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

搜索文档
巴基斯坦提名特朗普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快讯· 2025-06-21 16:11
巴基斯坦提名特朗普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 巴基斯坦政府官方X账号发布消息称,已决定正式推荐特朗普为2026年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1] - 提名理由是表彰特朗普在近期印巴危机中的果断外交干预与关键领导作用 [1] - 该消息由美国福克斯新闻和巴基斯坦《黎明报》报道 [1]
伊朗外交部长:在以色列袭击后,伊朗不知道如何信任美国
快讯· 2025-06-21 16:06
金十数据6月21日讯,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奇表示,伊朗不确定是否信任美国进行和平谈判,并暗示特 朗普的谈判是以色列袭击伊朗的"掩护"。阿拉格奇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频道的采访时指责华盛 顿"背叛外交",称美国官员"必须表现出谈判达成解决方案的决心"。 (CNN) 伊朗外交部长:在以色列袭击后,伊朗不知道如何信任美国 ...
当明朝成了流量密码,喜羊羊都成了悼明之作
虎嗅· 2025-06-21 16:02
文化现象分析 - 《喜羊羊与灰太狼》被网友解读为悼念明朝的隐喻作品 羊村象征明朝 狼堡象征清朝 角色对应历史人物如喜羊羊影射史可法 懒羊羊影射朱由崧 美羊羊影射陈圆圆 [4][7] - 灰太狼额前疤痕被联想为清初"剃发令" 红太狼金冠象征满族 平底锅代表压迫 狼羊和解隐喻明遗民与满族共存 [7] - 中文互联网掀起"万物皆可悼明"风潮 游戏、音乐、流行符号均被赋予明朝关联性以获取流量 例如《原神》开机词被曲解为"启东"象征萨尔浒之战 [10][11][15] 历史情绪溯源 - 悼明情绪受民国红学索隐派影响 蔡元培提出《红楼梦》核心是"吊明之亡 揭清之失" 将文学与民族主义关联 [19][20] - 近代百年屈辱史教育强化对清朝的负面认知 赔款条约等记忆形成"厌清慕明"的集体心理对比 [24][26] - 当前国际竞争环境触发历史创伤记忆 悼明成为焦虑宣泄口 反映对弱小的恐惧与对强大的渴望 [28] 社会影响与争议 - 悼明话题引发极端对立 历史学者阎崇年曾因清朝研究遭暴力袭击 网络骂战频现"满遗""明狗"等攻击性标签 [33][34] - 朝代粉现象本质是现实焦虑投射 通过美化明代缓解不安全感 但激进立场可能破坏多民族国家团结史观 [37] - 部分声音反对将历史悲剧娱乐化 认为社媒梗化消解了民族血泪史的严肃性 但相关批评常遭激烈反驳 [31] 现实意义反思 - 穿越叙事盛行反映对现状的不满 但数据表明当前是暴力最少、和平程度最高的历史阶段 [48][49] - 清华大学学者指出讨论历史需保持"比例感" 避免非黑即白的评价 应聚焦经验汲取而非仇恨传播 [51] - 和平年代的争议本质是稳定社会的副产品 珍惜当下秩序比沉溺历史假设更具建设性 [47][51]
巴基斯坦:推荐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观察者网· 2025-06-21 15:41
巴基斯坦政府推荐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 巴基斯坦政府于6月21日正式推荐特朗普为2026年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表彰其在印巴冲突中的"关键领导作用" [1] - 声明强调特朗普通过"果断外交干预"促成印巴停火,展现"卓越战略眼光和政治家风范" [1] - 巴方特别认可特朗普在调解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真诚协助",并期待其继续推动地区稳定 [1] 特朗普与巴基斯坦军方高层会晤 - 6月18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讨论以伊冲突等议题 [2] - 特朗普称穆尼尔"非常了解伊朗现状",双方对局势看法一致但未具体说明 [2] 特朗普对诺贝尔奖的公开态度 - 特朗普2月曾表示自己在中东和非洲的和平努力"值得获奖",但认为因保守立场难获评 [5] - 韩国、东帝汶、白俄罗斯政要此前均表达过提名特朗普的意向,条件涉及解决乌克兰和加沙冲突 [5] 国际社会对特朗普和平角色的评价 - 巴基斯坦政府声明提及特朗普"务实外交风格"在2025年印巴危机中的延续性 [1] - 多国政要关注特朗普在俄乌冲突、加沙人道危机等全球热点问题上的潜在调解作用 [5]
中国代表:以色列侵害伊朗主权和安全 中方予以明确谴责
快讯· 2025-06-21 11:39
金十数据6月21日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20日在安理会中东局势紧急公开会上发言,敦促国际社 会全力劝和促谈,平息紧张局势。傅聪说,中方愿继续同各方加强沟通协调,凝聚合力、主持公道,为 恢复中东地区和平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代表:以色列侵害伊朗主权和安全 中方予以明确谴责 ...
沙特核与辐射监管委员会:任何针对和平核设施的袭击都违反国际法
快讯· 2025-06-21 08:59
国际核设施安全 - 沙特核与辐射监管委员会警告任何对和平用途核设施的武装攻击或威胁均违反《联合国宪章》原则、国际法及《国际原子能机构规约》[1] - 以色列6月13日起对伊朗多地发动大规模空袭并轰炸伊朗核设施引发国际关注[1]
中方敦促俄乌保持和谈势头
快讯· 2025-06-21 06:15
中方敦促俄乌保持和谈势头 -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敦促俄罗斯和乌克兰保持和谈势头 [1] - 俄乌双方近期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第二轮直接谈判 [1] - 双方在交换阵亡士兵遗体和重伤士兵、协助失散儿童重返家庭等问题上达成共识 [1] - 中方对俄乌持续实施大规模无人机和导弹袭击造成平民伤亡和基础设施损毁表示痛心和忧虑 [1] - 乌克兰危机涉及矛盾错综复杂,实现停火止战、恢复和平仍需国际社会持续努力 [1]
人民日报钟声:推动中东局势缓和刻不容缓
人民日报· 2025-06-21 05:33
中东局势分析 核心观点 - 中东地区紧张局势持续升级,国际社会对冲突失控风险表示担忧 [1] - 中方提出四点主张:停火止战、保障平民安全、开启对话谈判、国际社会促和努力 [1] - 冲突持久化或引发地区连锁反应,将中东推向"极度危险的未知局势" [1] 停火止战 - 武力加剧仇恨和矛盾,以色列应尽快停火防止局势轮番升级 [1] - 越早实现停火,造成的损失越小 [1] 保障平民安全 - 军事冲突中保护平民的红线不可突破,无差别使用武力不可接受 [2] - 当前冲突已导致大量平民死伤和民用设施破坏 [2] 对话谈判 - 冲突打断了伊朗核问题间接谈判进程,攻击核设施开创危险先例 [2] - 应坚持通过对话谈判推动伊朗核问题重回政治解决轨道 [2] - 伊朗需恪守不发展核武器的承诺,各方尊重其和平利用核能权利 [2] 国际社会作用 - 21个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联合呼吁停火止战并重启伊朗核谈判 [3] - 安理会应确保决议落实,大国应避免"拉偏架"或"极限施压" [3] - 中方将在联合国平台推动平息战事,发挥建设性作用 [3]
联合国秘书长警告以伊冲突可能失控 呼吁“给和平一个机会”
快讯· 2025-06-21 05:25
联合国秘书长警告以伊冲突可能失控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可能失控 [1] - 以伊冲突正在迅速升级 世界不是在"滑向危机"而是在"奔向危机" [1] - 冲突持续下去后果将不可预测 国际社会应共同采取负责任的行动 [1] 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 - 联合国安理会20日就以色列与伊朗冲突举行紧急公开会 [1] - 古特雷斯呼吁"给和平一个机会" 把中东地区和全世界从危险边缘拉回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