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物新生(RERE)
icon
搜索文档
ATRenew(RERE) - 2022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5-25 09:39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GMV同比增长51.6%,达93.8亿元人民币;总收入同比增长45.7%,达22.1亿元人民币,均超指引 [5] - 第一季度第三方市场佣金率为4.1%,与2021年第一季度结果相比相对稳定;集团层面毛利率为25.7%,1P业务毛利率为14.1% [22] - 第一季度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0.2%,去年同期为 - 2.2%;运营活动产生正现金流1.2亿元人民币 [6][2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和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应收资金总计24亿元人民币 [28] - 截至3月31日,已在公开市场回购超470万份美国存托股票,总现金代价为2200万美元 [28] - 公司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总收入在20 - 20.5亿元人民币之间 [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净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5.7%,达19.089亿元人民币;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6%,达2.976亿元人民币 [23] - 产品销售GMV和在线市场GMV分别增长57.1%和50% [21] - 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PJT市场注册商户超30万家,同比增长39%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实施城市级服务整合战略,扩大城市覆盖范围,提升回收渗透率和业务规模 [12][13] - 实施分层门店系统,满足差异化回收需求,扩大服务范围,提升品牌资产 [14][15] - 随着电子翻新市场合规指南升级,提供合规翻新和维修服务,扩大价值链利润 [16][17] - 加速自动化进程,提高效率和管理成本,提升供应链能力 [1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疫情给公司业务增长带来阻力,预计第二季度整体收入受20% - 25%的拖累,但公司业务模式有韧性,疫情不会从根本上损害业务 [9] - 消费支出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增长放缓,但二手经济在消费放缓时具有韧性,公司从消费者现金返还需求和购买二手设备需求中看到机会 [11] - 公司对业务模式、供应链的弹性和灵活性以及合规翻新带来的额外利润提升有信心,相信能应对短期挑战,实现中长期增长 [36][2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向员工和当地社区捐赠约100万元人民币,提供日用品和抗疫物资,并为上海杨浦区提供用于核酸检测登记的移动设备 [10] - 4月深圳人民检察院发布中国首个二手电子设备翻新指南,公司预计该指南将推动二手电子交易和服务行业繁荣 [1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疫情对各业务线供应链和消费者需求的影响,第二季度指引的关键假设,以及对2022年下半年的预期 - 疫情影响限于部分省会城市和一线城市,对线下回收业务影响较大;C2B回收业务中,上海地区受区域封锁影响,部分自营店运营受影响;B2B平台业务面临运营和拓展本地商户覆盖的困难;B2C零售业务虽面临消费支出下降和物流中断问题,但公司对消费者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持乐观态度 [32][33][34] - 上海6月1日起疫情防控降级,公司对业务模式、供应链和合规翻新带来的利润提升有信心 [36] 问题2: 城市级服务整合战略在第一季度的进展,以及在新宏观形势下是否会调整 - 公司将更注重成本管理、效率提升和健康现金流,目标是实现全年非GAAP运营收入为正 [39] - 计划今年开设200 - 300家新店,优先开设联营店;通过城市级服务整合继续获取新客户,提升二手市场渗透率 [39] - 部分试点城市受疫情影响增长暂时放缓,但GMV等指标比全国平均水平更具韧性 [40] 问题3: 行业新回收政策下的具体业务计划 - 苹果发布的电子产品翻新指南明确了合规翻新边界,有利于行业和公司发展,更多商家可放心开展维修和翻新业务,扩大回收和销售规模 [43][45] - 公司计划大规模开展维修和翻新业务,增加利润;试点项目验证,更换屏幕和电池可使单位毛利提高15%;目标是提高适合D2C零售的回收产品比例,实现闭环循环经济模式 [46] 问题4: 新手机出货量下降的长期影响及应对措施 - 二手消费电子总潜在市场巨大,公司有机会进一步提高渗透率;公司主要回收的苹果品牌新设备出货量保持较高增长率,回收业务基础相对稳定;公司尝试开展多品类回收,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50][51][52]
ATRenew(RERE) - 2021 Q4 - Annual Report
2022-04-27 00:00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利 - 公司普通股分为A类、B类和C类,持有者在投票和转换权利上有所不同,B类和C类普通股可转换为A类普通股,但A类普通股不可转换[482] - A类普通股每股1票,B类普通股每股3票,C类普通股每股15票,所有类别普通股在股东投票时作为一个单一类别投票[484] - 公司股东可转让普通股,但需符合董事会规定的条件,包括转让文件、股票证书和支付费用[484] - 公司董事可随时宣布股息,股息支付需符合开曼群岛法律,且不得导致公司无法偿还到期债务[484] - 公司清算时,资产分配按股东持有的股份面值比例进行,若资产不足,则按比例承担损失[486] - 公司董事会可发行额外普通股和优先股,优先股的发行可能稀释普通股股东的投票权[486] - 公司作为开曼群岛豁免公司,无需提交股东年度报告,也无需召开年度股东大会[488] - 公司备忘录和章程中的反收购条款可能阻止或延迟公司控制权或管理层的变更[488] - 公司股东在开曼群岛法律下无一般权利查阅公司股东名单或公司记录,但公司将提供年度审计财务报表[488] - 公司选择遵循开曼群岛的公司治理实践,而非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要求[535] - 公司作为开曼群岛豁免公司,无需每年召开年度股东大会[535] - 公司无需遵守纽约证券交易所关于独立董事多数的要求[535] - 公司无需设立完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提名和公司治理委员会[535] - 公司无需设立完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薪酬委员会[535] - 公司无需让股东对股权激励计划进行投票[535] - 公司首席执行官无需每年向纽约证券交易所提交公司治理合规认证[535] - 开曼群岛法律顾问已向纽约证券交易所证明公司无需遵守上述公司治理实践[535] 税务与财务影响 - 开曼群岛对公司利润、收入、资本利得或增值不征收任何税收,且无遗产税或继承税[493] - 公司支付给A类普通股和ADS持有人的股息和资本不受开曼群岛税收影响,且无需预扣税款[493] - 公司认为其不符合中国税法下的“实际管理机构”条件,因此不被视为中国居民企业[495] - 如果公司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股东可能需缴纳10%的股息预扣税和资本利得税[495] - 公司预计不会在当前或未来年度被归类为美国税法下的“被动外国投资公司”(PFIC)[501] - 公司ADS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增加其被归类为PFIC的风险[501] - 公司在美国联邦所得税下,ADS持有者通常被视为基础股份的实益所有人[500] - 公司ADS的存款或提取通常不涉及美国联邦所得税[500] - 公司认为其2021年度未被归类为PFIC,且预计未来也不会成为PFIC[501] - 公司ADS市场价格下跌增加了其被归类为PFIC的可能性[501] - 公司未确认任何所得税不确定性或相关利息和罚款[671] 外汇与风险管理 - 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中,67.4%为人民币,30.0%为美元,其余主要为港币[51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人民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为13.598亿元人民币[51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480万美元[511] - 假设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公司持有的美元现金转换为人民币后将减少至5.981亿元人民币[511] - 公司通过双币存款对冲外汇风险,并定期监控汇率波动[511] - 公司未使用任何衍生品合约对冲利率风险,未来利息支出可能因市场利率变化而超出预期[513] 财务表现与审计 - 公司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5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7%[564] - 公司2021年短期投资为5.104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1.6%[564] - 公司2021年存货为4.787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0.5%[564] - 公司2021年总资产为75.027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5%[564] - 公司2021年总负债为10.823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7%[564] - 公司2021年股东权益为64.204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3%[567] - 公司2021年未确认任何业务合作协议(BCA)的减值损失[560] - 2021年公司净收入为6,654,89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8%[570] - 2021年公司净服务收入为1,125,38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2%[570] - 2021年公司运营亏损为895,07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1%[570] - 2021年公司净亏损为816,54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5%[570] - 2021年公司总运营费用为8,702,29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8%[570] - 2021年公司销售和营销费用为1,206,64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0%[570] - 2021年公司技术和内容费用为264,56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6%[570] - 2021年公司普通股股东净亏损为1,325,17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3%[570] - 2021年公司通过IPO发行普通股,净发行成本为46,931千元人民币[573] - 2021年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6,420,45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3%[573] - 公司2021年净亏损为816,547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470,618千元人民币增加了73.5%[576] - 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7,962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412,868千元人民币增加了146.6%[576] - 2021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0,402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18,625千元人民币大幅下降[576] - 2021年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89,623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929,962千元人民币增加了146.2%[579] - 2021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1,506,642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918,376千元人民币增加了64.1%[579] - 2021年公司折旧和摊销费用为373,745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360,781千元人民币增加了3.6%[576] - 2021年公司短期投资购买金额为787,217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99,776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576] - 2021年公司长期投资购买金额为215,472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20,000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576] - 2021年公司IPO净募集资金为1,488,866千元人民币[579] - 2021年公司应付账款增加14,110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8,538千元人民币有所改善[576] - 公司2021年总资产为6,281,677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4,491,741千元人民币增长39.85%[597] - 公司2021年净收入为7,433,727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4,683,756千元人民币增长58.71%[598] - 公司2021年净亏损为703,935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414,238千元人民币扩大69.93%[598]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为782,810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264,221千元人民币增加196.27%[598] - 公司2021年VIE及其子公司贡献了95.55%的合并收入,较2019年的98.91%有所下降[598] - 公司2021年VIE及其子公司占总资产的83.72%,占总负债的93.84%[601] - 公司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53,256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445,531千元人民币增长24.18%[597] - 公司2021年短期投资为510,467千元人民币,2020年无短期投资[597] - 公司2021年无形资产净值为1,074,337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1,365,847千元人民币下降21.34%[597] - 公司2021年长期投资为159,577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50,149千元人民币增长218.21%[597] - 公司2021年短期投资公允价值为RMB 160,467,较2020年的RMB 71,775增长123.6%[608] - 公司2021年公允价值投资为RMB 52,212[608] - 公司2021年库存减值准备为RMB 2,595,较2019年和2020年有所增加[620] - 公司2021年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为品牌10年,技术平台5年,非竞争承诺5年[626] - 公司2021年长期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为RMB 16,500,较2020年的RMB 9,949和2019年的RMB 4,714显著增加[613] - 公司2021年财产和设备净值为零,未计提减值损失[624] - 公司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无限制,可自由提取和使用[618] - 公司2021年受限现金主要用于信用担保和相关方质押[619] - 公司2021年未计提商誉减值损失[627] - 公司2021年功能性货币为人民币,报告货币也为人民币[614] - 公司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未确认任何长期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损失[631] - 公司在2021年通过公允价值变动确认了未实现收益467人民币[632] - 公司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分别记录了4714人民币、3500人民币和16500人民币的股权投资减值损失[638] - 公司在2021年通过公允价值变动确认了未实现损失12094人民币[639] - 公司2021年在线产品收入为6220037人民币,同比增长58.4%[647] - 公司2021年线下渠道产品收入为434856人民币,同比增长37.4%[647] - 公司2021年PJT市场服务收入为516155人民币,同比增长86.5%[647] - 公司2021年Paipai市场服务收入为520944人民币,同比增长70.8%[647] - 公司2021年合同负债为211964人民币,同比增长525.6%[652] - 公司2021年在中国大陆的产品和服务收入分别为6285247人民币和1123351人民币[657] - 公司2021年广告费用为82,340千元,较2020年的19,101千元增长331%[661] - 公司2021年员工福利计划总支出为93,142千元,较2020年的51,834千元增长80%[667] - 公司2021年租赁资产和租赁负债分别为33,127千元和30,903千元[674] - 公司2021年采用新的租赁会计准则,未重述可比期间数据[673] - 公司2021年获得一次性增值税退税,计入其他营业收入[665] - 公司2021年采用ASC 842租赁会计准则,评估合同是否构成租赁[673] - 公司2021年未有任何客户占净收入超过10%[679] - 公司2021年主要业务在中国,收入和费用以人民币计价[680] 法律与合规 - 公司目前未涉及任何重大法律或行政程序,但可能因业务中的法律或行政索赔而产生大量成本和资源分散[480] - 公司在2021年12月31日的披露控制和程序未达到有效标准[523] - 公司在2021年财务报表审计中发现了一个重大缺陷,涉及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知识和财务报告程序的不足[526] - 公司计划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来弥补财务报告中的重大缺陷,包括制定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政策和加强团队培训[526] - 公司在2021年支付给主要外部审计师德勤的审计费用为100万美元,其他费用为32.8万美元[530] - 公司董事会确定独立董事王静波为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529] 资本运作与投资 - 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PO)共发行18,108,717份ADS,每股价格为14.00美元,净募集资金为2.377亿美元[522] - 公司在2021年12月31日前的IPO相关总费用为2280万美元,其中承销折扣和佣金为1580万美元,其他费用为700万美元[522] - 公司在2021年6月17日至12月31日期间,使用1.285亿美元的净募集资金用于平台服务多样化和技术能力提升[522] - 公司在2021年12月28日授权了一项股票回购计划,计划在12个月内回购最多1亿美元的股票[532] - 公司在2022年1月至3月期间共回购4,753,840份ADS,平均价格为4.73美元,回购总额为8500万美元[533] - 公司于2019年6月3日签署了E系列优先股购买协议[544] - 2020年9月4日签署了后续E系列优先股购买协议[544] - 2020年9月4日签署了可转换贷款协议[544] - 2020年11月19日签署了后续E系列优先股购买协议的修正案[544] - 2020年11月19日签署了可转换贷款协议[544] - 2021年2月8日签署了股份回购协议[544] - 2021年4月16日签署了F系列投资者股份购买协议[544] - 2021年5月10日签署了认股权证[545] - 2021年5月25日签署了股份购买协议[545] - 2021年5月25日签署了业务合作框架协议[545]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净业务合作协议(BCA)金额为7.971亿元人民币[559]
ATRenew(RERE) - 2021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3-11 03:4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GMV和总营收分别达325亿人民币和7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5.8%和60.1% [7] - 2021年非GAAP运营亏损1亿人民币,非GAAP运营利润率从2020年的-3%收窄至-1.3% [7] - 第四季度营收超指引,实现非GAAP运营盈利 [7] - 第四季度营收增长48.2%,达24亿人民币以上,总GMV增长超50.7% [16] - 第四季度第三方市场佣金率升至4.8%,创历史新高 [17] - 第四季度集团毛利率为26.1%,1P业务毛利率稳定在13.3% [17] - 第四季度非GAAP履约毛利率达14.6%,同比增加140个基点,非GAAP运营收入9700万人民币 [18] - 第四季度GMV增长由产品销售GMV和在线市场GMV共同驱动,分别增长52.9%和50% [19] - 第四季度总营收增长48.2%至24.358亿人民币,净产品营收增长43.9%至20.76亿人民币,净服务营收增长78.3%至3.599亿人民币 [20] - 运营成本和费用增长50.1%至25.732亿人民币,非GAAP运营费用增长48.9%至24.377亿人民币 [22] - 商品成本增长45.6%至18.005亿人民币,履约费用增长52.8%至2.901亿人民币,非GAAP履约费用增长47.3%至2.798亿人民币 [22] - 销售和营销费用增长74%至3.688亿人民币,非GAAP销售和营销费用增长100.2%至2.717亿人民币 [24] - G&A费用增长41%至5190万人民币,非GAAP G&A费用下降10.6%至3290万人民币 [25] - 技术和内容费用增长35.8%至6200万人民币,非GAAP技术和内容费用增长38%至5270万人民币 [26] - 2021年第四季度非GAAP运营收入9700万人民币,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7.4%,上一季度为-1.5% [2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总计26亿人民币 [27]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总营收在21.5亿至22亿人民币之间 [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新增576家门店,线下门店总数达1308家,覆盖214个城市 [8] - 自营AHS门店595家,第四季度单店月均营收超69万人民币,净利率达3.7% [9] - 2P运营AHS门店692家,包括标准加盟店和合作门店 [9] - 拍拍精选零售门店21家 [9] - 第四季度市场综合抽成率为4.8% [10] - 2021年注册商户账户同比增长33% [11] - 第四季度B2C平台GMV稳定增长,服务抽成率创新高,手机品类和拍拍寄售模式抽成率首次超10% [13] - 春节期间拍拍市场GMV同比增长71%,部分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00% [14] - 第四季度非GAAP履约毛利率达14.6%,运营利润达9700万人民币 [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022年公司将服务好客户,巩固在京东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提升供应链能力,升级自动化技术,优化成本结构和利润率 [15] - 城市级服务整合战略是核心业务,将推动中国本地市场的有机增长 [15] - 公司计划加速1P业务增长并实现稳定盈利,促进3P GMV健康增长,同时关注市场效率和盈利能力 [31] - 2022年计划开设200家标准AHS门店,新增500家合作门店 [32] - 将城市级服务整合模式作为PJT和拍拍市场下一阶段增长的关键,通过更高效地采购优质商品来实现 [3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持续增长有信心,认为可在不影响盈利能力的情况下实现增长 [7][15] - 预计2022年实现稳定健康增长,但新冠疫情复发可能对门店运营、仓库和商户交易产生不利影响 [28] - 有信心在2022年及以后继续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全年非GAAP盈利目标 [40] 其他重要信息 - 2021年12月28日公司宣布1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27] - 深圳运营中心迁至东莞,目标是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东莞运营中心全面自动化,降低华南地区单台设备检测成本20% [23] - 对于低价、交付要求宽松的产品,引入经济型物流供应商优化履约成本 [2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公司未来增长潜力如何评估,1P业务和3P业务是否会有侧重 - 公司认为增长潜力大,可交易设备数量虽创新高,但与中国每年新售电子设备数量相比仍占比小,且城市层面渗透率低,将通过城市级服务整合战略提高渗透率 [30] - 计划加速1P业务增长并实现稳定盈利,促进3P GMV健康增长,同时关注市场效率和盈利能力 [31] 问题2: 抽成率如何提高及未来趋势 - 本季度服务收入同比增长78.3%,超过平台GMV增速,主要因PJT和拍拍市场抽成率提高,第四季度整体抽成率为4.8%,环比增加0.2% [36] - PJT市场从第三季度开始向卖家收取检测服务费和寄售服务费,抽成率同比提高0.6%,未来将拓展和多元化增值服务提高抽成率 [37] - 拍拍市场抽成率提高主要因寄售业务抽成率增加,寄售模式抽成率为10.7%,环比大幅增加4%,未来将平衡规模扩张和平台抽成率 [37][38] 问题3: 利润率超预期的主要驱动因素及2022年展望,销售和营销费用情况及2022年投资水平 - 盈利能力提升可从三方面看,一是毛利率因1P定价策略稳定和服务收入占比增加而提高,二是履约效率因门店订单增加和固定设施利用率提高而显著改善,三是中后台控制人力成本并受益于规模经济,非GAAP G&A费用及占比下降 [40] - 非GAAP销售和营销费用占总收入的11.2%,环比增加7.7%,主要包括B2B销售团队人员成本、支付给京东的渠道费和佣金费以及各业务线的推广营销费用 [41] - 本季度同比增长主要因拍拍寄售业务、新渠道销售和1P直接2C销售扩张,投资了6300万人民币用于优惠券和3300万人民币用于广告宣传和新渠道推广 [41] - 与第三季度相比,环比增长是因拍拍2C销售相关的营销活动,预计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正并持续扩大 [42] 问题4: 疫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2021年疫情多次挑战公司运营,但总体不利影响有限且可控,主要因门店和运营设施分散,部分城市门店临时关闭对整体业绩影响小,区域运营中心和城市运营站可相互支持 [44] - 无法预测新冠变种复发对业务的重大负面影响,将继续优先保障安全,做好准备,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并保持灵活性 [45]
ATRenew(RERE) - 2021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1-11-19 03: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总净收入同比增长48%至19.62亿元,超过此前指引范围上限 [19][21] - 总GMV同比增长超56%至83亿元 [20][21] - 净服务收入占总净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13.4%增至15.2% [7][22] - 非GAAP运营亏损进一步收窄至2850万美元,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 - 1.5% [20][2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和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应收资金增至25.38亿元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1P业务 - 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5%,GMV同比增长58.3%至19亿元,主要受与京东交易业务增长和新店开业推动 [8][21] - 与京东的交易业务季度收入同比增长79.2% [8] - 1P产品销售业务毛利率稳定在13.3% [20] 平台服务业务 - 服务收入同比增长67.3%至2.973亿元,市场GMV同比增长56.1%至64亿元 [10][22] - 市场平均服务费率升至4.6% [20][22] - B2C寄售模式GMV占总平台GMV的20% [2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二手消费电子交易行业在第三季度基本不受宏观挑战影响,消费者对交易服务和购买二手设备的接受度增加 [9] - 以回收订单数除以新设备销量计算市场渗透率,上海渗透率从2020年的9.3%增至2021年的12.5%,中国70%的城市渗透率低于5% [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实施城市级服务整合战略,重新分配各城市资源,整合C2B、B2B和B2C业务能力,建立统一运营单元 [11] - 2022年将在50个城市推出该战略,未来三到四年扩展至超100个城市,目标到2025年实现GMV超100亿元 [17] - 认为二手消费电子行业由供应链能力驱动,公司全方面发展供应链能力是竞争优势,城市级服务整合战略将扩大与同行差距 [31][3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认为中国关于二氧化碳达峰的政策框架有利于公司发展,公司业务模式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目标,长期发展前景明朗 [6][7] - 预计2021财年增长目标不变,2021年第四季度总收入在23亿 - 23.5亿元之间,但可能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27] - 预计未来非GAAP运营盈利,有信心在2022财年实现非GAAP盈利 [10] 其他重要信息 - 11月15日公司名称从爱回收国际变更为ATRenew,公司和投资者关系网站域名更新为atrenew.com [1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1P业务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的原因,以及公司强劲增长势头和指引背后的交易量、平均订单价值(AOV)情况,未来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及趋势 - 1P业务毛利率受供应限制和回收渠道调整影响,未来将保持稳定并适度改善,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主要来自服务收入贡献增加 [30] - 第三季度消费产品交易数量同比增长23.4%,3P交易同比增长38.7%,Paipai基金竞价业务交易量减少但对GMV影响小 [33] 问题2: 城市级运营模式的实施步骤、成功衡量标准、投资情况,是否意味着业务重点转向线下,以及与快手的业务更新 - 实施城市级服务整合并非将战略重点转向线下,而是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优化库存周转 [35] - 实施步骤包括管理、运营指标、本地合作和业务协同四个方面,已在廊坊和惠州试点验证效果,计划在更多城市推广 [36][39] - 与快手已逐步开展独家合作,7月在快手推出独家合作门户,目前每月GMV约2000万元 [39] 问题3: 销售和营销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新销售渠道表现,履行成本增加原因,新开设设施表现及未来开店目标 - 销售和营销费用增长主要因Paipai 2C业务扩张,新渠道销售和寄售业务贡献更高费率可覆盖成本,非GAAP运营利润反映业务表现,达到目标将加大投入 [41] - 履行成本增加主要因新自营店和城市级运营站扩张,未充分利用产生额外成本800万元,预计后续随新店成熟成本下降,未来将利用技术降低成本 [42]
ATRenew(RERE) - 2021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1-09-30 00:00
特别股东大会召开信息 - 公司将于2021年11月15日上午10点(北京时间)召开特别股东大会[1] 公司名称变更决议 - 特别决议将公司名称从“爱回收国际有限公司”变更为“万物新生集团”[1] 记录日期相关 - 董事会确定2021年10月8日(东部时间)收市时为记录日期[1] 股东参会及投票权 - 记录日期收市时登记在册的普通股股东有权出席特别股东大会并投票[2] - 代表公司A类普通股的美国存托股持有人须通过存托机构行使投票权[2] - 若两人或以上共同登记为股份持有人,以公司股东名册上的顺序确定投票权[4][10] - 股东可指示代理人对部分或全部股份就任何决议进行投票或弃权[7] 委托书相关规定 - 若已执行长期委托书,除非亲自出席特别股东大会或提交特定委托书,否则长期委托书将按说明投票[4][10] - 委托书须在特别股东大会或延期会议召开前48小时送达公司指定地点或发送至指定邮箱[4][10] 特别股东大会法定人数 - 特别股东大会法定人数为亲自或通过代理人出席的股东,其所持股份合计不少于公司已发行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三分之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