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mb Bio, Inc(CLYM)
搜索文档
Climb Bio (NasdaqGM:CLYM)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10 05:22
公司概况 * Climb Bio (NasdaqGM:CLYM) 是一家成立约一年的生物技术公司 专注于开发针对成熟临床靶点的单克隆抗体 目标是成为同类最佳药物 并聚焦于存在大量未满足医疗需求、有明确审批路径和大规模商业机会的适应症[4] * 公司的主要研发项目是Budo (Budoprutug) 一种靶向CD19的B细胞清除药物 第二个研发项目是CLYM116 一种针对IgA肾病(IgAN)靶向APRIL的疗法[4] 核心资产Budo (靶向CD19单抗) 的科学依据与差异化 * 选择CD19作为靶点是因为它是B细胞表面的"金发姑娘"靶点 既能清除致病B细胞 又能保留负责维持保护性免疫的B细胞(如长寿命浆细胞) 从而保留对既往感染和疫苗的免疫力[6] * 选择单克隆抗体(mAb)而非CAR-T或K细胞等疗法 是因为mAb具有可扩展性、生产工艺成熟、安全性明确、耐受性好 且易于在社区医疗中心进行输注 能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7] * 与安进(Amgen)的Oplinza (同为CD19靶向mAb)相比 Budo在分子层面具有更高亲和力 并且Fc段为低岩藻糖基化(Oplinza为完全去岩藻糖基化) 在剂型上Budo可静脉注射(IV)和皮下注射(SC) 而Oplinza目前尚未开发皮下剂型[12] * Budo的皮下制剂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显示出高生物利用度 其制剂浓度高达175 mg/mL 且具有低粘度特性 便于注射 公司计划在健康志愿者中进行I期研究以进一步验证[15] * 皮下给药为患者提供了治疗选择的灵活性 部分患者偏好居家皮下治疗 部分患者则偏好前往医生办公室接受静脉输注[16] * Budo的给药频率可能较低 在研究中采用第1天和第14天给药两次 然后间隔6个月再给药的方案 旨在诱导长期疾病缓解 提供无病间隔期[25][46] 研发策略与适应症选择 * 公司采用基于生物学的框架 将B细胞介导的疾病分为三大类 以数据驱动的方式系统性地推进研发[18][19] * **第一类 (高成功概率): IgG4介导的疾病** 其生物学特性使得产生IgG4抗体的B细胞均表达CD19 因此对CD19 mAb的B细胞清除反应良好 例如原发性膜性肾病(PMN) 公司在此类别已有早期积极数据[19] * **第二类 (中等): 单器官IgG1-3介导的疾病** B细胞和抗体攻击单一器官 例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重症肌无力(MG)等[20] * **第三类 (复杂但市场大): 复杂的风湿性疾病** 多器官系统受累 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硬化症等 开发路径更复杂但商业机会巨大[21] * 公司从每一类别中选择了一个适应症进行初始研究 PMN (第一类) ITP (第二类) SLE (第三类) 通过这些研究的数据来指导未来的开发方向[21] 主要研发项目进展与数据 Budo在PMN (原发性膜性肾病) * PMN是一种抗体介导的肾脏疾病 目前无获批疗法[23] * 先前赞助商进行的一项研究中 患者接受两剂Budo (基线及6个月时各两剂) 结果显示Budo能清除B细胞 致病抗体(PLA2R)水平下降 蛋白尿症状缓解[23][24] * 关键审批终点是完全肾脏缓解(蛋白尿<0.3克/24小时) 在该小规模研究中 12个月时达到60%的缓解率 是PMN领域迄今最好的数据集[24] * 随访显示 患者在仅接受4剂Budo治疗数年後 仍能维持疾病缓解状态[25] * 公司已启动一项45名患者的II期研究 设3个剂量组(每组15人) 进行剂量递增 旨在确定用于关键性研究的剂量[28] Budo在ITP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ITP是一种罕见病 美国约有20,000名患者对一线、二线治疗无效[29] * 尽管利妥昔单抗(抗CD20)对约50%患者有效 但疾病常会复发 理论认为清除脾脏中的CD19阳性B细胞可能对经治患者有更好效果[29] * 公司已启动一项针对慢性ITP患者的Ib/IIa期剂量递增研究 患者需曾对至少一种先前疗法有反应 研究将评估B细胞、抗体水平 最关键的是血小板计数的变化 患者将接受两剂Budo regimen 并被随访长达一年[30][31] Budo在SLE (系统性红斑狼疮) * 虽有CD19 CAR-T在难治性SLE中显示出惊艳数据 但CAR-T疗法流程密集(需白细胞分离、淋巴清除、细胞回输等) 可能仅适用于极小部分患者[34] * 公司旨在探索Budo (CD19 mAb)这种强度更低、风险更小的疗法 能否取得与CD19 CAR-T类似的效果[35][36] * 公司正在开展一项早期SLE研究 入组高疾病活动度(CDI评分≥8)且对标准治疗无效的患者 从低剂量开始 基于安全性逐步递增剂量 并评估疗效参数[40] * 有Oplinza治疗NMOSD合并SLE患者的个案报道(N=2)显示良好反应 但证据非常有限[37][39] CLYM116 (抗APRIL抗体,用于IgA肾病) * CLYM116是公司通过许可引进的临床前资产 靶向IgAN的成熟靶点APRIL[47] * 其差异化在于"清道夫"(sweeper)机制 不仅能结合APRIL阻断其与受体相互作用 还能将其内吞入细胞降解 然后抗体可重返循环系统结合新的APRIL分子 这种第三代抗体技术可能实现更低的给药频率和更好的患者依从性[48] * 公司已完成头对头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 数据将于2025年9月底公布 届时将决定是否及如何推进至临床[49][52] * 参考补体领域类似技术的进展 该机制有望实现剂量降低、效力增强、突破性发作减少和给药间隔延长[51] 财务状况与未来催化剂 * 公司拥有充足的现金储备 预计现金跑道可支撑运营至2027年[55] * **2025年下半年催化剂**: 公布CLYM116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数据(2025年9月底) 提供ITP和SLE研究的数据读出时间指引[53] * **2026年上半年催化剂**: 公布Budo皮下制剂在健康志愿者中的I期研究数据[53]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前为ITP和SLE研究提供数据可用性的指引 并在未来12-18个月内有一系列数据读出[53] 商业战略考量 * 研发策略需兼顾科学性与商业意义 计划以肾脏疾病(如PMN和IgAN)作为锚点 并可能拓展至狼疮性肾炎 与CLYM116形成协同效应[43][44] * 公司将根据ITP和SLE研究产生的数据 决定Budo下一步的最佳开发方向[41][43]
Climb Bio (CLYM)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05 23:55
公司概况 * Climb Bio是一家专注于免疫介导疾病的生物技术公司 成立仅12个月 通过反向收购Ellium Therapeutics和收购Tenet Medicines形成 并于2023年10月正式更名 公司完成了1.2亿美元的私募融资[1][4][6] * 公司专注于基于已验证生物学的项目开发 目标是成为各自适应症中的同类最佳 其研发策略围绕B细胞耗竭疗法 核心是开发可扩展的单克隆抗体疗法 以替代复杂的细胞疗法[4][7][9] * 公司拥有两个主要在研资产:主打资产Budo(抗CD19单抗)和第二个资产CLYM116(抗APRIL单抗)[4][10] 核心资产Budo (抗CD19单抗) 的生物学原理与差异化 * 选择CD19作为靶点因其是B细胞耗竭的"金发姑娘"靶点 其表达贯穿从前B细胞到成熟B细胞直至浆母细胞的整个阶段 但不表达于浆细胞 从而保留了负责疫苗相关免疫的长寿浆细胞区室[13] * 与CD20相比 CD19表达更早且持续至浆母细胞阶段 与CD38(主要表达于浆细胞)相比 CD19能更有效地清除负责自身免疫活性的B细胞 并在大脑和组织中实现深度B细胞耗竭[13][14] * 分子差异化:Budo对CD19具有高亲和力 且部分岩藻糖基化 这在与FcRN的相互作用中具有优势 影响药代动力学 最新数据表明Budo可制成皮下制剂 这为开发提供了灵活性[15][16] * 与CAR-T等细胞疗法相比 裸抗方法避免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的风险 且无需住院治疗 具有更广的患者适用性和更低的治疗负担[20][21] 临床开发策略与适应症选择 * 公司采用三支柱框架选择适应症 优先考虑具有重大未满足医疗需求和明确审批路径的领域 包括1) IgG4介导疾病(如原发性膜性肾病PMN)2) 罕见单器官自身免疫病(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3) 复杂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4][25][27] * IgG4介导疾病(如PMN)因其生物学特性(产生IgG4的B细胞寿命短 不分化成长寿浆细胞 且均表达CD19)而对CD19 B细胞耗竭反应极佳 具有高成功概率[25][26] * 罕见单器官疾病(如ITP)通常有经过验证的终点 只需单个注册研究 开发路径更直接[26][27] * 复杂系统性疾病(如SLE)虽然存在多重致病抗体且影响多器官系统 但代表巨大的商业机会(数十亿美元)且未满足需求高[27] 临床数据与进展 (Budo) **原发性膜性肾病 (PMN)** * **P1b研究结果**:一项在中重度PMN患者中进行的开放标签剂量递增研究 8名患者入组 5名接受了完整疗程治疗[33] * 所有5名患者均实现B细胞完全清除[33] * 所有5名患者在48周时均达到蛋白尿的完全或部分缓解 其中3名患者(60%)实现完全缓解[33] * 缓解持续至72周 两名持续评估的患者仍处于缓解期[34] * PLA2R抗体阳性患者基线时 其抗体水平降低 并实现免疫学缓解[34] * 安全性良好 无死亡或剂量限制性毒性(DLT) 无免疫原性信号 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相关不良事件(AE) 反而观察到IgG升高 研究者认为3例严重不良事件(SAE)与Budo无关[34][35] * **P2研究计划**:预计2025年下半年启动 将采用剂量递增方式评估三个剂量组 并在第42周进行评估 研究设计借鉴了P1b中分次给药(第1周和第2周给药 6个月后重复疗程)的经验[36][37] * **关键指标与注册路径**:PLA2R抗体水平被视作可早期预测长期疗效(完全肾脏缓解)的关键生物标志物 将用于指导P3研究的剂量选择[38][39][40]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 * **研究设计**:一项开放标签的P1b/2a研究 评估Budo三个不同剂量水平 患者在第一天和第14天给药 并根据血小板反应在12至36周内可选择再次治疗 研究目标是评估药代动力学(PK)、药效学(PD)、安全性以及血小板反应[43] * **患者人群**:入组血小板计数低于30,000且既往治疗失败的ITP患者 目前患者已开始给药 并将随访48周[43] 第二资产CLYM116 (抗APRIL单抗) * **适应症**:计划开发用于IgA肾病(IgAN)[44] * **差异化机制**:其具有"清扫者"(sweeper)机制 即pH依赖性结合APRIL 不仅能抑制其与受体结合 还能降解APRIL靶标本身 理论上这可能比第一代药物带来更高的疗效[45][46] * **潜在优势**:与同时抑制BAFF和APRIL的双重抑制剂相比 仅抑制APRIL的策略预计长期安全性更佳 可避免与BAFF抑制相关的血细胞减少症风险 同时有望降低治疗负担[46] * **近期数据**:公司计划在本月晚些时候分享该资产的初步数据[45] 未来展望与价值创造 * 公司未来一年的关键价值创造将集中于三个方面:1) **执行力**:成功推进临床和非临床开发项目 2) **差异化**:在竞争激烈的已验证靶点领域证明其分子的差异化优势 3) **适应症选择**:从众多机会中筛选出能为患者带来良药、为股东创造价值的适应症进行推进[48]
Climb Bio to Host Webcast Highlighting CLYM116 and the IgA Nephropathy (IgAN) Opportunity on September 29, 2025
Globenewswire· 2025-09-04 19:00
公司活动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29日东部时间上午8点举办CLYM116项目网络直播活动 管理层将与拥有20年IgA肾病治疗经验的肾病学家Craig E Gordon博士共同出席[1] 产品管线进展 - CLYM116是靶向APRIL(增殖诱导配体)的临床前阶段单克隆抗体 采用独特的"清除型"作用机制 可实现抗体回收和APRIL清除[2] - 该药物设计具备pH依赖性结合释放特性 能有效阻断APRIL信号传导 促进APRIL的溶酶体降解 同时延长抗体半衰期[5] - 公司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提交CLYM116的研究性新药申请(IND)或临床试验申请(CTA)[2] - 除CLYM116外 公司管线还包括抗CD19单克隆抗体budoprutug 该药物已证明具有B细胞清除能力[4] 技术优势与开发策略 - CLYM116是唯一采用清除机制的抗APRIL疗法 可能支持最佳疗效并减少给药频率[2] - 该差异化设计有望实现快速 深度和持久的APRIL抑制 同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5] - 网络直播将涵盖IgA肾病未满足需求 商业机会 CLYM116与第一代抗APRIL抗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头对头数据比较 以及开发策略[7] - 完成IND enabling研究并获得监管批准后 公司计划启动CLYM116治疗IgA肾病的1期临床试验[5] 业务拓展潜力 - CLYM116主要开发用于IgA肾病治疗 但可能适用于其他B细胞介导的疾病领域[5] - 抗CD19单克隆抗体budoprutug有潜力治疗多种B细胞介导疾病[4]
Climb Bio, Inc. (CLYM)'s Technical Outlook is Bright After Key Golden Cross
ZACKS· 2025-09-03 22:56
技术指标分析 - 公司股价触及重要支撑位后出现黄金交叉技术形态 5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上穿20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1] - 黄金交叉预示看涨突破行情 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形成趋势反转信号 更大时间周期往往形成更强突破[2] - 该技术形态包含三个阶段 股价触底反弹 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确立趋势反转 最终维持上涨动能[3] 价格表现与评级 - 过去四周股价累计上涨28.2% 当前获Zacks排名第二(买入)评级 显示突破潜力[4] - 盈利预期持续上调 过去两个月无下调预期 出现两次上调 市场共识预期同步提升[4] 投资前景展望 - 结合关键技术位与盈利预期上调 公司近期可能延续上涨趋势[5]
UPDATE – Climb Bio to Present at Upcoming September 2025 Investor Conferences
Globenewswire· 2025-08-26 02:41
公司近期活动安排 - 公司高管团队将参加多个投资者会议 包括Cantor全球医疗保健会议 Baird全球医疗保健会议 摩根士丹利年度全球医疗保健会议以及Stifel虚拟免疫与炎症论坛 [1] - 会议形式包括炉边谈话 一对一投资者会议和专题演示 其中Cantor会议于9月5日10:55 ET举行 Baird会议于9月9日16:20 ET举行 摩根士丹利会议仅安排一对一会议 [2] - Stifel虚拟论坛将于9月16日10:30 ET以线上形式举行 提供演示和一对一会议 所有会议直播可在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观看 录播将在活动后两小时上线并保留30天 [3]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为临床阶段生物技术企业 专注于开发免疫介导性疾病治疗药物 [4] - 研发管线包括抗CD19单克隆抗体budoprutug 该药物已证明具有B细胞耗竭功能 潜在治疗多种B细胞介导疾病 [4] - 另一候选药物CLYM116为抗APRIL单克隆抗体 目前处于支持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研究阶段 适应症为IgA肾病 [4] 投资者关系联系 - 投资者与媒体联系人为Carlo Tanzi博士 通过Kendall投资者关系机构进行沟通 [5]
Climb Bio to Present at Upcoming September 2025 Investor Conferences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8-25 19:00
公司近期活动安排 - 公司高管团队将参与2025年9月5日Cantor全球医疗会议 包括炉边谈话和一对一投资者会议[1][2] - 公司高管团队将参与2025年9月9日Baird全球医疗会议 包括炉边谈话和一对一投资者会议[2] - 公司高管团队将参与2025年9月10日摩根士丹利年度全球医疗会议 仅进行一对一会议[2] - 公司高管团队将参与2025年9月10日Stifel虚拟免疫与炎症论坛 包括演讲和一对一投资者会议[3] - 所有活动将通过公司官网投资者与新闻板块进行网络直播 直播结束后两小时内提供回放并存档至少30天[3]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为临床阶段生物技术企业 专注于开发免疫介导性疾病治疗药物[1][4] - 主要研发管线包括抗CD19单克隆抗体budoprutug 已证明具有B细胞清除功能 可治疗多种B细胞介导疾病[4] - 另一研发管线CLYM116为抗APRIL单克隆抗体 目前处于支持新药临床申请的研究阶段 针对IgA肾病[4]
Is Climb Bio, Inc. (CLYM) Outperforming Other Medical Stocks This Year?
ZACKS· 2025-08-20 22:41
公司表现 - Climb Bio Inc (CLYM) 年初至今股价回报率为12.2% [4] - 公司Zacks评级为买入级别(2)[3] - 全年盈利共识预期在过去一个季度内上调11.8% [4] - Cencora (COR) 年初至今股价回报率达31.2% [5] - Cencora全年每股收益共识预期近三个月上调0.7% [5] 行业比较 - 医疗行业(975家公司)年初至今平均回报率为-2.9% [2][4] - 医疗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位列第7(共16个行业)[2] - CLYM所属医疗生物遗传子行业(487家公司)年初至今平均回报率3.1% [6] - 该子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位列第98 [6] - Cencora所属医疗服务行业(58家公司)年初至今回报率0.1% [7] - 医疗服务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位列第154 [7] 方法论背景 - Zacks评级系统侧重盈利预测及修正 [3] - 行业排名依据各行业内公司Zacks评级平均值确定 [2]
Climb Bio, Inc(CLYM) - 2025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5-08-12 19: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为870万美元,上半年净亏损为2940万美元[94] - 公司净亏损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5488.9万美元改善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866.6万美元,减少4622.3万美元[1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赤字达2.593亿美元[9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费用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104.6万美元大幅增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657.5万美元,增长528.8%[114]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2390.2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213.7万美元增长1018.3%[120] - 2024年第二季度确认收购相关IPR&D费用5165.9万美元[115] - 公司收购Tenet Medicines总成本为5280万美元,其中确认研发费用5170万美元[98] - 向Mabworks支付CLYM116授权预付款900万美元并计入研发费用[9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其他财务数据 - 利息收入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148.5万美元增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217.3万美元,增长46.3%[117] - 公司现金及有价证券余额为1.874亿美元[125]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2658.2万美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3796.5万美元[127]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入1.284亿美元,主要来自私募配售[133] 业务线表现:布妥鲁单抗 - 布妥鲁单抗(pMN适应症)临床试验显示60%患者(3/5)实现蛋白尿完全缓解[91] - 布妥鲁单抗皮下制剂计划2026年上半年公布初步临床数据[91] - 布妥鲁单抗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pMN适应症)[91] 业务线表现:CLYM116 - CLYM116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92] 业务线表现:研发投入 - 2025年Budoprutug项目研发投入1066.2万美元,CLYM116项目投入926.5万美元[120] 资金与运营 - 公司现金及等价物预计可支撑运营至2027年[97] - 公司预计现有资金可支撑运营至2027年[134] 公司交易与收购 - 2024年6月以4190万美元对价发行5,560,047股普通股完成收购[98] 租赁与合同承诺 - 公司办公室租赁剩余固定付款额为40万美元至2026年12月[139] - 办公室租赁可选择延期至2027年12月需额外支付30万美元[139] - 第三方合同不含重大最低采购承诺可基于业务需求取消或调整[138] - 资产购买协议包含特定开发及监管里程碑付款义务[140] - 许可协议包含基于未来产品销售的或有特许权使用费付款[140] 公司状态与合规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企业总收入低于12.35亿美元可豁免部分披露要求[144] - 新兴成长企业状态将持续至最早达到12.35亿美元年收入或2026年12月31日[144] - 非关联方持有权益证券达7亿美元时将被视为大型加速申报公司[144] - 三年内发行超过10亿美元非转换债务将失去新兴成长企业资格[144] 风险因素 - 临床开发活动成本受全球宏观经济及供应链中断影响[137]
Climb Bio, Inc(CLYM) - 2025 Q2 - Quarterly Results
2025-08-12 19:10
收入和利润 - 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为87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5490万美元大幅收窄[11][19] 成本和费用 - 研发费用为66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00万美元增长560%[11][19] - 一般和行政费用为41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370万美元增长10.8%[11][19] - 2024年第二季度因收购Tenet Medicines产生收购中进程研发费用5170万美元,2025年同期无此项费用[11][19]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净额为20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50万美元增长33.3%[11][19] - 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为1.874亿美元,预计资金可支撑运营至2027年[11][17] 产品研发进展 - 皮下制剂budoprutug的1期临床试验初步结果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公布[5][11] - CLYM116的IND或CTA申请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提交[6][11] - 针对原发性膜性肾病的2期试验预计在未来几周内启动[4][11] 公司活动与沟通 - 计划在2025年9月举办CLYM116投资者活动,展示临床前数据[6][11]
Climb Bio Reports Second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and Provides Business Updates
Globenewswire· 2025-08-12 19:00
核心观点 - 公司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 专注于开发免疫介导疾病治疗药物 主要产品管线包括抗CD19单抗budoprutug和抗APRIL单抗CLYM116 [2][11] - 公司现金储备达1.874亿美元 预计可支撑运营至2027年 [12] - 多项临床试验取得重要进展 budoprutug在ITP和SLE试验中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pMN试验预计数周内启动 [3][6] 产品管线进展 Budoprutug项目 - ITP 1b/2a期试验:开放标签、剂量递增试验 正在入组患者 评估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疗效(包括B细胞耗竭和血小板计数)[6] - SLE 1b期试验:开放标签、剂量递增试验 正在入组患者 评估B细胞耗竭、自身抗体水平和临床活性 [6] - pMN 2期试验:开放标签、剂量范围试验 预计数周内启动 评估完全和部分缓解等疗效终点 [6] - 皮下制剂:临床前数据显示高生物利用度和良好耐受性 澳大利亚临床试验申请已获批准 预计数周内启动健康志愿者1期试验 2026年上半年公布初步数据 [6][12] CLYM116项目 - 靶向APRIL通路治疗IgA肾病 计划2025年下半年提交IND或CTA申请 [5] - 计划2025年9月举办投资者活动 展示临床前数据(包括与非人灵长类动物中第一代抗APRIL的头对头数据)[5][7] 财务数据 - 现金及等价物: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1.874亿美元 较2024年12月31日的2.125亿美元有所下降 [12][17] - 研发费用:2025年第二季度为66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100万美元大幅增长 [12][19] - 管理费用:2025年第二季度为41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370万美元略有增加 [12][19] - 其他收入净额:2025年第二季度为20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150万美元有所增长 [12][19] 企业动态 - 2025年6月任命Edgar D Charles博士为首席医疗官 其在免疫学药物开发领域拥有20年经验 曾任职于百时美施贵宝和默克公司 [8] 预期里程碑 - 2025年9月:举办CLYM116投资者活动并报告临床前数据 [5][7] - 2025年下半年:提交CLYM116的IND或CTA申请 启动pMN 2期研究 提供SLE和ITP试验时间指引 启动皮下制剂1期试验 [12] - 2026年上半年:公布皮下制剂1期试验初步结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