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

搜索文档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智创两春秋——天开园科创生态培育记
新华网· 2025-05-20 22:05
园区发展概况 - 天开高教科创园自2023年5月18日开园以来累计注册企业3542家,带动就业1.8万人 [2] - 园区采用"一核两翼多点"布局,定位为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创服务生态圈 [3] - 两年来设立41只基金规模达196.3亿元,带动企业获得投融资24.27亿元 [5] 企业孵化成果 - 天津迪比爱新能源科技研发周期从预计3-4年缩短至2年内完成 [3] - 天津智清未来科技从需求对接到厂房签约仅用1周,落户当年完成万吨级生产线投产 [3] - 园区孵化培育企业超100家,覆盖人工智能、大数据、医疗器械等领域 [5] 科研成果转化 - 天津永续新材料实现年营收4000万元,建成3万吨食品级纳米纤维素生产线 [7]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线投产,中医药AI大模型等创新成果落地应用 [11] - 推出"先使用后付费"模式试点,天津理工大学专利实现校企合作 [10] 产业经济效益 - 2024年园区企业贡献税收2.79亿元 [12] - 天润瀚阳科技突破国外垄断技术,预计2024年实现盈利 [12] - 恩特能源预计2025年营收2000万元,2026年达5000万元 [12] 区域协同发展 -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实体运行,增强区域辐射力 [13] - 2025天开论坛签约超50亿元科创基金,设立硅谷、香港全球联络站 [6] - 天津纵行科技2024年收入3000万元,投后估值达4.9亿元 [13] 长期发展规划 - 设立天开科创专板,合源生物等企业首批入板 [14] - 目标2027年引育企业超万家,实现100亿元投融资、1000亿元产值 [14] - 推动成为北京科技成果来津转化"首选地"和"中转站" [13]
回顾: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GCC2025
思宇MedTech· 2025-05-20 17:26
大会概况 - 2025全球心血管大会在北京举行,汇聚600余位临床、科研、产业、投资领域专业人士,聚焦心血管技术创新、医工交叉与成果转化[1] - 大会发布《2025全球心血管创新年度白皮书》,系统呈现全球与中国心血管器械市场格局及"单品突破→系统优化"演进趋势[10] - 颁发三大年度奖项:技术创新奖(10家)、临床应用奖(7家)、国际合作奖(4家),覆盖关键技术突破至国际协作全链条[13][14] 政策与产业支持 - 海淀区将心血管医疗技术列为重点战略方向,通过机制创新推动器械从"海淀出发"走向全国市场[5] - 北京强化"临床驱动+产业协同"政策,为心血管自主创新与转化提供高效服务[7] 临床专家观点 - 安贞医院于洋提出医工协作需兼顾创新深度、落地路径与市场机制,团队完成左心室辅助装置等8项自研项目[17] - 阜外医院吴永健指出冠脉介入进入"第五个十年",中国有望从跟跑转向引领,未来需聚焦血管修复与器械-药物-AI协同[20] - 解放军总医院郭伟强调临床痛点是创新之源,其团队覆膜支架等产品已在全球50余国应用,医工转化需技术-产品-临床证据三位一体[23] - 阜外医院欧阳晨曦团队研发全球首例聚氨酯人工血管,相比传统涤纶材料显著缩短手术时间30%并降低并发症[27] 企业创新实践 技术战略 - 以心医疗坚持核心自研(如药物球囊涂层配方),外围协作代工以控制成本与壁垒[37][48] - 阿迈特实现3D打印可降解支架"端到端"控制,包括材料、设备及工艺全自主[39][48] - 谱创医疗突破球囊生产技术国产化,与头部医院共创提升临床适配性[42][44] 商业化路径 - 无忧跳动通过早期医生参与动物实验构建商业化路径,解决创新器械推广惯性[44][48] - 艾科脉脉冲消融导管保留医生操作习惯,在材料/电极等"幕后"实现颠覆以加速接受度[46][48] 注册与合规 - 纽脉医疗强调注册部门需从立项介入全流程,避免时间成本损失[65][67] - 启明医疗建议明确目标市场(国内/海外)避免战略摇摆,创新器械注册难点在于路径无对标[67][69] 资本与产业趋势 - 投资机构指出心血管器械进入"产业参与者→规则制定者"窗口期,原创技术+合规能力+临床方案成核心资源[50] - 早期企业需警惕"选错赛道",中后期企业需应对集采波动并在2年内坚持以赢得下周期爆发[51] - 二级市场视角:企业需从爆品转向可协同产品矩阵,把握高估值融资窗口期[63] 国际拓展案例 - 厦心医院通过金砖国家计划推动国产器械出海,年PCI超6000例并建立跨国合作[30] - 帕母医疗PADN技术以完全原创切入肺高压领域,实现中美欧多国注册突破[58][70] - 信迈医疗msRDN系统开创高血压器械治疗新术式,通过全球多中心手术直播加速市场渗透[69]
最后1天报名!全球眼科大会,现场免费AI眼底检查,8万字报告福利
思宇MedTech· 2025-04-13 22:36
全球眼科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将于2025年4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会议中心举行,会议规模为500人[5] - 大会由眼未来、思宇MedTech联合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等6家机构共同举办[5] - 现场将发布8万字眼科研究报告,并展示AI眼底相机等设备提供免费眼科检查服务[3][5] 会议议程亮点 政策与产业环境 - 北京市药监局、海淀区将分享生物医药产业政策[7] - 国科恒泰战投部负责人解析集采下的医疗器械商业化路径[7] 技术创新 - 北京大学任秋实教授展示多模态眼脑心功能成像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7] - 鹰瞳Airdoc CEO探讨万语大模型在医疗健康场景的应用[7] - 中科院自动化所副研究员刘冰介绍脑机接口与全盲患者视觉重建技术[7] 治疗进展 - 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金子兵分享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疾病的全球进展[7]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彭荣梅教授探讨眼部细胞治疗技术[7] - 瑞瞳生物CEO分析眼部长效药物的研发挑战与机会[7] 器械研发 - 衔微医疗CTO讨论眼科手术机器人发展机遇[7] -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研究院副院长蓝卫忠展示广域视网膜屈光度地形图仪[7] - 协和医院赵潺医师展望眼内微创介入技术创新[7] 同期活动 - 第二届全球生物医药大会将同步举行,涵盖基因编辑、神经干细胞移植等前沿议题[8]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魏文胜教授将发表基因与细胞治疗主题演讲[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