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艺术
icon
搜索文档
琉光璃彩耀千年
人民日报· 2025-07-06 06:41
琉璃艺术行业 - 琉璃艺术在中国历史上作为玉的替代品被接受,因其制作不易且脆弱而显珍贵,承载着人们对澄澈通透的精神追求和哲思[1] - 早期琉璃产品以珠、簪、环等小件为主,南北朝后吹制技术传入使形态更丰富,清代宫廷琉璃器达到艺术高峰[1] - 淄博琉璃继承清代传统,以民间吉祥文化为基础创作大众喜爱的作品[1] 琉璃艺术创新 - 现代创作者融合琉璃烧制与内画技法,开创"炫彩内画"新艺术形式,结合留白勾画与光学反应创造新美学[1] - 当代琉璃色彩实验突破传统黄、赤、蓝等局限,如《琉璃墨彩》利用流动特性重构水墨线条,赋予传统美学新生命力[2] - 灯工热成型工艺的应用拓宽表现力,作品如《蝴蝶灵蛇花冠》从传统文化或中西交流中汲取灵感[4] 行业发展方向 - 行业持续探索琉璃特质发挥,寻求通俗与高雅平衡点,兼顾视觉冲击与精神内涵[4] - 新一代创作者需解决美学表达方式问题,通过技艺创新推动艺术发展[4] - 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结合案例《邂逅鸢尾》展示创新路径[3]
漫画万象 笔写丹心
人民日报· 2025-07-06 06:41
英韬漫画展及艺术成就 - 展览"纪念英韬先生百年诞辰——英韬漫画展"在人民日报社展出,吸引老观众重温经典,年轻人对讽刺性漫画产生新体验 [2] - 英韬以勇于批评闻名漫坛,被称为站在讽刺前沿的漫画家,作品包括20世纪50年代国际时事漫画和大量社会题材漫画 [2] - 社会题材漫画主要讽刺官僚主义、腐败分子和愚昧落后的旧思想,以敏锐观察力、贴切比喻和幽默手法创作经典之作 [2] 英韬的创作理念与艺术特色 - 创作理念强调漫画画的是思想,漫画家要做第一个"发言人",作品视觉独特,第一时间抓住社会热点 [3] - 艺术手法注重比喻准确,使用体育、音乐、舞蹈、戏剧、医疗、科技等领域的熟悉元素作为喻体 [3] - 代表作《无动力干部》用科技元素(发条手柄)讽刺干部等待指示的现象 [3] 英韬的行业贡献与影响力 - 担任《讽刺与幽默》报主编时秉持"作品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热心扶持培养作风正派的漫画新人 [3] - 以风趣幽默方式处理匿名投稿事件,体现《讽刺与幽默》报的特色 [3] - 在英韬等漫画家支持下,《讽刺与幽默》报持续发展,培养大批新人,成为对其最好的纪念 [3]
2025年艺术品市场大变革,藏家能否掌握变现的话语权!
搜狐财经· 2025-07-04 22:43
艺术品市场变革背景 - 传统艺术品市场变现渠道极度有限 主要依赖拍卖行和古玩市场[1] - 2025年《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深化实施推动市场进入"阳光化"发展阶段[1] - 政策介入前市场乱象丛生 拍卖成交额虽增长但隐藏诸多问题[3] 市场现存问题 - 艺术品真伪鉴定缺乏统一标准 不同机构专家观点常存分歧[5] - 赝品泛滥扰乱市场秩序 降低藏品流通性[5] - 供需关系失衡 小众艺术品因受众少难觅买家[7] - 藏家市场认知不足 难以把握变现时机和价格[7] 政策推动的变革措施 - 要求所有艺术品经营单位备案登记 2025年上半年备案数量同比增40%[9] - 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确真确权难题 超30%经营单位采用该技术[10] - 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加强巡查检查遏制赝品流通[10] 市场主体响应 - 交易平台升级服务体系 加强商家审核要求提供来源证明[11] - Z世代和千禧一代藏家占比超30% 推动数字艺术等新兴品类交易[13] - 年轻藏家善用线上平台 使市场交易更活跃[13] 行业生态重塑成果 - 藏家群体结构变化增强变现话语权[13] - 市场逐步告别混沌走向"阳光化"[14] - 主体积极配合为变革注入动力[14][15]
白云商业新地标!砂之船(广州)奥莱公园启动全球招商
搜狐财经· 2025-07-04 21:55
项目概况 - 砂之船(广州)奥莱公园全球招商启动会暨海丝音乐节在广州市白云区举行,逾500位嘉宾出席[1] - 项目由砂之船集团与益云集团合作开发,定位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20万平方米超级奥莱[9] - 项目填补广州高端奢侈品奥莱市场空白,汇聚超过400家国际一线及轻奢品牌[9] 战略意义 - 项目是砂之船集团全国战略布局关键一环,将打造融合名品折扣、美食、夜生活街区、音乐公园与艺术文化的商业生态[4] - 项目首创24小时消费模式,涵盖米其林餐饮、夜经济及精品酒店等多元业态[9] - 项目将与18万方海丝音乐公园及420亩农文旅板块联动,形成客流共享效应[9] 商业模式 - 砂之船集团采用独有的A*(1+N)*DT*S商业模式,结合精细化运营能力与益云集团的区域资源[4] - 项目深度践行ESG理念,以科技赋能融合商业价值、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4] - 项目定位为"艺术商业 超级奥莱",引入24小时文旅业态[3] 区域发展 - 白云区依托空铁水陆立体交通网络与"一带一路"战略地位,为商业发展提供沃土[3] - 益云集团深耕广州新门户1650亩千亿总部基地,项目一、二期招商率达100%,三期达95%[19] - 中国海关入驻后,国际国内龙头企业区域总部加速汇聚,配套包括五星级温德姆酒店等[19] 行业影响 - 项目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迎来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战略级商业地标[10] - 公司积极探索商业、人文与生态和谐共生的新范式,推动中国奥莱行业高质量发展[17] - 项目通过海丝音乐节等文化活动实现艺术与商业的跨界融合[11][13][15]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札萨克画家村启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7-04 17:44
文化活动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查干柴达木村举办"华夏意韵·山水牧歌札萨克"活动,包括札萨克画家村揭牌和全国油画名家采风创作启动仪式 [1] - 活动授予16位油画名家"札萨克荣誉村民"称号,并揭牌"民建中央画院内蒙古分院创作基地"、"北方油画院鄂尔多斯分院"和"札萨克画家村"三大文化阵地 [1] 文化资源 - 札萨克镇拥有红碱淖的静谧、伊克昭盟委旧址的厚重、那达慕盛会的豪迈和皮雕刺绣的精巧,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灵感 [1] - 查干柴达木村村史馆展示的历史图片和实物为嘉宾提供创作素材,加深对札萨克镇历史文化的了解 [2] 项目机制 - "画家村"项目采用"政府搭台、企业运营、村民参与"的三方协作机制,打造"画室+民宿+乡村"的沉浸式文化艺术空间 [1] - 项目旨在激活乡村文化资源和生态价值活力,提升"伊旗是个好地方"的品牌影响力 [1] 行业评价 - 北方油画院院长迟连城认为札萨克镇是艺术宝库,风景和民俗蕴含丰富创作灵感,可催生具有伊金霍洛旗地域特色的艺术作品 [1]
一旦被唤出名字,艺术就会逃离|暑期沪京展览推荐
第一财经· 2025-07-04 11:52
上海艺术展览 - 星美术馆第四季展览"我看将黄金铺道的上海"呈现35位国内外艺术家作品,包括达明·赫斯特、刘小东等知名艺术家,策展注重思想讨论与现场美感的契合[4] - 星美术馆开馆展四季度共呈现170位艺术家作品,贯穿1960年代以来世界艺术结构性变迁[3]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无羁之境"展览汇集49位原生艺术家233件藏品,是国内最大规模原生艺术研究展[5] - 余德耀美术馆举办托比永·罗兰德中国首次个展,展出2005-2023年间20余件摄影作品,探索数字时代存在主义思考[7][8] - "新文化制作人"项目第三季"剧场"消解戏剧与展览界限,150位艺术行动者参与8小时集体行动[11] 上海文物展览 - 浦东历史博物馆"吉光盛京"展呈现61件沈阳故宫清宫文物,解读清代礼制与吉祥文化[13] - 闵行区博物馆"楚风烈"展展出129件安徽楚文化文物,展现楚国800年兴衰史[14][15] - 奉贤区博物馆"露华浓深"展汇集8家文博单位323件唐代文物,展示陶瓷器、金银器等生活美学[16][17] 北京艺术展览 - 嘉德艺术中心"风雅·物境"展呈现118套明清文人艺术藏品,包括董其昌、唐寅等名家作品[18][19] - 798CUBE"未来的你"展览展示英国艺术团体宇宙万物工作室数字艺术作品,探讨技术与人类进化[21] - 嘉德艺术中心"达古今之宜"展展出211件清代宫廷仿古艺术品,涵盖青铜器、瓷器等门类[23] - 白石画廊"物语之境"双人展呈现绵引展子和金丸悠儿超现实风格作品[25][26] - UCCA尤伦斯"掌心宇宙"个展展示皮皮乐迪·里思特录像艺术作品,探索身体与数字世界关系[28] 北京文化展览 - 泰康美术馆"绘动世界"展系统梳理上海美术电影史,展出1500余件文献与影像,包括《大闹天宫》等经典作品[29][30]
穿越八千年,跨湖桥文化借艺术“破圈”
杭州日报· 2025-07-04 10:49
日前,上海中华艺术宫迎来一场跨越八千年的"对话"——在首届中国乡土绘画作品展览上,萧山农 民书画协会创作的《舟溯八千载 湖漾中国梦》以农民画形式再现"中华第一舟"(2002年出土于萧山湘 湖的跨湖桥独木舟距今约八千年,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独木舟之一),成为展厅最受瞩目的作品。这 不仅是乡土艺术迈入专业殿堂的重要一步,更是萧山农民画在视觉艺术表达上的一次重要探索。 【记者手记】 期待跨湖桥文化遗址加快走向世界 萧山农民画的"大胆"尝试,把藏在湘湖水面6米以下的"中华第一舟",从冰冷的考古文物,变为象 征"大众共鸣"的充满生命力的文化符号。这也是文化根脉的当代表达、乡土主体的自信发声、地域IP的 破圈实践。 在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展览现场,展厅入口处的"金山如画"文创展厅同样留住了很多人的 脚步。金山农民画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赴17国展出2700余幅作品,目前其已开发多种文创产品,这是 从地方展览到国际表达的"跃升"过程。期待湘湖畔的"中华第一舟",未来有更多的创造性转化。 创作者之一项红红介绍:"今年4月接到中国美术家协会的约稿,说是一省一画,我们异口同声说画 湘湖。红色,是农民对湘湖文化的热爱。绿色 ...
全国不到100人的冷门行业,这个湖南姑娘成了行业高手
36氪· 2025-07-04 09:29
行业概况 - 中国从事吹制玻璃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不足10人,个人工作室自建吹制窑炉的实践者覃钰玲是国内第一人[3][12] - 玻璃艺术行业在国内处于高度小众状态,缺乏成熟的设备供应链和原料供应商体系[16] - 美国玻璃工作室运动(American Studio Glass Movement)作为20世纪中期的艺术革新运动,打破了传统工厂依赖模式[12] 商业模式 - 初创资金来源于6万元借款,用于租用厂房、采购材料及搭建工作室[1][12] - 收入来源包括玻璃日用器物、首饰制作及装置艺术展览,近期举办《壁虎断尾与困在老城区的人》个展[19][21] - 成本控制采用二手家具改造、自制展架等方式,实现工作室设备自给自足[19] 技术工艺 - 吹制窑炉需保持1000℃以上高温环境,火枪进气比、腔体比例等参数需精密控制[16][17] - 掌握吹制、铸造、灯工、窗花玻璃、蓝晒等多元技术,单日最大工作时长10小时[17][19] - 独创"封存记忆"技法:将白蚁蛀蚀的摇椅部件浇铸玻璃保存,灰烬永久固化于玻璃中[33] 产品创新 - 《照片系列——剧院》采用蓝晒工艺将老照片转印至玻璃,未封层设计使影像随岁月自然消逝[31] - 《宿舍区门口》融合灯工玻璃与水泥基底,模拟水生苔藓生态[31] - 《蓝色花瓶》《蓝色书包》等装置复刻90年代家庭场景,玻璃材质重构集体记忆[41][43] 市场拓展 - 作品曾参展东京都美术馆、上海玻璃博物馆、英国NORTH LANDS CREATIVE等国际机构[3] - 景德镇老厂房改造的展览空间,通过建筑历史感强化作品叙事[28] - 创作主题聚焦地域文化记忆,如湖南常德棉纺厂、梨田自然观察等地域元素[26][35] 运营挑战 - 原料采购需跨省考察(如山东淄博玻璃工厂),供应链建设存在地域壁垒[16] - 高温作业环境下单日产能受限于体力消耗,夏季工作条件尤为严苛[17] - 艺术创作与商业变现需持续平衡,现阶段通过承接定制订单维持运营[59][62]
文化中国行 | 打造“桂林国际艺术交流会客厅”
广西日报· 2025-07-03 10:17
桂林美术馆的艺术展览活动 - 桂林美术馆近期举办"画说桂林——大型美术活动之名家个展系列:梁业健作品展",展出《漓江游》《漓江待渡》《白云下的马》等水印木刻画和水彩画作品,展现桂林山水之美、人文之韵与自然之力 [1] - 自2022年4月以来,桂林美术馆推出"画说桂林"系列展览,包括名家个展、青年艺术家作品展和主题美术作品巡展·福州站,让观众领略不一样的桂林山水 [1] - 展览吸引当地书画爱好者如张志峰等参观,提升审美能力并为艺术创作和教育提供启发 [1] 桂林美术馆的历史与特色 - 桂林美术馆有61年历史,自1964年首展以来,通过文化艺术活动记录桂林发展变迁和人民奋斗历程,展现桂林的秀美山水、民俗风情和时代风貌 [2] - 该馆深入挖掘本土艺术资源,2016年增挂漓江画派美术馆牌匾,与漓江画派促进会合作推出"笔墨传神——2017漓江画派人物画展"等专题展,形成"漓江画派美术馆"特色 [2] 桂林美术馆的品牌展览与未来规划 - 2020年以来,桂林美术馆推出国家艺术基金交流项目如"'故土之爱'梁运清油画作品展",举办黄永玉、陈履生等名家邀请展,品牌展览多点开花 [3] - 该馆紧跟时代步伐,通过高质量展览和特色公教活动,加强学术引领,打造"桂林国际艺术交流会客厅",助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 [3]
中法艺术对话作品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揭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08:41
中法艺术对话作品展 - 展览汇集法兰西艺术院院士让·安哥拉及旅法艺术家陈伟农、章毅的作品,涵盖雕塑与绘画等多种形式 [1] - 120余位中法嘉宾出席活动,包括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陈力、法国文化部文化事务督察员凯瑟琳·鲁丽杰等 [1] -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萌表示展览是思维碰撞与心灵的对话,通过展览与论坛结合展现艺术家对艺术、文化与时代的思考 [1] 展览内容与艺术家作品 - 展览涵盖雕塑、绘画、水墨等多种媒介,呈现深具文化厚度与个人风格的艺术语言 [3] - 让·安哥拉作品融合建筑与地貌语言,探讨人与自然关系,展现"地理情感" [3] - 陈伟农作品以水墨、油画和书法展开跨文化对话,兼具东方神韵与西方抽象语汇 [3] - 章毅作品将传统摄影与绘画技法结合,构建独特视觉节奏,展现中西艺术语言交融 [3] 嘉宾评价与反响 - 法国文化部文化事务督察员凯瑟琳·鲁丽杰评价展览作品质量上乘,富有创意与灵感 [3] - 法国艺术家克里斯提娜·拉法格认为展览呈现东西方艺术共鸣,欣赏作品中细腻线条和精准表现力 [3] 配套活动与项目背景 - 同期举办中法艺术对话论坛,围绕"构思·技法·审美表达"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4] -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自2024年3月启动"中法艺术对话"项目,已成功举办多场高质量活动 [5] - 项目吸引中法艺术、影视、时尚等领域专业人士,探讨艺术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可能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