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光(08646)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08 16:31
茲提述中國宏光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本集團」) 日期為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之 2024 年年報(「年報」)。除非文義另有所 指,否則本公告所用詞彙與年報所界定者具有相同涵義。 除了年報中提供的資料之外,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 謹此根據 GEM 板 上市規則第 23 章的規定, 向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提供以下與本公司於二 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採納購股權計劃有關的額外資料: 1. 可供發行的股份數目上限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 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hina Hongguang Holdings Limited 中國宏光控股有限公司 (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8646) 有關 2024 年年報的補充公告 根據購股權計劃隨時可能授出的所有購股權連同根據本公司任何其他計劃可能 授出的購股權及獎勵而可能發行的股份總數,不得超過相當於採納日期已發行 股份 10%的股份數目(「計劃授權限額」)。就計算購股權計劃 ...
昊海生物科技(0682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8 16:30
2025 中報 目 錄 | | 頁數 | | --- | --- | | 公司資料 | 2 | | 中期業績摘要 | 4 | |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 5 | | 中期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綜合收益表 | 22 | | 中期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 24 | | 中期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 26 | | 中期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 28 | | 中期簡明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 30 | | 其他資料 | 52 | | 釋義 | 62 | | 技術詞彙 | 65 | 公司資料 第六屆董事會 執行董事: 侯永泰博士 (主席) 吳劍英先生 (總經理) 陳奕奕女士 唐敏捷先生 (財務總監) 非執行董事: 游捷女士 黃明先生 魏長征先生 (職工代表) 獨立非執行董事: 沈紅波先生 姜志宏先生 蘇治先生 楊玉社先生 授權代表 黃明先生 趙明璟先生 聯席公司秘書 田敏女士 趙明璟先生 (香港公司治理公會資深會員) 審計委員會 沈紅波先生 (主席) 姜志宏先生 蘇治先生 楊玉社先生 游捷女士 薪酬與考核委員會 蘇治先生 (主席) 吳劍英先生 黃明先生 姜志宏先生 沈紅波先生 提名委員會 姜志宏先生 (主席) 侯永泰博士 沈紅波先生 ...
道和环球(0091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8 16:30
INTERIM REPORT 2025 中期報告 6/F., YHC Tower, 1 Sheung Yuet Road, Kowloon Bay, Hong Kong 香港九龍灣常悅道1號恩浩國際中心6樓 Tel 電話:(852) 2993 5328 Website 網站:www.daoheglobal.com.hk Contents 目錄 Condensed Consolidated Interim Financial Statements 簡明綜合中期財務報表 Condensed Consolidated Interim: 簡明綜合中期: 1 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損益表 2 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3 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 財務狀況表 5 Statement of Changes in Equity 權益變動表 7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現金流量表 8 Notes to the Cond ...
安踏体育(0202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8 16:30
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020(港幣櫃台)及82020(人民幣櫃台) 2025 中期報告 公司簡介 安踏於一九九一年創立,而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020(港幣櫃台)及82020(人民 幣櫃台))在二零零七年於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是著名的全球體育用品公司。本公司的使命是將 「超越自我」的體育精神融入每個人的生活。安踏體育主要從事研發、設計、製造、營銷和銷售專 業體育用品,包括鞋類、服裝及配飾。透過多元化的品牌組合,包括安踏、FILA、DESCENTE、 KOLON SPORT、JACK WOLFSKIN、MAIA ACTIVE等,安踏體育旨在發掘大眾及高端體育用品市 場的潜力。安踏體育亦為Amer Sports, Inc.的最大股東,Amer Sports, Inc.是一個全球的標誌性體 育和戶外品牌集團,包括Arc'teryx、Salomon、Wilson、Peak Performance和Atomic,其股票於 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 AS)上市。 願景 成為世界領先的多品牌 體育用品集團 使命 將「超越自我」的體育精神 融入每個人的生活 三大文化核心 ...
众淼控股(0147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5 22:3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13.5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28.4%[10][11][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权益股东的净利润为25.06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16.2%[14][15][18] - 公司整体收益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88.5百万元增长28.4%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13.6百万元[27] - 期内利润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1.3百万元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5.1百万元[37]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8.4%,从2024年上半年的88,456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13,580千元[84] - 期内利润同比增长18.1%,从2024年上半年的21,258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5,099千元[8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13580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88456千元增长28.4%[100] - 公司税前利润为30,697千元,同比增长17.6%[115] - 公司净利润为25,063千元,同比增长16.1%[119] 保险代理业务表现 - 保险代理业务收入达10.920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32.8%[10][13] - 保险代理业务总保费达93.59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40.5%[16] - 公司保险代理业务促成总保费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666.2百万元增长40.5%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936.0百万元[22] - 公司保险代理业务佣金收入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82.2百万元增长32.8%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09.2百万元[22] - 保险代理业务佣金收入占公司总收入96.1%[22] - 保险代理业务收入为109204千元,同比增长32.8%,占总收入的96.1%[100] - 保险代理业务毛利为39627千元,同比增长19.1%,其毛利率为36.3%[108] 财产保险产品表现 - 财产保险产品佣金收入达1.891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47.4%[12][13] - 财产保险产品总保费达47.342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58.2%[16][17] - 财产保险产品佣金收入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5.9百万元增长47.4%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52.9百万元[22] - 财产险保费贡献约人民币61.8百万元,较同期增长84.7%[22] - 财产保险产品收入为52943千元,同比增长47.6%,是收入最高的产品类别[101] 其他保险产品表现 - 意外及汽车保险产品佣金收入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4.2百万元增长38.6%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7.4百万元[22] - 人寿及健康保险产品佣金收入约人民币8.9百万元,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下降26.4%[22] IT服务业务表现 - IT服务收入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5.5百万元下降21.8%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3百万元[23] - IT服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3.8%[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整体毛利率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2.0%下降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7.1%[30] - 保险代理业务毛利率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0.5%下降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6.3%[30] - 净利润率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4.1%下降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2.1%[37] - 研发成本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4百万元略微上升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7百万元[32] - 销售及营销成本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1百万元减少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8百万元[34] - 所得税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8百万元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5.6百万元[36] - 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42.1%略微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7.1%[84] - 研发成本同比增长7.5%,从2024年上半年的4,385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714千元[84] - 转介费大幅增长54.2%至62,051千元[113] - 员工成本增长2.8%至14,691千元[112] - 所得税费用增长15.6%至5,598千元[114][115] - 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8.8%至5,098千元[110] 用户和合作伙伴规模 - 公司累计与80家保险公司及30家战略渠道合作伙伴建立合作[19] - 公司为超过32,000名企业用户及546,000名家庭用户提供保险服务[19] - 企业保险用户收入为58023千元,同比增长58.0%,超过家庭保险用户的51181千元[100] 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 - 理赔服务平台升级后平均理赔效率提升近30%[2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69.7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86.9百万元[4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增长69.1%,从2024年底的169,721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86,923千元[86]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6923千元,较期初的169721千元增长69.1%[9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69,721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86,923千元,增长69%[125] 定期存款变化 - 定期存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68.6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59.1百万元[40] - 定期存款总额减少25.8%,从2024年底的398,920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72,166千元[86] - 定期存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98,920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72,166千元,下降32%[12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净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98.4百万元略微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04.4百万元[39] -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增长34.3%,从2024年底的41,965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6,388千元[86] - 总权益增长1.0%,从2024年底的598,372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04,410千元[87][92] - 净流动资产增长10.6%,从2024年底的452,419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00,332千元[86] - 应收账款净额增长34.4%至56,388千元[122][123] - 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下降48.1%至894千元[121]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下降28.1%至138千元[120] - 受限制现金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5,108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4,427千元,增长62%[127]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6,896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3,375千元,增长24%[128] - 合同负债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133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536千元,增长124%[129] - 应付保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474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2,429千元,增长402%[128] - 即期所得税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723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069千元,下降35%[133] - 递延所得税资产净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9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6千元,下降16%[135] - 合约成本及其他资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744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426千元,下降17%[124] - 应计开支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269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967千元,下降7%[132] 现金流量活动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7141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9306千元下降63.0%[9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0958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现金净流出150011千元[9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0038千元,主要因支付股息18984千元[95]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用途 - 公司全球发售净所得款项总额约为198.9百万港元[62] - 净所得款项中53.8%约107.0百万港元将用于发展保险代理业务,预计2027年底前使用[63] - 净所得款项中26.2%约52.1百万港元将用于提升IT服务产品及研发能力,已动用1.2百万港元[63] - 净所得款项中10.0%约19.9百万港元将用于寻求审慎投资及收购,预计2026年底前使用[63] - 净所得款项中10.0%约19.9百万港元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预计2027年底前使用[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动用净所得款项余额为197.7百万港元[63] 股息和储备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57] - 公司宣布发放现金股利19,061千元[92] - 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35元,总额19,061,406元于2025年7月4日前支付[138] - 法定储备按税后利润10%提取直至达注册资本50%[137] 投资和收购活动 - 公司以现金人民币1.65亿元收购北京科创融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5%股权[65] - 2025年8月22日公司以现金人民币165百万元收购北京科创融鑫科技55%股权[144] - 2025年6月30日已签约但未拨付资本性支出承诺为人民币52,000千元[139] 股权结构和主要股东 - 公司总已发行股份数目为141,195,600股,包括105,895,600股内资股和35,300,000股H股[71] - 主席兼执行董事鹿遥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27,501,600股内资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9.48%[71] - 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张志全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24,000,000股内资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7.00%[71] - 海尔集团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64,000,000股内资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45.33%[73] - 青岛海创客管理咨询企业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64,000,000股内资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45.33%[73] - 青岛海创汇物联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64,000,000股内资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45.33%[73] - 青岛海创汇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64,000,000股内资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45.33%[73] - 海创汇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8,000,000股内资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5.67%[73] - 公司总已发行股份数目为141,195,600股,包括105,895,600股内资股和35,300,000股H股[77] - 青岛海盈汇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直接持有56,000,000股内资股,占相关类别股份52.88%,占已发行股份总数39.66%[75][77] - 青岛嗨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27,501,600股内资股,占相关类别股份25.97%,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9.48%[75] - 上海曌奇直接持有24,000,000股内资股,占相关类别股份22.66%,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7.00%[75][77] - 李佳通过配偶权益持有24,000,000股内资股,占相关类别股份22.66%,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7.00%[75] - 青岛海创赢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14,394,000股内资股,占相关类别股份13.59%,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0.19%[75][77]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海创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8,000,000股内资股,占相关类别股份7.56%,占已发行股份总数5.67%[75] - 青岛海创汇融海创业投资中心直接持有8,000,000股内资股,占相关类别股份7.56%,占已发行股份总数5.67%[75][77] - 曲鹏程持有4,142,500股H股,占相关类别股份11.74%,占已发行股份总数2.93%[75] - 海尔集团公司持有青岛海创汇物联有限公司51.20%的已发行股份[77] 关联方交易 - 2025年上半年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总计2,403千元,同比增长9.4%[141] - 2025年上半年关联方交易IT及咨询收入2,858千元,同比下降20.1%[142] - 2025年上半年关联方交易转介及服务费支出1,305千元,同比增长229.5%[142] - 2025年上半年关联方利息收入124千元,同比增长4,033.3%[142] - 2025年6月30日存放于关联方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013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24.8%[143] - 2025年6月30日关联方贸易应收账款和票据为3,797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47.6%[143] 员工和薪酬 - 公司员工总数为127名,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薪酬总额约为人民币14.7百万元[49] 其他财务事项 - 公司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且无重大或然负债[51][52] - 公司资产无押记且无任何库存股份[50][6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同比下降10.0%[119]
莱蒙国际(0368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9-05 21:29
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亏损 - 公司权益股东及永久可换股证券持有人应占亏损为6.25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5.392亿港元扩大16.0%[2][6]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40.9港仙,较去年同期35.3港仙增加15.9%[3][4] 每股及股权相关指标 - 每股资产净值从4.0港元下降至3.7港元,降幅7.5%[3][7][9] - 加权平均股数保持15.29亿股不变[5] - 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14.13亿股[9] - 永久可换股证券未行使数量为1.17亿股[9] 非控股权益及全面亏损 - 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大幅增至1.248亿港元,去年同期为2140万港元[4][8] - 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5.865亿港元,去年同期为7.166亿港元[4] 权益总额及储备变化 - 权益总额从60.25亿港元下降至54.38亿港元,降幅9.7%[4] - 储备金额从59.27亿港元减少至54.61亿港元[4]
盛京银行(0206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5 21: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32.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9] - 净利润为50.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1%[9] -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49.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4%[9] - 净利润为人民币5.08亿元,同比下降14.1%[17]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3.26亿元,同比下降5.1%[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432.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108] - 净利润508.47百万元,同比下降14.1%[183] -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493.537百万元,同比下降14.4%[183] - 净利润同比下降14.1%至50.8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59.17亿元)[18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费用为人民币24.86亿元,同比下降10.4%[54][55] - 职工薪酬费用为人民币14.43亿元,同比下降1.0%[56][57] - 租金及物业管理费为人民币0.42亿元,同比下降37.1%[55][59] - 资产减值损失为人民币10.85亿元,同比下降4.4%[62][63] - 资产减值损失1,085.159百万元,同比下降4.4%[183] 利息净收入及变动因素 - 利息净收入为人民币33.85亿元,同比增长4.6%[21] - 2025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变动为增加14.96亿元人民币,其中规模因素贡献11.41亿元,利率因素贡献3.55亿元[30] - 利息净收入3,385.387百万元,同比增长4.6%[183] 利息收入及构成 - 利息收入为人民币156.04亿元,同比下降5.1%[18][22] - 公司总利息收入同比下降5.1%至156.04亿元人民币,减少8.39亿元[35] - 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同比下降4.7%至116.79亿元人民币,减少5.79亿元,占利息收入总额74.9%[37] - 金融投资利息收入同比下降5.4%至33.08亿元人民币,减少1.88亿元[38]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同比大幅增长64.2%至1.24亿元人民币,增加0.48亿元[40] 利息支出及构成 - 利息支出为人民币122.18亿元,同比下降7.5%[18][22] - 总利息支出同比下降7.5%至122.18亿元人民币,减少9.89亿元[41]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同比下降6.5%至100.62亿元人民币,减少6.95亿元,平均付息率下降26个基点至2.55%[44][45]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利息支出同比下降44.7%至5.88亿元人民币,减少4.75亿元[47] - 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为人民币2.97亿元,同比增长35.7%[48] 非利息收入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人民币2.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03.3%[18]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人民币2.13亿元,同比增长1,003.3%[49][50]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13.337百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003.2%[183] - 投资净收益为人民币8.83亿元,同比下降62.3%[18] - 投资净收益为人民币8.83亿元,同比下降62.3%[52][53] - 投资净收益882.689百万元,同比下降62.3%[183] - 交易净损失为人民币2.37亿元,同比下降77.6%[51] 贷款业务表现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5,148.7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9%[9][14] - 科技贷款较上年末增长39.6%[15] - 绿色贷款较上年末增长29.5%[15]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5,005.92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148.73亿元,增长2.9%,占总资产比例从44.6%升至45.6%[66][67] - 公司贷款(含票据贴现)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859.60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938.33亿元,增长2.0%,占贷款总额比例从77.1%降至76.5%[68][69] - 个人贷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146.33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210.40亿元,增长5.6%,占贷款总额比例从22.9%升至23.5%[68][70] - 保证、质押和抵押贷款余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225.99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312.61亿元,增长2.0%,占贷款总额83.7%[71][72] - 公司贷款余额3464.0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85.22亿元,增幅2.5%[112] - 科技型企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39.6%,绿色信贷较上年末增长29.5%[112] - 个人贷款余额达人民币1210.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07亿元(增幅5.6%)[116] - 发放贷款和垫款增长3.8%至5.54万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5.34万亿元)[186] 存款业务表现 - 吸收存款总额为7,914.6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4%[9][14] - 吸收存款总额达7914.6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08.8亿元(增幅1.4%),占总负债比重75.5%[84] - 个人存款较上年末增加210.45亿元(增幅3.8%),公司存款减少121.79亿元,其他存款增加20.14亿元[84] - 活期公司存款从1123.15亿元降至876.15亿元,定期公司存款从965.08亿元增至1090.28亿元[85] - 个人定期存款从5190.6亿元增至5419.03亿元,占存款总额比例从66.5%升至68.5%[85] - 个人存款余额5760.9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10.45亿元,增幅3.8%[115] - 吸收存款增长1.7%至8.19万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8.06万亿元)[189] 资产质量与风险指标 - 不良贷款率为2.69%,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11] - 不良贷款率为2.69%,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16] - 拨备覆盖率为157.00%,与上年末持平[16] - 贷款减值准备余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10.86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16.99亿元,增长2.9%[73] - 拨备覆盖率保持在157.00%与上年末持平[73] - 2025年上半年贷款减值准备净计提人民币90.13亿元[74] - 2025年上半年贷款核销人民币30.70亿元[74] - 不良贷款余额138.29亿元,不良贷款率2.69%[92][93] - 可疑类贷款从17.14亿元增至20.16亿元,损失类贷款从11.46亿元增至12.85亿元[93] - 正常类贷款占比93.4%,关注类贷款占比3.9%[93] - 公司不良贷款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2%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51%[99][100] - 个人贷款不良贷款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0%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3.26%[99][100] - 批发和零售业贷款占比28.9%,不良贷款金额60.69亿元,不良率4.09%[95] - 制造业贷款占比7.2%,不良贷款金额12.75亿元,不良率3.46%[95] - 建筑业贷款不良率从6.48%降至5.41%[95] - 前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占比合计11.15%,均属正常类贷款[98] - 五大行业贷款占比从59.7%降至59.1%,总额3042.43亿元[97] 资本充足率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5%,较上年末下降0.41个百分点[11]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10.26%降至9.85%[101][104] - 资本充足率从14.69%降至14.08%[101][104] 业务分部收入 - 公司银行业务营业收入277.70亿元人民币,占比64.2%,同比提升8.6个百分点[107][108] - 零售银行业务营业收入77.79亿元人民币,占比18.0%,同比下降6.7个百分点[107][108] - 资金业务营业收入69.36亿元人民币,占比16.0%,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107][108] 金融投资表现 - 金融投资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624.68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343.47亿元,下降6.1%,占总资产比例从41.2%降至38.5%[66] - 金融投资总额为4310.0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减少259.68亿元,降幅5.7%,占总资产比重38.2%,下降2.5个百分点[7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投资为931.42亿元,占比21.6%,较上年末的1048.69亿元下降[7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投资为676.05亿元,占比15.7%,较上年末的899.61亿元下降[7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投资为2702.57亿元,占比62.7%,较上年末的2621.42亿元增加[78] - 企业实体债券在以摊余成本计量的投资中占比最大,为1700.37亿元,占比39.5%[78] - 金融投资总额下降2.8%至4.34万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4.62万亿元)[186] 负债结构 - 负债总额为10477.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54亿元,增幅0.5%[82] - 吸收存款为8192.26亿元,占总负债78.2%,较上年末的8058.91亿元增加[83]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为948.93亿元,占比9.1%,较上年末的912.70亿元增加[83]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为651.22亿元,占比6.2%,较上年末的946.88亿元下降[8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为215.17亿元,占比2.1%,较上年末的135.70亿元增加[83] - 已发行债券增长24.8%至2339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1874亿元)[189] 股东权益 - 股东权益余额804.4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51亿元(增幅0.3%)[89] - 未分配利润从240.73亿元增至244.83亿元,占股东权益比例从30.0%升至30.4%[90] - 归属于本行股东权益增长0.5%至8004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7961亿元)[191] 其他财务数据 - 净利差为1.16%,同比下降4个基点[25] - 个人定期存款平均余额增至5416.0亿元人民币,但平均付息率下降26个基点至3.02%[45] - 税前利润754.15百万元,同比增长15.8%[183] - 综合收益总额同比增长165.3%至45.78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7.26亿元)[185] -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下降14.5%至6600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7722亿元)[18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扩大至11.2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5.63亿元)[185] - 投资重估储备变动实现收益6.28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亏损39.47亿元)[185] 资产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达11,281.8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0.5%[9][14] - 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1,281.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5%[65]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1,227.76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281.81亿元,增长0.5%[66] 数字化与科技应用 - 企业网上银行客户累计达10.50万户,交易笔数322.66万笔,同比增长21.3%[124] - 企业网上银行累计交易金额达人民币28,852.23亿元,同比增长47.7%[124] - 手机银行用户累计达482.8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1%[125] - 手机银行月活用户达107.95万户,同比增长8.7%[125] - 银企直连成功对接15家重点企业[126] - 收单业务新增旅游、民生、教育等8个重点场景及千户合作商户[126] - 公司制定《盛京银行2025–2027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规划方案》,建立完善运行、开发、数据等13项安全制度[133] - 公司建设数据安全一体化平台、软件开发安全管理平台及安全配置核查加固系统等多个科技风控平台[133] - 运用大数据技术简化审批流程,实现贷款快速受理与发放[120] 风险管理措施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体系,采用重定价缺口分析、净利息收入和經濟价值敏感性分析及压力测试等方法计量风险[131] - 公司流动性风险偏好遵循资本、收益、风险相匹配原则,总体定位审慎稳健[132] - 公司流动性风险指标均控制在限额范围内,风险水平整体可控[132] - 公司市场风险在报告期内平稳可控,相关指标保持在可接受范围内[130] - 公司实施"三级常规储备+应急储备"流动性长效管理机制,灵活运用衍生工具完成本外币一体化管理[132] - 公司持续优化信贷资产结构,重点支持"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业务发展[128] - 公司组建专业化审查审批队伍,强化行业风险研判专业能力[128] - 公司严格执行客户风险分类标准,对存在风险隐患客户制定压退计划或增信措施[128] - 公司持续优化反洗钱监测指标模型并强化技术支撑体系[136] - 公司将国别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实施动态评级机制[137] - 公司通过双周培训加强反洗钱人才储备及专业梯队建设[136]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建立融资需求清单制度[120] - 普惠金融应用涉农专属产品"辽农贷""盛产贷"支持乡村振兴[120] - 针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研发数字化普惠产品"盛科贷"[120] - 交易银行表内外资产余额399.58亿元人民币,中间业务收入0.86亿元人民币[113] - 资金业务构建多资产主动交易体系,涵盖债券、外汇和黄金交易[119] - 自营理财产品规模人民币387.46亿元[118] - 资产管理业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人民币1亿元[118] 渠道与客户 - 公司共有机构网点213家,包括1家总行、3家分行级专营机构、18家分行及191家传统支行[123] - 借记卡发卡总量2143.42万张,较上年末增长33.78万张[117] - 借记卡总消费交易额达人民币44.47亿元[117] - 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269.55万张,较上年末增加7.15万张,增幅2.7%[121] 资产负债表外项目 - 资产负债表外信贷承诺总额4993.3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下降16.1%[109]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股份总数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8,796,680,200股,其中内资股占73.39%(6,455,937,700股),H股占26.61%(2,340,742,500股)[140][141] - 内资股中国有法人持股占比40.93%(3,600,756,425股),民营法人持股占比30.86%(2,714,979,091股)[141] - 内资自然人持股占比1.59%(140,202,184股)[141] - 内资股股东总数3,460户,其中国有法人股东41户,民营法人股东109户,自然人股东3,310户[141] - H股股东总数119户[141] - 公司股权结构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动[140][141] - 内资股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4,409,158,341股,占总股本50.12%[142] - 最大股东盛京金控持股1,829,225,327股,占总股本20.79%[142][143] - 辽宁汇宝国际投资持股400,000,000股全部质押,占内资股4.55%[142] - 沈阳恒信持股479,933,014股,占总股本5.46%[142][143] - 沈阳产业投资发展集团通过沈阳恒信间接持股479,933,014股,占内资股7.43%[143] - H股主要股东孙粗洪通过正博控股及个人持股合计420,898,500股,占H股17.98%[144][147] - Future Capital Group持有H股400,000,000股,占H股17.09%[144][146] - 张松桥通过多层架构持股324,651,500股,占H股13.87%[144][148] - Oshidori International Holdings持有H股314,234,000股,占H股13
协合新能源(0018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5 20:3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1,400,319千元,同比下降6.6%[15]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81,940千元,同比下降43.8%[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40.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7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9.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7%[7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920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7%[108][109]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6.6%至14.00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4.99亿元人民币)[110]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利润同比下降43.8%至人民币281,940,000元(2024年同期:501,370,000元)[12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819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014亿人民币下降43.8%[90][9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31.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4%[79] - 财务成本同比下降7.4%至3.1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3.41亿元人民币)[117] - 利息支出中银行借款增长1.2%至9919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9797万元人民币)[117] - 折旧及摊销总额增长21.8%至5.46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4.48亿元人民币)[118] - 当期中国企业所得税增长32.7%至6542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4929万元人民币)[119] - 股份奖励计划确认支出总额为人民币18.8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07.4万元大幅下降95.4%[159] 发电业务表现 - 权益发电量4,759GWh,同比微增0.4%,其中风电下降2.6%,光伏增长28.0%[19] - 风电平均弃风率12.9%,光伏平均弃光率32.6%[21] - 控股子公司电厂净利润350,200千元,同比下降28.6%,其中风电下降34.2%,光伏增长59.7%[25] - 风电平均综合电价0.3653元/千瓦时,同比下降0.0185元;光伏0.4278元/千瓦时,同比下降0.0436元[25] - 绿电交易电量同比增长26%[23] - 发电业务收入为13.35393亿元人民币,占总营收95.4%[108] - 风力发电收入为11.15501亿元人民币,占发电业务收入83.5%[108] - 太阳能发电收入为2.19892亿元人民币,占发电业务收入16.5%[108] - 售电收入中标杆及交易电价收入下降1.5%至11.70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1.89亿元人民币)[110] - 可再生能源补贴收入增长4.8%至1.5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46亿元人民币)[110] - 绿证收入大幅下降63.4%至721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972万元人民币)[110] 装机容量和投资 - 公司权益装机容量达4,778MW,同比增长18.0%,其中风电3,844MW(+10.9%),光伏934MW(+60.2%)[17][18] - 新增投产项目权益容量191MW,其中风电140MW,光伏51MW[29] - 物业、厂房及设备新增投资增加23.5%至人民币1,418,708,000元(2024同期:1,148,351,000元)[13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15.989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5.449亿人民币下降37.2%[94] - 资本承担中物业、厂房和设备金额为人民币23.74672亿元,较2024年末的26.8001亿元下降11.4%[160] 资产和负债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为3321.2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3.4%[83]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负债为2431.2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4.7%[84] - 资产负债率为73.20%,较2024年末的72.28%有所上升[16]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8.3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17.1%[83] - 公司2025年6月30日银行借款为721.8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10.8%[8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042.2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18.5%[83]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321.2983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332.12691亿元人民币,增长3.4%[108][109]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底的232.23533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243.12642亿元人民币,增长4.7%[108][109] - 发电业务分类资产为312.87237亿元人民币,占集团总资产94.2%[108]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增加至2,585,158千元,较2024年底的2,322,740千元增长11.3%[141] - 可收回增值税大幅增至1,581,080千元,较2024年底的1,398,546千元增长13.1%[141] - 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增至1,983,096千元,较2024年底的1,693,834千元增长17.1%[144] - 受限存款减少至338,597千元,较2024年底的535,354千元下降36.8%[144] - 银行借款总额增至7,218,829千元,较2024年底的5,734,557千元增长25.9%[154] - 浮动利率银行借款增至6,998,028千元,较2024年底的5,539,161千元增长26.3%[154] - 应付票据减少至201,134千元,较2024年底的312,218千元下降35.6%[151] - 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总额减少至468,675千元,较2024年底的589,014千元下降20.4%[151] - 账龄2年以上的应付贸易账款为213,717千元,占应付贸易账款总额的79.8%[153] - 项目建造之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32.1275亿元,较2024年末的32.82271亿元略有下降[156] 融资和现金流 - 新增提款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15%[32] - 集团综合融资成本降至3.63%[3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为11.434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858亿人民币增长16.0%[9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345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1.363亿人民币减少37.5%[9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5.275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1.847亿人民币下降55.5%[9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银行借款所得款项为12.930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9.396亿人民币下降56.0%[97] - 公司从境内金融机构提款总额为人民币22.5629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通过银行承兑汇票收到人民币3.59433亿元,同比增长114.0%[155] - 其他借款年利率为3.00%至3.95%,较2024年同期的3.75%至4.30%有所下降[155] 股东结构和股份计划 - 董事长刘顺兴持有公司股份1,792,214,242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22.75%[47] - 董事刘建红持有公司股份179,71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2.28%[47] - 股份奖励计划于2025年6月15日届满[50][52][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供授予的奖励股份总数为148,161,748股[54] - 2025年上半年无奖励股份被授予、注销或失效[54] - 信托人持有的17,250,000股未归属股份已于2025年2月17日归属[5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信托人无持有未归属股份[55] - 股份奖励计划限额为公司已发行股本5%[54] - 单个雇员奖励限额为公司已发行股本1%[54] - 除披露外无其他董事持有公司相关股份权益[49] - 公司以总价45.25百万港元购回104.36百万股普通股,每股最高价0.48港元,最低价0.415港元[67] - 公司主要股东CWPI持有1,002.88百万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12.73%[64] - 公司主要股东华电新能源持有880.00百万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11.17%[64] - 公司主要股东Splendor Power Limited持有751.84百万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9.54%[64] - 公司授予执行董事及其他雇员奖励股份总计17.25百万股,授予价为零[61] - 奖励股份归属前加权平均收市价约为每股0.425港元[64] - 刘顺兴先生通过CNE Group Limited间接持有CWPI的46.77%已发行股份[65] - 刘顺兴先生直接持有Splendor Power Limited的99%已发行股份[65] - 公司回购并注销104,360,000股普通股,涉及款项人民币4205.1万元[157] - 公司持有库存股58,400,000股,较2024年末的75,650,000股减少22.8%[158]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3.58分人民币,同比下降42.6%[79]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890.0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基本持平[8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89.000亿人民币,较2024年6月30日的87.752亿人民币增长1.4%[90][9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支付所得税为1.026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367亿人民币下降24.9%[9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19.832亿人民币,较2024年6月30日的23.371亿人民币下降15.1%[97] - 公司2025年6月30日保留溢利为61.236亿人民币,较2024年6月30日的57.894亿人民币增长5.8%[90][93] - 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下降2.0%至7,869,034,000股(2024年同期:8,031,974,000股)[126] - 应收电价调整款项增长14.7%至人民币1,352,241,000元(2024年底:1,178,858,000元)[134] - 3个月内应收贸易账款下降8.6%至人民币217,482,000元(2024年底:238,011,000元)[136] - 1年以上应收电价调整款项增长19.7%至人民币1,001,151,000元(2024年底:836,438,000元)[137] - 背书应收票据增长65.6%至人民币263,412,000元(2024年:159,039,000元)[139] - 累计派付股息下降2.9%至人民币251,442,000元(2024同期:258,890,000元)[131] - 持有待售资产中转回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金额人民币2,230,187,000元[133] - 应收合营企业贸易款项增至3,605,000元,较2024年底的2,756,000元增长30.8%[142] - 公司计提应付股息人民币2.51442亿元,对应每股普通股港币0.035元[156] - 向联营公司和合营企业提供贷款人民币1.825亿元,2024年同期为零[162] 金融工具和公允价值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非上市股票价值人民币1.80659亿元,较2024年末的1.8089亿元基本持平[166][167] - 非上市权益证券公允价值为180,659千元,较2024年末180,890千元略降0.13%[168][169] - 理财产品公允价值新增919,530千元,收款913,685千元,净增10,000千元[169] - 处置附属公司或有对价公允价值30,048千元,较2024年末33,279千元下降9.7%[168][169] - 以公允价值计量应受票据43,508千元,较2024年末126,546千元大幅下降65.6%[168] - 港币货币市场基金公允价值18,239千元[168] - 非上市权益证券估值采用12%折现率,±5%波动将影响账面价值约93.6-98.7万元[168] - 第三层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包含理财产品增值4,155千元及或有对价减值3,231千元[169] - 非上市权益证券估值关键参数:税前经营利润率44%-48%[168] - 或有对价公允价值变动取决于满足股权转让协议条件的概率[168] 环境和社会贡献 - 2025年上半年CO₂减排量达453.4万吨[36] - 累计CO₂减排量达6624.9万吨[36] - 2025年上半年节约标煤185.4万吨[36] - 累计节约标煤2605.1万吨[36] - 2025年上半年节约用水732万吨[36] - 累计节约用水13345.8万吨[36] 运营效率 - 集团人均营收同比上升10.4%[37]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职雇员人数为736名[37] 会计和审计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71] -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已对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执行审阅工作[71] - 2024年上半年收入确认基准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不影响当期利润及留存收益[171] 其他收益和税务 - 其他收益净额改善显著,从2024年亏损72万元转为2025年收益2407万元人民币[116] - 增值税及其他税费返还增长73.6%至3014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737万元人民币)[114] - 公司收回以前年度已缴纳股息预扣税款人民币90,000,000元[122] 行业和市场动态 - 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预计2025年同比增长2%至2.2万亿美元[8] - 中国风电和太阳能累计装机规模达16.7亿千瓦[8] - 欧盟氢能银行为15个绿氢项目补贴近10亿欧元[12] - 中国央行下调五年期以上LPR 10个基点至3.5%[14] - 全球储能投资强劲增长,中美欧市场持续领跑[12] - 中国新能源全面入市,绿证价格触底回升[9] - 风机价格国际同比上升,中国市场整体保持低位[10] - 光伏组件价格整体处于低位,单机逆变器功率超450kW[11] - 新一代587Ah电芯量产交付,固态电池用于示范项目[12] - 欧盟央行2025年上半年进行四次主要政策利率降息[14]
马鞍山钢铁股份(00323)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05 20:05
金融服务协议条款 - 公司与中国宝武集团2023-2024年金融服务协议由宝武财务提供结算、存款及信贷服务[9] - 宝武财务就存款服务向公司支付的总利息每年最高不超过人民币1.90亿元[11] - 集团每年向宝武财务支付的金融服务费最高不超过人民币2.10亿元[16] - 基于信贷余额上浮和利率结构估算年服务费约为人民币2.06亿元[16] 存款业务安排与参考 - 公司在宝武财务的每日最高存款余额原则上不高于人民币100亿元[11] - 参考2020年至2022年8月期间公司在马钢财务的最高存款额为人民币96.87亿元[11] - 存款利率不低于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同类同期利率水平[11] 信贷业务安排与参考 - 宝武财务向集团提供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13] - 参考2020年至2022年8月期间集团在马钢财务的最高授信总额人民币90.5亿元[13] - 参考期间内集团在马钢财务的最高信贷业务余额人民币54.94亿元[13] - 2023年至2024年信贷业务余额预计上浮40%至50%[16] 利率与定价标准 - 信贷利率不高于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同类同期利率水平[12] - 内部贷款综合利率参考1年期LPR估算为3.55%[16] - 内部贴现综合利率参考马钢财务票据贴现价格估算为2.30%[16] - 结算服务收费不高于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同期同类服务收费标准[15] - 其他金融服务收费遵循不高于市场公允价值或国家标准的原则[15] 关联交易协议有效期 - 公司与中国宝武集团2022-2024年产品购销协议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4] - 公司与中国宝武集团2022-2024年提供及接受服务协议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7] 关联交易定价原则 - 产品购销定价遵循国家价格或市场招标协商原则[6] - 服务定价遵循国家价格或市场招标协商原则[8]
云南建投混凝土(0184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5 19: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556.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2%[27] - 毛利60.0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6%[27] - 净亏损20.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25.8%[2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亏损17.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30.2%[27] - 基本每股收益-0.04元人民币,同比改善33.3%[27]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2%[36][37][38][39] - 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1770万元人民币,亏损同比减少27.8%[36][38]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070万元人民币,亏损同比减少25.8%[36][38] - 整体毛利率10.8%,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毛利总额6000万元,同比增长120.6%[53] - 净亏损2070万元,亏损额同比收窄25.8%;母公司所有者净亏损1780万元,亏损额收窄30.2%[55][57] - 每股基本收益-0.04元[59][6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人民币4.969亿元,同比增长52.0%(增加1.699亿元),主要由于预拌混凝土销量增加[48][49] - 建筑材料业务占总营业成本96.5%,达4.795亿元(2024年同期:3.136亿元,占比95.9%)[50] - 期间费用总额5570万元,同比下降9.9%(减少610万元)[61][64][65] - 研发费用340万元,同比下降43.3%(减少260万元),因研发人员减少及薪酬调整[61][64][65] - 财务费用1050万元,同比下降21.1%(减少280万元),因融资规模控制致利息支出减少[61][64][65] - 所得税费用300万元[60][63] - 2024年上半年员工福利及劳务开支为7470万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降至668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7%[96][99] 业务线表现:预拌混凝土业务 - 预拌混凝土销量从2024年上半年107.9万立方米增至2025年上半年206.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91.6%[42] - 建筑材料业务收入5.389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6.8%,同比增长59.0%[41][42] - 建筑材料业务毛利率11.0%(提升3.5个百分点),毛利5940万元同比增长134.8%[53] - 公司拥有36座混凝土搅拌站和71条生产线,年产能达1764万立方米[33][35] - 公司新签销售合同金额约人民币13.8亿元,同比增长62.2%[89] - 混凝土业务新签销售合同金额约人民币13.0亿元[89] 业务线表现:新产品及固废业务 - 新产品及固废加工新业务新签销售合同金额约人民币0.8亿元[89] - 安宁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年处理能力达100万吨磷石膏加100万吨工业固废[5] - 磷石膏被归类为I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9] - 公司将持续推动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率[114][117] - 2025年7月18日,公司成立云南建投磷石膏公司,推动磷石膏固废新型建材研发制造销售施工[129][132] - 高分子公司外部市场营业收入占比过半[82] 客户和市场表现 - 独立第三方客户收入2.304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41.4%,同比增长121.3%[45][46] - 关联客户收入3.265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58.6%[45] - 保山建材营业收入100%来自外部市场[82] - 合同金额超1000万元的大项目占比79.3%[89] - 昆明长水机场项目累计混凝土供应合同金额约人民币2.83亿元,涉及混凝土需求量168.21万立方米[90][92] - 截至2025年7月30日,公司签署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混凝土供应合同,累计合同量约168.21万立方米[128][131] - 截至2025年7月30日,公司签署元谋至大姚(新街)高速公路项目混凝土供应合同,累计合同量约132.27万立方米[128][131] 绿色发展和新能源业务 - 新能源体系累计实现经济效益人民币4651万元,减排二氧化碳12467吨[86][88] - 公司共有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三星级站点7个,二星级站点2个[86][88] - 公司获得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符合国家技术要求和标准[6] - 公司拥有1座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1座重卡充换储综合能源站、3座迷你换电站及21座充电站[33][35] - 公司运营311辆各类车辆,其中121辆为电动车(含7辆无人驾驶电动装载机)[33][35] - 2025年1月,高分子公司获评"2024年国家级绿色工厂"[130][133] - 公司将购置纯电动运输车等绿色新能源设备设施[114] - 公司计划在附属公司推动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以拓展绿色发展版图[122]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总资产为37.31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减少3.9%[67] - 公司总负债为25.48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减少4.9%[68] - 应收账款为30.9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83.0%[68] - 应付账款为16.215亿元人民币,占总负债63.6%[69] - 银行借款为5.199亿元人民币,占总负债20.4%[69] - 资产负债率为68.3%,较2024年末69.0%略有改善[69][71] - 流动比率为131.5%,较2024年末129.8%有所提升[77]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162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改善86.8%[78] - 加权平均借款利率为4.5%[74] - 利息保障倍数为-0.7倍,反映上半年亏损状况[74]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云南建投集团(YCIH Group)[10] - 云南建投(YCIH)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28,600,000股内资股,占内资股总数73.18%,占已发行股本总额51.22%[177] - 云南建投通过受控法团持有51,450,000股内资股,占内资股总数16.47%,占已发行股本总额11.53%[177] - 中联重科系企业合计持有13,388,000股H股,占H股总数10.00%,占已发行股本总额3.00%[177] - 华润系企业通过多层架构合计持有40,164,000股H股,占H股总数30.00%,占已发行股本总额9.00%[177][178] - 昆明钢铁控股直接持有12,360,300股H股,占H股总数9.23%,占已发行股本总额2.77%[178] - 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通过不同计划合计持有20,487,000股H股,占H股总数15.30%,占已发行股本总额4.59%[178] - 云南交投系通过资产管理计划持有8,137,000股H股,占H股总数6.08%,占已发行股本总额1.82%[178] - 云南农垦集团通过华安基金QDII计划持有12,350,000股H股,占H股总数9.22%,占已发行股本总额2.77%[180] - 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直接持有12,500,000股H股,占H股总数9.34%,占已发行股本总额2.80%[180] - 云南能投系通过香港子公司持有12,350,000股H股,占H股总数9.22%,占已发行股本总额2.77%[180] 管理层和董事会变动 - 公司于2025年3月25日有董事辞任,并于2025年6月26日有新董事获委任[15][16] - 杨杰先生于2025年3月25日辞任非执行董事及委员会职务[148][151] - 金明先生于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获选为非执行董事[149][151] - 提名委员会成员变更,李章建先生调任主任委员,汪芳女士获委任为委员[157] - 战略与投资委员会新增金明先生为委员[157] - 公司自2025年6月26日起取消监事会[150][152] 资本运作和资金使用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6611亿港元(已扣除承销佣金及其他开支)[106]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66.11百万港元(折合人民币329.50百万元)[16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未动用金额为人民币28.53百万元[168] - 报告期内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金额为人民币14.22百万元[168]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未动用金额约为人民币28.29百万元[169] - 预计所有未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将于2026年底前使用完毕[169] - 董事会未对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用途进行变更[167] 行业和市场环境 - 全国商品混凝土累计产量同比下降5.8%[30] - 规模以上混凝土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2%[30] - 规模以上混凝土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6.4%[30] - 云南省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4.4%[30] - 云南省交通投资同比增长17.0%[30]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约为6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116]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116] 公司战略和未来展望 - 公司将持续推动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率[114][117] - 公司将推进昭通、德宏绿色新材料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的规划投资建设[114] - 公司面临营运资金流动性问题制约未来业务表现[115] - 公司将加强PC/RPC构件、透水砖等新产品的营销力度以创造新收入增长点[122] - 公司将持续优化资金配置并加大收款力度以缓解债务压力[125] - 公司将实施2025年"合规管理提升年"行动以防范合规风险并实现降本增效[124] 子公司和合资企业 - 公司子公司包括保山建材楚雄建材和绿色发展公司等实体[5][6] - 公司拥有多家附属建材公司,包括曲靖建材、玉溪建材、昆明建材和丽江建材[8][9][10] - 公司于2025年5月30日与云南建投及基投公司签订投资合作协议[7] - 云南建投磷石膏公司为安宁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而设立的合资公司[8] - 于2025年7月18日成立合资公司云南建投磷石膏公司[102][108] - 公司于2025年7月设立合资企业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189] - 合资企业完成工商注册从事安宁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189] - 报告期后成立合资公司云南建投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百万元[192] 公司基本信息和上市 status - 公司股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交易股份代号为1847[1] - 公司注册资本为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普通股[6]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1847[14][8]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中国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昭通大道云南建投昭通发展大厦[14] - 公司中国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经济开发区林溪路188号云南建投发展大厦5楼及9楼[14]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铜锣湾勿地臣街1号时代广场二座31楼[14] 公司会议和股东活动 - 公司于2025年6月26日召开了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5] - 公司于2025年6月26日分别召开了内资股和H股类别股东会[5] - 公司于2025年7月8日召开了第二次临时股东会[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宣派任何中期股息[141] - 公司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46] 员工和人力资源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总数836人,较2024年同期929人减少93人[93] - 公司员工总数为836人,其中生产管理223人、质量技术189人、行政财务140人、管理124人、市场推广77人、采购71人、其他12人[94] - 2025年上半年组织102名员工参加职称培训考试,完成222个岗位证书取换证工作,累计培训2687人次[97][100] - 报告期内无重大劳务纠纷、运营中断或员工投诉[98][100] 审计和风险管理 - 审计与风险委员会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2名非执行董事[142] - 审计与风险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两名非执行董事[14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简明合并中期业绩已由审计与风险委员会审阅[147] 资产抵押和融资安排 - 抵押资产涉及成本8142万元人民币的不动产权利(截至2025年6月30日账面价值5178万元人民币)[104][109] - 原成本1208万元人民币的土地使用权抵押已于2025年3月31日解除(抵押时账面价值1103万元人民币)[103][109] - 公司持有港元计值现金及银行存款114万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及8月26日数据一致)[106][110] 荣誉和资质认证 - 玉溪建材获评玉溪市"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入选"兴玉英才支持计划"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专项[130][133]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建设2个实训基地[130][133] - 2025年7月,公司第五次获昆明市散装水泥商品混凝土协会授予"优秀会员单位"荣誉称号[134][136] - 公司再次成为昆明市散装水泥商品混凝土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单位及理事单位[134][136] 其他重要事项 - 报告期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9] - 无重大或然负债(截至2025年6月30日)[107][111] - 公司或其子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6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任何库存股份[165]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于股份及相关股份中无任何须披露权益[170][173] - 主要股东权益情况需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披露[172][175] - 公司章程修订于2025年6月26日经股东会议通过[18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