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工交叉
icon
搜索文档
完整议程发布!免费参会名额开抢!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8-31 08:10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日期为2025年9月5日至6日 [2] - 活动地点位于北京市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会议中心 [2] - 主办单位为MedRobot和机器人大讲堂 协办单位包括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 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清华科技园医工交叉创新中心和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 [2] 会议议程安排 - 9月5日上午议程涵盖致辞 全球医疗机器人系列奖项颁布 新书发布仪式以及多场专题演讲 包括《智能手术 未来已来》和《医工交叉推动手术机器人创新》等 [2][3] - 9月5日下午议程包括《共创微创生态 达芬奇与ion的技术进化》 《精密运动控制+力传感 诺万特赋能手术机器人》以及圆桌论坛《中国医疗的下一站 不只是出海》等 [3] - 9月6日上午议程涉及《消化道早癌诊疗柔性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 《手术室AI技术创新与室-机-人融合》和《骨关节自动手术机器人的过去 现在与未来》等 [4] - 9月6日下午议程包含《多通道术中协同及质控机器人系统赋能临床学科建设》和深度智能外科专题 聚焦国内外AI研究现状与趋势 [4][5] 演讲嘉宾与主题 -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常务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刘雨分享《智能手术 未来已来》 [2] - 北京罗森博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豫探讨《医工交叉推动手术机器人创新》 [2] - 深圳鑫君特副总经理兼CTO陆臻陶介绍《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智能化自主执行上的探索》 [3] - 直观复星医疗器械技术首席执行官刘釜均阐述《共创微创生态 达芬奇与ion的技术进化》 [3] -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左思洋解析《消化道早癌诊疗柔性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 [4]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王磊讨论《手术室AI技术创新与室-机-人融合》 [4] 专题讨论与圆桌论坛 - 圆桌论坛嘉宾包括北京安贞医院吴广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一逸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徐明明 美敦力中国基金合伙人王靖华和中信建投证券医疗器械及服务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在存等 [3] - VentureBlick创始人Chris Lee和首席营销官蔡云博分享中国医疗机器人出海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市场接受度及企业如何跨越研发 监管 临床和市场教育壁垒 [3] - 深度智能外科专题首次引入咨询级深度讲座 由微信公众号主理人分析国内外微创外科AI现状 2024年和2025年SRS大会趋势变化及外科数据科学的挑战与机遇 [4][5] 会议参与信息 - 专业票价格为328元 包含两天参会和两天自助午餐 [6] - 参会票价格为198元 仅包含两天参会无餐食 [6] - 自助午餐票价格为80元 [6] - 优惠码SSJQR可用于报名 [5] - 报名链接为https://hdxu.cn/1pb9c [5]
滨州医学院新获认定2家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齐鲁晚报网· 2025-08-21 08:19
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获批 - 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与康复学院牵头申报的运动功能重建与智能康复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获批认定为2025年度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1] - 滨州医学院药学院参与申报的益生菌功能营养与特医食品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获批认定为2025年度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1] 运动功能重建与智能康复研究中心 - 研究中心由滨州医学院牵头联合山东泽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设立 [1] - 聚焦运动障碍机制探索 运动障碍康复技术开发 运动障碍智能康复装备研发3个核心研究方向 [1] - 旨在提升运动障碍患者康复效果 减轻社会家庭医疗负担 构建医工交叉人才培养模式 [1] 益生菌功能营养与特医食品研究中心 - 研究中心由山东国和堂制药有限公司牵头 滨州医学院参与建设 [1] - 主要开展益生菌菌株筛选与功能验证 特医食品配方等方面研究 [1] - 深入挖掘益生菌在特医食品原材料 配方创新及营养功能强化方面的潜力 [1] 研究中心战略意义 - 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强化关键共性技术供给的重要载体 [2]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 [2] - 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提升高价值科技创新成果持续产出能力 [2] - 增加高质量科技有效供给量 强化医药产业发展支撑效能与贡献度 [2]
上海交通大学运动系统疾病与创新器械医工交叉中心在仁济医院成立
第一财经· 2025-08-14 15:22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8月14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息称,上海交通大学运动系统疾病与创新器械医工交叉中心 近日在仁济医院南院区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瞄准运动系统疾病诊疗和骨科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两大战 略需求,将打造运动系统疾病领域高水平研究转化平台。 ...
OPPO宣布将医学指标引入护眼研发 下代Find旗舰率先应用研究成果
凤凰网· 2025-08-13 12:29
战略合作 - OPPO与视觉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旨在将医学级标准引入手机护眼技术研发流程 [1] - 合作开创"医工交叉"协同新范式,改变传统依赖屏幕物理参数的评价模式 [1] - 护眼技术研发将以临床医学"金标准"为指引,引入"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等专业评估指标 [1] 技术革新 - 护眼技术研发从参数优化转向科学循证,确保技术真正有益于用户视觉健康 [1] - 下一代OPPO Find旗舰系列将率先应用基于医学标准联合研发的护眼技术成果 [2] 行业影响 - OPPO计划联合实验室及行业权威发布《手机平板护眼白皮书》,分享前沿研究成果 [2] - 公司将持续投入并与产业链伙伴合作,推动建立更科学的智能终端护眼技术行业标准 [2] - 合作目标为引领行业从参数竞争转向用户健康价值竞争 [2]
海淀样板:政策搭台 场景牵引 解码医疗科技企业成长的“海淀方程式”
思宇MedTech· 2025-07-25 12:47
行业会议与政策支持 -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将于2025年9月4-5日举办 [1] -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成功举办,汇聚500余位专家、企业家、学者和投资人 [3][17] - 北京市医药健康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刘慧等专家领导出席并致辞 [3] - 北京市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心科长任志军介绍注册审评创新举措及惠企政策 [3] -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北京市药监局第二分局、海淀区卫健委组织企业参观海淀医院并举行闭门座谈会 [3] 应用场景与创新模式 - 海淀区设计搭建智慧医疗科技应用场景,通过购买服务模式对创新技术产品进行前置补贴 [4] - 为科技型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提供应用场景和验证平台,促进首次应用 [4] - 医院在项目期内可使用最新技术成果,避免产品升级换代后的二次采购 [4] - 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2023年6月获批上市,2024年2月适应症拓展至妇科 [5] - 术锐首台设备在海淀医院部署完成,计划3年项目期内累计完成不少于700例微创治疗 [5] - 海淀医院获批北京市卫健委第一个非一次性购买设备形式的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配置证 [5] 标杆案例与经验复制 - 天智航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海淀医院部署近三年,累计完成手术超1500例 [8] - 天智航与航天中心医院(303例)、中关村医院(979例)合作,形成"试点成功-经验复制-生态扩展"良性循环 [8] - 小蝇科技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系统在4家区属医院和3家社区医院部署,检测量突破1亿例 [13] - 鹰瞳眼底AI诊疗平台连接海淀医院及29家社区医院,累计筛查超4万人次,检出高危患者4416人次 [14] 政策赋能与生态建设 - 海淀区建立涵盖准入、运行、迭代、容错退出的全流程管理机制 [6] - 北京市药监局印发《北京市医疗器械生产分级评定标准》,简化检查形式为企业减负 [11] - 海淀区推进区域"一中心多平台"建设,如区域影像平台,节约企业部署及运维成本 [11] - 海淀区支持从助力单个企业落地升级为锻造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 [12] - 海淀区出台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及若干措施 [16] 技术创新与商业突破 - 天智航骨科手术机器人催生2项配套工具临床专利 [8] - 小蝇科技AI系统2-10分钟出具报告,重大疾病检测准确率超95%,效率提升2-5倍 [13] - 海淀场景建设帮助企业跑通商业模式,如天智航成功应用和术锐创新租赁模式 [15] - 海淀区发力基因和细胞治疗、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制造等前沿赛道 [16]
烟台毓璜顶医院:深化院校企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齐鲁晚报网· 2025-07-04 22:37
合作背景与目标 - 烟台毓璜顶医院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三方合作洽谈会,旨在深化医工交叉和精准医疗领域的协同联动 [1] - 医院自2011年起与博奥生物合作成为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烟台分中心,在疾病早期筛查、个体化诊疗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科研转化奠定基础 [3] - 合作目标包括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推动科技成果在烟台落地转化,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 [8] 医院科研实力与布局 - 烟台毓璜顶医院前瞻性布局医工交叉、精准医疗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与高校企业合作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 [3] - 医院依托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等高端平台,强化科研创新能力与技术转化效率,显著提升临床诊疗水平 [3] - 医院拥有泰山学者实验室、专科实验室、生物芯片实验室等先进科研平台,配备顶尖团队和前瞻性研究项目 [8] 清华大学学科优势 -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在生物医学影像、神经工程、微纳医学与组织工程、生物医学仪器装备、智能医学工程五大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4] - 学院在脑机接口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发与会人员高度关注 [4] 企业技术规划 - 博奥晶典推出SMART计划,以中西医并重、产学研融合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建设高水平精准医学中心 [4] - 计划整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临床资源优势,推动疾病早筛、个性化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升级 [4] 合作领域与方向 - 三方将在科研项目申报、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合作,探索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完整闭环体系 [6] - 重点合作领域包括头颈鳞癌早期诊断、脑机接口技术临床应用、干细胞多组学研究等前沿技术联合攻关 [6]
奖项评选延期!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6 20:26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 [1] - 延期目的是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时间准备申报材料 [1] 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由思宇组织,2024年6月28日举办颁奖活动 [2] - 2025年大会将于7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规模约500人 [5] - 嘉宾来自政府、医院、龙头企业、初创公司、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跨界代表 [5] 大会议程 - 议题包括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影像平台、脑机接口、介入器械等研发路径 [6] - 其他议题涵盖医工交叉成果转化、AI辅助诊疗、资本关注方向、海外市场准入等 [6] 奖项设置 - 共设立5类奖项: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创新应用奖、创新服务奖、供应链创新奖、创新转化个人奖 [4][8] - 创新奖评选对象为医疗器械/数字医疗技术企业,标准需具备原创性、先进性及产业化潜力 [7] - 创新应用奖面向医疗机构与科技公司联合团队,要求技术已进入临床并取得明确疗效 [10] - 创新服务奖针对CRO、CDMO等服务机构,标准为在技术孵化转化中提供关键助力 [10] - 供应链创新奖评选核心元器件/原材料供应商,标准为保障产品量产与成本控制表现 [10] - 创新转化个人奖面向临床医生、科研人员或技术出身的企业创始人,需实现初步转化成果 [11]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截至2025年6月20日,评审阶段为6月21日-29日 [12] - 结果通知时间为6月30日-7月4日,奖杯制作在7月5日-11日完成 [12] - 现场颁奖定于7月17日大会主舞台举行 [12] 参选方法 - 企业需通过指定链接提交申报材料 [13] - 个人奖申报需发送邮件至指定邮箱,包含简历、研究成果概述、论文专利等证明材料 [13][14] - 商务合作可通过工作微信号、手机号或直接联系思宇团队人员 [13]
奖项评选延期!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6 02:08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旨在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的准备时间[1] 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由思宇组织,2024年6月28日举办颁奖活动[2] - 2025年大会将于7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预计规模约500人,嘉宾涵盖政府、医院、企业、投资机构等多领域代表[5] 大会议程 - 议程包括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影像平台/脑机接口/介入器械等研发路径、AI辅助诊疗与数字疗法突破等六大主题[6] 奖项设置 - 设立五大奖项: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针对原创性技术产品)、创新应用奖(临床广泛应用技术)、创新服务奖(CRO/CDMO等服务机构)、供应链创新奖(关键供应企业)、创新转化个人奖(医生/科研人员/企业创始人)[4][7][8][10] - 评选标准强调技术原创性、临床疗效、产业化潜力及行业影响力[7][10] 参选方法 - 企业需通过指定链接提交材料,个人奖需邮件提交CV、研究成果概述、论文/专利证明等[10][13] - 商务合作可通过工作微信号(suribot22)或联系思宇团队成员(赵清、Alice等)[12]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截至2025年6月20日,评审于6月21-29日进行,结果7月4日前通知,现场颁奖定于7月17日[11] 其他说明 - 参评全程免费,组委会向领奖人赠送会议门票[4] - 个人奖需提供推荐信(可选)以增强公信力[13]
奖项评选延期!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5 18:08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旨在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的准备时间 [1] 首届大会回顾 - 2024年6月28日由思宇组织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并举办颁奖活动 [2][3] 大会议程 - 议程包括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影像平台、新型耗材、脑机接口等研发与转化路径、医工交叉与高值医械成果转化经验分享、AI辅助诊疗与数字疗法的落地与突破、国内外资本关注的技术方向与企业画像、海外市场准入和市场营销路径对接 [6] 奖项申报说明 - 参与评奖全程免费,组委会向领奖人赠送会议门票 [4] - 奖项包括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应用奖、2025全球医疗创新服务奖、2025全球医疗科技供应链创新奖、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转化奖(个人奖) [4][8] 大会基本信息 - 大会地点为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时间为2025年7月17日,参会规模约500人,嘉宾阵容包括政府、医院、龙头企业、技术初创、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跨界代表 [5] 奖项评选标准 -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面向医疗器械/数字医疗技术企业,要求具有原创性、先进性、具备规模化产业化潜力的创新产品或平台技术 [7] -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应用奖:面向医疗机构、科技公司联合团队,要求技术已进入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明确疗效,具备推广价值 [10] - 全球医疗创新服务奖:面向提供CRO、CDMO、知识产权、注册、投融资等服务的机构,要求在支持技术孵化、转化、上市等环节提供关键助力并具行业影响力 [10] - 全球医疗科技供应链创新奖:面向核心元器件/原材料/系统模块等关键供应企业,要求在保障创新产品落地与量产、实现系统协同与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 [10] -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转化奖(个人奖):面向公立医院临床医生、科技成果转化负责人、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副高及以上)、企业创始人(技术出身、良好的教育背景),要求围绕临床需求开展创新性研发并实现初步转化成果,具有示范意义与潜力 [10]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即日起至2025年6月20日 - 评审阶段:2025年6月21日至6月29日 - 结果通知: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 - 奖杯制作与确认:2025年7月5日至7月11日 - 现场颁奖:2025年7月17日 [11] 参选方法 - 企业参选需填写指定链接,个人奖参选需发送邮件至指定邮箱并提供个人简历、研究成果概述、相关论文/专利/项目证明、实验或临床数据、推荐信(可选) [10][13] - 商务合作可通过工作微信号suribot22或手机号13552754250联系,也可直接联系思宇团队工作人员 [12]
奖项评选延期!医疗企业速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4 17:26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旨在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的准备时间[1] 首届大会回顾 - 2024年6月28日由思宇组织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并举办颁奖活动[2][3] 大会基本信息 - 地点: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 - 时间:2025年7月17日(周四) - 规模:约500人参会 - 嘉宾构成:涵盖政府、医院、龙头企业、初创公司、投资机构及科研院所代表[5] 大会议程 1. 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 2. 影像平台、新型耗材、脑机接口等研发与转化路径 3. 医工交叉与高值医械成果转化经验分享 4. AI辅助诊疗与数字疗法的落地突破 5. 国内外资本关注的技术方向与企业画像 6. 海外市场准入与营销路径对接[6] 奖项设置与评选标准 1.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 - 对象:医疗器械/数字医疗技术企业 - 标准:原创性、先进性且具备规模化产业化潜力的产品或技术[7] 2.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应用奖** - 对象:医疗机构与科技公司联合团队 - 标准:技术已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明确疗效[10] 3. **全球医疗创新服务奖** - 对象:CRO、CDMO等服务机构 - 标准:在技术孵化、转化环节提供关键助力[10] 4. **全球医疗科技供应链创新奖** - 对象:关键元器件/原材料供应企业 - 标准:保障创新产品量产与成本控制[10] 5.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转化奖(个人奖)** - 对象:临床医生、高校科研人员(副高及以上)或技术出身的企业创始人 - 标准:围绕临床需求实现创新研发与初步转化[10]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即日起至2025年6月20日 - 评审阶段:2025年6月21日—6月29日 - 结果通知:2025年6月30日—7月4日 - 颁奖准备:2025年7月5日—7月11日 - 现场颁奖:2025年7月17日[11] 参选方法 - 企业需通过指定链接提交材料[10] - 个人奖申请需邮件提交CV、研究成果概述、论文/专利证明及推荐信(可选)[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