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仪器(300417)
![icon](https://files.reportify.cn/fe-static/_next/static/media/search.b3fd6117.png?imageMogr2/quality/75/thumbnail/64x/format/webp)
搜索文档
南华仪器(300417) - 2018年3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22
募投项目与产品销售 - 2015年4月募投项目实施地点变更,设计方案重新调整,项目推迟到4月前完成竣工验收 [2][3] - 红外烟气检测产品因环保认证时间长,认证流程进行中,未投放市场 [3] 市场竞争与业务布局 - 目前与安车、华燕、成保仍有业务来往,但量不大 [3] - 不考虑介入驾驶人培训考试系统,未来有机会不排除涉入行业联网监管平台 [3] - 安车和华燕从事安全系统产品销售时间长,公司是系统产品后来者,涉及相关系统历史短,客户基础稍弱 [3][4] 业务市场与增长 - 传统机动车排放及安全检测业务市场未到天花板,但增速下降,每年约3000万新车增量,检测站数量仍可能增加 [4] - 检测站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约4 - 5年,与国家标准变更有关 [4] 政策标准 - 今年有环保标准待更新,未颁布,产品受政策影响大 [4][5] 公司计划与投资 - 不排除未来直接投资监测站并开展检测服务 [5] - 关注与行业或业务相关的优质资产或标的,有收购计划 [5] - 受让新三板企业中绿环保1.818%股权,目前以财务投资为主,不排除深入合作 [5] 财务状况与利润 - 公司总体毛利率因产品结构变化、成本上涨、价格不变而逐年下降 [6] - 资产负债率约9%,偿债能力强,财务杠杆低,有合适项目可投资以提高资金收益率 [5][6] - 未来利润增长点在于烟气检测和环境污染源检测业务 [6] 公司人员与账期 - 截至去年底员工约350人 [6] - 采购账期一般1 - 2个月,销售账期产品安装验收后收90%,10%质保金账期一年 [6] 销售与售后 - 销售费用中售后服务费包括保修期内配件、特约维修站服务费等 [6] - 设备超保修期后维修费包括配件费、人工费和差旅费 [6][7] 研发投入 - 近3年研发人员占总人员比例约40%,研发费用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约7%,基本达到预期收益 [7] 客户采购与订单 - 客户采购周期性不明显,第一季度因春节一般较低 [7] - 年报按交易所要求披露在手重大合同和订单情况 [7] 设备运费与股东锁定 - 设备运费一般由客户承担,有时含在合同中 [8] - 公司实际控制人自愿锁定4年,给投资者信心,希望企业规范长期发展 [8]
南华仪器(300417) - 南华仪器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7:42
行业发展趋势 - 机动车检测市场稳步扩大,行业有发展前景,但市场容量小,未来可能整合,行业集中度将提高,小企业或因技术等原因退出市场 [4] - 燃油车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发展,新能源车虽发展快但市场占有率不大,无法短期取代燃油车,且新能源车也需检测,检测行业不会退出市场 [4] 行业增长点 - 机动车检测行业增长点为汽车保有量增长和技术进步 [5] 公司经营情况 - 经营主要困难是行业市场化不够充分,2019年业绩增长因汽车排放新国标带来需求,目前大部分检测站已更换完毕,检测设备更新换代集中需求有时间间隔,需公司有研发和生产实力应对 [5] - 建立覆盖全国销售网络,有少量产品出口,主要销售模式为直销,客户为机动车检测站,系统类产品采用分期付款,少量坏账可忽略不计,销售价格是综合实力市场竞争结果 [6] 检测政策与制度 - 机动车检测分新车出厂检验和在用车检测,非营运车辆购车前六年免检,六年后每年一检,车龄超15年后每半年一检,我国汽车平均车龄增长带动检测需求,政府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检测站促进市场规模增长 [6] 公司发展战略 - 逐步实施战略转型,利用技术储备向环境监测检测领域发展,产品已在2019年初投放市场并实现营收,将加强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 [7] 公司对比与市值管理 - 与华测检测业务方向不同,华测检测提供检测服务,公司是检测设备及系统供应商 [7] - 把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提高作为市值管理核心,不排除通过并购等外延式扩张发展,结合战略规划综合考虑相关计划 [7][8]
南华仪器(300417) - 南华仪器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7:08
环保新国标时间节点 - 2019年5月1日实施GB18285 - 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2020年5月1日起,所有机动车检测站原采用电化学原理测量氮氧化物(NOx)的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必须更换,新建检测站须配备使用红外法(IR)、紫外法(UV)或化学发光法CLD的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1][3] - 2019年5月1日实施GB3847 - 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11月1日检测机构开始合格判断 [3] 车检单位设备改造情况 - 不排除车检单位提前到2019年11月1日前进行设备改造,时间与各地方环保部门落实标准情况有关 [3] 公司产品相关情况 - 排放类产品主要竞争对手是浙江一家企业,公司技术路线与其他同行不同,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 系统集成类产品分期付款(订货、安装、完工、质保金),不同客户有差异;仪器类产品全款发货,目前交货周期长 [3] - 公司系统产品在行业价格比较稳定 [4] 行业政策及影响 - 国家从去年开始允许检测机构业主进行三检合一,目前无强制要求执行,会带来新增设备增长 [4] - 行业竞争不激烈,下游检测站较赚钱,所以行业毛利率保持较好 [4] 环检相关情况 - 环检改造成本包括设备费用、软件费用、升级费用 [4] - 新国标环检产品使公司上了新台阶,是增量检测站必配设备,对公司集成系统有明显增加,使公司处于有利位置 [4] 股权激励目标 - 以2016 - 201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平均净利润为基数,2019 - 2021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长分别不低于15%,25%,35% [4][5] 下游检测站投资情况 - 公司暂时不考虑投资检测站 [5]
南华仪器(300417) - 南华仪器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7:06
业绩与销售情况 - 主营产品销售2.1亿元,增长百分之二百多 [1] - 上半年销售收入2.1亿元,预收货款1.2亿元 [3] 市场格局与空间 - 尾气检测设备主要竞争对手为浙大鸣泉,市场空间无官方数据 [2] - 机动车检测设备业务市场规模无官方数据 [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0年以后行业持续增长,现行国家政策有利,未来检测站社会化、收费市场化、六年免检政策到期释放需求、检测标准提升促进设备升级换代、三检合一 [2] 产能与生产情况 - 产能已充分利用,正努力提升生产效率 [2] - 下半年产品逐渐成熟,产能可充分释放,产值可进一步提升 [3] 竞争对手与零部件 - 汽车排放检测类产品主要竞争对手是浙大鸣泉,关键零部件自主生产 [2] 公司开拓领域 - 未来会在环境监测仪器与系统领域进行开拓 [2] 订单与周期 - 目前产品订货周期较长 [2] 公司竞争优势 - 掌握产品核心技术,持有的专利比竞争对手多 [2] 检测标准相关 - 新检测标准下所有现有检测站需更新换代,新建检测站需配置 [3] - 红外检测法响应时间快、寿命长,优于电化学法,可满足新标准需求 [4] 员工情况 - 今年已增加100多人 [3] 设备价格情况 - 设备与系统的价格与配置、销售区域有关 [3] 市场存量情况 - 只了解自身市场情况,不了解竞争对手市场占有情况 [3]
南华仪器(300417) - 南华仪器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5:0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300417,证券简称为南华仪器 [1] - 参与调研单位为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人员有关启亮、徐昊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为 2020 年 9 月 17 日 10:30-11:30,地点在南华仪器一楼会议室,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证券事务代表彭丽杉 [2][3]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杨耀光、杨伟光,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梁伟明等多人 [7][8] 业务相关 下游客户与收入占比 - 下游客户包括机动车检测站、发动机厂等,机动车检测站使用的安全及排放检测设备及系统贡献收入占 90% 以上 [3][4] - 主营业务收入按环境监测设备及系统、机动车检测设备及系统统计,未对服务类、设备类详细核算金额 [6] 核心竞争力 - 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壁垒和价格优势,掌握所有产品主要核心技术,关键部件自主生产,有成本优势且能提供更好售后技术支持和服务 [4] 订单与生产 - 业务订单情况良好,按计划排产交货,发货时长 0-60 天不等,到货即可安装,生产周期视投产批量而定 [4] 核心零部件自制率 - 核心零部件自制比率位居行业前列,关键部件自主生产,会加强研发提升自制率,产品价格受市场需求影响,按不同市场区域执行销售策略 [5] 竞争对手 - 机动车检测设备和系统竞争对手以国内企业为主,国内产品质优价廉;整车制造商新车出厂检测用国外产品,价格几百万至几千万不等 [5] 尾气检测业务 - 2020 年上半年机动车检测设备及系统营业收入 12,848.76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38.70%,受疫情和检测设备集中性需求减少影响;未来销售源于新站建设、产品更新换代和新国标推行 [6] 产品检测 - 对所有产品全检,合格后出厂 [6] 在建工程 -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在建工程余额为 0,南华数据中心系统竣工验收转入无形资产 [7] 新业务拓展 - 根据市场需求开发高、中、低档环境监测仪器及系统设备,按各省市环保部门政策推广计划拓展市场,正按计划推进 [7] 收入确认与预付比例 - 不需安装产品发出客户签收后确认收入,无质保金;需安装系统产品按合同完成安装取得安装完工证明或验收证明时确认收入。不需安装产品先收款后发货,系统产品预付比例 50%-60%,收到证明时 100% 确认收入,有 5%-10% 质保金 [8] 新国标需求 - 从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时获悉,2018 年 11 月新国标出台后订单逐渐增加 [9]
南华仪器(300417) - 南华仪器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3 18:52
产品销售情况 - 环保新国标产品销售量归在机动车检测设备及系统类别,未单独统计平均价格 [2][3] - 环保新国标设备销售给系统集成商和直接给检测站的比例无统计数据 [3] - 在线式总碳氢化合物气体分析仪为新产品,无具体销售指标和计划 [4] 市场与竞争情况 - 环保新国标产品竞争对手主要是浙大鸣泉,无官方市场规模和份额数据 [3] - 烟气排放检测系统主要竞争对手有先河、聚光、雪迪龙,无官方数据 [4] 产能与储备情况 - 公司现有产能充分利用,正努力提升生产效率,核心零部件储备正常,满足市场需要 [3] 产品销售持续性与业绩预测 - 环保新国标产品销售源于原有检测站更换或新增、新建检测站按标准配置,但未提及销售持续时间 [3] - 今明两年公司业绩无法预测 [3] 产品状态 - 公司遥感产品处于样机测试阶段,检测效果受外界条件影响,可向用户了解 [4] 公司定位与发展方向 - 公司继续以机动车检测设备与系统产品为主要业务,大力发展环境监测设备与系统产品,使其成为新业务增长点 [4]
南华仪器(300417) - 南华仪器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3 18:2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广发证券孙柏阳、睿远基金李一鸣等 [2] - 时间为2019年9月25日15:00 - 16:30,地点在南华仪器公司一楼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伍颂颖 [2] 市场需求与标准升级 - 本轮检测设备更新换代持续到2020年5月,未来市场需求源于检测站社会化、收费市场化、六年免检政策后需求释放、检测标准提升和三检合一 [2][3] - 国家每两年有在用车检测升级,本次环检升级力度大,无法预测下次较大力度升级时间,出台前会公告征求意见稿 [3] 技术路线与设备升级 - 升级前用电化学原理测氮氧化物,升级后用红外法、紫外法或化学发光法,红外检测法在响应时间和寿命上优于电化学法,可满足新标准需求,可查阅GB18285 - 2018、GB3847 - 2018了解升级和标准制定原因 [3] - 三检合一指安检站、综检站、环检站在一个检测机构完成三项检测业务,非强制性,各机构可按需升级,价值体量难预测 [3] 产品价格与毛利率 - 目前产品价格稳定,不同产品在不同区域价格可能不同 [4] - 行业毛利率高因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产品制造成本低,是否调整视市场竞争情况而定 [4] 核心零部件与订单执行 - 核心部件是自主的气体光学平台和不透光度计检测平台,替代国外产品情况不便透露,国外产品因价高在国内少见,市场份额无法判断 [4] - 仪器类订单时间长,按订货数量协商交货期,全款发货;系统类按合同执行交货期,分期付款,不同客户有差异 [4] 业务布局与发展 - 目前不考虑切入新车下线检测设备业务 [5] - 新能源车需做安全检测,检测设备增加电性能检测,视国家政策要求 [5] - 环境检测设备是原有技术延伸,市场有聚光、雪迪龙等上市公司,环保市场规模大 [5] - 环境检测设备下游客户包括有污染排放的中小企业,如发电厂、陶瓷厂等,目前与华测检测无合作 [5] - 机动车遥感检测项目在进行中,未量产 [5] 股权激励业绩增长 - 公司定15%、25%、35%的净利润增长比率基于未来几年预测,以2016 - 2018年三年平均数为基数较合理 [6]
南华仪器(300417) - 南华仪器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3 14:58
公司基本情况与业绩 - 公司上市超五年,总体呈向上增长态势,紧跟国家政策发展 [1] - 2019 年抓住“新国标”政策红利,业绩明显增幅;2020 年受疫情冲击和国标升级政策红利释放完毕影响,净利润下滑,但剔除 2019 年新国标排放仪收益,2020 年其他产品销售同比 2019 年有所增长 [1] - 环境监测产品 2019 年初步投放市场并实现营收,2020 年加强研发、完善配套、拓展销售渠道,按经营计划有序推进 [1] 政策影响与业务重点 - 国家强调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公司现有 CEMS 产品可用于气体监测,是成熟产品可批量拓展,公司积极研究相关技术应用于碳排放领域,作为今后工作重点 [2] 问答环节要点 行业业态与发展 - 碳排放监测业态主要看政府政策导向,公司会推动相关标准制定,配合政策开展工作 [2] - 未来 3 至 5 年,机动车检测市场因汽车保有量增长、环保重视和监管趋严而稳步扩大,行业有发展前景 [2] 产品技术与储备 - 公司在研发硬件技术方面有优势,下一步加强软件技术储备,如碳排放监测/交易系统技术 [2] 并购与业务发展 - 公司密切关注国内并购重组机会,储备筛选优质标的,适时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业务发展 [3] 业务结构变化 - 公司从单一机动车检测产品向环境监测领域转型,环境监测产品包括烟气在线(CMEs)和挥发性有机物 (VOCs) 监测系列;VOC 监测市场因国家监管政策完善将更广泛,碳排放监测和治理需求将更迫切,公司业务结构将不断优化 [3] 提前布局原因 - 公司对 CO2、CO 等气体检测有多年技术积累,CEMS 产品可进行碳排放计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