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n FX:Back to square one,Move from UW to MW Asia FX in GBI~EM; lower USD/ CNY target
J.P.Morgan· 2024-08-13 15:1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将亚洲外汇(Asia FX)的评级从“低配”(Underweight)调整为“中性”(Marketweight)[2] - 报告将人民币(CNY)的评级调整为“中性”(Marketweight),并将年底美元/人民币目标价从7.3下调至7.15,1年目标价从7.2下调至7.05 [2][13] 核心观点 - 亚洲外汇的表现主要受到利率差异的驱动,尤其是低收益货币如日元(JPY)、离岸人民币(CNH)和泰铢(THB)[2] - 美联储预计将加快降息步伐,终端利率也将下调,这将进一步压低美元/离岸人民币的合理价值区间 [2] - 中国企业的美元储备在过去两年中积累了3000亿至6000亿美元,这些未售出的美元可能在短期内推动人民币走强 [2][6] - 亚洲货币在商业周期的早期阶段表现最佳,但需要更强的经常账户和更宽松的金融条件来支撑持续反弹 [2] - 马来西亚的经济基本面有所改善,但市场心理和外汇储备的积累可能对林吉特(MYR)的反弹构成风险 [2][30] 亚洲外汇市场 - 亚洲外汇市场近期受到日元走强的推动,尤其是低收益货币如日元、离岸人民币和泰铢 [18] - 亚洲货币对商业周期的敏感性较低,主要受到实际利率和金融条件的影响 [19] - 泰铢(THB)的季节性经常账户改善可能为其提供额外的支撑,尽管政治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19] 人民币市场 - 人民币的近期走强主要是由于美联储降息预期和中国企业美元储备的释放 [6] - 人民币的合理价值区间已从7.18-7.25下调至6.95-7.15,预计未来12个月内有进一步下行空间 [13] - 地缘政治风险仍然是人民币汇率的重要波动因素,尽管美联储降息预期提供了下行压力 [13] 马来西亚市场 - 马来西亚林吉特(MYR)近期表现强劲,主要受到外资流入和收入汇回的推动 [30] - 马来西亚的外汇储备积累可能对林吉特的反弹构成风险,市场心理的修复将是关键 [30][31] - 马来西亚的长期估值仍然显著低于基本面,但短期估值已经超过了利率差异的合理水平 [32]
Great Reset & Great Volatility
Morgan Stanley· 2024-08-13 15:1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建议从波动性因素的角度选择股票,认为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消退后,股价将恢复 [2][3] 核心观点 - 美国和日本货币政策的相反方向以及美国就业数据的疲软导致今年市场主导策略的逆转,包括日元套利交易和高科技股的多头头寸 [3] - 市场最大的担忧是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是否过度,报告认为美国经济仍有可能实现软着陆 [3][8] - TOPIX的市盈率已跌至衰退时期的水平,预计一旦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消退,股价将迅速反弹 [3][9] - 日本央行副行长内田真一的讲话可能对日元升值和股市暴跌的货币政策影响提供重要线索 [3][10] 市场波动与策略 - 日本股市的下跌可能在美国经济过度悲观情绪消退后迅速修正,TOPIX远期市盈率已低于过去10年平均水平和摩根士丹利的熊市假设 [9][10] - 波动性因素应迅速成为选择股票的有效工具,尤其是在美国经济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 [6][13] - CTA策略分析显示,由于日本股市的持续下行风险,需要继续谨慎管理风险 [4][20] 行业与公司表现 - 日本股市在7月31日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后大幅下跌,日经指数在8月5日暴跌4451点至31458点,创下历史最大单日跌幅 [7] - 日本央行的政策转向导致市场对日元升值和股市暴跌的预期波动,市场对日本央行未来加息的预期从两次降至一次 [10] - 低波动性股票和高波动性股票的表现差异显著,报告列出了TOPIX 500中低波动性和高波动性股票的具体名单 [13][16][18] 历史市场对比 - 与过去市场下跌的对比表明,即使从7月11日的峰值到8月5日的暴跌,市场仍有进一步下行风险 [19] - CTA策略的仓位显示,全球股市(不包括日本)的仓位从42%降至6%,日本股市的仓位从4.6%降至-0.3%,表明市场环境可能继续疲软 [20][21][22]
Our Impression About BoJ Deputy Gov. Uchida’s Speech
Morgan Stanley· 2024-08-13 15:1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对日本央行(BoJ)逐步加息的基准预测 预计2025年1月加息0.5% [2] 核心观点 - 日本央行副行长内田表示 在金融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不会加息 这一立场与央行的现有政策决策过程一致 [1] - 内田强调 如果经济和物价走势符合预期 央行将继续逐步加息 但加息时机将取决于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1] - 报告认为 随着工资增长的持续改善 如果金融市场趋于稳定 日本央行可能提前满足"经济和物价走势符合预期"的条件 [1][2] - 日本央行对美国经济前景表现出更大兴趣 认为美国经济可能实现软着陆 美国经济指标对市场反应过大 需警惕金融市场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2] 政策展望 - 日本央行将继续关注金融市场稳定性 作为政策调整的重要条件 [1] - 工资增长的结构性改善 特别是春季劳资谈判(Shunto)带来的强劲工资增长 正在反映在实际工资中 [1] - 报告预计 日本央行将以渐进步伐加息 下一次加息可能在2025年1月 [2]
SPECIAL TOPIC:Tariffs on critical minerals in the electric vehicle value chain
世界贸易组织· 2024-08-13 12:1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报告重点关注全球关税概况,特别是电动汽车价值链中关键矿物的关税情况 [1][4] - 报告提供了超过170个国家和关税地区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信息,涵盖2022年和2023年的数据 [2] - 报告特别关注发展中国家在电动汽车价值链中的参与情况 [4] 目录总结 引言 - 报告由WTO、ITC和UNCTAD联合发布,旨在提供全球市场准入的全面信息 [7] - 报告的主要功能是帮助生产商、出口商和进口商更好地开展业务 [7] 摘要表格 - 报告包含所有产品的关税摘要表格,涵盖农业和非农业产品 [9] - 摘要表格提供了关税的平均值、最大值、免税比例等关键指标 [10] 技术说明 - 报告的技术说明部分详细解释了关税数据的计算方法,包括非从价税的转换方法 [11] 所有产品 - 报告提供了各国和地区的关税数据,包括MFN适用关税、约束关税覆盖率、简单平均值等 [12][13][14][15][16][17] 特殊主题 - 报告特别关注电动汽车价值链中关键矿物的关税问题,分析了国际供应链和关税升级的影响 [4]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CHALLENGES
IRENA· 2024-08-13 12: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供行业投资评级信息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巴拿马的能源基础设施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面临严重风险 [16][18][19] 2) 极端干旱可能导致水电厂发电量大幅下降 [116][117][120] 3) 极端降雨可能导致水电厂、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受损 [110][111][115] 4) 高温可能降低太阳能电池板和输电线路的效率 [123][124][126] 5) 海平面上升可能对沿海油品码头设施造成损害 [130][131] 行业概况 1) 巴拿马电力系统由水电、热电、太阳能和风电等多种电源构成 [69][70][71][72] 2) 巴拿马计划在2020-2034年新增3686MW装机容量 [77] 3) 巴拿马还有22个独立发电系统,主要采用热电技术 [79] 4) 巴拿马拥有完善的输电网络,包括230kV和115kV高压线路 [81][82][83] 5) 巴拿马有10个成品油码头和1个液化天然气码头 [97][98][99] 6) 巴拿马能源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公路运输 [103][105] 气候变化对行业的影响 1) 极端降雨可能导致水电厂、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受损 [110][111][115] 2) 干旱可能降低水电厂发电量,并增加发电成本 [116][117][120] 3) 高温可能降低太阳能电池板和输电线路的效率 [123][124][126][128][129] 4) 海平面上升可能对沿海油品码头设施造成损害 [130][131] 5) 极端天气事件可能中断燃料供应,影响电力供应 [106][107]
Executive Summary:Madrid Yearly Review 2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2024-08-13 12:16
行业投资评级 - 2023年马德里国际商标申请数量为64,200件 同比下降7% 这是继2021年15%的异常增长后连续第二年下降 [4][5] 核心观点 - 2023年马德里系统使用量下降 申请数量为64,200件 同比下降7% 但仍略高于2020年水平 [4][5] - 毛里求斯于2023年加入马德里系统 使成员国总数达到114个 覆盖130个国家 占全球GDP的90% [7] - 美国申请人提交的国际商标申请数量最多 为10,987件 其次是德国6,613件 中国5,473件 [8][9] - 2023年欧洲申请人提交了52.7%的马德里申请 亚洲申请人提交了23.8% 北美申请人提交了18.5% [11][13] - 法国欧莱雅以199件申请连续第三年成为最大申请人 德国宝马以124件申请升至第二位 [17] - 2023年马德里国际注册数量为63,618件 同比下降7.2% [34][35] - 2023年马德里注册续展数量为39,267件 同比增长8.2% [43][44] - 截至2023年 马德里系统自1891年建立以来记录的近180万件国际注册中 约一半886,255件仍有效 [47][48] 行业趋势 - 2023年马德里系统使用量下降 申请数量为64,200件 同比下降7% 这是继2021年15%的异常增长后连续第二年下降 [4][5] - 2023年马德里国际注册数量为63,618件 同比下降7.2% [34][35] - 2023年马德里注册续展数量为39,267件 同比增长8.2% [43][44] - 截至2023年 马德里系统自1891年建立以来记录的近180万件国际注册中 约一半886,255件仍有效 [47][48] 主要市场 - 美国申请人提交的国际商标申请数量最多 为10,987件 其次是德国6,613件 中国5,473件 [8][9] - 2023年欧洲申请人提交了52.7%的马德里申请 亚洲申请人提交了23.8% 北美申请人提交了18.5% [11][13] - 英国吸引了最多的马德里申请指定 为28,799件 其次是欧盟27,936件 美国24,833件 [30][31] 主要公司 - 法国欧莱雅以199件申请连续第三年成为最大申请人 德国宝马以124件申请升至第二位 [17] - 在2023年排名前55位的马德里申请人中 有13家制药或疫苗公司 7家个人护理或美容产品公司 4家科技公司 4家汽车制造商 [18] - 2023年 来自30个国家的公司提交了至少19件马德里申请 其中美国公司最多 有20家 其次是德国14家 瑞士10家 [20]
US Development Financing Needs to Stop Rewarding Nations Whose Policies Harm US Companies and Workers
ITIF· 2024-08-13 12:1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美国发展金融公司(DFC)的融资政策未能有效保护美国的技术经济利益 许多接受DFC资助的国家实施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 损害了美国公司和工人的利益 [2][3] - DFC的融资项目中 超过一半的资金流向了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特别301报告中列出的知识产权保护不达标的国家 43%的资金流向了USTR国家贸易评估报告中提到的数字贸易壁垒国家 [3] - DFC的现行政策未能充分评估接受国贸易政策对美国技术经济利益的影响 国会应制定更严格的标准 确保援助机构评估接受国的贸易政策对美国技术经济利益的影响 [3] 行业背景 - 发展融资不仅是促进美国外交政策目标的工具 也是支持美国出口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在与中国竞争方面 [5] - 美国过去认为即使某些国家的政策损害了美国公司和美国经济 美国仍可以提供援助 但随着美国技术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 这种政策已不再可行 [5] - 许多国家通过系统性的不公平经济和贸易政策获取优势 美国的发展政策需要反映这一新现实 不再盲目奖励那些损害美国技术经济利益的国家 [6] DFC的运作与问题 - DFC成立于2018年 旨在通过合并两个外国援助机构来改善美国的经济策略 提供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替代方案 [8] - DFC在2023财年承诺了93亿美元的新投资 较2021财年的68亿美元有所增加 总项目组合预计超过400亿美元 较2021财年的328亿美元有所增长 [14] - DFC的融资项目主要集中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 2023财年共涉及132个新项目 [14] - DFC的融资服务需求旺盛 2023年的融资承诺几乎是2020年的两倍 [20] 知识产权与数字贸易壁垒 - 许多DFC接受国长期存在弱知识产权规则和数字贸易壁垒 这些壁垒对美国公司进入和竞争外国市场的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22] - 创新型企业依赖无形资产 尤其是知识产权 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激励创新活动 使创新者能够从创新中获得更多收益 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23] - 美国公司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竞争中 面临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和数字贸易壁垒 这些壁垒正在扩散到更多国家和行业 [25] - 印度和印尼等DFC接受国长期被列入USTR的“优先观察名单” 印度的专利政策尤其成问题 印尼则存在广泛的知识产权侵权和强制技术转让问题 [26] 数字保护主义的扩散 - 数字保护主义正在扩散 包括强制本地数据存储要求 歧视性许可和产品审查流程 以及数字服务税等 [27] - 土耳其 南非 印尼 巴基斯坦和印度等DFC接受国都实施了主要的数字贸易壁垒 影响了美国公司 技术和贸易 [27] - 美国对印尼的数字贸易出口在2021年达到222亿美元 较2010年增长了近90% 但如果这些国家继续实施数字贸易壁垒 未来的贸易潜力将被切断 [28] DFC融资与贸易壁垒的关系 - 2022年 DFC向USTR特别301报告中列出的国家提供了144亿美元的资金 占其总融资的51% 向USTR国家贸易评估报告中列出的国家提供了120亿美元 占其总融资的43% [29] - 印度是DFC融资的最大接受国 占DFC总融资的114% 其次是巴西 土耳其 墨西哥和肯尼亚 [29][30][32] 建议与改革 - 国会应在2025年DFC重新授权过程中 推动其改革 确保DFC的使命和运作与美国商业利益完全一致 [33] - DFC应明确将贸易和技术壁垒作为项目评估标准 确保接受国提供公平和开放的市场准入 [34] - 国会应通过立法改变DFC的使命 并明确知识产权和数字贸易壁垒的评估标准 确保DFC与美国的地缘政治和技术竞争目标保持一致 [36]
Challenger(CGF.US)UBS SnapShot: FY24 Result
UBS· 2024-08-13 12:0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Challenger的12个月评级为“买入”,目标价格为A$8 00,当前价格为A$6 88 [9] 核心观点 - Challenger的FY24业绩超出预期,主要得益于核心利润率的提升和成本降低,PCA倍数上升至目标范围的上限 [2] - 报告认为市场对核心盈利超预期的反应积极,但对资本状况存在一些疑问 [6] 财务表现 - 正常化税前利润(NPBT)同比增长17%至A$608m,符合预期 [3] - 正常化税后利润(NPAT)为A$417m,与预期一致 [3] - 最终每股股息(DPS)为13 5cps,高于预期的12 5cps [3] - 1H24年金销售额下降6%至A$5 19bn,略高于预期的A$5 14bn [3] 业务亮点 - 人寿业务EBIT增长17%至A$634m,超出市场预期的A$619m [4] - 人寿年金净账面增长5 5%,略低于预期的6 4% [4] - 基金管理业务EBIT为A$55m,略低于预期的A$60m,但净流入资金为A$10 1bn,远超预期的A$7 2bn [4] - 人寿PCA比率为1 67x,高于预期的1 49x [4] 未来展望 - FY25正常化税前利润(NPBT)预计在A$640-700m之间,符合市场预期的A$669m [5] - 有效税率预计为31 3%,成本收入比预计在32-34%之间,较之前的35-37%有所下降 [5] - 股息支付率目标为30-50%的NPBT [5] - 正常化税前ROE目标为RBA现金利率+12%,目前为11 2% [5] 估值与市场表现 - 预计股价上涨16 3%,股息收益率为4 0%,总回报率为20 3%,超过市场假设的9 2%回报率 [11] - 当前市值为A$4 67b(约US$3 08b),P/BV为1 2x,净债务/EBITDA为3 6x [9] 公司业务概述 - Challenger是一家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退休收入业务(Challenger Life)和基金管理业务(Challenger Investment Partners) [12] - Challenger是澳大利亚市场的主要年金提供商,曾拥有金融规划和抵押贷款管理业务,但已于2008年和2009年剥离 [12]
Temple & Webster Group(TPW.AU)UBS SnapShot: FY24 Results
UBS· 2024-08-13 12:0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Temple & Webster Group的12个月评级为“中性”,目标价格为A$10.30 [7] 核心观点 - Temple & Webster Group的FY24业绩表现超出预期,EBITDA达到1300万澳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000万澳元,同比增长31% [2] - FY25开局强劲,前6周收入同比增长26%,预计全年将继续投入2-3%的收入用于品牌营销 [2] - 长期EBITDA利润率目标为15%以上,预计从FY26开始逐步提升 [2] - 公司正在进行3000万澳元的市场回购,显示出其资产负债表强劲 [2] 财务表现 - FY24收入为4.98亿澳元,同比增长26%,与市场预期一致 [2] - 2H24毛利率同比下降30个基点,但比市场预期高出15个基点 [3] - 2H24配送费用为-490万澳元,导致交付利润率为31.4%,略低于市场预期的31.6% [3] - 客户获取成本(CAC)同比增长22%至88澳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89澳元 [3] - 2H24营销费用占比为15.2%,同比增长263个基点,低于市场预期的17.2% [3] 运营指标 - 活跃客户数同比增长31%,但每位活跃客户的收入下降3%至461澳元,主要由于平均订单价值下降5% [3] - 转化率保持稳定,为2.8%,与FY23持平 [3] - B2B收入增长强劲,同比增长27% [3] 估值与市场表现 - 目标价格为10.30澳元,基于DCF和SOTP估值方法 [4] - 当前股价为9.50澳元,52周价格区间为5.31澳元至13.13澳元 [7] - 市场预测未来12个月股价上涨8.4%,但低于市场回报假设的9.2% [9] 公司背景 - Temple & Webster Group是澳大利亚领先的在线家具和家居用品零售商,FY22收入为4.26亿澳元,客户超过90万 [10] - 公司通过轻资产的第三方代发货模式和自有库存的私人品牌产品进行销售 [10] - 增长机会包括DIY/家居装修领域以及B2B/贸易渠道 [10]
Seek(SEK.AU)UBS SnapShot: 2H24 Result
UBS· 2024-08-13 12: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Seek公司"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为27.10澳元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2H24业绩亮点 1. 澳新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至4.05亿澳元,EBITDA同比下降4%至2.24亿澳元;销量同比下降21%,但单价同比上升16% [5] 2. 亚洲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至1.21亿澳元,EBITDA同比下降70%至1400万澳元;销量同比下降19%,但单价同比上升27% [5] 3. 已终止经营业务(包括Basil Online和OCC)收入7600万澳元,EBITDA1500万澳元 [5] FY25展望 1. 预计收入102-114亿澳元,其中澳新业务销量预计下降低个位数,但单价有高个位数增长;亚洲业务收入有望超过上年,单价有高个位数增长抵消销量低个位数下降 [6] 2. 预计EBITDA43-50亿澳元 [6] 3. 预计调整后净利润13-18亿澳元,受折旧和利息费用上升影响 [6] 4. 预计总运营支出59-64亿澳元,总资本支出15-17亿澳元 [6] 根据报告目录分别总结 2H24业绩 - 总体收入和EBITDA略低于预期,主要受亚洲业务表现疲弱影响,但澳新业务单价增长16%抵消了销量下滑 [7] - 总体运营支出和资本支出控制得较好,优于预期 [7] FY25展望 - 收入指引预计澳新业务销量下滑幅度大于预期,但单价增长预期优于预期 [7] - 总运营支出和资本支出预计与预期一致,公司预计能维持/提升FY25的营运杠杆 [7] - 目前主要风险在于宏观环境,但公司在可控因素(单价和成本)方面的表现令人鼓舞 [7] [1][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