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岸文化交流
icon
搜索文档
走过“八千里路”此情切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01 05:49
晚会表演核心信息 - 台湾歌手凌峰在2025年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上演唱歌曲《吾爱吾国》[1] - 凌峰演唱时眼含热泪并向九三阅兵影像脱帽致敬[1] - 凌峰虽已80岁高龄且曾两度脑溢血但仍坚持登台表演[1] 歌曲《吾爱吾国》背景 - 歌曲《吾爱吾国》于1983年收录于凌峰的专辑由台湾歌手陈彼得作词作曲[1] - 歌曲抒发对大陆故乡的思念和憧憬凌峰称这首歌就是其信仰[1] - 尽管因身体原因记忆衰退但凌峰仍能记住《吾爱吾国》的歌词[1] 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制作 - 凌峰于1987年赴大陆拍摄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首站选在广州[2] - 纪录片共播出300多集每集45分钟涵盖风土人物与文化单元[2] - 从1987年到2016年凌峰持续记录大陆变迁共积累9000多小时母带[2] 两岸文化交流活动 - 凌峰自称两岸文化交流摆渡人致力于搭建两岸文化艺术桥梁[3] - 1990年凌峰成立基金会支持大陆文艺工作者赴台演出并帮助台湾艺术团体登陆交流[3] - 凌峰曾参与1990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并出演影视作品[3] 近期公开活动 - 凌峰在2017年主持纪念两岸开放民间交流30周年特别节目[4] - 2025年大湾区晚会是凌峰自2017年后最近一次公开亮相[4]
两岸文化交流“摆渡人”凌峰:走过“八千里路”此情切切
新华网· 2025-09-30 03:11
表演活动与个人背景 - 台湾歌手凌峰在"湾区升明月"2025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上演唱歌曲《吾爱吾国》[1] - 凌峰今年80岁高龄,此前曾两度脑溢血,但依然接受邀请登台表演[1] - 歌曲《吾爱吾国》于1983年收录于凌峰的专辑,由台湾歌手陈彼得作词作曲,抒发对大陆故乡的思念[1] 作品与文化遗产 - 凌峰于1987年赴大陆拍摄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该片共播出300多集,每集45分钟,涵盖风土、人物与文化单元[3] - 从1987年到2016年,凌峰持续记录祖国大陆变迁,共计9000多小时的母带被恒温恒湿保存[3] - 纪录片产生了巨大社会反响,慰藉了台湾许多人的思乡之情[3] 文化交流活动与贡献 - 1990年凌峰首次受邀参与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献唱歌曲《小丑》[4] - 同年凌峰出资成立基金会,为两岸文化艺术界人士搭建桥梁,支持大陆文艺工作者赴台演出,并帮助台湾云门舞集等团体赴大陆交流[4] - 凌峰自称是两岸文化交流"摆渡人",认为文化交流对增进两岸感情发挥很大作用[5] - 2017年凌峰在北京主持"两岸一家亲——纪念两岸开放民间交流30周年特别节目"[5]
台湾青年艺术家盼两岸同好“兰亭集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10:17
展览活动概况 - 第七届台鲁名家联展在台湾嘉义举行 展出山东 北京 内蒙古等地大陆艺术家的150件水墨作品 [1][3] - 展览旨在促进两岸艺术交流 部分展品计划于十月初移至山东美术馆继续展出 [3] 艺术交流与影响 - 两岸艺术家通过联展和互访进行深入交流 例如台湾艺术家赴烟台大学等高校交流 大陆艺术家作品在宝岛展出 [1][3] - 面对面交流被视为彼此进益的宝贵机会 使艺术视野更宽广 [4] - 台湾艺术家通过淘宝购得字典研习中山篆书 显示文化交流的切实影响 [4] 艺术创作与创新 - 青年艺术家尝试将传统山水画的宏大叙事与花卉的微观细腻结合 进行古今对话 [3] - 对传统水墨画进行现代诠释 使其更自然地融入生活 是两岸艺术家的共同探索方向 [4] - 台湾艺术家从大陆的自然风光如黄山 以及文化遗址如青州市博物馆和河北博物院中获得创作灵感 [4] 青年艺术家参与 - 今年展览特别增列青年艺术家作品 例如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博士生黄敏钦的画作受到关注 [3] - 青年艺术家有相近的审美旨趣 并共同面临就业 深造等现实课题 促使交谈更深入坦诚 [4] - 来自台南的青年艺术家詹荣辉在四川美术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驻留学习 与大陆伙伴一同工作创作 [5]
25名台湾艺人被威胁,国台办回应
券商中国· 2025-08-27 13:08
两岸文化交流政策立场 - 国务院台办明确反对民进党当局对台湾艺人的查处行为 指责其变本加厉阻挠两岸交流并损害台湾同胞利益福祉 [1] - 民进党当局以法律名义通知25名台湾艺人要求说明 逾期未回复将视同放弃机会 [1] - 国台办强调台湾同胞表达国家认同和反对"台独"属于正当权益 将持续支持两岸文化交流并保障来大陆发展的台湾演艺人员合法权益 [1] 媒体信息 - 文章来源为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为王璐璐 校对为苏焕文 [2] - 券商中国为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平台 享有原创内容著作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3]
25名台湾艺人被威胁,国台办回应
财联社· 2025-08-27 12:50
两岸文化交流政策立场 - 国务院台办明确反对民进党当局查处台湾艺人的行为 认为这是变本加厉阻挠两岸交流的措施 [3] - 民进党当局已通知25名台湾艺人要求说明 未按期回复将视同放弃说明机会 [1] - 台湾演艺人员表达国家认同和反对"台独"属于正当权益 大陆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其合法权益 [3] 大陆对台文化交流支持措施 - 大陆将持续支持鼓励两岸文化交流合作 欢迎台湾演艺人员前来大陆发展 [3] - 民进党当局的行为被定性为渲染"统战威胁" 企图恐吓支持两岸交流的岛内人士 [3] - 当前措施已严重损害台湾同胞利益福祉 但相关做法不得民心 [3]
“穗同心·迎全运”2025广州台湾青年龙舟文化交流活动举办
广州日报· 2025-08-25 09:47
活动概况 - 2025年8月24日广州举办"穗同心·迎全运"台湾青年龙舟文化交流活动 地点为南沙区蕉门河皮划艇基地 [1] - 活动参与群体包括台南等地台湾同胞 在穗青年台胞 民革青年党员和台盟盟员 总计数百人规模 [1] - 活动由广州市台办 民革广州市委会 台盟广州市委会三家机构联合举办 [1] 政治意义 - 台盟广东省委会主委张嘉极强调青年肩负传承中华文化重任 龙舟精神体现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 [1] - 中共广州市委常委王焕清提出"两岸一家亲"理念 希望通过活动加强穗台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合作 [2] - 活动旨在增进两岸青年文化认同与心灵契合 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1][2] 赛事盛况 - 现场部署6艘龙舟进行竞技 比赛过程包含发令枪响 战鼓助威 划手整齐挥桨等标准流程 [2] - 赛场呈现劈波斩浪 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 观众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 [2] - 整体氛围突出团结奋进 昂扬向上的体育精神 [2] 战略定位 - 活动直接服务于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预热宣传 带动台胞了解全运 参与全运 [2] - 构建大湾区融合发展之桥 通过体育纽带深化同胞情谊 [1][2] - 推动穗台青年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富阳—南投师生书画交流展开幕 墨香浸润文化根脉
中国新闻网· 2025-08-18 19:44
文化交流活动 - 富阳与南投师生书画交流展在杭州富阳区新登中学开幕 展出100余件书法绘画摄影作品 [1] - 活动主题为读历史书经典画新图 旨在了解中华文化源流 传承智慧精髓 展望未来发展 [1] - 台湾30余位中小学师生代表与杭州富阳教师艺术家代表共同参与学术探讨和技艺切磋 [1] 两岸交流背景 - 活动背景涉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及台湾光复80周年 [3] - 富阳与台湾自2011年因《富春山居图》合璧结缘 持续在经贸文化教育民俗领域开展交流合作 [3] - 台湾代表希望加强两地文化艺术交流 推动师生在富春江畔共绘中华文化画卷 [3]
“让更多岛内青年感受戏曲之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5 07:40
京剧演出盛况 - 大陆戏曲名家于魁智、李胜素领衔80人团队在台北举行为期6天的公演,演出《四郎探母》《凤还巢》等经典剧目 [3] - 《四郎探母》首场演出门票提前10天售罄,现场座无虚席,演员谢幕达6次 [4] - 《凤还巢》演出中李胜素以精湛演技获观众阵阵掌声,台风天气未影响戏迷热情 [4] 演出筹备与传承 - 演职人员每日排练3次直至赴台前,力求表演"丝丝入扣" [5] - 采用"双演"或"三演"模式,新老演员分饰同一角色不同时期,为青年演员提供实践机会 [6] - 中国戏曲学院学生王钲淇参与演出,通过同台学习提升技艺并感受两岸温情 [6] 观众结构与文化共鸣 - 观众涵盖耄耋老人至95后青年,部分家庭携儿童共同体验京剧魅力 [6][7] - 台湾退休教师吴先生因家族渊源长期追随大陆剧团演出,强调两岸文化同根性 [8] - 95后台湾戏迷陈小姐购买全套票,表达赴大陆沉浸式体验戏曲的意愿 [8] 两岸戏曲交流机制 - 国家京剧院等机构长期派专家赴台教学,台湾学生持续赴中国戏曲学院深造 [8] - 剧团在台期间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于魁智强调通过演出传递国粹艺术 [8]
曲终人不散 京韵连两岸——大陆京剧名家赴台演出记
新华网· 2025-08-15 07:09
演出概况 - 大陆京剧名家于魁智和李胜素率领80人团队在台北进行6天公演 演出《四郎探母》《红鬃烈马》《凤还巢》等经典剧目 [1] - 该交流活动已持续32年 自1993年中国国家京剧院首次赴台演出以来几乎每年举办 [1] 演出阵容与传承 - 本次演出班底主要来自中国戏曲学院 涵盖从19岁大三学生到65岁博士生导师的年龄跨度 [3] - 于魁智26次赴台演出 李胜素几乎每年赴台演出并与当地戏曲学院交流 [2] - 1998年于魁智与李胜素在台湾首度合作并获"黄金组合"美誉 从台湾红回大陆 [2] 观众反响 - 演出获得观众热烈反响 包括碰头彩、掌声和叫好声 [2][5] - 74岁台北观众连续32年追随大陆京剧表演团 场场不落观看演出 [8] - 年轻观众群体增长 演出结束后有年轻观众在后台等待签名合照 [8] 两岸京剧发展 - 台湾现有4家京剧团体 包括国光剧团 台湾戏曲学院附设京剧团 当代传奇剧场和台北新剧团 [5] - 1948年梅兰芳爱徒顾正秋将京剧完整带入台湾 成为当地京剧播种者 [5] - 两岸戏曲持续交流 台湾学子赴中国戏曲学院深造 大陆提供师资和演员支持 [5] 文化交流意义 - 京剧艺术在两岸架起文化桥梁 共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1][6] - 演出促进传统文化传承 让更多台湾民众特别是年轻人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6][8] - 台南观众专程赴台北观看 认为两岸表演差异有助于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8]
于魁智、李胜素领衔 大陆戏曲名家将在台公演
新华社· 2025-08-08 08:50
演出安排 - 大陆戏曲名家一行80人将于8月12日至17日在台北举行为期6天的盛大公演 [1] - 演出节目包括《四郎探母》《花田错》《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白蛇传》《红鬃烈马》《龙凤呈祥》等传统老戏 [1] - 采用"双演"或"三演"模式安排青老演员分饰同一角色 [1] 演出阵容 - 由于魁智和李胜素领衔演出 [1] - 邀请多位中国国家京剧院优秀演员加盟演出 [2] - 包含多位中国戏曲学院优秀年轻演员参与演出 [2] 演出反响 - 《四郎探母》与《红鬃烈马》两场演出门票已售罄 [2] - 本次演出是今年备受两岸观众期待的菊坛盛事 [2] - 传大艺术主办京剧汇演已有32年历史 [1] 文化交流 - 于魁智近三十次为台湾观众献艺 坚持两岸文化交流三十余年 [1] - 演出体现京剧艺术"传帮带"的优良传统 [1] - 中国戏曲学院建院75年来为戏曲艺术人才培养作出卓越贡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