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

搜索文档
《和平精英》x《哪吒2》:一场打破影游次元壁的“顶流”会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22:21
核心观点 - 《和平精英》与《哪吒2》的联动活动通过花火秀、游戏内玩法更新及线下表演等形式实现现象级传播,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达3.9亿[1][4] - 联动成功体现头部游戏与影视IP的乘法效应:游戏高频交互性延长IP热度,影视IP为游戏注入新鲜内容,形成"玩法深度→流量转化→商业增量→生态强化"闭环[6][7][13] - 头部游戏正成为泛娱乐产业链"链接器",通过影游联动辐射文旅、电商等多产业,如三亚花火表演带动当地文旅关注[15][16][18] 联动内容设计 - 游戏内更新包括"玉虚宫"地图、4款角色皮肤(哪吒/敖丙/申公豹/敖润)、"飞天猪"飞行器等道具,复刻影视经典元素[4] - 线下活动包含三亚无人机花火秀、《魔童闹海岛》沉浸表演秀及明星枪神表演赛,强化IP沉浸感[4][16] - 创新玩法如"悬空宝莲"激发玩家二创热情,衍生话题"我在和平精英修仙"刷屏社交平台[7] 市场与行业影响 - 《哪吒2》票房154亿元登顶中国影史,联动刷新其商业价值想象空间[8] - 2025年《和平精英》已上线30+IP联动,覆盖影视/动漫/潮玩等领域,累计话题量超百亿[11] - 联动相关词条占据全网350个热榜,抖音和平精英哪吒联动播放量3.9亿,小红书话题登正榜第二[1][18] 产品策略优势 - 团队具备快速落地能力:从《流浪地球2》联动积累经验,成熟模式可实现IP元素高度还原与玩法创新[7][12] - 开放性游戏机制提供设计空间,如角色/道具/场景自由交互,增强IP情感共鸣(如"飞天猪"飞行器复刻电影坐骑)[12] - AI技术驱动长青游戏进化,平台化运营强化IP联动效率(腾讯2025Q2财报提及)[20] 产业协同效应 - 影游联动模式延伸至文旅消费:三亚活动吸引市民围观,带动目的地热度[16][18] - 头部游戏整合多产业流量端口,如与《熊出没》联动时同步推出配音演员定制语音包,实现IP深度整合[15] - "IP+消费"成新型消费趋势,商务部2025年报告指出知名IP衍生品为年轻人"流量密码"[11]
《和平精英》x《哪吒2》:一场打破影游次元壁的“顶流”会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21:11
核心观点 - 《和平精英》与《哪吒2》的联动通过游戏内玩法、线下活动及社交媒体传播实现现象级破圈,展现头部游戏与影视IP的协同效应 [3][7][19] - 影游联动模式通过玩法深度整合、UGC内容激发及多产业场景融合,构建"玩法→流量→商业→生态"的闭环 [12][14][16] - 头部游戏正成为泛娱乐产业链的"链接器",重组消费链条并延伸IP价值至文旅、电商等实体领域 [16][17][21] 联动内容设计 - 游戏内上线"玉虚宫"地图玩法及哪吒系列4款角色皮肤,复刻电影经典元素如"飞天猪"飞行器 [3] - 在三亚举办主题花火秀及《魔童闹海岛》沉浸式表演秀,联动话题抖音播放量达3.9亿 [1][3] - 创新设计"悬空宝莲"等交互道具激发玩家二创,衍生话题"我在和平精英修仙"刷屏社交平台 [7] IP价值放大机制 - 《和平精英》日均千万级活跃用户与成熟虚拟消费体系为IP提供高效变现渠道 [7] - 游戏开放性玩法允许IP元素深度融入,如角色-道具-场景灵活交互增强情感共鸣 [12] - 2025年公司已上线30+IP联动,覆盖影视/潮玩/音乐等领域,累计话题量超百亿 [10] 行业模式创新 - 联动推动三亚线下文旅消费,刺激之夜活动衍生350个热榜词条并带火目的地热度 [17][19] - 对比传统IP流量转移(如周边销售),游戏联动实现IP价值的多维度拓展与长尾运营 [7][14] - 公司Q2财报显示AI技术正驱动平台化游戏进化,强化长青游戏的产业聚合能力 [21] 市场趋势 - "IP+消费"模式受商务部肯定,成为吸引Z世代的核心流量密码 [10] - 头部游戏通过高频登录、社交裂变等优势弥补影视IP上映周期限制 [7][12] - 行业逐步形成影游联动标准化合作流程,实现快速落地与创意平衡 [12][14]
中金 | 内容到IP:全链协同,变革新生
中金点睛· 2025-08-06 07:37
核心观点 - IP行业在产业链纵向延展明显提速,关键驱动因素包括需求结构性变化和供应链成熟 [2][3] - IP方演变路径为:单一头部内容→IP矩阵化平台→IP深度运营商,通过授权、自营或股权合作实现 [4] - 国内衍生品市场规模2024年超1,000亿元,泛二次元用户达5亿人,供需两端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12][16] - 传媒IP方现金储备改善为外延投入提供基础,如光线传媒1Q25归母净利润20.16亿元 [26][27] - 未来趋势聚焦内容生产工业化、IP运营矩阵化和收入结构多元化 [39][44] 供需分析 需求端 - "谷子经济"崛起反映年轻消费者多维需求,2024年1月卡通动漫、影视综艺和电子游戏是最受欢迎IP商品类型前三 [12] - 国内泛二次元用户从2018年2.1亿人增长至2024年5亿人,衍生品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16] - 《哪吒之魔童闹海》春节档票房超150亿元,18-30岁用户占比超40%,显示头部IP影响力弹性 [7][26] 供给端 - 广东省东莞市生产中国85%潮玩产品和全球1/4动漫衍生品,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18] - 泡泡玛特毛绒品类产能从2024年30万只提升至2025年4月约1,000万只,威斯潮玩将哪吒衍生品量产周期缩短83% [23] - 注塑自动化技术使盲盒产能达350个/小时,综合效率提升25%-35% [24] 行业演变 - IP方战略从单一内容开发转向矩阵化运营,如光线传媒构建"神话宇宙"、泡泡玛特从MOLLY到LABUBU多IP布局 [8][43] - 运营模式创新包括阅文投资Hitcard、自建"阅文好物"门店,上海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上映前达成20个品牌授权 [9] - A股传媒公司2016-2024年收入增速波动明显,网络游戏板块2024年增速7.5%,影视院线板块-14.3% [25] 未来趋势 内容生产工业化 - 光线传媒扩充动画团队规模,阅文投资艺画开天增强网文IP可视化开发能力 [42] - AIGC技术应用于芒果超媒剧综衍生内容生成、爱奇艺虚拟现实项目,提升创作效率 [42] IP运营矩阵化 - 泡泡玛特构建手办/MEGA/毛绒/衍生品SKU矩阵,卡游从卡牌向文具、毛绒品类拓展 [44] - 沉浸式体验如主题乐园、线下展览强化用户情感连接,未来有望规模化落地 [44] 收入结构多元化 - 迪士尼模式验证衍生商品、流媒体、乐园体验等多收入形态可平滑内容周期波动 [45] - 国产IP出海呈现自主生态建设(泡泡玛特直营体系)与本土授权共生(卡游东南亚KA渠道)双路径 [45]
开互鉴之窗 架合作之桥(共建文明百花园·中欧建交50周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4 10:52
中欧电影文化交流现状 - 第16届巴黎中国电影节和柏林中国电影节同期在欧洲多国举办,通过文旅影像短片和电影放映促进文化交流 [1] - 2025意大利中国电影周放映9部中国新片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布鲁塞尔中国电影周纪念中欧建交50周年 [1] - 欧洲多个城市通过电影艺术进行文明对话,中欧电影交流从单向展示升级为双向互动 [1] 节展交流成果 - 中国在欧洲举办多样化影展活动,如德国慕尼黑的汉服体验、马耳他的贺岁片放映等,促进文化传播 [2] - 中国电影在欧洲电影节屡获殊荣,如《人山人海》获威尼斯银狮奖,《白日焰火》获柏林金熊奖等 [2] - 欧洲电影在中国电影节表现突出,近10年有80余部欧盟成员国作品在中国各大电影节获奖 [3] - 双向交流促进文化理解,如巴黎观众欣赏《神女》,意大利导演因中国观众反响创作新剧本 [4] 发行渠道拓展 - 中国电影从艺术院线进入欧盟商业市场,《深海》在法国创下近3年华语电影观影人次纪录 [5] - 《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陆欧洲37个国家和地区200余家影院 [5] - 中国电影在东欧实现商业突破,《天工苏作》等6部影片首次以全商业模式登陆罗马尼亚院线 [6] - 《封神第一部》在欧盟400余家影院上映,续作实现中法同步放映 [6] - 欧洲电影在中国市场表现优异,《看不见的客人》创下1.7亿元西班牙影片在华票房纪录 [6] 合拍机制发展 - 中国已与10个欧盟成员国建立官方合拍协议,形成"协议网+产业链"双驱动模式 [8] - 中法合拍片可获法国最高30%资金支持,《狼图腾》法国首日观影人次达48.4万 [9] - 中意合拍片享受15%免税额度,《咖啡风暴》获三国联合基金支持 [9] - 中欧合拍从协议签署发展到全产业链合作,如龙跃中欧制片人协会的专业化孵化机制 [10] - 《遇见你之后》调动多国资源完成合拍,实现国际团队与中国电影工业的深度融合 [10] 文化交流升级 - 电影交流从节展、发行到合拍形成完整生态系统,促进文明互鉴 [11] - 新一代创作者通过平等合作重写中欧电影交流史,建立双向通行的文化桥梁 [11] - 政策、市场与技术共同推动电影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媒介 [11]
文艺新创造 彰显“酷中国”(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人民日报· 2025-07-15 06:03
中国文化出海趋势 - 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将推出英文配音版,并以IMAX、3D等全格式于8月起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陆续上映 [1] - 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约2亿,已成为世界性文化现象 [2] - 中国微短剧海外应用投放超过100个,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海外短剧应用程序约产生3.7亿次下载 [2] - 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销售收入突破185亿美元,多款作品进入国际知名游戏平台热销榜单 [2] 中国文化产品表现 - 《庆余年》《斗罗大陆》《我们生活在南京》等网络文学被大英图书馆收藏 [2] - 《琅琊榜》《甄嬛传》《苍兰诀》《沉默的真相》《藏海传》等剧集在海外引发追剧热潮 [2] - 《黑神话:悟空》《原神》《王者荣耀》等国产游戏在全球积累了数千万乃至上亿玩家 [2] - 《三体》《流浪地球》系列、《独行月球》等展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 [3] - 《长安三万里》《中国奇谭》等动画作品展现中国动画的绚丽画卷 [3]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剧《咏春》等现象级作品展现中国文化创造力 [3] 文化科技融合 - 文艺界正积极应对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 [3] - 探索沉浸、交互、定制、众创、人机协同等新业态新模式 [3] - "数字展陈""虚拟偶像"等创新形式将博物馆、美术馆、演唱会等文化体验带入家庭 [4] - 短视频、网络直播、微短剧等新形式推动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被更广泛理解和接受 [4] 文化生态发展 - 中国正在构建"热带雨林"式的多元共生文化生态 [4] - "跟着短视频去旅行"推动文旅融合,"村晚""村BA""苏超"激发大众参与 [4] - "素人写作""演艺直播"等创新形式重置生活与审美边界 [4] - 外国博主热梗、中外网友互动以及China Travel热潮展现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4]
迈向“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成都寻找下一个“哪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2 13:40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成都市委全会重点部署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期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1] - 成都提出"文化为魂、商业筑基、旅游引流、体育聚势"的融合路径 构建圈链融合闭环以发挥业态协同乘数效应 [4] - 通过"文旅+百业"模式推动提质增效 如文博文创商业借势潮玩经济崛起 成都博物馆文创收入从2022年939万元猛增至2023年5147万元 [4] 文旅IP与品牌建设 - 大熊猫和哪吒是成都核心文旅IP 上半年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超300万人次 居中西部航空口岸首位 [3] - 提出"公园城市,幸福成都"品牌矩阵化战略 包括活化哪吒、王者荣耀、花花等IP 打造无人机足球赛等科创新亮点 [5] - 推出"跟着演展赛剧来旅行"活动 今年已举办55场大型演唱会 跨城观演比例超60% 凭演唱会门票可享景点优惠 [4] 市场主体培育 - 成都汇聚规上文化企业1149家、旅游企业906家、音乐企业4000余家 2023年文创产业增加值达2876亿元 占GDP比重首破11% [7] - 构建头部引领、腰部支撑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重点发展文化传承、数字文创等方向 实施"立园满园"行动推动产业园区发展 [7] - 企业探索跨产业合作模式 如音乐园区提出结合电竞演艺与度假产品 体育企业尝试"白天赛事+夜间音乐节"融合产品 [9] 产业发展目标 - 目标到202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万亿元 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规模分别达2000亿、4700亿、1800亿元 [8] - 需补强演艺经纪、在线旅游等企业 与先发城市相比文创企业数量仍有增长空间 [7]
余承东首度回应“开车睡觉”事件:没睡觉看了下手机,已交罚款和扣分;抖音辟谣花费9位数与周杰伦签约;Manus回应裁员传闻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7-09 08:04
电影行业 - 2025年电影总票房突破300亿 较去年提前28天 总出票6.59亿张 总场次7489.8万场 平均票价45.4元 [3][6] - 票房排名前五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15.44亿(51.4%) 《唐森1900》3.61亿(12%) 《封神第二部》1.24亿(4.1%) 《熊出没》8216万(2.7%) 《射雕英雄传》6896万(2.2%) [6] 科技与AI - 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邓泰华 核心团队包括稚晖君 公司回应"非借壳上市" [7] - 它石智航完成1.2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 美团战投领投 专注具身智能机器人 [18] - 魔法原子推出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Z1 配备3D激光雷达等传感器 实现复杂场景自主移动 [21] - 钉钉AI表格上线"表格即文档"功能 支持80多种字段模板嵌入 自然语言生成复杂公式 [23] - OpenRouter模型7月排名:谷歌占比43.2% DeepSeek 19.4%超越Anthtropic OpenAI仅5.9% [23] 手机与消费电子 - 中国手机Q2激活量:小米1141.76万台(16.63%) vivo 1123.93万台(16.37%) OPPO 1117.28万台(16.27%) 华为1104.01万台(16.08%) 苹果1103.79万台(16.08%) [23][24] - 苹果计划2026年春季推出iPhone 17e 沿用iPhone 16e显示面板 京东方三星参与开发 [19] 互联网与社交媒体 - 腾讯游戏成立K9合作部 推动育碧核心IP长青化 撤销原育碧/动视/EA合作部 [10] - 字节跳动被曝将推出美国专属CapCut视频剪辑应用 与全球版分开 [10] - B站推出视频播客扶持政策 暑期提供10亿流量 上线AI创作工具 [12] 汽车与出行 - 乘联会:6月乘用车零售208.4万辆 同比增18.1% 新能源车111.1万辆 同比增29.7% [25] - 深圳实现无人车全市域覆盖运营 超300辆无人车日均配送10万单 覆盖100多个社区商圈 [12] - 特斯拉回应新规禁止默认单踏板刹停:暂未收到调整通知 现有车型符合法规 [12] 投融资与并购 - Meta向EssilorLuxottica投资35亿美元 持股近3% 计划未来增至5% [18] - 硅基智能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 嘉兴高新区产业基金投资 [18] - 小雨智造获滴滴领投亿元级A+轮融资 专注工业机器人 自研大模型焊接机器人精度达1毫米 [18] - 深庭纪智能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黑芝麻智能等参投 专注AI伴随机器人 [18] - 灵境AI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柏睿资本等投资 专注AI动漫工业化生产 [18] 其他行业动态 - LVMH任命迈克尔·伯克执掌美洲业务 兼任蒂芙尼非执行董事长 [16] - 京东外卖投入超百亿扶持商家 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破百万 [11][12] - 33个中国厂商入围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TOP100 合计吸金17.6亿美元 [25]
年度电影票房破300亿元 多部大体量电影接力暑期档
证券日报· 2025-07-08 14:47
票房表现 - 2025年度票房(含预售)突破300亿元,创下中国影史近五年来最快达到300亿元的新纪录,比2024年提前28天达到[1] -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4.46亿元票房领跑,占比高达51.4%[4][5] - 年度票房前十中,国产电影占9部,进口片仅《碟中谍8:最终清算》一部上榜[5][6] 影片排名 - 票房前五均为春节档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熊出没·重启未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6] - 前十影片中仅三部破十亿元,市场呈现"寡头现象",《哪吒之魔童闹海》独占超五成票房[5][6] - 《唐探1900》以36.12亿元票房位列第二,占比12%[4] 市场分析 - 头部影片带动效应显著,但春节档后缺乏5亿元以上票房的大片[7] - 暑期档已过一个月,市场热度仍显不足[7] - 待映影片包括《超人》《长安的荔枝》等较大体量作品,有望提振市场[7] 行业趋势 - 数据再次证明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7] - 国产电影持续占据主导地位,进口片影响力减弱[5][6] - 档期集中效应明显,春节档贡献主要票房[6]
传媒行业周报系列2025年第26周:多国关税谈判期限将至,25H1电影票房为近六年最高-20250706
华西证券· 2025-07-06 20: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谈判期限将至,美国单边行动加剧短期贸易波动,但中美日内瓦框架共识仍存,对贸易协定落地前景谨慎乐观 [2][23] - 2025 年上半年中国电影总票房 292.31 亿元,同比增长 22.91%,票房前五均为春节档国产片,内需文娱消费复苏动能强劲,国产 IP 工业化能力巩固内容生态闭环优势,政策与市场协同推动产业升级 [2][23] - 谨慎看好贸易谈判前景,全球宏观波动下 AI 与内需消费更关键,维持对中国科技龙头看好态度,关注中概股回流港股进度 [3][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市场行情 - 2025 年第 26 周(2025.6.30 - 2025.7.4),上证指数涨 1.4%,沪深 300 指数涨 1.54%,创业板指数涨 1.5%,恒生指数跌 2.37%,恒生互联网指数跌 1.52%,行业领先恒生指数 0.86pct,SW 传媒指数涨 2.7%,领先创业板指数 1.2pct,在申万一级 31 个行业涨跌幅排名第 6 位 [1][10] - 子行业中互联网服务、影视和广告营销涨幅位列前三,分别涨 8.26%、1.42%和 0.26% [1][10] - 本周传媒行业个股涨幅前 5 为欢瑞世纪、冰川网络、新迅达、勤上股份和东方财富;跌幅前 5 为联建光电、*ST 大晟、完美世界、百纳千成和时代出版 [16] - 港股传媒互联网企业中,心动公司涨 3.85%,百度涨 2.44%,网易涨 1.06%;快手跌 1.43%,腾讯跌 3.16%,京东跌 4.68%,阿里巴巴跌 6.24%,美团跌 6.65% [18] 核心观点&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港股互联网龙头、游戏行业、电影及文旅产业投资机会,受益标的包括腾讯、三七互娱、捷成股份等 [3][24] 子行业数据 电影行业 - 本周票房排名前三的电影为《侏罗纪世界:重生》(票房 1817.5 万元,占比 31.0%)、《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票房 840.2 万元,占比 14.9%)、《F1:狂飙飞车》(票房 756.9 万元,占比 4.1%) [25][26] 游戏行业 - iOS 游戏畅销榜排名前三为《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三角洲行动》;安卓游戏热玩榜排名前三为《心动小镇》《崩坏:星穹铁道》《杖剑传说》 [25][26] 影视剧集行业 - 综合播映指数,《以法之名》《锦绣芳华》《书卷一梦》位列前三,艺恩播映指数分别为 83.5、81.2 和 80.7 [28][29] 综艺及动漫 - 综艺综合播映指数排名前三为《哈哈哈哈哈第五季》《奔跑吧第九季》《新说唱 2025》 [30] - 动漫播放量指数排名前三为《沧元图之颜值大赏》(播放量指数 387.2)、《沧元图之颜值与武力值并存》(播放量指数 344.8)、《沧元图之斩妖除魔》(播放量指数 306) [30][31]
2025端午节预售票房破1000万
快讯· 2025-05-29 14:24
2025年端午节电影预售 - 截至5月29日14时12分,2025年端午节预售票房突破1000万 [1] - 《碟中谍8:最终清算》《哆啦A梦:大雄的绘画奇遇记》《时间之子》位列预售榜前三名 [1] 当前电影票房表现 - 《私家侦探》上映首日票房达94.6万,占当日总票房9.4%,排片占比16.1% [3] - 某电影(标题不完整)上映9天累计票房达8015.9万,占当日总票房5.5%,排片占比8.7% [4] - 《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年1月累计票房达154.15亿,当日票房11.28万,占1.1% [4] - 《潜艇总动员:冒险岛》上映首日票房7.8万,占当日总票房0.6%,排片占比2.6% [4] - 《水饺皇后》上映32天累计票房3.95亿,当日票房5.37万,占0.5% [4] - 《红嫁衣》上映2天累计票房39.8万,当日票房3.37万,占0.3% [4] - 《情书》重映12天累计票房8608.5万,当日票房1.90万,占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