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果转化
icon
搜索文档
招商引资新打法:“先投后股”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03 16:53
编者按:"先投后股"作为财政资金创新支持方式的代表性举措,正成为各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的重要手段与招商引资的新工具。研究当前该模式的相关实践,有助于为今后更好地推进和完 善这一举措提供参考。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价值实现的关键路径,但其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和长期的技术积累, 传 统 的 市 场 化 股 权 融 资 方 式 难 以 有 效 匹 配 。 在 此 背 景 下 , " 先 投 后 股 " 模 式 引 起 业 界 关 注 。 2 0 2 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与科技部办公厅联合发布《落实2 0 2 1年度全面创新改革任务 清单的通知》,采取"揭榜挂帅"方式谋划推动科技创新领域改革举措。上海宝山区、重庆高新 区等地成功揭榜"以先投后股方式支持成果转化"试点任务,此后多个地区积极响应。本文梳理 了多地"先投后股"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了推广该模式的建议。 01 财政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产业化的主要做法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而财政资金的支持方式直接影响着科技成果转化 的效率与质量。 2 0 2 3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近1 . 2万亿元,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比超过 6 6%。然而,传统的 ...
"π动未来·青创汇"湖北青年创新创业项目系列路演活动在武汉成功举办
证券日报· 2025-07-03 10:02
活动背景与目的 - 活动由共青团湖北省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社厅、宏泰集团主办,湖北省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中心、武汉股交、深交所"科融通"V-Next承办,主题为"π动未来·青创汇"湖北青年创新创业项目系列路演 [1] - 活动旨在健全湖北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武汉科技金融中心建设,打造科创金融高地,通过资本市场募资培育、资本赋能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 [1] 活动内容与成果 - 5个优秀项目从众多报名项目中脱颖而出进行现场路演,涵盖节能环保、智慧物联等领域 [2] - 武汉股交专精特新专板讲师分享《区域股权市场创新助力青创企业成长》,介绍服务青创企业的金融工具和创新举措 [2] - 20余家知名机构、银行参与交流互动,推动青年科技创新成果在湖北落地转化 [3] 武汉股交的支持措施 - 打造"青创板"构建青年创新创业园地,累计培育10个批次200家挂牌企业和8个项目 [3] - 建设科创金融赋能平台,联合省青创中心举办多期投融资路演活动,帮助10多家青创企业获得股权融资超过3亿元 [3] - 推进资本市场全周期服务,形成青年创新创业培育体系 [3] 未来计划 - 武汉股交将持续深化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依托宏泰集团金融协同生态优势,联合社会各界为青年创新创业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助力青创企业登陆高层次资本市场 [3]
学习实不实  事上见真章(大家谈·不断培土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③)
人民日报· 2025-07-03 08:31
范奕鸣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深入开展。不少地方出台规定,进一步精简会议数量、 压缩会议时长,有的还推行"无会日"制度,让干部摆脱"会海"束缚。 "无会日"的意义,并不只是规定某一天不开会,还在于树立无事不开会,有事开短会的工作导向。过 去,有的地方和部门存在"重开会轻落实"或"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倾向,让落实"悬在半空"。精简会议, 就是为了让干部不再忙于赶场开会,而是聚焦在抓落实上,聚焦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民生实事上。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要入脑入心,更要见行见效。学习教育的成效,最终要靠 工作成效来检验。本期大家谈,我们选刊3篇,与读者一起探讨,如何在学中思、查中改、改中进。 ——编 者 "无会日"更是"有为时" 营造"放手干"的氛围 刘 昕 会议精简了,腾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必须用好。一来,精简意味着会议必须开得更有效率。与会人员要在 会前做足功课,摸清情况,用更多时间做调查研究,在会上则重点讲问题、谈方法、找路径。二来,精 简也意味着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深入一线、服务群众,必须真抓实干,认真听意见、解难题、促发 展,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无会日 ...
西部钻探积极搭建创新平台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公司研发制造能力 - 西部钻探已自主加工完成6批次共2600余件钻完井工具产品 [1] - 钻完井工具研发制造中心具备"科研设计-加工制造-组装维保"一体化保障能力,建成车铣加工、数控制造和锻造热控三大基地,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拥有65台(套)加工设备 [2] - 每周可生产工器具产品100余件(套),满足内部井筒工具供货需求 [2] 研发制造中心战略布局 - 公司成立钻完井工具研发制造中心和油田化学品研发制造中心,搭建"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现场应用-跟踪服务"创新平台 [1] - 研发制造中心承载科研创新"策源地"、创收创效"加速器"、行业人才"孵化器"三大战略使命 [1] - 油田化学品研发制造中心已建成实验室检测、中试放大验证、油田现场试用三级品控网络,组建"压裂、固井、钻井液"3支专家团队 [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公司推动自研设备仪器进现场、化学材料入体系、提速工具可下井,加速科研单位实业化、化工材料产业化 [1] - 油田化学品研发制造中心计划3年内建成10万吨级产能基地,实现80种以上化工助剂自主生产,产值替代率达90% [2] - 公司推动自研产品向高端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实现"技术深度"与"产业广度"有机融合 [1] 产业链与运营模式 - 研发制造中心成功打通"实验室-车间-井场"垂直通道,实现产品设计到成品加工全链条可控 [2] - 油田化学品实施"疆内复配+疆外聚合"保供模式 [2] - 公司加快由"传统服务保障模式"向"自立自强战略支持"转变 [1]
武汉推出十亿元基金赋能高校师生创新创业
搜狐财经· 2025-07-02 18:28
武汉推出十亿元基金赋能高校师生创新创业 - 武汉市属国企武汉投控集团推出十亿元"武创星·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基金",聚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师生创新创业 [2] - 基金规模达十亿元,由武汉投控集团联合江岸区、武汉人才集团等多方共同设立,是湖北首支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基金 [3] - 基金以"十亿润苗 千星闪耀"为愿景,为初创团队提供全周期资金与资源支持 [3] 武创通在汉高校服务专区 - 推出"在汉高校师生成果转化专区",依托数字化技术,集成果展示、资源对接、孵化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2] - 首批已入驻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五所高校 [2] - 专区具备AI智能助手以及6个核心功能,构建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高速公路" [2] 基金投资策略 - 基金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立足做好发掘种苗的早期资本 [3] - 存续期长达10年,立足做好陪伴创新创业的"耐心资本" [3] - 对高规格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可免除专家评审和尽调流程进行快速决策 [3] - 对"0—1"阶段项目可不设强制回购、对赌条款,让创业者专注长期发展 [3] 技术经理人合伙人计划 - 武汉同步推出"技术经理人合伙人计划",引入市场化机制,构建全链条服务 [3] - 计划围绕"需求挖掘—精准匹配—转化落地—价值反哺"激发技术经理人在成果转化中的关键作用 [3] - 来自高校、企业、投资机构的5位资深专家受聘为首批合伙人 [3] 战略意义 - 是落实武汉市关于"激发高校创新活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4] - 标志着武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迈入数字化、资本化、平台化新阶段 [4] - 将围绕"有人创业、有钱创业、有平台支撑创业"三大核心需求,持续优化科技服务生态 [4]
我省一百二十一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振翅”高飞
新华日报· 2025-07-02 07:26
新药研发效率提升 - 北京大学"星智云开"团队开发出高信噪比的基因编码膜电位探针技术,显著提升中枢神经系统新药研发效率 [1] - 新技术使实验数据直接对接市场端,克服了设备验证与产业对接的产业化瓶颈 [1] - 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提供国际标准仪器和专业算法,将数据分析周期缩短百倍 [2]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覆盖南京、苏州等核心区域,聚焦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先进材料领域 [1][3] - 中心设立5亿元早期项目转化启动资金池,以科研经费支持概念验证,项目成熟后可转化为股权 [3] - 中国药科大学靶向蛋白药物团队通过概念验证实验获得1700万元融资,进入生产线调试阶段 [3] 企业资源与融资支持 - 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整合18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资源,为科研团队对接药企和融资渠道 [2] - 孔祥清团队"超声波肾周脂肪无创消融技术"获4000万元融资支持,进入临床阶段 [2] - 中心采用"一高校一团队"服务模式,配备100人以上专业运营团队,其中超50%为职业技术经理人 [4][5] 政策与生态建设 - 教育部联合59所高校出台10项举措支持区域中心建设,包括建立全国高校科技成果库和定向研究生招生计划 [4] - 江苏省推出20项专项政策,涵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金融支持等,9个月内落地121项高校成果 [4] - 计划5年内打造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先行示范区,形成"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双轮驱动生态 [4][5]
中国创新服务能力日益增强(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2 06:47
重庆埃博仕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汽车智能底盘系统、机器人关节系统及特种装备电驱、电控及传动系统 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是重庆大学校企技术成果转化的标杆示范项目。图为该公司技术人员正在 研发汽车电控及传动系统。孙凯芳摄(人民视觉) 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中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7万件,是名 副其实的专利大国。如今,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速完善,中国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服务能力日 益增强,包括高校、企业等在内的各类创新主体正展现出蓬勃创造力,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展无 限潜能。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 行,以快速协同保护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利审查效率持续提升 位于辽宁省本溪市的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车间里,钢材在机器的轧制下变成不同 规格的钢卷,天车有条不紊地夹取钢卷、吊运物料。在工厂集中控制中心内,工人通过电子屏幕远程操 控生产流程。炼钢实现远程智能操作,得益于产学研创新形成的多项专利。 "今年1至5月,我局已开展三种专利优先审查8.4万件、快速审查11.6万件、延迟审查9300余件、集中审 ...
创新成果:L-哌啶甲酸的生物合成 | 重庆大学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 由DT新材料主办 酶赛生物协办 并获得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机构支持 [1] - 大会聚焦产业生态发展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已完成1000+次科研院所和初创项目对接 [1] - 特色活动包括"合成生物制造创新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 将展示100个0~100阶段的创新科技成果 [1][10] 大会核心内容 - 聚焦"1+4"赛道:AI+生物智造为核心 覆盖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四大领域 [12] - 邀请国际领先企业、产业化专家、政府、资本等多方参与 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 [12] - 目标包括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品规模化及人才挖掘 [12] 科技成果案例(L-哌啶甲酸生物合成) 技术参数 - 第一代工程菌:大肠杆菌底盘 5L罐发酵24-36小时产量达52.68g/L 转化率90% 生产率2.52g/L-h [6] - 第二代工程菌:酿酒酵母底盘 产量提升至75.54g/L 已进行1吨反应器中试 [6] 技术优势 1 菌株稳定性>90% 赖氨酸利用度更高 [8] 2 反应时间短 操作温度低不易染菌 [8] 3 产品光学纯度100% 成本效益显著 [8] 知识产权与合作 - 已授权3项核心发明专利 [9] - 合作模式包括项目合作、技术转让、联合实验室等 [9] 特色活动安排 - 设置科技成果推介墙 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创新项目进行展示对接 [10] - 提供全球生物基与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bio-basedlink.net) [15]
杭州科技成果转化“智者”大模型发布新版本
杭州日报· 2025-07-01 11:03
除了高效对接,"智者"2.0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其推理研判能力的质的飞跃。在企业需求挖掘上, 它不再局限于识别企业当前技术难题,而是能前瞻性地依据企业发展轨迹和未来产业趋势,预判其未来 发展中可能产生的潜在需求。 截至目前,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已利用"智者"大模型成功撮合包括之江实验室、天目山实验室、 北航杭研院、西电杭研院等在内的1100余个优质项目与近万家企业进行匹配沟通,推动110余项科技成 果在杭州落地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自2024年3月杭州发布国内首个成果转化领域大模型——"智者大模型1.0"以 来,杭州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建设的又一有力举措。 全国挖技术、找专家,为什么总是对不上号?面对企业打破地域限制、在全国范围高效锁定优质技 术与专家的迫切需求,"智者"2.0的企业数据库不再局限于杭州,已覆盖浙江省内10万家企业,并加速 向全国延伸。这意味着,全国范围内的技术、需求和人才都能实现高效互联。 高效互联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升级后的"智者"2.0,其科技成果库规模已突破80万 项,企业需求预测超130万项。同时,线上还有6万名专家、6000家科研机构、7.5亿篇论文期刊、1.5亿 ...
全国首家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江苏后,发生了什么
新华日报· 2025-06-30 20:41
开栏语: 探路者,勇争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江苏考察,全国两会期间多次到江苏代表团参 加审议,几乎每次必谈改革,先后赋予江苏"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 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等重大要求。 "新药研发效率,在新技术加持下提升百倍!" 6月20日下午,南京江北新区药谷大道,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实验室。 北京大学李源博士的指尖轻点电脑键盘回车键,屏息凝神。一瞬间,仪器屏幕上显示的神经元数据流飞 速跳跃,恰似星河汇聚。 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药转未来"路演系列活动 与此前不同,这次的实验数据,将直接通向市场端,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新药研发。3个月前,李源带 领的北京大学"星智云开"团队还困守实验室,手握具备高信噪比的基因编码膜电位探针这项突破性技 术,却因设备验证与产业对接等现实困境,在产业化门槛前屡屡碰壁。 破局始于改革。去年9月,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 心(江苏),以南京、苏州为核心承载区,以探路者姿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现在, 这块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