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融合
搜索文档
 杀虫剂吡蚜酮单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鑫隆泰:小众赛道跑出“单项冠军”
 中国化工报· 2025-11-04 10:38
可能很多人没想到,全国超过一半的吡蚜酮杀虫剂竟都来自兰州新区化工园区的一家民营企业——兰州 鑫隆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隆泰)。该公司以超过50%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成为这一细分领域 名副其实的"单项冠军"。 鑫隆泰是一家主要从事化学药品原料、农药及农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公司,主要生产吡蚜酮 等产品。近日,中国化工报调研团队走进鑫隆泰,探寻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在小众赛道中 脱颖而出,并成为园区内首批自主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秘诀。 聚焦小众 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在农药行业的广阔版图中,鑫隆泰并没有选择追逐最火热的产品,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当时尚属小众的吡 蚜酮。这是一种高效低毒的环境友好型杀虫剂,通过让害虫产生"厌食症"而饿死,对地下水污染极小, 被农业农村部列为重点推广无公害农药,并在国家储备农药采购产品中排名第一。 鑫隆泰的成功是内修功力与外借"东风"的共同作用。无论是最初的选址还是后期的伙伴,鑫隆泰都展现 出独到的战略眼光。 选择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是鑫隆泰成为单项冠军不可或缺的因素。兰州新区"企业至上"的营商环境让黄建 忠印象深刻。"2019年,鑫隆泰从签订协议到建成投产仅用6个月,赶上了吡 ...
 赵超:坚守临床价值 创新驱动发展
 人民网· 2025-11-03 22:32
 公司战略与实践 - 公司32年来始终将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根据健康中国战略构建了从药材种植到智能生产的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 [3] - 公司通过AI赋能注射剂智能分装、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系统,实现标准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 [3] - 公司创新"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帮扶模式,在保障中药材质量同时带动就业,实现健康帮扶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3]   行业研发创新 - 医药行业需要注重理论创新与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3] - 建议企业建立"生产一代、储存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的梯次研发体系,在重点疾病领域布局专利网络 [3] - 行业应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中药、化药、生物药协同发展,促进传统医药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4]   行业社会责任 - 医药企业应积极参与普惠医疗建设,可通过组织专家下沉基层、开展医疗帮扶、培训基层医务人员等方式助力优质医疗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延伸 [3] - 建议企业将社会责任纳入发展战略,建立系统化、可持续的公益机制,在服务人民健康中实现企业价值 [4]
 化橘红第一镇出圈记:我们这样“点橘成金”| 南药食养 ④
 南方农村报· 2025-11-03 18:05
化橘红第一镇出 圈记:我们这 样"点橘成金"| 南药食养 ④_南 方+_南方plus 深秋的粤西,凉 意渐浓。化州市 平定镇的化橘红 林结束了今年的 采摘,进入休养 生息季。果农们 忙着修枝施肥, 为来年的丰收积 蓄地力。 在"百千万工 程"推动下,这 座面积216平方 公里的乡镇围绕 一棵棵化橘红 树,培育出年产 值47.3亿元的特 色产业集群,带 动3万多人就 业,是名副其实 的"化橘红第一 镇"。从传统农 业到生态型经 济,平定镇探索 出一条独具特色 的乡村振兴之 路。 【产业筑基】 科技创新提升发 展能级 在广东深融生态 产业有限公司的 化橘红产业园 内,虽然鲜果采 摘季已过,但深 加工生产线依然 忙碌。总投资3 亿元建成的现代 化园区,通 过"公司+农户 +基地"模式,直 接带动2万多名 群众增收。 "我们与中山大 学、中南林业科 技大学等高校的 合作,为传统产 业注入了科技基 因。"公司董事 长黄光振表示, 基地检测土壤、 水质和果实品 质,为化橘红的 标准化种植提供 科学依据。 化州的土壤富含礞石,孕育出富硒富锗的化州橘红,品质上乘。 这种严谨的科研 态度贯穿整个产 业链。在平定镇 西部,引进陈 ...
 培育奶业“新脊梁”!蒙牛携手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举办“牧场接班人”研修班
 中金在线· 2025-10-31 16:23
 培训活动概述 - 蒙牛集团与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于10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联合举办牧场接班人高级研修培训暨第29期现代奶牛场高级人才研修班 [1] - 培训共有来自全国的79名牧场新生代接班人和蒙牛奶源技术管理人员参与 在中国农业大学进行为期3天的沉浸式学习 [1]   培训目标与课程设计 - 培训旨在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构建定制化培养体系 以应对奶业高质量发展对牧场接班人提出的更高要求 [2] - 课程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生态共赢的导向 设置12大核心模块 涵盖行业分析、数智化应用、绿色能源开发等 确保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经营 [2][4] - 培训模式打造思想-理论-技术闭环 助力牧场发展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2][4]   师资力量与教学保障 - 依托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和奶牛金钥匙技术服务联盟的专家资源 组建多元化高水平师资队伍 [3] - 师资涵盖岗位科学家、高校教授、企业专家、牧场技术专家、管理学专家及党校专家 进行全方位知识技能传授 [3]   核心课程内容 - 行业趋势分析课程包括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的主题报告 深入分析奶业形势并预判未来机遇 为牧场规划提供科学指引 [6] - 养殖与管理课程聚焦生产关键环节 从饲料资源利用、牛奶品质调控、疫病检测等维度提供节本增效方案 并传授挤奶流程优化、乳房炎防控等实操经验 [7] - 前瞻性探讨数智化应用与绿色新能源发展路径 助力管理者更新发展理念 [7] - 经营管理能力赋能环节邀请专家帮助提升团队工作效率 夯实降本增效基础 并融入党建学习以凝聚共识 [7][8]   长期行业贡献与影响 - 公司自2012年起与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紧密合作 通过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开展专业培训等方式持续提升行业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 [9] - 合作十余年来已累计培养超1000名奶业专业人才 辐射全国1200余家牧场 形成培育一人、带动一企、辐射一片的良性效应 [10] - 此次培训为公司奶源端实施八大结构调整和十项建设性行动夯实人才基础 彰显其作为乳业国家队共筑产业生态的决心 [10] - 公司未来将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 通过更精准的人才培育和技术赋能 为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10]
 省领导参加第四届儒商大会相关活动
 大众日报· 2025-10-31 09:00
第四届儒商大会10月30日在济南开幕,省领导张海波、周立伟、邓云锋、孙立成、宋军继、王桂 英、温暖出席相关活动。 "山海齐鲁 财赋沂蒙"新时代儒商交流合作会举行,活动聚焦沂蒙区域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推动产教融合、校地协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孙立成出席并致辞。 孙立成指出,山东财经大学是省内重要的财经人才与智力高地,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支持企业国 际化方面作用突出。临沂作为全省商贸物流和民营经济大市,近年来积极推动临沂商城国际化、数字化 建设,发展基础好、潜力足。他表示,本次活动是校地合作深化和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希望双 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挥智力、资源和产业优势,携手打造链接政府、高校、企业、商协会的开放平 台,为山东企业探索一条更加稳健、高效的国际化之路。 金融创新支持山东高水平开放对接会召开,会议以"金融引新促发展,齐鲁聚智领转型"为主题,共 商金融赋能大计、共谋开放合作新篇。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海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张海波指出,当前山东正处于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金融支持保障作用日益凸显,金融 创新驱动引领价值愈发关键,对于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具有 ...
 泛亚微透:深耕利基市场以材料“解法”赋能制造升级
 新浪科技· 2025-10-31 08:11
● 本报记者 乔翔 在江苏常州一座看似不起眼的工厂里,泛亚微透生产的一种微透材料,正成为汽车车灯、航天电缆、消费电子等诸多领域的关键组件,承担着防水、防尘、压力平衡的"呼吸"功能。 成立三十载,泛亚微透从塑料标签与贴纸生产的小型复合材料厂起步,逐步切入被美国戈尔、日东电工等国际巨头垄断的高分子材料领域,成为国内e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膜材料的领军者。 其成长轨迹,恰似一株生于常州土壤的"稀有植被",在利基市场中扎根,借江苏制造业的东风舒展枝叶。 冷门赛道的破局者 2002年成为泛亚微透发展的关键转折点。泛亚微透董事长、总经理张云敏锐捕捉到家用汽车行业初现的"起飞"态势,果断切入汽车产业链。"在与下游客户深度合作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车灯上需 这一发现不仅让泛亚微透正式踏入汽车微透材料应用领域,更奠定了其日后发展的技术路径与市场定位。但随着材料技术储备的持续深化,资金瓶颈逐渐显现。 为突破这一制约,泛亚微透的创始股东决定引入战略投资者。泛亚微透自2011年底启动多轮战略融资:先后引入赛富基金、武商基金,2015年更获得南方轴承的战略投资。这些资本力量的注入 上市后的泛亚微透加快了产业布局步伐。2021年通过外延 ...
 泛亚微透:深耕利基市场 以材料“解法”赋能制造升级
 中国证券报· 2025-10-31 05:12
● 本报记者 乔翔 在江苏常州一座看似不起眼的工厂里,泛亚微透生产的一种微透材料,正成为汽车车灯、航天电缆、消 费电子等诸多领域的关键组件,承担着防水、防尘、压力平衡的"呼吸"功能。 成立三十载,泛亚微透从塑料标签与贴纸生产的小型复合材料厂起步,逐步切入被美国戈尔、日东电工 等国际巨头垄断的高分子材料领域,成为国内e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膜材料的领军者。 其成长轨迹,恰似一株生于常州土壤的"稀有植被",在利基市场中扎根,借江苏制造业的东风舒展枝 叶。 冷门赛道的破局者 泛亚微透成立于1995年,其在创始初期并未明确细分行业方向,依托创始团队在材料、工程等行业的技 术积淀,最终选择以材料领域作为创业切口。 为突破这一制约,泛亚微透的创始股东决定引入战略投资者。泛亚微透自2011年底启动多轮战略融资: 先后引入赛富基金、武商基金,2015年更获得南方轴承的战略投资。这些资本力量的注入显著增强了泛 亚微透的综合实力。2015年,泛亚微透完成股份制改造,并于2020年10月成功登陆科创板,借助资本市 场开启发展新篇章。 上市后的泛亚微透加快了产业布局步伐。2021年通过外延扩张方式收购上海大音希声60%股权,将气 ...
 友发集团:产学研融合赋能研发
 证券日报网· 2025-10-27 21:16
 公司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销售各类钢管1002.4万吨,同比增长1.52% [1] - 实现营业收入379.92亿元,同比减少5.19% [1]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大幅上升399.25% [1]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产销量同比增长、品牌规模优势体现及产品毛利率提升 [1]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通过加强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优化产业链合作、降本增效、低库存经营、合理风控等策略提升盈利空间 [1] - 公司深耕焊接钢管多年,适应市场变化并执行精准有效的发展战略 [1]   中长期市场机遇 - 公司看好“十五五”期间的市场机遇,特别是地下管网建设改造等政策推动的领域 [2] - 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发展将为公司产品转型升级提供新方向 [2]   公司研发与创新 - 公司持续深耕焊接钢管领域,覆盖建筑、市政、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并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投入 [3] - 在新基地和项目建设中,公司注重装备自动化水平和高强度资金投入,将专业技术融入装备制造过程 [3] - 具体研发重点包括热浸镀锌铝镁工艺实验和双金属复合管焊接工艺等新技术攻关 [3] - 公司推行全员性创新,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开展产学研用联合研发,实现内外技术力量深度融合 [3]
 架起产学研“立交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创促融促引
 新华网· 2025-10-27 18:48
 大赛规模与参与度 -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吸引8006个项目(方案)和3.6万人参赛 [1] - 经过预选推荐和全国复赛,有1700余个项目(方案)入围全国总决赛 [1] - 大赛设置的揭榜领题赛共发布技术需求766项,涉及项目总投入近40亿元,揭榜奖励总额近9000万元 [3]   参赛项目技术与行业分布 - 参赛项目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与机器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石油化工等7大赛道 [2] - 具体创新项目包括智能筛菌平台(效率提升1000倍以上)、卫星运营系统服务、高适配共享型无人机无线充电停机坪等 [2] - 电子科技大学团队实现了孤独症个体化精准干预与智能化疗效评估,技术已通过临床试验 [2] - 深圳搜旅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旅游定制服务平台 [2]   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 - 大赛通过企业出题、人才解题的揭榜领题赛模式,促进博士后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 [3] - 郑州轻工业大学与浙江大学联合博士后团队研发的高密度低能耗水合物相变蓄冷技术,在大赛中成功对接企业需求并进入成果转化阶段 [3] - 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大赛与大连理工大学团队合作,突破大深径比小孔飞秒激光旋切加工关键技术,计划通过技术转让或成立合资公司进行深入合作 [4]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指出,工作站与流动站联合培养及双合作导师模式,将高校科研优势与企业技术需求结合,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和博士后的创新能力 [4]   人才交流与资源对接 - 大赛现场提供与创业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的对接机会,促进博士后人才交流与科研成果转化 [5] - 投资机构计划对优质技术驱动类项目进行投资,并提供全周期的发展护航 [5] - 福建省晋江市承诺为博士后项目匹配应用场景和产业化通道,加速科技成果从研发到落地的转化 [5] - 大赛同期的人才招聘活动征集了237家用人单位,提供1593个博士及博士后岗位,例如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计划招揽40名博士后 [5]
 产学研融合高校科研“接地气” 打破学科壁垒为毕业生开拓全新职业蓝海
 央视网· 2025-10-27 16:42
 产学研融合解决人才供需脱节 - 企业反映毕业生实践经验不足,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产学研融合成为关键破局点 [1] - 山东农资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让在校学生参与企业科研,并将合作研发的生物基包膜缓控释肥技术推广至全球市场 [3][4] - 参与产学研项目的学生因拥有较多实验经验、论文和实用型专利,在求职时获得企业青睐 [6]   高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 2024年高校新增专业点1839个,撤销/停招3648个,2025年本科专业目录增列29种新专业,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 [12] - 2025年秋招人工智能相关校招职位量同比增长15.9%,算法工程师、机器视觉工程师等岗位需求增长显著 [12] - 高校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如北京理工大学实行全员化AI教育,天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根据产业需求灵活调整,注重多学科交叉 [13][15]   文科教育改革与复合型人才培养 - 文科院校通过打造文科+工科、文科+医学等学科集群,探索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 [16] - 北京语言大学与多所高校联合开展外语+工程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形成文工交叉学科集群,2025年就业率约97% [18][20] - 培养兼具语言学与医学技能等复合型人才,以填补兼具人文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实战型文科人才缺口 [22][23]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转向 - 高校创新人才评价体系,从看重论文向注重产业落地转变 [15] -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面向社会、以需求为导向,针对企业产业问题搞研发以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0] - 博士生教育强调接触生产一线,理解市场需求,不能拘泥于实验室研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