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台生态
icon
搜索文档
拼多多(PDD):千亿扶持打造共赢生态,供给改革抵御外部冲击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9 19: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给予拼多多25年可比公司市值加权平均PE 12倍,对应目标市值1741亿美元,当前市值对应上行空间25% [3][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拼多多25Q1业绩不及预期,平台加大投入系统生态,商家千亿扶持计划落地使短期营收与利润承压,但为长期发展积蓄动能 [3] - 平台加大平台生态建设及技术投入,推动新质供给转型与长期高质量发展,虽短期利润下滑,但为长期奠定基础 [3] - Temu通过多元市场深耕和模式转型抵御关税冲击,618大促政策优化改善用户体验,全球发展空间充足 [3]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营业收入 - 2023 - 2027年分别为2476.39亿元、3938.36亿元、4084.00亿元、4393.04亿元、5013.4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9.68%、59.04%、3.70%、7.57%、14.12% [2][13] Non - GAAP归普净利润 - 2023 - 2027年分别为678.99亿元、1223.18亿元、1011.43亿元、1385.65亿元、1689.3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2%、80%、 - 17%、37%、22% [2][13] 其他指标 - 调整后每股收益2023 - 2027年分别为46.17元、82.83元、68.49元、93.83元、114.40元;ROE分别为44.5%、48.9%、27.4%、27.7%、25.3%;市盈率分别为16.0倍、8.9倍、10.8倍、7.9倍、6.5倍;市净率分别为5.8倍、3.5倍、2.6倍、1.9倍、1.4倍 [2] 业务情况分析 25Q1业绩表现 - 实现营收957亿元,同比增长10%,经营利润同比降低38%至161亿元,Non - GAAP归母净利润同比降低45%至169亿元,均不及市场一致预期 [3] 商家扶持计划 - 25年4月3日推出“千亿扶持”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1000亿元加码平台生态建设,交易服务收入同比增长6%至470亿元,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5%至487亿元,平台货币化率短期承压 [3] 平台生态与技术投入 - 25Q1毛利润为547亿元,同比增长1%,毛利率同比下降5.1pct至57.2%;总运营费用为386亿元,占比收入为40.4%,同比增加8.0pct;销售费用率为34.9%,同比增加7.9pct;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7%/3.7%,同比分别 - 0.4/+0.4pct;研发费用达35.8亿元,同比增长23.0% [3] Temu业务 -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业务受冲击,4月27日推出美区半托管国内直发模式,加速布局欧洲等市场,德国用户数量突破1700万,巴西站月活跃用户达3900万;618放弃“全网最低价”,转向价值竞争,推出“降价补差”服务 [3]
赛目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快讯· 2025-05-28 22:01
赛目科技公告,公司近日与高德软件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构建智能装 备、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平台生态系统,聚焦实现数据驱动、虚拟验证、现实应用的完整链路,服务 于现代出行装备、新型基础设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合作期限为自签署日起三年。高德是中国专 业的数字地图、导航及实时交通信息服务商,向终端用户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务。赛目科技认为,签订战 略合作协议符合公司长期发展目标及业务发展策略,双方的合作将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 展。 ...
拼多多:对平台生态系统进行投资,用户留存受影响,ST收益受冲击-20250528
招银国际· 2025-05-28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PDD收入同比增长10.2%,非GAAP净利润同比下降45%,主要因交易服务费未达标和销售市场支出高于预期 [1] - 商户支持政策影响交易服务费增长,将2025 - 2027年收入预测下调9 - 12% [2] - S&M费用显著上升致OPM未达预期,GPM有所恢复,PDD加大用户补贴力度 [3] - 基于SOTP的TP降至134.5美元,预期2025年第四季度末盈利增长出现拐点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 - 2027年非GAAP净利润预测下调25 - 31%,收入预测下调9 - 12% [1][2] - 2025年第一季度在线营销服务等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14.8%,交易服务收入470亿元,同比增长5.8% [2]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334亿元,同比增长43%,占总收入34.9% [3] - 2025 - 2027年盈利摘要:收入分别为4345.59亿、5356.34亿、5950.07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94.8782亿、128.4146亿、145.7407亿元 [11] 估值 - 基于SOTP的新TP包括头部应用估值83.1美元、杜朵超市估值1.9美元、Temu估值20.5美元、净现金估值29.0美元 [4] 股权结构 - 与郑相关的实体持股27.9%,与腾讯相关的实体持股15.5% [6] 股票表现 - 1个月绝对涨幅14.6%,相对涨幅6.4%;3个月绝对涨幅0.5%,相对涨幅 - 0.6%;6个月绝对涨幅20.7%,相对涨幅22.8% [7] 财务摘要 - 2022 - 2027年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等数据呈现不同变化趋势 [16][17]
美团-W(03690):Q1利润超预期,加大投入平台生态建设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7 23: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团25Q1业绩超预期,核心本地商业盈利能力改善,闪购增长强劲,新业务亏损收窄,海外业务扩张,科技赋能降本增效,虽行业竞争加剧影响短期利润,但长期增长潜力大 [6][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与估值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2767.45亿、3375.92亿、3900.43亿、4510.05亿、5054.26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5.8%、22.0%、15.5%、15.6%、12.1% [3] - 2023 - 2027E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32.55亿、437.73亿、442.73亿、566.64亿、690.5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n.a.、88.2%、1.1%、28.0%、21.9% [3] - 2023 - 2027E调整后每股收益分别为3.73、7.02、7.11、9.10、11.09元,ROE分别为16.6%、27.0%、23.2%、24.4%、24.3% [3] - 2023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33、17、17、13、11倍,市净率分别为5、4、4、3、2倍 [3] 市场数据 - 2025年05月27日收盘价132.10港币,恒生中国企业指数8469.97,52周最高/最低为217.00/100.10港币,H股市值8070.98亿港币,流通H股5530.31百万股,汇率1.0902人民币/港币 [4] 公司点评 - 25Q1公司收入866亿元,同比增长18.1%,经营利润105.7亿元,同比增长102.8%,经调整净利润109.5亿元,同比增长46.2%,超市场一致预期 [6] - 25Q1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同比增长17.8%至643亿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39.1%至135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3.2pct至21.0%;平台优化运营策略,未来三年投入1000亿元助力行业发展,“十亿助力金”覆盖超18万餐饮商家,4月启动骑手养老保险试点计划;虽外部竞争压力大,但核心本地商业Q1仍超预期增长 [6] - 25Q1美团闪购累计交易用户数超5亿,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单量突破1800万单;加速闪电仓建设,推进下沉市场布局;到店业务丰富多元供给,年活跃商户数同比增长超25%,推动低线城市增长;3月底神会员升级为美团会员,强化业务协同 [6] - 25Q1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2%至222亿元,经营亏损同比收窄17.5%至23亿元,经营亏损率同比改善4.6pct至10.2%;海外扩张稳步推进,Keeta将进入巴西;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至58亿元,自研AI Coding应用NoCode进入灰度测试,自研无人机累计完单超52万笔;销售成本占比降低,营销效率优化 [6] - 考虑行业竞争加剧影响短期利润,下调25 - 26年经调整净利润为443/567亿元,小幅上调27年经调整净利润为69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6]
拼多多盘前跌超20%,第一季度净利润下降45%
第一财经· 2025-05-27 22:5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57亿元 同比增长10% 营业利润161亿元 同比下降38% 归母净利润147亿元 同比下降47% 调整后净利润169亿元 同比下降45% 调整后净利润比市场预期低110亿元 [1] - 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487亿元 同比增长15% 交易服务收入470亿元 同比增长6% 交易服务收入增速较上季度的33%显著放缓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26%至155亿元 [2] 成本与费用 - 销售和营销费用334亿元 较去年同期234亿元增长43% 增加100亿元 主要由于促销及广告活动支出增加 [2] - 总运营费用386亿元 同比增长37% 远超10%的收入增速 主要受销售和营销费用增长驱动 [2] 战略调整 - 推出"千亿扶持"惠商战略和"百亿减免"计划 大幅下调家电 数码等类目店铺保障金 对广告和佣金收入增长造成冲击 [2] - 计划继续探索降佣举措 为商家降本减负 帮扶重点从头部腰部商家转向中小商家 推动产业带升级 [3][4] - 为弥补"国补"竞争劣势 多类目对标国补价格普惠消费者 管理层表示需牺牲短期业绩助力商家度过波动 [4] 行业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起草《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 要求平台对中小商户提供让利或减免扶持 可能进一步影响以白牌商家为主的平台收入 [4] 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后美股盘前股价跌超20% 主要因利润大幅低于预期 [1] - 2024年8月管理层预警利润下降趋势时 次日股价曾跌超18% [2]
PDD(PDD)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7 20: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10%至957亿人民币,主要受在线营销服务和交易服务收入增长驱动 [22] - 在线营销服务和订单收入为48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交易服务收入为47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 [23] - 总营收成本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327亿人民币增加25%至本季度的409亿人民币,主要因履约费用和支付处理费用增加 [24] - GAAP基础上,本季度总运营费用同比增长37%至386亿人民币;非GAAP基础上,总运营费用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256亿人民币增至本季度的365亿人民币 [24] - 非GAAP总运营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本季度为38%,去年同期为29% [25] - 非GAAP销售和营销费用本季度为32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4%,占营收比例为34%,去年同期为26% [25] - 非GAAP一般及行政费用为7.35亿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5.72亿人民币;非GAAP研发费用为30亿人民币,GAAP基础上为3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 [26] - GAAP基础上,本季度运营利润为161亿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260亿人民币;非GAAP运营利润为183亿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286亿人民币;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19%,去年同期为33% [26]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本季度为147亿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280亿人民币;基本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收益为10.59元,摊薄后为9.94元,2024年同期分别为20.33元和18.96元;非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69亿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306亿人民币;非GAAP摊薄后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收益为11.41元,2024年同期为20.72元 [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155亿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211亿人民币;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有3645亿人民币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 [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在线营销服务和交易服务推动总营收增长,在线营销服务和订单收入及交易服务收入均有同比增长 [22][2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未提及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过去一年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从平台运营扩展到更广泛生态系统,涵盖供需两侧,实施100亿人民币费用减免计划等举措 [6] - 今年初公司加大平台生态系统投资,推出1000亿人民币支持计划,旨在降低商家费用、促进销售并帮助其适应新挑战 [7] - 支持计划在供应侧将投资扩展至中小商家,探索费用减免举措,提供综合支持,推动供应链升级;在需求侧推出回馈消费者举措,如100亿人民币商家礼包计划和发放消费券,增强直接折扣计划 [16][19] - 公司作为第三方市场平台,在向消费者传递政策激励方面存在固有局限,与拥有第一方业务的竞争对手相比,商家处于劣势;全球业务中,外部政策环境变化如关税给商家带来压力 [8][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随着业务规模扩大、竞争加剧和外部不确定性增加,收入增长放缓不可避免,本季度外部环境变化加速了这一趋势 [7][8] - 本季度利润大幅下降归因于电商行业竞争加剧、全球业务外部政策环境变化、商家费用减免计划扩大等因素,但公司认为这些是对商家政策举措的长期投资,虽会在短期内影响盈利能力,但从长远看将构建更强大、高质量的商家生态系统 [8][9][12] - 公司不依据季度财务结果评估战略决策,而是关注五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长期内在价值,相信长期投资者会认同这一观点 [11][12] - 未来财务结果可能继续反映对生态系统持续投资的影响,公司将继续加大供需两侧投资,帮助商家应对不确定性,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27][28][2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推出2025“搜豆”特色计划,覆盖江苏连云港、海南万宁等关键农业地区,针对农产品类别实施定制策略,为小商家提供一对一指导,探索农产品分销新模式,提升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生产和收入增长 [18] - 在云南蒙自木瓜产区,公司支持当地商家开发农产品运营数字系统,实现收获、定价等环节自动化,解决行业痛点,推动传统农业供应链现代化 [1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平台针对宏观政策变化和不确定外部环境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调整业务模式及进展如何 - 公司将继续积极应对,严格遵守监管合规,凭借过去对供应链的长期投资和新业务模式探索积累的经验,专注核心业务,通过持续投资供应链、服务能力和平台生态系统提升竞争力 [33] - 推出1000亿人民币支持计划,增加对中小商家的支持,稳定销售、降低成本,帮助其管理市场风险;继续探索新业务模式,拓展产品类别和服务,构建更强大的平台生态系统 [34] - 全球业务与各地商家合作,为消费者提供稳定价格和丰富供应,加强在服务市场的运营,帮助更多本地商家发展,实现更多订单从本地仓库发货 [35] 问题2: 本季度公司净利润率和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是什么,二季度情况如何,是否会持续 - 业务规模扩大、竞争加剧和外部不确定性导致增长放缓,本季度外部环境变化加速了这一趋势,营收增长显著放缓 [37][38] - 营收增长放缓和持续的生态系统投资导致利润大幅下降,主要是业务投资和回报周期不匹配 [38] - 公司增加了对平台生态系统的投资,将消费者和商家放在首位,认为这是平台的责任,虽会对营收增长和费用产生财务影响,但从长远看将构建有益的生态系统 [39] - 公司不看重单季度财务表现,更关注长期内在价值,过去举措已对生态系统产生积极影响,未来将扩大商家支持举措覆盖范围,帮助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增长 [40][41] 问题3: 1000亿人民币支持计划如何实施,对公司财务表现的长期影响如何 -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的商家支持举措已取得成效,使数千万商家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推动供应链向高质量供应转型 [45] - 升级后的1000亿人民币支持计划将在供需两侧大幅增加投资,供应侧将支持范围从大中型商家扩展到中小商家,释放其潜力,推动供应链升级;需求侧推出新的回馈举措,如100亿人民币商家回馈计划和增强直接折扣计划,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惠,促进商家销售 [46][47] - 公司认为对平台生态系统的长期投资和优先考虑消费者及商家需求是实现长期高质量可持续增长的唯一途径 [48] 问题4: 公司如何应对国家补贴计划等政策,有何计划解决当前劣势 - 公司第三方市场模式在某些政策激励方面存在固有局限,与第一方平台相比处于劣势,影响了商家在某些类别中的价格竞争力 [48] - 为保护消费者和商家利益,公司利用内部资源增加投资,帮助商家保持竞争力和增加销售 [49] - 自1月起推出国家补贴计划专用页面,除支持商家的1000亿人民币计划外,还加强了消费者端的促销力度,目前国家补贴专用频道已覆盖20多个省份,在政府补贴基础上提供额外优惠券,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实惠,扩大促销覆盖范围至日用品等类别 [49][50] 问题5: 管理层如何看待当前市场竞争环境,第三方平台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是什么 - 平台发展离不开商家生态系统的健康,当前竞争激烈、政策多变,许多商家缺乏应对能力,公司作为电商平台有责任与商家共渡难关 [54][55] - 公司的市场模式使其能更简单直接地应对挑战,过去对供应链的投资积累了相关经验和能力,去年下半年的10亿人民币费用减免计划已取得积极成果 [55][56] - 公司推出100亿人民币支持计划,扩大对中小商家的支持,认为平台应加大投资帮助商家应对市场周期,长期来看将构建更强大的商家生态系统 [56][57] 问题6: 今年6月促销活动的平台表现和关键趋势如何 - 公司在今年6月16购物节遵循消费者看重简化机制和实际优惠的原则,将活动与100亿人民币计划结合,让消费者以有吸引力的价格购买高质量产品,同时促进商家销售 [58] - 公司还提升了产品质量和服务,推出价格下降保护服务,希望平台和商家在质量和服务上表现出色,建立消费者信任,保障消费者权益,实现可持续销售增长,构建共赢的电商生态系统 [59]
淘宝新规屏蔽“高退款率人群”,消费者呼吁反向筛店
齐鲁晚报网· 2025-05-16 15:51
淘宝新功能"屏蔽高退款率人群" - 淘宝App推出新功能,允许服饰商家自定义设置推广屏蔽人群,包括完全屏蔽高退款人群和异常退款人群,以及对退款率较高人群减少曝光[1] - 商家可100%屏蔽存在退货空包、谎称未收到货、退货运单造假等异常退款人群[1] - 商家可屏蔽近90天退款率超过淘系用户均值3倍且退货量大的高退款人群[1] - 针对近90天退款率高于淘系用户均值的退款率较高人群减少曝光、降低触达概率[1] 功能适用范围 - 该功能仅对天猫、淘宝服饰行业商家开放,暂不支持其他行业商家申请[3] - 商家只有在购买了推广引流服务后才可以选择设置"屏蔽高退款率人群"[3] 对商家的影响 - 功能旨在"助力服饰商家解决高退款率难题",帮助商家有效过滤"职业退货师"和"羊毛党"[4] - 提高商家推广的效果和转化率[4] - 一位中老年女装商家表示使用后异常退款情况明显降低[4] - 平台赋予商家更多经营自主权,尝试平衡商家和消费者生态[4] 行业背景数据 - 女装退货率一般在50%至60%,男装退货率在30%至40%[6] - 女装是退货率最高的品类,女装直播的退货率高达80%,有的商家退货率甚至达90%[6] 消费者反应 - 多数网友认为此举"仅对商家友好"[6] - 消费者呼吁推出"屏蔽退货率高的商家功能"[5][6] - 消费者担忧因商品质量问题频繁退货而被误判为高退货率用户[6] 平台其他举措 - 淘宝天猫将上线新版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根据商品质量、物流速度、服务保障三方面建立消费者体验反馈机制[7] - 该机制旨在通过用户真实反馈影响商品排名和曝光,遏制刷单炒信乱象[7] 行业讨论 - 有建议形成双向选择机制,商家屏蔽高退款率消费者,消费者屏蔽高退款率商家[7] - 该举措折射出电商行业复杂的利益博弈,实施效果及长期影响有待观察[7]
【深度】盛威时代港股IPO:阿里输血撑起增长神话,盈利与独立性成疑
搜狐财经· 2025-04-30 18:35
核心观点 - 盛威时代高度依赖阿里生态,尤其是高德打车平台,80%以上收入来自阿里系平台,业务独立性存疑 [1][3][6] - 公司营收增长迅速但持续亏损,2023年营收12.06亿元同比增长47.8%,净亏损4.83亿元,2024年上半年亏损2.85亿元同比增长21.28% [2][7] - 商业模式更接近平台生态中的外包服务商,缺乏核心技术壁垒和自主获客能力 [9][10] - 治理结构受阿里影响显著,阿里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7.01%,创始人团队通过协议控制42.2%投票权 [3][13] - 港股IPO面临估值挑战,市场对其技术独立性和盈利模式可持续性存疑 [14][15]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5.54亿元、8.16亿元、12.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7.5% [2] - 毛利率持续低迷:2021-2023年分别为8.6%、6.6%、7.1%,2024年上半年骤降至3.5% [2] - 经营亏损率从2021年12.8%收窄至2023年1.7%,但2024年上半年反弹至2.4% [2] -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1年7.7%降至2023年2.7%,显示技术投入收缩 [2] 业务结构 - 网约车服务贡献85%左右收入,其中高德平台占比超90% [4][5] - 客运服务占比不足10%,数字化解决方案占比约9% [5] - 支付给高德的佣金费率高达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7] - 阿里系采购占销售成本6-7%,直接收入贡献不足0.5% [4] 股东结构 - 阿里旅行持股27.01%为第一大股东 [3] - 创始人姜生喜持股20.67%,通过协议控制42.2%投票权 [3][13]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成都盈创(6.74%)、海岱柱石(6.34%)、宁波软银(5.7%) [3] 行业定位 - 定位为道路客运信息服务商,实际承担平台订单执行角色 [7][10] - 技术能力受质疑,缺乏自主数据处理和产品创新证据 [10] - 商业模式被指为"超级平台上的寄生型企业",依赖生态内循环 [9][14]
“百亿减免” 背后,拼多多的主动降速与长期选择
晚点LatePost· 2025-03-28 20:12
拼多多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表现 - 2024年四季度营收1106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178亿元,同比增速24.45%,为2022年一季度以来最低增速 [2] - 佣金收入同比增速从2024年一季度的327%连续跌至33% [2] - 经调整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长17.17%,略高于预期 [2] - 2024年整体GMV增速为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2] - 滚动市盈率(PE-TTM)为12.03,显著低于腾讯(23)、阿里(19)、美团(26) [2] 平台生态建设战略调整 - 2024年下半年起主动减速,寻求业务增长与生态建设的平衡点 [3] - 推出"百亿减免"计划,包括商家佣金减免、物流费用承担等,每年为商家降本数十亿元 [4] - 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推出"异常订单预警"和"低价风险预警"等机制 [4] - 计划再投千亿元人民币扶持商家,规模相当于2024年全年净利润 [2] - 产业带品牌化成为探索方向,扶持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新质供给商家 [4] 电商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2024年行业关注点从消费反弹转向增长与分配 [4] - 上半年低价竞争激烈,下半年在监管政策影响下大幅收敛 [4] - 平台增长方向从获取利润转向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 [4] - 拼多多"国家补贴"政策覆盖范围显著小于竞争对手 [4] - 同质化竞争加剧,商家创新动能和投入力度受到抑制 [4] 商业模式转变与收入结构 - 交易服务收入536亿元(低于预期的610亿元),在线市场服务收入570亿元(符合预期) [4] - 不再以价格作为分配流量的绝对标尺,通过广告投流费用补贴用户端价格 [4] - 模式变化使拼多多与其他电商平台的区别进一步缩小 [4] 短期回报与长期发展平衡 - 投资者逐渐接受平台在投资方向上的选择,财报发布当天股价最终上涨3.97% [6] - 高层明确表示短期财务表现或资本回报不符合当前发展阶段 [6] - 国内主站电商、多多买菜和TEMU业务仍处于成长期,需要持续高投入 [6] - 参考亚马逊长期高增长模式,将资金投入研发、产品创新和平台生态优化 [6] - 电商西行带动订单量双位数增长,为偏远地区近1亿消费者提供免邮服务 [6] - 新质商家扶持计划使双11期间订单量超6100万单,带动5500多万人就业 [6] 产业带升级案例 - 亳州花草茶商家通过产品迭代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5年完成行业30年发展进程 [5] - 类似案例出现在沧州化妆刷、六安婚纱、惠东女鞋等多个农产区和产业带 [5]
【拼多多(PDD.O)】投入拉高成本,平台生态持续优化——2024年年报点评(付天姿/梁丹辉/赵越)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23 20:48
财务表现 - 公司4Q2024营收1106 1亿元 同比增长24 4% GAAP归母净利润274 5亿元 同比增长17 9% Non-GAAP归母净利润298 5亿元 同比增长17 2% [2] - 2024全年营收3938 4亿元 同比增长59 0% GAAP归母净利润1124 3亿元 同比增长87 3% Non-GAAP归母净利润1223 4亿元 同比增长80 2% [2] 盈利能力 - 4Q2024毛利率56 8% 同比下降7 9个百分点 主要因海外业务扩张投入及平台生态优化 全年毛利率63 9% 同比上升3 2个百分点 [3] - 4Q2024销售费用率28 3% 同比下降1 6个百分点 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 9% 3 4% 同比变化-0 3 +0 2个百分点 [3] 收入结构 - 2024年在线营销服务收入1979 3亿元 同比增长28 9% 佣金收入1959 0亿元 同比增长108 2% [4] - 4Q2024在线营销服务收入570 1亿元 同比增长17 1% 佣金收入536 0亿元 同比增长33 3% [4] 业务举措 - 3Q2024起推出"百亿减免"计划 包括费用退免 保证金下调等 旨在降低商家成本并提升质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