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联社早知道:MagicBot惊艳亮相2024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机构称2035年行业规模有望达3000亿元,这家公司已就人形机器人展开合作;首个国家汽车芯片质检中心落户上海
财联社· 2024-11-19 21:17AI Processing
行业趋势 - 203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规模有望达3000亿元,2024、2026、2029年市场规模分别为27.6亿、104.71亿、750亿元,2029年占世界总量32.7%[1][2][3] - 2024年中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905.4亿元,同比增长6.5%,国产化率仅10%左右[4] 公司动态 - 领益智造子公司与Hanson Robotics就人形机器人合作,天奇股份与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合作[3] - 博通集成车规级芯片进入主流车厂,北斗星通为车企定制开发芯片[4] - 贵州燃气推进供气项目建设及管网改造,向综合能源运营转型[15] - 科大智能布局多领域技术研发,成特斯拉供应商,获多家证券买入[16] 市场表现 - 11月19日市场缩量1996亿元,成交10亿以上个股减38家至298家,华为、芯片、汽车概念个股数有变化[9] - 11月19日创一年新高个股减33家至57家,锂电池、机器人、华为概念创新高个股居前三[15]
风口研报·公司:华为攻克硅基负极难题,理论比容量将是石墨负极的10倍左右,这家公司产品可解决体积膨胀痛点且是唯一上市企业;另有公司10亿级大单品实现恢复性增长
财联社· 2024-11-19 20:35AI Processing
信德新材相关 - 华为公开硅基负极材料专利信德新材积极布局[2] - 公司是负极包覆材料行业龙头且唯一上市企业[2] - 公司三季度毛利率8.23%环比提升0.79pct[2] - 预计2024 - 26年EPS为0.01/0.72/1.16元同比-98.2%/9637.7%/61.5%[2] 有友食品相关 - 泡椒凤爪为10亿级大单品已恢复性增长[3] - 新品脱骨鸭掌进山姆渠道三季度贡献增量[3] - 预计2024 - 26年归母净利润1.71/2.27/2.69亿元同比增长47.45%/32.64%/18.31%[3]
机构调研:这家AIoT芯片供应商边缘AI处理器芯片持续放量,销售收入成倍增长
财联社· 2024-11-19 19:42AI Processing
公司产品 - 公司发布新一代端侧AI音频芯片[1] - 边缘AI处理器芯片持续放量销售收入倍数增长[1] 公司业务 - 是国内领先低功耗AIoT芯片设计厂商[2] - 产品应用于多个领域[2] - 前三季度部分芯片产品增速较快[2] - 已发布三个系列的端侧AI音频芯片部分客户接近量产[3] 公司市场地位 - 全球蓝牙音箱SoC芯片重要供应商[3] - 中高端蓝牙音箱SoC进入国际一二线品牌供应链[3]
风口研报·行业:华为+英伟达+谷歌领航“全光交换机”加速落地,产品将于2025年正式商用以满足AI训练需求,国产OXC交换机产业链有望快速崛起;高性能材料新拓展eVTOL领域,这家公司已做到国内第一
财联社· 2024-11-19 17:20AI Processing
全光交换机 - 英伟达和谷歌布局全光交换满足AI训练流量需求[2] - OXC全光交换方式有多种优势[2] - 华为等公司将推出2025年商用的OXC全光交换机[2] - 看好国产OXC交换机产业链相关公司[2] 上纬新材 - 高性能材料拓展新应用领域[15] - 在国内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销量第一市占率35%[15] - 2024 - 2026年EPS分别为0.2、0.22、0.26元[19] - 海外营收占比从2020年11%提升至2023年30%[21]
风口研报·公司:提升能量密度+可用于固态电池,该技术已用于高端消费电池、明年将突破动力电池领域,当前产业链处于快速降本增效中,分析师梳理产业链受益公司
财联社· 2024-11-19 13:18AI Processing
硅基负极材料应用 - 可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已用于高端消费电池2025年有望在动力端实现0 - 1突破[2] - 有助于固态电池发展华为公开相关专利[2] 成本与价格 - 硅碳纯品价格有望从50万/吨+降至30万/吨以内2026年后有望降至20万/吨以内[3] - 硅烷气价格从23年20万/吨降至6 - 8万/吨[5] - 树脂类多孔炭价格有望从40 - 50万降至30万以内25年初千吨级产线投产后有望进一步降至15万以内[5] - 设备规模化生产炉子规格提升设备成本降幅30 - 40%若200Kg炉子推广设备开支有望再降50%[5] 市场空间 - 假设2027年动力乘用车电池出货1.4T消费电池出货80G[5] - 假设硅碳渗透率动力15%消费30%硅添加比例15%[5] - 对应纯硅负极需求2.7万吨多孔碳/硅烷需求1.3/1.9万吨单壁碳管浆料需求8.9万吨[6] 相关上市公司 - 天奈科技(单壁CNT)元力股份(多孔炭)璞泰来(纯硅负极)圣泉集团(多孔炭)[2][3]
机构调研:这家自主芯片设计公司推出支持生成式控制的端侧AI MCU
财联社· 2024-11-19 13:05AI Processing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拥有40余款系列化C*Core CPU核[1][2][3] - 推出支持生成式控制的端侧AI MCU,适用于智能家电、工业控制、新能源、机器人等领域[2] - 中高端汽车电子MCU芯片产品实现量产装车[1][2][3] - 基于自主RISC-V架构C*Core CPU内核研发的新产品CCR4001S,带AI NPU,支持智能控制算法与自适应变频控制算法[2] 市场与客户 - 目前已有多家客户正在使用公司的AI MCU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2] - 销售团队深入了解各类客户的业务需求,不断发掘产品的可应用场景,与客户共同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2] 技术能力 - 具备嵌入式CPU IP核微架构按需定制化设计的能力,基于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进行SoC芯片软硬件架构优化设计[3] - 基于开源的PowerPC、RISC-V以及公司获得指令架构授权的M*Core三种指令架构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0余款系列化C*Core CPU核,性能指标满足客户应用需求,实现国产化替代[3] 风险提示 - 调研内容仅为机构与上市公司间的业务交流,不构成投研观点,信息以上市公司公告和分析师公开报告为准[2][3]
风口研报·公司:华为具身智能签约合作伙伴+押注全球头部1X机器人,这家公司或与海内外机器人企业形成密切供应链合作,另布局四足机器人打开工业级应用空间
财联社· 2024-11-19 10:32AI Processing
公司合作与布局 - 中坚科技成为华为具身智能签约的16家合作伙伴之一[2] - 投资1X机器人与国际大型机构共同参与其发展[2][3][4] - 设立上海中坚智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或为海外机器人企业提供产品配套[5] - 设立江苏坚米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布局四足机器人[2][3] 财务预测 - 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4/1.31/1.76亿元同比增长74.6%/56.5%/34.0%[2][3][4] - 2024 - 2026年对应PE为85.9/54.9/41.0倍[2][3][4] 产品情况 - 四足机器人灵睿P1性能与竞品相比同等或较优[7]
九点特供:单车创奇迹!小米SU7今年累计交付超10万辆,机构称小米有望成长为智能汽车又一“鲇鱼”;华为Mate70预约已破160万,这家公司AMOLED产品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并间接配套Mate系列
财联社· 2024-11-19 08:19AI Processing
小米相关 - 小米SU7今年累计交付超10万辆年底冲刺13万[1] - 小米2024年第三季度总营收925亿元同比增长30.5%[7] - 小米经调整净利润63亿元同比增长4.4%[7] 华为相关 - 华为Mate70系列手机预约已破160万[9] - 2024年第二季度华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160万台同比增长49%[9] - 开源证券预计2025年华为手机出货量8000 - 9000万台[10] 市场相关 - 周一市场全天冲高回落创业板指领跌收3连阴[3] - 1.8万亿成交额相比之前2.5万亿少近1/3[3] - 上周又一批中证A500指数基金宣布结束募集且发行火爆[5] 海外相关 - 美股特斯拉涨超5%特朗普团队拟放宽自动驾驶汽车规定[11]
研选:AI驱动广告营销精准投放,AI广告商业化得到验证,分析师看好A股相关产业链公司;国内锂电负极包覆材料龙头,分析师看好公司积极布局硅基负极包覆技术
财联社· 2024-11-19 07:08AI Processing
AI相关 - AI驱动广告营销精准投放AI广告商业化得到验证[7] - 美股软件股如AppLovin业绩超预期触发AI应用行情[7] - 信达证券冯翠婷看好A股相关产业链公司[7] - 冯翠婷看好易点天下蓝色光标利欧股份等[8] 信德新材相关 - 信德新材是锂电负极包覆材料龙头[9] - 公司市占率稳固与下游头部企业深度绑定[9] - 国泰君安徐强看好公司硅基负极包覆技术布局[9] - 徐强预计公司2024 - 26年EPS为0.01/0.72/1.16元[10] - 给予2024年1.72倍PB对应目标价46.58元[10]
公告全知道:低空经济+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公司开发下一代eVTOL驱动电机将搭载于小鹏飞行汽车
财联社· 2024-11-18 22:09AI Processing
低空经济与新兴技术 - 震裕科技布局低空飞行器驱动电机铁芯,针对专用型驱动电机,已处于客户验证阶段[2] - 震裕科技全资子公司范斯特与客户联合开发下一代eVTOL驱动电机,将搭载于小鹏飞行汽车,产品将于本月实现小批量送样[3] - 震裕科技成立人形机器人子公司,专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相关业务开拓正常[3] 航天科技与军工 - 航天科技的航天应用产品主要以加速度传感器、精密制造、测试测控设备为主要业务方向,技术水平国内领先[4] - 航天科技的加速度传感器成功助力神舟飞船、天舟货运飞船、空间站等国家重点工程任务[4] - 航天科技的航天应用产品以军工配套为主,面向航空、航天等国防装备平台[5] 半导体与芯片 - 东微半导主营产品完成了从8英寸代工厂到12英寸代工厂的扩展[6] - 东微半导是一家以高性能功率器件研发与销售为主的技术驱动型半导体企业,产品专注于工业及汽车相关等中大功率应用领域[6] - 东微半导的直接股东为哈勃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由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100%的股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