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国际关系
搜索文档
“津”彩上合|科威特驻华大使:深化科中合作 共促上合发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30 12:50
上合组织峰会与科威特角色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 [1] - 科威特作为对话伙伴国致力于提升在上合组织地位并作出实质性贡献 [1] - 科威特自2023年加入上合组织后积极发挥超越对话伙伴关系的作用 [3] 上海精神与国际合作模式 - 上海精神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2] - 该精神为非对抗性合作提供范本并超越传统地缘政治对抗逻辑 [2] - 中国通过上合组织推进平等有序世界多极化并与科威特建立灵活伙伴关系 [2] 科威特具体贡献与倡议 - 科威特积极参加各领域各级别会议并增强与秘书处成员国互动 [3] - 提出关于区域安全文明对话环境保护的重要见解及冲突预防方案 [3] - 发挥海湾合作委员会与上合组织桥梁作用并密切两大区域组织联系 [4] - 作为2025年海合会轮值主席国推动一带一路与科威特2035愿景对接 [4] - 提议举办粮食水安全人工智能教育等主题研讨会获积极响应 [4] 多层次战略合作规划 - 科威特推动与上合组织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基于互利共赢原则 [5] - 政治外交层面发挥连接海湾地区与欧亚大陆的对话纽带作用 [5] - 安全层面合作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反恐维护网络安全 [5] - 经济层面探索与成员国经济一体化参与一带一路投资金融基金管理 [5] - 文化教育层面通过奖学金青年交流学术论坛促进民心相通 [5] 上合组织发展机遇领域 - 通过安全协调打击恐怖主义跨境极端主义实现集体安全 [6] - 共建经济物流项目引导投资基础设施绿色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6] - 增进文化交融反对排他性言论支持文明对话 [7] - 发展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互联网治理合作应对技术数字挑战 [7] 科中合作具体领域 - 能源环境领域联合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交流水资源管理共享海水淡化技术 [7] - 供应链整合领域利用科威特区域物流枢纽优势发展亚洲中东工业贸易关系 [7] - 卫生安全领域合作开展流行病常见疾病防治项目 [7] - 教育学术领域开展高等教育交流外交官培训共享政治经济国际安全经验 [7]
众行致远|这一精神何以成为上合“发展密码”?
央视网· 2025-08-28 10:49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背景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 这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 习近平主席将同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 [1]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与发展 - 上海合作组织于2001年在上海成立 是中国参与创建并以中国城市命名的首个国际组织 创始成员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 [4][5] - 上合组织已从6个创始成员国扩展到覆盖亚欧非三大洲26个国家 包括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和14个对话伙伴 成员国人口占世界近一半 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四分之一 GDP总和超过23万亿美元 [19] - 组织经历三次扩员:2017年接纳印度和巴基斯坦 2023年接纳伊朗 2024年接纳白俄罗斯为第10个成员国 [19] 上海精神核心理念 - 上海精神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 是上合组织的核心理念和发展密码 [8][12] - 该精神超越了文明冲突和冷战思维 标志着新型国际关系的建立 习近平主席在12次峰会中持续强调并拓展其时代内涵 [8][13] 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与贡献 - 2018年青岛峰会上 习近平提出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倡导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和全球治理观 [16] - 2024年阿斯塔纳峰会上 习近平提出建设"五个共同家园":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 得到成员国广泛支持 [25] - 中国自2023年接任轮值主席国后 设计了110多项重要活动 包括几十项部长级会议 促进成员国间的硬联通、软联通和心联通 [29] 国际合作与影响力 - 上合组织合作领域从政治安全拓展至经贸、文化、卫生、教育等多领域 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合作典范 [19][13] - 2024年首次以"上海合作组织+"形式举行峰会 习近平指出组织理念广受欢迎 朋友遍布天下 [22]
《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24/2025)》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13
中国外交政策与成就 - 系统阐释2024年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1] - 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 坚持自信自立开放包容公道正义合作共赢方针原则 [1] - 推进三大全球倡议落地走实 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 - 引领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1] 国际形势分析 - 深入分析2024年国际形势演变新态势 [1] - 全面阐述2024年中国外交和中外关系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 [1] 出版物信息 - 《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24/2025)》于8月21日在北京发布 [1] -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22日04版刊登相关报道 [2]
赵乐际出席第六次世界议长大会并发言
快讯· 2025-08-01 09:18
国际关系与多边合作 - 立法机构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应对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1] - 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并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及自主发展道路 [1] - 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为各国共同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1]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 倡导践行真正多边主义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1] -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实现不同文明和谐共存 [1] - 通过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方式共同促进全球发展繁荣 [1]
中国率先响应!当着10国代表的面,将美国一军,鲁比奥彻底慌了
搜狐财经· 2025-07-15 00:06
贸易政策动态 - 美国对巴西部分商品加征关税至50%,为原先税率的两倍 [3] - 巴西宣布对美国产品采取对等措施,加征50%关税 [3] - 中国商务部拟对美国进口铜制品征收50%关税,回应美方不合理限制 [3] - 中国外交部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及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强调关税战加剧全球供应链动荡 [3] 东盟外长会关键表态 - 中国外长王毅提出地区安全四点建议:坚持共同安全观、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反对外部干涉、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3] - 中国愿率先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推动地区无核化 [3] - 美国作为最大核武库国家尚未签署该议定书,中国表态将无核化议题推向国际社会 [3] 中美关系进展 - 美国参议员鲁比奥评价中美外长会晤"具有建设性和积极性",呼吁加强合作与战略稳定 [5] - 中美高层或在年内实现面对面会晤 [5] - 中国在关税和核武议题上的举措被视为对美贸易保护主义的直接回应,展现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决心 [5] 国际关系与全球挑战 - 国际社会认为中美关系走向影响全球格局,美国单边制裁加剧与国际社会对立 [7] - 中国主张各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合作,该理念获多国认同 [7] - 全球需协作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经济复苏等挑战,中国承诺推动新型国际关系构建 [7]
亮点多!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今日举行
环球时报· 2025-05-13 06:34
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 - 会议将于5月13日在北京举行 主题为"共商发展振兴 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1] - 会议将通过多份成果文件 涉及科技创新 经贸投资 人工智能 金融 基础设施 农业粮食 工业和信息化 能源矿产及共建"一带一路"等领域合作具体举措 [1] - 巴西 哥伦比亚和智利总统将出席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多国代表齐聚北京 旨在深化与中国的合作 [2] 拉美国家参与情况 - 巴西总统卢拉提出将拉丁美洲打造成"和平区"的愿景 强调巴中关系潜力无限 [2] -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认同中国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主张 计划签署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向协议 [2][3] - 乌拉圭驻华大使认为会议是评估过去10年成就的契机 强调加强南南合作 [2] 中拉经贸合作成果 -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已有超过20个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3] - 中国支持完成200余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 [3] - 2024年中拉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 较2000年增长40倍 [3] - 中国已与巴西 阿根廷及智利等7个拉美国家签署互免签证协议 [3] 国际合作立场 - 中方支持构建相互尊重 公平正义 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4] - 这一立场与美国政府强调单边利益的外交政策形成明显反差 [4] - 未来拉美将不再是任何人的"后院" [4]
东西问|苏长和:为何今天依然要继承、弘扬和践行万隆精神?
中国新闻网· 2025-05-05 10:43
万隆会议的历史意义 - 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在印尼万隆举行会议,形成以"团结、友谊、合作"为核心的万隆精神[3] - 会议提出"万隆十项原则",包含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重要准则[7] - 推动非殖民化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促成20世纪80年代殖民体系瓦解,建立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国际体系[8] 万隆精神的当代价值 - 当前国际关系处于十字路口,霸权主义威胁全球安全,需重新强调万隆精神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4] - 2025年举办"万隆精神与全球南方共同发展"国际研讨会,聚集中国、印尼等400余名代表探讨新型国际关系[3][5] - 万隆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政治基础,其核心理念可指导解决文明冲突、共同发展等时代命题[12] 中国对万隆精神的实践 - 中国是万隆精神的忠诚继承者和践行者,通过和平发展、多边主义推动新型国际关系构建[13] - 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体现对万隆精神的发扬[13] - 复旦大学等机构发起研讨会,旨在挖掘万隆精神新内涵,为全球治理贡献"全球南方"智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