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搜索文档
“远航·求索——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展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在巴黎开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05 14:12
展览现场。人民网记者 尚凯元摄 展览分为"追寻真理·救国兴邦""艰难赴法·工读明心""建立组织·宣传马列""西行东归·报效家国"四个单元,展出80余张珍贵照片并设有线上展览,生动展 现了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法国求学与探索救国的事迹,以及他们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卓越贡献。展览将持续至9月23日,免费向 公众开放。 展览现场。人民网记者 尚凯元摄 法国丝路商学院教授埃尔韦·阿祖莱表示,二战胜利是人类团结战胜压迫的象征,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顽强抵抗日本侵略,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 出了重要贡献。这段记忆不仅属于中国,也具有普世意义。中法两国在共同的历史记忆与人文交流中缔结深厚情谊,而勤工俭学运动所彰显的青年精神至今 仍启迪当下。他呼吁双方在和平、合作与文化传承中持续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为构建公正、稳定的未来贡献力量。 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副书记汤匀介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青年在20世纪初探索救国道路的伟大实践,也是中法友好交往的重要篇章。 人民网巴黎9月4日电 (记者尚凯元)9月3日,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共一大纪念馆联合主办的"远航·求索——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展暨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 ...
《和平与纪念之声:80年回响》音乐会在悉尼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9-03 11:26
活动背景与目的 -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 - 通过音乐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并传递和平信念 [1][1] - 为澳中文化交流架设理解桥梁 [1] 活动内容与形式 - 音乐会以民族器乐重奏《红高粱》开场 包含竹笛、唢呐、二胡、琵琶等乐器 [1] - 演出《松花江上》《黄河颂》《游击队之歌》等经典作品 [1] - 由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家呈现精彩演出 [1] 主办方与参与方 - 活动由澳中文化艺术促进会与沈阳音乐学院联合主办 [1] -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副总领事王春生、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田彦、澳中文化艺术促进会会长冯敦平出席并致辞 [1]
全球瞭望|肯尼亚媒体: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新华社· 2025-08-10 20:51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视角 - 国际社会应重新审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 采用更平衡和广阔的视角 正确评价中国的抵抗和贡献 [1] - 西方中心主义叙事掩盖历史 忽视中国及全球南方国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 [1] - 中国抗日战争是全球反法西斯斗争的中心阵线和重要支柱 是东方主战场 [1] 全球南方国家的历史角色 - 肯尼亚等全球南方国家与中国有相似历史遭遇 经历外国侵略和民族解放斗争 [1] - 二战爆发主因之一是西方列强争夺对全球南方资源和市场的控制权 [1] - 战争期间全球南方国家人力和资源被掠夺 但焕发了民族认同感和政治自主意识 [1] 战后国际秩序与民族独立 - 二战后民族独立浪潮席卷亚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 殖民秩序分崩离析 [2] -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战后国际秩序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持久遗产 是全球和平与稳定的基石 [2] 历史修正主义与真相还原 - 纪念战争胜利需摒弃历史修正主义 还原中国等全球南方国家的真实作用 [2] - 某些叙事淡化侵略者责任 忽视其战争罪行 掩盖中国人民的苦难和反抗正当性 [2]
“和平与未来”大型交响史诗音乐会暨图片展在悉尼举行
新华网· 2025-08-10 14:53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报道主要聚焦于文化活动和国际关系,并未涉及公司或行业相关的信息。因此,按照任务要求,无法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市场数据或行业趋势的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并肩战斗 携手前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明斯克举办
新华社· 2025-08-02 01:08
展览概况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明斯克举行,展出34幅图片 [1] - 图片展集中反映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介绍苏联空军志愿队与中国人民共同抗战的历史 [1] - 展览由新华社明斯克分社、中国图片社主办,得到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支持 [2] 展览内容 - 图片展呈现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还原了中苏两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的深厚战斗情谊 [1] - 展览生动再现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英雄壮举,讲述中苏在战争岁月中淬炼的真正友谊 [2] 参与人员与反响 - 白俄罗斯政界、军界、学者、媒体代表等300余人观看展览 [1] - 白俄罗斯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卢卡舍维奇称赞展览内容详实,信息量大,有助于了解二战史实 [1] 历史意义 - 中国和苏联分别作为二战亚洲和欧洲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决定性贡献 [2] - 中白两国坚定做历史记忆的守护者、发展振兴的同行者、国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 [2]
驻英大使郑泽光:中英应坚持相互尊重,排除干扰和杂音,推进互利合作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27 15:16
中英关系与历史合作 -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强调中英两国人民在二战期间并肩作战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其中中国抗战开始时间最早 持续时间最长 付出牺牲最大 [1] - 列举历史合作案例 包括1942年浙江舟山渔民营救384名英军战俘 中国远征军解救缅甸被围英军 以及英国友人乔治·何克在华投身抗日运动的事迹 [2] - 呼吁中英重拾战略伙伴关系 坚持相互尊重 求同存异 合作共赢 并提及两军关系是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防参谋长拉达金海军上将今年4月访华推动高层战略沟通 [2] 国际局势与中国立场 - 指出当前世界面临地缘冲突加剧 单边霸凌抬头 多边机制受挑战 国际社会应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维护多边主义与和平稳定 [3] - 强调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 重申台湾问题立场 表明中国人民及其武装力量坚决反对分裂 不允许外部势力阻挠中国统一 [3] 军事交流与活动展示 - 招待会通过播放《守护》《为了和平》等宣传片 展示《中国军队》系列杂志 呈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成就与使命担当 [3] - 国际来宾高度评价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表达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意愿 [3]
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结下深厚友谊(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人民日报· 2025-07-14 06:20
国际友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 印度医生柯棣华1938年加入援华医疗队,在晋察冀军区13天内参与抢救数百名伤员,并担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7][9] - 柯棣华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因积劳成疾逝世,毛泽东评价其国际主义精神"永远不应忘记"[10] - 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成员赫留金1938年指挥SB-2轰炸机部队执行上百次对日作战任务,参与建立西北国际航空通道[12] - 赫留金1939年获"苏联英雄"称号,其女赫留金娜2015年在北京接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13] - 日籍八路军战士小林宽澄1941年被俘后加入反战同盟,战后担任内蒙古丰镇县医院副院长,1955年回国从事中文翻译工作[15][16] 国际友人与中国的持续联系 - 柯棣华侄女博卡1982年首次访华,2014年习近平向其家族颁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11] - 赫留金娜现任俄罗斯援华志愿飞行员后代协会主席,致力于收集苏联援华老战士资料并开展教育活动[13] - 小林宽澄2005-2015年多次受邀参加中国抗战纪念活动,其子小林宪明现任日本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会会长[17] 历史评价与传承 - 博卡强调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赢得战略空间[11] - 赫留金娜指出俄中人民共同奋战的历史记忆"虽历经岁月也难掩光辉"[13] - 小林宽澄评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之一"[16]
华人社团看望慰问菲律宾慰安妇幸存者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07 17:30
历史事件回顾 - 菲律宾华人社团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慰问邦板牙省马帕尼克村10位慰安妇幸存者,年龄最小92岁,最大96岁 [1][2] - 1944年11月23日日军突袭马帕尼克村,杀害男性村民并掳走100多名女性至布拉干省"红屋"实施系统性性暴力 [2] 幸存者现状 - 幸存者集体控诉日军暴行并呼吁未实现的正义,提及往事时仍情绪激动 [2][5] - 人权律师苏亚雷斯指出日本政府至今未承认暴行,对幸存者造成持续心理伤害 [5][7] 历史意义与呼吁 - "红屋"建筑现状破败,成为日军暴行的实物证据 [7] - 律师强调承认历史是避免重蹈覆辙的前提,呼吁国际社会帮助幸存者获得心灵治愈 [5][7]
时政微观察丨从习主席引用的这首歌感悟历史的力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1 13:05
中俄历史情谊 - 习近平主席引用《喀秋莎》歌词,强调中俄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深厚情谊 [4] - 苏联援华航空队在抗日战争中支援中国,中国地下工作者阎宝航为苏联提供关键情报 [6] - 二战期间中俄相互支援物资,开辟国际"生命线",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保存联合抗战史料 [7] - 普京总统表示俄中友谊牢不可破,两国情谊如黄河与伏尔加河般深厚 [8] 和平合作与战略协作 - 中俄元首共同出席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商定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9] - 习近平主席强调反对霸权主义,中俄将共同维护联合国权威和二战胜利成果 [9] - 双方签署深化战略协作的联合声明,交换20多份合作文本,涵盖全球战略稳定等领域 [11] 人文交流与文化合作 - 2024-2025年为"中俄文化年",两国举办舞剧《咏春》、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等文化交流活动 [12] - 中俄联合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人文交流活动,习近平主席指出人文交流对夯实双边关系意义重大 [13][15] - 文化合作构筑中俄关系民意基础,推动两国友谊与合作持续深化 [15]
镜观·回响|历史的记忆和真相永不褪色
新华社· 2025-05-09 20:49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历史事件和纪念活动分类的关键要点总结: 历史背景与战争贡献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取得胜利[4] - 苏联红军在欧洲战场以坚韧意志击败纳粹德国,解放被奴役人民[5] - 二战期间中苏合作: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阎宝航向苏方提供关键情报[3],苏联援华航空队在中国多地参与对日作战并牺牲多名飞行员[3][17] - 台湾于1945年10月25日正式回归中国版图,是二战胜利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9] 战后秩序建立 - 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中国和苏联率先签署《联合国宪章》,50国代表参与旧金山会议[7] -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1945年11月审判22名纳粹高层战犯[10] -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946年5月对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审判[12] - 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驱逐台湾地区代表[14] 纪念活动与双边关系 - 武汉解放公园设有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2005年有苏联飞行员遗属献花致敬[17] - 2007年中俄老战士通过视频会议追忆共同战斗经历[18] - 2015年南京举行凭吊苏联援华航空烈士活动,中俄学生代表参与[18] - 2015年北京举办俄罗斯反法西斯题材美术展展出76件作品[19] - 2020年上海举行纪念卫国战争75周年图片展展出80余幅历史照片[22] - 2025年计划在中国驻俄使馆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图片展[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