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2024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及明日之星”榜单揭晓
德勤· 2025-01-17 08:0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但强调了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并指出生命科学、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 [2][3][71] 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尤其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未来两年内将成为企业重点投入的领域 [2][71] - 生命科学行业在2024年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榜单中占比最高,达到36%,首次超越软件和硬件行业 [37]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成为企业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超过50%的企业选择主要投入该领域 [71] - 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技术研发投入成本高、资金压力大、短期盈利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等 [71][80] 2024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及明日之星上榜企业概览 - 2024年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企业中,生命科学行业占比最高,达到36%,其次是半导体/元器件和商用软件 [37][38] - 50强企业的营收增长率整体下降,2024年三年累计营收增长率的平均值为588%,相比2023年下降明显 [29] - 50强企业的营收规模略有下降,5000万-1亿元的企业占比最多,达到30%,超1亿元的企业数量减少2家 [34] - 50强企业的地域分布集中度高,北京、深圳、广州三地合计占比70%,高于去年的64% [34] - 明日之星企业中,生命科学行业占比42%,硬件行业占比22%,软件行业占比12% [45] - 明日之星企业高度重视研发,66%的企业研发人员占比超过40%,30%的企业专利数量超过100项 [60] 首席执行官调查分析 - 超过50%的中国50强企业和明日之星企业选择主要投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领域,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与自动化也是热门投入领域 [71][73] - 企业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的主要举措包括员工环保培训、引进节能减排技术与设备、优化供应链选择环保原料等 [76] - 企业融资需求旺盛,超八成的中国50强企业与明日之星企业有私募融资计划,1亿-5亿成为最多融资额度 [82][85] - 中国大陆是最受企业欢迎的IPO目标市场,58%的中国50强企业和45%的明日之星企业将中国大陆视为首选IPO市场 [87] 逐新求质,超越增长 - 企业需要通过持续的AI研究和开发,构建技术优势和专利池,形成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核心技术 [100] - 企业应加强AI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推进AI大模型在业务场景下的深度应用,尤其是在算法工程师、产品工程师和项目实施人员方面 [103] - AI Agent正成为主流大模型公司和AI应用企业积极布局的方向,具备独立思考、记忆、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是探索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要方向 [115] - 企业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技术迭代趋势,布局最具创新价值的AI应用类型,如聊天机器人、生产力场景应用和垂直领域解决方案 [105][108][109] - 企业应构建AI开发层能力,聚合AI应用开发者生态,提供开发框架、代码开发等工具赋能,加速向AI应用生态迁移 [111][113]
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
德勤· 2025-01-10 16:0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亚洲经济体的前景保持乐观,预计2018年亚洲经济体将实现增长再提速 [12][16] 核心观点 - 亚洲经济体的增长得益于内需和出口的双双增长,尤其是亚洲内部贸易的全面增加 [11] - 亚洲领先经济体在解决重大问题方面取得进展,如中国的金融风险管理、印度的税收改革等 [12] - 基础设施支出是亚洲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尤其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25][26] - 全球需求的持续复苏为亚洲贸易驱动型经济体提供了更大的动力 [32][33] 行业分析 亚洲经济体的结构性改革 - 中国通过削减过剩产能和推进国内改革,逐步摆脱对建筑业的依赖 [12] - 印度通过JAM三位一体政策(银行账户、身份信息与手机号码)在金融普惠方面取得进展 [20] - 日本通过安倍经济学的三支财政箭,推动经济从通缩中复苏 [22] 基础设施投资 -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亚洲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旨在通过改善贸易联系提高生产力 [25] - 印度政府启动了一项7万亿卢比的基础设施项目,目标是到2022年3月铺设8万多公里的道路 [29] -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政府合作开展吉隆坡-新加坡高速铁路项目 [29] 全球需求复苏 - 全球经济进入周期性上升阶段,全球75%以上的经济正在复苏,预计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到3.7% [32] - 亚洲制成品出口商受益于全球出口需求的反弹,尤其是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贸易导向型经济体 [47] 科技与创新 - 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推动了东亚制造的电子元件需求 [64] - 全球对技术需求的增加对印度的外国资金流入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来印度制造"和"数字印度"等政府举措 [64] 跨国企业的机会 - 跨国企业通过参与"一带一路"项目获得收益,如ABB、通用电气等公司 [113] - 中国政府希望扩大"一带一路"的包容性,跨国企业在制造业、贸易和旅游业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115]
2025年商业地产行业展望:迎接发展拐点,把握时代机遇
德勤· 2025-01-10 11:3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2025年商业地产行业的投资评级为乐观 预计行业将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迎来复苏 领导者应考虑从防御型战略转向进攻型战略 [85] 核心观点 - 全球经济增长和通胀下降将为商业地产行业注入稳定力量 预计2025年将成为行业复苏的转折点 受访者对行业前景的预期已发生积极转变 [7][10][85] - 商业地产公司计划重点投资工业和制造业地产 数字地产 多户住宅等高增长细分市场 同时关注可持续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20][30][73] - 房地产行业面临退休高峰和下一代人才需求转变的挑战 企业需要加速技能提升和再培训计划 以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66][68][71] 全球经济增长与商业地产 - 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显示 美国GDP增长率将同比下降1 3个百分点 而英国和欧元区将分别增长1 2和1 0个百分点 印度将实现健康增长 但增长率或低于2024年 [7][8] - 受访者对2025年商业地产行业的营收预期发生逆转 88%的受访者预计营业收入将增加 60%预计同比增长率将超过5% [10][12] - 利率上调 网络风险 税收政策变化和资本成本是受访者认为对未来12至18个月财务业绩影响最大的宏观经济因素 [13][15] 商业地产投资重点 - 工业和制造业地产 数字地产 多户住宅是受访者认为未来12至18个月最具投资吸引力的资产类型 亚太地区受访者重点关注工业和制造业地产 北美受访者青睐多户住宅 欧洲受访者则对数字地产最感兴趣 [30][31][33][36] - 全球房地产投资者在过去一年按下了暂停键 投资交易额同比下降36%至1 2万亿美元 但受访者对2025年并购活动的预期较为乐观 68%的受访者表示可能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增加并购活动 [40][44] 可持续发展与气候韧性 - 76%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进行深度节能改造 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亚太 欧洲和北美地区分别有80% 78%和70%的受访者计划进行此类改造 [49][50] - 36%的受访者采取平衡型可持续发展投资方法 即推行既能满足监管要求又能产生适当财务回报的举措 22%的受访者已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基因及核心业务战略 [51][54]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 - 76%的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正在进行人工智能流程和解决方案的研究 试点或早期部署 人工智能应用领先企业的受访者预计员工人数将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出现更大幅度的增长 [73][77] - 数据质量和可靠性是扩大人工智能应用规模的主要挑战 只有14%的受访者认为所在企业拥有完善的数据收集和管理流程 但88%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利用数字技术显著提高业绩或扩大公司业务范围 [78][79] 人才与技能提升 - 未来十年 美国房地产行业有40%的从业人员将达到退休年龄 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任下一代人才 房地产公司应顺应下一代人才的期望 加速技能提升和再培训计划 [66][68] - Z世代和千禧一代主要关注气候行动 心理健康以及工作与生活平衡 44%的Z世代和40%的千禧一代表示会因价值观脱节而拒绝雇主 这一比例较2023年有所上升 [67]
2025年技术趋势
德勤· 2025-01-07 13:5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3][5]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技术的基础结构 几乎贯穿每一个技术趋势 [1][5][8] - 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 成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隐形基础结构 [5][8][17] - 生成式AI将继续推动技术进步 但未来技术的核心是人工智能的普及化 [8][16][17] - 硬件重新成为技术发展的关键 尤其是AI芯片和边缘计算设备 [9][98][99] - 空间计算将成为未来交互的核心 推动多个行业的变革 [11][28][31] 交互 - 空间计算将打破信息孤岛 创造更自然的交互方式 [11][28][31] - 空间计算的应用场景包括高级模拟 医疗 制造和物流等领域 [31][33][35] - 人工智能将增强空间计算的互操作性 使AI代理能够预测用户需求 [11][31][43] 信息 - 大型语言模型(LLMs)将继续发展 但小型语言模型和多模态模型将更适合特定任务 [12][62][69] - 多模态AI将处理多种数据类型 包括文本 图像 音频和空间数据 [42][74][75] - 自主AI代理将能够执行离散任务 改变工作和生活方式 [61][77][80] 计算 - 硬件重新成为技术发展的核心 尤其是AI芯片和边缘计算设备 [9][98][99] - AI芯片市场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4000亿美元 [100][102][104] - 神经处理单元(NPUs)将推动AI在边缘设备上的应用 [106][108][109] 技术业务 - AI将推动IT部门的转型 增强技术人才的影响力 [10][22][64] - 生成式AI在编写代码 测试软件和增强技术人才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10][22][64] - 企业将转向小型语言模型和开源选项 以应对特定业务需求 [8][62][69] 核心现代化 - 核心系统提供商正在围绕AI重新构建产品和服务 [13][15][22] - AI将简化用户体验 但在架构层面增加系统复杂性 [13][15][22] - 核心现代化涉及自动化常规任务 并重新设计流程以提高效率和预测性 [13][15][22] 网络与信任 - 量子计算将对网络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破解现有加密方法 [14][111] - 后量子加密标准正在开发中 组织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应对潜在威胁 [14][111] 结论 - 技术和行业之间的有意交汇将创造新的机会 [14][47][108] - 人工智能的普及将推动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发展 [9][98][108]
2025技术趋势报告&空间计算、人工智能、IT升级(中文版)
德勤· 2025-01-06 11:40
行业投资评级 - 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技术的基础,无处不在,并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 [1][5][6] - 人工智能将在后台优化交通、个性化医疗保健、创建适应性学习路径等 [9][10]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是几乎所有技术趋势的共同主线,未来将成为一切工作的底层结构 [1][5][6] - 空间计算将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能够打破信息孤岛,创造更自然的交互方式 [11][39][40] - 硬件重新成为焦点,AI芯片的集成将改变物联网和机器人技术 [13][18] - 生成式人工智能将继续发展,但未来的重点将转向小型语言模型和多模态模型 [86][96][97] 行业趋势 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将从增强知识转向增强执行,未来的AI代理将能够执行离散任务 [87][88] - 小型语言模型和多模态模型将成为未来AI发展的重点,适用于特定任务 [96][97][100] - 代理AI将改变工作方式,能够处理重复任务并自主执行操作 [108][109] 空间计算 - 空间计算将重塑医疗保健、制造、物流和娱乐等行业,市场预计将以18.2%的速度增长 [39][42][49] - 空间计算的应用包括实时模拟、3D建模和增强现实,能够优化供应链和医疗保健 [41][53][57] - 数据整合是空间计算的关键挑战,企业需要构建高效的数据管道 [58][59][63] 硬件 - 硬件重新成为焦点,AI芯片的集成将改变物联网和机器人技术 [13][18] - 嵌入AI芯片的个人电脑将增强知识工作者的能力,降低云计算成本并增强数据隐私 [13][18] 技术商业 -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改变IT部门,提升技术人才的范围和能力 [14][35] - 企业正在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编写代码、测试软件和增强技术人才 [14][35] 网络安全 -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将对网络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企业需要更新加密实践 [20][21] - 新兴的加密标准将帮助企业在量子时代保护数据和通信的完整性 [20][21] 核心现代化 - 核心系统提供商正在围绕AI重建其产品和服务,AI将改变核心现代化的一切 [23][35] - AI的集成将简化用户体验,但会使系统在架构层面变得更加复杂 [23][35]
2025年投资管理行业展望2024
德勤· 2024-12-30 16:5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5年投资管理行业将面临快速变化,数字化转型与产品组合变化相关风险攀升,资管机构需应对网络安全、技术升级等挑战 [4][15] - 低成本基金日益受投资者青睐,低费率或成常态,主动型ETF或成主动型产品新归宿 [15] - AI技术作为2024年投资管理行业最具颠覆性的力量,成效已超预期,但大规模应用仍面临挑战 [15] - 投资管理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技术升级、网络安全等方面或面临显著风险,产品趋势和监管变化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小觑 [15] 行业发展与风险 - 2025年投资管理行业将迎来快速变化,收入增长、流程精简和风险管控将成为管理层的工作重点 [4] - 有效整合生成式AI等新兴技术的机构有望通过技术赋能增效获得较大回报,未能跟上预期变化的机构或面临从市场淡出的风险 [4] - 投资管理公司正多管齐下防范网络风险,包括更新安全策略、培训员工识别AI驱动型网络欺诈,以及开展系统升级改造以抵御新型威胁 [2] 当前业绩趋势 - 过去一年,投资管理行业喜忧参半,另类投资流入放缓,共同基金持续流出,而ETF势头强劲 [23] - 资金正从共同基金流向ETF,因ETF更加灵活、透明、节税效率更高,通常成本也更低 [24] - 在美国,近五年ETF累计净流入已超3万亿美元,费率较低的基金占投资管理规模的绝大部分 [25] - 主动型ETF在资产管理规模中基数较小,但其在ETF净流入中的占比正日益扩大,如今已达23%,而五年前这一比例仅为9% [26] 产品与分销创新 - 最为有效的收入增长策略包括加入另类投资产品(如私人信贷资产、常青基金或混合型基金)来扩充产品线,通过技术投资将AI技术融入销售和分销 [15] - 全球范围内,私募信贷资产年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其规模在2023年超过2.1万亿美元 [37] - 投资管理公司正通过自建平台或与第三方研究平台合作,为理财顾问提供教育资源,以推广普及另类投资的运作方式及资产多元化的潜在优势 [39] AI技术应用 - 投资管理行业已在普遍使用AI技术提升流程效率,2025年如何利用AI技术推动销售和分销将备受关注 [40] - 约六成投资管理公司在数据相关分销举措中小范围应用了AI技术,但只有11%的机构表示在“大规模”应用 [40] - 投资管理公司纷纷开发生成式AI解决方案,以期减少响应时间和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从而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44] 风险与挑战 - 2025年投资管理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技术升级、网络安全等方面或面临显著风险 [59] - 全球范围内,网络安全事件及勒索软件攻击日益频发,金融服务业成为第二大受害行业,单次安全事件平均损失高达590万美元 [72] - 直接指数化解决方案及专户产品(SMA)的增长令众多投资管理公司面临战略与财务双重风险,预计到2026年,直接指数化和SMA平台的AUM将分别达8,250亿美元和2.5万亿美元 [84] 并购与整合 - 2023年投资管理和财富管理并购交易量回落,全球来看,交易量较2022年减少10% [51] - 财富管理行业交易量维持高位主要受两大因素驱动:在被并购公司内部集中推进继任计划;大力促进产品多元化以期减轻私募资本增长放缓带来的影响 [51] - 贝莱德收购全球基础建设合伙公司(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德州太平洋集团(TPG)收购安祖高顿(Angelo Gordon)均属此类案例 [51]
2025年投资管理行业展望报告
德勤· 2024-12-24 15:2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投资管理行业在2025年将面临显著的风险升级和巨大机遇,尤其是在数字化转型、产品组合变化和AI技术应用方面 [1][10][28] - 低成本基金和主动型ETF将成为行业的重要趋势,低费率或成常态 [8][15] - 另类投资产品(如私人信贷资产、常青基金或混合型基金)和技术投资(尤其是AI技术)将成为收入增长的主要策略 [3][53] 当前业绩趋势与结构调整 - 过去一年,投资管理行业表现喜忧参半:另类投资流入放缓,共同基金持续流出,而ETF势头强劲 [11] - 主动型共同基金在美国已连续十年经历资金净流出,近两年净流出金额超1.8万亿美元,而被动型ETF则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14][15] - 全球范围内,开放式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AUM)显著增长,尤其是在北美和欧洲,而亚太地区增长稍显不同 [12][33] 产品与分销创新 - 私募信贷资产年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2023年规模超过2.1万亿美元,且增速没有放缓的迹象 [22] - 常青基金类资产规模在2023年达3,5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较五年前翻一番 [22] - 投资管理公司正通过AI技术提升销售和分销效率,约六成公司在数据相关分销举措中小范围应用了AI技术,但只有11%的机构表示在“大规模”应用 [24][42] AI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 生成式AI技术在投资管理行业的应用正在加速,许多机构有意大规模采用AI解决方案,但缺乏先验模型的经验 [28][45] - 投资管理公司正通过AI技术提升流程效率,包括交易对账、证券研究与投资组合合规监控等 [44][45] - AI技术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应用也在加强,但同时也面临被网络犯罪分子恶意利用的风险 [52][66] 行业整合与并购 - 投资管理和财富管理行业的整合持续,但速度放缓,2023年全球并购交易量较2022年减少10% [39] - 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倾向于通过并购来搭建和充实高收益产品开发能力,如贝莱德收购全球基础建设合伙公司,德州太平洋集团收购安祖高顿 [39] 未来展望 - 2025年,投资管理行业将迎来快速变化,收入增长、流程精简和风险管控将成为管理层的工作重点 [86] - 有效整合生成式AI等新兴技术的机构有望通过技术赋能增效获得较大回报,未能跟上预期变化的机构或面临从市场淡出的风险 [86] 数字化转型与风险 - 投资管理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技术升级、网络安全等方面面临显著风险,尤其是直接指数化、共同基金转向ETF、传统和另类资产趋同等趋势带来的风险 [48][49] - 网络安全事件及勒索软件攻击日益频发,金融服务业成为第二大受害行业,单次安全事件平均损失高达590万美元 [52][66]
2024年假期旅游调查
德勤· 2024-12-23 15:5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4年假日旅行季节与2023年相似 近一半的美国人计划旅行 其中19%仅探访亲友 30%计划入住付费住宿 但其他关键指标显著上升 平均旅行次数增加 计划一周或更长时间假期的美国人比例从25%上升至33% 随着旅行次数和时间的增加 预算也有所上升 [6] - 高收入美国人的旅行支出预计将大幅增长 35%计划进行三次或更多次旅行 高于2023年的19% 国际旅行需求旺盛 高收入美国人出国旅行的比例从29%上升至42% [7] - 旅行支出情绪显著上升 计划大幅增加最长旅行预算的比例从18%上升至28% 主要原因是旅行对个人变得更加重要 40%的人表示旅行对他们来说更加重要 计划增加预算的主要群体是千禧一代(39%)和高收入人群(35%) [10][11] - 高收入美国人继续扩大旅行计划 2023年 59%的家庭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人计划旅行 今年这一比例上升至66% 他们将占付费住宿旅行者的52% 高于2023年的43% [12] - 健康风险和航班延误及取消作为旅行障碍的情况稳步下降 [14] - 旅行者越来越倾向于在旅行体验上花费更多 升级机票或更豪华住宿的比例显著上升 这种支出可能会流向各种旅行供应商 因为酒店 私人租赁 航空 汽车租赁和邮轮的预订意向都在上升 [20] - 高收入和年轻美国人是本季旅行的最大推动力 14%的假日旅行者来自Z世代 高于2023年的8% 45%的家庭收入超过10万美元 高于2023年的38% 携带笔记本电脑旅行对旅行供应商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些旅行者计划平均进行2 7次旅行 而断开连接者为2 0次 他们的旅行时间更长 预算也更高 [27] - 49%的人计划旅行 与2023年的48%基本持平 在非旅行者中 财务问题仍然是主要障碍 [29] - 25%的美国人计划在圣诞节前后旅行 高于2023年的23% [30] - 37%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的财务状况比2023年更好 高于2023年的31% [33] - 高收入美国人和Z世代在付费住宿旅行者中的比例显著增加 [32] - 美国人正在增加旅行次数 这是自疫情后旅行恢复以来的最高水平 并且在本假日季节的支出比2023年更多 平均旅行次数从1 88次增加到2 14次 64%的人表示他们将旅行超过一次 高于2023年的57% [51] - 旅行频率的增加几乎完全由高收入美国人推动 除婴儿潮一代外 所有世代都计划增加旅行频率和支出 低收入旅行者正在减少他们的旅行频率和支出 [52] - 大幅增加最长旅行预算的旅行者数量大幅增加 旅行重要性的上升是最常被提及的原因 [53] - 28%的旅行者表示将大幅增加最长旅行的预算 他们将在哪些方面挥霍 [57] - 国际旅行意愿比2023年增加了一倍多 无论是在最长旅行还是整个假期期间 四分之一的国际旅行者表示他们比去年更重视旅行 [117] - 旅行者对基本和高级经济舱票价的价值感到相对满意 机上餐饮选项的感知价值最低 [84] - 目的地活动的参与度连续第二年上升 即使是通常较少参与目的地活动的探亲访友旅行者 也计划以更高的比例参与 [85] - 社交媒体长期以来一直对旅行有影响 但随着冒险热情的增长 对旅行内容的兴趣似乎也在上升 用于旅行规划的社交媒体应用和视频内容的使用显著增加 除婴儿潮一代外 所有世代都是如此 当涉及到预订时 表示计划通过在线旅行社(OTA)购买机票的旅行者减少 这表明今年讨价还价可能不是优先考虑的事项 [89] - 在线旅行规划资源的采用率上升 [92] - 增加支出更多地用于升级旅行体验 而不是2023年 [93] - 财务问题仍然是旅行支出的最大拖累 57%的人提到 但低于64% [104] - 从国内航班转向国际航班的比例从16%上升至24% [106] - 高收入旅行热潮正在推动主要旅行产品类别的需求上升 [64] - 随着旅行时间的增加 更多人计划在最长旅行期间同时入住酒店和租赁 [65] - 飞行意愿很高 对直达国际航班的需求增长 而计划为最长旅行乘坐短途国内航线的受访者减少 55%的旅行者将在本季最长旅行中乘坐航班 [68] - 19%的旅行者将在本季最长旅行中出国旅行 高于2023年的8% 欧洲和加拿大的访问意愿大幅上升 由婴儿潮一代和千禧一代游客引领 高收入旅行者占加拿大兴趣激增的大部分 这表明滑雪假期可能是一个主要吸引力 计划访问加拿大的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人比例从7%上升至16% [70] - 旅行长度在整个季节都在增加 计划至少进行一次一周或更长时间旅行的旅行者比例达到过去四年来的最高点 [76] - 更多旅行者今年大幅增加预算 并将额外支出应用于各个类别 在28%增加最长旅行预算的人中 [78] - Z世代 千禧一代和高收入旅行者——这些计划进行更多和更长时间旅行的群体——是酒店和租赁在同一旅行中混合增加的主要推动力 [81] - 59%的旅行者将在2024年假日季节至少乘坐一次航班 [82] - 24%的旅行者将在2024年假日季节至少进行一次国际旅行 高于2023年的10% 国际旅行者总体上旅行更多 [83] - 计划通过OTA预订航班的旅行者减少 这可能是2023年讨价还价减少的信号 更多旅行者打算直接预订 对传统代理的兴趣也在增长 [139] - OTA在航班预订中的份额下降 传统代理和航空公司获得份额 [161] - 近一半的受雇旅行者表示他们可能会在假日季节的最长旅行中工作 49%的受雇旅行者打算在最长休闲旅行中工作(至少部分时间) 高于2023年假日的34% [142] - 携带笔记本电脑旅行者正在整个季节增加旅行次数 并由于远程工作而延长旅行时间 [166] - 携带笔记本电脑旅行者的预算更高(最长旅行) 支出比2023年增加的比例更高 旅行时间更长(7晚以上) [168] - 携带笔记本电脑旅行者比断开连接者进行更多的国际旅行 并且是更活跃的在线旅行内容消费者 [147] - 携带笔记本电脑旅行者比断开连接者更倾向于选择高级机上娱乐 对于住宿 他们更喜欢免费的机场接送 抵达前礼宾服务和咖啡服务 携带笔记本电脑旅行者比断开连接者更多地使用在线工具规划旅行 也比2023年更多 今年使用生成式AI工具进行旅行规划的携带笔记本电脑旅行者数量是去年的两倍 [148] - 携带笔记本电脑旅行者比断开连接者进行更多的国际旅行 30%的携带笔记本电脑旅行者正在前往国际目的地进行最长旅行 而断开连接者为18% 今年有更多人访问欧洲和加拿大 [154]
GenAI正在改变医疗技术的游戏规则吗
德勤· 2024-12-23 15:05
Deloitte. Is Generative AI changing the game for medtech? To assess where medtech companies have realized value2 from AI and GenAI and what could be next, the Deloitte Center for Health Solutions surveyed 85 leaders from medtech organizations during the summer of 2024 and conducted follow-up interviews. We found that: Is Generative AI changing the game for medtech? 4 Using AI to transform processes is not new to medtech organizations (see sidebar, "AI in action at medtech companies"). But beyond this anecdo ...
2024年光谷高科技高成长20强报告
德勤· 2024-12-23 14:20
武汉海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专注于智能座舱相关的汽车电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 包括车载导航、汽车显示设备、汽车音响、CAN Bus等车载智能设备,并为用户提供跨平台导航引擎、车载定制 系统、局域高精度定位等方面的解决方案,为用户打造视、听、触完美融合的沉浸式体验,创造人性化、数字 化、定制化的智能座舱系统。 公司核心产品为智能座舱,主要分为车规级OLED显示屏、车规级miniLED直下式背光显示屏、多联屏、域控制 器、智能表面、智能助手等特色系列。主导产品为中高端新能源汽车显示屏,在细分领域"导航仪器及装置零 件、附件(4109040000)"属于第一梯队企业,11月14日,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年产1000万辆的荣耀时 刻,其中搭载海微产品的车达652,123辆。 公司在车载显示屏领域,目前是蔚来汽车中控显示屏、HDR数字仪表、HDR多功能显示屏、智能机器人NOMI等 显示部件的独家供应商(包含全部在售车型),是理想汽车L9双联屏、高合汽车HiPhi X三联屏、上汽飞凡R7三 联屏等行业代表性显示屏的供应商。此外,企业已进入上汽智己汽车、东风岚图汽车等知名车企的车载显示屏项 目定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