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药业(300966)

搜索文档
共同药业(300966) - 共同药业2023年5月25日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3-05-25 18:22
财务与运营 - 公司存货增加主要受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结构向下游渗透及生产工艺优化影响 [1] - 公司去年扣非水平下降,今年将通过强化成本费用管控和募投项目投产提升盈利能力 [2] - 同新药业正在进行试生产,逐步丰富中间体产品线 [3] 技术与研发 - 公司拥有绿色合成、酶转等核心技术,带来成本降低及环保安全性提升 [2] - 公司在甾体药物产业链中持续推进研发 [2] - 公司在武汉及杭州设立研发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新产品研发基础稳固 [2] 海外业务 - 公司自设立以来持续从事对外贸易,海外业务已持续多年 [2] 投资者关系 - 公司暂时没有回购股份的计划 [3] - 公司所有项目规划及进展将通过定期报告及临时报告披露 [3] 法律与纠纷 - 公司重大诉讼案件进展将以临时公告形式披露 [2] - 公司核心技术已采取保护措施,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领先优势 [2]
共同药业(300966) - 关于参加2023年湖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3-05-23 15:51
活动信息 - 公司参加2023年湖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 [1] - 活动时间为2023年5月25日14:30-16:35 [1] - 活动采用网络远程方式举行,投资者可登录"全景路演"平台参与 [1] 出席人员 -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研发总监系祖斌先生出席 [1] - 财务总监刘向东先生出席 [1] - 董事会秘书陈文静女士出席 [1] 公告信息 - 公告编号为2023-033 [1] - 公告日期为2023年5月23日 [1] - 公司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1]
共同药业(300966) - 共同药业2023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4-28 18:18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坚持"稳中求进,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2023年将继续提升营销能力、加强研发投入、推进募投项目及生物产业链升级改造项目建设 [4] - 公司计划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将主要产品升级为高附加值的甾体药物关键中间体及原料药,同时加强研发投入和内部管理优化 [2] - 公司子公司华海共同药业原料药项目预计2023年底完成基础建设,2024年上半年进行小试生产,2025年正式进入生产阶段,预计将大幅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3][4] 财务与业绩 - 2022年第四季度利润较低,主要由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研发中心运营投入增加 [2] - 2023年第一季度利润较低,主要由于武汉和杭州研发中心及华海共同公司处于投入建设期,且产品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滑6% [2] - 公司年报显示信用减值损失450万,同比增加400万,但公司表示应收账款管理内控不存在不足 [3] 产品与市场 - 公司在甾体药物起始物料领域是国内最大的供应商之一,产品线丰富,能够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2] - 公司出口产品主要为甾体药物起始物料和中间体,合作客户主要为生产型企业,部分为贸易商 [4]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优化工艺路线,建立了高效的研发体系和科研团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 研发与创新 - 公司是国内较早掌握利用植物甾醇通过生物发酵技术生产起始物料的企业,具备上游产品的行业领先地位 [3] - 公司积极研发下游甾体药物产品,拓展产品线,增强市场竞争力 [3] - 公司将继续加强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4]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在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治理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确保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符合标准 [4] - 公司通过管理、专业双通道晋升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3] 供应链与生产管理 - 公司与上游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稳定 [2]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模式,针对不同产品制定灵活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共同药业(300966) - 共同药业2023年4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4-25 18:19
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利润下滑明显,主要原因是产品销售价格下降以及研发费用、管理费用、资产折旧等费用增加 [2][3] - 2022年非自产产品收入1.6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6.92%,较2021年上升6.87% [3] - 2022年境外产品毛利率37.16%,较2021年增长0.93% [3] 未来规划 - 2023-2025年业绩增长点包括:起始物料及中间体产品销售收入、募投项目"黄体酮及中间体BA"投产、华海共同项目投产、产品优化升级、开发甾体非激素类产品项目 [3] - 华海共同项目预计2023年底试生产,2024年7月-8月向中国、美国、欧洲同时提请注册申请,2025年实现正常出口业务 [4] - 山东同新药业预计2023年5月-6月实现商业化生产,产能完成度达到50% [4] 其他事项 - 公司与湖南新合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侵犯商业秘密纠纷诉讼已立案受理,尚未开庭审理 [4] - 2022年政府补助较2021年减少,原因是2021年收到企业上市扶持奖励,2022年政府补助恢复常态 [4]
共同药业(300966)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5 00:00
营业收入与成本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19,423,435.11元,同比下降0.85%[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19,423,435.11元,同比下降0.85%[13] - 营业总成本为120,171,920.93元,同比增长10.38%[13] 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24,418.08元,同比下降69.15%[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5,039.00元,同比下降99.09%[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024,418.08元,同比下降69.15%[1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394,913.52元,同比下降56.99%[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394,913.5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99%,主要由于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及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增加[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8,163,433.7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5.81%,主要由于募投项目购建固定资产现金增加[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50,178.5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3.93%,主要由于吸收少数股东投资减少、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减少及偿还借款和支付利息增加[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394,913.52元,同比下降56.98%[1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8,163,433.78元[1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50,178.56元[1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98,689,429.96元[1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16,460,272.92元[16]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2,076,908,041.96元,同比增长0.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932,094,662.82元,同比增长0.43%[4] - 公司负债合计为1,092,116,167.07元,同比增长0.45%[1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32,094,662.82元,同比增长0.43%[13] 货币资金与借款 - 公司货币资金为278,607,213.55元,同比下降36.45%[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78,607,213.55元,较年初减少159,810,724.66元[11] - 长期借款为288,497,770.11元,同比增长82.45%[8]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00,000,000.00元,较年初减少121,630,876.40元[12]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88,497,770.11元,较年初增加130,377,770.11元[1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总计130,377,770.11元,其中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30,377,770.11元[16] 在建工程与投资活动 - 在建工程为539,322,672.92元,同比增长30.91%[8]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539,322,672.92元,较年初增加127,335,551.70元[1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总计163,205,299.96元,其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33,205,299.96元[16] 其他财务指标 - 公司营业外收入为4,364,730.97元,同比增长9471.78%[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92,483,506.34元,较年初增加19,633,246.00元[11] - 存货期末余额为475,048,158.27元,较年初增加42,549,228.23元[12] - 研发费用为10,545,515.62元,同比增长18.6%[1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同比下降72.73%[14]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6,351人,前10名股东持股比例最高为31.72%,由系祖斌持有[9]
共同药业(300966)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5 00: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19,423,435.11元,同比下降0.85%[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24,418.08元,同比下降69.15%[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5,039.00元,同比下降99.09%[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19,423,435.11元,同比下降0.85%[1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024,418.08元,同比下降69.15%[1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同比下降72.73%[1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394,913.52元,同比下降56.99%[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394,913.52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6.99%,主要由于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及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增加[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8,163,433.78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5.81%,主要由于募投项目购建固定资产现金增加[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50,178.5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3.93%,主要由于吸收少数股东投资减少、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减少及偿还借款和支付利息增加[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394,913.52元,同比下降56.98%[1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5,041,866.18元[1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33,205,299.96元[1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支付的现金为14,400,000.00元[1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63,205,299.96元[1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8,163,433.78元[1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30,377,770.11元[1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15,000,000.00元[1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50,178.56元[1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98,689,429.96元[1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16,460,272.92元[16]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2,076,908,041.96元,同比增长56.0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932,094,662.82元,同比增长13.66%[4]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78,607,213.55元,同比下降36.45%[8]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539,322,672.92元,同比增长30.91%[8]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88,497,770.11元,同比增长82.45%[8] -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为1,353,237.40元,同比增长75854.17%[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78,607,213.55元,较年初减少36.46%[1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92,483,506.34元,较年初增加11.36%[11] - 存货期末余额为475,048,158.27元,较年初增加9.84%[12]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539,322,672.92元,较年初增加30.91%[12]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00,000,000.00元,较年初减少37.82%[12]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88,497,770.11元,较年初增加82.43%[12] - 公司负债合计为1,092,116,167.07元,同比增长0.45%[1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32,094,662.82元,同比增长0.43%[13] 成本与费用 - 营业总成本为120,171,920.93元,同比增长10.38%[13] - 研发费用为10,545,515.62元,同比增长18.6%[14]
共同药业(300966)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1 00:00
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04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18.7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69%[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03.6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1.44%[14] - 2022年公司资产总额为20.68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76%[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28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9%[14] - 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57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6%[14] - 2022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0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8.9%[14] - 2022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19.9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1.7%[14] - 2022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3486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14] - 2022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91%,同比下降6.23个百分点[14] - 公司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449,135.86元,较2021年的25,795,679.52元大幅下降[17]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188,917.71元,较2021年的30,354,050.53元显著减少[17]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6,259.82元,较2021年的-506,518.11元有所改善[17]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604,571,473.19元,同比增长2.32%[31] - 自产产品营业收入为441,797,009.10元,同比下降6.48%,非自产产品营业收入为162,774,464.09元,同比增长37.39%[31] - 境内营业收入为506,665,962.05元,同比下降2.02%,境外营业收入为97,905,511.14元,同比增长32.75%[31] - 公司2022年毛利率为22.86%,同比下降13.35个百分点[32]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45,147,487.65元,同比增长21.61%,主要由于子公司甾体研究院投入运营[35]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292,825,147.3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8.44%[33]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262,136,745.04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51.19%[34] - 公司2022年财务费用为10,161,336.52元,同比增长92.68%,主要由于短期借款增加和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34]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036,809.43元,同比下降141.44%,主要由于销售回款和政府补助减少以及新设研究中心人员增加导致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增加[40] - 2022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6,304,397.04元,同比增长332.87%,主要由于子公司在建工程投入增加和购买理财减少[40] - 公司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3,296,198.90元,同比增长244.58%,主要由于银行借款和发行可转债导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增加[40] - 公司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33,233,142.85元,同比增长46.54%[40] - 公司2022年投资收益为-194,545.00元,占利润总额的-0.51%,主要由于票据贴现和长期股权投资波动形成[41] - 公司2022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1,877.68元,占利润总额的0.03%,主要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形成[41] - 公司2022年资产减值损失为-3,676,192.79元,占利润总额的-9.55%,主要由于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余额增加以及存货跌价形成[41] - 公司2022年货币资金为438,417,938.21元,占总资产的21.20%,较年初增加3.87%,主要由于发行可转债取得的资金增加[42] - 公司2022年应收账款为172,850,260.34元,占总资产的8.36%,较年初减少6.85%,主要由于销售回款增加[42] - 公司2022年存货为432,498,930.04元,占总资产的20.91%,较年初减少9.74%,主要由于总资产增加导致存货占比下降[42] - 公司2022年在建工程为411,987,121.22元,占总资产的19.92%,较年初增加14.44%,主要由于子公司在建工程投入增加[42] - 公司2022年报告期投资额为33,600,000.0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3.33%[43] - 公司2022年募集资金总额为56,740.52万元,已累计使用54,984.66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为1,916.67万元[46] - 黄体酮及中间体BA生产建设项目(IPO)累计投入19,370.8万元,投资进度达100.81%,预计2023年7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48] - 黄体酮及中间体BA生产建设项目(可转债)累计投入24,688.12万元,投资进度达92.81%,预计2023年7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48] - 补充流动资金(IPO)累计投入203.44万元,投资进度达100%[48] - 补充流动资金(可转债)累计投入10,722.31万元,投资进度达100%[48] - 湖北共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销售收入为5.06亿元,占总收入77%,净利润为4057.73万元[55][56]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60,457.15万元,较2021年增长2.32%[195] - 公司2022年存货金额为43,249.89万元,较2021年末增长16.50%[197] - 公司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3,673.8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07%[191] - 公司2022年EBITDA全部债务比为9.47%,较上年同期下降60.73%[191] - 公司2022年利息保障倍数为2.93,较上年同期下降83.39%[191] - 公司2022年现金利息保障倍数为-1.24,较上年同期下降111.23%[191] - 公司2022年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4.13,较上年同期下降81.16%[191] - 公司2022年流动比率为2.11,较上年末下降18.22%[191] - 公司2022年资产负债率为52.56%,较上年末上升20.95%[191] - 公司2022年速动比率为1.36,较上年末下降6.85%[191] 研发与创新 - 公司不断提升研发水平,深入挖掘具有市场潜力和技术壁垒的在产品种[3] - 公司在武汉和杭州分别成立研发中心,专注于分子生物学、酶工程、发酵工程、化学合成的研发创新[21] - 子公司华海共同已储备了13个原料药产品,包括睾酮、地屈孕酮、氟维司群、依西美坦等[22]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雄烯二酮(AD)、双降醇(BA)、9-羟基雄烯二酮(9OH-AD)等甾体激素起始物料[23] - 公司已掌握利用植物甾醇通过生物发酵技术生产起始物料,并成为国内最大供应商之一[27] - 公司具备生产100余种中间体产品的能力,产品种类丰富,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25] - 公司核心技术覆盖生物发酵、酶转化、化学合成等产业链中必需的生产技术,并实现了部分产品产业化[27] - 公司积极研发和规划具备较大市场空间的下游甾体药物产品,以拓展未来产品线[27] - 公司持续加强研发工作,依托杭州、武汉研发中心,推动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29] - 开发新产品YFXM0001,预计收率达到目标要求,拓展公司产品线业务,营业收入可以得到明显增加[36] - 开发新产品YFXM0002,产率达到92%以上,产品质量满足欧洲药典标准,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36] - 开发新产品YFXM0003,已完成小试第三步,优化调整参数,具有综合竞争优势,能在国内外市场销售[36] - 开发新产品YFXM0004,已完成第四个转化步骤,正在攻克第五步,预计取得中国原料药生产批件并在国内外市场销售[36] - 开发新产品YFXM0005,目前转化效率达到80%,正在优化收率,预计取得中国原料药生产批件并在国内外市场销售[37] - 开发新产品YFXM0007,已初步筛选出具有单转化产出产品的菌株,完善工艺,预计具有综合竞争优势,能在国内外市场销售[37] - 开发新产品YFXM0008,已完成共性工艺平台的初步构建,正在将产品延伸至两大类,提升产品整体质量和产品布局[37] - 开发新产品YFXM0010,已完成AD、4-BNA和ADD的工艺开发,正在攻坚其他产品,提升产品整体质量和产品布局[37] - 开发新产品YFXM0014,已初步提高酶活50%,继续完善优化条件,预计酶活至少80%以上,酶转效率至少95%[37] - 开发新产品GXRD0001,已完成小试工艺,中试放大进行中,预计取得中国原料药生产批件并在国内外市场销售[37] - 公司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19人,同比增长138.00%,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22.16%,同比增长11.44%[39]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45,147,487.65元,同比增长21.6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47%,同比增长1.19%[39] - 公司通过开发多个关键中间体如GXRD0005和GXRD0007,丰富产品线,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38] - 公司通过生物路径生产甾体中间体产品如GXRD0010和GXRD0011,已完成小试工艺和中试放大,提升产品竞争力[38] - 公司开发新产品如GXRD0002和GXRD0003,已完成小试工艺和中试放大,拓展产品线业务,增加营业收入[38] - 公司2022年研发人员中硕士学历人员为20人,同比增长400.00%,30岁以下研发人员为58人,同比增长205.26%[39] 投资与募投项目 - 公司在建工程为41,198.71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9.92%[5] - 公司募投项目及原料药华海共同项目在建工程投资规模较大[5] -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有利于提升公司产能、增强公司未来的持续盈利能力[5] - 公司面临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导致的利润下滑的风险[6] - 公司面临投资项目失败的风险[6] - 公司2022年报告期投资额为33,600,000.0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3.33%[43] - 公司2022年募集资金总额为56,740.52万元,已累计使用54,984.66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为1,916.67万元[46] - 黄体酮及中间体BA生产建设项目(IPO)累计投入19,370.8万元,投资进度达100.81%,预计2023年7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48] - 黄体酮及中间体BA生产建设项目(可转债)累计投入24,688.12万元,投资进度达92.81%,预计2023年7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48] - 补充流动资金(IPO)累计投入203.44万元,投资进度达100%[48] - 补充流动资金(可转债)累计投入10,722.31万元,投资进度达100%[48] - 公司计划2023年投产黄体酮及中间体BA生产建设项目,达到目标产能的40%[48] - 公司2023年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推进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57] - 公司计划借助华海药业销售渠道,与国际大型制药企业对接,建立华海共同产品销售渠道[58] - 公司将继续巩固现有客户关系,保持起始物料及性激素中间体销售的稳步增长[58] - 公司计划加强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升级,依托杭州、武汉研发中心,优化现有产品和生产工艺,推出更多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59] - 2023年公司将推进产业升级,扩大生产能力,推进募投项目、华海共同项目、生物产业链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扩充产能,提高市场占有率[59] - 公司将继续优化供应链管理,培植战略供应商,提升采购管理能力,推进供应链管理向供应链经营转变[59] - 公司计划建立以生产与研发质量事前策划与准备、过程质量控制、及时检验服务、质量整改为重点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重点产品通过相关认证[59] - 公司募投项目存在实施风险,可能受到市场环境变化、工程进度、产品市场销售状况等因素影响,导致投资收益不及预期[63]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导致的利润下滑的风险[6] - 公司面临投资项目失败的风险[6] - 公司面临行业政策及产品市场风险,包括医保控费、药品降价、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国家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影响[61] - 公司存在产品研发风险,包括研发周期长、成果不确定性等,公司将通过提升研发水平和加强产业链一体化建设来应对[61] - 公司面临产品质量及安全环保风险,将严格遵守质量、安全、环保政策和法规要求,确保企业合规经营[62] - 公司募投项目存在实施风险,可能受到市场环境变化、工程进度、产品市场销售状况等因素影响,导致投资收益不及预期[63]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运作,业务、资产、人员、财务、机构等方面与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完全独立[67]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甾体药物原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68] - 公司资产与股东资产严格分开,并完全独立运营,不存在资产被股东占用而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68] - 公司研发、采购、生产、销售、行政和财务人员均完全独立于股东,高级管理人员均专职在公司工作并领取薪酬[68] - 公司设有独立的财务部门,有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具有独立、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68] - 公司拥有独立的生产经营和办公场所,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存在机构混同、合署办公的情形[68] -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等规定和要求召集、召开股东大会,并为股东参加会议提供便利[65]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董事会的人数及人员构成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要求[65]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监事会的人数和构成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要求[66] - 公司已建立企业绩效评价激励体系,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的绩效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公正透明[66] - 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不适用[70] - 公司现任董事会成员7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71] - 公司现任监事会成员3名,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73] - 公司现任高级管理人员4名[74]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系祖斌持有36,567,000股,未发生增减变动[70]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李明磊持有15,371,000股,未发生增减变动[70] - 公司监事会主席蒋建军持有1,591,500股,未发生增减变动[70] - 公司董事、财务总监刘向东未持有公司股份[70] - 公司独立董事夏成才、姬建生、杨健均未持有公司股份[70]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任期内董事、监事离任和高级管理人员解聘的情况[70] - 公司2022年度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349.54万元[79] - 董事长、总经理、研发总监系祖斌2022年税前报酬为86.8万元[79] - 董事、副总经理李明磊2022年税前报酬为67.78万元[79] - 董事、财务总监刘向东2022年税前报酬为39.98万元[79] - 独立董事夏成才、姬建生、杨健2022年税前报酬均为7.2万元[79] - 监事会主席蒋建军2022年税前报酬为28.18万元[79] - 监事任薇2022年税前报酬为11.25万元[79] -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陈文静2022年税前报酬为64.98万元[7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薪酬均已全额支付[79] - 公司董事在2022年共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所有董事均未缺席[80] - 公司2022年期末在职员工总数为537人,其中母公司158人,主要子公司379人[85]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309人,技术人员119人,销售人员15人,财务人员14人,行政人员80人[85]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中,博士2人,硕士33人,本科104人,大专及以下398人[85]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6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5,677,672元[86] - 公司2022年发展规划清晰,严格按照规划执行,设法留住人才[83] - 公司2022年薪酬方案符合行业薪酬水平,规模及实际经营情况[83] - 公司2022年内部审计建设进一步完善,对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83] - 公司2022年募集资金运用管理严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83] - 公司2022年培训计划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建立分层次培训体系[86] - 公司2022年重点关注年度绩效优秀人员,给予适当调薪[86]
共同药业:关于举行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0 19:16
| 证券代码:300966 | 证券简称:共同药业 公告编号:2023-026 | | --- | --- | | 转债代码:123171 | 转债简称:共同转债 | 湖北共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举办2022年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投 资 者 可 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 ( 星 期 五 ) 15:30-17:00 通过网址 https://eseb.cn/140NcrdtcUU 或者使用微信扫一扫以下小程序即可进入参与互动交流。 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前进行会前提问,公司将通过本次业绩说明会,在信 息披露允许范围内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欢迎广大投资者积极参与! 为使投资者更全面地了解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的内容,公司定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星期五)15:30-17:00 在"价值在线"(www.ir-online.cn)举办 2022 年年度网 上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广泛听取投资者的意见和建议。 一、本次说明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
共同药业(300966) - 共同药业调研活动信息
2023-03-08 14:10
合资公司背景与规划 - 公司与浙江华海药业成立合资公司华海共同,基于双方对甾体药物行业发展前景的看好及优势互补 [1] - 华海共同规划建设2期项目,共13个高端甾体原料药,专注于甾体药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公司与新华制药成立合资公司山东同新药业,基于双方发展战略及对甾体药物行业的认可 [2] - 山东同新药业将投资建设年产300吨醋酸阿奈可他和200吨17α-羟基黄体酮项目,延伸下游产业链 [2] 业绩增长点 - 2023-2025年业绩增长点主要来自起始物料及中间体产品的销售收入 [2] - 募投项目"黄体酮及中间体BA"的投产预计将显著提升销量 [2] - 华海共同项目的13个甾体类原料药产品顺利投产后将带来明显增长 [2] - 原料药CDMO产品及正在试验阶段的熊去氧胆酸等项目也将贡献业绩增长 [2]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通过合资公司进一步完善甾体药物产业链,向上游提供丰富产品并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 [1] - 山东同新药业主营药品生产、批发及零售,定位为完善产品布局及延伸下游产业链 [2]
共同药业(300966) - 共同药业调研活动信息(2)
2023-02-24 19:21
募投项目进展 - 募投项目预计2023年下半年投产,2024年底前完成满产,满产后产值预计达到6-8亿元 [2] - 同新药业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预计2023年5月-6月实现商业化生产,产能完成度达到50%,实现约2.5亿元产值,2024年预计实现满产 [2] - 华海共同项目预计2023年4季度试生产,2024年7月-8月向中国、美国、欧洲同时提请注册申请,2025年实现正常出口业务 [3] 产能利用率 - 截止2023年3季度,起始物料的产能利用率为67.32%,中间体的产能利用率为76.14% [3] 行业现状与趋势 - 甾体行业目前高度集中,约有20家企业,预计未来2-3年将集约化发展至10家左右 [3] - 甾体行业老产品需求每年增长5%-8%,随着国内辅助生殖政策的实施,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 [3] - 目前市场上80%的产品通过发酵技术生产,20%的产品仍使用老工艺路线 [3] 市场份额与利润 - 国内起始物料占全球市场90%以上份额,中间体占60%-70%份额 [3] - 公司营业收入持平,利润下降主要由于产品价格下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