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日战争
icon
搜索文档
“这些伤疤,就是军人最好的勋章”(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7-30 06:42
人物背景 - 99岁抗战老兵翟维俊身上有40多处枪伤和4块体内残留弹片 右胸有硬币大小伤疤[7] - 1926年1月生于山西省翼城县桥上村 13岁时遭遇日军空袭导致堂兄遇难 祖父重伤去世[8] - 1943年17岁参加游击队 最初因身材瘦小被质疑 后获准加入[10] 抗战经历 - 游击队初期仅4人 配备4支步枪(两支汉阳造 一支老套筒 一支晋造六五步)[10] - 曾夜间潜入隆化城张贴"打倒日本侵略者"标语 引发群众反响[11] - 1944年参与营救美军飞行员 与伪军发生激战 成功护送伤员转移[11] - 1945年正式加入晋冀鲁豫军区四纵队十三旅工兵连 后更名为十三军三十八师工兵连[13] - 历任文书 班长 排长 连长 立战功10次 获两次战斗英雄称号[13] 重要文物 - 保存有十三军三十八师工兵连花名册 含182个名字 名册被子弹击穿沾染血迹[13] - 1995年将花名册无偿捐赠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3] 荣誉纪念 - 2015年9月3日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 位列抗战老兵方队前排左四[9] - 家中悬挂亲笔所书"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字样[13]
“多少人流血牺牲,才换来我们的胜利”(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7-28 06:22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这是一篇关于抗战老兵沈长龙的人物特写,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关键要点
“如尚有一兵一卒,必与日军拼命到底” 勿忘淞沪抗战
央视新闻· 2025-07-23 08:3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历史事件分析框架整理的关键要点: 淞沪抗战背景 - 日军在"九一八"事变后进一步图谋侵占中国东部沿海地区[1] - 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袭上海闸北驻军,淞沪抗战爆发[1] - 这是中国军队首次与日军进行全面对抗[1] 战役过程 - 日军初期投入1700多兵力并动用飞机装甲车,声称四小时攻下闸北[2] - 中国守军以血肉之躯抵抗,击毙日军100多人并炸毁5辆装甲车[2] - 日军三次更换指挥官并多次增兵,最终投入7万多兵力[3][6] - 中国守军不足5万人被迫撤退前,取得庙行大捷歼灭日军3000多人[5][6] 重要战役节点 - 吴淞口作为战略要地,中日双方展开激烈争夺[1][4] - 上海北站作为交通枢纽成为双方重点争夺目标[2] - 庙行战役中中国军队三面夹击取得重大胜利[4][5] 军民抗战事迹 - 19路军将士以"不灭倭寇誓不生还"决心坚守阵地[4] - 中国空军飞行员黄毓全新婚参战并壮烈殉国[3] - 上海各界民众组织运输队救护队等支援前线[3] - 宋庆龄等组织妇女5天内缝制3万多套棉衣支援[3] 战役结果 - 战役持续36天,粉碎日军速占上海计划[7] - 中国军队给予日军"九一八"以来最沉重打击[7] - 最终签订《淞沪停战协定》结束军事冲突[7] 注:根据任务要求,已排除所有风险提示、免责声明等内容,严格聚焦历史事件本身的关键要素。
“守阵地,要咬牙拼到底”(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7-23 06:13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整理的关键要点: 抗战老兵白志荣的生平事迹 - 白志荣现年101岁,居住在甘肃酒泉市肃州区,曾参加抗日战争并留下头部伤痕[4] - 保存有1959年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兵役证》,记录16年服役经历[5] - 1924年出生于山西吕梁兴县,原名"白丑孩",1943年参军时改名"白志荣"寓意"有志气、光荣"[6] 参军经历与战斗细节 - 1943年参加八路军120师特务团一营三连炮班,师长贺龙[6] - 首次任务是破坏日军通信线路,在岚县遭遇敌军猛烈反击[6] - 担任掷弹筒炮手,使用50毫米口径武器,需凭经验调整射击角度[6] - 1944年参与赤坚岭伏击战,在机枪故障情况下与日军展开肉搏[7] - 在太原以西、大同以南山区作战两年,与当地百姓建立深厚感情[8] 战后生活与精神传承 - 抗战胜利后入党,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转业至地质勘查系统工作[9] - 离休后坚持写日记40余年,记录战争回忆和生活感想[9] - 家族三代从军,儿子白维宁为退役军人[9] - 晚年常宣讲红色故事,传唱《八路军军歌》[10] - 对牺牲战友怀有深切缅怀,认为自己"替他们看了好时代"[1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晋耀臣:义胆永驻高山激流间
新华社· 2025-07-21 20:48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章主要讲述抗日英雄晋耀臣的革命事迹和贡献,属于历史人物传记类内容,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 建议提供与公司经营、行业发展、经济数据等相关的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分析和关键要点总结。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萨师俊:誓与军舰共存亡
新华社· 2025-07-20 18:04
海军历史与抗战精神 - 萨师俊1895年出生于福州海军世家雁门萨氏 自幼立志雪甲午海战之耻 以"强国莫急于海防 忠勇莫大于卫国"为家族训导 [1] - 烟台海军学校毕业后历任江贞 建安等舰副舰长 顺胜号任内创中国内河炮舰海巡先例 座右铭为"服役海军必须勤奋忠勇力争上游" [1] - 1935年任中山舰第13任舰长 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率舰执行布雷及运输任务 10月24日金口海战中击落3架日机 [2] 中山舰战役细节 - 1938年10月24日遭6架日机围攻 舰体左舷中弹舵机失控 舰桥右侧被炸后萨师俊双腿炸断仍拒撤离 高呼杀敌直至舰沉殉国 时年43岁 [2] - 该战役造成25人阵亡 20余人受伤 为抗战中单舰伤亡最重记录 萨师俊系抗战时期阵亡职衔最高的海军军官 [2] - 中山舰1997年整体打捞修复 现存武汉中山舰博物馆 福州三山陵园设将士纪念碑及青铜战斗群雕 [3] 历史影响与纪念传承 - 海军史学者评价中山舰战役体现"纵死犹闻侠骨香"的军人气节 在敌我实力悬殊下成为鼓舞国民的精神象征 [3] - 福州萨家大院保留萨镇冰 萨师俊画像及私章 舰模等遗物 牺牲消息传回时政界 海军界集体悼念 [1][2] - 福州籍中山舰将士纪念碑每年清明接受各界祭奠 雕塑定格浴血奋战场景以传承抗战精神 [3]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唱起熟悉的歌,102岁的他饱含热泪
央视新闻· 2025-07-17 14:46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 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神州大地处处留有先烈们战斗的身影,壮丽山河仍在讲述当年殊死的战 斗。 "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段歌词出自《八路军军歌》。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 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在山西平型关一带发动了一场伏击战,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振奋了全民族抗战的信 心。毛泽东同志这样评价这一战:"平型关的意义正是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侵华日军大举增兵展开进攻,华北战局严重危急。日军在攻占大同后企图突破平型关防线,进而占领太原。由中国工农红军第 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及陕北红军等部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为配合友军作战,第115师决定在平型关一带采取伏击战术,给日军以重击。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工作人员 袁晶:残破的大刀见证着当时战 ...
白石溪畔,道不尽的不屈历史
海南日报· 2025-07-17 11:46
历史背景 - 白石溪地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英烈有359人,被杀害的群众有3500人,40个村庄被焚烧夷平 [3] - 1991年建成"白石溪地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以铭记历史 [3] - 白石溪地区位于琼山和文昌交汇处,1926年党组织在塔昌村成立,1939年后成为琼文抗日根据地核心区域 [4] 日军暴行 - 1939年6月起日军集中1000多名兵力扫荡琼文抗日根据地 [5] - 1942年5月日军调集4000人实施"蚕食""扫荡"政策,实行"三光"政策 [5] - 1943年日军对中税乡南隆园村扫荡,屠杀50多名群众 [6] - 日军使用飞机轰炸、施放腐烂性毒气,导致大量战士和百姓中毒 [6] - 塔昌村40多间房屋被烧毁,一度沦为"无人村" [5] 抗日斗争 - 1941年11月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一支队特务连("少年连")在树德乡成立,成员多为13-15岁少年 [7] - 1942年下半年"少年连"在云龙乡坚持两个多月反"蚕食"斗争,打了不少胜仗 [7] - 1943年6月"少年连"战士化装奔袭澄迈桥头镇日军据点,击毙数名日军 [8] - 1944年春"少年连"战士被分配到各部队,部分成为连排级骨干 [8]
游击健儿逞英豪(山河显影)
人民日报· 2025-07-16 21:1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 - 八路军在华北创建了晋察冀、晋冀豫、晋西北、山东等多个抗日根据地 [6] - 八路军自誓师出征至1938年10月共作战1500余次 [6] - 八路军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 [6] - 八路军缴获各种枪支1.2万余支 [6] - 新四军在华中按照"向东作战,向南巩固,向北发展"的决策部署开展游击战争 [6] - 中共广东省委决定以东江、琼崖地区为重点发展华南抗日力量 [6]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术与组织 - 敌后根据地军民开展了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术 [7] - 解放区人民组织了各种抗日救国组织和人民武装 [7] - 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和参议会 [7] - 实行了减租减息政策 [7] - 恢复和发展了生产 [7] - 各地群众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7]
国台办: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值得两岸同胞共同纪念
新华社· 2025-07-16 17:50
纪念活动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台湾光复80周年,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值得两岸同胞共同纪念 [1] - 近期两岸同胞共同纪念活动包括7月举办的"《黄河回响》——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两岸音乐会"和8月将在福建省举办的纪念活动如两岸青年合唱快闪纪实、两岸将军书法作品馆藏展等 [1]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将邀请国民党抗日老兵参加 [2] 两岸关系 - 民进党当局诬蔑纪念抗战胜利活动为"统战伎俩与认知作战",并威胁恐吓抗日老兵,暴露其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丑恶面目 [2] - 抗日战争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正义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战略局面 [2] - 赖清德所谓"团结十讲"充斥着"台独"分裂谬论,煽动两岸对立对抗,表明其"台独"本性冥顽不化 [3] 台海局势 - 当前台海局势紧张动荡的根源是民进党当局和赖清德顽固坚持"台独"立场、不断进行谋"独"挑衅 [3] -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决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