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igetti(RGTI)
icon
搜索文档
Rigetti(RGTI)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11 22: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收入为190万美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240万美元有所下降,主要受美国国家量子计划到期及国会待重新授权的影响[12]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1%,相比2024年同期的51%显著下降,原因包括收入构成变化、合同定价差异以及与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签订的合同毛利率较低[12][13] - 总运营费用为2100万美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1860万美元,增长主要源于年度薪资调整、新增员工、更高的股权激励和咨询成本[13] - 第三季度运营亏损为2050万美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1730万美元[14] - 非GAAP净亏损为1070万美元(每股0.03美元),优于2023年同期的1340万美元(每股0.07美元)[1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可供出售投资约5.589亿美元,无债务;截至2025年11月6日,通过认股权证行权获得4650万美元后,总额增至约6亿美元[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在技术产品方面,公司获得两份总价值约570万美元的9量子比特Novera量子计算系统订单,系统具备可升级性[6] - 一份订单来自一家亚洲科技制造公司,用于内部量子计算专业能力开发和自身技术基准测试[7] - 另一份订单来自一家加州应用物理与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用于量子硬件和纠错研究[7] - 公司与QphoX及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签订为期三年、价值580万美元的合同,共同推进超导量子计算机网络技术[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技术路线图明确:计划在2025年底交付100+量子比特、中位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达99.5%的芯粒系统;2026年底部署150+量子比特、保真度99.7%的系统;2027年底部署1000+量子比特、保真度99.8%的系统[5][6] - 采用芯粒技术路径,当前基于9量子比特芯粒,计划为1000量子比特系统升级至36量子比特芯粒[28] - 积极发展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例如与印度C-DAC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设计和开发混合量子计算系统[9] - 支持NVIDIA的NVQLink开放平台,致力于将量子硬件与AI超级计算集成,推动混合计算发展[10][39] - 计划在意大利设立子公司,以把握当地量子计划带来的商业机会和人才资源[11] - 公司认为超导量子计算在速度上优于离子阱或中性原子等模态,更适用于未来的混合计算架构[3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对实现量子优势(Quantum Advantage)的时间表保持信心,预计在2027年至2029年之间达成,前提是保真度需提升至99.9%并实现某种形式的纠错[22][23] - 短期内,国家量子计划的重新授权(已恢复初始的6.25亿美元五年期资金)被视为积极信号,但期待未来数月能有更高额度的拨款[88][89] - 公司现金充裕(约6亿美元),目前主要依靠内部技术和芯粒成功执行路线图,但对能够加速发展的并购机会持开放态度[50][5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未入选DARPA量子基准计划第二阶段初始名单,但获得了关于纠错和长程耦合等领域的建设性反馈,并乐观认为将在未来数月内入选[10][17][18] - 现有位于加州弗里蒙特的150毫米芯片制造厂预计能满足未来两到三年的技术路线图需求;为达成更高目标(如数千量子比特及99.9%以上保真度),未来可能需投资数亿美元建设200毫米或300毫米新厂,或利用外部代工模式[63][64][66][84] - 在控制系统方面,公司与广达电脑保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稀释冰箱内部线缆方面,计划在未来两三年内转向柔性电缆[8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DARPA第二阶段未入选的原因及后续展望[17] - 回答:未入选初始名单,但获得了建设性反馈,主要涉及为达成2033年容错量子计算里程碑所需的纠错和长程耦合技术;公司正据此改进,并乐观预计未来数月能入选,强调当前技术数据(如36量子比特芯粒系统99.5%保真度)表现良好[17][18][19] 问题: 关于2027年路线图(1000+量子比特,99.8%保真度)与实现量子优势的关系[21] - 回答:2027年指标(1000+量子比特,99.8%保真度,60纳秒门速度)将使公司非常接近量子优势,但完全实现仍需达到99.9%保真度并结合纠错,预计时间框架在2027年至2029年之间[22][23] 问题: 技术路线图是否继续采用芯粒方案及如何应对DARPA反馈[27] - 回答:150量子比特系统将继续使用9量子比特芯粒,1000量子比特系统计划升级至36量子比特芯粒;长程耦合的挑战是整个行业面临的,与是否采用芯粒架构无关,公司有信心应对[28][29][30] 问题: Novera系统销售收入确认方式[31] - 回答:两份Novera系统销售收入预计在发货时确认,一台预计在一季度,另一台在二季度[32] 问题: Novera系统订单的构成及升级选项的营收影响[36] - 回答:订单为包含稀释冰箱和控制系统的完整系统;升级(如从9量子比特升级至更高数量)将带来额外的营收机会,因为需要更换芯片和内部线缆等[37] 问题: 支持NVIDIA NVQLink所需的软硬件变更及其应用前景[38] - 回答:NVQLink是量子计算机与AI超算集成的开放平台,符合公司混合系统战略;超导量子计算的速度优势使其更适合此类集成;预计未来量子计算机将用于数据中心处理如药物发现、金融预测等复杂应用,但时间表未因NVQLink而改变[39][40][75][76] 问题: 公司与国家实验室的传统优势如何助力其与NVIDIA等生态伙伴合作[44] - 回答:公司与NVIDIA在国家实验室层面有共同基础,国家量子计划资金恢复与NVQLink平台推出时机契合,预计将在国家实验室开展更多合作,展示CPU、GPU、QPU在混合计算中的互补优势[45][46] 问题: AFRL合同(580万美元,三年期)的收入确认方式[48] - 回答:该合同收入将在三年内按比例平均确认,第三季度已确认部分收入[48] 问题: 现金充裕背景下是否会考虑并购以加速发展[49] - 回答:公司对当前依靠内部技术执行路线图的能力有信心,但会对能加速发展的并购机会持开放态度[50][51] 问题: 为实现路线图,在9量子比特芯粒保真度及芯粒拼贴方面的进展[55] - 回答:当前9量子比特芯粒数据良好,支持2025年底100+量子比特(99.5%保真度)和2026年底150+量子比特(99.7%保真度)的目标;1000量子比特目标则依赖于明年验证36量子比特芯粒的拼贴能力[56][57][58] 问题: 关于潜在资本支出(如新建芯片厂)的规模和时间点[62] - 回答:现有工厂能满足未来两三年需求;为达成更高目标,可能需在未来一年左右规划投资数亿美元建设新厂(200mm/300mm),但也在探索利用国家主导的倡议或现有代工厂的可能性;量子芯片厂因工艺更简单、光刻步骤更少,成本远低于先进CMOS工厂[63][64][66][84] 问题: 关于共享工厂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权衡[68] - 回答:若采用成熟的代工模式(如台积电),IP保护不是问题;公司对自建、合伙或参与国家倡议持开放态度,因量子芯片厂投资规模相对可控[68][69] 问题: 未来收入的毛利率展望[70] - 回答:第三季度毛利率较低有特定合同(如战略合作)原因;预计部分未来销售(如Novera)的毛利率会有所改善[71] 问题: 1000量子比特系统潜在应用[75] - 回答:在混合计算架构下,预计可应用于药物发现、金融预测、材料合成、天气预报等涉及大量变量同时交互的复杂问题,而非加密/解密领域[75][76][77] 问题: 客户购买9量子比特系统而非更大系统的原因[78] - 回答:客户购买9量子比特系统是为了深入理解量子计算机硬件工作原理,作为研发起点;系统设计为可升级,未来升级将带来额外收入[78][79] 问题: 是否可能通过外部代工厂提升性能以达成目标[83] - 回答:正与现有代工厂探讨,但目前尚未发现能满足超导门量子计算特定材料和工艺要求的代工厂;该领域领先者目前均未采用代工模式[84] 问题: 控制系统和内部线缆技术路径及并购可能性[85] - 回答:控制系统与广达电脑合作良好;内部柔性电缆技术有内部IP和供应商支持;对能加速路线图的并购机会持开放态度[86] 问题: 国家量子计划重新授权(6.25亿美元)的影响及华盛顿动态[88] - 回答:资金恢复至初始水平(6.25亿美元/5年)是积极第一步,但远低于讨论中的25亿美元;预计未来数月能源部可能获得更多拨款,但具体时间和金额受政府议程影响[88][89] 问题: 第四季度预计股本数[92] - 回答:截至11月6日流通股为3.3亿股,预计第四季度末可能约为3.35亿股,具体取决于认股权证行权情况[93] 问题: 新工厂所需工具是否需新开发或可升级,及其对路线图影响[94] - 回答:2026-2027年路线图依赖现有工厂;新厂(如需)将主要采购新工具(8英寸/12英寸),现有工具大多无法复用;投资规模预计数亿美元,但正寻求更优替代方案[95][96] 问题: 对代工厂的能力要求[97] - 回答:需要能处理超导材料(如铝、钽)和特定工艺(如约瑟夫森结)的代工厂;正在评估从事超导退火代工的工厂是否适用[97][98]
Rigetti(RGTI)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11 22: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为190万美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240万美元有所下降,同比下降主要受美国国家量子计划(NQI)到期及其在国会待重新授权的影响 [10]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1%,相比2024年同期的51%显著下降,毛利率同比下降是由于收入构成和合同定价的可变性,特别是与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NQCC)的合同毛利率较低 [10][11] - 2025年第三季度总运营支出(OpEx)为2100万美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1860万美元,增长主要源于年度薪资调整、新员工招聘以及更高的股权激励和咨询成本(主要集中在研发领域) [11] - 2025年第三季度股权激励费用为430万美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340万美元 [11] - 2025年第三季度运营亏损为2050万美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1730万美元 [11] - 2025年第三季度非GAAP净亏损为1070万美元(每股0.03美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非GAAP净亏损1340万美元(每股0.07美元)有所收窄 [1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可供出售投资总计约5.589亿美元,且无债务 [12] - 在2025年9月30日至2025年11月6日期间,公司收到因公众认股权证行权带来的4650万美元收益,截至2025年11月6日,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可供出售投资总额增至约6亿美元 [1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在2025年9月宣布了两笔9量子比特Novera量子计算系统的订单,总价值约570万美元,这两个系统均可升级,允许客户增加量子比特数以进行更复杂的计算和研究 [5] - 其中一套系统售予一家亚洲科技制造公司,将作为开发内部量子计算专业知识的测试平台,并计划用其对自己的量子计算技术进行基准测试和验证 [5] - 另一套系统售予一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应用物理与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将用于量子硬件和纠错研究 [5] - 与Q-FOX和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合作推进超导量子计算机网络化项目,并在2025年9月宣布获得AFRL一份为期三年、价值580万美元的合同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技术路线图更新:计划在2025年底前交付基于芯粒(chiplet)的100+量子比特量子系统,预计中位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达到99.5% [4] - 预计在2026年底或前后部署150+量子比特系统,预计中位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达到99.7% [4] - 预计在2027年底或前后部署1000+量子比特系统,预计中位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达到99.8% [5] - 与蒙大拿州立大学(MSU)的合作,MSU成为首个拥有现场9量子比特Novera QPU的学术机构,双方将在量子硬件、混合量子系统及相关技术方面开展研究项目和共同开发 [7] - 与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下属的先进计算发展中心(CDAC)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合作设计和开发混合量子计算系统及相关技术并将其推向市场 [7] - 支持NVIDIA的NVLink开放平台,该平台旨在实现AI超级计算机与量子计算的低延迟、高吞吐量集成,符合公司对混合计算生态系统的战略愿景 [8][38] - 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开设意大利子公司,以加速在意大利的商业机会和人才招募 [9] - 关于未来资本支出的考量:公司现有的150毫米晶圆厂预计能满足未来2-3年的路线图需求(包括2027年的1000+量子比特目标),但为实现99.9%以上保真度和数千量子比特的长期目标,可能需要投资建设新的8英寸或12英寸晶圆厂,预计投资规模为数亿美元,公司也在探索利用现有代工厂的可能性 [57][58][59][60][75][76][86][87][9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收入受到美国国家量子计划(NQI)到期及待重新授权的影响,NQI的重新授权、对美国及外国政府的销售以及Novera系统对未来销售都至关重要 [10] - 近期宣布的两笔Novera系统销售和AFRL合同将对2025年第四季度及2026年的收入产生积极影响 [10] - 关于量子优势(Quantum Advantage)的时间表:公司认为在2027年达到1000+量子比特和99.8%保真度后已非常接近,但要实现量子优势仍需达到99.9%的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并辅以某种形式的纠错,预计在2027年至2029年之间实现量子优势 [20][21][22] -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量子基准计划(QBI)第二阶段初步遴选未入选,但获得了建设性反馈,主要集中在纠错和长程耦合方面,公司正在根据反馈改进并乐观认为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入选第二阶段 [8][16][17][18] - 对美国国家量子计划(NQI)重新授权的评论:NQI资金已恢复至最初五年6.25亿美元的水平(即每年1.25亿美元),但远低于此前讨论的五年25亿美元,预计未来几个月能源部(DOE)将获得更好的资金支持 [81][82] 其他重要信息 - 与蒙大拿州立大学(MSU)和印度CDAC的合作展示了量子计算生态系统的日益成熟,并强调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在推进下一代量子技术方面的重要性 [7] - 公司参与DARPA QBI项目的第一阶段,并继续与该机构密切合作 [8] - 公司拥有强大的现金状况,截至2025年11月6日约为6亿美元,为未来运营和潜在机遇提供了财务灵活性 [12] - 关于并购(M&A)的可能性,公司对当前有机执行技术路线图的能力充满信心,主要得益于芯粒技术的成功,但如果发现能加速路线图的机遇也会考虑 [47][48]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DARPA QBI第二阶段未入选的原因、反馈内容以及后续时间表 [16] - 回答: DARPA初步遴选未将公司纳入第二阶段,但提供了建设性反馈,主要涉及纠错和长程耦合领域,这些对于实现DARPA 2033年的容错量子计算(FTQC)里程碑至关重要,公司正在根据反馈改进,并乐观认为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入选第二阶段,强调当前工作重点仍是未来3-5年内通过1000量子比特、99.9%保真度及纠错实现量子优势 [16][17][18] 问题: 关于2027年路线图(1000+量子比特,99.8%保真度)是否足以实现量子优势,以及实现99.9%保真度的时间预期 [19][20] - 回答: 2027年达到1000+量子比特和99.8%保真度已非常接近量子优势,但实现量子优势仍需99.9%的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以及某种形式的纠错,预计在2027年至2029年之间实现量子优势 [20][21][22] 问题: 关于150量子比特(2026年)和1000+量子比特(2027年)系统是否继续采用芯粒架构,以及芯粒大小(如9量子比特芯粒还是更大),并询问芯粒架构对实现DARPA关注的长程耦合的影响 [26][27] - 回答: 150量子比特系统计划使用9量子比特芯粒,1000量子比特系统目前计划使用36量子比特芯粒,对实现99.8%保真度有信心,主要基于当前36量子比特系统及正在开发的100量子比特系统的数据,关于长程耦合的挑战,芯粒架构本身并未增加额外困难,该挑战是整个行业面临的,与采用单片芯片还是芯粒无关 [27][28] 问题: 关于两笔Novera系统销售和AFRL合同的收入确认方式 [29][35] - 回答: 两笔Novera系统销售的收入预计在发货时确认(预计一个在2026年第一季度,一个在第二季度),AFRL的580万美元三年期合同收入将在此后按时间均匀确认(ratably),第三季度已确认部分收入 [31][45] 问题: 关于Novera系统是否包含全套设备(如稀释制冷机、控制系统)以及升级选项是否已包含在初始价格中 [35] - 回答: 两笔Novera销售均为完整系统,包括稀释制冷机和控制系统,升级(如从9量子比特升级到36量子比特)将带来额外的收入机会,因为需要更换芯片、增加线缆等 [36] 问题: 关于支持NVIDIA NVLink接口所需的软硬件变更,以及NVLink在混合量子计算和AI数据中心(如GenAI应用)中的潜在作用 [37] - 回答: NVLink是一个开放平台,用于量子计算机与AI超级计算机的直接接口,符合公司对混合系统的愿景,超导量子计算因其速度与CPU/GPU相当,最适合混合计算,支持NVLink是自然的一步,预计未来量子计算机将作为混合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进入数据中心,但实现实际应用的时间表并未因NVLink公告而改变 [38][39] 问题: 关于公司与国家实验室的历史优势如何帮助加速与NVIDIA等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在混合计算(包括AI相关工作负载)方面的整合 [42] - 回答: 公司与NVIDIA在国家实验室均有强大影响力,NQI资金恢复与NVLink平台推出时间相近,预计将在国家实验室层面(如Fermilab, Oak Ridge)开展接口工作,未来计算模式将是CPU处理串行计算、GPU处理并行计算、QPU(量子处理单元)处理同步计算,三者互补 [43][44] 问题: 关于AFRL合同(580万美元,三年期)的收入确认方式,是均匀确认还是从第四季度开始 [45] - 回答: AFRL合同收入将在三年期内按时间均匀确认(ratably),第三季度已确认部分收入 [45] 问题: 关于公司当前约6亿美元现金余额是否考虑用于并购(M&A)以加速或加强路线图 [46] - 回答: 公司定期讨论现金状况和未来需求,目前对有机执行路线图(2026年150量子比特/99.7%保真度,2027年1000+量子比特/99.8%保真度)能力充满信心,主要得益于芯粒技术成功,但如果发现能加速路线图的机遇也会考虑 [47][48] 问题: 关于当前在保真度方面的进展,以及为实现2026年150量子比特目标,9量子比特芯粒需要何时达到99.7%保真度 [51] - 回答: 公司目前正在制造9量子比特芯粒并将其拼接以实现2025年底100+量子比特/99.5%保真度的里程碑,当前9量子比特芯粒的数据给予公司对实现2026年150+量子比特/99.7%保真度目标的高度信心,1000量子比特目标更具挑战性,需要验证36量子比特芯粒的拼接能力,但现有数据支持对2027年里程碑的信心 [52][53] 问题: 关于10-Q文件中提及的可能显著增加资本支出(包括升级或新建晶圆厂)的潜在规模、时间点和决策考量 [56] - 回答: 现有150毫米晶圆厂预计能满足未来2-3年路线图需求(包括2027年1000+量子比特目标),但为实现99.9%以上保真度和数千量子比特的长期目标,可能需要投资建设新的8英寸或12英寸晶圆厂(侧重于能力而非产能),预计投资规模为数亿美元(远低于CMOS晶圆厂的数百亿),如果无国家主导的倡议,公司可能在大约一年后开始考虑相关资本支出,也在探索现有代工厂选项 [57][58][59][60] 问题: 关于新建晶圆厂在独立运营与共享模式(及IP泄露风险)之间的权衡 [61] - 回答: 如果美国建立采用代工模式(类似TSMC)的先进量子晶圆厂且能解决IP保护问题,公司会考虑,代工厂在服务多客户方面有成熟经验,如果代工模式不行,公司自行或合伙建设晶圆厂在财务上也是可行的(数亿美元规模) [61][62] 问题: 关于未来收入(如Novera销售、AFRL合同)的毛利率前景,特别是在第三季度毛利率较低的情况下 [63] - 回答: 第三季度毛利率较低是由于合同可变性,有时出于战略或推进研发的考虑会接受较低毛利率,预计一些未来的销售(特别是Novera销售)的毛利率将优于第三季度及年初水平 [64] 问题: 关于2027年1000+量子比特系统预计能运行哪些类型的应用 [68] - 回答: 在混合系统设置下(结合CPU、GPU和QPU),预计能处理当前CPU/GPU难以应对的复杂应用,如药物发现、金融预测、材料合成、天气预报等涉及数千变量同时交互的领域,但预计还不会涉及加密/解密应用 [68][69] 问题: 关于客户为何选择购买9量子比特系统而非更大的36量子比特系统 [70] - 回答: 客户购买9量子比特系统是为了从根本上理解量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如脉冲发送、调谐、重新校准等),作为研究起点,系统设计为可升级(最高约50量子比特),未来升级将带来额外收入 [70][71] 问题: 关于是否可能将现有技术转移到更先进的外部代工厂以提升保真度(如实现99.9%) [75] - 回答: 公司正在与为同行提供服务的现有代工厂探讨,但目前尚未发现有能力满足超导门量子计算特定材料和工艺要求的代工厂,超导门领域的领导者(包括公司、IBM、Google)目前均未采用代工模式,公司将继续探索此选项 [75][76] 问题: 关于在控制系统(特别是转向柔性线缆平台)方面是否有外部并购需求,还是已有清晰路径 [77] - 回答: 在控制系统方面,公司与广达电脑(Quanta Computer)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令人满意,对于稀释制冷机内部的线缆,公司计划在未来2-3年内转向柔性线缆,目前拥有相关技术和IP,并与分包商合作,对此路径感觉良好,但如果发现能加速路线图的公司也会考虑 [78] 问题: 关于美国能源部宣布投资6.25亿美元于国家量子研究中心对公司业务的影响,以及NQI法案重新授权的最新进展 [80] - 回答: NQI资金已恢复至最初五年6.25亿美元的水平(每年1.25亿美元),远低于此前讨论的五年25亿美元,但这只是第一步,预计未来几个月能源部将获得更好的资金支持,具体时间和金额取决于政府情况和立法流程 [81][82] 问题: 关于2025年第四季度的预期股本数,考虑到期后认股权证的行权 [85] - 回答: 截至2025年11月6日,流通股为3.3亿股,预计第四季度末可能达到约3.35亿股,具体取决于11月6日至12月底期间的行权情况 [85] 问题: 关于为新晶圆厂采购的设备是否需等待新工具开发、是否可升级,以及升级对路线图进度的影响 [86][87] - 回答: 2026年和2027年的路线图仍依赖现有弗里蒙特晶圆厂,不考虑新厂或代工厂,新晶圆厂是为长期目标(99.9%以上保真度,数千量子比特)考虑的,现有工具大部分无法重新用于8英寸或12英寸产线,需要大量新资本支出(数亿美元),前提是代工模式不可行或公司需独自承担,正在寻找更简单、更便宜的替代方案 [86][87] 问题: 关于计划采购的工具是否可升级,以及公司对代工厂的能力要求 [89][90] - 回答: 新工具与现有工具类似,应该是可升级的,公司需要的代工厂能力包括处理超导量子计算特有的材料(如铝、钽)和工艺(如约瑟夫森结),这些在标准CMOS代工厂中并不常见,正在探索为超导退火同行服务的代工厂是否具备部分所需能力 [89][90]
Alert: Rigetti Computing (RGTI) Stock Is Vulnerable
247Wallst· 2025-11-11 22:14
投资主题 - 部分交易员正从寻找下一个AI股票转向关注量子计算股票以寻求更大的价格波动 [1]
Quantum Computing Stocks: Rigetti Earnings Beat, Revenue Light
Investors· 2025-11-11 21:08
公司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亏损为0.03美元,较去年同期的0.07美元亏损有所收窄 [2] - 第三季度营收为195万美元,同比下降18% [2] - 营收低于华尔街预期的220万美元,但亏损小于预期的0.05美元每股亏损 [2] - 财报公布后,公司股价下跌超过4%至31.72美元 [4] 公司技术与业务进展 - 公司技术路线图目标是在2025年底前交付基于芯粒的100+量子比特量子系统,预计中位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达到99.5% [3] - 公司早年获得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580万美元的量子网络探索合同,但相关收入尚未确认 [4] 公司市场表现与评级 - 进入财报季前,公司股价在2025年已上涨68% [4] - 公司综合评级为70(总分99),积累/分布评级为A级 [6][7] 行业动态 - 量子计算行业在2025年波动较大,部分原因涉及英伟达关于量子技术商业化时间表的争议 [5] - 量子计算旨在解决传统计算机无法处理的复杂问题,技术基于超冷超导芯片等 [5] - 同行公司Quantum Computing将于周四公布财报,IonQ将于周三晚间公布财报 [4][9]
CRWV, RKLB, ASTS, RGTI, BBAI: 5 Trending Stocks Today - CoreWeave (NASDAQ:CRWV)
Benzinga· 2025-11-11 09:41
美股主要指数表现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08%至4736863点 [1] - 标普500指数上涨154%至683243点 [1] - 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27%至2352717点 [1] CoreWeave Inc (CRWV) - 股价上涨154%收盘报10561美元 盘中最高1103美元 52周区间为3352至187美元 [2] - 第三季度营收136亿美元超过预期的129亿美元 调整后每股亏损008美元低于预期 [3] - 来自英伟达GPU云服务的收入积压几乎翻倍至556亿美元 受人工智能客户强劲需求推动 [3] - 盘后交易中股价下跌602%至9925美元 [2] Rocket Lab Corp (RKLB) - 股价上涨050%收盘报5190美元 盘后交易进一步上涨72%至5565美元 [4] - 第三季度营收15505百万美元超过预期的15175百万美元 [4] - 当季获得17份Electron火箭发射合同 预计第四季度将打破年度发射记录 [4] AST SpaceMobile Inc (ASTS) - 股价下跌071%收盘报6870美元 盘后交易再下跌116%至6790美元 [5] - 第三季度每股亏损045美元差于预期的023美元亏损 [5] - 季度营收1473百万美元低于预期的1993百万美元 [5] Rigetti Computing Inc (RGTI) - 股价下跌204%收盘报3308美元 盘后交易再下跌169%至3252美元 [6] - 第三季度每股亏损003美元好于预期的004美元亏损 但营收194万美元低于预期的217万美元 [7] BigBearai Holdings (BBAI) - 股价上涨053%收盘报571美元 盘后交易大幅上涨124%至642美元 [8] - 第三季度营收3314百万美元超过预期 但同比下滑20%因陆军项目量减少 [9] - 每股亏损收窄至003美元 公司重申全年业绩指引并计划收购生成式AI平台Ask Sage [9]
Rigetti Computing, Inc. (RGTI) Reports Q3 Loss, Lags Revenue Estimates
ZACKS· 2025-11-11 08:55
每股收益表现 - 季度每股亏损为0.03美元,优于市场预期的亏损0.05美元,实现40%的盈利惊喜 [1] - 上一季度实际每股亏损为0.05美元,亦优于预期的亏损0.06美元,盈利惊喜达16.67% [1] - 去年同期每股亏损为0.08美元,显示亏损同比收窄 [1] 营收表现 - 季度营收为195万美元,低于市场共识预期18.54% [2] - 去年同期营收为238万美元,显示营收同比下滑 [2] - 在过去四个季度中,公司均未能超越营收预期 [2] 股价表现与市场比较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约121.3%,显著跑赢同期标普500指数14.4%的涨幅 [3] - 股价的短期走势可持续性将取决于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中的评论 [3] 未来业绩展望 - 当前市场对下一季度的共识预期为每股亏损0.04美元,营收300万美元 [7] - 对本财年的共识预期为每股亏损0.09美元,营收867万美元 [7] 行业比较 - 公司所属的互联网软件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位列前28% [8] - 同行业公司MultiSensor AI Holdings预计季度每股亏损0.09美元,同比改善59.1% [9] - MultiSensor AI Holdings预计季度营收为170万美元,同比增长6.3% [9]
EARNINGS ALERT: CRWV & RGTI
Youtube· 2025-11-11 05:36
Rigetti Computing 第三季度业绩 - 第三季度运营亏损2050万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的2010万美元亏损 [1] - 第三季度营收190万美元 低于市场预期的217万美元 [1][2] - 第三季度每股亏损0.62美元 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约0.05美元亏损 [2] - 公司目前处于营收前阶段 主要收入来自政府合同和咨询工作 [4] - 公司支出持续超过收入 因继续投资资本支出以拓展量子计算领域 [5] - 股价在业绩公布后下跌约1.5% [2] Rigetti Computing 业务前景与催化剂 - 量子计算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被视为投机性交易 [7][8] - 公司被部分投资者视为未来10-15年的潜在英伟达 [5] - 股价上涨的主要催化剂可能来自与美国政府(包括国防部)的新合同或新资金公告 [6] - 公司此前表示有望实现2025年的技术目标 市场关注其在技术里程碑方面的进展 [9] - 量子计算板块整体表现疲软 多数相关股票未获买盘 [3] CoreWeave 第三季度业绩 - 第三季度每股亏损0.22美元 显著好于市场预期的0.39美元至0.57美元亏损 [13][14] - 第三季度净亏损1.101亿美元 显著好于市场预期的2.996亿美元亏损 [14] - 第三季度营收13.6亿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的12.9亿美元 [15] - 第三季度运营收入2.172亿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的1.772亿美元 [15] - 调整后EBITDA为8.381亿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的8.217亿美元 [15] - EBITDA利润率为61% 略低于市场预期的62.3% [15] - 股价在业绩公布后上涨超过3.5% [16] CoreWeave 业务运营与风险 - 截至9月30日的订单积压量为556亿美元 低于市场预期的600亿美元 [17] - 订单包括来自英伟达和OpenAI等公司的交易 [17] - 公司正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数据中心 并通过租赁方式使用英伟达芯片 [18][19] - 长期风险在于业务可能商品化 以及主要超大规模云服务商未来可能自行满足需求导致价格下行压力 [19][20][25] - 当前市场关注焦点是剩余履约义务 即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订单积压来支撑其资本开支 [22][23]
Rigetti Stock Slides After Mixed Q3 Earnings: EPS Beat, Revenues Miss
Benzinga· 2025-11-11 05:26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每股亏损0.03美元,优于分析师预期的亏损0.04美元 [2] - 第三季度营收194万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217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37万美元下降 [2] - 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2.57%至32.23美元 [4] 技术路线图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前交付基于芯粒的100+量子比特系统,预计中位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达99.5% [4] - 公司预计在2026年底前后部署150+量子比特系统,预计中位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达99.7% [5] - 公司预计在2027年底前后部署1000+量子比特系统,预计中位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达99.8% [5] 管理层评论 - 首席执行官指出,上一季度公司在本地量子计算机需求以及推动研发的合作关系方面势头强劲 [3]
Rigetti(RGTI) - 2025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5-11-11 05:08
财务业绩:收入与利润 - 公司第三季度收入为194.7万美元,同比下降18%;前九个月收入为522万美元,同比下降39%[164][166] - 公司第三季度总毛利润为40.4万美元,同比下降66%;前九个月总毛利润为141.2万美元,同比下降70%[164][169] - 公司净亏损2024财年为2.01亿美元,2023财年为7510万美元[142] - 公司第三季度运营亏损为2054.9万美元,同比扩大18%;前九个月运营亏损为6206.3万美元,同比扩大24%[164] - 公司九个月净亏损从2024年的4800万美元大幅增加1.5亿美元至2025年的1.98亿美元,主要受衍生认股权负债公允价值变动的非现金费用影响[201][202][203] 财务业绩:成本与费用 - 公司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502万美元,同比增长18%;前九个月研发费用为4399.7万美元,同比增长22%[164][172] 财务业绩: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第三季度利息收入为559.8万美元,同比增长357%;前九个月利息收入为1079.2万美元,同比增长203%[164][180] - 公司第三季度认股权证负债公允价值变动造成损失1.81955亿美元,前九个月损失1.4925亿美元[164][182] - 公司第三季度或有对价负债公允价值变动造成损失406.2万美元,前九个月则实现收益251.8万美元[164][184] - 非现金费用从2024年的1320万美元增加1.455亿美元至2025年的1.587亿美元[201][203] 现金流状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九个月内,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36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4210万美元增加150万美元[201][202][20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九个月内,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897亿美元,主要用于购买5.226亿美元的可供出售证券和1410万美元的物业和设备[204] - 投资活动现金使用量较2024年同期的80万美元显著增加3.889亿美元,主因是投入了ATM增资所得的3.5亿美元进行证券投资[205][206]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九个月内,融资活动提供现金净额为3.919亿美元,主要来自ATM计划发行股票净筹资3.467亿美元及与Quanta私募配股筹资3500万美元[207] - 融资活动现金流入较2024年同期的4180万美元增加3.501亿美元,主要得益于2025年6月完成的3.5亿美元ATM增资[207][209][210] - 2025年9月30日后至11月6日,公司因公众认股权证行权获得4650万美元收益[189] 融资活动 - 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通过ATM发行计划以每股11.55美元的加权平均价格出售30,309,780股普通股,筹集总收益3.5亿美元,净收益3.467亿美元[150] - 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以每股约11.59美元的价格向Quanta私募发行3,020,412股普通股,总价值约3500万美元[156] 技术进展与产品路线图 - 公司84量子比特Ankaa-3系统在2024年将错误率减半,实现99.0%的中位双量子比特iSWAP门保真度[144][145] - 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宣布在模块化36量子比特系统上实现99.5%的中位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147] - 公司预计在2025年底前发布保真度达99.5%的100+量子比特芯片系统[147] 业务合作与合同 - 公司与Quanta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在未来五年内各自在量子计算领域投资至少2.5亿美元[154] - 公司于2025年9月获得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一份为期三年、价值580万美元的合同[152] - 公司于2025年9月30日签署购买订单,总价值约570万美元,涉及两台9量子比特Novera™量子计算系统[152] 财务状况与未来展望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累计赤字为7.528亿美元[142][189] - 公司预计现有现金及投资足以支持未来12个月的运营现金需求[190] - 根据与Quanta的合作协议,公司自2025年2月27日起的五年内,需在量子计算领域投入至少2.5亿美元以推进产品路线图[194] - 公司预计在量子处理单元产生显著收入前,将依赖现有现金及融资满足现金需求,若增发股票或可转换债可能导致股权稀释[195] - 公司预计将保持新兴成长公司资格直至2026年12月31日,并自2026年第一季度起不再符合小型报告公司资格[218][221]
Rigetti(RGTI) - 2025 Q3 - Quarterly Results
2025-11-11 05:05
Exhibit 99.1 Rigetti Computing Reports Third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Provides Technology Roadmap Updates for 2026 and 2027 BERKELEY, Calif., November 10, 2025 (GLOBE NEWSWIRE) -- Rigetti Computing, Inc. (Nasdaq: RGTI) ("Rigetti" or the "Company"), a pioneer in full-stack quantum-classical computing, today announced its financial results for the third quarter ended September 30, 2025. Third Quarter 2025 and Recent Financial Highlights "Our new collaborations with the Centre for Development of Adva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