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与灰太狼》
搜索文档
超百家文化名企携近万岗位招贤
南方都市报· 2025-11-11 07:06
活动概况 - 一场聚焦文化产业人才的盛会“百万英才汇南粤——文化产业人才荟”活动将于11月15日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开幕 [2] - 活动集招聘对接、政策展示、创意市集、人才港大讲堂于一体 [2] - 活动有超百家文化名企参与并提供近万个优质岗位 [2][3] 招聘会核心特点 - 招聘会主题为“好岗配优才”,注重岗位与人才的精准匹配,以文化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 [3] - 活动聚焦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五大政策支持领域 [3] - 参会企业汇聚了国有文化龙头、创新文创企业、新兴数字团队三大主力阵营 [3] 参会企业阵容与人才需求 - 数字内容企业包括腾讯、网易、三七互娱、灵犀互动、四三九九等,覆盖研发、运营到发行的完整产业链 [4] - 影视动漫IP开发企业包括华强方特、奥飞娱乐、咏声动漫、广州薄荷糖影视等 [4] - 演艺院线机构包括广州大剧院、深圳保利剧院、珠江电影集团等 [4] - 科技与文化融合企业包括凡拓数字创意等,凸显文化装备、数字创意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前景 [4] - 趣丸科技重点招聘AI算法、语音生成、Agent开发、短剧产品等前沿岗位,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内容的跨界人才 [4] - 三七互娱瞄准“出海本地化”与“AIGC应用”,寻找具备文化共情力、数据思维与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专才,AI产品经理、3D特效师等成为新焦点 [5] 创意市集亮点 - 创意市集将展示大湾区在“科技+文化”“创意+设计”领域的产业成果,涵盖文化科技、非遗美学、电影空间、潮玩IP、动漫游戏五大板块 [6] - 文化科技区将展示全感VR项目《魔法冰堡》、虚拟数智人互动、AI艺术生成装置 [6] - 非遗美学区将展示例外原创服饰中的缭绫、苗绣、女书、植物染等传统技艺现代创新 [6] - 电影空间区将呈现粤产影视精品海报 [6] - 潮玩IP区汇聚四喜财神、“鹏小北”等本土原创设计品牌 [6] - 动漫游戏区有三七互娱等企业展示“游戏+公益”创新实践 [6] 行业背景数据 - 2024年广东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2.5万亿元,约占全国总收入六分之一 [6] - 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日益壮大,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达9150亿元,同比增长10.5% [6] - 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串联起的“湾区文化产业带”已初具规模 [6]
广东文化产业千岗齐发,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等你接“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23:12
招聘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百万英才汇南粤"文化产业专场招聘会 将于2025年11月15日09:00-14:00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举办 [1] - 活动由约80家单位组团释放千余岗位 [1] - 活动聚焦广东文化产业"六大政策包"重点支持领域 涵盖影视 演艺 动漫 网络游戏 电子竞技 网络视听等热门板块 [3] 参会企业阵容 - 国内动漫游戏头部力量汇聚 包括腾讯游戏 网易游戏 三七互娱 趣丸网络等企业 [3] - 影视动漫板块包括华强方特 奥飞娱乐 广州薄荷糖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等 [3] - 主流媒体及文化机构参与 包括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广东广播电视台 珠江电影集团 深圳保利剧院 广州大剧院等 [3] 岗位与赛道细分 - 文化内容赛道企业包括广东广播电视台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等 岗位涉及内容生产 技术研发 产品策划运营等 [8] - 文化新业态赛道企业包括腾讯科技 三七互娱 趣丸网络 华强方特 奥飞娱乐等 岗位涵盖AI算法工程师 游戏美术 动画师 营销等 [8][9] - 文化科技赛道企业包括广州凡拓数字创意科技 同华视界数字科技 深圳兔展智能科技等 岗位涉及AIGC研究工程师 UE特效师 新媒体运营等 [10] - 文化创意赛道企业包括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 广东因赛品牌营销集团 广州文化高地投资发展等 岗位涉及会展咨询 美术指导 文旅项目运营等 [11] - 文化制造赛道企业包括善本文化产业 丽声实业 广东世宇科技等 岗位涉及营销编辑 产品企划 UE程序开发等 [11] 活动特色与配套 - 现场设置五大主题招聘专区 提供超千个优质岗位 [3] - 同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港大讲堂"与"文化产业创意市集" 构建集观赏性 启发性 互动性于一体的文化盛会 [5] - 创意文化市集展示"科技+文化""创意+设计"产业成果 涵盖文化科技 非遗美学 潮玩IP 影视空间四大板块 [5] - 政策展示区集中解读文化产业"六大政策包" [5]
广东文化产业千岗齐发,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等你接“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21:48
招聘活动概况 - 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文化产业专场招聘会定于2025年11月15日09:00-14:00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举办 [1] - 活动预计有80家左右单位参与,释放千余个岗位 [1] - 现场设置五大主题招聘专区,提供超千个优质岗位 [2] 参与企业与机构 -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参与招聘,岗位包括记者、项目运营、全栈研发工程师、驻点研究员、财经新闻编辑等 [1] - 动漫游戏领域头部企业腾讯游戏、网易游戏、三七互娱、趣丸网络齐聚现场,释放研发、运营、美术等多方向岗位 [2] - 影视动漫板块参与方包括华强方特(《熊出没》制作方)、奥飞娱乐(《喜羊羊与灰太狼》拥有者)、广州薄荷糖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2] - 其他主要参与机构包括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电影集团、深圳保利剧院、广州大剧院等文化演艺机构 [2] 活动聚焦领域与特色 - 招聘活动聚焦广东文化产业“六大政策包”重点支持领域,涵盖影视、演艺、动漫、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等热门板块 [1] - 现场同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港大讲堂”,邀请文化行业领军人物分享实战经验与成长路径 [2][3] - 设置“文化产业创意市集”,集中展示大湾区在“科技+文化”“创意+设计”领域的产业成果,涵盖文化科技、非遗美学、潮玩IP、影视空间四大板块 [2][3] - 设置政策展示区集中解读文化产业“六大政策包” [3]
外国人爱上中国视听作品(体验“中国味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6 06:22
中国影视文化内容海外传播影响力 - 中国电影、电视剧、综艺等视听作品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青睐 成为海外观众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窗口 [4] - 外国观众通过影视作品获得审美愉悦 体会当代中国文化魅力 拉近与中国的距离 [4] 古装剧与文化传播 - 意大利博主因《满城尽带黄金甲》金碧辉煌的宫殿和宫廷礼仪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 [5] - 《甄嬛传》吸引外国观众研究清朝皇帝生平、服饰文化和古汉语表达 激发对中国历史兴趣 [7] - 古装剧华丽旗装、精致头饰与米兰时尚文化产生共鸣 体现美的共通性 [7] - 影视剧带动实地文化探索 如清西陵旅行引发海外观众对历史遗址的关注 [8] 综艺节目社会影响力 - 马来西亚观众通过《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等综艺了解中国流行文化和社会话题 [9] - 中国综艺形式多样 涵盖音乐、选秀、脱口秀、文化对谈、国风演绎等类型 [9] - 探案普法类综艺紧扣社会议题 兼具娱乐性和深度 引发跨国界情感共鸣 [10][11] - 线下脱口秀演出一年追看约10场 即兴互动成为文化体验新方式 [11] 电影产业内容创新 - 西班牙影迷通过《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学习中文 逐步接触《霸王别姬》《重庆森林》等经典影片 [14] - 近年涌现《流浪地球》等科幻佳作 展现行业制作能力和想象力 [14] - 女性导演作品如《好东西》关注女性真实处境 呈现叙事多样性 [14] - 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传递的互助情谊和团结精神超越国界 [15] 内容出海与跨文化传播 - 中国电影运用留白与隐喻手法 体现水墨画般的美学意境 需耐心品味文化深意 [15] - 行业有意识将传统美学与现代视听语言结合 通过全人类共通情感增强本土故事国际共鸣 [16] - 影视内容成为跨圈层社交语言 外国观众主动担任文化传播者 向亲友推荐并解读中国作品 [8][15] - 网络平台和二次创作赋予内容持续生命力 推动作品在海外引发超预期讨论 [9][16]
IP生意成解药,是哪吒带给光线传媒的“幻觉”
新浪财经· 2025-07-14 12:12
影视IP变现现状 - 国内外影视公司普遍尝试通过IP创造多元收益但成功案例较少 奥飞娱乐手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国民IP却近十年营收增长有限且半数时间亏损 [1] - 光线传媒正通过《哪吒2》探索IP全产业链开发 包括衍生品销售、品牌联名、主题乐园及游戏等 [2][3] - 行业普遍存在业绩波动问题 光线传媒2018-2024年电影业务营收变动幅度多次超60% 毛利率曾从59 87%降至13 13% [5] 《哪吒2》IP开发案例 - 电影票房达159 1亿元 英文配音版将登陆欧美市场 衍生品开发涵盖潮玩、手办、卡牌等7大品类 通过泡泡玛特等渠道销售 [2] - 已与30+品牌达成授权合作 覆盖食品、潮玩、数码、汽车等领域 单个品类最高创收上百亿 预计衍生品总销售额或达千亿 [3][4] - 公司成立两家IP运营子公司(十月光线科技、光线影业广州) 战略转型为"IP创造者和运营商" [3] 行业IP变现历史尝试 - 成功案例包括《花千骨》手游单月流水2亿元 《山河令》周边销售额超2000万元 迪士尼乐园模式验证长期可行性 [14] - 失败案例包括《楚乔传》手游40天内iOS排名跌至195名 泸州老窖"桃花醉"因生产周期错配滞销 华谊兄弟实景娱乐项目2024年收入仅188万元(为2017年0 7%) [15][16] - 光线传媒2016年衍生品电商尝试因质量问题失败 天猫旗舰店运营3年后关闭 [11] IP变现核心挑战 - 内容行业特性导致回报不确定 2024年电影票房同比下滑22 7% 观影人次减少23 1% 低于2015年水平 [10] - 前置开发存在市场需求错配风险 后置开发受限于IP热度持续性 两种模式均可能加剧业绩波动 [17] - 实景娱乐项目推进缓慢 光线传媒2014年规划的"电影世界"仅扬州部分投入运营 [16]
当明朝成了流量密码,喜羊羊都被塞进了悼明神话
虎嗅APP· 2025-06-22 21:00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中文互联网上兴起的"悼明"文化现象,分析了其背后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心理动因 [33][36][41] - 指出悼明情绪本质是现实焦虑的投射,通过美化历史掩饰当下不安全感 [57][58] - 强调历史讨论应保持比例感,避免极端化对立,珍惜当下和平发展成果 [59][73][75] 悼明文化现象 - 《喜羊羊与灰太狼》被解读为悼明之作:羊村象征明朝(喜羊羊=史可法/懒羊羊=朱由崧/美羊羊=陈圆圆),狼族象征清朝(灰太狼=剃发令/红太狼=满族统治)[6][8][9][11][12][13] - 游戏领域出现"拯救明朝"内容热潮,带"大明"标签内容流量显著增长 [20] - 西方文化元素被重新诠释:披头士《Hey Jude》被认为致敬明成祖朱棣 [23] 历史渊源 - 悼明思潮可追溯至民国红学索隐派,蔡元培提出《红楼梦》"吊明之亡,揭清之失"的核心主张 [36][37] - 20世纪初民族危机背景下,清朝被塑造为负面符号,明朝则被理想化怀念 [41] - 近代百年屈辱史教育强化了"明清对立"的集体记忆 [43][46] 社会心理机制 - 悼明情绪本质是弱国记忆引发的应激反应,反映对强大的渴望和对脆弱的恐惧 [47][48] - 经济波动期人们通过历史想象寻求认同感,明代因时间距离适中成为理想载体 [58] - 互联网算法助推极端化表达,形成"非黑即白"的朝代评价体系 [52][54] 文化影响 - 形成"万物皆可悼明"的创作范式,包括游戏、音乐、文学等跨领域内容 [20][22][23][25] - 催生对立性话语体系,如"满遗"、"明狗"等侮辱性标签 [52] - 引发暴力事件案例:2008年历史学家阎崇年因清史观点遭掌掴 [54] 反思建议 - 历史评价应避免简单二元对立,需认识王朝更替的复杂性 [59] - 多民族国家需维护团结史观,警惕激进历史观对社会稳定的损耗 [60][61] - 当代人享有Long Peace(长期和平)的历史最好时期,应珍惜现实发展成果 [71][72][73] - 历史讨论需保持比例感,避免陷入"重生幻想"的认知偏差 [65][74]
当明朝成了流量密码,喜羊羊都成了悼明之作
虎嗅· 2025-06-21 16:02
文化现象分析 - 《喜羊羊与灰太狼》被网友解读为悼念明朝的隐喻作品 羊村象征明朝 狼堡象征清朝 角色对应历史人物如喜羊羊影射史可法 懒羊羊影射朱由崧 美羊羊影射陈圆圆 [4][7] - 灰太狼额前疤痕被联想为清初"剃发令" 红太狼金冠象征满族 平底锅代表压迫 狼羊和解隐喻明遗民与满族共存 [7] - 中文互联网掀起"万物皆可悼明"风潮 游戏、音乐、流行符号均被赋予明朝关联性以获取流量 例如《原神》开机词被曲解为"启东"象征萨尔浒之战 [10][11][15] 历史情绪溯源 - 悼明情绪受民国红学索隐派影响 蔡元培提出《红楼梦》核心是"吊明之亡 揭清之失" 将文学与民族主义关联 [19][20] - 近代百年屈辱史教育强化对清朝的负面认知 赔款条约等记忆形成"厌清慕明"的集体心理对比 [24][26] - 当前国际竞争环境触发历史创伤记忆 悼明成为焦虑宣泄口 反映对弱小的恐惧与对强大的渴望 [28] 社会影响与争议 - 悼明话题引发极端对立 历史学者阎崇年曾因清朝研究遭暴力袭击 网络骂战频现"满遗""明狗"等攻击性标签 [33][34] - 朝代粉现象本质是现实焦虑投射 通过美化明代缓解不安全感 但激进立场可能破坏多民族国家团结史观 [37] - 部分声音反对将历史悲剧娱乐化 认为社媒梗化消解了民族血泪史的严肃性 但相关批评常遭激烈反驳 [31] 现实意义反思 - 穿越叙事盛行反映对现状的不满 但数据表明当前是暴力最少、和平程度最高的历史阶段 [48][49] - 清华大学学者指出讨论历史需保持"比例感" 避免非黑即白的评价 应聚焦经验汲取而非仇恨传播 [51] - 和平年代的争议本质是稳定社会的副产品 珍惜当下秩序比沉溺历史假设更具建设性 [47][51]
长大后,为复刻游戏买单的我成了游戏厂商的韭菜苗
36氪· 2025-06-09 16:32
经典IP复刻的市场热度 - 小红书平台举办“决战白毛之巅”投票活动,吸引58万人参与,喜羊羊以86%的支持率获胜 [1] - 动画IP《喜羊羊与灰太狼》已持续运营20年,并与塔斯汀等品牌推出联名周边,显示其持久的商业价值 [2][3] - 《摩尔庄园》手游在儿童节上线,预约人数在短短几天内突破千万,显示经典游戏IP复刻能引发巨大市场反响 [7] 经典游戏复刻的商业驱动力 - 经典游戏复刻对游戏厂商是“低风险、高回报”的选择,相比开发全新游戏可显著降低开发成本与市场接受度不确定性 [10] - 《最终幻想》系列像素复刻版全球销量突破500万套,并推动全系列累计出货/下载量突破2亿套 [8] - 卡普空《生化危机4:重制版》累计销量突破1000万,成为该系列最快达到此成绩的作品,证明成熟IP的商业稳定性 [12] 复刻游戏的技术升级与内容创新 - 技术进步是复刻游戏爆火的重要推动力,开发商可利用强大工具对老游戏进行全方位升级,如支持4K分辨率和高帧率输出 [12][14] - 《最终幻想7:核心危机 重聚》定位为“高清重制版”与“部分重制”结合体,在保留经典战斗系统基础上加入即时闪避等新元素 [15][17] - 《暗黑破坏神 II:狱火重生》从2D升级为3D渲染,支持4K 60fps,并重新制作全部过场CG与添加中文配音,实现全方位视听升级 [20] 复刻游戏的文化与产业价值 - 复刻经典游戏有助于游戏文化传承,如同为游戏文化搭建博物馆,让新一代玩家领略不同时代游戏的魅力 [23] - 复刻/重制游戏能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形成包括玩偶、原声音乐、主题线下活动等在内的系列商业价值 [23] - 经典游戏复刻在游戏设计创新、文化传承、产业推动及社交互动等多个层面具有重要价值 [24] 复刻游戏市场的挑战与风险 - 市场面临“还原党”与“创新派”的拉锯战,老玩家追求原汁原味而新玩家期待新鲜体验,平衡难度大 [25] - 厂商扎堆复刻赛道可能导致行业过度依赖经典IP,挤压原创游戏的研发空间 [27] - 部分厂商将老IP视为圈钱捷径,打着情怀旗号进行敷衍复刻,消耗玩家耐心与信任 [29]
全球第七!哪吒背后的广东力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1 19:37
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表现 - 截至3月1日累计票房(含预售)超143.2亿元 进入全球票房榜前7 [1] - 超越《蜘蛛侠:英雄无归》票房成绩 位列全球票房榜第7名 [1] - 中国(含港澳台)票房达141.71亿元 海外票房1.52亿元 [2] 广东省票房贡献 - 广东省以15.44亿元票房位居省份排行榜第一 [3] - 深圳、广州、东莞和佛山4座GDP万亿城市票房领先 [3] - 广东省票房占比达84.4% 排片占比56.4% [4] 东莞潮玩产业链优势 - 东莞承接大量电影周边订单 全球动漫衍生品1/4产自东莞 [5] - 东莞企业将潮玩产品交付时间从15天缩短至10天 [6] - 5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设计-打样-生产-销售"全链条协同 [6] IP经济与广东产业生态 - 广东省潮玩、游戏、卡牌、玩具等产业年总产值超5000亿元 [10] - 《猪猪侠》衍生品年零售市值超50亿元 覆盖十多个行业 [9] - 广东游戏产业营收规模达2604.3亿元 占全国79.94% [12] 广东企业IP运营案例 - 名创优品与迪士尼、漫威IP合作 全球店铺超7000家 [12] - 华强方特《熊出没》IP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KKV品牌将广东制造与IP授权结合 形成新产品形态 [12]
一吒难求!预售排到60天后,广东制造正在“狂揽”全球二次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8 09:54
核心观点 - "哪吒热"展现IP经济强大活力,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超140亿元,衍生品大卖出现"一吒难求"现象 [1][2] - IP经济本质是借助创意实现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围绕原创内容进行全产业链运营 [1] - 中国IP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人均GDP超1万美元带来的精神消费需求提升,以及Z世代为兴趣买单的消费习惯 [3] - 广东已形成超5000亿元产值的"谷子经济"产业生态,涵盖潮玩、游戏、卡牌、玩具等领域 [6][10] IP经济市场表现 - 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从2017年2212亿元增长至2024年5977亿元,预计2025年达6521亿元,2029年8344亿元 [9] - 2023年中国游戏IP衍生品市场规模40.6亿元,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17% [12] - 2023年中国授权商品和服务零售额137.7亿美元,同比增长9.6%,首次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授权市场 [14] - 全球授权商品和服务零售额达3565亿美元,约75%为实物商品 [14] 广东IP产业发展 - 广东游戏产业2024年营收2604.3亿元,占全国79.94% [12] - 东莞生产中国85%潮玩产品和全球1/4动漫衍生品 [17] - 《猪猪侠》衍生品年零售市值超50亿元,覆盖玩具、食品等十多个行业 [9] - 华强方特"熊出没IP"海外发行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泡泡玛特实现全产业链运营及跨国销售,玩偶在东盟市场受追捧 [12][20] 产业链特点 - 珠三角形成全球玩具生产集群,早期为迪士尼等代工,现探索IP全产业链发展 [5] - 潮玩产业链分工明确:上游IP设计、中游制造(东莞占85%)、下游销售 [12] - 名创优品全球111个国家开设7000多家店铺,从IP合作转向自主开发 [13] - KK集团将广东制造与IP授权结合创新产品形态 [13] 存在问题与潜力 - 部分公司缺乏IP管理商业自觉,衍生品开发滞后于内容爆火 [14] - 中国授权市场渗透率低但潜力巨大,国漫国游快速成长显示文化自信提升 [15] - 日本动漫在中国青年网民中影响力从2014年近六成降至2024年不到一成 [16] - 广东需补足成人动漫短板,强化IP原创深度与全球化运营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