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润股份(002272)

搜索文档
川润股份: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3-08-09 17:18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 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特别提示: 1、本次股东大会不存在否决提案的情形。 2、本次股东大会不涉及变更以往股东大会已通过的决议。 一、会议召开和出席情况 证券代码:002272 证券简称:川润股份 公告编号:2023-049号 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1、会议召开时间: 现场会议时间:2023年8月9日(星期三)下午14:30 网络投票时间: (1)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进行网络投票的时间为:2023年8月9日 上午9:15-9:25,9:30-11:30 和13:00-15:00; (2)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互联网投票系统投票的时间为2023年8月9日 9:15-15:00期间的任意时间。 2、会议召开地点: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天府一街中环岛广场A座19层第一会 议室。 3、会议召开方式: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 4、会议召集人:公司董事会 5、会议主持人:董事长罗永忠先生 6、本次会议的召集、召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公司章程》 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7、会议出席情况: 公司董事、监事、高 ...
川润股份(002272) - 2023年6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6-21 13:02
分组1: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包括特定对象调研、媒体采访、新闻发布会、现场参观、其他 [1] - 参与单位及人员有天弘基金邢少雄、华安证券王君翔 [1] - 活动时间为2023年6月19日 [1] - 活动地点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天府一街中环岛广场19层第二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饶红、证券事务代表赵静 [1] 分组2:公司业务情况 高端能源装备智造业务 - 液压润滑流体控制及系统解决方案为风电、储能等领域提供系统集成及解决方案,参与制定多项润滑系统国家标准,风电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较高 [1] - 清洁能源装备及解决方案为电力电站等行业能源综合利用提供以动力锅炉等为核心的装备及方案 [2] 工业服务业务 - 流体工业技术服务提供液压润滑系统技术服务等,PHMS设备预测性健康管理服务是自研解决方案 [2] - 数字供应链智造服务通过“线上 + 线下”模式提供一站式供应链智造服务 [2] 储能业务 - 提供储能容器等核心设备及储能项目EPC服务,产品实现国内多个项目首台套应用 [2] - 2022年储能业务销售收入4600余万元,预期未来有较好发展 [2] 液冷业务 - 液冷产品在风电领域有多年成熟应用,具有低能耗等优势,可用于多个领域 [3] - 在储能液冷领域已实现销售收入,在IDC、服务器液冷领域有技术优势,正拓展客户 [3] 分组3: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抓住“双碳机遇”,聚焦“风光热电储”新能源业务,加强研发和创新,拓展储能、液冷等战略业务 [3]
川润股份(002272)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9 00: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55,172,382.24元,同比下降5.85%[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355,172,382.24元,同比下降5.8%[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12,237.10元,同比下降174.25%[3] - 净利润为-7,770,495.97元,同比下降179.2%[1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212,237.10元,同比下降174.2%[1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242,795.38元,同比下降163.99%[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242,795.38元,同比下降164.1%[1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49,667.73元,同比下降77.7%[1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569,243.61元,同比增长36.9%[1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62,701,950.11元,同比下降42.7%[1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36.94%,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款增加所致[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14,089,414.31元,同比增长37.0%[16] 研发费用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22.30%,主要系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增加所致[7] - 研发费用为13,450,179.40元,同比增长122.3%[14] 货币资金与借款 - 货币资金同比增加70.45%,主要系报告期内借入银行借款增加所致[6]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99,233,963.64元,较年初增加123,675,127.70元[12]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35.47%,主要系报告期内借入银行借款增加所致[9]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565,000,000.00元,较年初增加107,052,132.53元[13]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07,584,345.00元,较年初增加27,735,235.00元[13]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2,139,711,566.46元,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213,401,890.76元,资产总计为3,353,113,457.22元[12]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1,741,080,771.04元,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33,537,167.48元,负债总计为1,874,617,938.52元[1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992,656,625.34元,较年初减少42,778,821.99元[12]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446,613,708.12元,较年初减少49,403,263.97元[13]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160,964,116.53元,较年初增加22,604,385.21元[13] 股东与股权变动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5,482人,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0] - 罗丽华女士计划减持不超过4,382,600股,占公司总股本1.00%,截至报告期末已减持691,416股,占0.16%[11] 成本与支付 - 营业总成本为369,953,398.60元,同比下降2.2%[1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37.26%,主要系报告期内购买原材料等支付货款增加所致[8]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38.64%,主要系报告期内偿还银行贷款利息增加所致[9] 在建工程 - 在建工程同比增加36.55%,主要系报告期内“数字化供应链协同制造服务中心项目”增加投入所致[6]
川润股份(002272)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9 00:00
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698,632,219.46元,同比增长10.9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44,982.60元,同比下降76.69%[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563,578.55元,同比下降202.03%[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632,148.70元,同比增长39.39%[8] - 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为3,277,689,640.47元,同比增长9.15%[8]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63,424,282.96元,同比增长0.41%[8]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9,863.22万元,同比增长10.92%,综合毛利率19.80%,同比下降3.70%[28] - 公司2022年实现净利润1,232.57万元,同比下降78.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94.50万元,同比下降76.69%[28]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2,556.36万元,同比下降202.03%[28]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1,698,632,219.46元,同比增长10.92%[30] - 高端装备智造业务收入为1,663,884,260.87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7.95%,同比增长10.74%[30] - 新能源流体系统(风电、光热、储能、工业)收入为862,837,723.16元,同比增长15.86%[30] - 储能装备及系统集成收入为46,436,549.60元,同比增长190.90%[30] - 东部地区收入为640,198,002.26元,同比增长38.98%[31] - 西部地区收入为227,930,520.98元,同比增长47.06%[31]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571,912,517.8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3.67%[34]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204,318,181.32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5.78%[34] - 2022年销售费用为75,329,148.72元,同比增长13.15%,主要系工资福利及差旅费增加所致[34] - 2022年管理费用为145,575,527.61元,同比增长11.51%,主要系人力成本增加及无形资产摊销月份数增加所致[34]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60,433,811.27元,同比下降1.06%,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3.99%降至3.56%[40]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632,148.70元,同比增加39.39%,主要由于收回的保证金增加及支付的保证金减少[40] - 投资收益为15,859,981.01元,占利润总额的206.47%,主要来自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债务重组损益[42]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897,612.10元,占利润总额的24.70%,主要来自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2] - 资产减值损失为-40,693,584.79元,占利润总额的-529.77%,主要由于根据会计准则和公司政策计提的减值准备[42] - 货币资金从年初的322,908,177.39元减少至年末的175,558,835.94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0.75%降至5.36%,主要由于经营规模增长带来的应收账款及存货增加[42] - 应收账款从年初的753,919,881.25元增加至年末的1,035,435,447.33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5.11%增至31.59%,主要由于销售收入增加及未到期应收款项增加[42] - 存货从年初的398,893,156.70元增加至年末的511,695,301.48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3.28%增至15.61%,主要由于部分自用土地转为以备出售的土地[42] - 在建工程从年初的26,781,073.16元增加至年末的60,658,276.33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89%增至1.85%,主要由于数字化供应链智造项目投入增加[42] - 报告期投资额为113,750,000.00元,较上年同期的2,000,000.00元增长5,587.50%[44] - 金融资产期末数为15,390,908.93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420,530.52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为14,970,378.41元[43] - 公司2022年新能源、工业行业的流体技术服务、设备预测性健康管理PHMS和智能运维服务等业务收入为86,377,743.47元,占总收入的36.7%[50] - 公司子公司川润江苏2022年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销售,供应链管理服务等业务收入为6,456,618.91元,占总收入的4.7%[50] - 公司子公司欧盛液压2022年液压元件、高压柱塞泵、液压阀、液压系统设备制造、销售等业务收入为104,620,998.67元,占总收入的45.5%[50] - 公司子公司川润物联2022年数字化供应链智造服务、数字化供应链平台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等业务收入为908,163,958.21元,占总收入的33.1%[50] - 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1,698,632,219.46元[16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142,858,822.55元,计提坏账准备107,423,375.22元[16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2,067,009,086.42元,较年初的1,762,552,057.36元增长17.2%[17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为1,035,435,447.33元,较年初的753,919,881.25元增长37.3%[17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为511,695,301.48元,较年初的398,893,156.70元增长28.3%[17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210,680,554.05元,较年初的1,240,372,375.36元下降2.4%[17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为3,277,689,640.47元,较年初的3,002,924,432.72元增长9.1%[17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1,681,497,112.76元,较年初的1,272,992,529.07元增长32.1%[17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11,749,799.78元,较年初的241,270,092.58元下降53.7%[17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合计为1,793,246,912.54元,较年初的1,514,262,621.65元增长18.4%[17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63,424,282.96元,较年初的1,457,496,234.77元增长0.4%[17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84,442,727.93元,较年初的1,488,661,811.07元下降0.3%[175] 风险与挑战 - 公司存在市场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和外汇汇率变动风险[3] -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8] - 公司面临市场风险,包括宏观经济、国家政策调整、行业周期性波动等,将加大研发投入,保持风电行业、清洁能源装备的优势地位[54]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将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提前预订、锁单等措施保障采购材料价格稳定[54] - 公司应收账款随销售规模增长而上升,将加强合同管理、回款监管、风险评估和管理[54][55] - 公司面临外汇汇率变动风险,将持续关注外汇汇率变动趋势并做好风险管理工作[56] 新能源与储能业务 - 2022年风电新增并网装机约3,763万千瓦,同比下降21.2%,累计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2%[17] - 2022年国内风电整机招标规模为98.5GW,同比增长82%,其中陆上风电招标83.8GW,海上风电招标14.7GW[17] - 2022年我国太阳能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588MW,占全球8.3%,新增规划、在建光热项目32个,装机规模达到3610MW[18] - 2022年新型储能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3.28GW增长至2025年的30GW,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5%[18] - 截至2022年底,中国储能总装机规模达到59.4GW,同比增长37.3%,当年新增16.1GW,同比增加109.1%,新型储能新增装机7.0GW,同比增长191.6%[19] - 公司液压润滑流体控制系统在风电领域有较好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效应,未来将加强产品研发,提高产品竞争力,加速海上风电、大功率机组和国际业务拓展[19] - 公司提供的储能集成服务具备长时型和成本端优势,运行时间可长达6~12小时,已在多个重大项目中成熟应用[19] - 2022年,我国新增火电装机容量4471万千瓦,同比下降9.5%,预计到2025年,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约30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39%左右[19] - 公司长期深耕高端能源装备制造和工业服务业务,产品与服务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储能、清洁电力等新能源领域,以及传统能源综合利用行业[22] -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布局“风光热电储一体化”发展格局,提供分布式综合能源整体解决方案[23] - 公司液压润滑流体系统在风电、光热、光伏、储能等领域提供智能化、高可靠、长寿命的流体控制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23] - 公司在储能领域加速布局多元储能,包括熔盐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电化学储能等多路线[23] - 公司开发熔盐储能及换热技术,旨在拓展熔盐储能产品在用户端的应用,并开拓储能新领域[35] - 公司研制新型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用高效换热器系统,已在东汽全球首个新型压缩二氧化碳储能项目上应用[35] - 公司开发光热镜场单元智能驱动系统,旨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运营成本,并提升产品竞争力[36] - 公司研究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塔基平台核心技术,拓展海上风电产品图谱,提升市场竞争力[38] - 公司开发集成式液压变桨系统,旨在提升市场竞争力,并为风电主机厂提供集成解决方案[38] - 公司研制高可靠性润滑齿轮泵,旨在打破外资企业的品牌垄断,提升风电产业竞争力[38] - 公司研制PEM电解水制氢辅助系统中的压力容器等关键设备,旨在开拓氢能市场[38] - 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预计增长2,400GW,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将占全球新增电力的90%以上[50] - 2022年中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到1.25亿千瓦,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51] - 2023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为9.1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1] - 2023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预计为14.8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52.5%[51] - 2023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预计突破100GW,2024年全球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将首次突破100GW[51] - 未来五年全球风电新增容量预计达到680GW,年均新增装机136GW,复合增长率为15%[52] - 中国风电市场未来十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11%,2022至2030年新增并网装机662GW,其中海上风电149GW[52] - 至2030年底,中国风电市场累计并网容量预计达到959GW,占全球累计并网容量的45%[52] - 2023年一季度风电中标量同比增长30.9%,达到17.3GW,其中海上风电2.2GW,陆上风电15.1GW[52] - 截至2022年,中国太阳能热发电累计装机规模588兆瓦,占全球8.3%,塔式占比63.1%,槽式25.5%,线菲式11.4%[52] - 2023年4月,国家能源局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3GW[52] - 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9.8GW,占全球25%,年增长率38%[52] - 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达到13.1GW/27.1GWh,功率规模年增长率128%,能量规模年增长率141%[52] - 2022年,中国新增火电装机容量4471万千瓦,同比下降9.5%,累计火电装机容量133786万千瓦,同比增长3%[52] - 2022年8月,国家工信部等五部门提出通过5—8年时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备满足12亿千瓦以上装机需求[52] - 公司将继续推动液压元件化、智能化、精密化战略,加强核心元件和关键辅件的研发,包括液压马达、液压阀、蓄能器、过滤器、换热器、传感器和智能控制元件[53] - 公司计划加快数字化供应链智造业务发展,加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结合工业互联网业务延展,精准布局线下服务基地及供应链[53] - 公司将在“十四五”期间推动“风光热电储”一体化的分布式综合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创新,发力新能源、储能和氢能[53] - 公司计划在余热利用、火电灵活性改造、生物质发电等领域取得更大技术及市场突破,推动业务持续发展[53] - 公司将继续保持在传统能源产品和服务上的稳定增长,同时加强储能系统集成、换热、余热利用等能源综合利用整体解决方案业务的发展[53] - 公司计划通过差异化竞争和卓越运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组合,集中资源提升产品竞争力[53] - 公司计划加快数字化转型,以智能装备产线业务和制造智能化改造为重点,建成一批标杆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53] - 公司计划在新能源领域积极稳妥地拓展新的业务和盈利模式,探索能源利用方式,创新行业能源解决方案[53] - 公司计划紧扣国家“双碳机遇”,加快发展国内市场,稳妥推进国际市场,逐步成为领先的分布式综合能源利用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53] - 公司加快数字化供应链智造业务发展,推动服务差异化、标准化、高效化,提升服务效率和能力[54] - 公司加大在新型储能、海上风电、光热、氢能、分布式综合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液压元件等新赛道领域的研发投入[54] - 公司加强市场洞察能力,优化产品组合,提升市场占有率,并有序拓展国际化市场[54] - 公司加强运营管理,提升经营质量,加大数字化建设投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54] 研发与创新 - 公司2022年实施科技研发项目36项,结题20项,新增专利授权72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2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231项技术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187项,外观专利7项[24] - 公司为国内首台兆瓦级轨道交通“飞轮储能装置”提供二氧化碳压缩储能核心换热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24] - 公司2022年共申报专利7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授权专利73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29] - 公司完成多个重大项目开发,包括中科院主导的国家“十四五”规划CIADS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建设[29] - 公司签订首个强制+自然循环转底炉余热锅炉项目,技术上实现了转底炉余热锅炉零的突破[29] - 公司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数字化管理,完成数条生产线智能改造,提升智能制造水平[29] - 公司成立战略供应链部,围绕客户需求,构建安全、高效、敏捷的供应链体系[29]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2021年的296人增加到2022年的319人,增长7.77%,研发人员占比从16.64%提升至17.98%[39]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60,433,811.27元,同比下降1.06%,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3.99%降至3.56%[40]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59]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59]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技术研发、生产、供应和销售系统,能够自主作出经营决策[62] - 公司在劳动、人事及工资管理等各方面均独立于控股股东[62] - 公司设有独立的财务部门,能够独立作出财务决策,不存在与控股股东共用银行账户的情形[62] - 公司指定《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的指定媒体[60]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投资者沟通交流,包括投资者关系专线电话、电子邮箱、网上业绩说明会等[60] - 公司治理的实际状况与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的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61]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0.21%[64]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1
川润股份(002272) - 附件:川润股份2019年7月19日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
2022-12-04 16:58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以流体控制业务为核心,深度聚焦,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重点打造研发技术平台和营销平台 [2] - 公司加入"长三角氢能基础设施产业联盟",助推清洁能源板块业务发展 [3] - 公司主营业务为流体机械与控制技术、节能环保动力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清洁能源项目投资运营及 EPC 服务 [3][4] 订单与市场表现 - 公司子公司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签署了《风力发电机组零部件 2019-2020 年战略框架协议》,协议总金额为 26,689.5424 万元人民币 [2] - 公司与三一、中联等工程机械龙头公司正在进行技术交流和产品联合开发,预计明年显现效果 [2] - 公司股价波动主要受市场波动影响 [2] 营销与团队建设 - 公司打造了营销"百人团队",拓展新领域和新市场 [4] - 公司子公司营销团队主导并取得了明阳智慧能源集团的战略框架协议 [4] - 公司加大了对营销人员的选拔和培育投入 [4] 财务与应收账款 - 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主要由于项目执行周期长,货款回收周期长,属于行业一般现象 [5] 环保与垃圾分类业务 - 公司垃圾处理业务主要集中在垃圾中转、垃圾压滤液无害化处理、恶臭气体无害化处理领域 [4] - 垃圾分类处理业务收入较小,存在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 [4] 关联交易与子公司业务 - 四川川润智能流体技术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机械设备技术研发、液压和气压动力机械元件研发与销售等 [5] - 公司与四川川润智能流体技术有限公司发生日常采购、销售产品及提供服务等关联交易,交易价格市场化,不会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5]
川润股份(002272) - 川润股份2019年7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8:24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和投资者交流会 [2] - 参与单位为中银国际证券工作人员及个人投资者共 43 人 [2] - 时间为 2019 年 07 月 19 日上午 [2] - 地点在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郫县园区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钟海晖、李想、易东生、李辉等 [2] 公司战略与团队建设 - 2018 年初启动打造川润液压营销和技术“双百团队”计划,以现有流体控制业务为核心,整合产业链资源,打造研发和营销平台 [2][3] - 加大营销人员选拔、培育投入,打造营销“百人团队”,拓展新领域和新市场 [5] 业务订单情况 - 7 月 10 日,子公司四川川润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签署《风力发电机组零部件 2019 - 2020 年战略框架协议》,协议总金额为 26,689.5424 万元人民币 [3][5] - 与三一、中联等工程机械龙头公司进行技术交流和产品联合开发,预计明年显现效果 [3] 业务发展意义 - 2019 年 6 月加入“长三角氢能基础设施产业联盟”,有利于助推清洁能源板块业务发展 [4] 业务管控与开展情况 - 外汇货币资金主要来源于海外业务回款,账面金额较小 [4] - 全资子公司四川川润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垃圾处理业务集中在垃圾中转、压滤液和恶臭气体无害化处理领域,与垃圾分类间接相关,业务收入小,未来影响不确定 [5] 子公司业务情况 - 四川川润智能流体技术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机械设备技术研发、液压和气压动力机械元件销售等 [6] - 公司与该子公司的关联交易以市场化为原则,不会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不影响公司独立性和财务业绩 [6][7] 财务相关情况 - 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因属传统制造行业,项目执行和货款回收周期长,是行业一般现象 [7]
川润股份(002272) - 2018年6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46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 [2] - 证券代码:002272 [1] - 接待人员:董事会秘书曾金山、川润动力总经理王辉 [2] 投资者关系活动 - 活动类别: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自贡市金融局工作人员、华西证券工作人员及20位个人投资者 [2] - 活动时间:2018年6月14日下午 [2] - 活动地点:川润股份自贡板仓工业园区(3楼会议室) [2] 公司业务与战略 - 主营业务:由董事会秘书曾金山、川润动力总经理王辉介绍公司主营业务、行业现状、公司发展战略 [2] - 业绩表现:前两年业绩表现不突出,收入有小幅下降 [2] - 外部环境影响:国家调结构去产能,下游行业项目投资强度降低,影响订单数量 [3] - 内部调整:加强风控,提升订单质量,选择性放弃部分订单 [3] 股价与市场表现 - 股价下跌:近一年多时间,公司股价下跌明显 [3] - 应对措施: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及股权激励计划,积极开发新产品,拓展新行业 [3] - 新产品:光热发电润滑液压系统已开展市场应用 [3] 投资与合作 - 国电投基金:与国电投基金签订产业基金协议,重点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开展投资 [3] - 并购重组:公司会考虑通过并购方式支持发展,但并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3] 客户关系 - 客户集中度:第一大客户占比20%左右,其他五大客户比较分散,集中度不高 [4] - 客户关系:重要客户基于对公司品质的信任,已形成长期、稳定的上下游关系 [4] 投资者反馈 - 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活动,投资者对川润股份所处行业、企业经营现状及未来规划有了直观了解 [4] - 公司评价:公司艰苦创业,作风务实,目前各项经营正常且持续向好 [4]
川润股份(002272) - 2018年9月26日调研活动附件之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
2022-12-03 17:24
公司战略与业务聚焦 - 公司提出战略聚焦与业务归核的经营方针,基于国家供给侧结构调整和经济去杠杆的背景 [1][2] - 公司将继续以流体控制业务为核心,深度聚焦,整合上下游资源,重点打造研发技术平台和营销平台 [2] - 公司计划在未来3-5年占据国内光热发电液压驱动系统市场的40%以上 [4][5] 行业前景与市场分析 - 流体控制行业下游应用广泛,包括新能源、军工、石化等领域,国内液压润滑行业规模超过600亿元 [2][3] - 国内液压润滑行业集中度低,大多数企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川润股份在高端产品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3] - 光热发电行业前景良好,2020年我国光热发电装机量目标为5GW,预计每年投资规模在300-400亿元 [4][5] 技术与产品优势 - 公司光热液压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跟踪控制精度为0.3mrad,引领国内同行技术发展 [4][8] - 公司在液压系统集成方面与国际先进企业水平接近,但在基础元件方面仍有差距 [9][10] 财务与投资价值 - 公司正处于转型期,未进行分红和送股,计划通过自身积累将资源投入业务发展 [10][11] - 公司未来可能围绕主业寻找投资机会,短期内可能有投资和业务合作需求 [11] 光热发电运维与服务 - 光热项目运维包括元器件更换、系统校正和镜面清洁,能为公司带来持续收入 [6] - 公司计划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工具,打造智慧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服务 [5]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对光热发电支持力度大,首期20个示范项目政策稳定 [7] - 光热发电与光伏发电互补,未来将在能源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7]
川润股份(002272) - 2018年9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22
投资者关系活动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包括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光大信托等共计49人 [2] - 活动时间为2018年9月26日 [2][3] - 活动地点为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郫县园区) [2] 公司接待人员 - 董事长罗永忠 [2] - 高级副总裁钟海晖 [2] - 董事会秘书曾金山 [2] - 财务负责人易东生 [2] - 证券代表饶红 [2] 活动内容 -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2] - 公司主营业务及行业发展分析 [2] - 公司战略规划 [2] - 具体内容详见附件中的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 [2]
川润股份(002272) - 川润股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4 18:31
公司发展规划 - 公司坚持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创新发展,国家“碳排放30·60目标”将重构能源产业格局,为公司发展带来新机遇 [1][3] - 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平稳发展,工业服务上加快推进数字供应链智造服务 [1][3] - 公司坚定战略经营发展道路,无重组计划,未来期望给投资者带来更大收益 [4][5] 风电业务 - 公司在风电一体机方面持续保持与客户的紧密沟通,协同开发海、陆风机全系列液压、润滑、冷却产品的样机开发 [1][2] - 川润股份有望受益海上风电布局加速 [1] 军工与新能源业务 - 公司有军工业务,但占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比重小,对公司影响小 [3] - 公司有成熟的光伏发电业务,国家“碳排放30·60目标”将重构能源产业格局,为公司发展带来新机遇 [3] - 公司暂无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 [4] 疫情影响与应对措施 - 成都疫情对公司在手订单生产交付和客户后续订单获取上存在一定影响,具体经营情况将在三季报中说明 [3] - 公司在四川限电期间通过错峰用电、自有的屋顶光伏和发电机等各项措施保障生产 [5] 业绩与市场挑战 - 2022年上半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生产成本尤其是金属原辅材料成本上升,导致净利润大幅下降 [3] - 股价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经营业绩、流动性等诸多因素影响,公司经营正常,发展目标坚定 [5] 储能业务 - 公司对储能相关技术路线中设备对流体与控制技术均有研究与应用,如承担国内大藤峡等多个大型水电项目油压装置、首个商业化运营的塔式光热项目全系列液压跟踪及控制系统等 [4][5] - 储能业务目前占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比重小,对公司影响小 [4][5] 其他业务与项目进展 - 公司陆丰海上风电配套智能生产项目正常推进中 [4] - 公司暂无虚拟电厂相关业务及技术 [3] - 公司在泸定地震中生产经营未受到影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