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ullinan Oncology(CGEM)
icon
搜索文档
Cullinan Oncology(CGEM) - 2023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3-11-08 00:00
公司业务及产品 -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靶向肿瘤治疗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39] - CLN-619是公司的主要未合作项目,是一种单克隆抗体,正在进行临床试验[40] - CLN-619单药治疗在多种肿瘤患者中展示了抗肿瘤活性[41] - 公司与太平洋制药合作开发的Zipalertinib获得了FDA突破性疗法认定[45] - CLN-049是一种双特异性抗体,正在研究治疗白血病[47] - 公司持有CLN-619、CLN-049、CLN-978和CLN-617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利[53] 财务状况 - 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主要通过出售股权证券和许可或出售产品候选者的权利来资助运营[53]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拥有4.664亿美元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53] - 公司的研发费用主要包括与产品候选者和项目的研发相关的成本[56] 财务表现 - 2023年第三季度研发支出为33821千美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了14141千美元[1] - 2023年前九个月研发支出为113308千美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了42700千美元[1] - 2023年第三季度总营业支出为44803千美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了18937千美元[1] - 2023年前九个月总营业支出为145164千美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了45635千美元[1] - 2023年第三季度净亏损为39183千美元,较2022年同期净亏损增加了14117千美元[1] - 2023年前九个月净亏损为129538千美元,较2022年同期净亏损增加了42756千美元[1] 现金流及资金需求 - 2023年第三季度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464.4亿美元,长期投资和应收利息为1550万美元[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预计可支持至少12个月的运营[2] - 2023年前九个月经营活动使用现金116144千美元,主要用于支付运营支出和税务责任[3] - 公司预计未来资金需求将随着研发活动的推进而增加,包括临床试验和未来产品候选品的前期研究[4] - 公司预计目前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和长期投资将足以支持至少12个月的运营[68] - 未来资金需求可能会通过股权发行、债务融资、政府或其他第三方资金、营销和分销安排以及其他合作、战略联盟和许可安排来满足[69] - 公司在各种许可和合作协议下有一定的付款义务,包括在成功完成和实现某些知识产权、临床、监管和销售里程碑时进行里程碑付款[70]
Cullinan Oncology (CGEM) Investor Presentation - Slideshow
2023-08-16 01:51
公司业绩 - 公司现金储备为5.121亿美元,足够支持至2026年[9] - 领先项目zipalertinib (CLN-081/TAS6417)针对NSCLC EGFR exon20,已于2022年12月启动关键2+线研究[9] - CLN-619的初步临床数据显示在重度预先治疗患者中单药疗效良好[9] - 公司拥有4个具有临床阶段潜力的额外项目,提供多个目标[9] 产品研发 - zipalertinib是EGFRex20ins抑制剂,针对NSCLC exon 20插入突变[10] - CLN-619是一种潜在的首创性MICA/B靶向抗体,具有多种作用方式,包括预防MICA/B脱落和增强免疫监视[25] - FLT3在AML中是理想的免疫治疗靶点,可治疗20-30%的AML患者[44] - CLN-049是一种针对FLT3的新型T细胞结合剂,用于复发/难治AML和MDS[46] - CLN-418是一种潜在的首创性B7H4x4-1BB双特异性药物,具有广泛的治疗窗口和低免疫原性风险[50] - CLN-978的开发基于CD19在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临床和商业验证[58] - CLN-617设计为单一分子,结合IL-2和IL-12的协同作用,模拟自然免疫反应[65] 市场趋势 - 患有exon 20插入突变的患者是肺癌EGFR突变患者中最大的未满足需求群体[15] - 美国肺癌发病率中,NSCLC占80%-85%[15] 公司使命 - 公司追求通过严格和差异化的药物开发方法实现其使命[8] - 公司的使命是为癌症患者发现和开发药物,创造新的治疗标准[7] 合作与发展 - 与Taiho Oncology的合作使Cullinan获得了财务和战略利益,包括2.75亿美元的前期付款和最高1.3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22]
Cullinan Oncology(CGEM) - 2023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3-08-10 00:00
公司产品及研发项目 - 该公司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靶向肿瘤治疗[39] - 该公司的产品候选包括六种临床阶段的产品,以及多个研究和发现项目[39] - CLN-619在多种肿瘤类型患者中展示了单药抗肿瘤活性[40] - CLN-049正在进行针对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研究[43] - CLN-418是一种设计用于治疗固体肿瘤的全人源双特异性免疫激活剂[45] - CLN-978是一种具有延长血清半衰期和针对CD19低表达目标细胞的CD19xCD3 T细胞结合剂[46] - CLN-617是一种融合蛋白,结合了两种强效抗肿瘤细胞因子,用于治疗固体肿瘤[47] 公司财务状况 - 该公司自成立以来主要通过出售股权证券和许可或出售产品候选的权利来资助运营[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该公司拥有491.8百万美元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48] - 2023年6月30日,研发支出为27,391千美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了1,000万美元[54] - 2023年6月30日,总研发支出为79,487千美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了2,850万美元[54] - 2023年6月30日,总行政支出为20,874千美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了2,100万美元[55] - 2023年6月30日,总营业支出为100,361千美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了28,500万美元[54] - 2023年6月30日,净现金流出自营业活动为82,003千美元,较2022年同期净现金流出47,328千美元[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491.8百万美元[58] - 2023年6月30日,通过ATM发行的普通股净收益为38.4百万美元[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长期投资和应收利息为20.3百万美元[58] - 2023年6月30日,总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减少)为14,318千美元[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预计现金、现金等价物、短期和长期投资将足以支持至少12个月的运营[58] 现金流和资金筹集 - 公司计划通过股权发行、债务融资、政府或第三方资金、营销和分销安排以及其他合作、战略联盟和许可安排来满足现金需求[62] - 公司在各种许可和合作协议下有一定的付款义务,包括在完成和实现某些知识产权、临床、监管和销售里程碑时进行里程碑付款[63] - 公司对股权基础补偿的会计政策进行了调整,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模型和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来估计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65]
Cullinan Oncology (CGEM) Investor Presentation - Slideshow
2023-05-16 22:53
临床试验结果 - Zipalertinib在73名患者中确认的部分缓解(PR)率为38.4%[17] - 100 mg BID组的PR率为41%,150 mg BID组为36.4%[17] - 100 mg BID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2个月[21] - 65 mg BID组的mPFS为8个月,150 mg BID组的mPFS为8个月[21] - 参与者中,36%曾接受过EGFR TKI治疗,55%接受过免疫治疗[16] - 在Phase 1/2a研究中,2/3有可测量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患者显示出临床获益[10] - Zipalertinib在100 mg BID剂量下的确认反应率为41%,在已批准疗法中处于高端范围[56] - Zipalertinib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2个月,优于已批准的疗法[58] - CLN-049在100mg BID剂量下,确认的总体反应率为41%(16/39)[65] - CLN-619在多种肿瘤类型中表现出良好的预临床数据支持[110] - CLN-619单药治疗的剂量扩展计划包括20.0 mg/kg和10.0 mg/kg的剂量水平,扩展队列计划最多招募40名患者[114] - CLN-619与Pembrolizumab联合治疗的剂量扩展计划包括CLN-619 20 mg/kg + Pembrolizumab、CLN-619 10 mg/kg + Pembrolizumab等,计划最多招募40名患者[114] - CLN-418显示出在B7H4阳性肿瘤中具有单药抗肿瘤活性[139] 合作与财务 - 在与Taiho的合作中,Cullinan将分享50%的美国开发成本和潜在利润[12] - 2022年第二季度,Cullinan Oncology获得2.75亿美元的预付款,以换取美国50%和美国以外100%的Taiho权利[37] - Cullinan有资格获得高达1.3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用于EGFR exon20 NSCLC的监管事件[37] - 公司截至目前拥有5.035亿美元的现金,预计可持续到2026年[44] 未来展望与研发 - 未来的Zipalertinib研究将针对1线EGFR exon20插入突变患者,旨在建立新的治疗标准[7] - 2022年11月启动了第二线关键试验,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39] - 2023年中期将更新CLN-049、CLN-619和CLN-418的临床数据[44] - CLN-049的临床试验设计为多重递增剂量,已于2022年第四季度启动[93] - CLN-418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预计2024年将发布初步临床数据[122] - CLN-418的剂量递增研究包括0.03 mg/kg至20.0 mg/kg的多种剂量,计划在不同的肿瘤类型中进行[156] 安全性与不良事件 - 150 mg BID组中,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AE)发生率较高,导致剂量减少和停药[3] - 大多数不良事件为1级或2级,150 mg以下的剂量中未观察到3级及以上的皮疹或腹泻[25] - CLN-049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至今未出现3级腹泻或皮疹[60]
Cullinan Oncology(CGEM) - 2023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3-05-11 00:00
公司资金状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3.907亿美元,长期投资和应收利息为1.128亿美元,预计至少可满足未来十二个月运营费用和资本支出需求[5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3.907亿美元,长期投资和应收利息1.128亿美元,累计亏损1.057亿美元[107] - 自成立以来,公司主要通过出售股权证券、许可或出售产品候选权获得资金,截至2023年3月31日,已从股权融资获得净收益5.412亿美元,从先前许可协议获得收入1890万美元,从出售Cullinan Pearl股权获得现金收益2.75亿美元[10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3.907亿美元,长期投资和应收利息为1.128亿美元;预计现有资金至少可支持运营12个月[118] 投资相关数据 - 短期投资摊销成本为2.69868亿美元,未实现收益为1万美元,未实现损失为130.6万美元,估计公允价值为2.68572亿美元;长期投资摊销成本为1.10388亿美元,未实现收益为15万美元,未实现损失为9.6万美元,估计公允价值为1.10442亿美元;总投资摊销成本为3.80256亿美元,未实现收益为16万美元,未实现损失为140.2万美元,估计公允价值为3.79014亿美元[60] 负债相关数据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应计研发费用为1003.1万美元,应计奖金为138.9万美元,其他流动负债为511万美元,可转换票据及应计利息为184.9万美元,应计费用和其他流动负债总额为1837.9万美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748.6万美元、451.6万美元、195.5万美元、17.8万美元和1413.5万美元[61] 研发费用相关 - 公司与Harbour的许可协议中,HBM7008(CLN - 418)在美国开发、制造和商业化的独家许可被认定为进行中的研发资产收购,2023年第一季度将2500万美元的前期许可费计入研发费用[63] - 公司与Taiho的合作开发协议中,双方平分zipalertinib的开发成本和未来美国销售的税前利润;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记录与Taiho分担成本相关的研发费用470万美元,Cullinan发生可由Taiho报销的成本100万美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应付Taiho的累计净额270万美元计入应计费用和其他流动负债[6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记录与麻省理工学院关于CLN - 617许可协议的研发费用20万美元[65]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记录与Adimab, LLC合作协议的研发费用50万美元[65] - 2023年第一季度,zipalertinib研发费用较2022年同期减少220万美元,主要因化学、制造和控制成本减少160万美元和临床前成本减少130万美元[91] - 2023年第一季度,CLN - 049研发费用较2022年同期增加100万美元,主要因临床成本增加40万美元和化学、制造和控制成本增加40万美元[91] - 2023年第一季度,CLN - 619研发费用较2022年同期增加100万美元,主要因合同研究组织成本增加100万美元和人员相关成本增加60万美元[91] - 2023年第一季度,CLN - 418研发费用为2690万美元,主要因授权引进的前期费用2500万美元和购买临床供应品170万美元[91] - 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5209.6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2453.6万美元;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066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812.1万美元;总运营费用为6275.6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3265.7万美元[115] - 2023年第一季度CLN - 617研发费用增加50万美元,主要因临床成本增加60万美元和人员相关成本增加60万美元,部分被CMC成本减少70万美元抵消;其余研发费用增加240万美元,主要因人员增加和业务扩张费用增加230万美元及股权薪酬增加40万美元,部分被早期研究活动减少30万美元抵消[116] 股权相关情况 - 公司普通股股东每股有一票表决权,截至2023年3月31日未宣布分红[66] - 2023年1月,股东用650万股公司普通股交换60万股新指定的A系列可转换优先股[67] - 2023年第一季度潜在稀释股份总数为1435.1万股,2022年同期为1006.6万股;2023年5月公司与Cowen达成协议,可通过其出售至多1.25亿美元的普通股[105] 财务指标对比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股权薪酬费用为725.9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656.5万美元[70] - 2023年3月31日,无风险利率为4.0%,2022年同期为1.8%;预期波动率为79.3%,2022年同期为77.3%[72]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租赁的经营现金流为41.6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15.1万美元[78]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净亏损为5796.2万美元,每股净亏损为1.42美元;2022年同期净亏损为1209.8万美元,每股净亏损为0.27美元[80]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5099.7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2190.8万美元;投资活动提供净现金1518.4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3471.1万美元;融资活动提供净现金178.9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354.1万美元[95] - 2023年第一季度融资活动提供的净现金180万美元,主要来自Cullinan MICA向非控股股东发行可转换票据;2022年同期为350万美元,主要包括160万美元的股票期权行权所得、110万美元的非控股股东权益发行所得和80万美元的可转换票据发行所得[97] - 公司在剑桥有两处办公场地租赁,2023年第一季度租赁费用为40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10万美元;未来最低租赁付款总额为553.6万美元,现值为472.4万美元[102][103] - 2023年第一季度运营亏损为6275.6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3265.7万美元;净亏损为5814.1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1289.2万美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5796.2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1209.8万美元[115] - 2023年第一季度一般及行政费用增加250万美元,主要因人员成本增加110万美元和专业服务费增加110万美元;其他收入增加主要与投资收入增加有关;2023年第一季度未记录所得税费用或收益,2022年同期记录所得税收益1960万美元[117]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使用现金5100万美元,主要由运营费用6280万美元构成,部分被非现金费用600万美元、利息收入450万美元和运营资产负债净变化收益120万美元抵消;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使用现金2190万美元,主要由运营费用3270万美元构成,部分被非现金费用760万美元和运营资产负债净变化收益300万美元抵消[119] 业务合作与产品情况 - 公司有六个临床阶段的肿瘤靶向候选产品,包括与Taiho联合开发的zipalertinib [83] - 公司持有CLN - 049、CLN - 619、CLN - 978和CLN - 617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利,以及CLN - 418的美国开发和商业化权利[10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对Cullinan Florentine Corp.、Cullinan MICA Corp.和Cullinan Amber Corp.的所有权权益分别为96%、96%和94%[109] - 2022年6月公司将Cullinan Pearl Corp.的股权出售给Taiho,使Taiho获得zipalertinib在日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以外地区的全球权利[112] - 2023年2月,公司与Harbour BioMed US Inc.签订许可和合作协议,支付2500万美元前期许可费;2023年3月与SVB Securities LLC签订股权发售计划协议,可出售至多1.25亿美元普通股,5月终止该协议并与Cowen and Company, LLC签订类似协议[118] 租赁与转租情况 - 公司在剑桥有两处办公场地租赁,2023年第一季度租赁费用为40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10万美元;未来最低租赁付款总额为553.6万美元,现值为472.4万美元[102][103]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记录转租收入20万美元,预计2023年剩余时间和2024年分别收到转租付款约50万美元和30万美元[104] 公司未来预期 - 公司预计随着产品候选药物的临床前活动、制造和临床试验推进,费用将继续增加;还将因作为上市公司运营产生额外成本[120] - 公司根据各种许可和合作协议有付款义务,需在达到特定里程碑时支付款项,但因未来里程碑的实现和时间不确定,这些金额未包含在2023年3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121] 公司管理与风险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管理层评估认为披露控制和程序在合理保证水平上有效[14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财季内,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无重大变化[148] - 公司目前未卷入可能对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诉讼或法律程序[150] - 诉讼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因辩护和和解成本等因素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等产生不利影响[150] - 应结合2022年10 - K报告中“项目1A.风险因素”部分内容,考虑可能影响公司业务、财务状况或未来业绩的因素[151] - 2022年10 - K报告中的风险披露受本季度报告信息限制,且公司还可能面临未知或目前认为不重要的额外风险[151]
Cullinan Oncology(CGEM) - 2022 Q4 - Annual Report
2023-03-09 00:00
公司股票与市值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关联方持有的有表决权和无表决权股票的总市值为3.756亿美元[56] - 截至2023年3月1日,公司普通股的流通股数量为39,327,298股[56] - 截至2023年3月1日,公司优先股的流通股数量为647,500股,每股优先股可按持有人选择转换为10股普通股,转换后持有人及其关联方受益所有权不得超过普通股总数的9.99%[67] 公司业务合作与资金交易 - 2022年6月,泰禾以2.75亿美元的预付款收购公司在Cullinan Pearl的股权,公司还有资格获得高达1.3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57] - 公司与泰禾子公司就zipalertinib达成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协议,双方平分开发成本,各获美国潜在销售税前利润的50%[76] - 2023年2月公司从Harbour BioMed US Inc.获得CLN - 418在美国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支付2500万美元的前期许可费,另有最高1.48亿美元的开发和监管里程碑付款、最高4.15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潜在美国商业销售的高达高个位数百分比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173] - 公司子公司Cullinan Amber与MIT的协议中,临床和监管里程碑付款每个不同许可产品最高达700万美元,第二和第三适应症每个产品最高达550万美元,商业里程碑付款最高达1250万美元;控制权变更时临床和监管里程碑付款将增加低三位数百分比;需支付净销售额中个位数百分比的特许权使用费,且不超过50%的减免;分许可收入分享比例不超过低到中两位数百分比[196] - 公司与Adimab的协议中,里程碑付款每个产品最高达1580万美元;需按产品支付年度全球净销售额低个位数百分比的特许权使用费,特许权义务在产品首次商业销售后低两位数年数或相关专利到期后终止[197] - 公司与Harbour的协议中,支付了2500万美元的前期许可费,Harbour可获得最高1.48亿美元的开发和监管里程碑付款、最高4.15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高达高十几百分比的特许权使用费[198] - 子公司Cullinan Florentine与DKFZ、图宾根大学等签订独家许可协议,里程碑付款最高达2800万美元,需支付低至中个位数的特许权使用费[222] 公司肿瘤学候选产品情况 - 公司有6个不同的肿瘤学候选产品,其中5个处于临床阶段,还有多个研究和发现项目[57] - 公司早期开发依赖zipalertinib、CLN049、CLN - 619和CLN - 418等主要候选产品,若无法推进临床开发、获批和商业化,业务将受重大损害[73] - 公司旗下Cullinan拥有zipalertinib美国共同开发和商业化权、CLN - 418美国权和CLN - 978全球权,Cullinan持有Cullinan Florentine 96%、Cullinan Mica 95%、Cullinan Amber 94%股权[91] 产品临床研究进展 - 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与泰禾合作启动了zipalertinib针对EGFR外显子2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关键2b期研究[57] - CLN - 049预计2023年年中获得初始临床数据[57] - CLN - 619预计2023年年中获得初始临床数据[57] - CLN - 418预计2024年获得初始临床数据[57] - 2023年1月,FDA批准了CLN - 978的新药研究申请[57] - 公司将推进CLN - 049、CLN - 619和CLN - 418进入后期临床开发,预计2023年年中更新CLN - 049和CLN - 619临床进展,2024年更新CLN - 418 [90] - 公司zipalertinib的1/2a期试验共招募73名患者,患者接受过大量前期治疗,66%患者接受过两种或以上前期治疗,36%患者接受过EGFR抑制剂治疗,55%患者接受过免疫治疗[94] - 2022年公司完成16名患者的zipalertinib单剂量150mg初步食物影响模块研究,结果显示与食物同服不影响药物暴露量[102] - CLN - 049用于治疗AML和MDS,正在成人复发或难治性AML和MDS患者中进行多剂量递增试验,有望治疗约80%表达FLT3的AML患者[104] - 公司正在对CLN - 619进行针对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全球1期临床试验,预计2023年年中公布初步临床数据[123] - 2022年11月,公司与合作伙伴启动了zipalertinib针对成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EGFRex20ins突变患者的关键2b期研究,设置了100mg空腹每日两次和150mg随餐每日两次两个剂量组[129] - 2021年12月启动CLN - 049在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2022年12月完成静脉给药单剂量递增部分并启动皮下给药多剂量递增部分,预计2023年年中公布初始临床数据[139] - 2022年第四季度提交CLN - 978的研究性新药申请(IND),2023年1月获FDA批准,计划2023年开展1期临床试验评估其用于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 - NHL)患者[162] - CLN - 418一期临床研究1部分剂量递增将测试0.03至20毫克/千克共7个剂量水平,每三周给药一次;2部分剂量扩展将在三个肿瘤特异性扩展队列中各评估最多30名患者,预计2024年公布1部分初始数据[179] - 2023年2月提交CLN - 617的IND申请,预计2023年底启动1期研究[90] - 公司于2023年2月提交CLN - 617的新药研究申请(IND),并计划在获得IND批准后,于2023年底启动1期研究[218] 产品临床数据表现 - 2022年6月临床更新显示,在100mg每日两次剂量下,39例可评估患者中16例(41%)达到确认部分缓解,38例(97%)达到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最佳反应[76] - 100mg每日两次剂量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2个月[76] - 100mg每日两次剂量下,无3级或更高级别的治疗相关皮疹或腹泻不良事件[76] - 100mg每日两次剂量下,82%和36%的患者分别出现1级或2级治疗相关皮疹和腹泻,且1级与2级事件比例约为3:1[79] - 截至2022年5月9日数据截止,100mg每日两次剂量组确认总缓解率(ORR)为41%,高于150mg每日两次剂量组的36%[82] - 100mg每日两次剂量组中位PFS为12个月,高于150mg每日两次剂量组的8个月[82] - zipalertinib 1/2a期试验中,<65mg剂量组(N = 23)客观缓解率(ORR)为35%,100mg剂量组(N = 39)为41%,150mg剂量组(N = 11)为36%,总体为38% [99] - zipalertinib 1/2a期试验中,<65mg剂量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个月,100mg剂量组为12个月,150mg剂量组为8个月,总体为10个月[99] - Zipalertinib在100mg每日两次剂量下展现出优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总样本量N = 73,确认部分缓解(PR)率为38.4%,疾病稳定(SD)率为57.5%,疾病进展(PD)率为4.1%[125][127] - CLN - 049在体外能介导对所有测试的AML细胞系进行强大的靶标依赖性细胞杀伤,半数有效浓度(EC50值)在亚纳摩尔范围内,即使细胞每细胞表达少于100个FLT3受体拷贝也能有效杀伤[134] - CLN - 049在人源化小鼠模型中能控制AML白血病负担,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提高小鼠存活率[137] - CLN - 619在多种临床前体内肿瘤模型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并降低血清MICA/B水平[112] - B7H4在不同实体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N = 94)为50%,乳腺癌(N = 85)为38%,肺癌(N = 91)为34%,卵巢癌(N = 92)为54%[153] - CLN - 978在3微克/千克及以上剂量水平治疗时,无论给药途径,100%的受试小鼠出现完全缓解[160] - mCLN - 617瘤内注射两小时后血清药物水平平均低于静脉注射的5%,瘤内注射增强了其抗肿瘤活性[188] - mCLN - 617在MC38同基因肿瘤模型中使治疗动物的完全缓解率达100%,10只中有5只小鼠拒绝新注射的肿瘤[189] - CLN - 978在临床前研究中对低CD19表达细胞有抗肿瘤活性[182] 市场与疾病数据 - 2023年美国预计有238,340例新增肺癌病例和127,070例肺癌死亡病例,NSCLC约占肺癌的80% - 85%,EGFR突变在欧美NSCLC患者中占比15% - 25%,在亚洲患者中占比30% - 50% [92] - FLT3在约80%的AML细胞中表达,MICA/B和B7H4在多种肿瘤类型中表达[90] - 2023年美国预计有大约20380例新诊断的AML患者和约11310例AML死亡病例[131] - 60% - 85%的年轻成年AML患者可实现完全缓解,60岁以上患者完全缓解率为40% - 60%,约40%的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复发,约10%的复发患者存活至少五年[131] - 约80%的AML患者白血病母细胞表面表达FLT3,一项研究中318例新诊断或复发AML患者中有78%的患者FLT3呈阳性[131] - 2021年5月,强生的Rybrevant(amivantimab)获FDA加速批准用于特定NSCLC患者;9月,武田制药的Exkivity(mobocertinib)获FDA加速批准用于特定NSCLC患者[192] 公司竞争情况 - 针对CLN - 049,安进等多家公司在开发治疗AML的双特异性药物,还有多种针对AML的小分子疗法获批或在开发中[192] - 针对CLN - 619,CanCure等公司在开发靶向MICA/B的癌症疗法,但均未进入临床开发[192] - 针对CLN - 418,暂无其他候选药物将4 - 1BB和B7H4结合在单一双特异性分子中,但有针对其中一种分子的候选药物[192] - 针对CLN - 978,阿斯利康等多家公司在开发靶向CD19或其他相关肿瘤抗原的产品候选药物[192] - 公司面临来自多方的激烈竞争,许多竞争对手在研发、制造等方面有更丰富的资源和专业知识[220] 公司专利情况 - 截至2023年2月16日,公司专利组合包括9个专利家族,至少31项全球待批专利申请,预计专利到期时间在2039 - 2043年[200] - 公司子公司Cullinan MICA拥有与CLN - 619产品候选相关的两个专利家族,相关专利申请若获批,预计分别在2039年和2043年到期[200] - 公司CLN - 049产品候选相关专利组合有一个专利家族,若获批预计2039年到期[200] - 公司CLN - 617产品候选和Cullinan Amber项目相关专利组合有两个专利家族,若获批预计分别在2039年和2041年到期[200] - 公司CLN - 978产品候选相关专利组合有三个专利家族,若获批预计分别在2039年和2040年到期[200] - 公司与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共同拥有的与降解HPK1化合物相关的专利家族,若获批预计2042年到期[200] - 美国常规申请获批的专利有效期为自最早有效非临时申请日起20年,某些情况下专利期限可延长[200] 公司研发与生产相关法规 - 临床阶段开发需将候选产品在合格研究人员监督下给健康志愿者或患者使用,临床试验方案及后续修订需提交FDA,且需经机构审查委员会(IRB)审查批准[205] - FDA可能在30天IND审查期或临床试验进行期间,基于患者安全和/或合规问题实施部分或全部临床搁置[205] - 评估治疗适应症以支持NDA和BLA的临床试验通常分三个阶段,可能重叠或组合,FDA一般要求两个充分且对照良好的3期临床试验以批准NDA或BLA[205] - 获批后可能需进行4期临床试验,FDA可能将其作为批准NDA或BLA的条件,未尽职进行可能导致产品批准被撤回[205]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新药申请(NDA)或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的初始审查目标时间为提交日期起10个月,优先审查为6个月,但不一定能按时完成[207] - FDA在收到NDA或BLA后60天内决定是否受理申请,可能拒绝受理并要求补充信息[207] - 根据《儿科研究公平法案》(PREA),某些NDA、BLA及其补充申请需包含评估药物或生物制品在儿科亚人群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207] - 计划提交包含新活性成分等的药品或生物制品营销申请的赞助商,需在2期结束会议后60天内提交初始儿科研究计划[207] - 临床开发各阶段需向FDA提交进展报告和安全报告,严重和意外疑似不良事件等信息需在15天内报告,意外致命或危及生命的疑似不良反应需在7天内报告[233] - FDA审核申请后可能发出批准信或完整回复信,完整回复信指出申请存在的缺陷并可能建议采取的行动[235] - 即使产品获得FDA批准,FDA可能会限制产品的使用适应症、要求进行上市后研究等,某些产品变更需进一步测试和FDA审核批准[235] - 美国FDCA规定体外诊断需FDA上市前批准,PMA流程可能需数年或更久[238] - 美国Hatch - Waxman修正案允许专利期限最多延长5年,且剩余期限自产品批准日起总计不超14年[240] - FDCA为首个获批新化学实体NDA的申请人提供5年非专利营销排他期,4年后若含专利无效或不侵权证明可提交申请[241] - 2010年美国ACA法案使生物制品面临低成本生物类似药竞争,制造商需提供70%的品牌药销售点折扣[248] - 2011年美国《预算控制法案》规定自2013年4月起,每年财政年度对医保提供者的支付总额削减2%,该规定将持续至2030年[248] - 2012年美国《美国纳税人救济法案》进一步削减对部分医保提供者的支付,并将政府追回多付款项的诉讼时效从3年延长至5年[248] - 2020年3月10日,特朗普政府向国会提交药品
Cullinan Oncology(CGEM) - 2022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2-11-14 00:00
股权出售收益 - 公司出售Cullinan Pearl股权获2.75亿美元预付款,还有1.3亿美元与EGFR外显子20非小细胞肺癌监管里程碑挂钩[55] - 出售Cullinan Pearl股权获2.75亿美元预付款,产生2.768亿美元收益[77][80] - 2022年前九个月出售Cullinan Pearl收益为2.76785亿美元,2021年同期无此项收益[72] 股权融资与首次公开募股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股权融资净收益5.412亿美元,其中首次公开募股净收益2.645亿美元[56] - 2021年1月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净收益为2.645亿美元[80] 许可协议收入 - 公司从与Zai Lab的许可协议获得1890万美元收入[56] - 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确认1890万美元收入,来自Zai许可协议的前期费用[66] - 2021年前九个月许可收入为1894.3万美元,2022年无此项收入[72] 公司财务状况(资产与亏损)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5.76亿美元,长期投资和应收利息为3070万美元[5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累计亏损2090万美元[5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5.76亿美元,长期投资和应收利息为3070万美元[78] 公司股权占比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在Cullinan Amber的完全稀释后股权占比为93.5%,非控股权益占6.5%[6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在Cullinan Florentine的完全稀释后股权占比为95.6%,非控股权益占4.4%[6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在Cullinan MICA的完全稀释后股权占比为53.5%,非控股权益占46.5%[65]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公司持有Cullinan MICA已发行股权的92%[60] 研发费用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97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1270万美元,增长580万美元[73] - 2022年前九个月研发费用为706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3690万美元,增长3370万美元[73] 行政及管理费用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行政及管理费用为101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570万美元,增长440万美元[76] - 2022年前九个月行政及管理费用为289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1570万美元,增长1320万美元[76] 利息收入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利息收入为235.3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11.8万美元[72] - 2022年前九个月利息收入为324.7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34万美元[72] 净亏损与净利润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净亏损为2489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1825.9万美元[72] - 2022年前九个月净利润为1.36283亿美元,2021年同期净亏损为3327.9万美元[72] 其他收入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其他收入为24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10万美元;2022年前九个月其他收入为30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30万美元[77] 所得税费用变化 - 2022年前九个月所得税费用为4400万美元,2021年前九个月未计提所得税[77] 非控股股东净亏损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非控股股东净亏损为1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90万美元;2022年前九个月非控股股东净亏损为17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20万美元[77] 现金流量变化 - 2022年前九个月经营活动使用现金1.017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2830万美元[81] - 2022年前九个月投资活动提供现金2.776亿美元,2021年同期使用现金3.179亿美元[82] - 2022年前九个月融资活动提供现金70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2.661亿美元[82] 经营租赁义务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经营租赁义务为470万美元,其中120万美元需在12个月内支付[86]
Cullinan Oncology (CGEM) Investor Presentation - Slideshow
2022-08-12 01:43
业绩总结 - CLN-081在EGFR exon 20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确认的总体反应率为41%(16/39)[23] - CLN-081的1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2个月[23] - CLN-081的21个月中位反应持续时间为21个月[23] - 针对EGFR exon 20插入突变的患者,铂类化疗的客观反应率约为19.5%[19] - 针对EGFR exon 20插入突变的患者,铂类化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7个月[19] 用户数据 - 73名患者参与了CLN-081的1/2a期临床试验,剂量范围为30至150 mg BID[25] - 参与者中,33%(24名)正在接受治疗,67%(49名)已中止治疗[25] - 参与者的中位年龄为64岁,女性占比56%(41名)[26] - 66%的患者接受过2条以上的治疗,36%的患者有EGFR TKI的治疗史[27] - 参与者中,55%曾接受过免疫治疗,38%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史[2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CLN-049(Florentine)为复发/难治急性髓性白血病(R/R AML)开发的FLT3 x CD3双特异性抗体,正在进行IND启用研究[13] - CLN-619(MICA)为全癌种开发的抗MICA/B IgG1,正在进行临床研究[13] - CLN-978(NexGem)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开发的CD19 x CD3 x HSA三特异性抗体,正在进行IND启用研究[13] - CLN-617(Amber)为全癌种开发的胶原结合IL12-IL2融合蛋白,正在进行临床研究[13] - CLN-617的设计为IL-12和IL-2的单链重组融合蛋白,旨在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59] 市场扩张和合作 - CLN-081与Taiho共同开发和共同商业化,Taiho在美国以外地区拥有独占全球权利[17] - Cullinan与Taiho的合作协议包括2.75亿美元的前期付款和高达1.3亿美元的监管里程碑付款[37] - Cullinan与Taiho的合作将实现美国市场50/50的利润分享[40] 负面信息 - 在150 mg BID剂量下,因毒性原因停止招募,共有11名患者[25] - 100 mg BID组中,3级及以上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名患者)[34] - 100 mg BID组的剂量减少发生率为13%(5名患者),剂量中止发生率为5%(2名患者)[34] 未来展望 - 预计CLN-049的初步临床数据将在2023年中期发布[48] - 公司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提交IND申请,进行IND启用研究[66][67] - Cullinan的现金流将延续至2026年,并加速现有和新肿瘤资产的开发[41] 财务状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投资及应收利息总额为6.85亿美元[7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基本流通股数为4470万股[7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33人[77]
Cullinan Oncology(CGEM) - 2022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2-08-10 00:00
业务出售与合作收入 - 公司将CLN - 081相关子公司Cullinan Pearl出售给Taiho,获2.75亿美元预付款,另有1.3亿美元与监管里程碑挂钩[52] - 公司从与Zai Lab的合作协议获1890万美元净合作收入,出售Cullinan Pearl获2.7亿美元现金收益[55] - 2022年6月公司完成将Cullinan Pearl出售给Taiho,预计与Taiho分享CLN - 081未来50%的开发成本和美国销售的50%潜在税前利润[76] - 出售Cullinan Pearl获得2.768亿美元收益[79] - 2022年6月公司出售Cullinan Pearl,获得2.75亿美元预付款,其中50万美元将存入托管账户[81] 产品临床试验数据 - CLN - 081在100mg每日两次剂量试验中,39例可评估患者确认缓解率41%,中位缓解持续时间21个月,无进展生存期12个月[52] 股权融资与收益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股权融资净收益5.412亿美元,其中首次公开募股净收益2.645亿美元[55] - 2021年1月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净收益为2.645亿美元[81]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6.11亿美元,长期投资和应收利息4460万美元[5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留存收益390万美元[5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6.11亿美元,长期投资和应收利息为4460万美元[81] 子公司股权占比 - 截至2022年6月30日,Cullinan Amber公司股权中,公司占93.5%,非控股股东占6.5% [6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Cullinan Florentine公司股权中,公司占94.8%,非控股股东占5.2% [6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Cullinan MICA公司股权中,公司占53.5%,非控股股东占46.5% [65] 新药申请计划 - 公司预计2023年上半年向FDA提交CLN - 617和CLN - 978的新药研究申请[52] 公司历史收入情况 - 2021年上半年公司确认了1890万美元的收入,来自Zai许可协议的前期费用,自成立以来未从产品销售中获得收入,近期也不期望获得[66] 研发费用情况 - 2022年Q2研发费用为264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1180万美元;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510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2420万美元[75][76][77] - 2022年Q2研发费用增加630万美元,主要因CMC成本增加420万美元和临床前及临床活动费用增加240万美元;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增加1120万美元,主要因CMC成本增加1080万美元和临床前及临床活动费用增加320万美元[77] 管理费用情况 - 2022年Q2管理费用为107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480万美元;2022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188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1000万美元[75][78] - 2022年Q2管理费用增加590万美元,主要因股权薪酬费用增加240万美元、人员成本增加110万美元和非经常性成本170万美元;2022年上半年管理费用增加880万美元,主要因股权薪酬费用增加440万美元、人员成本增加170万美元和非经常性成本200万美元[78] 运营与净收入情况 - 2022年Q2运营收入为2.39679亿美元,2021年同期亏损1660.4万美元;2022年上半年运营收入为2.07022亿美元,2021年同期亏损1523.2万美元[75] - 2022年Q2净收入为1.74065亿美元,2021年同期亏损1643.9万美元;2022年上半年净收入为1.61173亿美元,2021年同期亏损1502万美元[75] - 2022年Q2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收入为1.74898亿美元,2021年同期亏损1563.6万美元;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收入为1.628亿美元,2021年同期亏损1570.6万美元[75] 费用增长预期 - 公司预计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在近期和未来将大幅增加[67][71] 其他收入与费用情况 - 2022年第二季度其他收入为5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20万美元;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7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20万美元[79] - 2022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所得税费用分别为6610万美元和4650万美元,2021年同期未计提所得税[79] - 2022年第二季度和2021年同期非控股股东净亏损均为80万美元;2022年上半年非控股股东净亏损为160万美元,2021年同期净收入为70万美元[79] 现金流量情况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使用现金473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1770万美元[82]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提供现金3.356亿美元,2021年同期使用现金2.923亿美元[83]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提供现金56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2.655亿美元[83]
Cullinan Oncology(CGEM) - 2022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2-05-16 00:00
公司治疗候选药物项目情况 - 公司目前有8个不同的治疗候选药物项目[111] CLN - 081项目数据及合作情况 - CLN - 081在100mg BID剂量下,确认缓解率为41%,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估计为15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为12个月[112] - 公司将因CLN - 081交易获得2.75亿美元预付款,还有资格获得1.3亿美元与EGFR外显子20非小细胞肺癌监管里程碑相关的款项[113][134] - 公司与泰禾制药就CLN - 081在美国的开发和商业化成本及利润各分担和分享50% [113][134] 公司股权融资及收益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股权融资净收益为5.412亿美元,其中首次公开募股净收益为2.645亿美元[119] - 2021年1月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净收益为2.645亿美元;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出售子公司可获约2.75亿美元[169][170] 公司资金及亏损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3.149亿美元,长期投资和应收利息为9540万美元[12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累计亏损为1.71亿美元[12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3.149亿美元,长期投资和应收利息为9540万美元[168] 公司对各子公司所有权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对Cullinan Pearl、Cullinan Amber、Cullinan Florentine、Cullinan MICA的所有权分别为80%、92%、95%、54% [12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假设A类优先股转换,公司拥有Cullinan Pearl 80%的完全稀释后流通普通股[13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拥有Cullinan Amber 92%的已发行股权,包括100%的A类优先股[13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拥有Cullinan Florentine 95%的完全摊薄流通股,包括100%的A类优先股[140] - 公司购买了Cullinan MICA 24%的已发行股权,包括89%的A类高级优先股,后续将再购买最高1600万美元的A类高级优先股[142] - 2021年6月和2022年3月,Cullinan MICA的A类高级优先股投资者分别购买8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公司所有权增至54%[144][145] 子公司股权发行情况 - 2021年6月,Amber发行300万股A类优先股,总收益300万美元,向麻省理工学院发行153,229股普通股[136] 公司对子公司投资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和泰禾风险投资公司共购买了Cullinan Pearl 2300万美元的A类优先股[13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已购买Cullinan Florentine价值1200万美元的A类优先股和价值810万美元的B类优先股[139] 公司收入情况 -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确认1890万美元的收入,来自Zai许可协议的前期费用[148] -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因与Zai Lab的许可协议确认收入1890万美元[192] 公司费用及利润变化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245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1240万美元,增长1210万美元[160][161] - 2022年第一季度与2021年第一季度相比,运营费用从1757.1万美元增至3265.7万美元,增长1508.6万美元[160] - 2022年第一季度净亏损1289.2万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41.9万美元,变化为亏损增加1431.1万美元[160] - 2022年第一季度一般及行政费用为810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520万美元增加290万美元[164] - 2022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净额为20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10万美元增加10万美元[165] - 2022年第一季度所得税收益为1960万美元,2021年同期未记录所得税准备金[166] - 2022年第一季度非控股股东应占净亏损为8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净收入150万美元[167] 公司现金流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使用现金2190万美元,投资活动提供现金3470万美元,融资活动提供现金350万美元[171] 公司费用预期及资金支撑情况 - 公司预计费用将大幅增加,当前资金预计可支撑运营至2024年[178][182] 公司经营租赁义务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经营租赁义务为140万美元,其中60万美元需在12个月内支付[187] 公司所得税相关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确定需全额估值备抵以抵销净递延所得税资产,2022年3月31日评估时考虑出售Cullinan Pearl预期收益,记录所得税收益[198] - 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法核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根据财务报表账面价值与税基差异等确认,估值备抵可能影响所得税费用和净损益[196] - 公司考虑未来应税收入和历史业绩评估估值备抵需求,若预计实现先前已记录估值备抵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将在确定当期减少估值备抵[197] 公司新兴成长型公司相关情况 - 公司将作为新兴成长型公司直至最早发生的情况:首次公开募股结束后第五个财政年度最后一天;年度总收入至少达10.7亿美元;被视为大型加速申报公司(非关联方持有的普通股市值于前一年6月30日超过7亿美元);或在前三年发行超过10亿美元不可转换债务[200] - 公司选择新兴成长型公司新或修订会计准则的延长过渡期,也可提前采用某些准则[199] 公司较小规模报告公司相关情况 - 公司为较小规模报告公司,非关联方持有的股票市值低于7亿美元且最近完成的财政年度年收入低于1亿美元,或非关联方持有的股票市值低于2.5亿美元[201] - 若公司作为较小规模报告公司且不再是新兴成长型公司,可继续享受特定披露要求豁免,如年度报告中仅列报最近两个财政年度经审计财务报表,减少高管薪酬披露义务[201] - 公司选择较小规模报告公司关于市场风险的按比例披露要求,本项所需信息不适用[203] 公司成本预提及估值相关情况 - 公司根据与内外部人员讨论的服务完成进度等因素预提研发活动成本,实际成本确定时调整预提估计,目前预提成本与实际成本无重大差异[193][194] - 公司使用Black - 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估计股票期权公允价值,若因素变化和管理层采用不同假设,未来股权薪酬费用可能有重大差异[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