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军国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浴火重生:历史阴影中的德国转型
新京报· 2025-09-15 11:26
也许所有亲历过二十世纪欧洲历史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一个孕育了歌德、巴赫、贝多芬的民族,为何会同 时诞生出希特勒、党卫军与奥斯维辛?希特勒的千年帝国颠覆了欧洲自启蒙运动以来的人文主义理想,毒气室的 浓烟抹去了二十世纪历史上所有人性的亮色。 历经劫难的人们只有一边反思罪责和忏悔的同时,进行精神与物质上的重建。反思并非意味着与过去彻底切割, 悔罪也并不意味着一个民族将永远沉沦在罪孽中难以解脱。战后德国回归文明世界的尝试并非一帆风顺,所谓的 清算也难称彻底。但是一个民族必须经历集体心理上的炼狱般的自省,才可以获得重建生活的崭新力量,赢得灵 魂的重量。 历经威廉德国、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的历史学家梅尼克在他的名著《德国的浩劫》中对后代有这样的期待:"德 国精神再度发现自身之后,仍然必定会在西方的共同体内完成其特殊和无可替代的使命"。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八十周年,当德国已经成为欧洲政治不可取代的中坚力量,关于纳粹和战后的解释却随着西方新兴的民粹 主义浪潮出现了微妙的摇摆。当曾以为难以撼动的记忆出现了新的阴影,以正义的追寻作为身份象征的德意志民 族,又该如何抉择? 本文内容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9月12日专题《未 ...
以史为鉴 珍爱和平
人民日报· 2025-09-06 06:22
展览核心内容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图片展于柏林闭幕 通过黑白照片和文字说明展现日本侵华历史及中国14年抗战历程[1] - 展览突出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具有开始时间最早和持续时间最长的特点[1] - 展览呈现国际社会与海外华侨对中国人民的支援 包括德国人约翰·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庇护20多万难民及德国医生汉斯·米勒拯救数千名八路军战士的事迹[2] 历史意义与国际贡献 -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中德中欧均曾饱受战争苦难[1] - 展览揭示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的残暴侵略与种族主义本质 该历史事实长期缺乏德国社会关注[2] - 通过维和部队获联合国"和平勋章"、海军医院船在非洲执行任务及亚丁湾护航等当代案例 展现中国对和平的守护[2] 国际社会观点 - 德国研究员强调展览体现人类共同精神 即必须战胜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以维护生存与和平[2] - 德方人士指出战争带来惨痛代价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追求合作共赢[2] - 展览旨在促进不同国家民族理解中国人民对侵略的反抗与对和平的守护 凝聚跨越时空的精神共识[2]
“期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纪念大会引发台湾岛内舆论关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4 10:01
纪念活动意义 - 展现强大国力并期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5] - 纪念抗战胜利以倡导和平主义并杜绝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再起 [3] - 通过阅兵仪式缅怀先烈并强调自立自强以实现国泰民安和民族复兴 [5] 历史警示与和平价值 - 铭记历史教训并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7] - 警醒曾实施侵略的国家勿重蹈覆辙并促其深思反省 [7] - 强调中华民族崛起与综合国力提升 [8] 民族复兴与统一愿景 - 中华民族不断复兴且综合国力持续提升 [8] - 期待实现完全统一的目标 [8] - 展现中国崛起使中国人感到与有荣焉 [8]
一场“米骚动”,成为日本踏上军国之路的转折点
虎嗅· 2025-08-19 20:05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本主要涉及历史和政治议题,与公司和行业研究无关。作为投资银行研究分析师,无法从该内容中提取与公司财务、行业动态或投资机会相关的关键要点。建议提供包含企业财报、行业数据或经济指标的新闻素材进行分析。
国际锐评丨战后80年,日本的“历史健忘症”该治治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5 16:20
历史认知问题 - 日本政客和右翼势力推卸战争责任 污蔑中国正当自卫反击为挑衅[3] - 日本篡改历史教材 否认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问题[3] - 日本政府打破1995年以来逢十周年发表历史问题谈话惯例 改为首相个人见解[3] 军事安全动向 - 日本防卫预算连年大幅增长 实质突破专守防卫原则[3] - 推动构建亚太版北约 新版防卫白皮书称中国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3] - 2024年美日安保条约升级版将同盟定位从防御转向攻守兼备[4] 国际反应与影响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1] - 印尼前外长指出日本增加防卫费与不会成为军事大国的承诺背道而驰[5] - 马来西亚前总理强调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日本应该减少挑衅[5] 历史真相揭露 - 南京大屠杀真实影像和731部队活体实验记录等档案公之于众[5] - 731部队原队员胡桃泽正邦用口述证言揭露部队罪行[5] - 日本学者指出政府在历史认知上的双重标准无法让战争受害者信服[5]
投降80年之际,日本政客靖国神社“拜鬼”意在投机?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10:21
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行为 - 日本首相石破茂以自民党总裁名义自费向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玉串料" [1][2] - 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等政客亲自前往靖国神社进行参拜 [1][6] - 石破茂曾在2025年4月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向靖国神社奉纳供品"真榊" [2] 靖国神社历史背景 - 靖国神社供奉14名甲级战犯及上千名战犯 包括东条英机、松井石根等 [8] - 战犯于1978年被入祠 每年4月和10月举行春秋例行大祭 [8] - 日本国会存在超党派议员联盟"大家一起来参拜靖国神社之会" 定期组织大规模参拜活动 [8] 政治背景与动机 - 石破茂政权面临执政危机 执政联盟在2025年参议院选举遭遇历史性溃败 [10] - 政客利用8月15日特殊节点参拜靖国神社 被分析认为是为政治版图铺路的投机行为 [10] - 日本政坛存在右翼思潮 部分势力试图复活军国主义 [8][10] 国际社会反应 - 韩国外交部多次表示失望和遗憾 敦促日本正视侵略历史 [11] - 中国外交部指出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工具 敦促日方深刻反省历史罪责 [11] -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反对任何对历史的抹黑 强调俄中在二战中的贡献 [11]
广岛核爆八十周年 日本的战争记忆依旧残缺
新华社· 2025-08-07 07:25
历史叙事特征 - 日本民众对广岛核爆的认知聚焦于受害叙事 普遍缺乏对战争起因的清晰理解 受访初中生仅知广岛有军队设施 40代参观者认为美国为试验使用原子弹[3] - 官方纪念活动回避日本战争责任 广岛市长和平宣言强调废核与和平理念 日本首相重申非核三原则 两者均未提及日本作为战争发动国的角色[4] - 公立博物馆展陈突出受害视角 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以个体故事展现核爆创伤 使用太平洋战争等中性词汇 淡化日本在亚洲的侵略行径[5] 社会认知分歧 - 反战民众批评政府安保政策导向军国主义 呼吁守护和平宪法 被禁止参加官方纪念仪式并遭防暴警察包围[4] - 学者指出日本战后体制延续战前结构 青山学院名誉教授羽场久美子认为社会缺乏对侵略历史的深刻反省 学校教育极少涉及对周边国家的侵略历史[6] - 山口大学名誉教授纐纈厚批评历史叙述回避责任 广岛慰灵碑以无主语方式表述错误 将责任转化为抽象教训[6] 事件背景 - 广岛核爆80周年纪念活动在和平纪念公园举行 钟声与和平鸽象征祈愿和平 数万生命在原子弹爆炸中瞬间消亡[2] - 核爆受害者后代对历史认知模糊 初中生通过道德课了解战争 表达对核爆持续影响的困惑与对和平的诉求[3]
伊朗驻联合国代表:“压倒性力量”的威胁不会改变事实,即伊朗并不寻求核武器,而美国的军国主义只会加剧不稳定局势。
快讯· 2025-06-12 02:59
伊朗核立场声明 - 伊朗驻联合国代表强调伊朗不寻求核武器 [1] - 代表认为美国的军国主义会加剧地区不稳定局势 [1] - 伊朗表示外部"压倒性力量"的威胁不会改变其核立场的真实性 [1]
中方是否认同俄方关于新纳粹主义观点?外交部:联大曾多次通过相关决议
快讯· 2025-05-09 15:51
中方对新纳粹主义的立场 -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联合国大会多次以压倒性优势表决通过打击新纳粹主义的相关决议 [1] - 林剑指出这些决议代表了国际社会对新纳粹主义问题的鲜明立场 [1] 中方对乌克兰危机的立场 - 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是一贯且明确的 [1] - 中方愿根据当事方意愿与国际社会一道为化解危机和实现持久和平发挥建设性作用 [1]
你知道日本侵略证据有多好买吗?
虎嗅APP· 2025-03-06 18:23
战争罪证市场现状 - 日本侵华战争罪证在拍卖市场流通广泛,包括照片、军刀、勋章等,获取成本较低[4][6][24] - 日本古本商对二战照片有明确估价体系:家庭合影价值最低,军事题材尤其是记录暴行的照片价值最高[8] - 从军记章清晰记录日本侵略轨迹,发放数量与市场价格成反比(如340万枚"支那事变从军记章"现价<1000日元)[25][26][27] 典型罪证交易数据 - 照片类:180枚二战影集13万日元(2024年1月成交)[14],淞沪会战影集6万日元(2025年1月成交)[17] - 文献类:《不许可写真史》单本售价3000-5000日元[21],南京大屠杀相关报纸61,002日元成交[36] - 勋章类:陆军中将波田重一全套勋章15.1万日元成交(2024年2月)[29] 军国主义意识形态载体 - 儿童玩具:如"肉弹三勇士"主题玩具(成交价9,300日元)[33],军犬玩具26,200日元成交[35] - 教育物品:9岁女孩书写"神国日本"的书法作品[10][11] - 国债:支持侵华的36枚国债券套装25,011日元成交[32] 历史资料保存与传播 - 每日新闻社保存6万张不许可照片,含69册标注审查理由的相册[20] - 中国市场出现日本侵华证据回流现象,部分被日本人重新购回[37][38] - 互联网使罪证获取门槛降低,但缺乏高质量文化产品传播历史记忆[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