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融合
搜索文档
全国政协常委、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创新发展“晋江经验”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3-08 02:58
提振消费与国货品牌 - 建议从供需两端发力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 国货品牌需通过供给侧创新承接消费升级重任[1] - 建议通过政策赋能优质国货品牌 以质价比为抓手提升国货品牌意识 使其成为消费者第一选择[1] - 在晋江经验指导下 众多国货品牌通过科技赋能在供给侧创新发力[1] 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 - 传统产业在中国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 建议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推动其发展新质生产力[2]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因地制宜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实现错位发展[2] - 建议推进大院大所+中试平台+应用场景转型 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2] - 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企业与传统产业企业深度合作研发适用技术[2] - 强调坚持发扬企业首创精神追求突破性创新 并强化链主企业在产业链协同中的引领作用[2] 产学研融合 -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关键抓手和中国企业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途径[2] - 应加强顶层机制设计 形成企业出题—政府立题—科研机构答题—企业落地—用户满意的官产学研用闭环机制[2] - 国家层面应出台支持创新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并建立高价值科技成果评价和识别平台[2] 体育赛事经济 - 全民健身热潮令马拉松网球铁人三项等赛事热度上升 产生马拉松经济和跑步消费现象[3] - 建议进一步引进高水准国际性体育赛事 通过高质量比赛拉动赛事经济促进线下消费 将体育流量变为经济增量[3] - 鼓励各省市培育开发原创体育赛事IP 并在场馆租赁安保协调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3] - 建议汲取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管理经验 建立健全中国体育赛事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3]
储能联盟携手中国石油大学,加速储能产学研融合!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3-01 16:33
储能产业合作与交流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围绕储能技术前沿研究、产业化落地可行性及专业人才培育展开交流,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国际交流方面需求契合[1]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于2022年获批建设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在储能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双方计划在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及人才培养方面深入合作[1][2] - 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是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联合设置的储能领域国家级综合性平台,旨在推动科技攻关、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2]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 - ESIE 2025将于2025年4月10-12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主题为“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设40余场主题论坛及六大储能主题展馆[2][3]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将参展,展示电化学储能、氢能储能、储能系统应用等领域的创新成果[2] - 展览面积超16万平米,预计吸引800+头部企业参展、500+新品发布、20万人次专业观众,并邀请400+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及100+国际合作单位参与[3] 参展企业名单 - 参展企业包括CATL、海博思创、中车株洲所、特变电工、国轩高科、阿特斯等头部储能产业链企业[4] 会议票务信息 - 3日通票原价5800元(含午餐及会议资料),单日票2000元[6] - 早鸟票折扣:2024年12月1日-2025年2月28日会员享通票7折(4060元),非会员8折(4640元);2025年3月1日-31日会员8折(4640元),非会员9折(5220元)[6] 行业资源 - 全球储能数据库可通过微信搜一搜获取,提供政策、项目、企业及市场活动数据[7]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官微及小秘书提供产业交流、活动对接及入会服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