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华科技(300365)
icon
搜索文档
恒华科技(300365) - 2023年9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9-11 18:14
行业现状与前景 - 截至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预计2025年总量超5000万辆,渗透率超50%,乘用车充电设施建设市场广阔 [1] - 2023年国家多部门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与充换电设施行业发展,我国充电桩行业进入加速建设期,2025年底仅广东省市场空间将超200亿元 [1][2] 公司业务布局 充电桩业务 - 围绕战略定位,基于自身平台、资质和能力,开拓“光储充”一体化服务等新市场,构建充换电网络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商 [2] - 面向充电桩制造商、运营商、投资商、企业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选址规划与咨询、设计、能源接入与安装服务、数字化运维与运营等 [2] 与华为合作 - 与华为数字能源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华为CSP五钻(数字能源 - 智能充电网络)认证服务商 [3] - 未来将在智能充电网络领域紧密合作,为充电桩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共同打造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3] 虚拟电厂业务 - 积极布局虚拟电厂、智慧能源等相关技术应用及业务市场,加大产品研发力度 [3] - 以源网荷储用一体化建设为原则,为园区、工业企业、公用建筑等用户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3][4] 抽水蓄能业务 - 基于BIM+GIS+AIoT技术打造智慧水利系列产品,形成数字孪生工程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参与多个水利建设和运行项目 [4] - 基于BIM技术在地下洞室等建模方面有一定技术积累,未来有望应用于抽水蓄能项目 [4]
恒华科技(300365) - 2023年8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8-25 09:26
分组1: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1] - 参与单位有18家机构投资者 [1] - 时间为2023年8月24日 [1] - 地点在进门财经线上平台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孟令军、证券事务代表 [1] 分组2:2023年半年度经营情况 - 公司在“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战略引领下开展经营活动 [1] - 实现营业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7.87% [1][2] - 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约934万元,同比增长12.06% [2] - 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较一季度增加14.61% [2] - 二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618万元,较一季度增加95.87% [2] 分组3:产品分类收入占比 - 软件服务收入占比62.45% [2] - 技术服务收入占比22.77% [2] - 软件销售收入占比6.11% [2] - 硬件销售收入占比7.88% [2] - 特许权收入占比0.79% [2] 分组4:业务进展 虚拟电厂 - 积极布局相关技术应用及业务市场,加大研发力度 [2] - 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构建虚拟电厂运行服务商 [2] - 通过需求响应和电力交易获取收益,降低用电成本 [2] 充电桩业务 - 2023年上半年开拓北京、珠海、深圳等地充电桩市场,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3] - 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充电桩市场需求广阔,公司将抢占市场份额 [3] AI布局 - 研发人工智能引擎,训练特色模型,应用于多个业务场景 [4] - 2023年半年度研发和升级多个平台,推进配网智能设计研发,完成多项可行性分析和研究 [4] 低代码平台 - 拥有365Ego应用快速开发平台,提供SaaS多租户服务模式 [4] - 降低软件开发平台使用门槛,支持多种部署模式和多角色应用场景 [4][5] - 覆盖多种数字化管理要素,帮助企业构建业务系统并提供迭代升级服务 [5] 分组5:其他问题解答 经营性现金流下滑原因 - 受客户需求季节性因素影响,上半年支出多,回款集中在下半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增加 [3] 大股东协议转让原因及影响 - 实际控制人转让股份用于偿还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质押融资,已还清,暂无减持计划,不影响公司治理和经营 [3]
恒华科技(300365) - 2023 Q2 - 季度财报
2023-08-24 00:00
报告合规与承诺 - 公司董事会等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所有董事均出席审议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3] - 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业绩预测等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承诺[3] 公司风险 - 公司发展面临技术创新、营业收入季节性波动、应收账款坏账等风险[3] - 公司面临技术创新、营收季节性波动、应收账款坏账、专业技术人才流失风险[97][99][100][101]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8] 备查文件信息 - 备查文件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11] 术语释义 - 公司对众多主体和概念进行释义,如道亨软件、BIM、SaaS等[14] 财务数据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7880828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7%[24]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3.50132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6%[24]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48.0117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28%[24]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00222290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4.99%[24]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0156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12.23%[24] - 2023年上半年稀释每股收益0.0156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12.23%[24] - 2023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48%,较上年同期增加0.10%[24] - 2023年6月末总资产25.624535677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78%[24] - 2023年6月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9.77284192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38%[24]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3863.9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6.24%[69] -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授权专利9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69]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19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69] - 报告期内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3件[6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117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90件[69]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880,828.08元,较上年同期上升7.87%;净利润933.50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2.06%;扣非净利润748.01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3.28%[73] - 营业成本153,978,728.30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5.18%,主要因行业竞争加剧,项目执行成本增加[80] - 销售费用15,289,338.5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57%[80] - 管理费用28,033,039.5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58%[80] - 财务费用1,594,815.05元,较上年同期上升89.49%,主要因短期借款利息增加[80] - 所得税费用1,244,418.5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4.89%,主要因利润总额较上期减少[80] - 研发投入38,639,808.2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94%,主要因精细化研发项目管理,优化研发投入[8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0,022,229.01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64.99%,主要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增加[8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56,185.3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8.20%,主要因投资支付现金减少[8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6,825,556.8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4.00%,主要因取得借款收到现金增加及偿还债务支付现金减少[80] - 软件服务成本102,658,163.17元,占营业成本比重66.67%,同比增10.46%;技术服务成本37,255,443.28元,占比24.20%,同比增99.90%等[82] - 投资收益5,559,583.12元,占利润总额比例87.6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80,645.12元,占比 -64.32%等[84] - 货币资金期末349,926,054.81元,占总资产比例13.66%,较年末降2.73%;应收账款期末1,115,773,632.23元,占比43.54%,较年末降5.17%等[8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144,706,659.82元,期初数137,185,897.41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7,520,762.41元[88] - 货币资金受限余额15,298,034.21元,原因是保函及银行承兑票据保证金[89] - 委托理财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委托理财发生额和未到期余额均为10,000万元[92] - 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349,926,054.81元,较2023年1月1日的393,410,342.98元有所减少[165]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1,115,773,632.23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168,899,166.62元有所减少[165]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544,543,917.76元,较2023年1月1日的277,498,362.84元大幅增加[16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2,208,239,042.48元,较2023年1月1日的2,040,828,824.91元有所增加[16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25.62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23.99亿元增长6.78%[166][16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4.85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3.70亿元增长30.83%[166][16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0.77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20.28亿元增长2.38%[166][167]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资产总计23.88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22.18亿元增长7.65%[170] - 2023年上半年存货从2.52亿元增长至5.01亿元,增幅98.59%[170] - 2023年上半年短期借款从3804.92万元增长至1.15亿元,增幅202.66%[166][170] - 2023年上半年合同负债从8066.91万元增长至1.28亿元,增幅59.45%[166] - 2023年6月30日长期股权投资为5630.37万元,较2023年1月1日的5738.80万元下降1.89%[166] - 2023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为4675.30万元,较2023年1月1日的4991.28万元下降6.33%[166] - 2023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1036.12万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838.13万元下降43.63%[166]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3788082808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2052458526亿元增长7.87%[173]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510.010871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915.372418万元下降44.28%[174]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3.501322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833.010216万元增长12.06%[175]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0156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0.0139元增长12.23%[175] - 2023年上半年流动负债合计4.5448466341亿元,较2022年的3.3349439510亿元增长36.27%[171] - 2023年上半年负债合计4.5753362414亿元,较2022年的3.3753183480亿元增长35.55%[171] - 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19.3116347897亿元,较2022年的18.8133758353亿元增长2.65%[171]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成本1.5397872830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1390385987亿元增长35.18%[174]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3863.980828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4651.781567万元下降16.93%[174]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营业收入1.9008497369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6997228385亿元增长11.83%[177]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6587589.03元,2022年上半年为5660406.62元[178]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4108351.44元,2022年上半年为7840442.87元[17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91910237.53元,流出小计541932466.54元,净额为 - 150022229.01元[18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62675.00元,流出小计2718860.34元,净额为 - 2556185.34元[180][181]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7750203.85元,流出小计10924647.01元,净额为106825556.84元[181]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45647157.54元,期末余额为334628020.60元[181]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3050649.73元[182]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0元,流出小计1433585.56元[182] - 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1919079.30元,2022年上半年为1353075.14元[178]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收益为5559583.12元,2022年上半年为4184222.35元[178]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433585.56元,去年同期为8579935.91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433585.56元,去年同期为 - 5827801.15元[183]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07750203.85元,去年同期为36000000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0924647.01元,去年同期为138225811.08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825556.84元,去年同期为 - 102225811.08元[183] - 2023年上半年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07868.02元,去年同期为 - 790027.87元[183]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27550810.43元,去年同期为 - 129975748.09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92081495元,去年同期为266351344.2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64530684.57元,去年同期为136375596.11元[183] - 2023年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028806元[185] - 2023年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48294元,其中综合收益总额相关变动为12576元,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相关变动为35717元[186] - 2023年上半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0777100元[187] - 2022年上半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262719元[188]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229326.67元[189] - 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金额为11997.10元[189] - 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较年初变动金额为823614元[189] - 2023年上半年初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81,337,583.53元[192]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金额为49,825,895.44元[192]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4,108,351.44元[193] -
恒华科技(300365) - 2023年6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6-16 17:18
调研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有民生证券、海通证券等51家机构投资者 [2] - 时间为2023年6月13 - 15日,地点在腾讯会议及进门财经平台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技术专家、证券事务代表等 [2] 公司业务布局 AI布局 - 用于垂直业务领域AI模型研发的技术平台,完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引擎(AI - Engine)平台,为AI应用开发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3] - 面向具体业务场景的专有模型,如公共建筑能耗预测分析模型等 [3] - 低代码快速开发平台365Ego应用快速开发平台,通过华为云鲲鹏云服务兼容性测试认证 [3] - AI + BIM的多场景应用,服务于智能设计与建造等多场景 [3] 电力智能巡检应用 - 基于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通过计算机视觉和AI平台,完成电力智能运维网络有效覆盖 [3] 低代码平台介绍 - 365Ego应用快速开发平台是企业级快速开发平台,提供SaaS多租户服务模式 [3][4] - 支持多种部署模式和多角色应用场景,覆盖多种数字化管理要素 [4] 虚拟电厂业务应用场景 - 面向园区、工业企业等用户侧群体,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4] - 以园区为例,通过先进手段统一管理能源资源,提供电力交易等服务 [4] 信创进展 - 是BIM国产软件领跑者,拥有自主可控BIM核心技术和多个核心技术平台 [4][5] - 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电网三维设计系列软件产品获数百家设计资质单位采购 [4][5] 居家养老AI服务应用场景 - 健康养老平台为社区居家养老人群提供多种服务 [5] - 针对空巢老人,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分析给出预防性调理或医疗建议 [5] 公司发展规划与市场空间 未来发展规划 - 巩固提升BIM平台软件业务,拓展新能源等领域 [5] - 培养新的增长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效率 [5] 电网BIM市场空间 - 公司BIM相关产品及服务覆盖工程全生命周期,电网设计、施工与运维信息化市场预计超百亿 [6]
恒华科技(300365)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6 00:00
营业收入及利润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1.08亿元,同比增长46.40%[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5.5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7.43%[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7.91%[4] - 公司现金流量净额由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16][17] 资产及股东情况 - 公司预付款项增加,存货增加,短期借款增加,库存股减少[7][8][9][10]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3,003股,前十名股东中有质押股份[18]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营业收入增加主要系项目进展顺利,取得验收项目增多[12] - 公司销售费用减少主要系销售策略优化,强化业务人员的绩效考核[14] - 公司投资收益减少主要系相关参股公司亏损变动[15] 资产情况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流动资产合计达到2,134,552,974.18元,较年初增长约4.6%[2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非流动资产合计为360,361,227.56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0.4%[2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资产总计达到2,494,914,201.74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0%[23] 财务活动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6.25亿元,较上期增长14.4%[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1.43亿元,较上期增长20.6%[2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0.16亿元,较上期减少94.1%[2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9.98亿元,较上期增长177.1%[2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87亿元,较上期减少97.3%[28]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57.03万元[2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5.61亿元[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24亿元[28]
恒华科技(300365) - 2023年4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4-14 18:21
分组1: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2023年4月13日,地点在进门财经线上平台 [2] - 参与单位包括民生证券、中信保诚基金等众多机构,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陈显龙、技术总监李鑫等 [2] 分组2:AI+BIM加快能源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 国家能源局强调推动能源消费侧转型,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建设智能配电网,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3] - 公司是BIM国产软件领跑者,拥有自主可控BIM核心技术,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产品研发底层技术支撑 [3] - 公司在BIM应用领域有海量模型数据积累,研发了高效率模型生成与显示算法,数字化移交技术可将BIM模型应用于运维阶段 [3] - 公司重点培养能源大数据分析与增值服务、节能优化服务等新增长点,布局用人工智能取代部分人工或提升效率,拓展IDC算力与虚拟电厂新业务空间 [3][4] 分组3:问答环节 AI在电力行业应用场景 - 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系统,开发智能电力能源系统迫切,人工智能可提供支撑,结合多种技术使电力系统智能交互、安全可控 [4] - 主要应用场景有光伏超短期功率预测、人工智能审图平台等 [4] AI和BIM结合困难及算力需求 - BIM模型应用涉及大量专业数据等,形成AI训练样本需投入巨大才智资源,通过互联网进行高效数据传输与全面表达是难点 [4][5] - 公司产品现有云计算中心可满足现阶段算力要求和应用 [5] 公司整体AI领域技术储备 - 布局用于垂直业务领域AI模型研发的技术平台,完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引擎(AI - Engine)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5] - 研发面向具体业务场景的专有模型,如公共建筑能耗预测分析模型等 [5] 公司在配网领域技术积累 - 深耕电力行业二十余年,能为配网建设提供三维设计产品及相关技术服务,自主研发的配网设计软件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实现配网智能设计造价一体化 [5] - 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牵头编制多项标准,持续研发配网相关三维设计产品 [5] 公司一季度经营及新签订单情况 - 截至目前,已签合同订单超过9亿元,在手订单充足,2023年一季度预期较上年同期有较大改观 [6] 公司订单交付周期 - 软件销售业务周期一般1 - 2个月,软件服务项目交付周期3 - 12个月,技术服务周期不超过6个月,验收周期基本在2年以内 [6]
恒华科技(300365) - 2023年4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4-12 19:28
业务布局 - 公司在山东、广东、宁夏、安徽等地承接大量储能项目咨询与设计工作,负责新华水电莎车县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配套储能项目全阶段设计服务,未来将持续发力储能领域,提供数字孪生解决方案及数智化运维服务 [2] - 公司面向各类能源供应商等提供能源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助力企业节能降耗,未来将加大新能源领域产品研发力度 [3] - 公司可提供分布式能源相关应用服务,拥有相关监测产品,下一阶段将加大分布式资源动态聚合算法等方面研发投入 [4] - 公司承接中珑云、中翰云大数据中心相关项目,将开拓数据中心市场,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推动建立绿色数据中心 [11] 技术能力 - 公司依托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自研BIM核心技术平台,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支撑与服务 [3] - 公司是BIM国产软件领跑者,拥有自主可控BIM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平台及软件在电力行业应用广泛,输电三维设计领域市场占有率超50% [4] - 公司相关产品和服务满足“信创 + ”能源需要,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产品研发中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底层技术支撑,应用涉及机器视觉、NLP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还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平台等研发工作 [5] -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物联网平台,覆盖多行业领域,适配国产化芯片等,符合华为鲲鹏技术标准 [10] - 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引擎AI - Engine v1.0,可为项目AI应用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降低研发和部署难度 [8][9][10] 订单与业绩 - 截至目前公司已签合同订单超过9亿元,在手订单充裕,2023年一季度预期较上年同期有较大改观 [9][10][12] 合作与战略 - 公司与中交集团在交通BIM及基建管理信息化领域有多年业务合作基础 [6] - 公司不排除未来适度引进战略投资者助力做大做强,后续如有安排将及时披露 [6] - 公司围绕“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战略定位,从提升电力BIM设计软件市场份额、深化拓展电力行业应用、拓展BIM软件应用行业三个维度拓展业务 [11] 投资者建议与回应 - 投资者建议加大与机构调研者沟通力度、组织机构联合调研、引入国资作为战投、股东不低位减持、出台回购或员工持股计划、预告一季报等,公司对建议表示感谢,并将根据规定履行信披义务 [3][4][6][7][11][12][13]
恒华科技(300365) - 2023年3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3-31 14:22
分组1:2022年度经营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6.07亿元,同比下降30.36%,软件服务、技术服务、软件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74.65%、14.92%、8.14%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33.51万元,同比增长106.17% [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5%以上 [3] 分组2:2023年度规划 - 抓住数字经济、双碳、信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创新等市场机遇,巩固提升BIM平台软件业务,拓展电力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 [3] - 重点培养基于人工智能的能源大数据分析与增值服务、非电网客户的节能优化服务等新的增长点 [3] 分组3:AI整体布局 - 2016年开始布局电力大数据治理分析,拓展到非电网客户数据增值服务领域,形成专业化团队和完善体系 [4] - 本年度实现人工智能平台升级,推出智能流媒体平台,研究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与低代码技术平台结合的技术路线 [4] - 推进AI+BIM的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包括服务智能设计与建造、无人机服务勘测监测巡检、能源大数据分析与增值服务 [4] 分组4:交通、水利业务增长原因 - 行业信息安全要求高,国产软件能贴近客户需求,满足专业性要求,“十四五”期间国产替代带来机遇 [5] - 公司基于自主BIM底层平台核心技术和电力行业经验,加大水利、交通领域拓展力度 [5] 分组5:电力BIM情况 - 主要应用于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公司BIM产品在各阶段均有应用,在电力三维设计领域领先 [5] - 输电三维设计产品市占率超过50%,变电、配电设计领域公司产品份额较低但有成长空间 [5] - 施工环节市场占有率约5 - 10%,运维环节数字化监测与运检产品有良好市场前景 [5] 分组6:订单与经营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签订合同尚未履行或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对应收入约9.31亿元,当前在手订单充足 [5] - 2023年一季度预期较上年同期有较大改观 [6] 分组7:应收账款结构 - 应收账款账期主要在2年以内,3年及以上仅占15%左右,主要客户是电网及电力能源相关企业,信誉良好 [6] 分组8:2023年人员规划 - 持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大高端领军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关键技术人才引进 [6] - 公司总人数预计变化不大,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设计等相关人员会有所增加 [6]
恒华科技(30036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3-30 00:00
公司概况 - 公司股票简称为恒华科技,股票代码为300365[10] - 公司是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服务商,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7] - 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面向电力、交通、水利等行业,电力是碳减排主战场[17] - 公司在电力行业取得了相对领先的市场地位,三维线路设计软件市场占有率超过50%[26] - 公司具备输变电设计、新能源设计、互联网地图及地理信息工程测绘等多项资质,技术涵盖BIM、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26]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营业务为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21] -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BIM平台及软件研发、销售,涵盖自主可控的底层BIM平台、GIS平台、物联网平台及应用快速开发平台等[22] - 公司在电力行业建设工程造价业务方面研发了输电设计造价一体化软件、概预算造价软件、造价分析软件、造价评审软件等产品[22]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BIM平台软件、基于BIM的行业数字孪生应用、能源大数据分析与增值服务、基于BIM平台的智能化设计咨询[25] - 公司全力推进研发创新工作,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共9136.60万元,保证BIM核心技术研发,加快产品迭代升级[28] 财务状况 - 公司2022年度净利润为-21,933.99万元,主要原因包括项目执行受阻、战略转型进展缓慢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等[3]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607,352,285.89元,较上年下降30.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9,339,880.53元,较上年下降478.68%[12] - 公司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2,399,787,393.09元,较上年末下降17.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931,318,530.90元,较上年末下降10.84%[12] - 公司2022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560.63%,为-2.26亿元[31]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06.17%,为2.33亿元[31] 技术创新 - 公司以自主BIM平台研发为引领,持续进行创新成果转化,为各产品线赋能,已积累了多方面的核心技术[27] - 公司已完成基于人工智能的充电桩识别及分析技术研究项目,已结项[41] - 公司已完成建筑节能减排及碳中和大数据分析平台项目,已结项[42] - 公司已完成碳中和监测服务平台项目,已结项[43] - 公司已完成数据中台项目,已结项[44] 市场前景 - 公司未来发展展望包括国家加快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公司自主可控BIM平台和软件将迎来发展机遇[83] - 公司产品所处行业涉及电力、交通、水利等基础行业信息数据处理,自主可控发展为公司重要战略[84] -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2万亿增至45.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6%[85] - 到2025年,国内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有望达到32.67万亿元,数字产业化增加值为15.52万亿元,产业数字化增加值为17.15万亿元,对应“十四五”时期国内数字经济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1.3%[85]
恒华科技(300365) - 2023年1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1-31 19:34
公司业绩与展望 - 2022年受宏观经济等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 -2.80 亿元至 -1.80 亿元 [2][3] -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将加大“大、物、云、移、智、链”等技术在能源数字化中应用创新的研发投入,提升价值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 [3] 订单与经营情况 - 截至目前已签合同订单超过 9 亿元,2023 年一季度预期较上年同期有较大改观,预计实现盈利 [3] 业务进展 数据中心业务 - 承接涿州中珑云、中翰云大数据中心相关项目,提供电力配套和数字化运营解决方案,可研设计阶段已完成 [3] 储能业务 - 在全国多地承接大量储能项目咨询与设计工作,负责新华水电莎车县 20 万千瓦(80 万千瓦时)配套储能项目全阶段设计服务 [3][4] 应收账款情况 - 此次计提应收账款减值 1.5 亿元,主要为 3 年以上账龄部分,4 年以上全额计提,3 - 4 年(含 4 年)按 50% 计提,计提后长期应收账款大幅减少 [4] 人员情况 - 2022 年公司总人数变化不大,新能源及主网相关人员有所增加 [4] 利润下降原因 - 新冠疫情致部分项目线下执行受阻,交付进度及验收延迟,确认收入下降约 30%,人力、外委等项目交付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 [4] “信创 + ”能源布局与市场机会 电网侧信创 - 为电网建设全生命周期提供信息化软件产品及技术服务,在电网三维设计领域领先,相关软件做正向设计,BIM 应用将实现全过程覆盖 [4][5] - 施工环节形成基建现场智慧管控平台等产品,参与特高压智慧工地信息化建设;运维环节拥有智慧运维平台 [4][5] - 电网工程领域 BIM 应用国产化加速,公司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自主研发基于 BIM 的三维设计系列软件 [5] - 2023 年国家电网投资将超 5200 亿元,电网建设围绕“大电网 + 分布式智能电网”发展,投资向特高压、智能化与数字化倾斜,公司相关 BIM 产品和服务迎来机遇 [5] 新能源数字化信创 - 基于自主可控 BIM 底层平台,在新能源设计、建造、运维一体化等方面有技术储备优势,积极拓展市场 [5] - 2023 年风电装机规模达 4.3 亿千瓦(430GW)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 4.9 亿千瓦(490GW)左右,两者累计装机达 9.2 亿千瓦(920GW),新增装机 1.6 亿千瓦(160GW),同比增长超 33%,新能源智慧运维需求迫切,市场空间广阔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