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昌(002980)
搜索文档
华盛昌(002980) - 2021年6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11:08
公司 ODM 竞争力与护城河 - 行业技术门槛高,公司掌握多种核心技术,如电力电子测量、红外测温和成像等技术 [1][2] - 重视研发创新,将测量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未来关注物联、智能化需求 [2] - 以客户为核心,建立高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为客户定制产品,积累大型品牌客户 [2] - 产品品类齐全,可满足多样化测量需求,实现集中化采购,利于与客户深度合作 [3] 医疗业务发展 - 重点发展家庭健康和体外诊断类医疗产品,构建完善医疗产品体系 [3] - 目前在研和已研发产品有 PCR 分子诊断检测仪、血氧仪等 [3] - 优势在于积累广阔医疗客户渠道资源、检测技术与生物科技融合、完善供应链系统 [3] 产能情况 - 深圳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趋于饱和,巴中生产基地预计 2021 年 12 月 31 日前投产,扩大产能并提升生产水平 [4] 毛利率情况及预期 - 产品平均毛利率约 40%,处于行业较高水平,正积极保持稳定,未来将提高利润率 [4] 周期性特征 - 测量测试仪器仪表产品应用领域广泛,不存在明显周期性特征 [4] 2021 年布局规划 - 深入研发医疗产品,结合经验和客户基础,寻求外部合作形成完整体系 [4] - 加大环境检测领域研发和销售投入,扩充产品链 [4] - 巴中生产基地投产后释放产能,支撑后续发展 [4] - 聚焦主营业务,完善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5]
华盛昌(002980) - 2021年5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10:56
公司基本情况 - 华盛昌是集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秉持“普及测量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理念,在多领域开发创新产品,为全球客户提供测量测试仪器仪表及定制化服务 [2][6] - 2020年海外销售占公司销售额的比例为78.9% [6] 公司业绩与分红 - 2020年公司业绩部分受益于疫情相关产品销售,2021年一季度业绩环比大幅减少致股价下跌 [4] - 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13,333.34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1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46,666,740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该预案需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4][9][12][16][17] 公司业务布局 医疗健康领域 - 积极研发核酸检测医疗器械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血氧仪、呼吸机等产品,建立医疗产品实验室,取得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未来将加大研发及市场开拓投入 [2] 科技消费电子领域 - 将专业检测技术与时尚科技消费电子产品结合,利用独创MEMS传感技术使电子消费产品具专业检测功能,实现智能穿戴产品升级 [2] 汽车、环保领域 - 掌握PM2.5、CO2等传感测量技术,积极研发国六标准尾气检测仪等产品,加大新能源汽车领域新产品投入;在国内轨道交通应用领域,定制的法国移频测量产品通过国家铁道计量认证 [2][3] 公司产品情况 防疫产品 - 2020年红外类产品收入12,346.55万元,占总收入12.83%,同比增长544.71%;人体测温类产品收入35,072.20万元,占总收入36.43%,同比增长4,926.22% [5] - 红外人体测温仪产品出口印度、泰国,还在积极研发血氧仪等新产品 [6][7][10][13][18][19][20] 其他产品 - 有配合手机使用的甲醛检测仪、红外热成像检测仪等 [1] - 生产汽车万用表、钳形表等汽车检测产品,有充电桩检测产品 [8][9] - 环境检测类产品涵盖红外热像仪、PM2.5空气质量检测仪等多种仪器 [14] 公司发展相关问题解答 股价问题 - 二级市场短期波动受政策、经济及外围市场等多因素影响,公司将努力提升业绩,为股价提供内在价值支撑 [1][4][9][10][12][17][18][21][22] 减持问题 - 首发前股东持有的股份尚在限售期,未减持,公司未收到控股股东减持或清仓通知,如有计划将按要求披露 [3][5][12][17][21] 回购问题 - 回购计划属重大信息披露内容,如后期有计划将以公告形式披露 [4][8][11][12][17][20][21][22] 分红送股问题 - 分红政策结合公司自身情况而定,派发现金股利与公司业绩成长性匹配,预案具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是对未来发展有信心的体现 [3][4][9][10][12][16][17][21][22] 订单情况 - 目前订单量饱满,除疫情产品外,其他产品订单充足,具体业绩和订单情况可关注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 [5][12] 原材料涨价问题 - 2021年原材料涨价,但公司推出新产品、加强生产管理,降低制造成本,对冲了影响 [9] 巴中生产基地问题 - 建设期2年,建成后3年内达产,年达产销售目标为2.8亿元;2020年完成厂房主体框架搭建,公司在进行人才储备 [6][14] 技术与市场问题 - 仪器仪表技术门槛高,是多学科技术综合产物,公司掌握多种核心技术,截至2020年12月31日获国内外专利244项 [21] - 缺芯对公司影响不大,上游芯片供应商能基本满足出货需求 [20] -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有影响,公司将采取远期锁汇等方式对冲,降低不利影响 [15] - 公司发展瓶颈主要是产能,巴中项目建成达产可增强生产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销售规模 [20] 其他业务布局问题 - 在智能化、物联网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多领域有物联网技术应用产品,未来会在5G物联网应用加大研发力度 [8][18] - 暂未布局数字货币支付工具、终端领域,未布局手持红外光谱分析仪产品,但对前沿科技有兴趣 [8][11][12][14][22] - 若有合适标的企业,不排除通过并购提升市场份额 [18] - 会深入调研医美用医疗器械市场情况并布局 [22]
华盛昌(002980) - 2021年9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0:1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30年,深耕仪器仪表测量测试行业,掌握多领域核心测量测试技术,产品下游应用行业广泛,是国内领先的综合型测量测试解决方案专家 [1] 经营业绩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70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91万元 [2] - 非防疫产品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46.30%,较2019年上半年增长40.60%;整体营业收入较2019年上半年增长51.65%,净利润较2019年上半年增长80.11% [2] - 产品平均毛利率为41.13%,净利率为24.07% [2] - 电工电力类产品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1.49%,较去年同期增长56.39%,较2019年同期增长42.18% [2] - 环境检测类产品中,红外热像仪销售回落,其他类别产品销售额明显上升,气体类表、温湿度类表销售额均实现100%以上增长 [2] - 医疗、建筑与汽车类产品中,人体测温仪销售回落,汽车类和建筑类产品销售额上升 [2] 销售渠道 国外销售模式 - 产品以外销为主,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客户为国际知名品牌商,以ODM方式为知名品牌设计、生产和销售 [3] - 加大国外市场自主品牌推广力度,在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直接销售推广自主品牌“CEM”产品 [3] - 持续加码海外电商销售渠道建设,实现海外业务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 [3] 国内销售模式 - 国内市场销售以自主品牌为主,分为线上和线下销售,利用协同效应促进自主品牌“CEM”推广和市场拓展 [3] - 报告期内,境内业务收入占比为11.68%,较2019年增长236% [3] 未来规划 - 在已有医疗领域产品基础上,结合研发经验和客户积累,深入研发创新,寻求外部合作,形成完整医疗产品体系 [4] - 利用技术优势,加大环境检测领域研发投入和市场销售,扩充产品链 [4] - 随着巴中生产基地建设推进,产能将进一步释放 [4] - 聚焦主营业务,完善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协同发展 [4]
华盛昌(002980) - 2021年11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23:42
公司活动信息 - 参与 2021 深圳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时间为 2021 年 11 月 30 日 15:30 - 17:00,通过全景网“全景•路演天下”进行 [1] - 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总经理袁剑敏,财务总监刘海琴,董事会秘书任欢 [1] 资金与股价相关 - 购买理财产品是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现金保值增值,保障股东利益 [1] - 二级市场短期波动受政策、经济及外围市场等多因素影响,公司将提升业绩支撑股价 [2] - 有投资者建议公司管理构建科学合理架构、适时推出股权激励、加强市值管理,公司表示会努力提升业绩 [9] 业务生产情况 - 关于巴中环境检测试、医疗检测试、物联网传感器等项目下个月投产情况,需关注公司定期报告和相关公告 [2] - 核酸检测的医疗器械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分析仪正在申报国内注册手续,尚未在国内销售 [2] -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分析仪适用于多数核酸试剂,理论上可与检测新变异毒株的 PCR 试剂兼容 [2] 行业竞争格局 - 仪器仪表行业技术门槛高,需多种学科技术综合,生产工序复杂,市场定制化需求对技术储备要求高 [3][7] - 制造计量器具企业需具备相应设施、人员和检定仪器设备,医疗检测仪器需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各国对仪器市场准入有严格规定和管制 [3][7] 产品下游应用 - 产品下游应用行业包括电力电工、电子制造、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 [3][7] 项目投资情况 - 投资建设华盛昌智能传感测量仪研发生产项目,计划投资总额 4 亿元,全部建成并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约 12 亿元 [4] - 项目用地需通过招拍挂取得,实施存在顺延、变更、中止或终止风险,投资额和销售额为预估数,收益受多种因素影响,投资可能对现金流造成压力 [4][5] 物联网智能传感应用 - 目前在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有智能空气质量检测仪、AI 人脸识别测温考勤一体机等产品 [5] - 未来能凭借检测行业产品研发积累,为用户提供智能物联特性的创新检测产品 [5] 新冠检测业务 -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分析仪已获得欧盟 CE 认证、英国 MHRA 注册,正在推进体外诊断新冠检测设备及试剂销售事宜,市场情况具有不确定性 [6] 气体检测仪应用 - 多种专业气体检测仪可检测空气 PM2.5、PM10 浓度及 HCHO、CO 等气体含量,检测范围广、灵敏度高、性能稳定,有无线传输功能,可应用于多种场合 [6] 新能源业务 - 与新能源产业相关产品目前销售额占比较小,未来会根据市场需求布局,加大研发投入 [6] - 关于新能源业务具体经营情况,需关注公司定期报告和相关公告 [8] 市场业务占比与发展 - 2021 年半年报显示境外业务收入占比 88.32%,境内业务收入占比 11.68%,较 2019 年增长 236% [8] - 公司将保持创新优势,拓展海外电商销售渠道,扩大国内市场销售团队,把握新发展格局机遇 [8][9]
华盛昌(002980) - 2022年1月17日、1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3:3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1年3月26日,2020年4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深耕仪器仪表测量测试行业30年 [1] - 掌握电力、电子等多领域核心测量测试技术,产品下游应用行业广泛 [1] - 是国内领先的综合型测量测试解决方案专家,具备专业化、定制化、一站式能力 [2] 财务数据 2021年1月1日至9月30日 - 实现营业收入55,17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72万元 [2] - 非防疫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9.66%,较2019年同期增长52.75% [2] - 整体营业收入较2019年同期增长61.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9年同期增长77.21% [2] - 产品平均毛利率为40.66%,净利率为23.70% [2] 2021年上半年 - 实现营业收入35,70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91万元 [2] - 电工电力类产品营业收入18,384万元,占比51.49%,较2020年同期增长56.39%,较2019年同期增长42.18% [2] - 环境检测类产品营业收入9,826万元,占比27.52%,红外热像仪销售回落,其他类别销售额明显上升 [2] - 医疗、建筑与汽车类产品营业收入3,666万元,占比10.27%,人体测温仪销售回落,汽车和建筑类产品销售额上升 [3] 核心竞争力 - 技术创新优势:拥有全面测量技术和丰富专利技术储备 [3] - 产品优势:包括开发优势、质量优势和品类齐全优势,能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3] - 规模及服务优势:在研发、采购等环节建立高效衔接机制,积累规模化、产业化运作经验 [3] - 客户优势:凭借多种能力积累大型品牌客户,形成独特优势 [3] - 品牌优势:坚持愿景,全球市场产品美誉度和综合竞争实力不断提高 [3] 技术创新能力 - 凭借全方位测量技术,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创新型产品和解决方案 [4] - 掌握众多核心技术,截至2021年6月30日,获得国内外专利241项,包括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61项、外观设计专利165项 [4] - 多项产品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是多个行业标准参编单位,推动行业技术提升 [4][5] - 开展长期深度合作,理解测量过程和技术,具有前瞻性,融合测量与电子信息技术开发推广定制化产品和方案 [5]
华盛昌(002980) - 2022年1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3:2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1年3月26日,2020年4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深耕仪器仪表测量测试行业30年,掌握多领域核心测量测试技术,产品下游应用行业广泛 [1] - 2021年1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17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72万元;非防疫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9.66%,较2019年同期增长52.75%;整体营业收入较2019年同期增长61.80%,净利润较2019年同期增长77.21%;产品平均毛利率为40.66%,净利率为23.70% [2] 项目建设 - 公司在惠州建设“华盛昌智能传感测量仪研发生产项目”,已注册全资子公司并竞得地块,项目建成后可扩大产能、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 [2] 医疗检测领域布局 - 凭借红外测温技术开发非接触红外人体测温系列产品,累计销售超数百万台,积累了医疗客户资源和研发生产经验 [3] - 成功研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取得欧盟CE认证和英国MHRA注册,具有多种特点和广泛应用场景,与试剂领军企业合作表现优异 [3] - 建立生物医疗实验室,加强团队建设,拟建立多个技术平台,筹备抗原、抗体试剂研发生产实验室和生产线,形成医疗产业发展布局 [3] MEMS传感器 - 疫情期间研发出芯片级MEMS红外测温传感器,解决“卡脖子”技术瓶颈,带来产业升级 [4] - 公司在传感器应用上有30年技术积累,将加大在MEMS传感器等产业链技术研发投入,预计在物联网、消费电子行业有广阔前景 [4] 未来发展驱动力 - 全球测量测试仪器仪表市场规模预计从2018年的257亿美元增加至2024年的323亿美元 [4] - 今年上半年度境内业务收入占比为11.68%,较2019年增长236% [4] - 行业技术发展快,与国外差距缩小,国内企业重视研发,响应国产化替代号召,公司将把握机遇扩大国内市场 [4]
华盛昌(002980) - 2022年5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9 11:12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2年5月16日15:00 - 17:00采用网络远程方式面向全体投资者举行,地点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袁剑敏,董事会秘书任欢,财务总监刘海琴,独立董事李学金,保荐代表人刘光虎[1] 新产品开发 - 基于30年专业检测技术结合市场需求,进入消费类电子智能穿戴领域,开发带检测功能的智能穿戴产品,实现跨界创新[1][2] - 已开发出首款“路卡”智能手表,集成多项专利技术和自主研发传感器,具有多项核心功能,适用性广泛[2] - 联合相关单位起草《穿戴式快速筛选酒精检测仪》团体标准,于2022年4月1日发布实施[2] 业绩情况 - 主营产品表现良好,电工电力类产品占比45.84%,营收同比增长23.82%;环境类产品占比33.57%,营收同比增长6.21%,毛利率分别为35.17%、50.67%[2] - 非防疫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1.91%,较2019年同期增长46.64%;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较2019年度增长58.96%[2] - 2021年Q3、Q4营收同比增长1.28%、9.30%,整体业绩波动向好[2] 订单与股价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产品以海外出口为主,具体订单和经营情况关注定期报告[3] - 二级市场股价受多因素影响,公司重视自身价值提升,将做好生产经营并加强与投资者和资本市场互动[3] 未来发展战略 - 紧抓国产替代机遇,拓展国内市场[3] - 利用环境监测领域技术积累,开发新环境监测产品,结合物联网、大数据提供智慧创新解决方案,受益于“双碳”目标[3] - 加强生物医疗实验室和专业团队建设,抓住医疗行业发展机遇[3] - 结合专业检测技术和市场需求,在消费类电子智能穿戴领域开发更多带检测功能产品[2][3][4] 行业与公司地位 - 仪器仪表行业应用广泛,是中国制造业走向“中国智力创造”的关键,具有较高技术门槛[4] - 公司成立30年,深耕仪器仪表行业,掌握多领域核心测量测试技术,具备专业化、定制化、一站式研发生产能力,是国内产品创新能力强、品类丰富的综合性测量测试仪器仪表企业之一,竞争力较强[4]
华盛昌(002980) - 2022年5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9 09:3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亿元,整体营业收入较2019年度增长58.96%,净利润较2019年度增长63.68% [1] - 公司产品平均毛利率为40.25%,净利率为20.12% [1] - 非防疫产品销售收入较2020年同期增长31.91%,较2019年同期增长46.64% [1] - 电工电力类产品营业收入33,920万元,占比45.84%,较2020年同期增长23.82% [2] - 环境检测类产品营业收入24,841万元,占比33.57%,2021年红外热像仪产品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200%以上 [2] - 医疗、建筑与汽车类产品营业收入7,426万元,占比10.03%,人体测温仪产品2021年销售自然回落,汽车类产品销售额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38.21% [2] 医疗检测产品布局 - 人体测温类:公司是红外人体测温领域标杆企业,人体测温产品累计销售超数百万台,积累了医疗客户资源和研发、生产经验 [2] - 家用医疗类:规划有生命体征检测类(血压、血氧、体温等)和呼吸健康类(呼吸机、制氧机等) [2] - 体外诊断类:建立分子诊断技术平台和免疫层析技术平台,投资建立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研发实验室和万级洁净生产车间,具备相关资质 [3] - 分子诊断技术平台:研发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取得欧盟CE认证和英国MHRA注册,可应用于多场景 [3] - 免疫层析技术平台: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取得欧盟专业类CE认证和自测类CE认证,申请美国EUA认证,在多地申报注册 [3] 智能穿戴消费类电子产品布局 - 开发首款带酒精检测等多种功能的“路卡”智能手表,涉及多项专利技术,集成高精度燃料电池型MEMS电化学酒精传感器和MEMS红外测温传感器 [4] - 该手表具有多项核心和基础功能,为特殊职业人群岗前安全提供保障,选择京东作为首发平台 [4] - 联合起草《穿戴式快速筛选酒精检测仪》团体标准并于2022年4月1日发布实施 [4] MEMS传感器及应用 - 研发出芯片级MEMS红外测温传感器,具有超小体积等特性,解决“卡脖子”技术瓶颈,给红外测温产业带来升级 [4] - 与南方科技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MEMS气体传感器进入性能测试阶段 [5] - 公司具备自主研发前端核心技术传感器的能力,将在相关产业链技术方面加大研发投入,预计在物联网、消费电子行业有广阔市场前景 [5] 新冠疫情影响及应对 - 2022年第一季度,受疫情防控政策影响,公司生产、交货延迟,2月份未能正常生产,3月份生产经营也受影响,进出口货柜车管理影响产品出口运输 [5] - 公司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已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努力加快产品交付 [5]
华盛昌(002980) - 2022年7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7 23:0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自1991年成立,深耕仪器仪表测量测试行业,掌握多领域核心测量测试技术,产品涵盖多种参数测量,下游应用行业广泛 [2]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综合型测量测试解决方案专家,具备专业化、定制化、一站式的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 [3] 财务数据 -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00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88万元 [3] - 非防疫产品的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1.91%,较2019年同期增长46.64% [3] - 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较2019年度增长58.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9年度增长63.68% [3] - 公司产品的平均毛利率为40.25%,净利率为20.12% [3] 未来布局规划与业务增长点 医疗检测领域 - 切入IVD体外诊断医疗领域,建立分子诊断和免疫层析技术平台,投资相关实验室和车间,具备相关资质,将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 [3] - 布局家用医疗领域,在生命体征检测和呼吸健康方面均有布局 [4] 传感器模组应用 - 基于30多年的测量和传感器技术积累,大力开展传感器模组自主研发,完善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盈利稳定性 [4] 智能穿戴领域 - 开发首款带多项检测功能的“路卡”智能手表,涉及多项专利技术,未来将结合市场需求开发更多带检测功能的智能穿戴产品 [4][5] 行业竞争格局 - 测量仪器仪表制造业全面开放,企业数量多,市场化程度高,企业向综合性、专业性两个方向发展 [5] - 综合型企业优势在于产品系列全、协同效应好、响应能力强,能把握行业动态,全球领先企业多属此类 [5] - 公司是国内领先综合型企业,产品品类齐全,坚持创新,将紧抓国产替代机遇拓展国内市场 [5] 原材料采购模式 - 以订单为依据,结合原材料种类和实际库存制定采购计划,采用提前、批量采购和适当备货方式保证供应 [6] - 制定完善的供应商开发与评审制度,形成稳定供应商体系,与主要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6]
华盛昌(002980) - 2022年6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7 22:3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1991年成立,深耕仪器仪表测量测试行业,掌握多领域核心测量测试技术,产品下游应用行业广泛,是国内领先的综合型测量测试解决方案专家 [1] -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00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88万元,非防疫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1.91%,较2019年同期增长46.64%;整体营业收入较2019年度增长58.96%,净利润较2019年度增长63.68%,产品平均毛利率为40.25%,净利率为20.12% [2] 产品分类及营收情况 - 电工电力类: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3,920万元,占比45.84%,较2020年同期增长23.82%,在海外该领域有明显优势和较高市场占有率 [2] - 环境检测类: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4,841万元,占比33.57%,2021年红外热像仪产品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200%以上,疫情红利消退后市场规模仍高于疫情前 [2] - 医疗、建筑与汽车类: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426万元,占比10.03%,人体测温仪产品销售回落,汽车类产品销售额较2020年同期增长38.21% [2][3] 技术创新优势 - 公司是技术驱动型企业,注重研发投入和团队建设,掌握全方位测量技术,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获得国内外专利264项、1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是多项行业标准参编单位 [3] - 公司将测量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开发推广多系列定制化产品和测量方案 [3] 未来发展布局 切入医疗检测领域 - IVD体外诊断医疗领域:基于人体红外测温技术平台,建立分子诊断和免疫层析技术平台,有相关研发实验室和生产车间及资质,将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 [4] - 家用医疗领域:在生命体征检测和呼吸健康方面均有布局 [4] 发展传感器模组应用 - 基于30多年技术积累,开展传感器模组自主研发,研发新传感器,完善产业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盈利稳定性 [4] 拓展智能穿戴领域 - 开发带多项检测功能的“路卡”智能手表,未来将结合市场需求开发更多带检测功能的智能穿戴产品 [5] 优化生产基地区位 - 在惠州市打造研发生产基地,利用珠三角产业链优势,扩大产能规模,实现新产品规模化生产 [5] 互动交流要点 进军智能穿戴领域考虑 - 新兴技术赋能消费电子,市场空间广阔,后疫情时代健康监测智能穿戴设备有发展契机,公司产品贴合消费者健康监测需求 [5][6] 产品亮点 - 对原有产品迭代更新,提升性能和性价比,如电力电工类和环境检测类产品 [6] - 开发新品类产品,延伸产业布局,如医疗和传感器方面的新产品 [6] 上游原材料影响 - 2021年部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有一定影响,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等措施减轻影响 [6] 国内市场占比 - 2021年度公司境内业务收入占比为10.02%,较2019年增长116.26%,公司将紧抓国产替代机遇拓展国内市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