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晶电视
icon
搜索文档
苏宁易购双11:零售云销售同比增长48%
新浪科技· 2025-11-12 15:12
核心观点 - 双11期间家电消费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升级趋势,场景化、个性化和品质化需求驱动增长 [1] - 县域市场成为重要的增长引擎,消费升级特征明显 [1][2] - 智能、健康类家电产品以及大尺寸、嵌入式家电受到消费者青睐 [1] 家电品类结构性升级 - 一二线市场近60%消费者选择融合AI功能的新趋势家电 [1] - 85吋以上大屏电视销售占比超过62% [1] - 15套以上嵌入式洗碗机销售占比超过67% [1] - 零嵌、平嵌冰箱销售占比超过90% [1] - 智能家电整体销售占比超过55%,其中95后和00后消费者占比超过40% [1] 县域市场消费表现 - 双11期间县域市场销售规模同比增长48% [1] - 零售云渠道销售同比增长48% [2] - 挂壁式空调、液晶电视、对开门冰箱、厨电套装销售分别增长168%、93%、104%、76% [2] - 零售云定制家电整体销售同比增长85% [2] - 干衣机、洗碗机、净饮机成为县域家电“新三大件” [2] 细分品类增长亮点 - 手机、智能手表、无线耳机销售同比分别增长63%、222%、374% [1] - 健康功能家电成为“新刚需”,多筒分区洗衣机、净味除菌冰箱、台式净饮机是增长引擎 [1] - 上海、北京、南京、成都、西安成为最热消费城市 [1]
龙腾光电拟出售子公司龙腾电子100%股权
巨潮资讯· 2025-11-05 09:43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转让方式出售全资子公司龙腾电子100%股权以优化资源配置并积极推进新质生产力领域布局 [1] - 出售子公司股权旨在提高运营效率并增强公司综合实力符合当前经营发展需要 [4] - 业内分析认为此次出售是公司应对显示行业周期性波动聚焦核心技术与新质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举措通过剥离非核心或业绩承压资产有望集中资源投向高成长性领域 [5] 标的公司(龙腾电子)概况 - 龙腾电子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为6.16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覆盖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及电脑周边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等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龙腾电子资产总额为4.76亿元净资产4.7亿元 [3] - 2024年全年龙腾电子实现营业收入8.87亿元净利润136.26万元但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大幅下滑至1.52亿元净利润转为亏损943.56万元显示经营面临压力 [3] 母公司(龙腾光电)经营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为6.14亿元同比下降27.72%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营业收入19.03亿元同比下降27.85% [4] - 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总额为-7357.8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69.41万元1-9月累计利润总额-2.26亿元归母净利润-1.80亿元 [4] - 2025年1-9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5.83% [5] 研发投入与资产状况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投入4473.29万元占当期营收比例7.29%1-9月累计研发投入1.44亿元占累计营收比例7.55%同比提升0.92个百分点 [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66.13亿元较2024年末微增0.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1.08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4.20% [5]
稀土漩涡
36氪· 2025-10-28 07:32
近期事件与市场影响 - 2025年10月27日,中美就一项“非常可观的框架协议”达成共识,涉及稀土继续出口,暂时缓解了供应链断供危机 [1] - 此次协议使依赖稀土的终端产品,如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暂时躲过了断供危机 [3] - 资本市场对中美达成协议迅速给出了反应 [15] 稀土的战略价值与产业地位 - 稀土是钕、镨、铕、铽等金属元素的统称,是现代电子、磁材、荧光材料等的必要元素 [5] - 在2025年,稀土对于AI、5G、新能源、人形机器人等智能科技产业至关重要,是贯穿高端制造产业链的核心元素 [10] - 稀土的战略价值在中美科技博弈中陡升,成为核心筹码 [10] 全球稀土供需格局演变 -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稀土储量,但缺乏终端品牌能力,主要向日本等国家出口原料 [5] - 2000年代,中国稀土出口占全球80%~90%,但利润不到10% [6] - 2010年,中日钓鱼岛争端导致中国暂停对日稀土出口,氧化镨钕价格在不到一年内从20万元/吨升至124.9万元/吨 [9] - 日本在2010年断供后尝试寻找替代供应源,但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存在产能不足或缺乏加工技术的问题,重稀土仍高度依赖中国 [9] 中国稀土产业政策与升级 - 2004年起,中国开始实施稀土开采总量控制,年增产不超过8% [7] - 2006年修订《矿产资源法》,明确稀土战略资源地位;2009年出台出口配额制度 [7] - 至2025年,中国对稀土的管控已从原材料延伸至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实施系统性封锁,效果更好,被限制方的逃逸空间更小 [12] - 中国已完成从稀土资源输出国到掌握主动权的产业升级 [12] 全球供应链的依赖与挑战 - 美国重启芒廷帕斯矿,但挖出的矿石仍需运到中国加工,遭遇技术瓶颈 [13] - 欧盟推出关键原材料法案并建立稀土战略储备,但矿石提纯环节仍依赖中国,无法解决高端制造困境 [13] - 缅甸、澳大利亚、印尼等资源国拥有资源但缺乏技术,仍依赖中国技术支持,在大国间艰难平衡 [14] - 稀土的不可替代性使欧美日的脱钩尝试屡屡碰壁 [13] 未来展望与行业趋势 - 尽管中美达成协议使矛盾暂缓,但只要智能科技的战略竞争格局不变,稀土的战略属性就不会改变 [15] - 围绕稀土的技术封锁不可能真正放松,下一次供应链风暴可能随时发生 [15] - 终端消费市场的选择,如购买具备稳定供应链的电子产品,有助于中国稀土产业主导权的巩固 [17]
直击中企出海ESG合规痛点与应对之道,以透明度赢未来|2025华夏ESG管理体系大会
华夏时报· 2025-09-23 12:06
大会背景与核心观点 - 2025年华夏ESG管理体系大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理念与实践并行发展同质量共生”,聚焦ESG在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的关键作用[2] - ESG已从过去的“加分项”演变为企业出海的核心竞争力,从“可选项”变为“必答题”,成为企业长期价值和风险抵御能力的核心指标[3] - 根据商务部数据,2025年1-7月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6657.1亿元人民币,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067.7亿元人民币,增长2.2%(以美元计为845.3亿美元,增长1.2%)[3] 供应链ESG合规挑战与对策 - 出海企业面临全球ESG信息披露政策持续变动、电子制造行业价值链存在结构性权力不均衡、ESG投入与运营效率难以平衡三大难点[4] - 建议从原则层面切入,建立广泛适用的ESG管理框架并融入企业治理结构,在共性原则基础上对特殊情境采取差异化策略[5] - 供应链中与环境相关的风险所带来的财务影响是企业应对风险所需投入的八倍左右,管理供应链的环境收益远超其投入成本[6] 海外法规与本土标准差异 - 企业出海面临重大挑战是法规碎片化,不同市场ESG法规各异,例如欧盟27个成员国在执行层面并非完全统一且存在语言文化差异[5] - 涉及环境、劳工及供应链溯源等领域的相关法规与标准正在迅速演变[5] - 建议企业从长远战略角度重视人才储备与队伍建设,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提升应对国际规则复杂性的能力[5]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平衡 - 企业出海核心诉求是盈利与增长,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经济收益成为关键挑战[6] - 邓白氏覆盖8.5亿家商业企业数据,建议企业在出海初期通过每年小额投入逐步提升信息透明度,避免后期承担更高合规成本[6] - CDP分析显示可持续发展投入回报周期较长,如可再生能源领域通常为三至五年,但环境管理投入能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环境回报[6][7] - 推动环境信息披露,平衡人类、地球和利润关系,使企业披露的信息在投资端、采购端得到实际应用[7]
再过几年,日本人或许只能购买中国电视机了
创业邦· 2025-09-05 11:18
日本电视产业衰落 - 日本电视产业在20世纪50至90年代处于全球垄断地位 1990年索尼 松下 东芝全球电视出货量占比超过40% [10][12] - 21世纪初日本企业因技术路径误判陷入衰退 松下押注等离子技术投资6000亿日元收购日立和先锋业务 索尼固守CRT技术导致电视业务连续13年亏损 [16][17] - 日本品牌全球电视出货量份额从2010年28%暴跌至2024年9% 本土市场松下份额从2018年16.8%降至2024年8.8% 东芝退出消费级电视市场 [17] 中国电视产业崛起 - 2024年中国电视企业全球出货量占比达30.2% 海信 TCL 小米三家合计份额31.3% 超过三星和LG的28.4% [20][21] - 在75英寸及以上大屏市场 TCL和海信份额分别达15.0%和14.6% 逼近LG的15.1% 打破韩企垄断 [20] - 海信以25.4%份额成为日本市场销量冠军 TCL以9.7%份额跻身第四 中国品牌在日本市场份额达49.9% 7月后单月连续超50% [23]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海信自研信芯X画质芯片在画质评分中超过索尼XR系列 TCL华星光电ADS Pro硬屏技术解决视角偏色问题 [25] - 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高 海信2024年研发投入达120亿元 占营收5%以上 远超索尼电视业务 [34] - 通过AI模拟测试将画质优化时间从3个月压缩至1个月 智能调度系统将生产周期从15天缩短至5天 不良率降至0.3% [37] 本地化运营策略 - 针对日本住房空间小特点推出超薄机身和小尺寸电视 预装NHK 富士电视台等本土流媒体应用 [26] - 提供日语24小时客服和上门安装服务 3个月内快速响应日本能效标准新品需求 日本企业需6个月以上 [26][30] - 针对日本用户喜好优化色彩还原 契合多人围看电视场景需求 [25][26] 产业链与生态优势 - 中国构建全球最完整电视产业链 涵盖京东方 华星光电面板制造到芯片研发 整机设计 渠道铺设和售后服务 [28] - 产业链协同创新 柔性OLED面板技术快速与TCL 小米共享 推动折叠屏 卷曲屏等新形态产品领先 [37] - 智能制造2025战略推动5G AI 大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形成智能化+规模化优势 [37] 中日制造业对比 - 日本企业存在技术封闭性 拒绝开放专利导致产业链无法协同 战略保守性导致决策缓慢 资源分散化挤压电视研发投入 [33] - 中国制造业形成产业链效率+创新速度+市场响应能力的综合优势 空调在日份额达22%较2020年翻番 半导体份额从2000年20%跌至2024年6% [37][38] - 全球制造业重心向中国转移 产业生态 创新模式和市场逻辑全方位重构 [39]
站上资本风口 激光电视产业链规模或达千亿级
证券日报网· 2025-08-14 07:12
行业增长与市场前景 - 激光电视在中国80英寸及以上大屏市场占有率超过58% [1] - 激光电视在80英寸以上大屏市场销量占比从2017年23%增长至63.5% [2] - 预计到2022年激光电视年复合增长率达92% [2] - 激光电视出货量预计替代大屏电视出货量20%,市场规模达千亿元 [2] - 全球已有20多家整机企业和超过100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加入市场 [3] 企业战略与产能布局 - 海信计划5年内分享1000项专利并实现青岛基地产能翻番 [1] - 海信将于明年量产卷曲屏幕激光电视、8K激光电视和10000流明以上商用产品 [1] - 长虹自主掌握光机、整机、屏幕和制造等核心技术 [3] - 激光显示与AIoT融合将催生新兴市场 [3] - 极米科技、坚果获得百度、阿里投资,光峰科技登陆科创板 [3] 技术发展与产业地位 - 中国申请和授权激光显示专利超7000项,占全球比例50%以上 [5] - 激光显示被国家"十三五"规划列为新型显示项目首位 [5] - 激光电视成本呈现快速下降趋势,液晶电视因前期投资庞大逐渐失去优势 [5] - 激光电视在智能汽车、VR显示、工业物联等领域具应用前景 [6] 消费趋势与市场需求 - 9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将主导未来5-10年消费格局 [2] - 海信激光电视在京东2020年销售同比增长490% [2] - 激光电视成为用户搜索热词,将进入80后、90后主流消费群体客厅 [2]
8秒钟产出一台液晶电视 陕西咸阳高新区电子显示产业“点砂成金”
电子显示产业链国产化突破 - 咸阳高新区实现"投入石英砂、产出电视机"完整产业链 每8秒钟产出一台液晶电视并通过中欧班列销往30余国 [1] - 彩虹股份G8 5+基板玻璃生产线填补陕西省产业链关键缺口 总产能超580万片可满足中国市场10%以上需求 [2] - 彩虹股份生产线平均产能超设计23% 产品通过头部企业认证实现进口替代 综合效率达国际先进水平 [2]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 彩虹股份采用国际领先"溢流下拉法"工艺 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实现基板玻璃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3] - 公司与西安交大共建新型显示联合研究院 在智能制造 仿真模拟 高端材料等核心领域持续攻关 [3] 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 咸阳高新区形成"面板+基板"双龙头产业生态 冠捷科技作为链主企业带动多家上游配套企业共同成长 [4] - 园区通过88米空中连廊实现G8 6代面板线与整机厂无缝对接 机械臂自动化生产实现电视整机快速产出 [4] - 陕西省计划到2035年新型显示产业创新集群年规模达1000亿元 推动与大数据 物联网 AI等技术融合 [4]
【咸阳】打造电子显示产业完整生态体系
陕西日报· 2025-07-08 07:52
国产显示产业链技术突破 -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在基板玻璃领域实现自主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特别是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突破高世代基板玻璃技术难题 [1] - 公司拥有平板显示玻璃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内唯一掌握高世代基板玻璃全套技术的企业,产品覆盖G5-G8.5+多种规格 [1] - 基板玻璃是显示面板的关键核心材料,技术门槛高、制造难度大,处于玻璃制造金字塔顶端 [1] 冠捷科技生产运营情况 - 冠捷显示科技(咸阳)有限公司全球市场份额达33%,12个制造基地年产显示器占全球1/3 [3] - 2018年至今累计产值达130亿元,产品出口30余个国家,覆盖教育、医疗等多场景 [3] - 生产线每8秒产出一台液晶电视,通过智能化工厂实现高效生产 [3] 产业链协同与技术创新 - 冠捷科技通过88米空中连廊实现全链条一体化生产,半成品流通时间压缩至分钟级 [3] - 公司年研发投入占比达20%,拥有6个软硬件研发中心,产品研发速度领先行业 [4] - 咸阳高新区已形成从石英砂到电视整机的全产业链,引进40多家上下游企业 [4] 产业发展规划 - 咸阳高新区以打造千亿级电子显示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产业链向Micro LED等新兴技术领域发展 [4] - 将强化链式招商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电子显示产业生态体系 [4]
(活力中国调研行)每8秒产出一台液晶电视 陕西咸阳电子显示产业“链”动发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7-07 22:20
电子显示产业技术发展 - 咸阳G8 5+基板玻璃生产线能将玻璃液加工成0 4毫米超薄基板玻璃 [2][4][6][8][10][12] - 冠捷显示科技采用自动锁附、智能搬运等自动化设备实现每8秒生产一台液晶电视的高效率 [2][4][6][8][10][12] 产业集群建设策略 - 咸阳高新区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强化科技创新三大举措推动产业发展 [2][4][6][8][10][12] - 目标为打造千亿级电子显示产业集群 [2][4][6][8][10][12] 企业生产实况 - 冠捷显示科技(咸阳)有限公司已实现自动化流水线作业,现场展示终端产品 [6][8][10] - 咸阳G8 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处于洁净车间环境运行状态 [2][4][12]
(活力中国调研行)每8秒产出一台液晶电视 陕西咸阳“点砂成金”
中国新闻网· 2025-07-07 22:14
行业概况 - 陕西咸阳已形成"投入石英砂、产出电视机"的完整电子显示产业链,每8秒产出一台液晶电视并通过中欧班列销往30余个国家[1] - 咸阳曾拥有中国最大彩色显像管生产基地,电子显示产业基础雄厚,近年来在基板玻璃等核心材料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突破[1] - 陕西省发布《培育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目标到2035年形成年规模100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创新集群[6] 核心企业表现 - 彩虹股份咸阳G8.5+基板玻璃生产线效率提升20%以上,投产后总产能将超580万片,可满足中国市场10%以上需求[3] - 彩虹股份多条生产线平均产能超设计产能23%,综合效率达国际先进水平,实现批量替代进口产品[4] - 冠捷科技作为陕西省新型显示产业链链主企业,通过智能化生产线实现电视整机生产,带动多家上游配套企业成长[6] 技术创新 - 彩虹股份采用国际领先的"溢流下拉法"工艺生产0.4毫米厚高世代基板玻璃,构建全产业链自主知识产权体系[1][4] - 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新型显示联合研究院,在智能制造、仿真模拟、高端材料等核心领域持续攻关[4] - 咸阳高新区形成"面板+基板"双龙头产业生态,计划向OLED等新兴技术领域延伸产业链[6] 产能与规模 - 咸阳高新区已吸引40多户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完整产业链协同效应[6] - 冠捷科技通过88米空中连廊实现与G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无缝连接,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4] - 彩虹股份咸阳基地新建生产线使高世代基板玻璃总产能突破580万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