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治理

搜索文档
全国首部城市数字治理地方法规本月起落地施行——领跑“数治”立法,为何是南京?
新华日报· 2025-05-08 07:38
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一直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主线。《南京市城市 数字治理若干规定》5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城市数字治理的地方性法规。 很多治理问题的症结,往往都回到一个点——"谁都管,谁都不管"。而要治理好一座近千万人口的 特大城市,如此繁杂的系统工程,究竟由谁来牵头负责?《规定》对城市的"大小物管"的权责架构进行 明晰确认。由市政府对城市数字治理工作实施组织领导,市数据主管部门承担统筹数字治理的关键职 责,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推进相关工作。市、区和江北新区、镇(街道)三级城市数字治 理机构负责提供数字基础能力支持和数据服务。 要治理好这座"数字大城",既要靠职责、靠机器,更要靠人。什么人最关键?首席数据官。南京推 行首席数据官制度,推动政府部门和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协同发展。记者了解到,南京已在全市12个 区、42家市级部门建立起一支首席数据官队伍。下一步,南京将推动首席数据官队伍扩面,打造覆盖 市、区、街道三级的首席数据官工作体系。首席数据官并不仅限于机关部门,还将在市级国有企业中探 索实施,鼓励各区在企业中推广。 上安全"紧箍",数字治理有速度也有温度 "摸出来"的 ...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高校工艺美术教育管理研究
央视网· 2025-03-28 17:44
数字技术与工艺美术教育管理的融合 - 数字技术正在重构工艺美术教育管理框架,通过智能管理系统保留艺术创作特质同时提升数据驱动能力 [1] - 构建动态响应系统需解决工具理性与艺术感性耦合难题,实现资源流动与个性化评价 [1] - 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新场域中,技术服务于人的发展是数字化转型核心命题 [1] 数字化管理的核心价值 - 云端调度平台打破校际资源壁垒,形成跨地域"艺术资源云",实现陶艺窑炉温控数据与漆器工坊湿度参数的物联网交汇 [2] - 学生创作数字资产通过智能推荐系统反哺教师备课,形成教学相长的生态循环 [2] - 混合现实技术构建师生联合创作空间,智能评审系统双向更新创作建议与评价标准 [2] 当前管理困境 - 行政化管理系统与艺术创作规律冲突,量化指标切割传统工艺研习周期,消解技艺传承的时空连续性 [3] - 教学数据孤岛导致决策滞后,跨部门信息断层阻碍非遗技艺转译与新材料工艺适配 [4] - 标准化评估工具与工艺美术创造性要求失配,地域性技艺特质和隐性知识被系统性遮蔽 [4] 数字化转型策略 - 研发适配艺术学科特性的智能管理平台,采用云端渲染技术搭建虚拟创作空间并记录非线性创作轨迹 [5] - 构建全域数据中台,通过智能传感捕获多模态数据流,建立教学数字孪生体实现资源动态调配 [5] - 创新评价算法融合图像解析、动态捕捉与语义网络模型,生成可视化成长图谱匹配个性化学习方案 [6] 未来发展方向 - 数字孪生技术保障个性化表达空间,美学评价模型构建协同共治生态 [6] - 需平衡数字理性与艺术感性,推动传统工艺美学的现代转化与国际化传播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