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华仪器(300417)
icon
搜索文档
南华仪器(300417) - 2016年6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7:52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机动车环保和安全检测,初期以仪器类产品销售为主,现以检测线及系统销售为主,具体业务状况可参阅2015年年报 [1] 红外烟气检测业务 - 红外烟气分析系统针对固定污染源排放物污染程度及烟气温度、压力、环境温度等进行连续自动监测 [3] - 因与汽车环保检测技术有共通性,利用已有技术延伸到固定污染源检测,利于开拓新市场 [3] - 盈利模式为红外烟气产品及系统销售,客户有直接用户、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等 [3] - 优势在于掌握气体分析核心技术,可实现关键部件自主供给和研发,降低成本 [3] - 现有尾气分析仪设备核心技术与国外厂家处于同一水平线 [3] - 现阶段办理系统认证,满足要求希望今年实现生产,取得认证后进行客户拓展 [3][4] 原有业务情况 - 近两年原有业务运营正常 [4] - 与原有系统集成商相比,具备全套设备生产能力,产品工艺性好、品牌口碑好、售后服务完善、上市公司形象好 [4] - 售后服务人员收入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与服务工作量和质量挂钩 [4] - 全国业务拓展与省份经济发达程度和区域业务员拓展能力有关,今年具体情况未统计 [4] - 暂无官方统计市场占有率数据,已成为国内机动车排放物检测仪器、工况法系统、机动车安全检测仪器(前照灯检测仪)三大系列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 [4] 新能源车业务布局 - 为新能源车生产企业提供车辆出厂检验设备,包括安全和电气安全性能检测设备,与相关厂家合作并关注市场发展,产品占比归入安全检测系统产品统计,未单独核算,未来布局依新能源车发展和推广速度而定,关注检测方法 [5] - 与比亚迪等新能源车厂家合作,满足双方需求,销往新能源车厂设备毛利率未单独统计,归入汽车安全检测设备和系统,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真正需求在于日后使用数量,技术储备没问题 [5] - 与各汽车制造厂保持合作,有能力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对检测设备的需求,有扩展新客户的可能 [6] 政策与合作相关 - 2014年5月16日,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意见,提出加快检验机构建设,未来新建车辆检验站审批流程将继续简化 [5] 公司规划与财务情况 - 暂时没有融资需求 [6] - 目前没有外延并购对象,会继续关注环保行业 [6] - 除个别股东质押已公告外,目前未收到股东质押通知 [6] 团队情况 - 目前团队人员较稳定,公司发展依赖团队合作,股改时已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进行股权激励,目前没有新的员工持股计划 [6]
南华仪器(300417) - 2016年6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7:4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300417,证券简称南华仪器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2016年6月1日下午1:45 - 3:30,地点在南华仪器公司一楼会议室,参与单位为申万宏源研究,接待人员为伍颂颖、周柳珠、杨嘉骏 [1] 客户与盈利模式 - 主要客户包括各级机动车综合(安全)性能检测机构、环保监测部门、各类汽车维修业、汽车制造厂(3S、4S店)、科研院校以及军队机动车维修/检测部门 [1] - 盈利主要来自主营业务,即机动车排放物检测仪器及系统、机动车安全检测仪器及系统,2015年推出加载式制动检验台、车辆外廓检测仪、整车轮重仪三项新产品推动系统类产品销售 [3] 业务拆分与订单情况 - 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98.01万元,机动车排放物检测系统占比47%,机动车安全检测系统占比22%,机动车排放物检测仪器及前照灯检测仪器分别占比10% [3] - 截止2015年末,已签订未执行的合同共6,016.44万元,其中重大合同46个,共5,086.91万元 [3] 公司规划与经营性质 - 目前利用募集资金进行募投项目建设,暂时不考虑融资 [3] - 未来检测站投资主体更多来自社会资本,目前检测机构经营性质是民营 [3] - 暂无开设检测站计划 [4] 产品相关情况 - 产品更新周期通常因国家标准每3 - 5年修订一次而可能更新换代 [4] - 生产周期为3至6个月,按订单合同要求交货 [4] - 机动车排放物检测仪器由公司自主研发,有技术壁垒,毛利率相对高些 [4] - 按不同产品类别披露了竞争对手,详情参阅招股说明书中第六节“业务与技术” [4] 行业影响与市场情况 - 已为一些电动汽车厂提供专属检测设备及系统,新能源车增加会使机动车安全检测设备及系统需求增加 [4] - 不掌握全国检测机构总数、公司产品所占比例及检测机构每年需求量的具体数量 [4][5] 营销与经营状况 - 未来营销增长点来自现有产品、机动车检测机构社会化趋势、行业标准更新、扩大产品线(募投项目固定污染源的检测设备和系统) [5] - 2011年至2015年,公司经营业绩稳步上升 [5] 其他相关情况 - 上市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规范化管理、吸引人才、提升品牌价值 [5] - 暂时不考虑进入二手车交易市场 [5] - 有信心用可靠产品开拓环保新市场 [5] - 2010年股改时对员工进行股权激励,实际控制人及部分高管股份还在限售期 [6] - 2015年度分配由董事会讨论决定 [6] - 今年目标是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暂时没有融资计划 [6]
南华仪器(300417) - 2016年7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7:44
公司概况 - 公司1996年成立,2015年在创业板上市,主营业务集中在机动车环保和安全检测仪器与系统,近年来产品产销平衡 [1] 业绩与政策影响 - 半年报数据未出,无法预测今年业绩是否下滑 [2] - 2014年机动车新车6年内免检政策使检测设备市场需求可能减少,但全国6年以上在用车保有量大,对公司整体影响不大;新建车辆检验站审批流程简化,社会化检验机构增加,对公司是利好 [2] 募投项目 - 三个募投项目(环保安全检测系统、红外烟气分析仪器及系统及企业研发中心)正在建设中,建设期计划1.5年;红外烟气分析仪器及系统正在申请认证,如满足要求希望今年实现生产 [3] 市场地位与竞争 - 行业无公开统计数据,公司是行业内第一家上市企业,是国内机动车排放物检测仪器、工况法系统、机动车安全检测仪器(前照灯检测仪)三大系列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3] - 按不同产品划分竞争对手,具体参考招股说明书 [2] 公司业务相关情况 - 公司无自己投资建设的检测站,检测站一套设备价格视需求设备配置而定 [3] - 公司有800和400热线提供电话咨询维修,在国内部分主要城市设办事处,配备客服工程师提供售后服务 [3] - 维修人员工资计入销售费用,设备超过保修期收取维修费 [4] - 公司根据新政策提前2 - 5年作技术储备 [4] - 公司在研发、核心技术、产品质量、成本、服务、客户资源与品牌等方面建立市场竞争优势 [4] - 产品因严格质量把关寿命较长,但国家政策或行业法规变化时检测设备需更新换代 [4] 财务与业务发展 - 未来精密电子元器件等价格上涨,公司成本升高,毛利和平均毛利率可能下降;销售费用等上升,期间费用会上升,两项指标难预测 [4] - 公司关注市场动态和标准更新,适时推出新产品和升级换代产品,应用领域集中在汽车与环保领域;与新能源车企业合作,未来新能源车发展布局依推广速度而定 [5] - 公司规划保持现有优势,丰富产品类型,提升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扩大市场份额和应用范围,暂无横向和纵向外延拓展计划 [5] 公司结构与生产流程 - 公司有三个全资子公司 [5] - 产品生产流程包括研发设计、零件发外加工、元件采购、生产组装、质量管理调试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等 [5]
南华仪器(300417) - 2016年6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7:40
分组1:财务与竞争情况 - 公司近三年产品平均毛利率下降是因精密电子元器件、专用机电产品及外协材料价格上涨致成本升高毛利减少;净利率下降是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及员工薪酬上升导致,上市后在行业获有利竞争优势 [2][3] - 佛山分析仪有限公司和浙大鸣泉科技是仪器类设备主要竞争对手,佛山企业产品销售范围广,浙江企业主要生产仪器类设备无系统产品,公司能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且售后服务更完善,不了解两家公司具体营收情况 [3] 分组2:收入构成 - 公司无直营收入与经销商收入占比及直营收入中主要客户类别收入占比的具体统计数据,营业收入按不同系列产品统计 [3] 分组3:产品采购与检测 - 非常规订购(如特殊订货)需配备的设备,公司会对外采购 [4] - 新能源车除安全性能检测外,新车出厂还需检测电气安全性能,公司未来对新能源车的发展布局依在用新能源车发展和推广速度而定,也在关注检测方法 [4] 分组4:客户结构 - 公司客户包括各级机动车综合(安全)性能检测机构、环保监测部门、各类汽车维修业、汽车制造厂 (3S、4S店)、科研院校以及军队机动车维修/检测部门,检测站客户为直接用户且占比较大 [4] 分组5:业务规划 - 固定污染源检测采用的技术是公司气体检测技术的延伸,目前正在办理认证 [5] - 未来3 - 5年公司以做好主营业务、持续增长为目标,保持技术优势,扩大在其他环保领域发展,如固定污染源监测,若找到合适对象不排除资本运作扩大规模 [5] - 公司上市两年无大资本动作,目前暂时无外延式发展具体规划 [5]
南华仪器(300417) - 2016年11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7:40
业务与客户 - 公司主营业务集中在机动环保和安全检测仪器及系统,截至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7亿 [2] - 下游客户包括各级机动车综合(安全)性能检测机构、环保监测部门、汽车维修业、汽车制造厂(3S、4S店)、科研院校以及军队机动车维修/检测部门,检测站客户为直接用户且占比较大 [2][3] 募投项目 - 募投项目建设地址在佛山市南海三山,2016年3月动工,预计建设期1.5年 [3] 环保领域 - 目前针对流动污染源检测,设备用于汽车检测领域;未来拓展红外烟气检测项目,延伸到固定污染源检测,利用技术共通性检测气体成分 [3] - 优势是掌握气体分析核心技术,可实现关键部件自主供给,降低成本 [3] 新能源汽车影响 - 新能源车除安全性能检测外,新车出厂需检测电气安全性能,公司未来布局依新能源车发展和推广速度而定,持续关注检测方法 [4] 专利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华贝软件获授权有效专利62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43项,外观专利10项;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0项 [4] 营业收入情况 - 第三季报显示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略微下降,受行业特点影响,客户年初招投标,3、4月签合同,年尾发货及确认收入 [4] - 已签订未执行或未完成执行的重大订单金额2080万元,数量分散的订单金额2506万元 [5] 毛利率情况 - 产品平均毛利率下降,因精密电子元器件、专用机电产品及外协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升高毛利减少 [5] 淘汰黄标车影响 - 淘汰黄标车使国内汽车检测需求量减少,对公司经营有不利影响,但全国在用车保有量较大,整体影响不大 [5] 新产品情况 - 应新国家标准GB21861 - 2014推出三款新产品:加载式制动检验台、车辆外廓检测仪及整车轮重仪,实现营业收入1176.26万元,是新的增长点 [5] 产品更新周期 - 产品与政策关联较大,一般更新周期为3至5年 [5]
南华仪器(300417) - 2016年11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6:42
募投项目情况 - 募投项目建设地址在佛山市南海三山,靠近广州火车南站,2016年3月动工,预计建设期1.5年,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末工程建设完成至首层 [1][3] 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 - 与华测检测、苏试试验在细分领域不同,华测检测提供检测服务出报告,苏试试验生产试验仪器不出数据,公司提供检测工具要出数据,扩展红外烟气募投项目 [3] - 制造业与提供第三方报告服务跨度大,公司目前未考虑提供检测服务 [3][4] 检测站相关情况 - 检测站投资少、收入固定、运营成本低,2014年开始走向社会化,公司不排除合适时机涉足,但目前精力在主营业务 [4] - 投资检测站需考虑土地租赁、设备采购、人员配置、厂房建设等,以及检测站地点、检测车辆数量、检测线配备等 [4] - 检测站针对私家车、运营车辆和特种车辆进行检测 [5] - 根据2014年5月16日相关意见,未来检测站投资主体更多为社会资本,目前经营性质是民营 [5] 业绩增长因素 - 业绩增长与现有产品、机动车检测机构社会化、行业标准更新、扩大产品线(如募投项目固定污染源检测设备和系统)有关 [5] 客户与竞争情况 - 公司在全国部分省会城市设办事处维护客户关系 [6] - 公司按不同产品类别披露主要竞争对手,国内产品在价格和服务上较国外产品有竞争优势,公司产品能满足检测机构要求 [6] 外延并购考虑 - 外延并购考虑业务领域相关性、适合的体量、对象经营和内控规范 [6] - 资产并购会考虑在原有运用技术和市场相关联领域扩大规模 [6]
南华仪器(300417) - 2016年11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09:20
业务与市场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机动车环保和安全检测仪器及系统产品,近期业务状况可参阅第三季度报告 [1] - 公司未统计下游客户占比、新旧检测站采购比例、直销占比和产品市场份额 [1][3][4] - 华北、华东、华南地区销售业绩较好 [4] - 检测站一般通过招标和直接采购方式采购产品 [5] - 公司产品面向全国市场,在部分省会城市设立办事处 [8] 产品相关情况 - 检测站根据车型配备不同检测线,公司不掌握检测站日检测车辆数,机动车各工位检测时间参考国家标准 [3] - 公司每年有新产品研发计划,国家标准 3 - 5 年修订一次可能带来产品更新换代需求 [3] - 公司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产品,提供整套检测线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 [5] - 红外烟气分析系统针对固定污染源排放物监测,未投放市场,暂不能预计毛利率,目标客户为环境监测和工业过程分析领域 [6][7] 政策与标准影响 - 6 年免检和黄标车淘汰对公司整体影响不大,新能源车检测标准进展受公司关注,新国标对公司是利好 [3][4] - GB21861 - 2014 和 GB18565 - 2016 标准分别于 2015 年 3 月和 2017 年 1 月 1 日实施,有利于公司业务发展和产品销售 [5] 公司经营数据 - 2016 年第三季度,三款机动车检测设备产品实现 1176 万元营业收入 [5] - 2015 年度公司平均毛利率为 46% [5] - 截止 2016 年 6 月 30 日,公司及子公司有 347 名员工,其中销售人员 35 人 [6] - 2016 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已签订未执行或未完成执行的重大订单金额 2080 万元,分散订单金额 2506 万元,交货需 3 至 6 个月 [8] - 公司四位实际控制人股权占比均为 15.32%,三人在公司任董事和高管 [8] 公司经营策略与规划 - 公司主营收入同比下降受行业特点和销售策略影响 [5] - 募投项目于 2016 年 3 月动工,预计建设期 1.5 年,原地址变更致用地建设推迟,截止第三季度末工程建至首层 [6] - 公司目前无建设检测站、外延并购和股权激励计划 [6][7] - 受让中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818%股权为对外投资,短期贡献不明显 [7] - 未来 2 - 3 年,公司以做好主营业务、扩大环保领域发展为目标,不排除资本运作扩大规模 [8] - 公司产能利用率较高,暂时不计划将成本转移到下游 [8] 行业相关情况 - 检测收费价格过去由各地物价部门核定,部分省份市区已开放由检测机构自行定价 [8] - 检测站营业收入与检测数量有关,具体利润情况未知 [7]
南华仪器(300417) - 2016年11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09:1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主要汽车检测设备生产商之一,竞争格局基本稳定 [3] - 公司有四位实际控制人,股权占比均为 15.32%,是一致行动人,三位在公司任董事和高管 [9] 行业与市场情况 - 公司属于细分行业,在整个行业占比无官方统计数据 [3] - 全国检测机构暂无具体官方统计数据,通常一万台汽车设置一个检测站 [4] - 检测收费价格过去由各地物价部门核定,部分省份市区已开放由检测机构自行定价 [5] - 目前更多是民营资本投资检测站建设 [5] 标准影响 - 现行国家标准 GB21861 - 2014 推行,公司三款机动车检测设备产品三季度营收 1176 万元;GB18565 - 2016 将于 2017 年 1 月 1 日实施,对公司是利好 [3] - 新国标检测要求严格,推动行业技术水平,增加公司产品需求 [4] - 新国标实施后,检测站采购新设备时间依各省推进时间而定 [4] 公司业务数据 - 机动车排放物检测系统及仪器营业收入 5795 万元,占总营业收入比例 49% [5] - 第三季报显示,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略微下降;机动车排放检测系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26.27%,检测仪器同比增长 10.25%;前照灯检测仪同比下降 [6][7] - 第三季报显示,公司已签订未执行或未完成执行重大订单 15 份,合计金额 2080 万元;数量分散订单 50 份,合计金额 2506 万元 [7] 公司经营相关 - 公司下游客户包括各级机动车综合(安全)性能检测机构、环保监测部门等,暂无下游客户占比具体统计数据 [6] - 公司近三年产品平均毛利率下降因精密电子元器件等价格上涨,与对手相比优势在于关键部件自主供给和研发 [6] -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降受行业特点和销售策略影响 [7] - 生产周期 3 至 6 个月,按订单合同要求交货;国家标准每 3 - 5 年修订一次可能引起产品更新 [8] - 烟气项目现阶段办理系统认证,希望下年实现生产,客户有直接用户、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等 [8] - 红外烟气检测针对固定污染源排放物及相关环境指标监测,有需求者为潜在客户 [8] - 公司暂时无建设检测站、再融资计划,希望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无法根据未出的今年数据预测下年经营情况 [5][7][8][9]
南华仪器(300417) - 南华仪器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5 10:31
业务情况 - 2019年主力产品NHAT - 610和NHA - 509产销两旺,机动车设备与系统合计收入5.9亿,因新国标实施,检测站需升级环检仪器,这两款是符合新标准的少数环检设备之一 [1][2] - 公司基于技术相通性,从单一机动车检测向环境综合检测服务商发展,2019年烟气排放检测系统和VOC在线检测系统完成监管认证,VOC在线检测系统投放市场取得近800万收入 [2][3] 业务模式 - 产品应用于工业领域污染源排放物检测,客户为产生挥发气体等企业,销售模式为直销及代理 [3] - 利用红外气体分析技术监测VOCs,成本较低,更易普及 [3] 售后服务 - 机动车检测仪器及系统需个性化定制,因此需提供个性化售后服务,定制化产品不便外包,与当地服务商合资不利于技术保护 [4] - 公司在全国设售后服务网点,有值班工程师和专门客服热线,售后服务在行业口碑良好,将以优质服务赢得市场和客户 [4][5] 费用情况 - 2019年销售费用5016.91万元,同比增加109.40%;管理费用4540.35万元,同比增加149.63%;研发费用5002.32万元,同比增加250.43% [5] - 研发费用从2018年的1500万到2019年的5000万,直接人工4100万,比上年增加约3000万 [5] - 2019年研发人员增加35名,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8.4%,2020年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5% [6] 公司治理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杨耀光及杨伟光,2020年2月16日签署《一致行动协议》,有效期一年 [6] 疫情影响 - 2020年1月疫情爆发,公司2月17日全面复工,因春节假期延期与交通管控,部分销售订单拓展受限,产品现场安装工作无法全面开展,第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小幅度下滑,目前各环节生产逐步恢复正常 [7] - 2020年2月1日公司向湖北省慈善会捐赠100万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7] 发展规划 - 公司目前主要精力是做好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但不排除通过并购等外延式扩张实现发展,会结合未来战略规划综合考虑相关计划 [7][8]
南华仪器(300417) - 南华仪器调研活动信息(2)
2022-12-04 19:34
公司未来增长点 - 汽车保有量增长带动检测设备需求,截至2019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8亿辆,其中汽车2.6亿辆,机动车驾驶人4.3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97亿人 [2][3] - 技术进步促使国家制定新标准,公司具备提高设备检测能力的研发实力,且向环境监测行业延伸,2019年环境监测设备及系统已投放市场并实现营收 [3][4] 研发与人员构成 - 截至2019年底,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已获授权专利78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外观设计专利1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8项 [4]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12人,占比38%,专业涵盖多领域,2020年研发工作集中于环境监测设备及系统,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5% [4] 车检设备市场 - 市场占有率较大企业包括南华仪器、安车检测、石家庄华燕等,技术门槛高,小企业可能因技术升级等原因退出市场 [5] - 公司掌握产品核心技术,有成本优势,能提供更好售后技术支持和服务 [5] 车检系统升级 - 车检系统国家标准一般3到5年更新一次,会带来软件升级、设备换新需求,如国六标准升级 [6] - 机动车检测系统使用寿命一般为5 - 8年,报废标准在制定中,出台后将加速老旧系统淘汰,带来重置和维护需求 [6][7] 车检设备价格与建站 - 检测站建站需求需个性化定制,投入金额无明确标准,要考虑用地成本、规模、地区情况、市场需求等因素 [7] 下游车检站整合与公司战略 - 下游车检站整合有利于车检市场合规化发展,对公司有积极影响 [8] - 公司坚持在汽车检测领域做专做强,向环境监测领域延伸,暂无进入车检服务行业计划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