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格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新势力”搅局空调618大战,空调线上渠道均价回落明显
广州日报· 2025-06-04 23:45
618遇上空调销售旺季,多个电商平台空调产品售价1499元甚至千元出头,董事长亲自下场"当网红"、做直播……记者注意到,一方面,近期空调线上均 价出现明显下探趋势,引发市场关注;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新势力"正加速布局,为家电行业走势带来新的变量。业内分析称,6月份是空调行业最为 关键的一个月,头部企业或将凭借自身成本红利等,继续对腰部、尾部市场进行规模扩张。 线上均价再下探头部厂商抢占"腰部"市场 记者在奥维云网市场罗盘查询发现,数据显示,在5月19日至5月25日的监测期间,空调线下均价在4207元,同比增长3.87%;线上均价为2549元,同比下 降2.22%;今年以来,空调线上均价累计同比下降3.54%。 对比来看,空调线上渠道均价有一定幅度的回落,但线下渠道均价稳中有升。这意味着,线上平台竞争更加激烈,均价下降相对明显。事实上,自今年2 月起,空调行业就已陆续开启新一轮的价格竞争。 长江证券也分析认为,2025年年初以来,大部分企业采取了更为积极的竞争策略,具体体现在加大促销力度与增加低价款投放比例两个方面,因此本次空 调行业价格下探主要由供给端而非需求端主导。 斌科技家电战略研究咨询机构首席研究员张 ...
招商交通运输行业周报:OPEC+决定7月增产,义乌快递底部价格略有修复-20250602
招商证券· 2025-06-02 17:36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定期报告 2025 年 06 月 02 日 OPEC+决定 7 月增产,义乌快递底部价格略有修复 招商交通运输行业周报 周期/交通运输 本周关注:航运方面,OPEC+决定 7 月增产;基础设施方面,关注港股红利配置 价值;航空方面,关注 25-26 年行业基本面上行趋势及市值弹性;快递方面,关 注 25 年价格竞争情况和行业估值修复潜力。 推荐标的:东莞控股、皖通高速、粤高速、青岛港、招商港口。 ❑ 航空:5 月以来受益于需求增长和票价基数较低,收益指标同比大幅提升, 旺季主要指标有望企稳回升。1)高频数据表现上看,5 月 23 日-29 日,国 内机票价(撇除燃油附加费)周环比-2%,同比 2024 年+5%,同比 2019 年 -12%;国内旅客量周环比-2%,同比 2024 年+6%,同比 2019 年+17%。 2)供需基本面角度,出行消费需求有一定的韧性,同时经济和消费刺激政 策利好国内出行需求增长,国际出行需求有望持续向正常化恢复;供给端, 受全球供应链不畅及飞机利用率已经大幅恢复影响供给释放偏紧;同时燃油 成本大幅减轻,展望 25-26 年行业供需再平衡、盈利回升的趋势明确 ...
外资石膏板专家交流
2025-05-26 23:1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石膏板行业 - **公司**:可耐福、北新建材、泰山龙海、圣戈班、泰山石膏、盛德财富、梦牌、龙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价格竞争 - **价格战激烈**:从去年四五月份开始,今年四五月份白热化,市场零售批发价较去年同期降约 15%,部分冷门品牌降 20%,可耐福降幅 11% - 12% [1][2][3][4] - **下探空间有限**:生产规模化和物流效率影响成本,继续降价企业利润将被压缩 [2] 外资产能扩张 - **扩张原因**:看好市场前景,为生存和利润,选择一线或新一线城市布厂,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6] - **可耐福布局**:国内有六家工厂,未来两三年计划根据产能分析扩展,可能在云贵、广东东莞周边新建工厂 [9] 市场覆盖挑战 - **需求转移**:一线城市需求饱和,三四线城市需求增加,工厂开始关注 [7][8] - **物流成本高**:石膏板重量大、占地大、每车装载量有限,运输成本高,在三四线城市周边建厂可减少成本 [8][12] 新建工厂目的 - **节省运费为主**:不一定带来整体产量大幅增加,能满足市场需求、扩大份额、减少物流成本、提高利润 [10] 产品替代情况 - **替代传统材料**:轻钢龙骨与石膏板逐渐替代木龙骨、木板、空心砖、水泥墙等,因其价格低、施工方便、成本低、能满足造型需求 [14][15] 可耐福经营情况 - **2025 年表现**:销量和利润下滑,市场份额下降,价格调整滞后,国资单位倾向北新,大型工地竞争力不足,小业主、零售批发及家装领域占比高 [1][16] - **预算目标**:2025 年预算目标同比增长 13%,预计仅达 5%,将重新评估调整 [17] - **增长策略**:下半年不采取激进价格战,专注优化服务质量、提高运营效率、加强与客户合作 [18][19] 市场竞争情况 - **价格战预期**:下半年行业内不会激烈价格战,七八月份是淡季,10、11 月抢明年生意,12 月个别企业或短期降价 [21] - **市场抢占**:企业降价主要针对工地和市场,明年确定情况并可能调整策略 [21] 成本与产品策略 - **成本差异**:可耐福成本高于北新建材,因添加专利添加剂 [3][27] - **北新问题**:北新建材收购扩产能,但物流成本核算有问题,家装市场渗透效果不如外资品牌 [3][28][29] - **外资优势**:可耐福和圣戈班注重产品特性,通过颜色区分产品,提升技术水平,每年调整生产配方与配料 [29][3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销售区域情况**:可耐福中区销售量最大占全国约 50%,南区利润最高占全国约 60%,北区运输成本高利润低;中区项目用量大,零售和家装中区占比约 30%,南区约 60% [20][21] - **去年预算完成度**:2024 年可耐福石膏板产品增幅约 8.5%,圣戈班约 7.6%,统计排除第一季度,区分两种统计数据 [22][23] - **今年销量增长来源**:施工工艺变化和家装、工地需求量增加 [24] - **项目与家装占比及增长**:可耐福项目占比约 40%、增长率约 10%,家装占比 60%、增长率约 20%;市场项目占 60%,家装占 40% [25] - **家装细分情况**:业主与家装公司是一条线上的关系,业主需求量上升导致家装公司数量缩小 [26] - **经销商情况**:可耐福经销商分综合性、渠道型、项目经销商三种类型;综合性经销商业务广泛,轻钢龙骨和石膏板可能占核心业务 30% [33][34] - **渠道协同**:公司不排斥经销商经营不同行业和渠道产品,但选择可耐福就不应经营竞争品牌 [35][36]
中通快递-W(02057.HK):聚焦份额增长 业绩短期承压
格隆汇· 2025-05-24 02:28
财务表现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9亿元,同比增长9.4% [1] - 2025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39.8% [1] - 2025Q1公司实现调整后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1.6% [1] - 2025Q1公司单票调整后净利润为0.26元,同比下降14.7%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2.15/562.75/621.63亿元,对应增速为13.40%/12.07%/10.46%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35/111.07/122.1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14%/16.49%/9.96% [2]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1.85/13.81/15.18元 [2] 业务运营 - 2025Q1公司完成快递业务量85.4亿件,同比增长19.1%,市场份额为18.9% [1] - 2025Q1公司核心快递单票收入同比下降0.11元至1.25元,降幅为8.1% [1] - 2025Q1公司散件单量同比增长46% [1] - 2025年公司预计包裹量约为408-422亿件,同比增速约为20%-24% [1] 成本结构 - 2025Q1公司单票成本为0.94元,同比基本持平 [1] - 2025Q1公司单票运输成本同比下降0.06元至0.41元,降幅为12.8% [1] - 2025Q1公司单票分拣成本同比下降0.03元至0.27元,降幅为10.0% [1] 战略发展 - 公司持续发展时效件服务与定制化客户服务在内的差异化产品 [1] - 2025年公司首要目标为实现高质量的业务量增长 [1]
快递行业2025年4月月报:4月件量维持较高增速,各快递份额分化
海通国际· 2025-05-23 16: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4月快递件量同比增19.1%超邮管局全年预测,后续叠加消费与电商刺激预计全年保持较快增长;2025年头部企业份额关注度提升价格竞争或增强,但监管将保障良性竞争有利头部集中;提示业绩不确定性增加,建议关注电商快递龙头份额上升催化估值修复机会与时效快递顺周期底部布局时机 [1][3][5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快递行业:4月件量维持较高增速,同比增长19.1% - 2025年4月全国快递企业业务量163.2亿件,同比增19.1%,业务收入1212.8亿元,同比增10.8%,单票收入7.43元,同比下滑7.0%;2025年1 - 4月业务量614.5亿件,同比增20.9% [6] - 2023 - 2024年快递行业保持增长,2023年业务量累计完成1320.7亿件,同比增19.4%,2024年业务量累计完成1750.8亿件,同比增21.5%(可比口径) [6] - 2025年1 - 4月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分别占比8.1%、89.7%和2.2%,与2024年同期相比,同城比重降1.2个百分点,异地升1.1个百分点,国际/港澳台升0.1个百分点 [17] - 2025年1 - 4月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4.0%、15.5%和10.5%,业务量比重分别为71.4%、19.4%和9.2%,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收入和业务量比重分别降0.7和1.6个百分点,中部收入和业务量比重分别升0.5和0.9个百分点,西部收入和业务量比重分别升0.2和0.7个百分点 [18] - 2021Q3后行业恶性竞争结束,2022年初到2024年底CR8维持在84 - 85.3区间,2025年1 - 4月CR8为86.7,同比增1.7 [22][23] 快递公司:4月各快递公司份额加速分化 - 2021 - 2024年各快递公司业务量增速有变化,2023年圆通市场份额超韵达,申通与韵达份额差距缩窄,2024年申通业务量增速领先且与韵达市占率差距进一步缩窄 [29] - 2025年4月顺丰、圆通、韵达、申通业务量分别同比增30.0%、25.3%、13.4%、21.0%;2025年1 - 4月分别同比增22.4%、22.7%、20.3%、25.1% [29] - 2025年4月顺丰、圆通、韵达、申通市占率分别为8.2%、16.5%、13.3%、12.8%;2025年1 - 4月分别为7.9%、15.4%、13.4%、12.9% [29] - 2025年4月顺丰、圆通、韵达、申通单票收入分别同比降13.9%、7.1%、6.8%、3.9%;2025年1 - 4月分别同比降11.5%、6.5%、9.1%、5.6% [30] 中长期观点:行业良性竞争,龙头崛起仍将可期 2019年:“春秋”入“战国” - 2019年之前电商市场高增长红利期,快递企业融资扩产份额差距有限 [43] - 2019年起电商快递龙头企业加大份额诉求,行业开启价格战,价格战是拉开份额差距的主动手段,反映为净利率下降 [46] 战国终局:龙头崛起仍将可期 - 2020 - 2021年新进入者引发非理性价格战,导致网络不稳定并损害快递员权益,引发监管关注,监管旨在保障行业回归良性竞争,行业长期将走向自然集中 [51] - 2022 - 2024年监管干预下行业阶段性休养修复,价格竞争温和,修复了加盟商信心与资本开支意愿,龙头企业长期崛起可期 [51] - 2022年至今消费降级、包裹小件化影响单票收入,但价格竞争烈度不及2020年,2025年头部企业份额关注度提升,价格竞争或增强,但监管将保障良性竞争,电商快递龙头市占率或提升 [51] 投资建议 关注电商快递龙头份额上升催化估值修复机会与时效快递顺周期底部布局时机,相关标的有顺丰控股、中通快递、圆通速递、极兔速递、韵达股份 [55][56]
快递行业2025年4月月报:4月件量维持较高增速,各快递份额分化-20250523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23 15: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4月快递件量同比增19.1%超邮管局全年预测,后续叠加消费与电商刺激预计全年保持较快增长;2025年头部企业份额关注度提升价格竞争或增强,但监管将保障良性竞争有利头部集中;提示业绩不确定性增加,建议关注电商快递龙头份额上升催化估值修复机会与时效快递顺周期底部布局时机 [1][3][5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快递行业:4月件量维持较高增速,同比增长19.1% - 2025年4月全国快递企业业务量163.2亿件,同比增19.1%,业务收入1212.8亿元,同比增10.8%,单票收入7.43元,同比下滑7.0%;2025年1 - 4月业务量614.5亿件,同比增20.9% [6] - 2023 - 2024年快递行业业务量持续增长,2023年完成1320.7亿件,同比增19.4%,2024年完成1750.8亿件,同比增21.5%(可比口径) [6] - 2025年1 - 4月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占比分别为8.1%、89.7%和2.2%,与2024年同期相比,同城降1.2个百分点,异地升1.1个百分点,国际/港澳台升0.1个百分点 [17] - 2025年1 - 4月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4.0%、15.5%和10.5%,业务量比重分别为71.4%、19.4%和9.2%;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收入和业务量比重分别降0.7和1.6个百分点,中部升0.5和0.9个百分点,西部升0.2和0.7个百分点 [18] - 2021Q3后行业恶性竞争结束,2022年初到2024年底CR8维持在84 - 85.3区间,2025年1 - 4月CR8为86.7,同比增1.7 [22][23] 快递公司:4月各快递公司份额加速分化 - 业务量方面,2025年4月顺丰/圆通/韵达/申通业务量分别同比+30.0%/+25.3%/+13.4%/+21.0%;2025年1 - 4月分别同比+22.4%/+22.7%/+20.3%/+25.1% [29] - 市占率方面,2025年4月顺丰/圆通/韵达/申通市占率分别为8.2%/16.5%/13.3%/12.8%;2025年1 - 4月分别为7.9%/15.4%/13.4%/12.9% [29] - 单票收入方面,2025年4月顺丰/圆通/韵达/申通单票收入分别同比-13.9%/-7.1%/-6.8%/-3.9%;2025年1 - 4月分别同比-11.5%/-6.5%/-9.1%/-5.6% [30] 中长期观点:行业良性竞争,龙头崛起仍将可期 2019年:“春秋”入“战国” - 2019年之前电商市场高增长红利期,快递企业融资扩产份额差距有限 [43] - 2019年起电商快递龙头企业加大份额诉求,行业价格战开启,价格战是龙头拉开份额差距的主动手段,反映为净利率下降 [46] 战国终局:龙头崛起仍将可期 - 2020 - 2021年新进入者引发非理性价格战,导致网络不稳定并损害快递员权益,引发监管关注,监管旨在保障行业回归良性竞争,行业长期将走向自然集中 [51] - 2022 - 2024年监管干预下行业阶段性休养修复,价格竞争温和,修复了加盟商信心与资本开支意愿,龙头企业长期崛起可期 [51] - 2022年至今消费降级、包裹小件化影响单票收入,但价格竞争烈度不及2020年;2025年头部企业份额关注度提升,价格竞争或增强,但监管将保障良性竞争,电商快递龙头市占率或提升 [51] 投资建议 关注电商快递龙头份额上升催化估值修复机会与时效快递顺周期底部布局时机,相关标的有顺丰控股、中通快递、圆通速递、极兔速递、韵达股份 [55][56]
中通快递-W:25Q1实现调整后净利润同比+1.6%,成本效率再进化——中通快递2025一季报点评-20250523
浙商证券· 2025-05-23 12: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7][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公司营收和经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 包裹量增长但单价下降 直客业务收入因电商退件增加而大幅增长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正 资本开支较大 [2][3] - 25Q1包裹量同比增长但略低于行业增速 市占率略有下降 散件业务量增长显著 公司拓展退货物流领域并深化与客户合作 发展差异化产品 [4] - 行业价格竞争激烈 单票收入下降 但单票运输和分拣成本也下降 单票调整后净利润有所降低 [6] - 预计2025 - 2027年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96.4、109.4、125.8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1.0、9.6和8.3倍 [7] 各部分总结 2025年Q1业绩 - 营业收入108.9亿元 同比+9.4% 经调整后净利润22.6亿元 同比+1.6% 核心快递服务收入101.2亿元 同比+9.8% 源于包裹量增长19.1%及包裹单价下降7.8% 直客业务收入增长129.3%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3.6亿元 资本开支19.7亿元 [3] 25Q1经营数据 - 包裹量85亿件 同比+19.1% 市占率18.9% 24Q1为19.3% 散件业务量同比增长46% 公司拓展退货物流领域 深化与客户合作 发展差异化产品 [4] - 重申2025年包裹量指引为408亿至422亿件 同比增长20%至24%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揽件/派件网点数量31000余个 直接网络合作伙伴数量约6000余个 自有干线车辆数量约10000辆 15至17米高运力车型约9400余辆 分拣中心间干线运输路线3900余条 分拣中心95个 其中91个由公司运营 [5] 行业价格竞争与成本效益 - 25Q1单票收入1.25元 同比下降0.11元 受增量补贴、单票重量和KA单票等因素综合影响 行业竞争激烈 低价值或亏损件量占比扩大加剧挑战 [6] - 25Q1单票运输成本0.41元 同比下降0.06元 单票分拣成本0.27元 同比下降0.03元 单票调整后净利润0.26元 同比下降0.05元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96.4、109.4、125.8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1.0、9.6和8.3倍 [7]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4281|50170|55781|60947| |(+/-) (%)|15%|13%|11%|9%| |调整后净利润(百万元)|10150|9643|10943|12583| |(+/-) (%)|13%|-5%|13%|15%| |每股收益(元)|10.95|11.39|13.04|15.09| |P/E|11.48|11.04|9.64|8.33| [9]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公司2024 - 2027E年各项财务指标变化 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 还展示了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及每股指标和估值比率 [13]
京东七鲜内部会议要求价格力做到同行业第一
快讯· 2025-05-23 09:33
京东七鲜内部会议要求价格力做到同行业第一 金十数据5月23日讯,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京东七鲜内部明确要求,在商品品质优于其他平台的基础 上,价格竞争力上要做到同行业第一。基于此次会议的要求,今年618期间京东七鲜将全面升级击穿 价,核心击穿价商品在原本便宜10%的基础上,提升到接近便宜20%的水平线。对此,京东七鲜方面未 予正面回应。但称,击穿价不是今年618才开始的,从去年开始就在持续通过供应链优化的方式,来提 升品质和价格的竞争力,目的就是要保证给用户"又好又快又便宜"的购物体验。 (界面) ...
ZTO EXPRESS(2057.HK):1Q25 EARNINGS BELOW EXPECTATION; FURTHER PRICING PRESSURE ON PARCEL AHEAD
格隆汇· 2025-05-22 10:27
Core net profit grew only 5% YoY to RMB1.96bn, driven by 9% revenue growth but offset by unit gross profit contraction of 25% YoY (to RMB0.31/parcel). EBIT was up 6% YoY but largely helped by government subsidies and tax rebates. Reported net profit grew 40% YoY to RMB1.99bn, due to a low base last year (impairment of RMB478mn in 1Q24). Excluding this item, the core net profit grew 5% only. 机构:招银国际 研究员:Wayne FUNG Parcel volume grew 19% YoY to 8.54bn units. Market share in 1Q25 was 18.9% (down 0.4ppts YoY an ...
比亚迪「腹地」的挑战者们
新财富· 2025-05-21 14:59
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核心城市仅占全国土地面积0.33%,新一线城市合计不超过3%,而广袤的县域市场承载超八成人口,构成经济型新能源车最大需求底盘 [1] - 近半年新能源车价格竞争区间从20-30万转向两端的10-20万和20-30万,其中10-15万价格带因首次购车需求集中且注重用车成本成为行业焦点 [1][2] - 20-30万区间存在"定价陷阱",2023年该区间市场规模5307.5亿元,低于10-20万(8398.5亿)和30-40万(7738.5亿),且需求多样性导致车企定位困难 [3][5][6] 10-15万价格带竞争态势 - 比亚迪在该价位具有统治力,2024年秦/宋/元三大家族合计销量220万辆占其总销量50%以上,但市占率已从爆发期回落至1/3左右 [8][9][12] - 新势力零跑通过B系列(B10/B01)切入10-15万市场,B10紧凑型SUV对标比亚迪宋/元,单周销量达1500辆,B01轿车采用差异化设计吸引年轻用户 [19][20][22][23] - 小鹏MONA M03上市后月销稳定1.5万辆,超越其原有20万级车型表现,通过智能化配置和年轻化设计分流比亚迪潜在客户 [16][18][19] 20-30万价格带市场表现 - 特斯拉Model Y和小米SU7成为该区间头部产品,2025年4月销量分别达20.8万和15.3万辆,理想L6/L7、问界M7等月销在0.5-1.1万辆区间 [7] - 该价位消费者追求"价值感最大化",需求涵盖身份认同、家庭需求等多维度,导致除头部品牌外多数车型月销仅5000辆水平 [6][7] - 智界R7等新品呈现"上市即巅峰"特征,6个月后销量回落至5000辆附近,反映该区间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挑战 [6][7] 传统车企转型策略 - 吉利银河通过星舰7(插混SUV)、E5(纯电SUV)和L6(插混轿车)形成产品矩阵,4月三款车型合计销量2.87万辆,星耀8中大型轿车进一步下探11.58万起 [27][28][30] - 长安深蓝S05/S07月销合计1.29万辆,但智能化水平和品牌力弱于新势力,产品迭代速度制约发展 [28][29] - 合资品牌中东风日产N7表现突出,中大型轿车定价11.99万起,上市1小时订单破万,精准卡位原轩逸用户转化需求 [34][35] 市场增长与渠道布局 - 2024年1-4月10-15万新能源车销量79.9万辆同比翻倍,比亚迪增速40-50%显示新进入者正蚕食份额,如小鹏MONA M03半年贡献6万辆增量 [41] - 比亚迪拥有6500家经销商(三线以下3500家),零跑、小鹏加速下沉市场布局,渠道覆盖成为竞争关键要素 [43] - 经济型市场产品成功要素包括:精准续航设计(500km左右)、成本控制(三电占比60%)、差异化外观(避免网约车形象) [18][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