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矩阵
搜索文档
万亿基金“活水”润泽“苏州智造”
搜狐财经· 2025-08-28 22:33
苏州私募基金规模与地位 - 截至6月末私募基金管理人431家、备案基金2979只、认缴规模超1万亿元人民币 均列全省第一 [1] - 去年新募集基金192只(全国第二)、募资超600亿元、投资案例784起(全国第四)、投资金额366.87亿元(全国第四) [1] 产业基础与科创优势 -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全国第一 科创板上市企业及潜在独角兽企业数全国第三 [2] - 高新技术企业数全国第四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全国第一 国家级人才计划人数全国最多 [2] - 拥有国家实验室及"一区两中心"科创载体 20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机构 [2] 基金生态建设政策 - 出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措施 聚焦汇聚长期资本、提升投融资对接效率、拓展退出渠道 [3] - 通过推动企业上市并购、设立S基金等方式完善私募基金退出机制 [3] 国家级资本布局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累计在苏州设立规模740亿元 吸引资本投资470亿元 [4] - 近三年股权投资笔数稳居全国前五 去年平均每日发生2.2起股权融资案例 [4] 重点投资赛道分布 - 去年医疗健康融资171笔、硬件赛道162笔 合计占全市总量近一半 两赛道融资金额超百亿元 [5] - 新材料、汽车交通、新工业领域同步发展 十亿级融资企业涵盖宝时得、天兵科技、亨通高压海缆、正力新能等 [5] 主要投资机构运作 - 苏创投管理超40只基金 形成千亿级基金集群 覆盖国家战略领域与早期科创项目 [7] - 元禾控股母基金管理规模近300亿元 苏高新创投投资生物医药项目超200个 [7] AIC股权投资试点 - 全国唯一地级市AIC试点 5只基金总规模400亿元 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 [8] - 已储备项目超600家 落地投资金额超亿元 带动社会资本投向硬科技 [8][9] 多元化基金矩阵 - 全国社保基金投资元禾控股母基金60亿元 带动落户苏州规模超1500亿元 支持中际旭创、纳芯微等上市企业 [13] - 东吴证券、苏州资管成立并购基金 已投放项目总额超10亿元 储备项目潜在投资超50亿元 [13] - 百亿人才基金支持"1030"产业 人才壹号基金由苏创投等联合出资 已投资36家人才企业 带动社会资本88亿元 [14]
万亿“活水”润泽“苏州智造” 多元基金矩阵打造全国领先创投生态
苏州日报· 2025-08-28 06:49
基金规模与行业地位 - 截至6月末私募基金管理人431家 备案基金2979只 认缴总规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 均列全省第一 [1] - 去年新募集基金192只居全国第二 募资金额超600亿元 投资案例784起 投资金额366.87亿元 均列全国第四 [1] - 国家大基金在苏州累计设立总规模740亿元 吸引高能级资本投资470亿元 [4] 产业基础与创新实力 - 科创板上市企业数 潜在独角兽企业数均居全国第三 高新技术企业数全国第四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全国第一 [2] -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全国第一 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人数全国最多 [2] - 拥有国家实验室 "一区两中心"等重大科创载体 200多所高校建有合作机构 [2] 投资领域分布 - 去年医疗健康赛道融资171笔 硬件赛道融资162笔 合计333笔占全市总量近一半 两赛道融资金额超百亿元 [4] - 新材料 汽车交通 新工业领域融资活跃 十亿级融资企业包括宝时得 天兵科技 亨通高压海缆 正力新能等 [4][5] 基金生态建设举措 - 出台促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建设并购重组联盟和并购服务平台 [3] - 设立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母基金(S基金)探索基金份额市场化转让 [3] - 平均每天发生2.2起股权融资案例 近三年股权投资笔数稳居全国前五 全省第一 [4] 主要投资机构布局 - 苏创投集团参与设立管理基金超40只 构建千亿特色基金集群 [6] - 元禾控股母基金累计管理规模近300亿元 全国社保基金总投资额60亿元 [6][9] - 苏高新创投投资生物医药 医疗器械项目200余个 [6] AIC试点与耐心资本 - 全国唯一地级市获批AIC股权投资试点 首批5只基金总规模400亿元 [7] - AIC基金储备优质项目超600家 已落地投资金额超亿元 聚焦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先进材料 新能源领域 [7] - 试点促进科创企业"资金—资本—资产"循环 带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7][8] 专项基金发展 - 百亿人才基金支持"1030"产业赛道人才项目 苏州人才壹号基金完成签约 [10] - 苏州资管集团通过各类基金投资人才企业36家 带动社会资本超88亿元 招引7家高层次人才企业落地 [10] - 东吴证券 苏州资管集团成立并购基金 并购标的总额超10亿元 储备项目16个潜在投资金额超50亿元 [9] 产业发展目标 - 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 培育15个超千亿级产业 推动规上工业产值达5万亿元 [6] - 构建"1030"现代产业体系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 集成电路 新能源 新材料等主导产业 [8]
刚刚,这个省会城市发布1000亿未来产业基金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24 16:11
成都未来产业基金发布 - 成都发布总规模超10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并联合超百家机构发起"投成都"未来产业投资联盟 [1] - 基金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定位为"产业培育者"、"资源撬动者"、"赛道引领者"和"生态构建者",打造"天使+创投"基金集群 [2] - 基金由成都科创投集团和成都金控产业引导基金公司管理,依托成都产投集团和交子金控集团的定位 [2] 基金管理和投资情况 - 成都产投集团已搭建全生命周期基金投资体系,总规模超1700亿元,管理基金规模超800亿元,累计投资科创企业和项目超千个 [2] - 成都科创投集团累计投资科创企业和未来项目600个,具备全周期"操盘"能力 [2] - 成都金控产业引导基金公司受托管理母基金规模突破450亿元,深化联接国内优质投资机构和市外资金落地成都 [3] 基金签约和意向投资 - 活动现场多个投资子基金和项目完成签约,创投基金投资金额约40亿元,达成意向投资金额约800亿元 [3] - 签约内容包括中核科创股权投资基金(四川)和华润医药(成都)创新投资基金 [3] - 2025年上半年,交子金控集团已设立交子中赢国家科创协同母基金、交子工银AIC基金等一系列重磅基金 [4] 成都高新区基金布局 - 成都高新区2021年宣布5年内推出总规模3000亿元的产业基金 [8] - 截至2022年实施计划以来,已累计出资组建基金超160只,总规模突破3400亿元,形成中西部最大规模区级合作基金群 [8] - 高新区正加快建设全国最大规模区县级天使母基金,用100亿元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形成天使基金群 [8] 行业趋势 - 国内引导基金进入3.0版本,从单一引导基金设立转变为设立引导基金集群,打造基金矩阵 [10] - 2023年以来新成立的千亿级规模引导基金总规模超过一万亿元,各地争相设立"基金集群" [11] - 千亿基金群出现更加细分专业的"进化"趋势,除综合性基金外也出现针对细分领域的基金群 [12]
这个省的千亿科创基金丛林来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22 16:43
重庆科创基金群发展 - 重庆发布《明月湖协同创新行动计划》,目标打造超1000亿元科创基金丛林,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1][2] - 计划完善"拨转投+直投+基金"全生命周期科创投资体系,每年提供不低于5000万元"拨转投"专项资金支持核心技术项目,1亿元直投资金助力天使项目成长 [1] - 依托现有基金链接高瓴资本等社会资本,构建覆盖企业发展各阶段的资金支持体系 [2] 政策支持与实施方案 - 2024年9月重庆印发《实施方案》,聚焦6方面20条措施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涵盖"募投管退"全流程 [4][5] - 2023年11月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出台措施,给予基金最高1000万元奖励,提供50%投资失败风险补偿,设立S基金奖励500万元 [6] - 2022年2月重庆明确建设科技金融街,汇聚创投机构打造西部创投中心 [7] 政府母基金布局 - 2023年5月成立2000亿元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目标放大至6000亿元基金群,带动超万亿元先进制造业投资 [8] - 母基金采取"子基金+直投"运作,行业基金返投重庆比例不低于1.2倍,区域基金不低于1.5倍 [8] - 近年设立300亿元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200亿元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母基金 [9] 基金运作成果与行业趋势 - 两江新区已管理33支基金,形成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累计投资165个项目总额27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2200亿元 [11] - 国内引导基金进入3.0阶段,从单一基金转向基金集群化发展,注重省级、市级、区县级联动及产业方向明确 [12] - 行业预计未来将涌现更多专业化、产业化基金丛林,推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13]
上海国投总裁戴敏敏:坚持耐心资本定位,以“基金矩阵”助力全链条创新
新华财经· 2025-05-10 20:04
公司战略定位与业务布局 - 上海国投公司定位为"基金投资+创新孵化"平台 聚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和未来产业 发挥投早投小 产业投资 并购整合 补链强链功能 [1] - 公司资产总额超1500亿元 旗下基金管理机构在管基金认缴总规模达2800亿元 累计投资企业超2800家 其中上市公司100余家 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占比超90% [1] - 坚持长期资本 耐心资本 战略资本定位 加速布局新兴产业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同时担任技术攻关组织者 创新资源整合者 产业布局主导者 [2] 基金矩阵架构 - 纵向贯穿"0-1 1-10 10-100"创新链全生命周期 以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 未来产业基金 国资母基金 创业引导基金"六大母基金"为主干 [2] - 细分基金包括种子基金 天使基金 重点产业赛道基金 CVC基金 并购基金 S基金等 主力基金存续期12至15年匹配硬科技研发周期 [2] - 子基金专注早期初创和细分赛道 未来产业基金专注前沿交叉颠覆式创新 CVC和并购基金联合产业龙头与金融机构助推产业升级 [2] 产业布局方向 - 横向覆盖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 集成电路领域重点关注工艺制造 芯片设计 核心配套升级 保障产业链自主可控 [3] - 前瞻布局可控核聚变 脑机接口 具身智能 空天计算等未来产业 缩短技术到资本的对接路径 [3] 科创支持体系 - 构建全链条科创策源体系 深化"大院 大所 大企 大家 大赛"协同联动机制 打通实验室到成果转化全流程 [3] - 通过"投资+金融增值 技术+成果转化 产业+生态链接 人才+吸引保障 综合赋能"五位一体服务体系支持青年创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