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盛昌(002980)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股东减持计划实施完毕的公告
股东减持情况 - 股东华聚企业和华航企业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1] - 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价格区间为19.41元/股至22.21元/股 [3] - 大宗交易减持价格区间为17.47元/股至19.44元/股 [4] 股东持股变化 - 减持前,袁剑敏先生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13,910,020股,占总股本(剔除回购股份)的60.38% [5] - 减持后,袁剑敏先生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10,206,555股,占总股本(剔除回购股份)的58.41% [5] 减持合规性说明 - 减持行为符合《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 [6] - 减持计划已按规预披露,实施情况与计划一致 [6] - 减持行为未违反招股说明书承诺,且不影响公司控制权及治理结构 [7] 减持股份来源 - 减持股份来源于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及资本公积金转增部分 [2]
华盛昌: 关于股东减持计划实施完毕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1 00:38
股东减持情况 - 华聚企业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1,032,749股(均价20.82元/股),占公司总股本0.55% [1] - 华聚企业通过大宗交易减持991,709股(均价18.90元/股),占公司总股本0.53% [1] - 华聚企业合计减持2,024,458股,占公司总股本1.07% [1] - 华航企业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853,261股(均价20.80元/股),占公司总股本0.45% [1] - 华航企业通过大宗交易减持825,746股(均价18.66元/股),占公司总股本0.44% [1] - 华航企业合计减持1,679,007股,占公司总股本0.89% [1] - 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价格区间为19.41元/股至22.21元/股 [1] - 大宗交易减持价格区间为17.47元/股至19.44元/股 [1] 股东持股变动 - 华聚企业减持后持股数量由7,275,800股降至5,251,342股,持股比例由3.85%降至2.78% [1] - 华航企业减持后持股数量由5,834,220股降至4,155,213股,持股比例由3.08%降至2.20% [1] - 控股股东袁剑敏持股数量保持100,800,000股不变,持股比例保持53.29% [1] - 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由60.22%降至58.27% [2] 股东关系及股份来源 - 华聚企业和华航企业为公司控股股东袁剑敏的一致行动人 [1] - 减持股份来源为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的股份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增加的股份 [1] 减持计划实施状态 - 华聚企业和华航企业本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1][2] - 减持实施情况与披露计划一致 [2] - 减持未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不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 [2]
华盛昌(002980) - 关于股东减持计划实施完毕的公告
2025-07-31 20:18
减持情况 - 华聚企业减持2024458股,比例1.07%[1][2] - 华航企业减持1679007股,比例0.89%[2] 价格区间 - 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价19.41 - 22.21元/股[4] - 大宗交易减持价17.47 - 19.44元/股[5] 持股变化 - 减持前合计持股113910020股,占比60.38%[7] - 减持后合计持股110206555股,占比58.41%[7] 减持后持股 - 华聚企业持股5251342股,占比2.78%[6] - 华航企业持股4155213股,占比2.20%[6] 其他信息 - 减持股份来源为上市前取得[3] - 减持计划实施完毕,合规未违约[10]
华盛昌(002980):动态点评:进军人工智能眼镜领域,拓展多元AI产品矩阵
东方财富证券· 2025-07-31 19: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3][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 +”为国家战略,推动测试测量仪器仪表向智能功能演进,华盛昌作为智能检测仪器仪表设备商迎来发展契机;华盛昌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围绕“AI + 电力”“AI + 医疗”等产品深度融合,后续随着 AI 智能眼镜深入布局,检测仪器智能生态体系有望不断完善 [7]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 亿元、2.3 亿元、2.9 亿元,对应 2025 年 7 月 30 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 22.2X、17.4X、13.9X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度感测拟与深圳华眸、深圳华境共同投资设立深圳市深境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 1000 万元,深度感测出资 700 万元,持股 70%,有望助力华盛昌在人工智能眼镜的战略布局,构建测试测量仪器仪表应用新生态 [1] 评论 - “人工智能 +”助推智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推动测试测量仪器仪表向智能功能演进,支撑工业生产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7] - 华盛昌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体系向智能化升级,产品矩阵丰富;“AI + 电力”系列有 AI - 7760 电能质量分析仪和 AI 拉弧检测系列产品;“AI + 医疗”系列产品在 AI 技术赋能下提升关键生理参数测量灵敏度和准确性;后续 AI 智能眼镜深入布局将完善检测仪器智能生态体系 [7] 投资建议 - 华盛昌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AI 产品矩阵不断丰富,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8] 盈利预测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807.50|965.93|1166.48|1411.12| |增长率(%)|20.55%|19.62%|20.76%|20.9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38.42|180.32|230.61|288.52| |增长率(%)|29.21%|30.27%|27.89%|25.11%| |EPS(元/股)|1.14|0.95|1.22|1.53| |市盈率(P/E)|22.50|22.20|17.36|13.87| |市净率(P/B)|3.17|3.48|3.28|3.07|[9]
华盛昌袁剑敏:在仪器仪表赛道推陈出新
上海证券报· 2025-07-25 02:58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华盛昌成立于1991年,凭借原始设计开发和制造能力以及对市场需求的快速洞悉,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测量仪器仪表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连续多年稳居国内仪器仪表出口企业榜首[5] - 1997年公司敏锐察觉国内红外测温技术空白,踏上研发红外测温芯片征程,旨在打破西方技术壁垒并填补国内市场空白[6] - 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公司仅用三个月便将工业测温枪改造成额温枪投放市场,满足疫情防控需求并在国产防疫装备领域崭露头角[6] - 34年来公司成功开发涉及30多个领域的1000多种数字化检测产品,涵盖红外热像仪、空气质量检测仪、激光测距仪等众多品类[6] 技术创新与产品布局 - 针对光伏储能产业直流电弧火灾事故痛点,公司推出AI智能电弧检测方案,包括AFD-80、AFD-74等产品,能在小拉弧信号产生时预警[7] - 公司与南方科技大学、广州计量院等单位共建联合实验室,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及标准提升等方面开展合作,为未来发展储备技术力量[7] - 全资子公司深度感测与华眸企业、华境企业共同投资设立深境智能技术公司,进军人工智能眼镜市场,计划将AI眼镜与仪器仪表相结合[8] - 公司在大模型基础上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建立垂直领域AI智能体,如搭载DeepSeek大模型的AI-7760系列电能质量分析仪可生成详细测试报告[9] AI战略与工业智能化 - 公司判断检测领域将因AI发展变得更智能便捷,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并拓展多元AI产品矩阵[8] - 深度感测公司融合人工智能、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为智能制造、能源环保等核心场景提供"AI+传感器"集成设备及全链路解决方案[10] - 未来公司将在医疗仪器和专业产品领域加大布局,推出高端医疗器械分析仪器和科学分析仪器,并利用AI技术提升现有产品性能[10] 全球化战略与品牌建设 - 公司自创立之初便锚定"立足中国深圳,面向世界"目标,是中国最早一批出海企业之一,创业初期从OEM代工做起[11] - 2024年公司着力提升自主品牌"华盛昌""CEM"和海外自有品牌影响力,通过市场定位和产品差异化策略增加自主品牌收入比例[11] - 公司在越南建立新制造生产基地,通过智能化生产线助力当地企业实现"检测—分析—优化"全流程升级,同时反哺国内产业链[12] - 公司战略从产品出海、技术出海和制造出海转变为将工厂搬到海外,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跨越[12]
迈出AI眼镜第一步 华盛昌锚定新一代专业测量应用新生态
证券时报网· 2025-07-13 22:19
公司战略布局 - 华盛昌通过全资子公司深度感测与华眸企业、华境企业合资设立深圳市深境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布局人工智能眼镜方向 [1] - 公司以AI眼镜为入口之一,构建下一代智能测量生态蓝图,试图定义专业仪器仪表在AI时代的进化方向 [1] - 合资设企架构设计旨在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通过员工激励吸引外部优秀团队并激发内部骨干积极性 [2] 行业背景与供应链 - 产业供应链成熟化是华盛昌选择此时进军AI眼镜的重要原因,百度、小米等大厂布局带动光学、芯片、电池等产业链快速发展 [2] - 消费电子行业"百镜大战"爆发临界点迫近,但华盛昌选择差异化路径,聚焦工业级AI眼镜 [1][3] 产品定位与差异化 - 华盛昌的AI眼镜定位为工业级测量工具终端,与消费级产品不同,强调对专业端需求的定制化服务 [3] - 工业级AI眼镜需兼顾耐用属性(如防水防尘、可替换)和多种协议接口,应用场景覆盖远程检修、测量、AI辅助诊断等 [4] - 公司凭借对垂直场景的深度理解和庞大客户基础,计划快速将AI眼镜推向工业客户以获取数据,占据先机 [4] 技术生态与产品规划 - 华盛昌计划打造下一代测量工具新生态套装,包括AI测量智能体等产品,AI眼镜仅是第一步 [5][6] - 未来仪器仪表需拥有更多传感器、更丰富测量功能及个性化定制,公司将持续开发可穿戴设备并链接仪器仪表与新生态设备 [6] - 公司已开发AI-7760电能质量分析仪和AFD-80AI拉弧检测系列产品,实现仪器仪表向智能体的进化 [6] 未来发展方向 - 华盛昌将持续拓展仪器仪表产品矩阵,开发专业仪表、测试仪器和医疗检测新产品,同时深化AI技术与产品融合 [7] - 公司愿景是用AI技术重新打造所有产品,推动产品体系向智能化升级 [8]
破局光伏运维痛点 华盛昌发布DT-1500PV引领行业智能升级
行业政策背景 - 国家大力整治光伏行业无序竞争,推动健康可持续发展,重点关注"内卷式"竞争治理 [1] - 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品质,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 - 政策利好下光伏行业迎来新发展契机,高效精准检测设备成为行业刚需 [1] 公司产品技术突破 - 华盛昌DT-1500PV多功能光伏I-V曲线测试仪对标海外一线品牌,实现多项技术突破 [2] - 产品集成高清彩屏,支持实时显示I-V曲线、在线数据直读、现场即时比对,一次接线连续测试 [2] - 搭配无线辐照度计及温度测量,超长续航适应复杂场景需求 [2] - 通过WiFi/蓝牙预置多组件参数,配套软件集中管理数据,一键生成IEC62446-1标准报告 [2] - 覆盖电站验收、运维诊断、定期巡检等十余项关键功能,实现智能运维 [2] 产品核心功能与优势 - I-V曲线是评估光伏组件电性能的核心工具,可诊断老化、高温、PID衰减等故障 [3] - DT-1500PV解决故障定位难、效率低、数据非标准化三大痛点,显著降低运维成本 [3] - 安规集成测试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满足电气安全、结构安全等多维度检测需求 [3] - 电压测量能力达1500V,超越Fluke产品的1000V,适应更大规模光伏电站需求 [4] 行业需求与市场前景 - 全球光伏装机预期2024年达507GW,中国260GW,2020-2024年CAGR分别为40.53%和52.40% [5] - 运维市场受益于新增装机量提升,高耗能中心如算力中心、绿氢工厂成为新增长极 [5] - 全球数据中心核心IT电力需求2023年49GW,2026年将达96GW,智算中心占增量85% [5] - 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需超80%,推动光伏电站投建和运维需求刚性增长 [6] 公司战略与行业地位 - 华盛昌DT-1500PV展示国内企业开发国际领先产品能力,推动国产替代 [4] - 本土企业在成本控制、本地化服务及快速迭代方面具备优势,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 [4] - 公司聚焦光伏、储能、智能电网等一体化测试测量解决方案,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6]
华盛昌发布多功能光伏测试仪 加速转型综合能源技术服务商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20:55
产品发布 - 华盛昌正式发布DT-1500PV多功能光伏I-V曲线测试仪 该产品集成高清彩屏实时显示I-V曲线 支持在线数据直读和现场即时比对结果 [1] - DT-1500PV支持一次接线连续测试 搭配无线辐照度计及温度测量 超长续航适应复杂场景 可通过WiFi/蓝牙预置多组件参数 [1] - 产品配套软件一键生成IEC62446-1标准报告 覆盖电站验收 运维诊断 定期巡检 设备抽检 微电网调试及科研培训等多场景测试需求 [1] 公司战略 - DT-1500PV的发布将提升公司光伏检测技术实力与竞争力 推动市场升级 助力"双碳"目标 促进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 [1] - 公司正从单一产品向综合能源技术服务商转变 以提升盈利能力 [1] 业务概况 - 华盛昌主营业务为测试测量仪器仪表产品的研发 生产与销售 产品主要为特定行业或应用设计和制造 具有高精确度和专业性 [2] - 专业仪表产品开发周期长 生产成本和售价较高 需满足特定行业标准和认证要求 [2] 光伏领域布局 - 除DT-1500PV外 公司针对光伏组件安装 逆变器维护 汇流箱和升压站检测 蓄电池组/储能系统调控及电网接入等环节开发了一系列专业仪表 [2] - 电能质量钳形表可测试电流 评估电能质量 测量三相功率和分析谐波故障 帮助提高光伏电站发电效益 [2] - 专业太阳光辐照度计能测量太阳光辐照度 光伏组件温度 阵列方向和倾斜角度 用于确定最佳安装位置和预测发电量 [2]
7月4日体外诊断上涨0.24%,板块个股热景生物、塞力医疗涨幅居前
搜狐财经· 2025-07-04 17:36
体外诊断概念板块表现 - 7月4日收盘时体外诊断概念板块上涨0.24%,但板块资金净流出4233.35万元 [1] - 板块内上涨个股18只,下跌个股49只,呈现跌多涨少格局 [1] 涨幅居前个股 - 热景生物涨幅20.08%,主力资金净流入212.50万元,净占比8.35% [1] - 塞力医疗涨幅10.02%,主力资金净流入1758.08万元,净占比16.72% [1] - 中源协和涨幅9.99%,主力资金净流入1.38亿元,净占比15.05% [1] - 睿昂基因涨幅4.19%,主力资金净流入1037.60万元,净占比18.35% [1] - 之江生物涨幅4.12%,主力资金净流入846.34万元,净占比6.32% [1] 跌幅居前个股 - 东方海洋跌幅最大达6.51% [1] - 西陇科学下跌3.81% [1] - 近岸蛋白下跌2.54% [1] - 新开源下跌2.52% [1] - 明德生物下跌2.03% [1] 主力资金动向 - 博拓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出1087.45万元,净占比-7.46% [1] - 迈瑞医疗主力资金净流出1028.21万元,净占比-0.76% [1] - 润达医疗主力资金净流入1355.25万元,净占比5.43% [1] - 兰卫医学主力资金净流入376.58万元,净占比5.61% [1]
立讯精密拟发行H股;贵州茅台已回购338万股丨公告精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22:10
贵州茅台 - 截至2025年6月底累计回购338.21万股,占总股本0.2692%,回购价格区间1408.29元/股至1639.99元/股,累计使用资金52.02亿元(不含交易费用)[2] 立讯精密 - 筹划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及提升治理透明度,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会变化,具体方案需经董事会、股东会及监管机构审核[2] 华安鑫创 - 获国内头部eVTOL主机厂项目定点,开发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智能座舱多媒体显示系统,客户预计2026年底完成第一代产品研发并开启商业化试运营,实际供货量以正式订单为准[3] 美诺华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600万至5200万元,同比增142.84%至174.52%,扣非净利润3062.52万至3662.52万元,同比增55.80%至86.33%,主因营收增长及毛利率提升[4] 江南水务 - 股东利安人寿通过二级市场增持4699万股(占总股本5.03%),增持资金为自有资金,基于长期配置需求,不改变公司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5] 华森制药 - CX001缓释片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为公司首个获批临床的改良型创新药项目,具有里程碑意义[6] 业绩增长 - 宗申动力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70%-100%[7] - 宇通客车6月销量5919辆,同比增24.79%[7] - 广州港预计6月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7.0%[7] - 麦迪科技上半年预盈2500万至2700万元,同比扭亏[7] - 长安汽车上半年销量同比增1.59%[7] - 福田汽车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150.96%[7] - 江铃汽车6月销量35728辆,同比增28.62%[7] 业绩下滑 - 南京商旅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降67%至78%[7] 并购重组 - 海南高速拟购买交控石化51%股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7] - 泰尔股份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7] - 赣锋锂业完成对Mali Lithium公司100%股权收购[7] - 经纬辉开拟收购诺思微12.44%股权[7] 股权转让 - 英搏尔拟2.39亿元转让珠海鼎元100%股权[7] - 北陆药业股东王代雪拟询价转让737.83万股(占总股本1.49%)[7] - 聚辰股份四家员工持股平台拟询价转让1.25%股份[7] 投资合作 - 富临精工与川发龙蟒签署合作框架协议[7] - 亚翔集成拟2000万元参与投资厦门联和四期集成电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7] - 威迈斯拟1.9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电驱总成生产基地[7] - 中国核建子公司签署广东台山核电3、4号机组核岛及BOP土建工程合同[7] - 达实智能签约世锦园区智能化项目,合同金额1188万元[7] - 四川路桥路桥集团签订115.96亿元高速公路施工合同[7] 项目中标 - 晋亿实业中标3.35亿元南京至淮安城际铁路扣件采购项目[7] - 赛象科技被确定为空客天津A320第二条总装线大部件运输工装夹具第一中标候选人[7] 再融资 - 中信建投获批发行不超过200亿元永续次级公司债券[8] - 三峰环境拟申请注册发行不超过10亿元资产支持商业票据[8] 医药批准 - 智翔金泰GR1803注射液联合抗CD38单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获临床试验批准[8] 增减持/回购 - 数据港股东宁波锐鑫及上海旭沣拟减持不超过1.74%和0.26%股份[9] - 三未信安股东立达高新拟减持不超过2%股份[9] - 优博讯股东格金八号完成减持0.51%股份[9] - 神州细胞股东减持185.79万股[9] - 筑博设计实控人方面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9] - 安杰思股东天堂硅谷等拟合计减持不超过4%股份[9] - 人福医药股东招商生科拟增持1%-2%股份[9] - 能特科技拟3亿至5亿元回购股份[9] - 蓝思科技获中信银行股票回购贷款支持[9] - 飞沃科技拟2500万至5000万元回购股份[10] - 歌尔股份累计回购1613.28万股[10] 其他事项 -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获欧盟药品GMP证书[9] - 华润双鹤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Ⅸ)获药品注册证书[9] - 贝达药业盐酸恩沙替尼胶囊在澳门获批上市[9] - 华纳药厂子公司原料药获上市申请批准[9] - 高凌信息获3项国家发明专利[9] - 东安动力二季度获9项新市场定点协议[9] - 大中矿业全资子公司取得周油坊铁矿扩产采矿许可证[9] - 长华集团获国内新能源车企定点,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约9.7亿元[9] - 大有能源拟委托转让58.65万吨产能置换指标[9] - 凯美特气子公司完成停车检修并复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