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

搜索文档
A股回调拖累理财收益,超六成权益类产品近一周收益告负丨机警理财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8:05
市场回顾 - 债市方面,上周跨月,央行细心呵护,资金面整体均衡,债市窄幅震荡,5月30日DR007加权均价为1.66%,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至1.67% [2] - 股市方面,上周A股主要股指收跌,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沪深300指数周跌幅分别为0.03%、0.91%和1.08%,环保、医药生物、国防军工板块周涨幅居前 [2] 破净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1日,理财公司共有23,709只存续公募理财产品,其中167只累计净值低于1,银行理财综合破净率收至0.7% [3] - 权益类、混合类理财破净率分别为53.85%和7.08%,固定收益类公募理财破净率为0.25%,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破净率为0 [3] - 各期限人民币固定收益类理财破净率维持低位,均在1%以下,其中2~3年期限和1~2年期限产品破净率稍高,分别为0.51%和0.46% [3] 新发情况 - 32家理财公司上周合计发行了496只理财产品,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产品数量位居前列,华夏理财发行47只,兴银理财发行46只,招银理财发行37只 [4] - 新发产品仍以R2(中低风险)、封闭式净值型、固收类公募型产品为主,混合类产品发行15只占比3.0%,权益类产品无新发,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新发3只 [4] - 浙银理财已发售32只理财产品,其中22只已成功发行,2只募集到期,5只正在募集,3只即将启动募集,另有47只产品在中国理财网登记但开售时间未定 [4] - 浙银理财发行的均为固收类产品,涵盖"琮善""琮简""琮融"三个系列,分别对应活钱类、固收类和固收增强类 [4] 产品特点 - "琮简"系列中的"同善共富"主题产品通过管理费捐赠支持公益慈善事业,例如"琮简富春6号"为封闭式净值型产品,风险等级R2,业绩比较基准2.15%,期限97天 [5] - "琮融"系列主打固收增强策略,涵盖价值精选、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军工策略、科创轮动策略等多款产品 [5] - 新发产品定价方面,1年以内期限产品定价环比持平,1~2年、2~3年期限产品定价略有下滑,2~3年期限产品定价环比下跌12个基点,3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出现倒挂 [5] 收益情况 - 上周仅固定收益类人民币公募理财录得正收益,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0461%,混合类、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0445%、-0.4934%、-0.6651% [7] - 固定收益类各期限产品平均周收益率均为正,1~2年期限产品近一周净值增长率均值最高为0.0561%,3年以上期限产品最低为0.0359% [7] - 现金类理财人民币、美元、澳元产品周内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447%、3.94%和2.9% [7] - 上周负收益产品占比上升至10.38%,固定收益类、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负收益比例分别为8.2%、45.23%、66.67%和75% [7] - 固定收益类产品中,1个月以内期限负收益产品占比最低为4.02%,3年以上投资期限负收益产品占比最高为15.03% [7] 行业热点 - 近期多家理财公司及银行下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个别3个月期限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低于1%,低于同期存款利率水平 [8] - 理财公司下调业绩比较基准旨在反映市场环境变化,引导投资者理性理财投资,同时加速权益投资能力建设和向"固收+"产品布局转型 [8] - 中银理财、交银理财、招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下调旗下理财产品费率,包括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托管费等,最低降至0.01% [9]
下限跌破1%,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集体跳水
华夏时报· 2025-05-21 19:13
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 - 5月以来已有上百只银行理财产品密集下调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基准下限跌破1% [2][3] - 招银理财将招睿季添利(平衡)2号业绩基准从年化1 4%-3%下调至0 9%-2 4% [3] - 中银理财调整23只产品基准,其中稳富(月月开)系列4只产品从1 75%-3 05%下调至1%-3% [3][4] - 4月全市场新发开放式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 12%,环比下跌0 02个百分点 [4] - 4月全市场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 61%,环比下跌0 07个百分点 [5] 市场利率环境变化 - 六大国有银行和9家股份制银行相继下调存款利率,一年期定存利率全面跌破1% [6] - 当前存款、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整体下行,资产收益中枢较前期发生变化 [6] - 资金追逐优质资产导致理财产品底层资产收益率持续下行 [6] - 监管部门严格执行业绩比较基准披露制度,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6] 行业发展趋势 - 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行具有必然性,未来继续下行的压力较大 [2][6] - 理财公司正积极探索拉长产品期限、扩大投资范围,审慎推进权益类产品创设 [7] - 理财公司将对标公募基金,强化管理团队与产品业绩的绑定关系,优化考核体系 [7] - 中信证券指出负债端业绩比较基准下降滞后于资产端利率下行,需优化配置结构应对压力 [7]
4月理财规模超31万亿元,固收产品收益率明显回暖
财经网· 2025-05-20 22:09
理财产品发行情况 - 4月银行理财市场新发人民币理财产品4605只,环比3月小幅减少143只 [2] - 32家理财公司共发行理财产品3700只,占比79%,94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905只 [2] - 兴银理财新发理财数量领先,4月发行360只,华夏理财、平安理财分别发行310只、239只 [2] - 银行机构中新发数量前三为天津银行(111只)、杭州联合银行(32只)、上海农商银行(32只) [2] - 固定收益类产品共计4507只,占比超96%,主要投资于同业存单、银行存款、债券等资产 [2] - 混合类产品新发81只,环比增长42%,权益类产品新发6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新发11只 [1][2] 业绩比较基准变化 - 4月理财公司新发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11%,环比下跌0.03个百分点,封闭式产品为2.66%,环比下跌0.1个百分点 [3] - 开放式固收类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连续5个月下调,从2024年12月的2.41%降至4月的2.08% [4] - 封闭式混合类、权益类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2.77%、6.00%,环比上涨0.11个、2.16个百分点 [4] - 固收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行趋势未改,主要因市场利率维持低位、高票息资产稀缺等因素 [4] 理财规模增长 - 4月银行理财规模上升2.1万亿元至31.3万亿元,环比增长7.35%,同比增长6.83%,基本回归历史高位 [1][5] - 4月理财规模增幅超过2021-2024年同期1.99万亿的平均增量,几乎处于历史最高位 [5] - 季节性因素和债市表现是规模增长主因,3月季末回表资金在4月初重新回流理财市场 [5][6] 固收产品收益率 - 4月封闭式固收类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环比上涨1.94个百分点至3.69% [1] - 全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3.23%,环比上涨1.53个百分点 [6] - 3月下旬债市好转带动纯固收类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回升至3.05%,4月进一步回升至3.35% [6]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理财资金参与资本市场,银行理财子加强债券、股票等投资管理能力,推出更多有吸引力产品 [3] - 存款利率及固收理财业绩比较基准下行,投资客户对混合类理财的青睐上升 [3] - 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凸显理财产品相对收益优势,"存款搬家"现象或助推理财规模进一步增长 [7] - 新一轮存款降息落地后,银行理财等低风险资管产品有望迎来增量资金,年内规模可能突破33万亿元 [7]
多家银行理财业绩比较基准应声下调
证券日报· 2025-05-14 23:53
银行理财市场调整 - 中国人民银行5月7日宣布降准降息政策推动市场利率中枢下移,银行间同业存单收益率跌破2%,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4年2.8%降至2025年5月2.1% [1] - 唐山银行、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等机构纷纷发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公告,部分产品调整幅度超过100个基点,下限低于2% [1] - 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监管部门要求理财产品净值化估值,禁止隐性刚兑,产品收益率需与底层资产实际收益挂钩 [1] 理财产品收益率变化原因 - 市场利率走低,央行降准降息释放大量资金导致债券等底层资产收益下滑,难以支撑原有较高业绩比较基准 [1] - 监管部门规范业绩基准展示标准,明确责任边界,理财子公司需按新规和产品实际运作下调基准 [1] - 预计未来3个月至6个月内超过70%的理财产品将主动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2] 理财子公司投资策略 - 华夏理财建议考虑持有短债类理财以把握流动性红利带来的机会 [2] - 农银理财表示降准释放的流动性红利和政策利率调降利好存单、短期信用债等短债资产,建议优先布局短债类配置为主的短期限固收类理财产品 [2] 银行机构应对策略 - 银行机构需推进产品迭代,开发短期限、高流动性产品如30天期理财以匹配客户避险需求 [2] - 银行需强化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考虑发行同业存单置换高成本存款降低负债端压力 [2] - 可运用利率衍生工具如利率互换对冲债券组合的久期风险以稳定净值波动 [2]
银行理财季度盘点①丨一季度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延续下行趋势,新品中开放式占比提高至近四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11:20
新品结构:开放式产品比例显著提升接近40%,1月以内短期限产品冲至第二大期限类型 2025年一季度,理财公司产品发行量稳步上升,有31家理财公司发行了5148只净值型理财产品,同比 2024年一季度的3931只涨超30%。从产品结构看,开放式净值型产品比例有明显提升,2025年一季度占 比达到38.4%,同比提高了12.39个百分点。 此外,新发产品久期短期化更加明显,1月以内期限产品首次取代3—6个月期限产品成为第二大投资周 期类型,占比达到21.2%,同比提高了3.33个百分点。新品定价方面,业绩比较基准延续下行趋势,短 期限产品定价环比2024年末跌超0.1个百分点。 发行规模方面,单品平均募集规模为2.15亿元,同比2024年一季度的2.93亿元下滑超25%,信银理财产 品在一众理财产品中优势显著,旗下"安盈象固收稳利十四个月封闭式134号"吸金规模超百亿,也是 2025年首只规模超百亿的理财产品。 据南财理财通数据,2025年一季度,有31家理财公司发行了5148只净值型理财产品(以产品登记编码为 统计标识),同比2024年一季度的3931只涨超30%,理财公司产品发行量稳步上升。从发行机构看,股 ...
银行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险守2%
快讯· 2025-04-27 18:16
理财产品发行情况 - 截至4月20日的一周共新发624款理财产品,其中208款为开放式产品,416款为封闭式产品 [1] - 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 04%,环比下跌0 04个百分点 [1] - 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 59%,环比下跌0 06个百分点 [1] 理财产品业绩基准变化趋势 - 2023年以来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从4 01%降至2 04%,下滑近200个BP [1] - 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从3 84%降至2 59%,下滑125个BP [1] - 债券收益率降低导致新发理财产品业绩基准不断下台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