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链智电(NAAS)

搜索文档
NaaS(NAAS)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7-09 18:0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 - 2022年,开展公司业务的NewLink合并实体间支付总额分别为2.798亿人民币和16.774亿人民币,预付款总额分别为4.979亿人民币和16.757亿人民币;2023 - 2024年,公司合并实体间支付总额分别为14.001亿人民币和2.976亿人民币(4080万美元),预付款总额分别为24.012亿人民币和8.841亿人民币(1.211亿美元)[70] - 公司2022 - 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56.374亿人民币、13.072亿人民币和9.144亿人民币(1.253亿美元),预计短期内将继续产生运营和净亏损[85] - 公司研发费用2022年为366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6160万元人民币,2024年为4210万元人民币(580万美元),未来研发投入或降低盈利能力且成果不确定[14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运营历史有限,2019 - 2024年陆续开展多项业务,2024年战略聚焦平台互联充电业务[87] - 2022年初公司进行组织和业务重组,剥离快店运营权和相关数据,正调整业务运营和模式[88] - 2023年8月底,中国三大充电站运营商终止与公司合作,导致网络上大量充电站和充电端口断开连接,情况延续至2024年[9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是早期阶段企业且有亏损历史,预计短期内会产生大量费用和持续亏损[76][85] - 公司业务快速增长,若不能有效管理增长,业务、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可能受到不利影响[76][86] - 公司运营依赖与NewLink的合作,依赖与快店运营商的合作安排来提供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76] - 公司经营成果和未来盈利能力高度依赖充电服务的成功,充电服务需求或定价大幅下降将产生不利影响[105] - 销售和营销费用占公司总收入的很大比例,若支出不能显著增加收入,经营业绩将受影响[106] - 公司依赖内部业务开发团队拓展客户,但招聘和留住合格人员存在挑战,可能影响业务发展能力[107] - 公司需持续投资销售和营销能力,否则可能影响收入和盈利能力[108][109][110][111] - 公司预计筹集额外资金,但资金获取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财务状况和业务前景[112] 公司结构与运营模式 - 公司为开曼群岛控股公司,运营主要通过中国子公司进行,子公司向其支付股息可能受限,中国监管机构可能不允许其控股公司结构[55] - 2022年公司完成组织和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业务重组,4月VIE协议终止,重组完成后无VIE,通过子公司在中国运营[55][56]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无可变利益实体,通过子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面临重组相关风险[90] 法规政策影响 - 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若SEC认定公司连续两年提交未经PCAOB检查的审计报告,将禁止公司股票或ADS在美国证券交易所或场外交易市场交易;2021年12月16日PCAOB称无法完全检查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会计师事务所,2022年6月SEC将RISE列为相关发行人,2022年12月15日PCAOB撤销该认定;截至年报日期,PCAOB未发布新的无法完全检查的认定,公司预计2023财年年报提交后不会被认定为相关发行人[59] - 《2022年网络安全审查措施》规定拥有超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互联网平台运营商境外上市前需申请网络安全审查,公司因转让相关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不拥有超100万个人信息,无需申请审查,也无需获得CSRC许可[64] - 2023年2月17日CSRC发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3月31日生效,适用于境内企业“间接境外发行上市”,境外上市公司后续在同一境外市场发行证券需在完成发行后三个工作日内向CSRC备案;已在2023年3月31日前境外上市的发行人无需立即备案,后续发行时需遵守备案要求[66] - 中国法律要求外商投资企业将至少10%的税后利润作为法定储备基金,直至累计金额达到企业注册资本的50%以上[69] - 中国法律可能要求对合并和交易追溯获得中国证监会或其他政府部门的批准和备案,能否获得批准或完成备案不确定[67][82] - 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水平较2021年降低30%,且2022年12月31日后购车不再享受补贴[122] - 2022年7月7日发布的跨境数据转移安全评估措施,处理或出口个人信息超一定阈值需申请安全评估[134] - 2024年9月24日发布的网络数据安全管理规定,处理超100万个人信息的主体赴海外上市需申请网络安全审查等[131] - 2025年3月28日修订的网络安全法草案,严重违规最高罚款1000万元人民币[129] - 2024年11月1日生效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若需遵守但未及时遵守,将影响业务和财务状况[188] - 2024年5月1日生效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等法规,可能使公司结算机制被认定违规,面临处罚,影响业务和经营结果[183] - 2023年3月31日生效的《境外上市办法》规定,公司未来境外证券发行和上市可能需备案,已上市发行人后续增发需在完成发行后三个工作日内备案[187] 市场与竞争风险 - 中国公共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面临来自多家公司的竞争[95] - 公司ADS交易价格可能波动,未来发行ADS或普通股会导致股东所有权百分比进一步稀释,可能使ADS价格下跌[82][88] 业务依赖风险 - 公司运营依赖与NewLink的合作,依赖与快店运营商的合作安排来提供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76] - 公司依赖与快店运营商的合作协议提供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协议初始期限为五年[104] 数据安全与法规风险 - 公司业务受中国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法律法规约束,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信息系统安全存在风险[127][128] - 中国政府对数据安全和保护监管日益严格,法规不断演变且解释存在不确定性[130] - 公司目前未收到中国政府有关网络安全审查的指示或相关通知,但不排除未来被认定需审查的可能性[132] 知识产权风险 - 公司依赖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若无法保护,将损害业务和竞争地位,还可能面临第三方诉讼[142] - 知识产权诉讼可能昂贵且耗时,还可能导致知识产权无效或无法执行,影响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144] - 应对知识产权侵权或盗用索赔可能增加运营费用,若判定侵权,公司可能需采取多种措施,影响业务和财务[145] - 依赖未专利的专有技术和商业秘密,但保护协议可能失效,商业秘密泄露会影响公司竞争地位和财务[146] - 使用开源软件可能导致专有软件泄露,面临索赔和诉讼,需投入研发资源,影响业务和财务[147] 运营与财务风险 - 信息系统故障或网络攻击可能导致业务中断、数据泄露、资金盗用等,修复成本高,影响公司声誉和财务[149] - 产品或服务不可用时,客户可能转向其他服务,影响需求和收入,恢复过程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151] - 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可能使公司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遵守美国法律可能增加费用或降低竞争力[152] - 管理团队管理上市公司经验有限,可能无法有效应对监管和报告义务,影响业务和财务表现[153] - 硬件采购可能面临库存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公司运营和财务产生不利影响[154] 股权结构与股东权益 - 截至年报日期,NewLink有权对公司41.58%的普通股进行投票,对公司事务有重大影响[100] - 公司多层股权结构不同投票权会限制股东影响公司事务的能力,可能阻碍潜在的控制权变更交易[82] - A类普通股每股享有1票投票权,B类普通股每股享有10票投票权,C类普通股每股享有2票投票权[218] - 公司多类别股权结构不同投票权会限制股东影响公司事务的能力,可能阻碍潜在的控制权变更交易[218] - 截至年报日期,NewLink实益拥有1.2亿股A类普通股、1.95969844亿股B类普通股和11.11577928亿股C类普通股,合计占公司已发行和流通股份总投票权的41.58%[219] 认股权证相关 - 2025年3月31日发行的认股权证(“2025认股权证”)可行使发行187.5万份美国存托股份(ADS)[221] - 根据2025年6月4日的和解契约,公司同意向LMR发行认股权证,若公司市值达到9000万美元,LMR有权收购不少于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221] - 2025认股权证的初始行使价格为每份ADS 0.79美元,无法保证认股权证在可行使后至到期前处于实值状态,可能到期毫无价值[225] 股息与股东权利 - 公司短期内不支付股息,参与未来配股权利可能受限,持股可能被稀释[89] - 公司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支付股息,投资者需依靠ADS价格上涨获得投资回报[228] - 公司股东参与未来配股的权利可能受限,可能导致持股稀释,且可能无法获得现金股息[229] 公司治理与监管风险 - 公司作为开曼群岛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可采用母国公司治理实践,但可能使股东保护减少[238][239] - 公司作为外国私人发行人,可豁免美国国内上市公司的部分证券规则和规定,信息披露要求较低[240] - 公司若被归类为被动外国投资公司(PFIC),美国持有人可能面临不利的联邦所得税后果;判定是否为PFIC取决于收入和资产构成,ADS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增加成为PFIC的风险[243][244] - 公司多类投票结构可能使ADS不符合某些股票市场指数纳入条件,影响其交易价格和流动性;股东咨询公司可能发布负面评论[245] - 公司章程中的反收购条款可能限制他人收购公司控制权,董事会有权发行优先股,可能影响ADS价格和股东权利[246] - ADS持有人在存托协议相关索赔中可能无权获得陪审团审判,可能导致不利结果[248][250] - ADS持有人投票权受存托协议限制,可能无法直接行使对基础普通股的投票权[252] 公司历史与发展 - 2013年7月,Bain Capital Rise Education II Cayman Limited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7年6月更名为RISE Education Cayman Ltd[254] - 2013年7月,Rise IP (Cayman) Limited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公司子公司收购Rise IP及运营资产,并与RISE VIE及其股东签订合同安排,使RISE VIE及其子公司和学校成为合并实体[255]
NaaS Recognized with 2025 Sustainable Consumer Engagement Award, the Sole Recipient in EV Charging Service Sector
Prnewswire· 2025-05-08 20:00
公司荣誉与ESG表现 - 公司获得2025年英国商会上海可持续消费者参与奖,是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公司[1] - 该奖项表彰公司在过去18个月中在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建立的创新模式[3] - 公司在标普全球2024年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CSA)中排名中国零售行业第一、全球第七,得分72分,位列全球零售公司前1%[4] 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公司推出升级版ESG战略,引入创新的GREEN战略,涵盖治理、重塑、生态意识、同理心和培育五大支柱[4] - 该战略支持全生命周期ESG管理,包括终端消费者参与[4] 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利用AI技术高效匹配电动汽车充电供需,提供智能、无缝和用户友好的充电体验[5] - 公司赋能充电站运营商,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连接超过96,000个充电站和114.6万个充电器[5] 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公司[1][6]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新能源资产运营服务提供商之一[5][6] - 公司是Newlinks Technology Limited的子公司,后者是中国领先的能源数字化集团[6]
NaaS Technology Inc. Announces Completion of ADS Ratio Change
Prnewswire· 2025-04-29 04:30
ADS比率变更 - 公司宣布ADS比率变更于2025年4月28日美国东部时间生效 从1 ADS代表200股A类普通股调整为1 ADS代表800股A类普通股 相当于1:4的反向ADS拆分 [1][2] - 变更后每4份旧ADS自动兑换为1份新ADS 旧ADS被注销 新ADS由存托银行摩根大通发行 [2] - ADS交易价格预计按比例上涨 但公司不保证变更后价格将达到或超过变更前价格的4倍 [3]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首家在美上市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企业 隶属于中国领先的能源数字化集团能链控股 [4] - 业务聚焦新能源资产运营服务 通过智能技术匹配充电供需 为用户提供高效充电体验 同时帮助充电站运营商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4] 联系方式 - 投资者关系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6] - 媒体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7]
NaaS Technology Inc. Announces Plan to Implement ADS Ratio Change
Prnewswire· 2025-04-24 19:0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宣布将美国存托股份(ADS)与A类普通股的兑换比例从1:200调整为1:800 ,预计ADS交易价格将成比例上涨 [1][3] 分组1 - 兑换比例调整信息 - 公司将ADS与A类普通股的兑换比例从1:200调整为1:800 ,于2025年4月28日(美国东部时间)生效 [1] - 此次调整对ADS持有人而言等同于1:4反向拆分 ,持有人需将每4股现有ADS兑换为1股新ADS [2] - 调整不会发行零碎新ADS ,零碎权益将由存托银行汇总出售 ,净现金收益将分配给持有人 [2] - 调整对公司A类普通股无影响 ,不会发行或取消A类普通股 [2] 分组2 - 交易价格影响 - 兑换比例调整后 ,ADS交易价格预计成比例上涨 ,但公司无法保证调整后的价格是调整前的4倍或更高 [3] 分组3 - 公司介绍 - 公司是中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公司 ,是中国领先能源数字化集团Newlinks Technology Limited的子公司 [4] - 公司是新能源资产运营服务领先提供商 ,利用先进技术智能匹配充电供需 ,为用户提供充电体验 ,助力充电站及运营商优化运营 [4]
NaaS Technology Inc. to Participate in Huayuan Securities Spring Strategy Conference
Prnewswire· 2025-03-19 16:27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宣布管理层将参加2025年3月20日在武汉举行的华源证券春季策略会 [1] 公司信息 - 公司是中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公司 [1][2] - 公司是中国领先能源数字化集团新链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2] - 公司是新能源资产运营服务的领先提供商之一 [2] - 公司利用先进技术智能匹配充电供需,为用户提供无缝、高效、智能的充电体验 [2] - 公司助力充电站及运营商优化运营,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 [2] 沟通与咨询 - 如需更多信息或与公司管理层安排一对一会议,可联系活动代表或公司投资者关系团队 [2] - 投资者咨询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3] - 媒体咨询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3]
NaaS Technology Inc. and Xiaomi Auto Join Forces to Enhance Smart EV Charging Ecosystem
Prnewswire· 2025-03-17 18:0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首家美国上市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公司NaaS Technology与小米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提升电动汽车充电互联性、用户体验和智能出行创新,为小米电动汽车车主提供无缝、高效、智能的充电解决方案 [1] 合作内容 - 小米汽车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App和车载充电导航系统接入NaaS广泛的充电网络,该网络提供智能端到端充电服务,提高充电效率和便利性 [2] 行业背景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快速扩张,2024年生产和销售均超1200万辆,上路新能源汽车总数达3140万辆,自2023年末起,电动汽车连续数月占新车销售超50%,高质量售后服务尤其是充电便利性和效率成为车企关键竞争因素 [3] 小米汽车情况 - 作为小米集团智能出行战略核心支柱,小米汽车自2024年正式进入市场后增长显著,自推出以来交付量超13.5万辆,超出行业预期 [4] NaaS技术优势 - NaaS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解决方案优化电动汽车充电效率,实现智能供需匹配,提升车主充电体验和运营商运营效率及盈利能力 [5] - NaaS已与比亚迪、蔚来、理想等领先车企建立合作,还与数字地图提供商、车联网平台和共享出行服务集成,构建综合智能充电生态系统 [6] - NaaS的核心技术创新是NaaS能源金融科技(NEF)系统,可实现智能选址、投资回报分析、动态服务定价和充电基础设施自动化运营管理 [6] -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NaaS在中国连接近10万个充电站和115万个充电桩,平台服务交易用户超1300万 [6] 公司表态 - NaaS首席执行官杨王表示,合作不仅提升小米汽车车主充电体验,也体现双方对创新和以用户为中心解决方案的共同承诺,未来NaaS将继续开放合作,利用数字智能和新兴技术使电动汽车充电更智能、便捷和高效,推动可持续出行并助力中国交通领域碳减排目标 [7] - NaaS首席财务官Steven Sim称,与小米汽车的战略合作是NaaS扩大充电网络和提升用户体验的又一步,结合NaaS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小米,旨在提供满足新能源汽车驾驶者需求的无缝、高效充电服务,未来将继续利用数字创新和加强行业合作支持清洁能源转型 [7] 公司简介 - NaaS是中国首家美国上市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公司,是中国领先能源数字化集团Newlinks Technology Limited的子公司,是新能源资产运营服务领先提供商 [8] - 公司利用先进技术智能匹配充电供需,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无缝、高效、智能的充电体验,赋能充电站和运营商优化运营,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 [9]
NAAS TECHNOLOGY(NAAS):充电运营服务平台领军者,盈利拐点有望带来大幅估值回升
盈立证券· 2025-03-11 09: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能链智电(NAAS.US),给予“推荐评级”,目标价 3.20 美元,潜在涨幅 178% [1][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能链智电是中国领先的新能源车充电服务平台,开启庞大市场机会,战略聚焦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数据资产变现逻辑开启,估值逻辑切换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能链智电:中国充电服务平台领军者,轻资产运营模式乘势而起 - 能链智电 2019 年成立,2022 年 6 月在美上市,为充电运营商、车主及生态伙伴提供服务,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新能源车充电运营服务商之一 [8] - 截至 2024 年 Q3,累计交易用户超 1300 万,单季度同比增 34%,接近 3Q24 年新能源车保有量 2800 万的 50%;链接充电站 9.6 万个、充电枪 115 万根,市场渗透率 30%-40%;前三季度累计充电量超 36 亿度,完成充电订单超 1.5 亿单 [9] - 公司作为“行业的连接器”,为车主提供服务,帮充电场站提升效率和盈利,2024 年战略调整后主要业务为充电服务,还布局新业务 [13][15] 二、充电市场供需快速增长,公司规模化进入快车道 - 2024 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 3140 万辆,同比增 1282 万辆,占比 8.9%,2025 年有望突破 4500 万辆 [16][17] - 2024 年底公共充电桩近 358 万台,市场呈现快充普及、主体多元、场景扩展特征,2024 年新能源车充电量有望突破 1100 亿度,同比增 50% [18] - 公司充电服务网络覆盖 300 多个城市,实现约 50%车主用户和~35%充电场站覆盖,2022 - 2024 年前三季度充电量分别达 28 亿、50 亿、36 亿度 [21] 三、公司 2024 年战略聚焦,轻资产模式轻装上阵 - 2024 年年中战略调整,聚焦充电服务业务,三季度充电服务业务收入贡献超 95%,毛利率从 2023 年四季度的 19%提至 2024 年三季度的 57%,毛利润从 1200 万元提至 2500 万元 [22] - 充电服务商业模式:车主充电均价约 1 元/度,60%为电费,40%为服务费,公司与场站运营方对服务费分成,约 40%归公司,公司会进行用户补贴 [24] - 公司收入由新能源车保有量、充电频次等因素驱动,各因素整体呈提升趋势,补贴营销费用下滑,边际成本有望下降 [28][29] 四、市场竞争格局改善,公司议价能力持续提升 4.1 上游分散化,公司议价能力提升 - 2024 年底公共充电桩 273 万根,同比增 31%,新增 85 万根,较 2023 年下滑 8% [31] - 公共充电站业主分四类,上游供给分散且市场化开放,公司为场站引流价值提升,毛扣点率从 2023 年约 10%提至 2024 年三季度的 16.1% [33] 4.2 同业竞争趋缓,过去三年行业洗牌进入尾声 - 公司主要对标友商新电途,2024 年上半年二者充电电量接近,新电途净亏损同比收窄,行业两大头部企业进入稳态竞争格局 [34] - 过去两年充电聚合平台融资新闻少,无新玩家登陆资本市场,地方性或小玩家难盈利将退出市场 [34] 4.3 新能源车企渗透低线城市,推动私家车发展,智能定价模型助力公司竞争力提升 - 2024 年新能源车销量 1287 万辆,保有量 3140 万辆,2025 年销量有望提升,保有量将达 4700 - 4800 万辆 [35] - 消费者用电需求增加,新能源车在北方和下沉市场渗透率提升,消费主体向私家车普及,有望提升充电服务行业价值量 [35] - 公司补贴强度下降,智能定价模型可提升竞争力,有望获更大市场份额和回报 [36][38] 五、AI 数据掘金,数据资产变现逻辑开启 - 能链智电建立 NEF 系统,挖掘交易数据并结合多方数据建立模型和服务能力 [39] - To B 端可帮助充电场站进行用户导流等全方位辅助,To C 端可提升用户粘性和交易频次,有望推出智能定价服务 [39] - 公司建立生态合作体系,与头部车企、数字地图厂商、公共监管部门合作,切入虚拟电厂业务 [40][41] 六、能链智电估值逻辑切换,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 预估公司 2025 - 2026 年收入为 2.29 亿元/3.60 亿元,毛利率提至 68%/71%,2025 年三季度单季度 Non - IFRS 盈利,2026 年全年 Non - IFRS 盈利,2025/2026 年净利润为 - 0.34/0.16 亿元 [42] - 公司将从 P/S 估值体系切换至 P/S、PEG、P/E 综合估值体系,给予 2025E P/S 1.4x,目标价 3.20 美元/ADS [43]
能链智电:充电运营服务平台领军者,盈利拐点有望带来大幅估值回升-20250308
盈立证券· 2025-03-08 02: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能链智电(NAAS.US),给予“推荐评级”,目标价 3.20 美元,潜在涨幅 178% [1][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能链智电是中国领先的新能源车充电服务平台,开启庞大市场机会,战略聚焦使盈利能力提升,数据资产变现逻辑开启,估值逻辑切换后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能链智电:中国充电服务平台领军者,轻资产运营模式乘势而起 - 能链智电 2019 年成立,2022 年 6 月在美上市,为充电运营商、车主及生态伙伴提供服务,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新能源车充电运营服务商之一 [8] - 截至 2024 年 Q3,累计交易用户超 1300 万,单季度同比增 34%,接近 3Q24 年新能源车保有量 2800 万的 50%;链接充电站 9.6 万个、充电枪 115 万根,市场渗透率 30%-40%;前三季度累计充电量超 36 亿度,完成充电订单超 1.5 亿单 [9] - 公司作为“行业的连接器”,为车主提供服务,帮充电场站提升效率和盈利能力;2024 年战略调整后,主要业务为充电服务,还布局了虚拟电厂等新业务 [13][15] 充电市场供需快速增长,公司规模化进入快车道 - 2024 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 3140 万辆,同比增 1282 万辆,占比 8.9%;2025 年保有量有望突破 4500 万辆,接近 5000 万辆 [16][17] - 2024 年底公共充电桩近 358 万台,市场呈现快充技术普及、场站建设主体多元化、场景扩展等特征;2024 年新能源车充电量有望突破 1100 亿度,同比增 50% [18] - 公司充电服务网络覆盖 300 多个城市,实现约 50%车主用户和~35%充电场站覆盖;2022 - 2024 年前三季度充电量分别达 28 亿、50 亿、36 亿度 [21] 公司 2024 年战略聚焦,轻资产模式轻装上阵 - 2024 年年中公司战略聚焦充电服务业务,三季度充电服务业务收入贡献超 95%,毛利率从 2023 年四季度的 19%提至 2024 年三季度的 57%,毛利润从 1200 万元提至 2500 万元 [22] - 充电服务商业模式:车主充电均价约 1 元/度,60%为电费,40%为服务费;公司与场站运营方对服务费分成,约 40%(总费用 16%)归公司,公司会进行用户补贴 [24] - 公司收入由新能源车保有量、充电频次等因素驱动,各因素整体呈提升趋势,补贴营销费用下滑,边际成本有望下降 [28][29] 市场竞争格局改善,公司议价能力持续提升 上游分散化,公司议价能力提升 - 2024 年底公共充电桩 273 万根,同比增 31%,新增 85 万根,较 2023 年下滑 8% [31] - 公共充电站业主分四类,上游供给市场分散且开放,公司为场站引流价值提升,毛扣点率从 2023 年约 10%提至 2024 年三季度的 16.1% [33] 同业竞争趋缓,过去三年行业洗牌进入尾声 - 公司主要对标友商新电途,2024 年上半年二者充电电量接近,新电途净亏损同比收窄,行业两大头部企业进入稳态竞争格局 [34] - 过去两年充电聚合平台融资新闻少,无新玩家登陆资本市场,地方性或小规模玩家难盈利将退出市场 [34] 新能源车企渗透低线城市,推动私家车发展,智能定价模型助力公司竞争力提升 - 2024 年新能源车销量 1287 万辆,保有量 3140 万辆,2025 年销量有望提升,保有量将达 4700 - 4800 万辆 [35] - 消费者对电力补能需求增加,新能源车在北方和下沉市场渗透率提升,消费主体向私家车普及,有望提升充电服务行业价值量 [35] - 公司补贴强度下降,说明以更小代价完成营销工作,智能定价模型能提升竞争力 [36][38] AI 数据掘金,数据资产变现逻辑开启 - 能链智电建立 NEF 系统,挖掘交易数据并结合多方数据建立大数据模型和服务能力 [39] - To B 端,NEF 系统可分析供需结构,为充电场站提供全方位辅助;To C 端,推出个性化方案和会员体系,有望推出智能定价服务 [39] - 公司建立生态合作体系,与头部车企、数字地图厂商合作,中标建立浙江省充电监管平台,切入虚拟电厂业务 [40][41] 能链智电估值逻辑切换,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 预估公司 2025 - 2026 年收入为 2.29 亿元/3.60 亿元,毛利率提至 68%/71%,2025 年三季度单季度 Non - IFRS 盈利,2026 年全年 Non - IFRS 盈利,2025/2026 年净利润为 - 0.34/0.16 亿元 [42] - 公司将从 P/S 估值体系切换至 P/S、PEG、P/E 综合估值体系,给予 2025E P/S 1.4x,目标价 3.20 美元/ADS [43]
能链智电:充电运营服务平台领军者,盈利拐点有望带来大幅估值回升-20250307
盈立证券· 2025-03-07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能链智电(NAAS.US),给予“推荐评级”,目标价 3.20 美元,潜在涨幅 178% [1][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能链智电是中国领先的新能源车充电服务平台,开启庞大市场机会,战略聚焦使盈利能力提升,数据资产变现逻辑开启,估值逻辑切换后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能链智电:中国充电服务平台领军者,轻资产运营模式乘势而起 - 能链智电 2019 年成立,2022 年 6 月在美上市,为充电运营商、车主及生态伙伴提供服务,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新能源车充电运营服务商之一 [8] - 截至 2024 年 Q3,累计交易用户超 1300 万,单季度同比增 34%,接近 3Q24 年新能源车保有量的 50%;链接充电站 9.6 万个、充电枪 115 万根,市场渗透率 30%-40%;前三季度累计充电量超 36 亿度,完成订单超 1.5 亿单 [9] - 公司作为“行业的连接器”,为车主提供服务,帮充电场站提升效率和盈利,2024 年战略调整后主要业务为充电服务,还布局了新业务 [13][15] 充电市场供需快速增长,公司规模化进入快车道 - 2024 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 3140 万辆,同比增 1282 万辆,占比 8.9%,2025 年有望突破 4500 万辆 [16][17] - 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市场形成“车桩协同”格局,公共充电桩近 358 万台,2024 年新能源车充电量有望突破 1100 亿度,同比增 50% [18] - 公司充电服务网络覆盖 300 多个城市,实现约 50%车主用户和~35%充电场站覆盖,2022 - 2024 年前三季度充电量分别达 28 亿、50 亿、36 亿度 [21] 公司 2024 年战略聚焦,轻资产模式轻装上阵 - 2024 年年中公司战略聚焦充电服务业务,三季度充电服务业务收入贡献超 95%,毛利率从 2023 年四季度的 19%提至 2024 年三季度的 57%,毛利润从 1200 万元提至 2500 万元 [22] - 充电服务商业模式:车主充电均价约 1 元/度,60%为电费,40%为服务费,公司与场站运营方对服务费分成,约 40%(总费用 16%)归公司,公司会进行用户补贴 [24] - 公司收入由新能源车保有量、充电频次等因素驱动,各因素整体呈提升趋势,补贴营销费用下滑,边际成本有望下降 [28][29] 市场竞争格局改善,公司议价能力持续提升 上游分散化,公司议价能力提升 - 2024 年底公共充电桩 273 万根,同比增 31%,新增 85 万根,较 2023 年下滑 8% [31] - 公共充电站业主分四类,上游供给市场分散且开放,公司为场站引流价值提升,毛扣点率从 2023 年约 10%提至 2024 年三季度的 16.1% [33] 同业竞争趋缓,过去三年行业洗牌进入尾声 - 公司主要对标友商新电途,2024 年上半年二者充电电量接近,新电途净亏损同比收窄,行业两大头部企业进入稳态竞争格局 [34] - 过去两年充电聚合平台融资新闻少,无新玩家登陆资本市场,地方性或小玩家难盈利将退出市场 [34] 新能源车企渗透低线城市,推动私家车发展,智能定价模型助力公司竞争力提升 - 2024 年新能源车销量 1287 万辆,保有量 3140 万辆,2025 年销量有望提升,保有量将达 4700 - 4800 万辆 [35] - 消费者对电力补能需求增加,新能源车在北方和下沉市场渗透率提升,消费主体向私家车普及,有望提升充电服务行业价值量 [35] - 公司补贴强度从 2023 年三季度的 14.8%降至 2024 年二、三季度的 13.5%和 14.3%,智能定价模型提升公司竞争力 [36][38] AI 数据掘金,数据资产变现逻辑开启 - 能链智电建立 NEF 系统,挖掘交易数据并结合多方数据建立大数据模型和服务能力 [39] - To B 端,NEF 系统可分析供需结构,为充电场站提供全方位辅助;To C 端,推出个性化方案和会员体系,有望推出智能定价服务 [39] - 公司建立生态合作体系,与头部车企、数字地图厂商合作,中标并建立浙江省充电监管平台,切入虚拟电厂业务 [40][41] 能链智电估值逻辑切换,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 预估公司 2025 - 2026 年收入为 2.29 亿元/3.60 亿元,毛利率提至 68%/71%,2025 年三季度单季度、2026 年全年 Non - IFRS 盈利,2025/2026 年净利润为 - 0.34/0.16 亿元 [42] - 公司将从 P/S 估值体系切换至 P/S、PEG、P/E 综合估值体系,给予 2025E P/S 1.4x,目标价 3.20 美元/ADS [43]
NaaS Technology Inc. Announces US$10 Million Share Repurchase Program
Prnewswire· 2025-02-21 18:51
公司动态 - 公司董事会批准股份回购计划 2025 年 2 月 21 日起生效 [1] - 未来 12 个月内公司最多回购 1000 万美元美国存托股份 截止 2026 年 2 月底 [1] - 公司拟根据市场情况 按现行市价在公开市场、私下协商交易、大宗交易等合法途径进行回购 [2] - 董事会将定期审查股份回购计划 并可能授权调整条款和规模 [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公司 [1][3] - 公司是中国领先能源数字化集团新联技术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3] - 公司为能源资产所有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涵盖充电服务、能源解决方案和新举措 支持能源资产全生命周期并推动能源转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