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果转化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筑梦陕西 创新赋能未来
陕西日报· 2025-11-17 07:03
展示区另一侧,现代农业组的《元生爱特奶绵羊》项目展板前,项目负责人与达成合作意向的签约 方进行交谈。项目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陈振豪介绍:"这是我国首个自主培育的乳肉兼用奶 绵羊新品种。"他认为大赛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谈及参赛感受,他说:"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展 示出创新创业的十足干劲,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现代农业未来的市场方向。" 机制创新,以赛促转 11月14日下午,西安寒意渐显。2025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优秀项目展示活动现 场气氛热烈,驱散了初冬的清冷。路演厅内,多位科研人员化身"推销员",面对评审和观众侃侃而谈; 展示区里,一个个优秀项目吸引投资方与技术需求方驻足交流。这场已连续举办10年的科创盛会,处处 焕发着蓬勃活力。 科创浪潮,奔涌向前 "传统金属骨科内固定物在骨骼愈合后需二次手术取出。我们研发的丝素蛋白螺钉,原料来自蚕 丝,突破了传统金属材料的局限,不仅能在患者体内安全降解,还能有效促进骨愈合,且无免疫排斥反 应。"《再生丝素蛋白骨植入器械的临床研发与转化》项目成员、西京医院骨科主管技师陈旭在展示区 向记者介绍,她一手持一枚看似寻常的浅黄色螺钉,一 ...
广州南沙:南沙北站赋能大湾区创新发展
环球网· 2025-11-13 15:47
来源:环球网 作为广州南沙接入国家高铁网络的重要门户,南沙北站30分钟可达深圳福田、50分钟直达香港西九龙, 为大湾区资源流动与协同创新提供了物理支撑,让大湾区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快速抵 达,在周边区域实现高效对接和落地。同时,南沙北站与香港西九龙站的高效衔接,能将香港的金融、 科研、专业服务资源直接接入南沙,让"香港工作,南沙生活"或"香港研发,南沙转化"的双城模式浮出 水面。 打破地域差异,实现"港澳协同" 随着区域发展加速,南沙北站周边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目前庆盛枢纽片区已落地香港科技大学(广 州)、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新鸿基TOD综合体、港式社区等众多基础设施和港式配套,已发 展成为支撑港人港企北上发展的新枢纽。新鸿基TOD综合体、港式社区建设加快推进,引入香港餐 饮、名牌名品、康养医疗等生活服务,以及财税金融、法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机构,为香港青年提供读 书、创业、置业的优质环境。 "我几乎每周都会乘坐高铁辗转香港、广州,参与庆盛枢纽项目的建设工作。"新鸿基地产南中国区总经 理黎祥掀说。位于庆盛枢纽片区的新鸿基TOD项目,通过南沙北站高铁可直达新鸿基集团在香港发展 的重要地标之一环 ...
中关村如何继续做创新的破风者?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2 06:27
中关村总体实力与地位 - 中关村示范区在178个国家高新区排名中保持首位,去年总收入近10万亿元,占国家高新区总收入约六分之一 [1] - 从“电子一条街”发展为“一区多园”,版图扩大、实力增长,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1] - 坐拥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清华、北大等一批顶尖高校院所 [1] 创新成果与转化模式变革 - 2024年每万名从业人员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74.7件,是2020年的1.8倍 [1] - 成果转化逻辑正从“新技术发现-概念验证-中试工程化-产业化”的线性链条缩短,需在概念验证同时进行价值验证,更早判断商业价值 [1] - 需反推寻找符合商业价值的创新,人工智能时代需打通创新链和价值链以实现全栈式智能 [2] - 行业巨头如OpenAI通过自建芯片、能源等基础设施进行垂直整合,控制AI全产业链 [2] 新型研发机构与人才生态 - 需要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吸引专业人才破解关键问题,例如2018年成立的智源研究院聚焦人工智能,吸引产业界领军人物,衍生出多个公司及全球最大万亿级模型等成果 [2] - 北京中关村学院等新型高等教育机构打破传统边界,培养适应技术发展的人才,截至2025年6月累计招收博士生600名,建成6个联合实验室及研究中心,承接31项科研项目 [4][5] - 中关村拥有中国“第一阵营”的人才和良好创新氛围,但大学人才培养需破除与现实需求脱钩滞后问题 [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与生态建设 -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重要性日益凸显,能围绕市场需求串联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形成可落地方案 [6] - 当前企业顶级创新力不足,同质化竞争严重,企业需增强定位能力和使命感 [6] - 需政府部门维护公平竞争、打造专业转化服务体系,全社会营造包容氛围鼓励冒险并容忍失败 [6] 未来发展前景与定位 - 随着人才浓度达临界点,北京创新成果预计未来三五年迎来爆发 [6] - 中关村与硅谷、剑桥的差距正快速缩短,在人才体系、创新氛围、改革措施上具备优势,人工智能产业已打下基础 [7] - 未来应在不同领域先行先试,争做时代创新的引领者和探索者 [7]
九十年耕耘,广西农科院挺起八桂农业创新“脊梁”
科技日报· 2025-11-06 12:58
机构历史与定位 - 广西农科院自1935年成立至今已有90年历史 从农事试验场发展为全国一流农科院所的目标迈进[1] - 机构聚焦粮食安全和特色果蔬领域 致力于攻克关键技术和育成优良品种[1] 品种研发成果 - 在全国4代甘蔗主栽品种中选育了2代 其中“桂糖11号”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0% “桂糖42号”连续6个榨季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1] - 自1978年以来共有856个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审(认)定 包括利用野生稻资源育成的“桂99” 世界首个玉米花培杂交种“桂三1号”等明星品种[2] - 培育的香蕉品种“桂蕉6号”曾占全国香蕉种植面积60%以上[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取得1280件授权发明专利 研发了水稻“两迁”害虫异地预警测报技术 木瓜蛋白酶加工技术等[2] - 粉垄农耕技术 甘蔗高效节本栽培技术 木薯北移种植技术以及葡萄“一年两收”技术等良法良技带来显著效益[2] 成果转化与产业贡献 - 组建16支科技先锋队 1000多名专家学者深入基层 打造1334个科技示范点 服务2381家农业企业和合作社[2] - 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了广西甘蔗产业 全国每三勺糖就有两勺来自广西[1] - 机构为广西农业现代化注入科技动力 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推进乡村振兴做出贡献[3]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陕西:在“象牙塔”和“大市场”之间搭起桥梁
新华社· 2025-11-05 20:09
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 南瑞集团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成立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打造校企合作创新平台,企业身兼“出题者”和“承接者”双重角色,高校承担方法创新与技术突破责任 [1] - 合作模式打破传统“甲方乙方”关系,让企业融入学校,把技能搬进课堂,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2] - 西安交通大学自2021年以来已与248家龙头领军企业签署共建联合研究院协议,解决企业技术难题3100余项 [2]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 西安交通大学累计转化成立科技型企业276家,总估值近130亿元人民币 [2] - 学校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深化科技机制改革,强化基础研究,全力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一线的“最后一公里” [2] - 陕西光电子先导院作为光子产业链“链主”,10年来为100多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中试服务,助力创新团队成为行业领军者 [6] 光子产业发展与平台建设 - 陕西光电子先导院投资建设的“8英寸先进硅光集成技术创新平台”已通线,这是西北地区首条硅光中试线,旨在打造千亿级光子产业集群 [6]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将启动建设陕西省光子科技实验室,聚集100余家成员单位,计划两年内攻克多项关键技术以助推产业规模提升 [6] - 实验室致力于实现科研、产业、金融、国际资源深度协同,推动高精尖技术转化,促进产业从“聚链成群”走向“提质突破” [6]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在“科大硅谷”感受创新“劲风”
新华社· 2025-11-05 16:47
安徽猛狮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近况 - 公司正为100多公斤的轻量化“飞行摩托”12月的性能测试做准备[1] - 产品服务于低空文旅、飞行培训、运动赛事等需求[1] - 从公司注册成立到完成首批样机试制用时不到2个月[1] - 预计明年实现首款产品规模化量产 单个生产基地年产能目标为600台[9] “科大硅谷”政策支持与创新生态 - 提供过渡性办公和住宿、租房支持、免费众创空间工位等政策[1] - 推出管理运营、资本运作等高强度培训[1] - 创新单元合伙人、场景服务合伙人主动为企业对接各类资源[1] - 汇聚科技型企业超2500家 集聚股权投资基金超220只、规模超2500亿元[3] - 合肥全市近43%的量子企业、55%的空天信息企业、50%的生物制造企业汇聚于此[3] “科大硅谷”具体服务举措 - “成果转化专班+院校经理人+技术经理人”三支团队常态化对接高校实验室[5] - 参股设立超20只子基金 以“子基金+直投”完成百余个项目股权投资[5] - 打造“贷投债保”多方联动产品矩阵 累计为超3000家企业提供场景应用服务[5] - 发布场景机会1200个、开展场景活动350场 百余项新技术新产品在合肥转化落地[5] 区内其他企业案例:零重力飞机工业 - 公司旗舰机型原型机已完成下线 试飞在即[6] - 新机型研发全力推进 预计2026年实现文旅场景规模化应用[6] - 公司认为政策红利带来的融资、场景等创新资源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6] “科大硅谷”未来发展方向 - 将更主动精准地链接科技、产业、资本和人才等各类资源[8] - 更高质量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生态优化[8] - 提升科创孵化的国际化水平和品牌影响力[8]
石家庄市人才基金瓴航经开子基金设立
搜狐财经· 2025-11-04 16:06
基金设立事件 - 石家庄市人才基金瓴航经开子基金设立仪式于11月3日在经开区举行 [1] - 经开区管委会、市国投集团、经开区开发建设集团、瓴拓投资相关负责人及企业代表、行业专家与创业人才共同参与 [1] 基金战略与规模 - 石家庄市人才基金通过联合社会资本设立子基金,聚焦人才创业投资、项目孵化、成果转化 [3] - 石家庄市国投集团先后出资设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人才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天使投资子基金 [3] 基金投资方向 - 瓴航经开子基金将依托基金管理人瓴拓投资的行业资源与投资经验,专注投资医疗器械行业人才创新创业项目 [3]
我省积极引导博士后人才队伍开展科技创新
辽宁日报· 2025-11-03 09:09
博士后人才政策与产业引导 - 该省积极引导博士后高端人才开展科技创新,累计承担国家及省级重大项目800余个,获得专利授权8574项,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383项 [1] - 为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该省率先启动企业项目博士后工作,已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8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42个 [1] - 该省每年对新进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创新实践基地的博士后给予每人10万元奖励,并将科研成果作为职称评聘依据 [2] 技术创新成果与经济效益 - 博士后团队攻克难选铁锰矿等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壁垒,技术成果已实现转化,近几年为应用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逾20亿元 [1] - 技术创新成果未来将拓展至金矿、钒矿等关键战略资源开发领域 [1] - 企业入站博士后带领团队研发四足工业巡检机器人,可在能源和生产型企业进行工业巡检和安防巡逻 [1] 未来发展规划与目标 - "十五五"时期,该省将加快建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 [2] - 将推动建立省内外高校博士后互招机制、重点企业与对口高校博士后联合培养机制 [2] - 计划每年招收博士后600人以上,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问题开展科研攻关 [2]
加强产教融合 培育新质生产力
郑州日报· 2025-10-20 09:01
核心观点 - 郑州市政府与院士专家团队会面 旨在深化合作 依托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等平台 加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 [1][2] 政府战略与支持 - 郑州市坚持先进制造业主攻方向 依托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等高能级科研平台 加快推进一流科创成果转化 赋能制造业企业提质发展 [1] - 郑州市将加强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 全力支持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建设新型高等研究院 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郑州各级各部门承诺持续优化创新环境 当好“服务员”和“店小二” 为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1] 科研机构合作与规划 - 院士专家团队表示将依托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等新型研发平台 使其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连接 [2] - 合作重点集中在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 以及高水平人才培养等领域 以助力郑州建设制造业强市 [2]
HICOOL 2025|串起资源链 前沿科技成果落地加速
北京商报· 2025-10-18 22:54
峰会规模与参与度 - 峰会参观人数突破5万人次 [1] - 峰会举办第六年,创业项目和创业人才数量首次“双破万” [1] - 展区面积达4万平方米,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 [1] 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特点 - 大赛从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的项目中评选出200个获奖项目,包括12个一等奖、36个二等奖、68个三等奖和84个优胜奖 [3] - 获奖项目以硬科技为主 [3] - 一等奖企业智平方科技的核心产品为基于Alpha Brain正向研发的AlphaBot系列轮式可升降人形机器人 [3] - AlphaBot 2搭载全栈自研的GOVLA大模型,具备360°X 360°全域感知和34个自由度全身协同能力 [3] 赛道设置与项目增长 - 大赛赛道从7个拓展至12个,集成电路、量子信息、5G/6G等子赛道升级为一级赛道 [4] - 集成电路赛道参赛项目数量同比增长107% [4] - 往届获奖企业亮亮视野推出第二代AR翻译眼镜Leion Hey2,支持100+语种及口音,翻译准确率最高达98% [4] 展区设置与高校参与 - 峰会设置A1馆和B1馆两大场馆,涵盖九大展区,包括首次设立的世界一流高校展区 [5] - 高校展区汇聚京港澳和国际知名院校及科研机构,形成“高校科研+技术转移+产业对接”三位一体模式 [5] - 香港中文大学向HICOOL平台推荐的参赛项目数量和质量提升,项目通过接触市场越来越“接地气” [5] 成果转化与资本对接 - 峰会策展理念围绕“打造全球创新创业生态之都”,侧重创造价值与项目落地 [6] - 专设标杆孵化器和特色产业园区展区、国际人才服务展区和国际创投机构展区,重视创新成果与市场资本精准对接 [6] - 赛事评审机制调整,更侧重考量项目是否能落地 [7] 企业商业化进展与融资成果 - 一等奖企业VAST的AI3D大模型已服务超400万全球专业开发者,超700家大型企业客户采用其技术解决方案 [7] - 过去六年,HICOOL培育产生1家上市公司、16家独角兽企业和197家“专精特新”企业,赛后新融资额超500亿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