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力量NewForce总第6889期
第一上海证券· 2025-10-24 18:19
紫金矿业 (2899) 业绩与展望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864.89亿元(同比增长8.14%),归母净利润145.72亿元(同比增长57.14%)[7]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2542亿元(同比增长10.33%),归母净利润378.64亿元(同比增长55.45%),ROE达25.45%(同比上升5.23个百分点)[7] - 前三季度矿产金产量65吨(同比增长20%),金精矿/金锭毛利率分别为55.8%/72.8%(同比增11.22/4.71个百分点)[8] - 矿产铜前三季度产量83万吨(同比增长5.1%),巨龙铜矿二期投产后将新增铜产量15-20万吨[8] - 目标价上调至43.29港元(较现价31.76港元有36%上行空间),对应2026年16倍PE[5][10]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至530亿/698亿/869亿元[10] 美团-W (3690) 业绩与挑战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营业利润2.26亿元(同比-98%),经调整净利润14.93亿元(同比-89%)[15]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53.5亿元(同比增长7.7%),经营利润率降至5.7%(同比-75.6%)[16] - 新业务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22.8%),经营亏损19亿元(亏损率环比改善3.1个百分点)[17] - 现金及等价物1017亿元,短期理财投资694亿元,资本负债率24%[15] - 目标价下调至153港元(原目标价230港元,下调33%),维持买入评级[2][18] - 2025年GAAP净利润预测下调至-109亿元(原预测423亿元)[18]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1024
华宝证券· 2025-10-24 17:48
新股发行与上市 - 大明电子(证券代码:732376)于2025年10月24日发行,发行价格为12.55元[1] - 超颖电子(证券代码:603175)于2025年10月24日上市,发行价格为17.08元[1] 要约收购与权益事件 - 上纬新材(证券代码:688585)的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9月29日至2025年10月28日[1] 异常波动与风险警示 - 华建集团(证券代码:600629)于2025年10月22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ST元成(证券代码:603388)于2025年10月24日出现严重异常波动[1] - *ST东易(证券代码:002713)于2025年10月22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天普股份(证券代码:605255)于2025年10月21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ST柯利达(证券代码:603828)于2025年10月2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远大控股(证券代码:000626)于2025年10月2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珠江钢琴(证券代码:002678)于2025年10月2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ST中迪(证券代码:000609)于2025年10月2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ST海华(证券代码:600243)于2025年10月2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鑫铂股份(证券代码:003038)于2025年10月2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山东墨龙(证券代码:002490)于2025年10月2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赛象科技(证券代码:002337)于2025年10月2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荣信文化(证券代码:301231)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云汉芯城(证券代码:301563)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光明地产(证券代码:600708)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恒盛能源(证券代码:605580)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石化油服(证券代码:600871)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上实发展(证券代码:600748)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三峡新材(证券代码:600293)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武汉控股(证券代码:600168)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北方股份(证券代码:600262)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石化机械(证券代码:000852)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华塑控股(证券代码:000509)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盈新发展(证券代码:000620)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茂化实华(证券代码:000637)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ST南置(证券代码:002305)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大有能源(证券代码:600403)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黄河旋风(证券代码:600172)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中化岩土(证券代码:002542)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建设机械(证券代码:600984)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湖南白银(证券代码:002716)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世龙实业(证券代码:002748)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广济药业(证券代码:000952)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惠博普(证券代码:002554)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特一药业(证券代码:002728)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ST奥维(证券代码:002231)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神开股份(证券代码:002278)于2025年10月2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东贝集团(证券代码:601956)于2025年10月22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源杰科技(证券代码:688498)于2025年10月22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中信重工(证券代码:601608)于2025年10月22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德石股份(证券代码:301158)于2025年10月22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百川能源(证券代码:600681)于2025年10月22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汇绿生态(证券代码:001267)于2025年10月22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新农股份(证券代码:002942)于2025年10月22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线上线下(证券代码:300959)于2025年10月21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平潭发展(证券代码:000592)于2025年10月21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安通控股(证券代码:600179)于2025年10月21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国新能源(证券代码:600617)于2025年10月21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万润科技(证券代码:002654)于2025年10月21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孚日股份(证券代码:002083)于2025年10月21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宝泰隆(证券代码:601011)于2025年10月21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ST春天(证券代码:600381)于2025年10月21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松炀资源(证券代码:603863)于2025年10月21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先锋电子(证券代码:002767)于2025年10月21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通光转债(证券代码:123034)于2025年10月21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三联锻造(证券代码:001282)于2025年10月21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昂利康(证券代码:002940)于2025年10月20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ST宝鹰(证券代码:002047)于2025年10月20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纳尔股份(证券代码:002825)于2025年10月20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海峡股份(证券代码:002320)于2025年10月20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ST八菱(证券代码:002592)于2025年10月20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ST万方(证券代码:000638)于2025年10月20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四方股份(证券代码:601126)于2025年10月18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海通发展(证券代码:603162)于2025年10月18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ST新华锦(证券代码:600735)于2025年10月18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白银有色(证券代码:601212)于2025年10月18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安泰集团(证券代码:600408)于2025年10月18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睿能科技(证券代码:603933)于2025年10月18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三孚股份(证券代码:603938)于2025年10月18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ST原尚(证券代码:603813)于2025年10月18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矩阵股份(证券代码:301365)于2025年10月17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博苑股份(证券代码:301617)于2025年10月17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冠城新材(证券代码:600067)于2025年10月17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国晟科技(证券代码:603778)于2025年10月17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ST沐邦(证券代码:603398)于2025年10月17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法狮龙(证券代码:605318)于2025年10月17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京泉华(证券代码:002885)于2025年10月17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楚江新材(证券代码:002171)于2025年10月17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通达股份(证券代码:002560)于2025年10月17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海马汽车(证券代码:000572)于2025年10月17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和泰机电(证券代码:001225)于2025年10月17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向日葵(证券代码:300111)于2025年10月16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熙菱信息(证券代码:300588)于2025年10月16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ST亚振(证券代码:603389)于2025年10月16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上纬新材(证券代码:688585)于2025年10月16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ST恒久(证券代码:002808)于2025年10月16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ST宇顺(证券代码:002289)于2025年10月16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耀皮玻璃(证券代码:600819)于2025年10月16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亚太药业(证券代码:002370)于2025年10月16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榕基软件(证券代码:002474)于2025年10月16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国光连锁(证券代码:605188)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中持股份(证券代码:603903)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神马电力(证券代码:603530)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澄星股份(证券代码:600078)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上海港湾(证券代码:605598)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奥普光电(证券代码:002338)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梅雁吉祥(证券代码:600868)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ST美谷(证券代码:000615)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南京港(证券代码:002040)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首开股份(证券代码:600376)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银河磁体(证券代码:300127)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洪通燃气(证券代码:605169)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赛恩斯(证券代码:688480)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奥瑞金(证券代码:002701)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名臣健康(证券代码:002919)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法尔胜(证券代码:000890)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新莱应材(证券代码:300260)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安泰科技(证券代码:000969)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合百集团(证券代码:000417)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3] - 亚世光电(证券代码:002952)于2025年10月15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德固特(证券代码:300950)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盈建科(证券代码:300935)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新莱福(证券代码:301323)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合肥城建(证券代码:002208)于2025年10月20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ST建艺(证券代码:002789)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旭光电子(证券代码:600353)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长城军工(证券代码:601606)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理工导航(证券代码:688282)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ST中基(证券代码:000972)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深纺织A(证券代码:000045)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ST尔雅(证券代码:600107)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广东明珠(证券代码:600382)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ST高斯(证券代码:002848)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ST新潮(证券代码:600777)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科新发展(证券代码:600234)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融发核电(证券代码:002366)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至纯科技(证券代码:603690)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永鼎股份(证券代码:600105)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菲林格尔(证券代码:603226)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视觉中国(证券代码:000681)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招金黄金(证券代码:000506)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凯美特气(证券代码:002549)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ST和科(证券代码:002816)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ST新元(证券代码:300472)于2025年10月1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利和兴(证券代码:301013)于2025年10月1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金力永磁(证券代码:300748)于2025年10月1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北方长龙(证券代码:301357)于2025年10月1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九菱科技(证券代码:920505)于2025年10月1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常辅股份(证券代码:920396)于2025年10月1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同惠电子(证券代码:920509)于2025年10月1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ST国华(证券代码:000004)于2025年10月1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新疆交建(证券代码:002941)于2025年10月1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锡业股份(证券代码:000960)于2025年10月1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万邦德(证券代码:002082)于2025年10月1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海鸥住工(证券代码:002084)于2025年10月1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云南铜业(证券代码:000878)于2025年10月1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庄园牧场(证券代码:002910)于2025年10月1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深振业A(证券代码:000006)于2025年10月13日发布异常波动公告[4] - *ST大立(证券代码:002
高质量发展进入全面推进和提升期
山西证券· 2025-10-24 17:17
宏观环境与战略定位 - “十五五”时期中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时期[2] - 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2] - 2035年目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 经济发展核心方向 - 经济建设是“十五五”时期头等大事,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3] - 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相较于“十四五”更注重全面推进和提升[3] - 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3] 产业与创新体系构建 -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4] -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四大重点任务:优化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4] - 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新质生产力,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4] 内需市场与民生保障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供需良性互动[5] - 民生保障部署凸显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涉及就业、收入、教育、社保、房地产等多方面[6] -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6]
房地产市场何时迎来“最后一跌”?
国金证券· 2025-10-24 17:11
房地产市场现状与核心症结 - 新房市场呈现“有价无量”格局,2024年1-9月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6%,9月同比降幅扩大至11.4%[7] - 二手房市场呈现“以价换量”格局,2024年1-9月18个样本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17.1%,9月同比增速达29.7%[12] - 新房住宅价格延续上涨,2024年9月百城新房价格同比上涨2.7%,但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7%,已连续41个月下跌[7][12] - 新建住宅+二手住宅总成交面积自2022年大幅下滑后趋于稳定,2023-2025年预计均维持在15亿平方米左右[2][18] - 新房成交面积持续收缩主因是二手房加速替代新房,二手房成交占比从2021年的19%升至2024年的46%,预计2025年达50%[26] - 二手房市场供需失衡明显,新增挂牌量带来抛售压力,但增长最快阶段已过,当前进入“去库存”阶段[30] 市场企稳的关键指标与预测 - 新房“量”的企稳取决于二手房成交占比,18个样本城市占比预计明年上半年接近日本稳态区间下沿(60%-63%),新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有望回到零附近[3][48] - 二手房“价”的企稳锚定租金回报率,合理区间为2.4%-2.8%(接近公积金贷款利率),当前百城租金回报率为2.37%,预计明年二季度达到合理水平[3][62] - 房价收入比泡沫已显著消化,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调整后房价收入比分别为12.3和9.6,已回归合理区间[72] - 房地产市场整体预计明年一、二季度企稳,宏观政策逆周期调控及新旧动能转换将支撑二季度“超级窗口”[4][77] 企稳节奏与城市分化 - 不同类型房产企稳顺序为:新好房 > 老破小 > 改善房 > 老现房,新房“量”的企稳早于二手房“价”的企稳[5][83] - 一线城市因人口聚集趋势,合理租金回报率较低(2.0%-2.2%),核心区域房产仍具投资价值;二三线城市企稳需高租金回报率(3%以上)和租金价格止跌(同比增速0.5%以上)[5][84]
9月经济数据点评:供给侧强,需求侧弱
联储证券· 2025-10-24 16:57
GDP增长 - 三季度实际GDP增速放缓至4.8%,累计增速5.2%;名义GDP增速3.7%,累计增速4.1%,平减指数收窄至-1.1%[3] - 第二产业增速回落至4.2%,第三产业增速回落至5.4%,第一产业微升至4.0%[3] 工业生产 - 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6.5%,高于预期,环比增长0.6%[4] - 采矿业增速提升至6.4%,制造业增速提升至7.3%,电热燃水业增速回落至0.6%[4] - 汽车制造增速大幅上升至16.0%,航空航天、计算机设备等行业增速均超过7%[4] 固定资产投资 - 9月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增速-7.1%,累计增速降至-0.5%[5] - 广义基建累计增速回落至3.3%,狭义基建累计增速回落至1.1%[5] - 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降至4.0%,中游装备制造业增速显著回落至1.6%[5] - 房地产投资单月增速为-21.3%,资金端国内贷款增速首次转负至-1.4%[5] 消费 - 9月社零同比增速3.0%,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5] - 餐饮消费同比增速0.9%,较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同比增速3.3%,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5] - 家电和音响器材增速大幅回落至3.3%,金银珠宝消费增速降至9.7%[5] 展望 - 随着9月末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逐步落地,预计将对基建投资形成有效拉动,缓解投资下行压力[7]
“十五五”强化科技赋能,大宗商品震荡加剧
西南证券· 2025-10-24 16:43
国内政策与宏观经济 - 央行维持一年期LPR在3.0%、五年期LPR在3.5%不变,但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1] - 前三季度中国涉外收支总规模达11.6万亿美元,创同期新高[1] - “十五五”规划将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预计带动投资需求超5万亿元[13] - “十四五”期间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提升至34.6%[9] 海外市场与地缘政治 -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拟推出规模超13.9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2] - 伦敦金现价格单日跌超6%至4100美元/盎司以下,伦敦银现跌超8%至48美元/盎司以下[2] - 美国制裁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与Lukoil,导致国际油价跳涨[20] - 美国联邦政府关门进入第22天,若持续整个季度可能使GDP增速降低1.2–2.4个百分点[15] 大宗商品与高频数据 - 本周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周环比下降0.17%,铁矿石价格周环比下降1.34%[22] - 10月第三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6.3万辆,同比下降3%[37] - 本周蔬菜价格周环比上升3.52%,猪肉价格周环比下降3.03%[42]
二十届四中全会学习体会:唇齿相依,向创而行
国信证券· 2025-10-24 14:57
政策导向与行业定位 - 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唇齿相依,应在“十五五”时期发挥重要功能[4][5]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5] - “十五五”时期的中心任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目标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6] 科技金融发展机遇 - 科技金融被列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6] -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加强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6] - 截至2025年6月末,高新技术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8.78万亿元,同比增长8.2%[7]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4个百分点,在贷款总额中占比近7%[7] 银行业务与风险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有望为银行带来增量融资需求[6] - 银行通过成立AIC开展股权直投业务,可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并获取非息收入[7] - 若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可能对银行基本面带来不利影响[9]
宏观点评:四中全会公报点评-20251024
五矿证券· 2025-10-24 14:44
战略定位与宏观目标 - “十五五”规划被定位为实现2035年目标的关键承接期,预计年均增速需处于约4.5%-5%区间[8] - 政策框架强调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牵引,与“十四五”相比更注重供给能力重构和结构优化[2][9] 产业与科技创新 - 现代化产业体系被置于首要位置,科技创新及新质生产力其次,顺序与十九届五中全会对调[2][10]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规划重点从技术研发转向技术落地与应用[2][10] - 新增“航天强国”为重点抓手,能源发展重点从增量扩张转向结构优化和系统协同[10] 投资与消费 - 宏观政策重心从总量扩张转向结构优化,强调投资效率而非规模,提出“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3][11] - 消费政策从“全面促进消费”转向“大力提振消费”,预示相关政策有望继续加码[3][11] 对外开放与外贸 - 对外开放的优先级从第九位提升至第五位,反映出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上升背景下的政策重心前移[3][11] - 政策旨在通过强化多边合作与区域联络,增强外贸体系韧性以对冲外部冲击[3][11] 区域发展与安全 - 区域协调发展部分新增“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标志着海洋经济从资源开发向综合治理转型[3][12] - 海洋经济重点将聚焦海洋新能源、港口枢纽、深海资源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3][12] - 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构成政策底座,供应链、科技、金融、能源资源与数据安全纳入体系化能力建设[20] 民生与房地产 - 民生问题位置提前,强调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着重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4][13] - 房地产被纳入民生框架,预示将通过租购并举、旧改更新等方式稳定住房预期,减轻居民资产负债风险[4][13] - 政策将更多聚焦托育、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以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和经济波动带来的压力[4][13] 风险提示 - 主要风险包括中美贸易谈判出现反复以及中国经济超预期下行[5][22]
资讯日报:港股三大指数午后由跌转涨-20251024
国信证券(香港)· 2025-10-24 14:0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涨0.72%至25967.98点,国企指数涨0.83%,恒生科技指数涨0.48%至5951.45点[3][9] - 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53.45亿港元[9] - 大型科技股午后普遍转涨,美团一度涨超7%,阿里巴巴涨1.67%,腾讯与京东均涨1.5%[9] - 大金融股集体拉升,农业银行涨约2%并录得11连涨[9] - 李宁逆势涨5.69%,因近千家门店入驻美团闪购[9] 美股与全球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纳斯达克指数涨0.89%至22740.40点,标普500指数涨0.58%至6699.40点,道琼斯指数涨0.31%至46590.41点[3][9]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1.66%,热门中概股如老虎证券涨5.73%,阿里巴巴与满帮涨超3.6%[9] - 英特尔三季度营收136.5亿美元,同比增长2.8%,数据中心和AI营收41.2亿美元超预期[9] - 日经225指数下跌1.35%至49307.79点,软银集团成交额居首达33.03亿美元且下跌4.7%[3][12][15] 宏观经济与行业动态 - 日本央行警告股市出现过热迹象,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引发市场修正[12] - 日本工会计划明年寻求加薪至少5%,今年平均加薪幅度为5.25%为34年来最大[12] - 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至约22.7万人[12] - 中美经贸磋商将于10月24日至27日在马来西亚举行[12] - 三星与SK海力士计划四季度将DRAM和NAND闪存价格上调高达30%[13]
日韩养老金融发展与中国之借鉴
中国银行· 2025-10-24 13:30
日韩养老金融制度与规模 - 日本三支柱养老金总规模截至2023年末约为3.4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六[6] - 韩国国民养老金基金(NPF)在2023年实现了14.14%的回报率,创历史最高水平[12] - 韩国长寿债券发行规模截至2024年6月占全球长寿风险证券化市场的15%,排名全球第三[14] 政策与财政支持 - 日本政府财政承担介护保险筹资来源的50%,并支付介护费用约35%-45%的比例[9] - 日本政府杠杆率截至2024年末高达212.5%,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三分之一,资金缺口每年上升约1万亿日元[18] - 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相对贫困率为38.2%,远高于整体人群的14.9%和劳动年龄人口的9.8%[20] 人口结构与产业挑战 - 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在2023年达到29.56%,已进入超老龄社会[17] - 韩国从人口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用时18年,深度老龄化到超级老龄化仅为6年,2023年生育率低至0.72[25] - 韩国农村养老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达4.8万亿韩元(约合240亿元人民币),养老机构集中度导致地区覆盖率不足30%[21] 对中国的启示与建议 - 建议中国借鉴日韩经验,采用EET与TEE并行的税收优惠模式,并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32][33] - 建议构建“政策性长护险+商业补充险”的阶梯式保障体系,并完善保险费率动态调整机制[35] - 建议加大智慧养老产业政策扶持,韩国2023年智慧养老科技市场规模达12.7万亿韩元(约合635亿元人民币),年增速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