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生物(WXXWY)
搜索文档
WUXI BIO(WXXWY) - 2024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8-23 02:5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入基本持平,但剔除COVID贡献后非COVID收入增长7.7% [9][10] - 调整后毛利率为44.4%,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5][56] - 调整后EBITDA率为41.6%,也是行业最高水平之一 [57] - 调整后净利润下降13%,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有大额里程碑收入,今年未能及时实现 [12][13][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研发业务收入增长20%,体现行业复苏 [19][51] - 制造业务收入增长11%,保持健康增长 [19][48] - 新项目签约数量达61个,与往年持平,体现公司竞争力 [26][2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北美市场收入增长27%,占比超过58% [21] - 欧洲市场收入下降27%,主要受去年大额里程碑收入的影响 [22] - 中国市场收入占比下降至不到17%,反映中国生物医药市场环境的弱势 [23][2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坚持"跟随分子"和"赢得分子"策略,持续拓展客户和项目 [28][30] - 正在建设三大区域(中国、美国、欧洲)的平行供应链,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80][163][164] - 在研发和制造方面持续保持技术和质量领先,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 [89][90][124][125] - 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公司有望成为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大型CDMO供应商 [146][147][15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公司仍有信心在2024年下半年实现强劲增长 [111][112][115][116] - 公司的CRDMO业务模式独特,难以复制,有望持续实现高增长 [108][110][178] - 地缘政治风险有限,仅有1个小项目可能受到影响 [30][121][12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拥有26个有潜力成为"重磅炸弹"的制造项目,有望为公司贡献大量收入 [42][43][44] - 公司在质量和交付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 [89][90][124][125] - 公司正在大力推进精益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 [167][168][169] - 公司高度重视ESG,致力于成为行业内最环保的CDMO企业 [107]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Chen Chen 提问** 公司在26个潜在重磅炸弹项目中,有多大可能成为主要供应商?通常主供应商和次供应商的分配比例是怎样的? [119] **Chris Chen 回答** 公司相信即使在当前环境下,仍有望成为大多数项目的主要供应商。公司在质量、交付和成本方面的领先优势,使客户更倾向于选择公司作为主供应商。通常主供应商占70%-80%,次供应商占20%-30% [123][124][125] 问题2 **Daisy 提问** 公司上半年业绩如何与内部预算相比?下半年业绩有何信心? [128] **Chris Chen 回答** 上半年业绩实际超出了内部预算。下半年有望实现25%左右的收入增长和30%以上的利润增长,因为将获得3亿元人民币的里程碑收入,以及研发、制造业务均有望强劲增长 [130][131][132][133] 问题3 **Jingyi Li 提问** 行业整体产能扩张是否会导致未来产能过剩和利润率下降? [146] **Chris Chen 回答** 公司的研发和制造业务模式与行业其他企业不同,在研发领域公司仍处于领先地位,在制造方面也有较高的进入壁垒。预计未来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公司有望成为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大型CDMO供应商 [147][148][149][150]
WUXI BIO(WXXWY) - 2024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4-08-22 23:28
业绩总结 - 公司总收入达到8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7%[9] - 调整后的净利润为2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0%[13] - 调整后的毛利率为44.4%[15] - 调整后的净利润率为29.7%[16] -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的总收入为10,290.1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7.5%[82] - 公司的调整后净利润率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稳定,2024年上半年为29.7%[85] - 公司的调整后基本每股收益在过去几年中逐年增长,2024年上半年为13.3元[94] - 公司的毛利率在过去几年中有所波动,2024年上半年为44.6%[106] -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2%,主要受毛利率下降和销售、管理费用增加的影响[113] 用户数据 - 总订单量为201亿美元[17] - 全球员工数量为12,435人,其中研发科学家占4,200人[18] - 总员工留存率为93.8%[1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端到端的能力,以提供集成的研发和制造服务[133]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个研发、制造中心,以满足客户需求[133] - 在MFG20成功安装了三套5000升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142] - MFG20的新5000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完成GMP发布[144] - DP2和DP5在2024年上半年首次成功完成FDA PLI[14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计划在2024年的资本支出约为4.8亿人民币,主要用于扩大美国的产能和新加坡、中国的设施扩建[117] 负面信息 -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的现金流为负值,但计划在全年实现正现金流[117]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了首次PPQ活动,计划在下半年进行另外两次PPQ活动[137] - 我们已经启动了为2026年XDC运营准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145] - 我们的INDs记录显示,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已经启动了总共552个INDs[161] - 我们的PPQ成功率达到97%以上,是行业中表现最佳的之一[174] - 我们的质量和监管检查表现良好,已经成功通过了来自EMA和FDA的21次检查[175] - 所有领导人都是公司内部培养的,包括CTO、CQO和CMO的职位变动[197]
WuXi Biologics Reports Solid 2024 Interim Results
Prnewswire· 2024-08-21 23:46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在动荡的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下展现出强大的业务韧性 [7][8] - 公司独特的CRDMO业务模式以及成功实施"跟随和赢得分子"策略是关键 [7] - 公司在1H 2024新增61个集成项目,其中4个来自后期和商业阶段,显示客户对公司卓越执行能力和技术领先性的认可 [7] - 公司客户Curon的分子被默克收购,突出了利用公司3项专有技术平台(WuXiBody™、TCE平台和WuXiUP™)开发的潜在最佳CD3资产的价值 [7] 财务表现 - 收入增长1.0%至85.74亿元人民币,非COVID-19收入增长7.7% [3] - 非COVID-19后期和商业制造收入增长11.7% [3] - 毛利润为33.50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39.1% [3] - 调整后净利润为25.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0% [3][10][11][12] - EBITDA为28.06亿元人民币,EBITDA利润率为32.7% [3][12] 业务发展 - 公司拥有742个集成项目,是最大的复杂生物制品组合之一,包括双特异性和多特异性抗体(123个)、ADC(167个)、融合蛋白(76个)和疫苗(23个) [5] - 公司在爱尔兰、德国和美国的新制造基地正在稳步推进,为公司的"全球双重供应"网络发挥关键作用 [5] - 公司质量体系在推动客户成功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在21次EMA和FDA检查中全部通过 [5] - 公司的技术平台涵盖从发现到开发和制造的全流程,如WuXiBody™、TCE平台、WuXiUP™等 [5] - 公司实施精益运营管理系统(WBS)取得显著成效,在1H 2024通过约60个改善项目提升了约100个基点的毛利率 [5][6] ESG表现 - 公司将ESG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MSCI ESG AAA评级、EcoVadis铂金奖等多项荣誉 [6] - 公司在2024年被纳入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并被评为行业领先者 [6] 展望 - 公司将继续坚持端到端的CRDMO业务模式,拓展全球足迹,进一步提升执行能力 [9] - 公司将继续提升研发和制造效率,为合作伙伴创造更大价值,造福全球患者 [9]
药明生物(0226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1 20:00
业务发展 - 项目总数增加至742个,其中临床前项目和早期临床项目分别增加至359个和311个[11] - 已与全球前二十家制药公司及中国大部分大型制药公司合作[18] - 开发了超过50种不同构型以及超过120个双特异性抗体项目[20] - 开发了基于单域抗体的多特异抗体SDArBodYTM平台[21] - 具备验证肿瘤相关抗原的全面综合技术[22] - 通过免疫细胞连接子平台开发T细胞连接子作为更有效的肿瘤疗法[23] - 利用单B细胞技术支持针对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发现有价值的先导分子[24] - 公司持续迭代先进技术平台以加快生物药开发及生产[26] - 公司的临床后期和非新冠商业化生产项目稳健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共有72个项目[34] - 公司在临床后期和商业化生产的交付方面保持了卓越的记录,全球生产成功率约98%[35] - 公司的微生物平台业务持续发展,签定的微生物项目和微生物分子数量在报告期内均取得大幅增长[38] - 公司的附属公司药明合联在全球获得167个ADC及其他生物偶联药物综合项目,其中29个项目处于第II/III期[39] - 公司的附属公司药明海德的疫苗业务平台自2018年以来维持稳定的增长势头,报告期内综合项目总数达23个[40] 技术平台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HO细胞株构建平台WuXiaTM,每年可赋能150个综合CMC项目[27]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生产工艺平台WuXiUPTM,可实现媲美传统纯化工艺甚至更高的纯化收率[28]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艺平台WuXiUITM,可大幅提高细胞株产量并降低生产成本[29]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浓度制剂开发平台WuXiHighTM,为多种技术路线的100多个项目提供定制解决方案[30] 财务表现 - 非新冠收益同比增加7.7%,非新冠临床后期及商业化生产项目收益同比增加11.7%[17] - 未完成订单总量达20,105百万美元,包括未完成服务订单13,000百万美元和未完成潜在里程碑付款订单7,105百万美元[17] - 收益约人民幣8,574.2百万元,与去年同期相當,主要由於「跟隨並贏得分子」戰略的執行以及技術平台的快速發展[54] - 北美地區收益佔58.4%,歐洲地區收益佔21.7%,中國地區收益佔16.6%[57] - IND前服務收益增長9.2%至約人民幣3,068.0百萬元,佔總收益的35.8%[59] - 後期臨床開發及商業化生產的收益(剔除去年同期新冠銷售)於報告期內增長11.7%[59] - 生物药业务收入占比81.2%,XDC业务收入占比18.8%[67] - 销售成本增长5.9%至人民币5,224.3百万元[69] - 毛利下降5.9%至人民幣3,350.0百萬元,毛利率下降至39.1%[71][72] - 其他收入增长71.1%至人民幣338.7百萬元,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73] - 其他收益及虧損由收益转为亏损人民幣81.9百萬元,主要由于汇兑损失[74] - 预期信用损失增加至人民幣190.2百萬元,主要由于应收款项增加及客户结算周期延长[75][76] - 销售及营销开支增长111.7%至人民幣223.1百萬元,占收入比重由1.2%增至2.6%[77] - 研发开支保持稳定,約為人民幣344.1百萬元[80] - 所得税開支增長19.4%至人民幣228.1百萬元,實際稅率改善至18.6%[82] - 本集團純利由約人民幣2,337.9百萬元減少23.9%至約人民幣1,780.3百萬元[83]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純利由約人民幣2,266.7百萬元減少33.9%至約人民幣1,499.1百萬元[84] -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分別由人民幣0.55元和約人民幣0.52元減少32.7%至人民幣0.37元和人民幣0.35元[85] 资产负债情况 - 物業、廠房及設備結餘由約人民幣27,377.6百萬元增長3.2%至約人民幣28,259.0百萬元[86] - 使用權資產結餘由約人民幣2,561.8百萬元減少1.8%至約人民幣2,516.8百萬元[87] - 商譽維持約人民幣1,529.9百萬元不變[88] - 無形資產由約人民幣511.8百萬元減少7.2%至約人民幣474.8百萬元[89] - 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於聯營公司的投資由約人民幣1,393.5百萬元減少5.8%至約人民幣1,312.2百萬元[90] - 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流動及非流動)由約人民幣2,752.9百萬元減少45.5%至約人民幣1,531.0百萬元[91,92] - 存貨由約人民幣1,765.8百萬元增長11.1%至約人民幣1,962.5百萬元[93]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借款總額約為人民幣2,156.9百萬元,與2023年12月31日相比維持穩定[105] - 本集團以銀行存款作為抵押品,用於銀行借款、租賃安排及發行應付票據,已抵押
WuXi Biologics Named Constituent of the FTSE4Good Index Series for Fourth Year
Prnewswire· 2024-07-10 13:30
文章核心观点 药明生物因出色的可持续发展表现连续四年入选富时社会责任指数系列,彰显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及ESG战略的成功实施 [1][3] 公司概况 - 药明生物是全球领先的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组织,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助力合作伙伴从概念到商业化开发和生产生物制剂 [4] - 公司在中国、美国、爱尔兰、德国和新加坡拥有超1.2万名员工,截至2023年12月31日,支持698个综合客户项目,其中24个处于商业生产阶段 [7] 可持续发展成果 - 公司连续四年入选富时社会责任指数系列 [1] - 过去一年,公司被纳入标准普尔道琼斯可持续发展世界指数和新兴市场指数;获MSCI ESG评级“AAA”;获EcoVadis白金奖章;被Sustainalytics评为行业和地区顶级公司;入选CDP水安全“A名单”;获CDP气候变化“A-”评分 [2] 公司ESG战略 - 公司将环境、社会和治理责任视为理念和商业战略的组成部分,目标是成为生物制剂CRDMO领域的ESG领导者 [5] - 公司设施采用下一代生物制造技术和清洁能源,还成立了由首席执行官领导的ESG委员会,以推动全面ESG战略及其实施 [5] 富时社会责任指数系列 - 该指数系列由富时罗素于2001年推出,旨在衡量展现良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公司表现,入选基于对47个发达和新兴国家超8000只证券数据的独立分析 [6] - 近年来,药明生物的整体富时罗素ESG得分及其主题得分显著提升,2024年其ESG得分在行业中位居前7% [6]
药明生物20240619
2024-06-21 21:54
分组1 - 公司正在积极与客户沟通业务,目前不适合讨论具体业绩情况 [7] - 公司正在努力争取美国法案的影响,已有4家公司直接向参议院表达支持 [8][9] - 公司未来3年的产能规划可能会受到美国法案和中美地缘政治影响而有所调整 [6] 分组2 - 公司管理层和创始人是两个不同的角色,他们的持股比例也不同 [3][4] - 公司目前没有任何私有化的计划,正在努力解决地缘经济风险 [4][6] - 公司正在考虑调整美国工厂的设计,提高产品效率和电子化,打造全球最优秀的工厂 [6]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王立强提问** - 公司股价从高峰时期大幅下跌,管理层一直在减持,投资者担心公司估值过低 [1][2] **公司回答** - 管理层和创始人是两个不同角色,他们的持股比例也不同,减持行为不代表公司整体 [3][4] 问题2 **王立强提问** - 公司是否会像阿里巴巴那样在低估值时进行私有化 [2] - 公司未来3年的产能规划是否会受到美国法案和中美地缘政治影响而调整 [6] **公司回答** - 公司目前没有任何私有化的计划,正在努力解决地缘经济风险 [4][6] - 公司未来3年的产能规划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6] 问题3 **观众提问** - 公司是否会加大股票回购力度,以提升股价 [18][19] - 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是否有相关的治理计划 [23][24] **公司回答** - 公司正在考虑加大股票回购力度,以提升股价 [18][19] - 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正在考虑相关的治理计划 [23][24]
药明生物24年股东大会
2024-06-20 11:30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目前正在积极与美国政府、议会和参议院委员会沟通,争取生物法案对公司业务影响降到最低,希望能够继续为美国企业提供服务 [1][2][3][4][7] - 公司正在考虑在欧洲、东南亚等其他地区拓展业务,以弥补可能受到地缘政治影响的美国市场 [4][5] - 公司正在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计划大幅增加在美国的投资,建设全球最优秀的生产基地 [5][6] - 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认为管理层有能力应对地缘政治带来的风险,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3][4][5]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关注公司管理层和创始股东的关系,以及公司是否有私有化计划 [2][3] **管理层回答** - 管理层和创始股东是不同的团队,目前公司没有任何私有化计划,正在努力解决地缘政治风险 [2][3] - 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会继续努力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3]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关注公司在美国的生产计划是否会受到影响,以及未来几年的业绩展望 [5][6][9][10] **管理层回答** - 公司正在提高美国生产基地的效率和技术水平,未来几年将大幅增加投资 [5][6] - 公司对未来几年的业绩增长充满信心,订单量和询价量仍在持续增长 [9][10]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关注公司的应收账款情况和股权回购计划 [17][18] **管理层回答** - 公司正在积极管理应收账款,目前风险可控 [17] - 公司认为回购自身股票是最好的投资,会继续加大回购力度 [18]
药明生物:预计2024-25年业绩将逊预期,长远看仍面对挑战

中泰国际证券· 2024-05-29 11: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中性"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2024-25年收入与盈利将逊于预期,主要原因包括:1)国内上游创新药企业融资环境不佳减少研发支出,新增项目情况略逊预期;2)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不明朗导致部分美国客户在签署长期订单方面有顾虑,新增项目数量不达预期将影响产能利用率及毛利率;3)公司爱尔兰生物药原液生产基地年初投产,投产初期利润率将低于现有成熟业务,拖累公司利润率 [1] - 美国众议院版本的生物安全法案较参议院温和,预计最终法案将考虑过渡期,但仍希望美国药企从2032年起退出与公司合作,从2028年起美国药企将逐步退出与公司合作 [1] - 目标价从20.90港元调整至13.00港元,以反映盈利预测的下调及对公司长远前景的担忧 [2] 财务数据总结 - 2022-2026年预测收入分别为152.69亿元、170.34亿元、179.63亿元、214.28亿元、243.8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8.4%、11.56%、5.5%、19.3%、13.8% [3] - 2022-2026年预测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4.20亿元、34.00亿元、36.66亿元、49.10亿元、58.2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0.5%、-23.1%、7.8%、33.9%、18.7% [3] - 2022-2026年预测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49.25亿元、46.99亿元、47.78亿元、58.82亿元、69.91亿元 [3] - 2022-2026年预测EBIT分别为43.50亿元、38.79亿元、43.38亿元、55.14亿元、65.0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4.5%、-20.1%、8.2%、32.1%、17.4% [5] - 2022-2026年预测EBITDA分别为54.22亿元、43.32亿元、46.89亿元、61.94亿元、72.7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7.9%、-11.6%、12.8%、27.5%、15.4% [5]
药明生物(0226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7:15
公司业务发展 - 2023年,公司新增132个研发项目,项目总数达到698个[6] - 公司已完成全球客户的超过1,200次GMP審核及超过120次欧盟质量受权人審核,且未发现重大问题及数据可靠性问题[10] - 公司已在全球获得143个ADC及其他生物偶联药物综合项目,疫苗CRDMO项目数量增至59个[12] - 公司与全球前二十家制药公司合作,服务的客户数量显著增长,致力于为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一体化CRDMO服务[26] - 公司与Amicus Therapeutics, Inc合作的Pombiliti™获得多国批准,成功达成商业化,体现了公司长期实施的“跟随并赢得分子”策略的成效[26] - 公司在微生物平台业务持续发展,签订的微生物项目和分子数量大幅增长[47] - 药明合联在全球ADC及生物偶联药物市场取得领先地位,已获得143个项目,其中21个处于第II/III期[48] - 药明海德在疫苗业务平台稳步增长,项目数量增至59个,包括25个综合项目[49] - 公司通过全球客户的超过1,200次GMP审查及超过120次欧盟QP审查,展示了一流的质量体系[51] - 公司在爱尔兰工厂获得ISPE颁发的2023年度最佳设施运营奖,持续推进商业化生产项目[55] - 公司在美国启用波士顿研究服务中心,加强在美国和全球范围内提供服务的能力[58] - 公司将新加坡基地设计为综合生物药CRDMO中心,提供端到端服务,施工正在按计划推进[59] - 公司通过WBS项目节省了可观成本,将进一步深化WBS,推动持续改善和专注价值[60] - 公司获得多项认可和奖项,包括CDMO领军企业奖、最佳CDMO大奖、ESG最高评级等[62]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1.6%,非新冠收入同比增长37.7%,非新冠临床后期及商业化生产收入同比增长101.7%[6] - 公司保持自由现金流为正,为持续增强产能和投资前沿技术提供稳固财务基础[6] - 公司在2023年度报告中展示出稳健增长的韧性,收入达到17,034.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1.6%[25] - 非新冠收入同比增长37.7%,非新冠后期及商业化生产项目收入更是同比激增101.7%[25] - 公司的毛利同比增长1.5%,达到6,827.9百万人民币[25] - 公司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純利和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經調整純利同比分别下降23.1%和4.6%[25] - 收入主要来自北美、欧洲和中国,其中北美收入占比下降至47.4%,欧洲和中国收入占比分别增长至30.2%和18.3%[70] - IND前服务收入增长9.2%,早期临床开发服务收入增长12.7%,后期临床开发服务和商业化生产收入增长12.8%[71] - 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30.7%增长至35.6%,十大客户收入占比从40.8%增长至45.0%[73] - XDC业务收入增长至11.2%,生物药业务收入占比为88.8%[78] - 公司其他收入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人民币305.5百万元增长36.4%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人民币416.7百万元[81] - 公司其他收益及亏损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人民币766.5百万元减少95.2%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人民币36.5百万元[82] - 公司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下的减值亏损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人民币258.5百万元增加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人民币320.0百万元[83] 公司治理与管理团队 - 陈智胜博士自2014年2月起担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和首席执行官[138] - 李革博士自2014年2月起担任公司董事长兼非执行董事[139] - 周伟昌博士自2016年5月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技术官和全球生物制药开发及运营总裁[141] - 曹彥凌先生于2016年5月被委任为藥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非执行董事[146] - William Robert Keller先生于2017年5月17日被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8] - Kenneth Walton Hitchner III先生于2020年6月9日被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9] - 戴国良先生是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近50年的金融和风险管理经验[151] - 陈珏博士是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是一名生物学家,拥有数十年生物领域经验[152] - 屠鸣先生是公司的首席财务官,负责监督财务策略、业绩和报告等工作[155] - 顾继杰博士是公司的全球生物药研究总裁兼首席科学官,拥有20多年的药物研发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157] - 董健先生是公司的全球生物制造高级副总裁,负责生物药全球临床和商业化生产以及新设施开发[162] - 沈克强先生是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兼首席生产官,负责管理全球商业化基地的运营和生产平台的开发[166] - Gu博士是公司首席技术官,负责生物製藥开发和生产部,领导多个项目取得重要里程碑,包括抗击COVID-19的Sotrovimab获得EUA
23年公司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降4.6%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4-11 00:00
公司业绩 - 公司23年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降4.6%至34.0亿元[1] - 公司23年总项目数增加132个至698个,临床前项目339个,临床I期项目203个,临床II期项目81个,临床III期项目51个[1] - 公司23年自由现金流为6亿元,预计24年资本支出为50亿元[1] 财务预测 - 预测2024年营业收入为17,895百万人民币,2026年将增至22,151百万人民币[3] - 预测2024年EBITDA利润率为32.2%,2026年将提高至33.0%[3] - 预测2024年净利率为20.7%,2026年将略有增长至21.3%[3] 资产负债表 - 2024年总资产为59,984百万人民币,2026年预计将增至68,274百万人民币[3] 现金流量 - 2024年营运现金流为8,322百万人民币,2026年预计将降至5,954百万人民币[3] 风险提示 - 第一上海并不是美国注册经纪-交易商或注册投资顾问,不提供服务给美国人[7] - 分发、发行或使用本报告可能会违反当地法律,不适用于某些国家或司法管辖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