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规模增长

搜索文档
理财规模增长背后推手:对公存款“搬家”
中国证券报· 2025-07-25 05:08
银行理财规模增长 -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规模一度突破31万亿元 多家机构预计年内有望冲击33万亿元大关 [1] - 存款利率持续走低导致存款"搬家"至收益率更高的银行理财产品 企业端理财需求激增是主要驱动力 [1] - 居民端存款向理财转化呈现渐进式特征 企业端理财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2] 企业端理财需求 - 对公存款利率即时调整 存款利率下调导致企业资金快速迁移至高收益理财产品 [2] - 企业客户核心诉求聚焦安全性与流动性 倾向于配置以同业存单等高安全性资产为主的理财产品 [2] 理财产品定价机制 - 理财公司以同业存款利率作为定价锚 在此基础上设定30-40个基点的目标溢价 [3] - 目前同业存款利率为1.45% 费前收益率约1.85% 费后收益率约1.65% [3] - 定价锚从一般性存款利率转为同业存款利率 因保险专户配置一般性存款操作被叫停 [3] 理财产品收益率比较 - 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多为1%-1.5%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多为1.15%-1.5% [3] - 风险等级较低的短债型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多为1.8%-1.9% [3] 理财公司面临的挑战 - 存款利率下行影响理财产品收益率 期限利差与信用利差收窄压缩理财产品与存款的收益率差距 [4] - 存款替代品投资者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达成要求显著高于对超额收益的期待 [4] 理财公司调整策略 - 在全市场挖掘低波动稳健资产 包括优质非标资产和摊余成本法债券型基金 [5] - 突破对票息策略的依赖 加强利率债波段操作和信用债择时配置能力 [5] - 持有期90天以内的短债型固收类理财产品规模快速增长 但面临债市调整时的回撤风险 [5]
4月理财规模超31万亿元,固收产品收益率明显回暖
财经网· 2025-05-20 22:09
理财产品发行情况 - 4月银行理财市场新发人民币理财产品4605只,环比3月小幅减少143只 [2] - 32家理财公司共发行理财产品3700只,占比79%,94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905只 [2] - 兴银理财新发理财数量领先,4月发行360只,华夏理财、平安理财分别发行310只、239只 [2] - 银行机构中新发数量前三为天津银行(111只)、杭州联合银行(32只)、上海农商银行(32只) [2] - 固定收益类产品共计4507只,占比超96%,主要投资于同业存单、银行存款、债券等资产 [2] - 混合类产品新发81只,环比增长42%,权益类产品新发6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新发11只 [1][2] 业绩比较基准变化 - 4月理财公司新发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11%,环比下跌0.03个百分点,封闭式产品为2.66%,环比下跌0.1个百分点 [3] - 开放式固收类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连续5个月下调,从2024年12月的2.41%降至4月的2.08% [4] - 封闭式混合类、权益类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2.77%、6.00%,环比上涨0.11个、2.16个百分点 [4] - 固收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行趋势未改,主要因市场利率维持低位、高票息资产稀缺等因素 [4] 理财规模增长 - 4月银行理财规模上升2.1万亿元至31.3万亿元,环比增长7.35%,同比增长6.83%,基本回归历史高位 [1][5] - 4月理财规模增幅超过2021-2024年同期1.99万亿的平均增量,几乎处于历史最高位 [5] - 季节性因素和债市表现是规模增长主因,3月季末回表资金在4月初重新回流理财市场 [5][6] 固收产品收益率 - 4月封闭式固收类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环比上涨1.94个百分点至3.69% [1] - 全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3.23%,环比上涨1.53个百分点 [6] - 3月下旬债市好转带动纯固收类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回升至3.05%,4月进一步回升至3.35% [6]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理财资金参与资本市场,银行理财子加强债券、股票等投资管理能力,推出更多有吸引力产品 [3] - 存款利率及固收理财业绩比较基准下行,投资客户对混合类理财的青睐上升 [3] - 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凸显理财产品相对收益优势,"存款搬家"现象或助推理财规模进一步增长 [7] - 新一轮存款降息落地后,银行理财等低风险资管产品有望迎来增量资金,年内规模可能突破33万亿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