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层监督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群众关切 持续深化整治
纪检监察工作重点 - 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1] - 构建纪委监委滚动筛查、以案循线深挖、带案下访接访等六项问题线索摸排机制[1] - 重点整治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1] - 深化系统施治,开展类案分析,完善制度建设与监督机制[1] 责任落实机制 - 压实党委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2] - 强化行业监管责任,推动行业管理与属地管理贯通联动[2] - 构建市委市政府领衔主抓、纪委监委牵头抓总、县区部门主治等责任全链条体系[2] 基层监督强化措施 - 深化乡镇纪检监察片区协作,推动乡镇纪委与村务监督委员会衔接[3] - 优先对软弱涣散村、社情复杂村、资源丰富村开展巡察[3] - 构建市域"大协作片区",整合市县乡监督力量[3][4] 民生保障与基层减负 - 强化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5] - 推行"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机制[5] - 深入整治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问题[5]
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以改革精神织密监督网络
基层监督机制创新 - 安徽省郎溪县梅渚镇中房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张娜娜通过全程跟进土地承包确权改错工作,重点监督土地权属调查和面积测量环节,防止工作人员偏袒行为 [1] - 张娜娜在2024年10月核查中发现青苗补偿费领取名单异常,协助镇纪委查处村委会委员套取资金案件 [1] - 纪检监察机关统筹县乡监督力量,促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衔接,推动监督下沉落地 [1] 监督规范化建设 - 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推动村党组织纪委书记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编制《村级监督指南》细化7类25项监督任务 [2] - 针对工程发包、资产处置等高频事项绘制流程图,标注10类110个廉洁风险点,实现"一册在手、照单履职" [2] - 陕西省泾阳县纪委监委建立"问题联查、线索联办、整改联督"机制,覆盖200余名村务监督员并实行退出机制 [2] 监督效能提升 -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实行提级监督机制,选派乡镇纪委副书记担任重点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建立区级每月督导、乡镇每周驻村、村级每日巡查的三级联动 [3] - 大同区在玉米大豆补贴发放监督中,3天内查实违规问题并立案处理责任人 [4] - 郎溪县出台《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工作指南》,构建从村级发现问题到乡镇核查再到县级督办的闭环机制 [4] 监督技术赋能 - 郎溪县计划强化大数据赋能基层监督网络,创新工作载体拓宽监督渠道 [4]
福建石狮:跨村联动激活基层监督“末梢”
村级纪检委员队伍建设 - 石狮市纪委监委将村级纪检委员队伍建设作为基层监督抓手,通过全员培养强化履职能力与监督底气,激活"哨站"作用[1] - 针对村级纪检委员存在的"五不"问题,建立"三个一"工作规范,包括监督手册、流程规范和任务清单[2] - 试点推行"以案代训+跨村联动"培养模式,通过交叉检查打破地域壁垒,加强实战锻炼与横向交流[2] 跨村交叉监督机制 - 组织村级纪检委员跨村交叉检查村务公开台账和"三资"台账,避免"熟人社会"干扰[3] - 通过互查互学提升监督精准度,今年已开展2轮次交叉监督,发现并整改42个问题[3] - 15名村级纪检委员在交叉检查中分享方法技巧,促进队伍整体素质提升[3] 监督成效与经验推广 - 交叉培训使纪检委员掌握实用监督检查技巧,如制作详细检查清单[1] - 跨村协作打破熟人监督困局,同时促进经验共享,推动监督下沉落地[4] - 计划将优秀经验汇编成册纳入培训课程,完善"村级纪检委员讲堂"平台[4]
业务聚焦丨强化监督促进基层治理
基层纪检监察监督效能提升 - 核心观点:广西北流市纪委监委通过精准化、协同化、长效化措施优化基层监督机制,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1] 精准化监督措施 - 实施清单管理:制定《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及流程规范指南》,涵盖7类32个事项及58个廉政风险点,重点监督资源分配、工程建设等群众关切领域[2] - 深化靶向监督:采用"点题监督"模式,通过信访分析、大数据比对锁定具体问题领域[2] - 科技赋能:推广"监督一点通"平台,实现村级"三务"全要素线上公开,实时比对民生资金、工程项目等关键数据[2] 协同化监督机制 - 内部联动:建立"室组地"联动机制,整合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及镇级纪委资源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3] - 外部贯通:联合巡察、财政、审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跟进核查审计发现的村级财务问题[3] - 群众参与:完善实名举报反馈机制,村级纪检委员每月收集民意,创建民生监督网络平台收集群众诉求[3] 长效化制度建设 - 案件治理:通过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完善制度,开展警示教育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4] - 制度固化:完善村级"三务"公开细则、村干部廉洁履职规范等制度体系[4] - 基层能力建设:加强镇级纪检监察规范化建设,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业务指导[5]
业务聚焦丨打通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基层监督机制建设 - 通过配强乡镇纪委书记岗位人员 将政治过硬且熟悉基层的干部选任至关键岗位 有效激活乡镇纪委工作动力 [1] - 县纪委监委机关优化内部机构设置 纪检监察室数量从5个增至7个 人员配备从10人扩充至19人 并组建"室组地"联动协作区解决力量分散问题 [1] - 建立"清单+台账"监督模式 分类筛选27个重点监督事项形成行业清单 针对性提升基层监督实效 [2] 监督执行策略 - 采取片区协作与跟案锻炼机制 通过"手把手"实战教学提升干部发现问题及分析能力 [1] - 制定深化乡镇监督工作通知 明确日常监督/线索处置/以案促改三大重点任务 为基层提供监督依据 [2] - 运用"常规督查+常态抽查"及交叉检查方式 对县直单位公职人员开展常态化联动监督 [2] 重点监督领域 - 强化对"一把手"及领导班子的动态监督 通过提醒谈话/履责提示函等制度掌握关键人员思想工作状况 [3] - 重点整治"校园餐"/农村"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等领域的腐败问题 年内已立案151件涉及164人 [3] - 以中央八项规定为抓手 严查违规吃喝/收礼/侵害群众利益等作风问题 推进风腐同查同治 [3]
纪委书记谈监督丨系统发力强化基层监督
基层纪检监察机构优化 - 福建省安溪县纪委监委通过公开招录、考察遴选、择优调任等方式补充法律、财会、审计、工程等专业人才24人,显著增强基层一线监督执纪执法力量 [1] - 完善派驻机构管理体制,制定集中办公管理办法,调整补充乡镇纪委干部36人,推动367名村级纪检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1] - 深化运用"室组地"联动机制,构建"委挂钩、室包联、组协同、镇联动"工作格局,释放基层监督叠加效应 [1] 基层监督机制创新 - 建立"派驻纪检监察组点题、挂钩联系纪检监察室审题、县纪委常委会定题"机制,实施"每季一跟踪、半年一调度、全年一评估"流程 [2] - 2024年督促解决群众诉求217个,发现问题线索26条,立案25件25人,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18份,推动建章立制48项 [2] - 乡镇纪委聚焦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民生领域,在24个乡镇整治36个民生问题,发现问题线索47条,立案28件32人 [2] 数字化监督平台应用 - 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公开村级财务收支、工程建设、资产资源处置等重点环节,群众可通过手机实时监督 [3] - 平台直播功能实现村级重大事务"微直播",累计发现问题线索40条,立案22件,处理54人,解决群众诉求467条 [3] - 乡村振兴智慧监管平台纳入村级工程项目招投标、专项资金管理等,设置智能监督模块,产生预警信息193条,处理13人 [3]
山东枣庄峄城区:‌构建“纪巡审”联动监督体系
监督联动机制 -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深化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联动机制,解决基层监督力量分散、信息壁垒突出、整改落实乏力等问题,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监督格局 [1] - 建立预判机制,巡察进驻前审计部门提供近3年审计报告,纪检监察机关提供信访举报和案件查处情况,实现靶向监督 [1] - "纪巡审"三方共享数据2300余条,识别疑点信息数据242条,巡察期间共同分析研判问题,释放"1+1+1>3"的监督叠加效应 [1]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 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突出的村,审计组率先进驻发现资金异常流转项目,巡察组随后深入巡察,发现村干部涉嫌侵占集体资金、规避民主程序等问题 [1] - 纪委监委全程跟踪调查,深挖村干部违纪违法事实 [1] 巡察整改成效评估 - 制定《区委巡察整改工作成效评估办法》和《区委巡察整改成效评估量化细则》,明确评估工作职责 [2] - 巡察反馈意见同步抄送纪委监委和审计部门,三方通过集中督导、会商指导、约谈提醒等方式推动问题清仓见底 [2]
纪委书记谈监督丨坚持问题导向 做实基层监督
压实监督责任 - 构建市统筹抓乡促村责任体系 制定市镇村三级监督指引和履责清单 形成市委全面领导 市纪委监委协调推进 镇街道党工委和纪工委抓好落实 村社区纪检委员全面跟进 廉情前哨收集信息的五级责任体系[1] - 全市8个镇街道均配备3名专职纪检干部 202个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兼任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每村配备3至5名廉情前哨[1] 拓宽监督路径 - 依托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推广码上监督 梳理发布8类17项小微权力事项清单和运行流程图 推进村级事务全过程监督[2] - 通过设立信访举报信箱 公布监督热线和举报电话广泛收集线索 采用居民议事亭形式引导群众监督 例如顾家店镇纪委通过座谈收回集体山林18亩涉及资金10余万元[2] 统筹监督力量 - 建立3个监督办案协作区 由分管审查调查班子成员 纪检监察室 纪检监察组 镇街道纪工委组成 实现监督检查 案件查办 专项治理一体化协同[2] - 2024年通过大数据监督和协作区联合办案 查办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域问题48个 处理处分42人 建立纪巡审贯通协同机制 实行问题线索双向移交优先处置及时反馈[2] 监督成果运用 - 通过枝江发布平台定期公开群众关注事项进展 开展实名反映问题全覆盖集中回访 协调解决群众诉求30余个[3] - 规范纪检监察建议提出督办反馈回访流程 每季度开展回访监督 2024年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2份 推动职能部门建立完善制度机制20余项[3]
笔谈 | 一严到底惩治“蝇贪蚁腐”
纪检监察工作重点 - 聚焦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严的基调、措施和氛围,持续惩治基层腐败[1] - 健全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纪委监委专责监督的责任体系,推动解决民生痛点[1] - 加强与职能部门协同,建立线索移送、会商沟通、信息互通机制,解决行业性系统性突出问题[1] - 运用协同联动、下沉督导、"室组地"联合监督等机制,精准指导整治工作[1] 监督与惩治措施 - 多渠道挖掘问题线索,包括线索起底复查、部门联动自查、蹲点排查、循案深查等手段[2] - 深化运用领导包案、挂牌督办、提级办理、带案下访等方式,查处基层腐败问题[2] - 重点查处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破坏营商环境等行为[2] - 加大查处行贿犯罪、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力度,突破重点案件形成震慑[2] 治理与整改方向 - 深化整治"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监管、医保基金、养老服务等领域问题[2] - 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强化基层监督[2] - 坚持办案、整改、治理一体贯通,推动以案促改促治[2] - 针对系统性普遍性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2]
在创新中狠抓落实 | 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基层监督机制改革 - 广西崇左市亭乐村因村务决策程序不规范、集体资金使用公开不及时被村务监督委员会预警谈话并督促整改 [1] - 崇左市纪委监委印发《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推动乡镇纪委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协同提升监督效能 [1][2] - 龙州县上金乡新旺村屯长杨某某挪用集体资金16.22万元案件因村务监督委员会提供有效信息得以快速查结 [2][3] 监督机制优化措施 - 《方案》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村党组织领导、乡镇纪委业务指导 建立问题线索移交和专人联系机制 [2] - 建立全员培训、监督管理、考核评价衔接机制及定期通报总结渠道 强化履职能力 [3][4] - 2025年一季度崇左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协调解决群众问题279件 接收信访举报11件 移交问题线索5条 [4] 未来工作方向 - 崇左市计划对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清单化管理 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