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协同
搜索文档
 华图山鼎:高举高打抢占AI赛道头部身位
 中国证券报· 2025-11-03 04:16
 公司AI战略与财务表现 - 公司全面启动AI战略,目标是实现全岗位全人全时人机协同 [1]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64亿元,同比增长15.63%,扣非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127.53% [1] - 公司研发费用同比激增160.41%至1.45亿元,主要系AI相关投入增加 [1]   AI产品矩阵与市场表现 - 公司已推出AI面试点评、AI申论批改、AI个性化辅导等20款新产品 [1] - AI面试点评产品在2025年3月发布后,一个月内实现100万次使用量,并保持每月翻倍增长 [2] - AI申论批改产品融合智能评测与生成式AI技术,能从审题准确度、逻辑通顺度、语言流畅性三个维度进行多元分析 [2]   AI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公司利用AI命题技术生成高质量模拟题,自今年5月起已使用30000多道题,单题成本仅为人工出题的42% [3] - AI命题在盲测中被选取率超70%,有效作答的区分度落在40%-60%之间,在考点精准度、真题相似度上远超教师命题 [3] - AI极简题库产品使题目缩减篇幅达30%,减少学员阅读量,提高做题效率 [3]   核心竞争力:内容驱动与人机协同 - 公司拥有20多年积累的海量优质题库、学员作答数据与教研成果,每年超过100万真实学员的使用体验推动产品迭代 [3] - 几千名教师和研究员团队结构化处理历年教研数据,并为AI模型赋能,包括解析2万多小时高质量授课视频 [4] - 人机协同模式使公司过去半年的招生转化率平均同比提升35%,销售人员工作效率提升50%以上 [4]   行业竞争格局与战略展望 - AI技术浪潮带来生产力革命,老牌机构因能更快提升生产力而在竞争中胜率更高 [4][5] - 公司构建“三位一体”AI战略体系,聚焦AI赋能工作、AI赋能产品、垂直AI大模型构建 [5] - 行业市场份额将加速向头部集中,第一波被蚕食的是中型机构,随后是走得慢的大机构,最后是情绪价值占优的小机构 [5]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与重塑
 新华日报· 2025-10-31 08:35
□ 涂文俊 孙青 教师职业将呈现多元化特征,成为"人—机协同"跨领域教育的设计者和实践者。这一转型不仅体现在教 学模式上,更影响教师的能力结构、角色定位以及教学场景。一方面,教师能力结构正在经历范式迁 移。未来教师能力图谱或将包含数字技术的驾驭能力、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技术迭代的适应能力以 及智慧课堂的掌控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角色定位正在经历多维进化。未来,教师的角色将进阶为"人 机协同"的架构师。这意味着教师需主导AI在教学全流程中的应用:在课前进行智能备课,在课中实现 互动引导,在课后完成精准评估,从而系统性优化教学效果。此外,教学场景正在经历智能重构。未 来,教师需要具备在智能场景中灵活切换的能力,才能设计"课堂学习—虚拟实践—岗位运用"三位一体 的教学环境,实现知识传授与实践应用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虽无法取代教师,却正在深刻地重塑其教学模式,乃至重构整个教育的生产关系。 在此背景下,教师需要同时扮演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实践者"和教育改革的"引领者"角色。面向未来, 教师发展应凝聚"技术维新"的共识,通过重构教育价值链,确保技术赋能而非替代,最终构建人机协同 的智慧教育新生态。 (作者单位 ...
 政策引领与技术突破共振,影视创作“人机协同”时代真的来了
 新浪财经· 2025-10-30 19:23
10月28日至29日,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京开幕,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成为今年的热门话题。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内容创作生态。AI赋能精品创作,正在从政策引领走向大规模实践,从工具升级迈向生产力革新。国家广 播电视总局科技司司长袁敏在"人工智能赋能精品创作沙龙"上表示,人工智能已进入快速迭代与深化应用并行的关键阶段,拥抱AI已经是广电行业关乎生 存的"必答题"。 政策层面的引领催化,与国产视频生成大模型技术突破形成的共振,正在让这场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实践进入新阶段。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已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应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近年来,政府部门连续部署"人工 智能+"行动,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政策引领:擘画"人工智能+文创"新蓝图 作为影视创作重镇,北京市广电局副局长韩新星表示,目前持续关注并大力支持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视听领域的创新应用,鼓励产学研协同发力,支持 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应用案例和标杆项目,为北京乃至全国视听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技术突破:国产大模型迈向影视级应用实践 政策引领下,我国视频生成技术持续突破 ...
 国信证券:LLM拓展传统投研信息边界 关注机构AI+投资技术落地途径
 智通财经网· 2025-10-29 15:38
 AI技术重构资产配置 - 大语言模型LLM将海量非结构化文本转化为可量化的Alpha因子 从根本上拓展了传统投研依赖结构化数据的信息边界 [1] - 深度强化学习DRL推动资产配置决策框架从静态优化转向动态自适应 [1] - 图神经网络GNN通过揭示金融网络中的风险传导路径 深化对系统性风险的认知 [1]   AI投研系统架构与实践 - 贝莱德AlphaAgents实践显示 AI投研系统核心形态是模块化协作 通过模型分工实现从信号生成到组合执行的可复制技术栈 [2] - 具体分工为LLM负责认知与推理 外部API与RAG提供实时信息支撑 数值优化器完成最终资产配权计算 此架构有效缓解LLM幻觉问题并提升决策稳健性 [2]   头部机构AI竞争战略 - 头部机构竞争已升维至AI原生战略 核心是构建专有 可信且能驾驭复杂系统的AI核心技术栈 [3] - 摩根大通案例表明其战略围绕可信AI与基础模型 模拟与自动化决策 物理与另类数据三大支柱进行全链条专有技术布局 [3] - 摩根大通通过将合规性转化为信任护城河 市场模拟能力转化为战略风洞 另类数据转化为信息优势 建立难以短期逾越的复合壁垒 [3]   国内资管机构发展路径 - 国内资管机构破局之道在于战略重构与组织变革 走差异化 聚焦式的技术落地路径 [4] - 技术落地优先利用LLM挖掘A股市场独特的政策与文本Alpha 并构建以人类专家为核心 AI为智能副手的协同流程 [1][4] - 组织与文化上必须打破部门壁垒 锻造融通投资与科技的复合型团队 并将风险管控内嵌于AI治理全周期 [4]
 展会实探:人形机器人量产“卡”在哪?
 上海证券报· 2025-10-24 07:01
"在低成本、高智能的人形机器人赛道上,全球正站在同一起跑线,这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突围机遇。而中国强大的工程化落地能力与产业化配 套体系,正让我们在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上迸发强劲活力。"IROS 2025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王贺升表示。 "中国突破": 从能稳稳抓起薄壁玻璃杯的灵巧机械手,到可在复杂环境中精准识别微小物体的"超级视觉系统",再到尺寸、厚度与人类指尖几乎无异的仿生视触觉传感 器……10月23日,IROS 2025(国际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大会)进入收官日,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的展厅内依旧热度不减。 机械关节运转的精密声响与嘉宾们的专业讨论交织共振,勾勒出智能机器人产业迭代升级的鲜活图景,也让"中国硬科技"的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愈发凸显。 从部件到系统的全面进阶 火爆的宇树科技展台记者杨烨摄 不止于此,展会现场集中涌现出多模态智能机器人、自主导航核心算法、高扭矩密度伺服电机等一批硬科技成果。全球顶尖科研团队与企业代表围绕"感 知-决策-执行"全链条技术突破展开深度对话,中国企业在核心部件自研、系统集成等领域的进展,成为国际同行关注的焦点。 "随着技术持续迭代,机器人正加速从工业场景向家庭服务、医 ...
 恒生电子白硕:AI Agent驱动投研投顾进入“人机协同”时代 重塑金融业务新范式
 证券日报网· 2025-10-23 19:19
 大会与行业背景 - 第六届1024资管科技开发者大会(ITDC 2025)在上海举行 主题为"人工智能+:从产业AI到金融AI" [1] - 大会汇聚政府部门、金融基础设施、银行、保险、公募基金、券商资管、金融科技企业等领域嘉宾 探讨AI技术在资管行业的前沿应用与发展趋势 [1]   AI Agent技术趋势 - 基础大模型能力跃迁及开源模型普及 推动AI Agent在金融行业落地应用 [1] - AI Agent技术成熟 从"单点功能"走向"流程自动化" 可自动理解、拆解并执行复杂任务 [1] - AI Agent实现对桌面端、数据中台、业务系统等资源底座的统一调度 [1] - 在投研、投顾等专业场景中 AI Agent成为推动业务效率跃升与模式重构的核心引擎 [1]   投研业务范式变革 - 在AI Agent赋能下 投研业务逐步迈入"人机协同"的范式突破 [2] - 以智能投研平台WarrenQ为例 帮助分析师从繁琐基础工作中解放 聚焦核心价值创造 [2]   AI赋能投顾服务 - WarrenQ平台可赋能营销型投顾和产品型投顾 [2] - 针对营销型投顾 在客户分析、针对性推荐、个性营销、专业陪伴等环节助力快速生成个性化投资建议和资讯服务 [2] - 针对产品型投顾 在研究分析、构建投资组合、运作报告、直播路演等环节进行AI全程辅助 [2] - AI赋能下 过去一个投顾深度服务一位客户的时间 可服务5位到6位客户 且服务质量稳定在专业水平之上 [2]   公司业务进展与展望 - 公司智能投研产品与能力已服务数十家金融机构 助力投资研究全流程智能化升级 [3] - 投资研究是金融机构落实"人工智能+"行动的重要领域 [3] - 公司将持续跟进大模型技术前沿发展 为投研业务场景深度赋能 助力金融机构实现投研体系数智化跃迁 [3]
 今日视点:5亿用户叩开智能时代的大门
 新浪财经· 2025-10-23 06:21
与去年底相比,在短短半年内,用户规模增长了2.66亿,增幅高达106.6%。可以说,市场爆发前夜已 过,智能时代正在开启。 用户规模的爆发式增长源于技术的成熟与产品的丰富。一方面,我国已形成了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 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国产AIGC产品取得显著进步,具体表现为逻辑推理能力显著 提升、多模态能力跨越式发展、模型推理成本显著降低。《报告》显示,超九成用户首选国产大模型。 另一方面,AIGC能成为实实在在的"工具"。截至2025年8月份,我国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 完成备案,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技术体系逐步下沉至千行百业。其应用场景覆盖回答问题、日常办公、休 闲娱乐、内容创作等多个领域,从消费端向生产端、从通用场景向行业核心场景纵深渗透。 ■ 谢若琳 我们正从"数字时代"迈向"智能时代"。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 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份,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 (AIGC)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 二是产业组织从"链式生态"发展到"网状生态"。AIGC的渗透打破固有的产业边界,催生 ...
 教育数字人正在接管讲台,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开始
 36氪· 2025-10-22 16:27
导语 在不少职业院校和高校的课堂上,学生正与一位"不会迟到""不知疲倦"的老师互动。他有标准化的发音、稳定的节奏、永远的 笑容。这个"人"并非真实教师,而是一个名叫"番番"的教育数字人。他可以讲课、答疑,甚至通过表情和语气调整,与学生建 立起某种程度的情感连接。 教育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结构性的重构。数字人,正从直播带货、虚拟偶像的娱乐应用场景中脱离出来,开始承担起真正的教学 任务。这不仅是形象"拟人"的进化,更是技术、教学与伦理多重系统深度协同的结果。而这背后,既有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可 能,也隐藏着教育本质被误解、权责边界模糊等难以回避的问题。 教育数字人的能力跃迁:从换脸工具到认知型教学智能体 教育数字人最早以"视频生产工具"的身份出现在教学场景中,取代真人老师录制大量标准化讲解内容,用以解决课程资源不足 或是教学覆盖面不均的问题。但这一阶段的数字人,本质上只是"穿了皮囊的PPT朗读者",仅具备展示功能,无法响应学生行 为。 随着生成式AI、多模态感知、语义建模等技术的融合迭代,数字人开始摆脱脚本依赖,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理解"能力。在课堂 中,它不再只是播放内容,而是可以通过与学生交互,对答题行为、学习路径进 ...
 研判2025!中国AI短剧行业发展历程、政策汇总、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AI视频生成模型陆续上线,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21 09:16
内容概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观众对娱乐内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政策扶持以及抖音、快 手、网易等互联网巨头入局,我国短剧行业市场快速爆发,涌现出《逃出大英博物馆》《我的归途有 风》《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家里家外》等一批精品短剧。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短剧行业市场规模 达到505亿元,同比上涨35%。随着短剧的持续繁荣,AI可用于其制作各个环节,提升创作效率。自 2024年下半年以来,全球AI短剧市场驶入快车道,肉眼可见地迎来爆发式增长。 相关上市企业:华策影视(300133)、柠萌影视(09857)、科大讯飞(002230)、博纳影业 (001330)、美图公司(01357)、中文在线(300364)、国脉文化(600640)、昆仑万维 (300418)、华谊兄弟(300027)、欢瑞世纪(000892)、掌阅科技(603533)、引力传媒 (603598)、恺英网络(002517)等。 相关企业:抖音有限公司、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万像天影影视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三生清影科 技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AI短剧行业发展历程、AI短剧行业相关政策、AI短剧行业发展现状、AI短剧行业竞争格局、 AI短剧行 ...
 石头科技乌尔奇谈机器人发展:聚焦“场景最优解” 践行可持续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10-20 16:43
谈及AI加速发展背景下的人机协同,乌尔奇分享了石头科技的实践。在惠州智慧工厂的SMT贴片产线 中,AI驱动的运营系统可以优化生产路径;在物流部门,智能装箱系统不仅可以根据任务类型、货柜 及货物尺寸计算最优解,还能在人工智能模型中加入工人熟练度的维度,从而保证在一线执行中的最高 效率,释放人机共创的最大潜能。 对于智能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数字鸿沟"问题等,乌尔奇表示,好的技术绝对不会被某些少数人独有, 而是能够普及到每个普通人。"一方面,应该建立分层级培训系统,针对工人、业务人员分别配置EMS 系统、智能客服等等,把最重要的工具送到最需要人的手上;另一方面,我们要做到包容性的设计,意 味着产品或者程序要有可及性而且具备一定的自适应能力,比如语音交互、视觉放大、对于触控的容错 等。" 在机器人产业出海的大背景下,乌尔奇也分享了石头科技在海外布局上的丰硕成果。"大家能够在国内 买到的扫地机器人,其实就是这个品类在全球范围内最好的产品。2018年,石头科技就开始走出国门, 我们在海外的重要国家以及地区,都设立了分公司以及子公司,做本土化战略。我们在德国、韩国、土 耳其、北欧等国家都达到了50%以上的市占率。可以说,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