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

搜索文档
记者手记丨在科隆国际游戏展看中国游戏走向世界
新华社· 2025-08-24 13:51
中国游戏参展规模与热度 - 中国参展企业数量达50家 新增10余家 创历届之最 [4] - 展台分布更广规模更大 多款新作试玩区前排起长龙 [1] - 游戏科学发布《黑神话:钟馗》预告片 首次在全球重要游戏展压轴亮相 [2] 产品内容与技术创新 - 《影之刃零》结合中式水墨与蒸汽朋克美术风格 叙事灵感源于中国武侠 [2] - 叠纸游戏《恋与深空》获展会最佳手游奖 展台迁至核心区域 [4] - 腾讯发布面向游戏美术制作的AI创作解决方案 引发海外开发者关注 [7] 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 4款中国企业研发产品进入2024年德国移动游戏下载量前十 [5] - 德国市场拥有约3750万游戏玩家 移动端和主机为最受欢迎平台 [5] - 德国玩家试玩《影之刃零》超30分钟 明确表示首发购买意愿 [2] 本地化策略与文化融合 - 《原神》融入鲁特琴等欧洲乐器 邀请法国歌手演唱主题曲 [6] - 在巴黎柏林等城市策划展览及主题咖啡厅 增强本地玩家参与度 [6] - 语言高质量本地化和社区建设被视作赢得欧洲市场的关键起点 [6] 产业合作与全球化发展 - 腾讯展出十余款新作 含与国际知名IP及欧洲工作室联合开发产品 [7] - 中德及中欧游戏工作室合作增多 助力双方相互了解并进入彼此市场 [7] - 国产游戏出海经历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型阶段 [6]
记者手记|在科隆国际游戏展看中国游戏走向世界
新华社· 2025-08-24 12:22
中国游戏展台表现 - 中国展台分布更广、规模更大、热度更高,多款新作试玩区前排起长龙 [1] - 中国展商以大展区亮相核心位置,展台前人潮涌动,例如长20余米的方形展区绘有水墨画并展示《影之刃零》 [2] - 游戏科学发布新作《黑神话:钟馗》预告片,成为中国游戏首次在全球重要游戏展压轴亮相 [2][3] 中国游戏内容与影响力 - 《影之刃零》为动作类角色扮演游戏,叙事灵感来自中国武侠,美术风格结合中式水墨与西方蒸汽朋克 [2] - 德国玩家对游戏美术风格和战斗方式表示高度兴趣,明确购买意向 [2] - 主持人称《黑神话:钟馗》预告片为"说晚安前的最后一大惊喜",全场欢呼并展示中式折扇 [3] 参展规模与市场数据 - 科隆游戏展参展商数量创下新高,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参展商 [4] - 中国参展企业新增10余家达50家,创历届之最 [4] - 德国拥有约3750万游戏玩家,移动端和主机是最受欢迎平台,2024年4款中国企业研发产品进入德国移动游戏下载量前十 [5] 产品获奖与行业评价 - 叠纸游戏《恋与深空》获得展会主办方颁发的最佳手游奖 [4] - 中国厂商作品效果明显提升,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视觉风格、叙事逻辑和玩法机制,赢得海外媒体与玩家高度评价 [4] - 德国游戏行业协会总经理指出高质量本地化和社区建设是海外厂商赢得欧洲市场的关键起点 [7] 本地化与全球化策略 - 《原神》融入欧洲自然风貌和历史人文元素,音乐中使用鲁特琴等欧洲乐器,并邀请法国歌手演唱主题曲 [7] - 在巴黎、柏林等欧洲城市策划展览、开设主题咖啡厅,吸引本地玩家线下参与 [7] - 国产游戏出海正经历从"走出去"迈向"走进去"的转型阶段,通过全球化视角进行本地化打磨增强玩家认同感 [7] 中欧产业合作 - 腾讯游戏展出十余款新作,包括多款与国际知名IP合作或与欧洲工作室联合开发的产品 [7] - 发布面向游戏美术制作的AI创作解决方案,引发海外开发者关注 [7] - 中德及中欧游戏工作室合作不断增多,双方企业更好了解并进入彼此市场,未来将展开更多合作 [8]
游戏科学发布新作《黑神话:钟馗》先导预告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07:40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8月20日凌晨,游戏科学官网发布最新作品《黑神话:钟馗》先导预告片。游戏科学表示,本作的发售日期尚未 确定,甚至"刚建好文件夹不久",实机还没什么影子。游戏科学还表示,对所有喜爱《黑神话:悟空》的朋友来说,"西游, 不会到此为止。" ...
首个3D动作游戏专用VLA模型,打黑神话&只狼超越人类玩家 | ICCV 2025
量子位· 2025-08-19 13:25
文章核心观点 - 淘天集团未来生活实验室团队提出的CombatVLA模型在3D动作角色扮演游戏的战斗任务中表现出色,成功率超越GPT-4o和人类玩家 [1][4] - CombatVLA是一个3B级别的多模态大模型,通过动作思维(AoT)序列训练,实现了高效战斗决策和50倍加速 [4][8] - 该模型解决了3D战斗场景中的三大挑战:视觉感知、战斗推理和高效推理,并在战斗理解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现有模型 [6][11][46] CombatVLA概览 -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结合视觉、语义和动作控制,推动具身智能发展 [6] - 3D战斗场景面临视觉感知、战斗推理和高效推理三大挑战,现有方案存在泛化能力弱和推理延迟高的问题 [6][7] - CombatVLA基于3B参数规模,能处理视觉输入并输出具体可执行的动作指令,支持键鼠操作 [8] 动作追踪器和评测基准 - 团队开发了动作跟踪器,自动采集大规模训练数据,并建立了战斗理解评测基准CUBench [12][15] - CUBench涵盖信息获取、理解和推理三项核心能力,包含914条数据用于全面测试模型的战斗理解能力 [20][21] - 动作跟踪器在后台运行,监控键盘和鼠标操作以记录用户动作,并同步截取游戏截图 [17][18] CombatVLA模型 - 团队将动作跟踪器采集的数据转化为"动作思维"(AoT)数据,包含动作和解释两部分 [24] - 采用三阶段渐进式训练范式:视频级粗粒度微调、帧级细粒度微调和帧级截断微调 [26][27][29][33] - 训练过程中视觉编码器参数冻结,仅微调语言模型参数,并通过特殊标记实现输出截断加速 [35] 动作执行框架 - 团队开发了轻量级且高效的动作执行智能体,接收实时游戏画面作为输入,输出键鼠动作指令 [36][37] - 推理过程中采用截断输出策略,检测到特殊标记即停止,将内容解析为动作并转换为Python代码执行 [39][40] - 对实时游戏画面进行帧采样,去除冗余视觉信息,降低模型推理负担 [38] 实验结果 - 在CUBench上,CombatVLA取得63.61的最高平均分,比第二名Gemini-2.0-flash高出5.71分 [46] - 在通用基准评测中表现与基座模型相当,验证了方法的稳健性和泛化能力 [47] - 平均推理延迟仅1.8秒,比VARP快约50倍,模型调用成本仅为其1/10 [48][49] - 在任务级实战测试中,CombatVLA在中高难度任务上全面超越基线,并在零样本任务上展现较强泛化能力 [47][55]
“上海的二次元入口在这儿!”
国际金融报· 2025-08-02 18:23
展会概况 - 2025年第22届ChinaJoy以"聚·你所爱"为主题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开馆首日排队队伍延伸至1公里 玩家需排队半小时入场 [1] - 展会设立游戏风云 骁龙主题馆 发烧硬件等主题板块 吸引37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参展 外资企业占比超30% BTOB展区外资企业占比45.2% BTOC展区总面积11万平方米 [3] 参展企业表现 - 腾讯游戏携17款产品参展 占据N4馆近半面积 网易与暴雪联合设展 世纪华通展出《无尽冬日》等经典IP及多款未上线新品 [6] - 世纪华通主动缩减50%展台面积 将资源投向玩家互动体验区 强调从单向输出转向深度参与 [6] - 完美世界带来电竞 MMO 二次元等多元化互动体验 包括《DOTA2》《CS》等顶级电竞产品及诛仙IP系列新作 [6] - 一加在骁龙主题馆设置四大游戏体验区 集结《原神》《和平精英》等游戏展示灵犀触控技术 [8][9] - 索尼PlayStation展台带来《黑神话:悟空》等游戏试玩 玩家排队情况火爆 [9] AI技术应用 - 百度网盘展示AI修图与角色识别系统 橙篇平台提供零门槛创作工具 可生成个性化内容并定制周边产品 [11] - 世纪华通展示AI角色编辑器 脑语评测平台等技术 美术与程序领域AI应用率达80% [12] - 游族网络开发一站式智能翻译平台支持16种语言互译 节省80%本地化成本 自动化测试覆盖70%用例编写需求 [15] - 游族网络AI素材生成工具使广告素材生产效率提升3-5倍 并开发智能BI 智能运维等工具优化运营 [16] 行业趋势 - AI原生游戏渗透率预计持续提升 2027年收入规模有望超300亿元 技术演进从算力比拼转向场景需求导向 [14] - AI技术实现"算法即玩法" 支持动态内容生成与"千人千面"互动体验 智能游戏伴侣显著提升用户粘性 [14][16]
引进来 走出去 国产游戏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新华财经· 2025-07-29 23:11
暑期文化娱乐消费升温 - 暑期文化娱乐消费持续升温,游戏动漫盛会成为大众关注焦点 [1] - 北京线下试玩会吸引玩家现场体验并与"大神"交流,上海首届动漫月三大展会齐聚,周边手办热销 [1] - 国产游戏以强劲姿态绽放光彩,全球玩家参展热情高涨 [1] 国内游戏展会盛况 - 《影之刃零》在北京首钢园举办线下试玩会,工业遗产与现代创新融合营造独特氛围 [2][3] - 活动吸引全球玩家,包括超10位百万粉丝欧美主播,与会海外主播粉丝总量累计超4000万人 [3] - 上海首届国际动漫月预计吸引超百万人次参观,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吸引480家参展方 [4] 国产游戏出海表现 - 《黑神话:悟空》在TGA年度颁奖礼获"最佳动作游戏"等两项大奖,并获英国金摇杆奖"年度终极游戏奖" [5] - 《原神》以中式美学融合开放世界,海外视频平台歌曲播放量超千万,引发戏曲翻唱热潮 [7] - 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销售收入超185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2025年一季度达48亿美元,同比增长17.92% [8] 游戏作为文化交流载体 - 《影之刃零》让海外媒体人通过游戏体验中国传统武侠文化,形成"功夫朋克"新认知 [9] - 游戏融合音乐、美术、文学等传统艺术形式,构建跨越文化的虚拟世界互动体验 [9] - 2024年全球游戏市场总收入近1900亿美元,是电影市场的近7倍,受众基础广泛 [11] 国产游戏国际影响力 - 国产游戏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提升全球市场份额和文化影响力 [11] - 海外玩家通过《影之刃零》《原神》等游戏感知中国文化,形成数字时代文化交流新纽带 [11]
上海网游产业全国领先 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832.83亿元
解放日报· 2025-07-16 09:47
上海游戏产业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上海网络游戏产业总体销售收入达832 83亿元 同比增长10 8% 其中国内销售收入687 37亿元 同比增长10 73% 海外销售收入145 46亿元 同比增长11 12% [1] - 电竞产业其他领域收入32 54亿元 同比增长6 91% 其中电竞直播收入21 22亿元 赛事收入5 07亿元 均位列全国第一 [1] 游戏产业溢出效应 - 游戏技术创新赋能传统领域 如游戏引擎 VR/AR AI生成技术应用于医疗仿真 工业设计等领域 上海企业开发的"虚拟手术训练系统"获国家卫健委推广 [2] - 游戏产业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游戏展览 音乐会 国际电竞赛事吸引大量观众 英雄亚冠总决赛及相关活动吸引7 6万人次 "星铁LIVE"和"明日方舟音律联觉"音乐会吸引超11万观众 [2] 游戏出海表现 - 上海游戏海外销售收入高于全国水平 得益于原创游戏IP全球化 出海游戏长线化运营 细分品类深入挖掘 2023年海外移动游戏收入TOP100的上海产品中 63 3%在2024年再度上榜 留存率高于全国 [2] 电竞产业竞争力 - 2025年上半年上海电竞赛事收入5 08亿元 同比增长1 69% 占全国46 91% 依托国际赛事IP和全球资源聚合能力巩固领先地位 [3] - 上海电子竞技俱乐部收入3 85亿元 占全国42 94% 主要俱乐部数量占全国23 94% 15家俱乐部进入全国TOP50 [3] - 上海拥有最多电竞媒体相关企业 共41家 远超第二名城市 [3] 行业未来趋势 - 全球化是国产游戏重要增量方向 海外市场如东南亚 拉美 中东网民增长率超20% 欧美 日韩用户付费能力高 近五年海外收入占比增长的中国企业达52% [4] - 游戏产业转向"需求指引" 2024年"女性向"游戏市场规模达80亿元 同比增长124 1% 《黑神话:悟空》带动单机 主机游戏市场增长 [4] - 2024年中国小程序游戏收入达398 36亿元 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182 3% 微信小游戏月活超5亿 抖音小游戏2024年Q1活跃用户增长近100% [4][5]
在这件事上,成都还是太全面了
36氪· 2025-07-09 10:00
成都游戏产业现状 - 成都已成为中国单机游戏之都 国产单机游戏中近三分之一制作方来自成都 [1][3] - 智联招聘2025年3月数据显示 成都占据网络游戏行业招聘top10城市职位数占比第一 [1] - 游戏媒体GameLook盘点30款国产单机游戏 9款来自成都 远超广州(3款)和北京(2款) [3] 代表性游戏与工作室 - 《黑神话:悟空》首月销量2000万份 带动成都单机游戏关注度 [3] - 成都9款受关注单机游戏中 《代号:锦衣卫》《猿公剑:白猿觉醒》《明末:渊虚之羽》延续国风动作题材 [3] - 神织科技《无限机兵》融合二次元与科幻题材 Steam评测"特别好评" [3] - 蛇夫座-日蚀边缘工作室《湮灭之潮》以亚瑟王传说为灵感 突破文化边界 [3] 产业发展历史 - 2003年成都率先布局游戏产业 早于中国传媒大学游戏专业设立时间 [4] - 手机游戏爆发期成都曾涌现上千家公司 tap4fun凭《银河帝国》《王者帝国》登顶2012年App Store中美畅销榜 [5] 区域产业特点 - 成都单机游戏发展具备成本优势 房价与薪酬水平低于一线城市 [6] - 与上海(二次元)、广州(小游戏)形成差异化定位 专注单机游戏细分领域 [6] - 生活成本低与文化资源丰富形成独特竞争力 实现工作生活平衡 [6][8] 城市软实力 - 成都连续16年入选"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 宜居性赋能游戏创作 [7] - 文化氛围与生活环境被视为游戏开发关键要素 促进作品艺术属性提升 [5][8]
国产端游有望迎来爆发期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游戏行业,细分领域为国产端游、PC 游戏、主机游戏 - 公司:完美世界、网易、腾讯、米哈游、库洛、顺网科技、盛天网络、SD 华通旗下盛趣游戏、吉比特、巨人、凯英、神州泰岳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全球游戏市场 - 2024 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 1877 亿美元,PC 游戏 373 亿美元、主机游戏 428 亿美元,合计占比 43%,表明海外用户倾向重度 PC 和主机游戏[1][3] - 全球主机和端游市场合计占游戏市场约 50%,其中主机占 30%,端游占 20%,全球端游市场规模约 3000 亿元,海外约 2000 多亿元,海外空间更大[2] 国内游戏市场 - 2024 年国内游戏市场总规模 3258 亿元,客户端游戏 680 亿元、主机游戏 45 亿元,两者合计 725 亿元,同比增长 5%,但占比仅 23%,远低于海外 43%,提升空间大[1][5] - 国内客户端游戏平台自 2021 年起恢复增长,2024 年达 680 亿元,同比增长 2.6%,创历史新高;主机游戏增速 55%,达 45 亿元;PC 客户端版号和主机版号分别同比增长 19.5%和 35%[1][6] - 国产端游市场自 2020 年稳中有升,2022 年版号停发仍稳定,端游用户习惯稳定、支付能力强,抗风险能力高[2] - 国内 PC 和主机游戏用户规模 1.7 - 2 亿,渗透率 26%,远低于全球 65%,ARPU 值低于全球 50%,通过提高渗透率和出海增量,市场增量可达千亿元[3][12] 供给端推动因素 - 多平台互通策略提振国产端游发展,如《原神》首年流水超 100 亿元,完美世界、网易、腾讯等厂商推出类似跨平台产品,为国产 PC 端提供丰富内容[1][8] - 自 2017 年以来国产端游供给爆发性增长,如《永劫无间》首年销量破 700 万份,《黑神话:悟空》销量破 2800 万份,销售额达 90 亿元[1][10][11] 付费意愿与行业趋势 - 目前为高质量内容付费人群有限且集中在海外,但米哈游和库洛等国产厂商产品有国际影响力,未来精品化将成行业趋势[9] 国内厂商布局与表现 - 腾讯和网易对 PC 及主机游戏平台投入增加,腾讯上线多平台互通游戏,储备多款新作;网易推出《永劫无间》后 2024 - 2025 年爆发,自研新作推动增值服务净收入增长,展示多款在研作品[13] - 2025 - 2026 年国产厂商在 PC 主机端游戏市场长期供给端爆发,网易产品储备丰富且尝试激进,其他二三线厂商也有不少储备[14][15] - 国内网吧服务平台企业顺网科技和盛天网络表现出色,顺网科技 2024 年网络广告及增值服务收入 13.4 亿元,同比增长 47%;盛天网络 2024 年网络广告及增值服务收入近 9 亿元[16] - 5 月游戏热力榜中腾讯和网易表现突出,完美世界、SD 华通旗下盛趣游戏 PC 端游戏收入有增长[17] 海外市场预期 - 国产厂商在海外主机和端游市场渗透率低,但竞争力提升可能改变现状,看好 ST 华通、吉比特、完美世界等公司未来表现,预计 2025 - 2026 年板块表现优异趋势延续[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Steam 平台国内用户数量从 2016 年的 1000 万增长到 2023 年的 1.55 亿,简体中文用户比例首次突破 50%,表明国内 PC 游戏用户习惯和付费能力提升[3][11] - 截至 2023 年,国内客户端游戏新增用户中有 44.7%是近五年新增,其中 14% - 18%最早是手游玩家,移动端游戏用户转向 PC 和主机平台[11] - 腾讯《三角洲行动》2025 年日活超 1200 万,在顺网统计网吧日历榜中排名第三[13] - 网易 2024 - 2025 年自研新作推动相关增值服务净收入达 260 亿元,同比增长 12%[13]
《苏丹的游戏》,好玩就足够了吗?
36氪· 2025-06-19 21:01
商业化成功 - 《苏丹的游戏》销售额达1240万美元(8921万人民币),售出66万份,远超独立游戏平均2万份的销量水平[1] - 游戏在内容平台表现突出,小红书相关笔记近10万篇,70粉丝账号发布游戏内容获破万阅读和200评论[1] - 抖音、小红书涌现大量二创视频,包括剧情演绎、Cos变装等内容[1] 产品核心优势 - 游戏性获得TapTap编辑团队高度评价,EA阶段完成度高,未依赖买量,好玩是核心卖点[2] - 剧情设计包容性强,提供多样化选择路径,复杂情感和"混邪"玩法增强游戏张力[3] - 美术风格融合中东伊斯兰文化元素,马赛克拼花、拜占庭金箔背景在日韩卡通主流中独树一帜[3] 市场环境因素 - Steam简体中文用户占比突破50%,中国玩家转向国际化平台趋势明显[4] - 《黑神话:悟空》创Steam下载峰值70Tbps,网易、腾讯等大厂产品加速Steam生态建设[5] - 小红书游戏流量环比上涨34%,角色扮演类居Top3品类,平台主动扶持游戏内容[5][6] 独立游戏行业现状 - 独立游戏从业者及作品数量增加,TapTap签约《火山的女儿》等优质作品,北京独立游戏展超千人参与[7][8] - 行业寒冬导致从业者转向独立游戏,但盈利仍是难题,Steam平台未能解决商业化困境[9] - 大厂投资谨慎,独立游戏获取版号困难,开发资金难以覆盖完整周期[9] 开发特殊性 - 《苏丹的游戏》为背水一战项目,14个月产出140万字文本,主创曾达17000字/天高强度创作[10] - 开发模式难以复制,与《黑神话:悟空》同属细分赛道巅峰作品,但不代表行业趋势转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