4%至2873.7万元(上年同期1.22亿元)[16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改善10.6%至-1.13亿元(上年同期-1.26亿元)[162] - 汇率变动导致现金减少9900元(上年同期增加2.89万元)[162] 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732元/股,同比改善47.53%[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91%,较上年同期-10.57%改善3.66个百分点[21] - 基本每股亏损从2024年半年度-0.3301元改善至2025年-0.1732元,减亏47.5%[15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20.7783894217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6.14%[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3402020258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6.65%[21]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4.94个百分点至2.30%[62] - 固定资产因项目转固同比增加8.95个百分点至占总资产32.35%[6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47,883,429.55元,较期初160,257,903.55元下降70.12%[14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539,618,948.85元,较期初561,807,092.88元下降3.95%[149] - 存货期末余额488,133,630.29元,较期初500,077,377.88元下降2.39%[149]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672,181,780.02元,较期初517,990,305.37元增长29.77%[150]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33,348,782.65元,较期初191,939,737.98元下降82.62%[150]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71,185,727.77元,较期初87,218,597.61元下降18.36%[150]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223,254,158.76元,较期初194,036,451.95元增长15.06%[150]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10,579,043.47元,较期初30,015,412.50元下降64.75%[150] - 资产总计2,077,838,942.17元,较期初2,213,863,301.59元下降6.15%[150] - 公司合并层面总负债从7.01亿元下降至6.70亿元,减少4.4%[151]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1.45亿元大幅减少至3834万元,下降73.6%[152] - 母公司短期借款从7428万元减少至5723万元,下降23.0%[153]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5.29亿元略降至5.09亿元[152] - 母公司存货从4.58亿元降至4.31亿元,减少5.9%[152] - 长期借款从2.03亿元增加至2.25亿元,增长10.8%[151] - 合并未分配利润从-7772万元扩大至-1.80亿元[151] 业务线表现 - 红外及光电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83.74%至116,549,535.66元[59] - 其他产品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43.07%至21,985,676.46元[59] -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毛利率同比下降5.38个百分点至29.59%[61] -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技术实现双技术路线(非晶硅/氧化钒)量产[35] - 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非晶硅和氧化钒双技术路线量产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企业[49] 地区市场表现 - 境内收入同比增长107.09%至117,972,107.90元[59] 管理层讨论和业绩指引 - 公司目标全年营业收入超500.0百万元[32] - 力争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超300.0百万元[32] - 公司中标某型光电系统研制项目合同金额为7100万元人民币[40] - 公司签订某型光电系统研制项目合同金额为7100万元人民币[127] 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61.054647万元[25] - 累计收到"电子元器件领域工程研制"项目资金25.4百万元[34] - 2021年获得政府补助资金50.0百万元用于技术改造项目[35] - 2023年收到"电子元器件研制"项目启动资金3.2百万元[36] - 2025年7月再次收到电子元器件研制项目资金0.8百万元[36] - 公司收到增值税返还款2,009,240.34元[85] - 公司享受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2025年1-6月实际抵减税额2,505.36元[85] - 子公司杭州大立微电子2025年1-6月增值税加计抵减税额4,588.89元[85] - 公司及主要子公司均按15%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86][87] - 公司享受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减按2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87]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88,371.43万元,累计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为3,058.41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为7,557.81万元[68] - 公司将节余募集资金10,616.22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日常生产经营及业务发展[69]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97,000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95,929.24万元[68] - 公司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占募集资金净额的比例为92.12%[68] - 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扩建项目承诺投资总额9,374.14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5,444.62万元[71] - 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扩建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5,444.62万元,投资进度100.00%[71] - 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扩建项目于2023年9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1] - 公司募集资金专户已全部注销,募集资金专户监管协议终止[69] - 公司尚未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7,557.81万元[68] - 公司无闲置两年以上募集资金[68] - 年产30万只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产业化建设项目计划投资额2250.49万元,实际投资额14786.96万元,投资进度65.28%[72] - 研发及实验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投资额14521.42万元,实际投资额9815.72万元,投资进度100%[72] - 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计划投资额25753.95万元,实际投资额33624.13万元,投资进度100.92%[7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计划投资额24700万元,实际投资额24700万元,投资进度100%[72] - 承诺投资项目总投资额97000万元,累计实际投资额95929.24万元,总体投资进度88.33%[72] - 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扩建项目因合同延迟和项目滞后导致新增产能未充分利用[72] - 年产30万只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项目于2024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产能未充分利用[72] - 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已完成工程建设但暂未产生效益[72] - 公司主营业务出现合同签订延迟和项目进度滞后等不利因素影响多个项目效益[72] - 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且无超募资金使用情况[72] - 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843.2万元[73] - 2022年使用非公开发行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7500万元[73] - 2023年使用非公开发行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7000万元[73] - 2024年使用非公开发行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5000万元[73] - 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扩建项目实际投入5444.62万元,较承诺投资总额少3929.52万元[73] - 研发及实验中心建设项目实际投入9815.72万元,较承诺投资总额少3634.94万元[73] - 年产30万只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产业化建设项目实际投入14787.73万元,较承诺投资总额少7862.76万元[74] - 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实际投入33624.13万元,较承诺投资总额多305.72万元[74] - 节余募集资金10616.22万元转入公司一般账户并注销专户[74] - 公司将节余募集资金10616.22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26] 员工持股和股份回购 -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过户股份数量为488万股占总股本0.81%过户价格为6.65元/股[44] - 2023年回购股份累计回购数量为420.85万股占总股本0.70%成交总额为5009.27万元人民币[45] - 公司实际回购股份数量为336.4548万股用于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43] - 公司实际回购股份数量为360.57万股其中151.5452万股用于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43] - 公司拟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0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0.00元/股[45]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238名员工,持有4,880,000股,占股本总额0.81%[94] - 董事长庞惠民持有员工持股计划352,500股,占股本总额0.06%[94] - 员工持股计划将于2025年1月26日合并解锁,解锁标的股票数量合计24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41%[95] - 员工持股计划解锁标的股票数量合计24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41%[124] - 员工持股计划非交易过户488万股股票占当时总股本0.81%[123] - 员工持股计划过户价格为6.65元/股[123] 投资和合作活动 - 公司获得盛航科技10%股权助力反无人机系统技术融合[41] - 公司出资1476万元获得盛航科技10%股权[130] - 公司认缴出资2500万元参与设立基金出资比例为5%[132] - 公司与云洲智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水上智能无人装备发展[129] - 公司参与设立基金目标募集金额总额为5亿元人民币[132] 风险因素 - 公司股票因2024年度财务数据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情形被实施*ST[4] - 公司面临股票可能终止上市风险,需满足2025年度经审计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孰低不为负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等条件[78][79] - 型号装备产品审价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营收和利润水平[83] - 公司股票交易自2025年4月29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128] 信用和担保情况 - 应收账款主要来自电力公司、科研院所等央企单位,回收风险较小[80][84] - 公司设置单一客户应收账款信用上限加强管控[84] - 公司对子公司北京航宇智通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实际担保金额为6,000万元[118]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6,000万元[119] - 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合计6,000万元,占公司净资产比例4.18%[119]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航宇智通提供最高不超过6000万元人民币银行授信保证担保[133] - 公司为航宇智通提供不超过10000万元人民币的房产抵押担保[133] - 担保期限不超过三年[133] 研发和创新能力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 - 公司建成北京研发及实验中心与杭州上海两地研发中心实现协同[51][52] 减值损失和收益 - 信用减值损失从1.00亿元收窄至3051万元,改善69.6%[155] - 信用减值损失改善69.7%,从2024年半年度-100,034,546.75元收窄至2025年-30,273,399.03元[158] 所有者权益结构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1,408,040.25万元[167] - 股本为599,237,935.00元[166][167] - 资本公积为972,641,172.94元[167] - 其他综合收益为79,405,413.08元[167] - 专项储备为121,972,906.20元[167] - 未分配利润为-180,426,398.48元[167] - 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加104,086,057元[166] - 综合收益总额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105,346,357元[166]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603,650.00元[166] - 一般风险准备为34,020,202.58元[167]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08.3893亿元[169]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03.2735亿元,显示亏损[169]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其中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15.616亿元[169]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减少29.6831556亿元[170]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23.161658亿元,较期初下降约30.5%[170]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970.4794亿元,较期初968.9134亿元略有增长[169][170] - 盈余公积期末余额为79.4053亿元[170]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10.3169亿元[170] - 专项储备期末余额为13.16875亿元[170] - 其他综合收益期末余额为-22.59107亿元[170] - 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期初余额为1,564,717,396.08元[172] - 2025年半年度资本公积增加603,650.00元,主要来自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172]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96,821,758.94元,导致未分配利润减少[172] - 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
军工电子板块8月21日跌0.17%,科思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6.4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1 16:38
军工电子板块整体表现 - 军工电子板块当日下跌0.17% 跑输上证指数(上涨0.13%)和深证成指(下跌0.06%)[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领涨股包括兴图新科(上涨4.76%)、中航成飞(上涨2.65%) 领跌股包括科思科技(下跌6.65%)、*ST奥维(下跌4.99%)[1][2] - 板块资金整体呈现主力净流出16.49亿元 但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入5.98亿元和10.52亿元 显示资金分歧较大[2] 个股价格表现 - 涨幅前列个股:兴图新科收报26.39元(涨4.76%)[1]、中航成飞收报90.11元(涨2.65%)[1]、*ST大立收报11.70元(涨2.63%)[1] - 跌幅显著个股:科思科技收报72.43元(跌6.65%)[2]、*ST奥维收报4.57元(跌4.99%)[2]、景嘉微收报80.36元(跌4.01%)[2] - 成交活跃个股:泰豪科技成交213.64万手(成交额27.13亿元)[2]、中航光电成交30.11万手(成交额12.54亿元)[1]、海格通信成交124.49万手(成交额17.41亿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主力资金集中流入华丰科技(净流入1.47亿元 占比10.55%)[3]、中航成飞(净流入1.09亿元 占比4.08%)[3]、新劲刚(净流入7599.91万元 占比11.79%)[3] - 游资资金整体净流入5.98亿元 但个股层面多数呈现净流出 如中航成飞(游资净流出8416.61万元)[3]、华丰科技(游资净流出3656.73万元)[3] - 散户资金整体净流入10.52亿元 在兴图新科(净流出2813.29万元)[3]、新劲刚(净流出7725.79万元)[3]等个股呈现明显流出态势 重点个股表现 - 华丰科技:股价上涨1.88%至65.00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1.47亿元 位居板块资金流入首位[1][3] - 中航成飞:股价上涨2.65%至90.11元 成交26.64亿元 同时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09亿元[1][3] - 科思科技:股价大跌6.65%至72.43元 成交8.07亿元 领跌板块[2]
*ST大立(002214)8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29.4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4 17:3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14日收盘价10.76元 单日下跌2.36% 换手率0.76% [1] - 成交量3.65万手 成交金额3960.67万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29.44万元 占成交额25.99%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83.81万元(占比4.64%)大单净流出845.63万元(占比21.35%)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548.39万元 占成交额13.85%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481.05万元 占成交额12.15%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887.13万元 同比增长94.96% [1] - 归属净利润6515.45万元 同比增长15.46% 扣非净利润6542.90万元 同比增长15.72% [1] - 流动比率2.706 速动比率1.660 资产负债率31.57% [1] 公司基本信息 -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 位于杭州市 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 [1] - 注册资本59923.7935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59923.7935万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庞惠民 [1] 企业经营活动 - 对外投资8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762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4条 专利信息212条 行政许可153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