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霸(AMBA)
icon
搜索文档
Ambarella(AMBA) - 2024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8-30 08: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第二季度营收6210万美元,与上一季度持平,同比下降23%,符合此前指引区间中点 [24] - 非GAAP毛利率为64.6%,处于此前指引区间高端 [24] - 非GAAP运营费用为4600万美元,低于此前4800 - 5000万美元的指引区间 [25] - 第二季度净利息和其他收入为70万美元,非GAAP税收拨备为80万美元,非GAAP净亏损600万美元,即每股摊薄亏损0.15美元,与上一季度持平 [25] - 2024财年第二季度现金和有价证券减少1090万美元,降至2.165亿美元;DSO相对稳定在45天,库存从151天降至147天,较上一季度减少650万美元 [26] - 运营活动使用现金680万美元,有形和无形资产资本支出为540万美元,本季度自由现金流为营收的 - 20%,过去12个月为正4% [27] - 预计2024财年第三季度营收将降至约5000万美元,上下浮动4%,非GAAP毛利率在62% - 64%之间,非GAAP运营费用在4600 - 4900万美元之间,净利息收入约为100万美元,非GAAP税收费用约为70万美元,摊薄股份约为4010万股 [29][30][3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AI业务环比和同比均实现增长,视频处理器业务环比下降,同比下降约50% [7] - 第二季度综合ASP超过12美元,有望同比增长约20% [7] - IoT营收环比略有上升,汽车营收环比略有下降 [24] - 视频处理器预计今年占总营收约40%,低于去年的55%,ASP为个位数;CV2系列SoC预计在2024财年占总营收近60%,高于去年的45%,ASP接近20美元;CV3系列SoC于一年前开始量产,ASP从50美元到超过400美元不等 [10][11][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整体较弱,消费物联网市场需求疲软,公司未看到预期的年终销售需求 [35] - 企业安全摄像头市场的设计活动在全球中型客户中保持强劲 [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继续扩大在快速发展的AI推理处理器市场的地位,累计已向物联网和汽车应用的设备和终端发货超过1700万颗AI推理处理器,并将AI推理处理器的应用拓展至车辆自动驾驶领域 [9] - 持续评估AI推理加速器市场机会,上一季度开始将Meta的Llama 2移植到CV3 ADI,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推出聊天机器人演示 [13] - 投资策略与市场对更复杂的软件密集型AI推理应用的预期需求保持一致,积极管理费用的同时,继续推动战略研发投资,以充分实现AI推理市场机会 [20][21] - 在汽车市场,公司将资源更多地集中在中国市场的CV72和CV3项目上,认为中国市场能带来更早、更短期的收入,但不放弃美国、欧洲等其他市场的CV3设计机会 [6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短期内公司整体业务面临挑战,客户更积极地减少库存,终端市场需求出现疲软,因此下调了下半年的业绩展望 [8] - 预计2023年不会出现复苏,但预计客户库存将在年底前恢复正常,为2024年的增长奠定基础 [9] - 对AI推理处理器业务的中长期增长前景保持乐观 [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将参加9月6日的Evercore半导体会议、9月12日纳斯达克主办的亚洲投资者会议、9月28日摩根士丹利美银未来汽车系列会议以及10月2日瑞银主办的移动性会议 [31] - 9月5 - 8日,大陆集团将在IAA展上展示与公司在CV3上的联合软件堆栈 [9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请详细说明终端需求疲软的领域,并说明各终端市场的出货不足情况是否有变化 - 终端需求疲软主要体现在中国市场和消费物联网业务,公司未看到预期的年终销售需求;某客户的出货需求进一步推迟,出货量将低于上季度提及的30%,未新增类似程度出货不足的客户 [35][36] 问题2: 下季度业绩修正幅度较大,请问各季度的积压订单覆盖情况、可见度、所需周转次数如何,以及对明年1月业绩的预期和信心来源 - 公司通常以积压订单来覆盖季度业绩预测,Q3有积压订单覆盖;预计Q4营收范围与Q3相似;认为进入2025财年第一季度有机会实现营收环比增长,基于对当前周期性调整的更清晰认识 [39][40] 问题3: CV72S在中国的几个Level 2 + ADAS设计赢单的潜在终身收入规模如何 - 这些设计赢单针对中国市场的智能ADAS加停车应用,有望取代当前的单摄像头ADAS市场,随着2025年下半年营收逐步增长,峰值时可能带来可观收入 [44] 问题4: 在数据中心或企业AI推理应用方面,将Meta Llama模型移植到CV3芯片的项目下一步计划是什么,软件和平台开发进展如何,预计多久能实现营收 - 计划在未来季度向客户展示Llama聊天机器人演示;继续开发软件基础设施以支持客户,后续可能需要增加人员;仍认为实现营收的周期约为24个月 [46][47][48] 问题5: 如何平衡运营费用支出与营收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视频处理市场份额的变化 - 公司努力控制费用,Q2运营费用低于指引,但仍会继续在CV3架构、汽车和物联网等战略方向上投资;在消费物联网领域,由于公司专注于低ASP SoC路线图,可能导致市场份额流失 [52][54] 问题6: 公司的业务重点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及在汽车终端市场的重点、营收预期、投资和时间安排是否有变化 -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物联网市场;在汽车业务上,更注重中国市场的CV72和CV3项目以获取短期收入,但不放弃其他市场的CV3设计机会;大语言模型(LLM)已成为现有客户的发展路线,公司也将其纳入发展规划 [61][62][64] 问题7: 新的推理和LLM投资分阶段进行,各阶段的投资规模如何,若进展顺利,考虑的投资规模有多大 - 当前阶段利用现有员工资源组建团队进行投资,后续可能需要复制一个类似规模的团队(约60 - 80人)来支持LLM业务;认为可以用损益表来支持这些活动 [66] 问题8: 第三季度业绩指引显示主要疲软点在物联网而非汽车,原因是什么,非CV营收同比下降约50%,其中多少是市场份额流失,多少是库存周期影响 - 第三季度营收下降主要由物联网业务导致;视频处理器业务的疲软与消费IP摄像头市场有关,部分业务将被低端CV芯片取代,预计明年视频处理器业务将继续下降,但降幅小于今年 [73][74] 问题9: 展望2025财年,CV业务的主要增长驱动力有哪些,以抵消视频处理器业务的下滑 - 当库存消化完毕,CV5和CV72等新项目投产将推动物联网业务增长;汽车市场的新设计赢单也将带来营收增长 [76] 问题10: 过去几个月汽车OEM在库存控制措施下,订单模式是否有下降,年底前汽车业务订单是否会进一步减少 - 部分小客户在减少库存,但情况不如物联网业务严重,大多数汽车客户仍按计划采购 [80] 问题11: CV3的潜在合作与传统业务相比有何不同,开发ADAS解决方案的长期性质和软件平台成本如何影响合作 - CV3设计赢单的周期比过去长,约为四年,CV72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营收,CV3可能在2026年实现营收 [82] 问题12: 目前对CV3的投资在软件方面的可移植性如何,是否需要全新的投资周期 - 公司利用现有资源构建了软件堆栈,即将展示全新的100%基于AI的软件堆栈;LLM投资的第二阶段将根据第一阶段与客户的合作结果决定,新的投资主要在软件团队以支持客户;硅方面的LLM开发将利用现有的VLSI团队 [86][87][88] 问题13: 作为投资者,应关注LLM或AI加速器的哪些具体里程碑 - 近期最重要的里程碑是在未来季度向客户展示聊天机器人演示,这将展示公司与竞争对手的性能对比 [90] 问题14: CV72在中国的软件堆栈开发情况如何,能否销售该软件堆栈 - 在中国,公司依靠软件合作伙伴处理CV72相关事务,合作伙伴正在将软件移植到CV72平台并准备在本季度向OEM展示;在海外,公司与大陆集团合作,同时也希望展示自己的软件堆栈,该软件堆栈100%基于AI,未来将讨论其业务模式 [95][96] 问题15: 目前汽车和物联网业务的营收占比情况如何,未来正常化后的占比预计是怎样的 - 去年汽车业务占比约25%,物联网业务占比约75%;今年由于物联网业务波动较大,占比变为约70%物联网和30%汽车;长期来看,随着CV3等汽车业务取得进展,预计汽车业务占比将达到70%,物联网业务占比约30% [104] 问题16: 过去几个季度提及的大量潜在订单与当前库存调整的关系如何,这些订单何时能实质性贡献营收 - 短期内库存调整会对潜在订单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而言,潜在订单基于设计赢单及其价值,公司将于今年11月公布相关数据;潜在订单周期为六年,CV3相关订单主要集中在后期 [106][108] 问题17: 对公司业务影响较大的前20大客户的库存情况如何,第三季度预计20%的营收环比下降是由多少客户导致的 - 物联网业务的前20大客户都存在库存调整问题,汽车业务部分客户有库存问题,但部分大客户情况较好 [112] 问题18: 公司与博世和其他中国Tier 1合作伙伴在CV3方面的合作进展如何,与大陆集团的合作相比如何 - 公司在中国优先与中国Tier 1合作,同时也与大陆集团和博世合作;中国Tier 1主要参与CV72项目,大陆集团和博世专注于CV3项目,公司与它们进行了多次讨论 [116]
Ambarella(AMBA) - 2024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3-06-06 00:00
公司业务及发展 - 公司是一家领先的低功耗SoC半导体开发商,主要服务于企业、公共基础设施和家庭应用领域,最近的发展重点是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特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30] - 公司预计未来的收入增长将主要取决于在摄像头市场中扩展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能力,特别是在物联网市场和新兴市场中[31] - 公司主要从销售高清和超高清视频和图像处理SoC解决方案中获得收入[38] 财务表现 - 公司在2023年4月30日的三个月内录得6,210万美元的收入,同比下降31.2%,主要是由于产品单位出货量减少,部分抵消了CV技术的持续采用[31] - 公司在2023年4月30日的三个月内录得3,550万美元的营业亏损,较2022年同期的1,050万美元亏损增加,主要是由于收入和毛利减少,以及运营费用增加[32] - 公司在2023年4月30日的三个月内从经营活动中产生了2,200万美元的现金流,较2022年同期的3,360万美元减少,主要是由于净亏损增加和库存采购增加[3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4月30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可交易债务证券总额约为2.274亿美元[46] - 2023年4月30日,公司投资于高流动性、短期可交易债务证券,并将这些投资作为可供出售的证券,其公允价值约为1.023亿美元,由于市场波动导致的未实现损失约为50万美元[46] - 2023年4月30日,公司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流量为2,202.5万美元,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流量为-821万美元,融资活动提供的净现金流量为38.5万美元[46] 财务支出及管理 - 公司未参与任何离岸资产安排,包括结构化融资、特殊目的实体或可变利益实体[51] - 公司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可交易债务证券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商业票据、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和美国政府债券,以维持工作资本目的[54] 未来展望及计划 - 公司预计现有现金余额将足以满足未来至少12个月的现金需求[48] - 公司计划增加员工人数、扩大业务活动,并实施和增强信息技术平台,预计运营和资本支出将增加[48] - 公司将根据多种因素确定短期和长期资本需求,包括现金流量、成本控制、研发新技术和产品、全球经济和政治状况等[48] 税务及其他费用 - 2023年4月30日三个月的其他收入为1286美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200美元,增幅1395.3%[44] - 2023年4月30日三个月的所得税费用为1646美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236美元,增幅301.5%[45]
Ambarella(AMBA) - 2024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5-31 08:2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收入为6210万美元,与上一季度下降25%,同比下降31% [41] - 非GAAP毛利率为63.1%,符合公司之前的指引范围62%-64% [42] - 非GAAP营业费用为4620万美元,较上一季度增加20万美元,低于公司之前指引范围4700万-4900万美元 [43] - 第一季度净利息及其他收入为130万美元,高于公司之前的预测 [44] - 非GAAP税收为30万美元,占税前利润的-5.5%,略低于公司之前的预测 [45] - 公司报告非GAAP净亏损600万美元,每股亏损0.15美元 [46] - 第一季度现金及可流动证券增加2050万美元至2.274亿美元 [47]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57天改善至43天,存货周转天数从116天增加至151天 [47] - 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为2200万美元,资本支出23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占收入的31.7% [48][4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业务收入基本持平,物联网业务收入大幅下降 [41] - 公司预计第二季度汽车和物联网业务收入均将基本持平 [5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没有披露各个地区市场的具体数据和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正在向AI公司转型,AI业务已占总收入的45%,预计今年将达到60% [13][15] - 公司专注于深度学习AI处理器和软件,主攻边缘AI推理市场,该市场未来有望超过云端AI训练市场 [17][18] - CV2系列芯片已成为公司最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预计今年将占总收入的60% [19][20] - CV3平台针对移动应用,性能大幅提升,预计单芯片ASP将是CV2的5-20倍 [22][23][24] - 公司正与博世、大陆等一线Tier1供应商合作,共同开发软硬件平台,加快CV3在汽车市场的推广 [25][26] - 公司还在探索将CV3应用于AI服务器推理市场,与英伟达A100芯片相比具有更高性能和更低功耗 [27][2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面临行业周期性下行压力,但公司不会偏离AI战略转型的目标 [13] - 公司预计第二季度收入将与第一季度持平,在6000万-6400万美元区间 [51] - 公司对长期AI边缘推理市场的机会保持信心,未来几年该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美元 [16] - 公司认为在中国市场,CV72AQ有望在今年获得L2 Plus的设计wins,实现较快的收入贡献 [63][64]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Gary Mobley 提问** 客户库存消化何时结束,公司收入何时恢复正常水平 [58][59] **Fermi Wang 回答** 公司尚未看到客户库存消化结束的迹象,预计正常收入水平将在新产品放量后恢复,可能比当前水平高25%-30% [59][60][69] 问题2 **Ross Seymore 提问** 公司汽车业务收入连续几个季度持平,何时会恢复增长 [70][71] **Fermi Wang 回答** 汽车业务受到库存调整影响,但预计一旦库存消化结束,汽车业务将恢复增长,未来L2 Plus和L3自动驾驶应用将是主要增长动力 [71][72] 问题3 **Tristan Guerra 提问** 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软硬件能力进入L2 Plus和L3自动驾驶市场,如何应对规模优势较大的竞争对手 [77][78] **Fermi Wang 回答** 公司已具备L2 Plus和L3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能力,正与博世、大陆等Tier1供应商合作,利用他们的规模和专业优势来弥补自身的劣势 [78][79]
Ambarella(AMBA)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2023-03-31 00:00
技术能力和产品特点 - Ambarella公司的CV SoCs集成了最先进的视频处理技术和最近开发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处理技术[9] - CVflow架构支持各种计算机视觉算法,包括目标检测、分类和跟踪、语义和实例分割、图像处理、立体物体检测和人脸识别[10] - 公司产品系列基于可扩展平台的高度集成SoC解决方案[26] - 公司提供全面灵活的软件,包括中间件和固件,以降低功耗并提高性能[27] - 公司产品包括CV3-AD685、CVflow SoCs、Vision Processor SoCs、高清雷达等[28] - 公司的神经网络图像信号处理软件模块可改善安防摄像头的低光成像[29] - 公司技术包括灵活可扩展的CVflow处理器、立体/光流处理引擎、可扩展的图像处理和视频压缩引擎[31] - 公司技术平台基于高性能、低功耗架构,支持高度系统集成[32] - 公司的计算机视觉和雷达技术相辅相成,提供深度信息以增强安全性[33] - 公司的SoC解决方案集成了CVflow架构、UHD图像处理和视频压缩,提供卓越性能和功耗效率[34] - 公司的成功技术平台源于算法驱动的设计方法论,通过广泛的算法研究和验证确保硬件实现的成功[35] 公司业务情况 - 亚洲客户占公司总收入的82%,88%,88%[36] - 公司销售主要通过直接销售团队和分销商进行全球销售[37] - 销售周期通常需要大量时间和资源投入,销售订单通常提前四到30周收到[38] - 公司采用无厂商业务模式,利用第三方代工厂生产解决方案[39] - 公司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的74%[41] - 公司竞争对手包括大型国际公司和专注于狭窄市场的小公司[43] - 公司拥有300项美国专利,10项欧洲专利,7项中国专利和7项日本专利[46] - 公司业务具有季节性,第二和第三财季收入较高[47] - 公司业务受到各国政府监管,包括环境法律、卫生安全法律、出口管制法律等[48] - 公司在2023年1月31日雇佣了总共937名员工,其中美国260人,亚洲595人,主要在台湾355人和中国223人,欧洲82人[50] 财务状况 - 公司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可交易债务证券在2023年1月31日总计为2.069亿美元,2022年1月31日现金为1.71亿美元[185] - 公司的投资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保持资本、提供流动性并最大化收入,以不显著增加风险[186]
Ambarella(AMBA) - 2023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3-01 10:4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年收入为3.37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 [15] - 2023财年非GAAP毛利率为63.9%,同比提升50个基点 [46] - 2023财年非GAAP营业费用增长17.6%,其中约四分之一来自2022财年第四季度收购的Oculii [46] - 截至2023财年末,现金及可流动证券总额为2.07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3600万美元 [4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IoT收入占总收入约三四分之一,略有下降 [46] - 汽车收入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同比增长超过10% [46] - 计算机视觉(CV)芯片收入占比超过45%,是推动整体平均销售价格上升的因素 [12][13] - 预计2024财年CV收入占比将达到60%左右,继续推动平均销售价格上升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企业安全摄像头市场需求保持健康,客户预计今年收入将增长10%-15% [120] - 消费类安全摄像头需求相对较弱,但不足以解释公司订单大幅下滑 [121][12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正在向边缘AI公司转型,在技术和产品执行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10] - 推出了第三代边缘AI SoC CV3系列、首款5nm SoC CV5,以及4D成像雷达等新产品 [10][19][29] - 与博世、大陆等全球汽车巨头建立战略合作,客户对边缘AI产品的兴趣和活动持续增长 [11][17][19] - 公司认为当前市场疲软与技术竞争力无关,仍将继续完善边缘AI芯片和软件产品线 [1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当前市场疲软主要是由于周期性和经济因素导致,与技术竞争力无关 [14][41] - 管理层对公司的长期增长前景保持乐观,认为AI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将会加速 [41] - 预计第一季度收入将大幅下滑约26%,主要是客户大幅降低库存所致,但未来几个季度收入不会继续下滑至该水平 [58][5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Joseph Moore提问** IoT业务在过去几个季度是否已经低于终端消费水平 [70] **Fermi Wang回答** 是的,公司认为IoT业务在过去几个季度已经低于终端消费水平,这是库存调整的表现 [71] 问题2 **Ross Seymore提问** 公司如何判断IoT业务的真实终端需求水平 [73] **Fermi Wang回答** 根据与客户的沟通,公司判断IoT业务的真实终端需求比公司收入高30%左右 [74] 问题3 **Tore Svanberg提问** 公司是否考虑单独销售软件栈,而不与硬件捆绑销售 [102] **Fermi Wang回答** 公司目前没有计划将软件栈单独销售给其他芯片厂商,而是将其与公司自有的CV3芯片捆绑销售 [102][103]
Ambarella (AMBA) Presents at Nasdaq 47th Investor Conference
2022-12-17 02:37
业绩总结 - 2022财年收入为8310万美元,符合指导范围中点[58] - 2023财年第三季度非GAAP每股收益为0.24美元,超出市场共识的0.20美元[58] - 2023财年第三季度非GAAP毛利率为63.5%,接近市场共识的63.4%[58] - 2023财年第四季度收入指导范围为8100万至8500万美元,市场共识估计为8630万美元[58] 用户数据 - F2022年收入中约25%来自汽车市场,约75%来自物联网(IoT)市场[9] - 预计到F2028年,收入中约70%将来自汽车市场,约30%来自物联网市场[9] - 2021年,全球安全摄像头的安装基数约为9亿台,主要用于人类观看[20] - 2021年,安全摄像头的出货量约为2.6亿台[21] - 公司的计算机视觉(CV)客户超过275个,其中超过100个客户已进入生产阶段[18] 市场展望 - 公司的服务市场(SAM)收入年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在高个位数到十几之间[9] - 预计安全摄像头的安装基数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增长,替换率估计在4到6年之间[21] - 2024至2029年汽车收入管道预计为23亿美元,其中包括8亿美元和15亿美元的潜在收入[46] - 2022年汽车收入管道较前一管道增长约28%[47] - 预计汽车管道的平均销售价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47] 新产品与技术研发 - 公司的CV SoC产品组合、软件工具和平台稳定成熟,并在持续改进中[18] - CV3 SoC系列在L2+到L4自动驾驶中具有3-4倍的功率和DRAM效率提升[39] - 公司的目标是将AI嵌入所有新产品中,市场接受度强劲且持续增长[18] - 2022财年约25%的收入来自移动战略[29]
Ambarella(AMBA) - 2023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2-12-09 00:00
总资产变化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6.87457亿美元,较2022年1月31日的6.57545亿美元增长4.55%[15] 营收情况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8309.6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9216.7万美元下降9.84%[17] - 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营收为2.54285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2.41627亿美元增长5.24%[17] - 2022年和2021年10月31日结束的三个月总营收分别为8309.6万美元和9216.7万美元,九个月分别为2.54285亿美元和2.41627亿美元[94] - 2022年10月结束的三个月营收为8309.6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9216.7万美元;2022年10月结束的九个月营收为2.54285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2.41627亿美元[121] - 2022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营收8.31亿美元,同比降9071万美元(9.8%);九个月营收25.43亿美元,同比增1.27亿美元(5.2%)[135] 净亏损情况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净亏损1980.9万美元,而2021年同期净利润为75.6万美元[17] - 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净亏损5428.1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1721.8万美元亏损扩大215.25%[17] - 2022年和2021年10月31日结束的三个月净收入(亏损)分别为 - 1980.9万美元和75.6万美元,九个月分别为 - 5428.1万美元和 - 1721.8万美元[81] - 2022年10月结束的三个月净亏损为1980.9万美元,2021年同期净利润为75.6万美元;2022年10月结束的九个月净亏损为5428.1万美元,2021年同期净亏损为1721.8万美元[121] 每股净亏损情况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基本和摊薄后每股净亏损均为0.51美元,2021年同期基本和摊薄后每股净利润均为0.02美元[17] - 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基本和摊薄后每股净亏损均为1.42美元,2021年同期基本和摊薄后每股净亏损均为0.47美元[17] - 2022年和2021年10月31日结束的三个月基本每股净收入(亏损)分别为 - 0.51美元和0.02美元,九个月分别为 - 1.42美元和 - 0.47美元[81] 综合亏损情况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综合亏损为2085万美元,2021年同期综合收益为14.8万美元[20] - 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综合亏损为5532.4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1843.7万美元亏损扩大200.07%[20] 普通股发行和流通股数变化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公司普通股发行和流通股数为3874.6179万股,较2022年1月31日的3730.2818万股增加3.87%[15] 2021年流通在外普通股情况 - 2021年1月31日流通在外普通股为35,547,440股,总金额为474,976美元;4月30日为36,273,343股,总金额为491,294美元;7月31日为36,644,636股,总金额为503,054美元;10月31日为36,925,142股,总金额为529,235美元[24] 2022年前九个月部分财务指标对比 - 2022年前九个月净亏损54,281千美元,2021年同期为17,218千美元[27] - 2022年前九个月折旧和摊销为14,426千美元,2021年同期为9,139千美元[27] - 2022年前九个月基于股票的薪酬为82,051千美元,2021年同期为60,267千美元[27] - 2022年前九个月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39,003千美元,2021年同期为18,224千美元[27] - 2022年前九个月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99,159千美元,2021年同期提供190,931千美元[27] - 2022年前九个月融资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1,947千美元,2021年同期为7,331千美元[27] - 2022年10月31日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期末余额为112,844千美元,2021年同期为457,770千美元[27] - 2022年支付的所得税现金为1,340千美元,2021年为1,294千美元[27] 产品制造情况 - 公司产品主要由位于亚洲的第三方承包商制造、组装和测试,未与这些承包商签订长期协议[34] 现金等价物和有价债务证券情况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现金等价物和有价债务证券的摊销成本为100,765,000美元,公允价值为99,722,000美元,未实现损失为1,044,000美元;而在2022年1月31日,摊销成本和公允价值均为20,000美元[40] 利息收入和已实现收益净额情况 - 2022年10月31日和2021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利息收入和已实现收益净额约为700,000美元;2022年和2021年10月31日止九个月,分别约为800,000美元和1,700,000美元[43] 存货情况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存货中在产品为33,128,000美元,产成品为12,267,000美元,总计45,395,000美元;2022年1月31日,在产品为25,844,000美元,产成品为19,375,000美元,总计45,219,000美元[50] 折旧费用情况 - 2022年和2021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折旧费用分别约为1,000,000美元和700,000美元;2022年和2021年10月31日止九个月,分别约为2,800,000美元和1,900,000美元[51] 固定资产净值情况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固定资产净值为10,753,000美元;2022年1月31日为10,134,000美元[52] 无形资产情况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无形资产主要包括软件许可证、开发技术、客户关系和商标,净账面价值为47,550,000美元;2022年1月31日为46,302,000美元[55] - 2022年10月31日止九个月,购买约10,000,000美元软件许可证,报废约900,000美元软件许可证[55] - 2022年和2021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软件许可证摊销费用分别约为2,000,000美元和1,600,000美元;2022年和2021年10月31日止九个月,分别约为5,200,000美元和4,600,000美元[55] - 2022年和2021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收购相关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分别约为1,200,000美元和100,000美元;2022年和2021年10月31日止九个月,分别为3,600,000美元和100,000美元[55]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无形资产预计未来摊销费用总计47,550,000美元,其中2023年剩余3个月为2,448,000美元[56] 应计和其他流动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和1月31日,应计和其他流动负债分别为4356.1万美元和5206.4万美元[58] 年度奖金支付情况 - 2023财年第一季度支付约1090万美元年度奖金,其中320万美元现金支付,770万美元以受限股票单位结算[58] 租赁相关情况 - 2023财年第二季度,公司延长深圳办公室和加州圣克拉拉一处设施的租赁,增加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约80万美元;2022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修改意大利办公室租赁负债,减少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约20万美元[60] - 2022年和2021年10月31日止三个月,经营租赁费用分别约为100万美元和90万美元;2022年和2021年10月31日止九个月,分别约为280万美元和250万美元[61]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加权平均剩余租赁期限为2.85年,加权平均折现率为3.59%[62] 其他长期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和1月31日,其他长期负债分别为1222.8万美元和1276.3万美元[65] 普通股预留发行情况 - 2023财年第一季度,公司根据员工股票购买计划增加466285股普通股预留发行[68] 股票回购计划情况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当前回购计划还有约4900万美元可用于回购至2023年6月30日[71]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股票回购计划剩余约4900万美元可用于回购,该计划延至2023年6月30日[151] 股份支付费用及未确认补偿成本情况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约240万美元股份支付费用应计并反映在流动负债中;未归属股票期权和受限股票单位的未确认补偿成本分别为1870万美元和2.137亿美元,预计分别在2.02年和2.59年内确认[73] 未归属受限股票单位内在价值情况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未归属受限股票单位的总内在价值为1.54亿美元[78] 所得税拨备(收益)及有效税率情况 - 2022年和2021年10月31日结束的三个月所得税拨备(收益)分别为111.2万美元和 - 156万美元,九个月分别为495.8万美元和112.9万美元[84] - 2022年和2021年10月31日结束的三个月有效税率分别为 - 6.0%和194.2%,九个月分别为 - 10.1%和 - 7.0%[84] 未确认税收利益情况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未确认税收利益总额约为3150万美元[87] 总制造采购承诺情况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和2022年1月31日,总制造采购承诺分别约为4790万美元和7150万美元[89] 不利采购承诺损失情况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不利采购承诺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约250万美元损失[89] 公司财产和设备分布情况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公司大部分财产和设备位于亚太地区、美国和欧洲,净额分别约为530万美元、390万美元和160万美元[94] 主要客户营收占比情况 - 2022年10月31日结束的三个月和九个月,WT和Chicony分别占总营收约61.6%和10.7%、59.1%和11.6%;2021年同期分别占约63.1%和13.4%、62.7%和14.9%[95] - 2022财年,WT和Chicony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约62%和13%;截至2022年10月31日的九个月,二者分别占总收入约59%和12%[195] 运营亏损情况 - 2022年第三季度和前九个月运营亏损分别为2010万美元和5080万美元,而2021年同期分别为120万美元和1730万美元[105] 经营活动现金流情况 - 2022年前九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390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1820万美元[105] - 2022年10月31日止九个月,经营活动提供净现金3.90亿美元,同比增2.08亿美元;投资活动使用净现金9.92亿美元,同比降29.01亿美元;融资活动提供净现金1947万美元,同比降5384万美元[146] - 2022年10月31日止九个月,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净减少5.82亿美元,上年同期净增加21.65亿美元[146] 投资情况 - 2023财年第二季度,公司恢复对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务证券的投资,债务证券投资组合公允价值约为9970万美元,未实现损失为100万美元[106] 公司业务发展方向 - 公司开发聚焦于兼具人类视觉和计算机视觉功能的SoC,未来营收增长或依赖于在相机市场拓展AI和计算机视觉技术[101] 销售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情况 - 销售周期需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设计成功后9 - 18个月可能开始量产,物联网产品生命周期为6 - 24个月,汽车和工业机器人市场产品生命周期通常超24个月[103][104] - 公司通常在设计中标后9到18个月开始商业发货,物联网产品生命周期为6到24个月,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一级汽车供应商和机器人市场的产品开发和生命周期通常超过24个月[118] 公司面临的风险因素 - 新冠疫情导致订单和物流中断,若远程办公再次实施或持续,可能影响产品开发、客户支持和设计成功活动[107] - 全球供应短缺和客户需求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公司销售和营收波动,部分客户降低库存或减少产品需求[108] - 公司业务面临众多风险,如新冠疫情
Ambarella(AMBA) - 2023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12-02 09:39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财季营收8310万美元,与此前指引区间中点一致,环比增长3%,同比下降10% [19] - 第三财季非GAAP毛利率为63.5%,符合此前63% - 64%的指引区间 [20] - 第三财季非GAAP运营费用为4350万美元,较上一季度下降1%,低于此前4400万 - 4600万美元的指引区间 [20] - 第三财季净利息和其他收入为140万美元,其中约80万美元为利息收入,60万美元为其他收入 [20] - 第三财季非GAAP税收拨备为120万美元,占税前收入的11.4%,高于原预测和典型范围 [20] - 第三财季报告非GAAP净利润为95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24美元 [20] - 第三财季现金及有价证券增加100万美元至1.99亿美元,DSO从43天增至54天,库存天数从125天降至124天 [21] - 第三财季运营现金流为600万美元,有形和无形资产资本支出为50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为100万美元,过去四个季度自由现金流为12.5%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物联网和汽车产品营收均环比增长,套件问题限制有所改善,但客户库存减少导致营收低于季节性预期 [19] - 预计第四财季营收在8100万 - 8500万美元之间,环比基本持平;预计非GAAP毛利率在63% - 64%之间,与上一季度持平;预计非GAAP运营费用在4600万 - 4900万美元之间 [22][23] - 预计第四财季净利息和其他收入约为70万美元,非GAAP税率在5% - 10%之间,摊薄后股份数约为3950万股 [2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六年汽车营收达23亿美元,较一年前宣布的18亿美元增长约28%,新增业务约8亿美元,汽车SAM仍为新汽车业务漏斗的10倍 [7] - 预计今年整体SoC平均售价将增长约20%,新SoC如CV5和CV3将获得更高的ASP [7] - 预计CV业务今年将占总营收的45%,第四财季CV业务有强劲表现,预计2024财年CV营收将实现强劲增长并在营收中占比更大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投资大部分研发资源,以充分利用在AI端点市场的领先地位,实现市场机会 [18] - 加强设计和开发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以开拓新市场和扩大客户群,如11月宣布与eInfochips建立全面合作关系 [15] - 行业面临半导体周期性下行的重大逆风,但公司在边缘AI端点投资带来的机会方面,长期增长前景乐观 [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三财季基本符合预期,虽面临行业半导体周期性下行逆风,但边缘AI端点投资带来的长期增长前景不变 [6] - 预计2024财年第一季度营收降幅将超过正常季节性水平,主要因行业组件供应改善,客户继续减少库存,以及宏观经济担忧上升 [22][2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将参加12月5日Arete的未来系列技术会议、12月6日纳斯达克的伦敦投资者会议、12月15日帝国资本的安全投资者会议和1月10日Needham的增长会议 [24] - 卖方分析师将在1月4日至7日在拉斯维加斯提供CES演示的小组参观活动 [2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与大陆集团的合作细节及汽车业务漏斗变化情况 - 公司与大陆集团合作已久,CV2证明了架构效率,CV3在样品和开发平台验证性能和功率效率后达成合作;公司认为凭借单一软件基础覆盖全领域的硅路线图是获得合作的原因之一;目前大陆集团对业务漏斗贡献较小,预计明年开始显现影响,且在一项业务中暂无贡献 [26][27][28][31] 问题2: 第一财季正常季节性情况及预期降幅 - 正常季节性以五年平均计算,第一财季环比下降4%,目前预计进入第一财季的降幅将大于该数字,但具体情况尚不完全明确 [32] 问题3: 汽车业务漏斗中内饰和ADAS及自动驾驶的贡献情况 - 内饰设计周期短,约12 - 18个月可投产,公司希望在内饰领域获得高市场份额,但也在ADAS及Level 2+方面表现良好,未来有望公布更多设计中标活动 [35][36] 问题4: 与大陆集团合作的收入贡献时间线及OEM在ADAS和自动驾驶方面的发展时间线是否加快 - 任何CV3设计中标项目需三到四年才能产生收入,目前时间线未改变,具体收入情况由大陆集团回答 [38] 问题5: 业务漏斗转化为收入的速度及概率加权情况 - 业务漏斗收入分布呈指数型,第六年远高于第一年,原因包括产品到收入的时间、新技术渗透率提高以及产品ASP增加 [41] 问题6: 目前ASP情况及增长预期 - 本财年ASP增长约20%,目前高于10美元,主要因计算机视觉芯片销售增加;随着CV5量产和CV3样品推出,预计ASP将继续上升 [43] 问题7: 排除CES因素后,2024财年运营费用的预期情况 - 目前仍在确定2024财年运营费用预算,可考虑第四财季指引中点约4750万美元,进入2024财年因有更多芯片开发,费用会增加 [45] 问题8: 大陆集团是否会使用CV3的可扩展性及雷达解决方案情况 - 大陆集团选择CV3家族的原因之一是可通过软件结构应用于低到高端产品线;新闻稿未提及雷达,有相关合作信息时会更新 [47][49] 问题9: 与大陆集团的销售策略及CV3进入非汽车应用的情况 - CV3将作为与大陆集团讨论的系统的域控制器,接收多种传感器模态并执行感知和高级软件功能,软件由大陆集团提供;公司将CV3用于机器人应用是战略方向,会针对有市场产品且需要CV3性能的目标客户开展业务,全球机器人应用不在汽车业务漏斗内 [52][54][55] 问题10: CV3生产中软件开发的分工及后续客户采用的增量工作情况 - 公司作为大陆集团的战略二级供应商,负责将其软件移植到CV3上,已将此纳入人员规划和工程开发,预计为所有潜在客户提供此类服务 [57] 问题11: 第一财季低于季节性指引是否考虑供应链问题及需求疲软情况 - 供应链问题基本解决,预计对第一财季营收影响不大,主要考虑客户缩短交货时间和减少库存水平的影响 [59] 问题12: CV业务今年的退出运行率及明年预期 - 未披露运行率和明年预测,但预计CV业务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将继续增加,因其开拓新市场、有新ASP,且部分增长来自取代现有视频处理器业务 [62] 问题13: 第一财季末客户库存是否会清理完毕 - 目前对此情况缺乏清晰可见性,无法推测,短期内预计会有影响 [64] 问题14: 过去一年CV在物联网安全业务的渗透情况及未来一两年的趋势 - 在物联网各市场(专业安全、消费安全等)持续有强劲设计中标,受新应用驱动,如小米智能锁和视频会议等;受美国新法规影响,在中国物联网安全摄像头市场基本无业务,预计明年该市场收入为零 [67][68] 问题15: 大陆集团合作中是否考虑室内用例及其他OEM是否会有内外用例 - 大陆集团新闻稿主要关注ADAS外部应用,但公司认为其认可公司从外部到内部的完整路线图,新闻稿仅针对一个应用机会 [70] 问题16: 报告季度和指引中物联网和汽车业务的营收拆分及未来趋势 - 物联网与汽车业务营收大致拆分比例为75:25;未给出明年指引,但预计汽车业务占比将因业务漏斗扩大而继续增加 [73][74]
Ambarella(AMBA) - 2023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2-09-08 00: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6.7442亿美元,较2022年1月31日的6.57545亿美元增长2.57%[15] - 2022年7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9630.9万美元,较2022年1月31日的1.10369亿美元下降12.74%[15] - 2022年7月31日,股东权益为5.78111亿美元,较2022年1月31日的5.47176亿美元增长5.65%[15] - 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为8088.4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7932.7万美元增长1.96%[1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1.71189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1.4946亿美元增长14.54%[17] - 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净亏损为2365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715.6万美元扩大230.49%[1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为3447.2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1797.4万美元扩大91.79%[17] - 2022年第二季度,基本和摊薄后每股净亏损均为0.62美元,2021年同期均为0.20美元[17] - 2022年上半年,基本和摊薄后每股净亏损均为0.91美元,2021年同期均为0.50美元[17] - 2022年第二季度,综合亏损为2365.2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734万美元;2022年上半年,综合亏损为3447.4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1858.5万美元[20] - 2022年1月31日至7月31日,流通在外普通股从37,302,818股增至38,406,451股[23] - 2022年1 - 7月累计其他综合损失为2美元,留存收益从99,872美元降至65,400美元[23] - 2022年1 - 7月额外实收资本从447,287美元增至512,696美元[23] - 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34,472千美元,2021年同期为17,974千美元[26]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提供净现金33,003千美元,2021年同期为9,890千美元[26]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使用净现金10,311千美元,2021年同期提供净现金2,911千美元[26]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提供净现金1,209千美元,2021年同期为4,327千美元[26] - 2022年7月31日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为194,954千美元,年初为171,053千美元[26] - 截至2022年7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4,944千美元,受限现金为10千美元,总计194,954千美元;2022年1月31日分别为171,043千美元、10千美元和171,053千美元[37] - 2022年7月,公司投资1亿美元现金于货币市场基金和公司债务证券[38] - 截至2022年7月31日,货币市场基金公允价值为97,068千美元,公司债券为2,970千美元,总计100,038千美元;2022年1月31日总计为20千美元[39][40] - 截至2022年7月31日,存货中在产品为25,990千美元,产成品为14,113千美元,总计40,103千美元;2022年1月31日总计为45,219千美元[47]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7月31日的三个月折旧费用分别约为0.9百万美元和0.6百万美元,六个月分别约为1.8百万美元和1.2百万美元[48] - 截至2022年7月31日,固定资产净值为10,443千美元;2022年1月31日为10,134千美元[49] - 截至2022年7月31日,无形资产净值为49,563千美元;2022年1月31日为46,302千美元[51]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7月31日的三个月软件许可证摊销费用分别约为1.6百万美元和1.5百万美元,六个月分别约为3.2百万美元和3.0百万美元[53] - 2022年截至7月31日的三个月和六个月收购相关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分别约为1.2百万美元和2.4百万美元,2021年无相关费用[53] - 截至2022年7月31日,无形资产预计未来摊销费用总计49,563千美元[54] - 截至2022年7月31日,应计和其他流动负债总计4839.6万美元,较1月31日的5206.4万美元有所下降[56] - 2023财年第一季度支付约1090万美元年度奖金,其中320万美元为现金支付,770万美元以受限股票单位结算[56] - 2023财年第二季度,公司延长深圳办公室和加州圣克拉拉一处设施的租赁,增加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约80万美元[57] - 截至2022年7月31日,加权平均剩余租赁期限为3.09年,加权平均折现率为3.57%[60] - 未来最低租赁付款总额为1102万美元,扣除利息后租赁负债为1053万美元[61] - 截至2022年7月31日,其他长期负债总计1174.2万美元,较1月31日的1276.3万美元有所下降[63] - 2023财年第一季度,公司根据员工股票购买计划增加466285股普通股预留发行[65] - 截至2022年7月31日,股票回购计划剩余约4900万美元可用于回购[69] - 截至2022年7月31日,累计约170万美元股票薪酬费用,未确认薪酬成本中,受限股票单位为18920万美元,股票期权为2170万美元[71] - 截至2022年7月31日,未归属受限股票单位的总内在价值为1.993亿美元[77] - 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净亏损分别为2365万美元和715.6万美元,2022年和2021年上半年净亏损分别为3447.2万美元和1797.4万美元[79] - 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基本和摊薄每股净亏损均为0.62美元和0.20美元,2022年和2021年上半年基本和摊薄每股净亏损均为0.91美元和0.50美元[79] - 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所得税拨备分别为340万美元和140万美元,2022年和2021年上半年所得税拨备分别为380万美元和270万美元[84] - 2022年7月31日和2022年1月31日,总制造采购承诺分别约为6830万美元和7150万美元,2022年7月31日确认约190万美元不利采购承诺损失[87] - 2022年7月31日,未确认税收利益总额约为3130万美元[86] - 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总营收分别为8088.4万美元和7932.7万美元,2022年和2021年上半年总营收分别为1.71189亿美元和1.4946亿美元[92] - 2022年3月和6月营收分别为8090万美元和1.712亿美元,同比增长2.0%和14.5%[102] - 2022年3月和6月运营亏损分别为2020万美元和3070万美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600万美元和1610万美元[102] - 2022年6个月经营活动现金流为330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990万美元[102] - 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已在货币市场基金和公司债务证券中投资1亿美元[102] - 2022年和2021年7月31日结束的三个月,公司营收分别为80,884千美元和79,327千美元,增长2.0%;六个月营收分别为171,189千美元和149,460千美元,增长14.5%[128] - 2022年和2021年7月31日结束的三个月,公司成本分别为29,820千美元和29,908千美元,下降0.3%;六个月成本分别为63,578千美元和56,276千美元,增长13.0%[129] - 2022年和2021年7月31日结束的三个月,公司毛利分别为51,064千美元和49,419千美元,增长3.3%;六个月毛利分别为107,611千美元和93,184千美元,增长15.5%[129] - 2022年和2021年7月31日结束的三个月,公司毛利率分别为63.1%和62.3%,增长0.8%;六个月毛利率分别为62.9%和62.3%,增长0.6%[129] - 2022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研发费用分别为5233.8万美元和9902.8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3%和27.9%[131] - 2022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分别为1891.4万美元和3926.9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5%和23.3%[133] - 2022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其他收入(支出)净额分别为-2.6万美元和6万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1.9%和92.6%[134] - 2022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所得税拨备分别为343.6万美元和384.6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3.0%和43.0%[135] - 截至2022年7月31日和2022年1月31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债务证券分别约为1.979亿美元和1.71亿美元[138] - 2022年7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3300.3万美元,上年同期为989万美元[140] - 2022年7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1031.1万美元,上年同期为提供净现金291.1万美元[140] - 2022年7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120.9万美元,上年同期为432.7万美元[140] - 截至2022年7月31日,股票回购计划剩余约4900万美元可用于回购[144] - 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与独立合同制造商的采购义务为6830万美元[147] - 公司2022、2021和2020财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673亿美元、1.408亿美元和1.297亿美元[204] - 截至2022年7月31日的六个月,公司研发费用为9900万美元[204] 公司业务合作与市场相关情况 - 公司产品主要由位于亚洲的第三方承包商制造、组装和测试,且无长期协议[33] - 公司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分销商WT和ODM客户Chicony,终止合作可能导致收入损失[34] - 2022年第三季度和上半年,WT和Chicony分别占总营收约59.4%和12.9%、57.9%和12.1%;2021年第三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占总营收约61.6%和15.8%、62.4%和15.8%[93] - 截至2022年7月31日,与WT和Chicony的应收账款分别约为1620万美元和1050万美元[93] - 公司营收主要来自向IP安全摄像头、汽车和消费相机等制造商销售HD和Ultra HD视频及图像处理SoC解决方案,部分通过分销商WT和直接销售给ODM客户Chicony获得[117] - 2022财年,WT和Chicony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约62%和13%;截至2022年7月31日的六个月,二者分别占总收入约58%和12%[189] 公司业务板块情况 - 公司运营一个可报告业务板块,涉及低功耗、高清视频压缩等解决方案的开发和销售[90] 公司业务运营风险与挑战 - 设计成功后,量产可能在9至18个月内开始,不同市场设计周期不同[101] - 便携式消费设备产品生命周期为6至18个月,IP安全摄像机为12至24个月,汽车和工业机器人市场通常超24个月[101] - 公司销售周期需大量时间和资源投入,成功后客户会决定使用其解决方案[100] - 公司销售受COVID - 19影响,面临订单和物流中断、生产时间延长等问题[103] - 公司未来营收增长可能取决于在相机市场扩展AI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能力[98] - 约360名员工位于台湾,约220名员工位于中国,长时间关闭这些办公室会严重扰乱软件工程和客户支持业务[171] - 2023财年上半年,公司因疫情经历订单和亚洲供应链物流严重中断,且预计持续[171] - 疫情导致中国消费市场需求下降,使公司消费相关市场收入减少[171] - 全球半导体供应短缺使公司产品制造提前期延长,影响客户正常预测和订购模式[174] - 近期部分客户因芯片和组件交付时间缩短而降低库存水平,可能减少未来对公司产品需求[174] - 公司依赖原始设备制造商将其解决方案设计到产品中,否则业务将受重大损害[176] - 即使原始设备制造商采用公司解决方案,也不能保证其产品商业成功或持续获得新设计订单[177] - 公司新产品销售周期长,物联网市场从销售团队早期接触到实际产品推出需9 - 12个月,汽车、机器人和工业市场可能更长[191] - 公司产品和第三方承包商在部分市场(如汽车市场)需经历数月的资格认证流程,且认证成功不保证产品销售[193] - 公司未来营收增长很大程度依赖物联网摄像头、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机器人和工业市场拓展,若市场未达预期或无法成功渗透,营收可能下降[178] - 若不能及时开发
Ambarella(AMBA)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8-31 09:1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年第二季度营收8090万美元,略高于此前指引区间中点,环比下降10%,同比增长2% [6][15] - 非GAAP毛利率为64.5%,高于63% - 64%的指引区间上限,主要因NRE收入占比高于预期 [15] - 非GAAP运营费用为4420万美元,高于上一季度的3980万美元,比此前4200 - 4500万美元的指引区间中点高70万美元,主要受新产品工程材料费用推动 [16] - 非GAAP净收入为76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0.20美元,非GAAP税收拨备为36.1万美元,占税前收入的4.5% [17] - 现金和有价证券减少约300万美元,DSO从28天增至43天,库存天数从117天增至125天 [17] -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在8100 - 8500万美元之间,环比基本持平或增长5%;非GAAP毛利率在63% - 64%之间;非GAAP运营费用在4400 - 4600万美元之间;净利息收入约40万美元;非GAAP税率在4% - 6%之间;摊薄后股份数约3900万股 [18][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CV业务营收同比显著增长,推动综合平均销售价格超过10美元,累计出货超过1000万颗CV SoC,其中超20%进入汽车市场,预计CV业务全年营收占比约45% [6] - IoT和汽车业务营收环比均下降 [15] - 汽车业务营收占比约25%,且连续三个季度处于该水平 [4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产品在汽车和IoT市场均有应用,汽车市场方面,丰田、宝马、一汽红旗、东风、奇瑞等车企采用了公司产品;IoT市场方面,多家企业推出基于公司芯片的新产品 [8][9][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人类视觉感知处理专业知识拓展到更大的机器传感市场,抓住安全、自动化等大趋势,CV3将各项功能整合在一起,公司将继续推动有机研发投资,利用在AI端点市场的领导地位实现市场机会 [13][14] - 公司在CV3芯片演示中表现出色,性能和功耗达到预期,给客户留下良好印象,后续将提供软硬件SDK供客户进行软件开发和神经网络移植 [21][22][2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二季度公司受到中国封锁和14纳米短缺的影响,不完整套件仍是许多客户的瓶颈,下半年这些因素会有所改善,但由于部分客户减少库存水平,复苏前景受到影响 [6] - 尽管当前市场动荡,但公司对实施的战略充满信心,已展现出早期成功迹象 [14] 其他重要信息 - 7月公司针对领先的汽车一级供应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开展全球路演,现场演示CV3 SoC [7] - CV5于第二季度提前至少一个季度投入生产,已有三家物联网客户采购,公司还与多家开发CV5产品的公司合作 [8] - 公司将参加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花旗和瑞银举办的会议 [1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CV3芯片客户采样情况如何 - 公司向约20多家客户进行了演示,客户对演示印象深刻,芯片性能和功耗达到预期,给客户留下良好印象,下一步将为客户提供软硬件SDK进行软件开发和神经网络移植,预计年底提供更多客户参与情况的更新 [21][22][23] 问题: 客户库存减少对下半年财政年度的影响及具体地区和终端市场情况 - 公司给出了第三季度营收展望,目前不预测第四季度情况,客户在各地区都有减少库存的反馈,这是由于供应中断情况有所缓解,但客户也在关注未来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公司已在指引中反映了这一情况 [25] 问题: 提到的交货时间收缩是指公司还是其他组件的交货时间 - 两者都有,公司交货时间从高峰时的约40周降至约30周,疫情前正常交货时间为24周,同时也注意到合作伙伴的其他组件交货时间也在收缩 [27] 问题: 10月消费相关业务是否仍有季节性影响 - 供应链问题虽有所缓解但仍存在,客户减少库存也是主要因素,由于供应链和地缘政治情况,今年正常季节性规律可能不适用 [29] 问题: 第二季度增量NRE收入金额及第三季度展望 - 公司未具体拆分NRE收入,但通常占总收入的1% - 2%,第二季度NRE收入为低至中个位数百万美元,第三季度预计恢复到正常水平,随着CV3等业务发展,NRE收入可能在整体营收中占比增加 [31] 问题: 客户减少库存主要在汽车还是IoT领域 - 汽车客户有一定库存减少情况,占总收入25%,而IoT领域尤其是安防摄像头方面,客户在努力减少库存 [33] 问题: 如何看待公司资产负债表上较低的库存水平 - 过去几个季度库存金额下降,但第二季度库存天数增加,因该季度销货成本下降,公司此前因供应中断维持较高库存水平以缓冲波动,若供应问题解决,未来库存天数有望降至100天以下 [35] 问题: 综合平均销售价格的季度和年度对比及与单位增长的关系 - 自推出CV产品线以来,ASP持续增长,预计随着CV3等产品投产,ASP将继续扩大,单位数量方面,公司失去了低ASP的高视觉业务,这也有助于提高整体ASP [38] 问题: 三星14纳米供应问题在10月季度是否不再构成阻碍 - 7月季度该问题影响约500万美元,10月影响会小很多,但公司在给出指引时会考虑该因素 [40] 问题: 如何看待CV5未来6 - 12个月的采用情况及对业务的影响 - CV5可视为下一代高端CV4引擎,目标应用于高端企业级安防摄像头、企业视频会议系统和高端家庭应用,预计下半年开始产生收入,明年实现增长,有助于提高ASP和维持毛利率 [42][43] 问题: IoT和汽车业务在本季度的销售占比及第三季度展望 - 汽车和IoT业务占比大致相同,包括NRE收入,预计第三季度这两个领域将环比增长 [46] 问题: 汽车业务收入何时会加速增长 - 汽车业务收入增长的下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一家主要OEM将L2 +级ADAS汽车投入生产,在此之前汽车业务收入将继续增长,CV3投产后将带来最大增长 [49][51] 问题: 10月季度交货时间是否会降至20多天 - 目前交货时间为30天,能否降至24天取决于供应链情况,高端工艺节点可能会在30天稳定一段时间,但趋势是交货时间将回归正常,客户也预期如此 [54] 问题: 下季度是否会更新车辆收入漏斗3.0及漏斗改善情况 - 11月会更新车辆收入漏斗3.0,目前谈论漏斗改善情况还太早 [56] 问题: 谈谈供应链动态及5纳米工艺良率改善情况 - 与三星合作5纳米工艺初期良率有问题,但目前已投入生产,良率处于正常范围且未来有望进一步改善 [58] 问题: CV3设计周期与之前产品相比如何,汽车一级供应商是否会参与行业推广 - 中国以外L2 +级设计项目投产可能需要3 - 4年,中国可能更快,公司与OEM和一级供应商都有合作,两者都很重要,演示CV3时面向主要OEM和一级供应商,以确保他们了解其能力和潜力 [61] 问题: Oculii收购雷达业务的增量贡献和收入预期 - 未按季度拆分Oculii雷达业务收入,今年预计收入300 - 400万美元,接近该目标,正在推进几个设计项目,有望明年实现收入增长,重要里程碑是在CV3芯片上演示Oculii软件,实现视频和雷达数据的传感器融合 [63] 问题: CV3在消费车辆和机器人出租车、班车市场的差异 - 中国以外消费和商用车辆设计周期相似,因都需要汽车级硅硬件和软件,中国市场人们更愿意推出产品并进行市场测试,公司将利用中国较短的设计周期快速推出产品 [66] 问题: Oculii是否属于NRE收入,未来是否会持续 - Oculii属于NRE收入,收购后与新客户合作,预计会有新的雷达业务收入机会 [67][68] 问题: 汽车领域关于CV3技术的决策进展如何 - CV3第一阶段演示效果良好,后续需在工程方面跟进,帮助客户进行软件开发和系统演示,同时公司正在开发CV2系列的衍生芯片,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预计年底提供相关进展更新 [72][74] 问题: 采样CV3的客户是否存在地区偏好 - 公司与全球各地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的目标客户都进行了沟通,目前难以判断是否存在地区偏好 [76] 问题: 大型汽车客户未来在选择域控制器时会是单一选择还是多选择 - 很多公司最初想选择单一供应商,但最终会考虑风险,因此存在选择一家或两家供应商的可能性 [80] 问题: CV5下半年对营收是否有重大影响,是否包含在第三季度指引中 - 有意义的收入将从明年开始,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是部分客户的爬坡期,有意义的收入可能会在明年第一、二季度出现 [82] 问题: 中国汽车市场库存水平、交货和新项目情况及未来趋势 - 中国汽车市场需区分消费和商用车辆,商用车辆需求面临严重问题,消费车辆市场仍面临供应短缺,目前未看到库存减少情况,库存平衡时间难以确定,需根据不同客户情况讨论 [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