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

搜索文档
2025年艺术品市场大变革,藏家能否掌握变现的话语权!
搜狐财经· 2025-07-04 22:43
艺术品市场变革背景 - 传统艺术品市场变现渠道极度有限 主要依赖拍卖行和古玩市场[1] - 2025年《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深化实施推动市场进入"阳光化"发展阶段[1] - 政策介入前市场乱象丛生 拍卖成交额虽增长但隐藏诸多问题[3] 市场现存问题 - 艺术品真伪鉴定缺乏统一标准 不同机构专家观点常存分歧[5] - 赝品泛滥扰乱市场秩序 降低藏品流通性[5] - 供需关系失衡 小众艺术品因受众少难觅买家[7] - 藏家市场认知不足 难以把握变现时机和价格[7] 政策推动的变革措施 - 要求所有艺术品经营单位备案登记 2025年上半年备案数量同比增40%[9] - 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确真确权难题 超30%经营单位采用该技术[10] - 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加强巡查检查遏制赝品流通[10] 市场主体响应 - 交易平台升级服务体系 加强商家审核要求提供来源证明[11] - Z世代和千禧一代藏家占比超30% 推动数字艺术等新兴品类交易[13] - 年轻藏家善用线上平台 使市场交易更活跃[13] 行业生态重塑成果 - 藏家群体结构变化增强变现话语权[13] - 市场逐步告别混沌走向"阳光化"[14] - 主体积极配合为变革注入动力[14][15]
马来西亚增税重构财政平衡
经济日报· 2025-07-03 06:03
税收政策调整 - 马来西亚自7月1日起对非必需品和奢侈品征收5%至10%的销售税,服务税范围同步扩容 [1] - 奢侈品和选择性商品分档征税:进口三文鱼、高端水果、帝王蟹等适用5%税率,古董、艺术品、赛车自行车等征收10%税率 [1] - 新增税项旨在拓宽税基、增加财政收入,同时避开基本民生领域以减轻普通民众负担 [1] 服务税扩容 - 租赁与租借、建筑工程、金融服务、教育及美容服务等行业被纳入征税范围 [2] - 企业间金融和租赁领域此前长期未征税,此次扩容在增加政府税收方面潜力较大 [2] - 增税政策源于"昌明经济"改革框架,强调稳健可持续的财政政策和社会包容 [2] 中小企业配套措施 - 年租金收入低于50万林吉特(约11.79万美元)的中小企业豁免租赁服务税 [3] - 年营收不超过150万林吉特(约35.37万美元)的企业可获得补贴或豁免 [3] - 政府设计双重排除机制避免重复征税,并为低收入企业提供过渡期 [3] 消费市场影响 - 2024年高价值商品税实施后,部分消费者推迟购物或选择出境旅购 [3] - 高档轿车、奢侈品卖场访客减少,消费者转向网购或廉价替代品 [3] - 7月额外征税实施后,高价商品购买热度可能进一步下滑,加速跨境消费转移 [3] 财政用途与目标 - 新增税收收入将用于加强公共服务、扩大现金援助、提升基础设施等 [4] - 目标是将财政赤字率从2024年的4.3%降至2025年的3.8%,中期力争降至3%以内 [4] - 改革旨在重构国家财政平衡,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规模相对温和 [4]
锦泓集团(603518):先发布局,十年一剑
东北证券· 2025-07-02 20: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锦泓集团“买入”评级 [1][5][9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锦泓集团作为领先时装集团,旗下 TW 品牌差异化定位复古学院风,强化电商优势并发力线下变革,丰富 IP 资产的授权业务将成业绩新增长点;元先背靠云锦非遗,有望持续高增速;随着公司贷款逐步偿还,将带来利润弹性 [5][96]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同增 9%/7%/6%至 47.86/51.27/54.33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增 7.87%/22.93%/10.80%至 3.30/4.06/4.50 亿元 [5][92][9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锦泓集团:多品牌协同发力,IP 运营创新突破 - 国内领先的多品牌时装集团,主营中高端女装设计、生产及销售,旗下 VGRASS、TEENIEWEENIE、元先覆盖不同消费群体,共享资源协同发展 [17] - 2024 年 TEENIE WEENIE 收入 34.77 亿元占比 80.15%,VGRASS 收入 7.8 亿元占比 18%,元先占比小但增速高;线上/线下收入占比 60%/40%,直营/加盟/线上收入分别为 22 亿/3.8 亿/17.5 亿 [23] - 2018 - 2021 年收入复合增速 11.91%,2022 年受疫情影响下降,2023 年复苏,2024 年下降,预计 2025 年改善 [25] - 股权结构集中,实际控制人王致勤、宋艳俊合计持股 33.23%;高管经验丰富,运营稳健 [26] VGRASS:高端女装领导品牌 - 创立于 1997 年,定位高端女装,核心消费群体为 25 - 40 岁中高收入时尚职业女性,2024 年营收 7.8 亿元同比下降 19% [31] - 产品端挖掘云锦艺术,自主研发面料花型,采用优质定制面料和传统工艺,强化差异化竞争优势 [33] - 渠道端入驻高端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全国有 180 余家门店,布局社交媒体与直播电商 [38] - 生产端有国际化设计团队,依托代工厂加工,南京有自营工厂,供应链反应能力强 [39] Teenie Weenie:品牌基因独特,IP 运营可期 学院风代表品牌,电商优势显著 - 1997 年创立,2004 年进入中国,2017 年被收购,2024 年品牌收入 35 亿元,毛利率 67%,2018 - 2024 年收入 CAGR 为 8% [46] - 渠道端线下以直营店为主,加盟体系扩容,截至 2024 年直营 737 家/加盟 310 家;构建多元新店态矩阵,新店态月均销售额超 40 万,旗舰店超百万 [48][51] - 推动线上渠道转型,抖音开创秀场直播新范式,九月活动单日吸超 25 万观众;天猫通过精细化运营逆势增长,2018 - 2024 年天猫销售额 CAGR 为 18% [53][57] - 产品端细分场景,推出 T.W.R.C 产品线;童装在羽绒服和书包赛道技术破局 [59] - 营销端签约赵露思,打造多店态组合,布局抖音/小红书等平台 [63] IP 资源丰富,授权业务增量可期 - 拥有 18 只卡通小熊形象及故事体系,构建 IP 资产授权与变现生态,推进跨界联名 [67] - IP 授权商品销售突破,与多家企业签 3 - 5 年合同,家纺项目 2024 年营收同比增约 236% [69] 元先:非遗技艺活化,品牌价值可观 - 2015 年收购南京云锦研究所后创立,2024 年营收 8137 万元,同比增速 64%,涵盖高端装饰艺术品、服饰和博物馆文创等领域 [72] - 线上业务增长快,2024 年销售额同比提升约 169%,占比从 27%提至 44% [72] - 云锦博物馆迁新址有望提升客流,国潮服饰市场增长强劲,元先成长空间大 [75] 财务分析 毛利率维持稳健,财务费用压力缓解 - 2024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 68.63%,分品牌 VGRASS、TEENIE WEENIE 和元先分别为 74.71%/66.81%/75.03%;分渠道直营店、加盟店毛利率分别为 73.14%/61.56%,线上维持 64%左右 [78] - 销售费用率近年下降,2024 年降至 51%;财务费用压力缓解,预计 2026 年 6 月还清贷款 [83] 存货周转天数下降 - 构建数据中台提升数智化运营能力,库存结构优,一年以内库存占比 77.51%,存货周转天数降至 255 天 [88] 盈利预测及估值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47.86/51.27/54.33 亿元,同比 9%/7%/6%;归母净利润 3.30/4.06/4.50 亿元,同比 7.87%/22.93%/10.80% [92] 估值及投资建议 - 选取比音勒芬、报喜鸟、歌力思为可比公司,2025 - 2027 年平均估值 13/11/9 倍,锦泓集团 11/9/8 倍,应享有估值溢价 [93] - 给予“买入”评级 [96]
北京“最艺术的商场”,开始典当家底收藏品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01 19:34
侨福集团流动性危机 - 公司近期面临严峻流动性危机,去年从私人信贷机构获得28亿港元贷款,今年5月又从太盟投资集团(PAG)获得3亿港元私募信贷资金,该笔过桥贷款期限仅9个月,年利率高达11%-16% [8][9] - 公司曾计划出售北京侨福芳草地以缓解现金流压力,避免违约 [7] - 尝试将逾200件艺术品(包括安迪·沃霍尔、毕加索、达利等名家作品)抵押给苏富比申请贷款,但因物流与仓储安排复杂未果 [2][13] 艺术品抵押贷款行业趋势 - 苏富比金融服务部门全球贷款规模自2021年起翻倍,2024年底达约16亿美元 [15] - 2023年苏富比发行全球首个艺术品抵押债券(总额7亿美元),并在香港成立子公司获放债人牌照 [15] - 超高净值人群艺术与收藏资产总价值超2兆美元,89%业内人士认为应纳入财富管理配置 [19] - 39%艺术品贷款机构预测亚洲将成为策略成长市场,香港与欧洲是主要扩展重点 [19] 艺术品融资驱动因素 - 相比直接出售,抵押贷款可保留艺术品所有权同时释放流动性,成为高净值人群和画廊的现金流解决方案 [17][18] - 行业驱动因素为"三L":流动性(Liquidity)、灵活性(Liveliness)与长期规划(Long-term planning) [19] - 艺术品融资在利率高企、传统信贷收紧背景下逆势上扬,重新定义艺术品流动性价值 [16][18]
资讯丨专家共话《2025艺术品市场趋势报告》,洞见艺术市场未来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6-30 16:53
艺术品市场趋势报告发布 - 《2025艺术品市场趋势报告》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分析中心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艺术品金融研究中心联合出品[2] - 报告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研讨会上发布 适逢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成立十周年[3] - 报告主编刘珍伶深入解读了主要趋势、重要数据和关键结论 聚焦艺术市场核心议题和发展方向[4] 艺术品市场变革趋势 - 艺术市场研究正从"名词世界"转向"动词化" 即从静态关注转向动态过程研究[6] - 全球画廊行业面临销售放缓与成本上涨两大趋势 2024年知名画廊关闭数量达30余家[12][13] - 画廊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中小画廊面临被并购或转型线上等选择[17] 拍卖市场变化 - 2024年佳士得全球成交总额预计为42亿美元 同比下降16%[19] - 苏富比调整佣金架构后又恢复原收费方式 反映市场变化应对挑战[22] - 拍卖公司通过空间优化和新兴市场拓展应对市场低迷 如富艺斯亚洲新总部启用[24] 区域市场表现 - 伦敦2023年市场成交额约2.85亿美元 同比增长12%[35] - 首尔弗里兹艺博会推动亚洲艺术全球热度 韩国当代艺术表现活跃[35] - 香港市场连续三年业绩下滑 但仍保持全球艺术品市场"第三极"地位[39] 市场周期性特征 - 艺术品拍卖市场呈现明显周期性 受经济环境、政策调整和艺术创作趋势影响[29] - 经济繁荣时期如2003-2011年市场快速发展 经济衰退时期活跃度降低[29] - 数字技术推动线上拍卖普及 打破时空限制拓宽市场边界[31]
《2025艺术品市场趋势报告》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6-30 13:16
艺术品市场趋势报告研讨会 -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艺术品金融研究中心举办《2025艺术品市场趋势报告》研讨会,涵盖核心交易市场、新兴板块动态、技术革新等议题 [3] - 会议获得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分析中心、全球艺术品研究学会中国分会学术支持,雅昌艺术网等五家媒体提供媒体支持 [3][8] - 十四位业界专家出席,围绕艺术市场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推动跨领域交流与协同创新 [3] 全球艺术品市场调整趋势 - 中国拍卖市场呈现"减量提质"趋势,资源向头部集中,中小拍卖企业寻求差异化发展 [4] - 国际市场分化明显:欧美拍卖行受母公司负债影响转向品牌升级和交易分散化策略,亚洲市场香港主导地位面临首尔、新加坡等新兴市场挑战 [4] - 一级市场中画廊销售持续萎缩,艺博会参展商频繁更替,传统画廊面临定位与运营困境 [4] 艺术品金融创新方向 - "情绪消费"成为新消费市场动能,技术进步冲击艺术产业链,新世代偏好引导市场供给变化 [5] - 艺术品资产化需求未减,欧美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扩张,显示艺术资产和衍生市场新机遇 [5] - 金融界代表呼吁通过多元业务尝试拓展艺术在资本市场中的影响力与价值表现 [5] 技术革新对艺术生态影响 - AIGC技术革新引发艺术本质讨论,催生新叙事逻辑与文化表达,艺术市场处于系统性重构 [6] - 数字技术颠覆艺术生态底层逻辑,引发社会文化深层变迁,艺术管理学科需回应媒介演进挑战 [6] - 艺术数据治理面临碎片化、非标准性等挑战,行业呼吁共建分类科学的数据生态 [6] 艺术市场转型方向 - 艺术市场认知框架正从"名词思维"转向"动词思维",需聚焦结构性调整等动态领域 [7] - 专家强调学术与市场互动重要性,呼吁深化合作促进艺术市场高质量发展 [7]
新业态驱动下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文化产业进出口分析
金融时报· 2025-06-20 14:13
文化贸易总体发展 - 2023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663.63亿美元,数字文化新业态进出口规模呈上升趋势[1] - 文化贸易采用"软实力+硬科技"双轮驱动模式,拓展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1] -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要提升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数字文化贸易[1] 传统文化贸易 - 2023年传统文化产品出口额1484.05亿美元同比下降9.3%,进口额173.70亿美元增长9.4%,贸易顺差缩小至1310.35亿美元[2] - 出口品类集中度高且附加值低,以办公文具、绘画材料、陶瓷刺绣等为主[2] - 陶瓷产品平均出口单价显著低于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2] - 出口市场高度依赖美国、欧洲、日本三大传统市场,贡献度较五年前下降8.7%[3] - 进口市场涉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呈现分散化、多元化态势[3] 数字文化新业态 - 2024年16个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收5.9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8%[4] - 数字文化服务出口增长39.3%,显著领先其他服务类别[4] - 网剧海外发行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市场为东南亚和日韩,已拓展至欧美和中东[4] - 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营收43.50亿元,同比增长7.06%,北美占38%,东南亚占27%,欧洲增速18%[4] - 自主研发游戏海外销售收入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覆盖美日韩欧拉美中东等地区[5] 文化服务贸易 - 文化服务贸易呈现增长趋势,核心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均实现顺差[6] - 正从传统领域向知识密集型领域转型,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出口增长39.3%,进口增长29.5%[6] - 采用"技术+服务"捆绑输出模式,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构建生态优势[6] 面临的挑战 - 传统文化产业转型迟缓,数字化渗透率低,呈现"高端进口、低端出口"特征[7] - 本土化能力不足,因审查标准差异在外国平台受到限流[8] - 数据隐私、知识产权等国际合规要求提高企业出口成本[8] - 产业链协同不足,如网络文学翻译环节依赖传统人工模式效率低成本高[9] 发展建议 -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应用3D打印、AR、VR等技术,打造品牌出海战略[10] - 构建"技术+规则"数字贸易模式,支持核心技术研发,进军高端市场[11] -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开发文化贸易特色金融产品,设立文化出海保险池[11]
在廊坊买全球:“一站式”畅享世界好物
搜狐财经· 2025-06-18 23:03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廊坊经洽会)正在举行,展览活动包括进口商品展、出口商品展、新能源汽车展以及外贸优品中华行—多业态场景消费市集,即"三展一集" [1] - 进口商品展汇集全球尖货,构筑"世界超市",包括西班牙葡萄酒、橄榄油、5J火腿等产品 [1] 参展企业及产品 - 西葡联合有限公司展出西班牙原装进口产品,包括天使之堤精酿葡萄酒、特级初榨橄榄油和5J火腿,希望将更多西班牙优质产品引入中国市场 [1] - 马来西亚味之途食品有限公司展出马来西亚原装进口食品,包括水果麦片、咖啡、水果冻干和威化饼干,所有产品均经过报关商检 [2] - 西班牙卡普拉手工纺织品展出羊毛、羊绒及丝绸材质的地毯、挂毯、围巾和披肩等产品,该品牌2015年进入中国市场 [5] 展会特点 - 即看即买模式成为进口商品展最大特点,省去中间环节,消费者可直接验看产品品质 [2] - 展会提供现场体验和私人化定制及售后服务,极大促进消费者购买欲望 [2] - 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会长表示这是一站式购物模式,可同时购买全球各式商品 [8]
文化自信提升,艺术品市场迈向新征程!
搜狐财经· 2025-06-17 18:14
行业前景 - 中国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2023年至2025年,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1] - 艺术品市场正逐渐进入分层化、板块化的新阶段,各阶层有独特的收藏偏好 [4] 政策支持 - 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艺术品的创作、交易和收藏 [2] - 显著增强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文化领域 [6] - 加强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市场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6] 市场需求 - 国民生活质量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增强,艺术品成为重要媒介 [2] - 中国百万富豪将17%的资产投入奢侈品和艺术品领域 [4] - 其中18.2%的投资资金专门用于收藏艺术品 [4] 科技与活动 - 科技发展推动艺术品鉴定和保护手段升级,提供更全面精准的保障 [2] - 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品展览和交流活动,吸引更多艺术家和收藏家参与 [2] 未来展望 - 市场将更加开放、创新,在传承与突破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6] - 艺术品市场繁荣反映经济发展,也体现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 [2]
创历史新高!前5个月北京地区出口规模突破25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17 17:21
外贸总体表现 - 前5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12667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7.1% [1] - 出口2508.5亿元,首次突破2500亿元,增长2.8%,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除2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外,月度出口值均高于500亿元 [1]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5161家,同比增加3.2%,其中出口企业9140家,增加8.5% [1] - 5月份市属企业实现进出口915亿元,增长15.1% [1] 民营企业表现 - 前5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711.4亿元,增长3.3%,占地区进出口总值的13.5%,较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 [1] - 民营企业出口609.4亿元,增长34.5%,高于全国民营企业出口增速26.5个百分点 [1] 区域贸易合作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7700.3亿元,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至60.8% [1] - 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1.3%,对"一带一路"中东欧国家进出口增长4.4% [1] 产业结构优化 - 汽车出口104.2亿元,增长35.6%;汽车零配件出口100.9亿元,增长50.9%;风力发电机组出口14.8亿元,增长94.2%,合计上拉出口增速2.8个百分点 [2] - 医药健康相关产品出口52.7亿元,增长9.6%;文化产品出口25.7亿元,增长58.9% [2] 开放平台效能 - 北京自贸试验区出口375.9亿元,增长7.1%,创历史新高 [2] - 亦庄经开区出口260亿元,增长18.1%,月度出口规模保持连续增长 [2] - 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进出口247.6亿元,增长18%;大兴综保区进出口37亿元,增长8.2% [2] 消费品进口 - 零售包装药品进口188.5亿元,增长17.2%,占全国同类商品进口总值的42.2%;液晶电视进口8亿元,增长25.4%,占全国98.2% [3] - 艺术品进口3.2亿元,增长125.4%,全国占比提升3.8个百分点至11.2% [3] - 肉类进口增长37.1%,乳品进口增长27.8%,啤酒进口增长45.7%,均高于全国同类商品进口增速 [3]