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伊冲突
icon
搜索文档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伊朗已经准备好对任何新的军事袭击做出回应。
快讯· 2025-07-16 18:40
地缘政治局势 -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示伊朗已经准备好对任何新的军事袭击做出回应 [1]
美联储再次放鸽,支持7月降息,特朗普要迎来任期内第一次降息?
搜狐财经· 2025-06-25 07:36
美联储降息预期 - 特朗普持续施压美联储降息 但鲍威尔保持谨慎态度 强调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即将显现 [1] - 美联储内部鸽派声音增强 沃勒和鲍曼支持7月降息 认为通胀威胁减弱且劳动力市场可能放缓 [1] - 旧金山联储行长戴利和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持谨慎态度 认为当前货币政策适当 无需急于降息 [1] 影响降息的关键因素 - 特朗普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将于7月9日到期 谈判进展缓慢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美联储决策难度 [4] - 美伊冲突加剧导致霍尔木兹海峡紧张 高盛预测布伦特原油或飙升至110美元/桶 可能推高全球能源价格 [6] - IMF警告美伊冲突影响可能超出能源领域 增加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抑制企业投资和消费 [6] 全球央行政策对比 - 欧洲央行已进行8次降息 欧元区综合PMI初值近乎停滞 经济增长乏力 可能进一步降息刺激经济 [7] - 美联储降息概率受制于关税和地缘政治风险 首次降息可能推迟至7月之后 与欧洲央行形成鲜明对比 [7]
美媒爆:袭击美军基地后,伊朗传信息称不会再打击美方目标,白宫称不会报复
环球网· 2025-06-24 17:12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缓解 - 伊朗袭击美国卡塔尔乌代德军事基地后向白宫传达不再对美方目标实施任何打击的信息[1][3] - 白宫回应称不会对伊朗此次袭击行动进行报复并重申愿恢复与伊朗的谈判[3] - 伊朗方面表示只有在实施报复性打击后才可能开展有关外交工作[3] 美伊军事行动与核设施冲突 - 美军对伊朗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发动袭击[4] - 伊朗为回应美国对核设施的侵略行径对美国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进行导弹打击[4] - 伊朗在发动袭击前通过卡塔尔通知美方袭击时间和目标[3][4] 外交沟通与地区冲突调解 - 美国总统特朗普指示中东问题特使与伊朗沟通希望通过谈判达成结束以色列与伊朗冲突的协议[3] - 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告知希望以伊冲突结束[4] - 内塔尼亚胡同意停火并表示只要伊朗停止向以色列发射导弹以方就不会再发动任何袭击[4]
据伊朗高级官员:伊朗将继续对美国的袭击进行报复。
快讯· 2025-06-24 02:35
地缘政治动态 - 伊朗将继续对美国的袭击进行报复 [1]
突发!伊朗“复仇”,数枚导弹已射向中东美军基地
金十数据· 2025-06-24 01:00
地缘政治冲突事件 - 伊朗针对美国在伊拉克和卡塔尔的军事基地发动导弹行动 代号"胜利宣告" [1] - 伊朗向美国卡塔尔基地发射10枚导弹 美国在伊拉克阿萨德空军基地启动防空系统 [2][4] - 伊朗政府要求美国直接为战争买单 预计冲突可能持续长达两年 [5] 美军军事部署动态 - 美国在中东地区部署近40000名士兵 部分部队配备防空系统 战斗机和军舰 [6] - 五角大楼从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撤离飞机 该基地是美国在中东最大基地 驻有约10000名士兵 [6] - 美国军方加强对伊拉克和叙利亚地区部队的保护 白宫和国防部密切关注针对卡塔尔空军基地的潜在威胁 [5][6] 金融市场即时反应 - 现货黄金一度下跌12美元至3380.4美元/盎司 美元指数短线下跌近20点 [2] - 国际原油价格短线跳水 日内跌幅超过2% [2]
美媒:特朗普正准备应对伊朗袭击中东美军基地 回应取决于伊朗报复的规模
快讯· 2025-06-24 00:28
中东局势动态 - 特朗普政府正在准备应对伊朗可能对美国在中东海湾地区军事基地的袭击 [1] - 伊朗报复的规模特别是伤亡人数将直接影响特朗普的回应方式和美国卷入以色列-伊朗战争的程度 [1] - 特朗普计划于美东时间下午1点与国家安全团队会面讨论这一威胁 [1] 美国与伊朗关系 - 美国对伊朗潜在袭击的回应将取决于伊朗行动的严重性 [1] - 当前局势可能导致美国更深地介入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冲突 [1]
伊朗高层政界消息人士称,(伊朗)打击美国在中东地区的设施的决定已经做出,但高级官员和指挥官仍在就精确目标进行磋商。
快讯· 2025-06-23 23:36
中东局势动态 - 伊朗高层政界消息人士表示已做出打击美国在中东地区设施的决定 [1] - 高级官员和指挥官仍在就精确打击目标进行磋商 [1]
据悉伊朗最快在一两天对美军进行报复
快讯· 2025-06-23 21:12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 伊朗可能在未来1-2天内对美军实施报复行动 [1] - 美国评估认为伊朗报复风险处于高位 [1] - 美国正通过外交途径寻求解决方案 [1]
“对伊动武”两周变卦成两天,特朗普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观察者网· 2025-06-22 22:36
美伊冲突升级背景 - 特朗普政府最初设定"两周谈判期限"作为对伊朗的最后通牒,但实际决策时间缩短至两天,显示策略可能存在烟雾弹或谈判破裂[1] - 特朗普于17日在白宫战情室会议上批准打击伊朗计划,但暂未下达最终命令以观望伊朗是否停止铀浓缩活动[1] - 白宫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直接协调军事行动,但特朗普本人对执行行动表现出摇摆态度[1] 军事行动决策过程 - 特朗普因伊朗"持续拒绝"放弃铀浓缩要求及对以色列打击成果的满意,最终决定推进空袭[3] - 特朗普受以色列空袭"成功"案例影响,认为"稍微推一把就能取得巨大成果",强化了军事行动决心[3] - 天气因素(伊朗残月期夜间能见度低)被列为加速空袭决策的辅助条件[5] 外交努力失败原因 - 特朗普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曾计划安排美伊高级官员会晤,但因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失联"导致流产[4] - 土耳其提议的伊斯坦布尔会晤原计划由美国副总统万斯和中东特使威特科夫出席,但因伊朗内部沟通失败取消[4] - 外交途径失败后,特朗普政府转向军事手段以消除伊朗核计划[4] 情报与核武评估争议 - 美国情报界此前评估伊朗未试图建造核武器,但特朗普核心幕僚(中情局局长拉特克利夫等)近期汇报伊朗距核武仅"数周时间"[5] - 铀浓缩活动虽具武器潜力,但核弹头需解决弹道导弹搭载及大气层再入技术挑战,工程难度被低估[5] - 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3月国会听证会称伊朗无核武计划,但特朗普20日公开反驳其判断"错误"[6] 国内外反应与后果 - 特朗普空袭被《纽约时报》形容为"豪赌",赌注包括应对伊朗报复及终结其核项目可能性[8] - 美国国内两党批评行动未获国会授权,共和党策略师称此举可能被支持者视为"不可饶恕的罪过"[8] - 伊朗外长谴责空袭"令人发指"并保留反击权利,联合国秘书长警告此举威胁国际和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